优名校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短文二篇同步训练含答案_第1页
优名校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短文二篇同步训练含答案_第2页
优名校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短文二篇同步训练含答案_第3页
优名校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短文二篇同步训练含答案_第4页
优名校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短文二篇同步训练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校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短文二篇同步训练含答案(名校内部资料)《短文二篇》自主学习基础锤炼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夕日欲颓()沉鳞竞跃()晓雾将歇()与其奇者()遂至承天寺()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解释下列加点词。(1)山川之美/但微颔之()()(2)实是欲界之仙都/如是再啮()()(3)夕日欲颓/欲界之仙都()()(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无与为乐者()()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答谢中书书》中描写早晚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填空。(1)《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陶弘景,字通明,号________。丹阳秣陵人,著有《_______________》。(2)《记承天寺夜游》选自《苏轼文集》,作者是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宋朝的文学家。他与父亲________、弟弟________合称为“三苏”,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5.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孩子无不希望得到父母的褒奖,这对其自尊心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B.今年判阅语文微写作的老师要求必须读过《红楼梦》《老人与海》等原著。C.南方科技大学校园开放日16日举行,来自多个省市的近千名考生和家长冒雨前来。D.英国的莎士比亚、狄更斯等世界级文豪对中国文坛有着深远的影响。6.仿照例句,再写两个分句,使之构成排比。人生如画,有的绚丽辉煌,有的暗淡失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精读(一)阅读《答谢中书书》,回答问题。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晓雾将歇,猿鸟乱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夕日欲颓,沉鳞竞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说说第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品析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妙处。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言山之高,水之净,运用了仰观俯察两种视角。B.“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运用平远、高远的视角极目远眺,描绘了五彩的山石与青翠的竹林色彩之美。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由静转动,由朝到夕,突出山川之生机勃勃。D.“实是欲界之仙都”,传达出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暗含着作者对世人要及时行乐的规劝。5.“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回答问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相与步于中庭()(2)遂至承天寺()(3)怀民亦未寝()(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是脍炙人口的写月名句,请你任选一个角度加以品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怎样理解“闲人”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前三句运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点明夜游的时间,夜游的原因和地点。B.第四句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描绘了庭前清水和皎洁月光。C.第五句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抒发了面对月光产生的感触,表达了作者安适的心情。D.本文包含了各种微妙的情感: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等。拓展阅读灵壁张氏园亭记(节选)苏轼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田苍莽,行者倦厌。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鳖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宾客。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肩舆叩门,见张氏之子硕,硕求余文以记之。余为彭城二年,乐其风土。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南望灵壁,鸡犬之声相闻,幅巾杖屦,岁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以与其子孙游,将必有日矣。1.解释下列加点词。(1)凡八百里_______________(2)果蔬可以饱邻里_______________(3)乐其风土_______________(4)幅巾杖屦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1)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在下列句子需加标点符号的地方断开,断三处。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4.本文结尾部分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短文二篇》自主学习基础锤炼1.tuílínxiēyùsuìzǎoxìnɡbǎi2.(1)的/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2)是/这样(3)将要/欲望(4)欣赏/和3.(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4.(1)华阳隐居陶隐居集(2)苏洵苏辙5.C(“来自”与“前来”重复,删去“来自”。)6.示例:人生如歌,有的清丽婉约,有的大气磅礴;人生如戏,有的精彩无比,有的平淡无奇。课内精读(一)1.(1)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2)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3)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2.“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以感慨发端,表达作者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3.“乱”字写出了猿鸟争鸣的喧闹景象,突出表现了整个山林的勃勃生机。“竞”写出鱼儿争先恐后跃出水面的场景。“乱”与“竞”相互映衬,突出了大自然充满生命力的动态美。4.D(“及时行乐的规劝”说法欠妥。)5.言外之意是自从南朝谢灵运以来,只有自己才会欣赏这种奇景。表达了作者对谢灵运的仰慕之情,又抒发了欣赏山水时不同凡响的审美感受,以及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二)1.(1)共同,一起(2)于是,就(3)睡觉(4)只是2.(1)月光照在院中,如积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2)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3.作者用积水比喻月光,用藻荇比喻竹柏的影子,虽未着一个“月”字,却处处见月光;其次,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庭下如积水空明”是正面描写,“水中藻、荇交横”是侧面描写,为读者创设了一个冰清玉洁的空灵世界,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4.(1)“遂至承天寺”,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2)“怀民亦未寝”,理由: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同。(3)“相与步于中庭”,理由:关系亲密。(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理由:志同道合、命运相同。5.“闲人”一词,表面上是自嘲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但只有情趣高雅的人能欣赏。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的自慰罢了。6.B(“庭前清水”比喻皎洁的月光,并非真有此物。)拓展阅读1.(1)一共(2)使……饱,使……满足(3)喜爱(4)拄着竹杖2.(1)园中深广可以隐居,出产丰饶可以养家。(2)我打算在泗水之滨买地归老。3.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4.抒发了作者追求散淡空灵、随缘自适的思想。参考译文:离开京师向东行,河水里卷着浊泥,道路上飞起黄尘,高坡田野苍莽暗淡,使行路的人感到疲倦。走了八百里,才来到灵璧。张氏的园亭位于汴水的北面。从外面就可以看到茂密的长竹,粗大荫郁的乔木,园中借汴水的支流,建成池塘;又凿取山上的怪石,堆成假山。园中的蒲草芦苇莲花菱角,让人联想起江湖的秀美;青桐翠柏,让人感觉到山林的清爽;奇花异草,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