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生活观(论文)》9000字_第1页
《苏轼的生活观(论文)》9000字_第2页
《苏轼的生活观(论文)》9000字_第3页
《苏轼的生活观(论文)》9000字_第4页
《苏轼的生活观(论文)》90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V绪论林语堂认为中国人是伟大的超然者,他把中国人的哲学称为“超然哲学”,苏轼在中国士大夫超然历程中占有重要的一环。苏轼出生于1037年,生活在较为繁荣的北宋前期,前期他从先辈的生活经验中获取有效信息,肩负国家使命和道德理想,失败被贬后不卑不亢、怡然自得,在山水中逍遥,继陶渊明之后,将古代士大夫超然文化推向了又一个高峰,把其超然审美的人生观念彻底地贯彻到了文学、艺术、哲学之中。本文试图从各个方面探讨苏轼生活观的起源,表现特征,具体实践等,从其独具一格的艺术和人格追求中,分析苏轼生活观的丰富内蕴,使我们能够更加完整地品味苏轼作品魅力和独到的人生见解。一、苏轼生活观的概述和特征(一)苏轼生活观的基本内涵苏轼是北宋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词处处透露着超然淡泊的人生,粗犷、雄浑,强烈的阳刚之气,洒脱、自在、逍遥的人生,在苏轼的作品中第一人称“我”经常出现,即使没有出现,读者也能感觉到有这样一个“我”。作品大多具有乐观、豁达、率直、超然的特点,他成功地以艺术的形式塑造了一个由自尊自爱、洒脱自在的人格形象,给我们一种仰望的欣赏视角,这都得力于苏轼优秀的品质、高尚的人格、坚强的意志。(二)苏轼生活观的主要特征1.平和淡泊淡泊不是冷淡,而是自然而然,体现着无为,去掉各种外在的修饰,直抵自然,静心寡欲,不与世争。老子用“淡”来形容“道”的特征,即“道”的出口,即“轻”而无味。一方面就个人而言,要以静心修身,不为名利所困扰,不为世俗所扰;就统治者而言,也要以静心修身,不因争夺地盘、攫取利益而伤害人民生活,这样他们就可以把整个世界的生活作为他们的优先事项,而不是统治它。庄子提出了虚静恬淡为万物之本的观点。苏轼的朴素美思想具有淡漠无为的老庄风格,指向朴素美而不加修饰。但也深受佛教和禅宗的影响。宋初的梅尧臣首先指出,淡泊是一种很难达到的美的境界,在这一领域,苏轼的贡献和影响最大。苏轼认为,淡而无味不是“中间淡而无味”,而是“味淡实美”,“外枯中膏”这是一个很高的境界,在艺术上,苏轼的田园山水诗和文人画追求形式上的朴素,内容上的朴素,他追求质朴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一再批判矫揉造作及装饰雕琢,在生活上,苏轼不管在哪个地方,都享受田园生活中的丰收的欢娱,虽然生活艰难,但诗人怡然自得,平淡宁静、质朴无华。2.超然物外超然境界有两层含义:一是无往而不乐;二是即世所乐而超然,“高风绝尘”和“旷达”,平静下来,离开有限的世界,去品味永恒的无限。苏轼一生积极入世,但总是不合时宜,所以官海跌宕起伏,十分坎坷,但苏轼一直追求超越世俗、现实和自我的生命与灵魂境界,巧妙地解决了被贬等无数士大夫心中的困惑,个人和社会。无论遇到什么,苏轼都用自己的观念和自信去化解不快,不断地思考和寻找相应的心理方式去化解内心的疑虑,也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好的事物,使生活充满审美趣味,从而实现对现实与自我的超越,在风风雨雨中获得,在动荡的世界中得到慰藉。积极建设自己独立的人的生活,也是知足常乐的生活。他对事物的超越、自决和无所不能的态度,使他寻求精神痛苦的出路,实现精神的超越和升华。这种胸怀与气度、才情与气质、视野与经验,造就了苏轼豁达、奔放的精神。如:“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就其实践经验而言,从钱塘盛世突然迁到黄州这样偏僻的地方,从“内物”的角度看,这是天壤之别。然而,这种现实的由富到穷、由安到劳、由美到恶的转变,苏轼认为这都是“物”的变化,但内心作为生活的快乐并没有改变。他消除了事物之间的差异,在事物之外游走,达到了一种超越的境界。二、苏轼生活观形成的原因(一)家庭环境的影响在苏轼早年,母亲给他的人生带来很重要的影响,苏轼的母亲程氏受过良好的教育,她学识渊博,心地善良,对孩子要求严格,苏父进京考试期间,苏母担负起教育儿子的重任,全身心地投入到苏轼的学习中,父亲刚去世,母亲在家里管教孩子。有一次在讲解《后汉书》记载着:“后汉政府不修,政权落入宦官之手,士儒奋起反抗恶人统治,一些学者冒着杀头的危险弹劾奸诈的党和朝臣,其中有一个叫范滂的年轻人,他不怕朝廷的逮捕和杀戮,很正直,只是害怕母亲因此而伤心。范母说:“你不可能既有好名声,又有长寿,两者应该选前者,你可以像李鹰、杜密一样出名。”说到这里,苏轼突然问妈妈:“我长大后,妈妈愿意当范滂吗?”苏母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如果你能成为范滂,为什么我不能成为范母呢?”这种对话充分体现了母亲对儿子人生观的指导,必须坚持正义,即使为此付出生命。祖父行为对苏轼也产生的影响,苏轼出生时,他的祖父还活着,他的善良、自由和开放对苏轼有很大的影响,说起爷爷的性格,苏轼曾告诉人们,他虽然不识字,但性格非同寻常:老人善良仁慈,荒年庄稼歉收,他向亲戚、佃户、甚至村里的穷人分发了大量的储粮;他生活自由,经常在宴会上工作,和别人聊天唱歌;他朴素自然,不在乎别人的眼睛,不顾自己的形象,骑着驴子逗路人笑。他思想开明,不守古礼,他有一次在庙里喝酒砸碎众神,但经常因为庙里的祝福而向信徒勒索钱财,这些都影响了苏轼早期的性格。(二)社会环境的影响北宋统治者采取崇尚文化而忽视武术的文化政策,为北宋文化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使北宋文化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北宋中后期,儒、道、佛三教盛行并趋于统一,苏轼人生观的形成深受儒释道结合的哲学基础的影响。在范仲淹和欧阳修的影响下,早期的苏轼把儒学的积极入世视为他的人生理想。他努力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这种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伴随着苏轼的一生。北宋中后期,社会表面上的治理和繁荣已经掩盖不住不断加深的社会矛盾,社会积贫积弱的现象越来越强烈。”朝廷越来越不重视治理,经济和军事文化也从上一个繁荣的高峰全面退却。与此同时宋朝的外敌入侵不断,开始看到四界,出现了一系列的紧急情况。苏轼处在新旧漩涡、兴衰边缘、改革与保守斗争的中心位置,其一生的命运从此与这一变化的局面交织在一起,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一时期,苏轼不断调整自己的人生观,以适应不同情况下生活的变化。从中年的时候,苏轼被降级了。”他政治生涯中的挫折和打击几乎使他在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丧生,45岁的苏轼到了被贬谪的黄州后,物质生活困难,精神生活不好,道家清纯无为的精神激烈着他,使他遵循命运的自然安排,做一切力所能及却做不好的事情。苏轼晚年看透了世间的无常。他以佛教的诞生精神为思想武器,选择了超越的东西和我,甘愿放弃世俗的东西,如名、利、权等,隐退,又受到陶渊明等人思想的影响,过上自己向往的生活,清心寡欲、在田园山水中逍遥,正是吸收和灵活运用这儒释道多家的思想,使苏轼能够超然地应对局面,无论处于有利还是不利的境地。三、苏轼生活观对前人思想的吸收(一)对儒家仁义正直的吸收儒家认为道德的完善是最美的,美在于仁、义、礼、智、信,美在于超越功利,美在于正义。在儒学的代表人物中,苏轼最喜欢的是孟子。孟子丰满而光辉的人格形象和雄伟、合理、有力的文风,是吸引苏轼的地方。孟子在孔子以善为美的基础上提出了“诚”的新概念,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这是自然规律,诚实就是体验内心的真诚,从而获得最大的幸福,享受人生最大的快乐,与自然法则是和谐的,人也获得了自由。苏轼引用孟子的“箪食豆羹,得之则生,不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流露出对儒家正义尊严的敬仰,苏轼的英雄书写也使这种精神极具感染力。例如:“……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种崇高精神以刚健豪放的词风表现出来的,生动地表现了儒家道德完善所带来的自我肯定和为国为民的正义思想。在为国家服务的信念中,苏轼增加了适当的灵活性,传达出来的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性成分,如:“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因此虽然和屈原一样被贬,但不像屈原那样一根筋走向绝路,最后选择自杀。(二)对庄子逍遥之美的吸收庄子的自由是对世俗社会的超越,是人的心灵的自由行,精神的自由和解放,在老庄哲学中,挣脱了“形”的束缚,超越了世界,获得了完全的自由和解放。庄子的逍遥境界吸引着苏轼,苏轼在词中说:“其得丧、忘祸福、混贵贱、等贤愚,同乎万物,而与造物者游。”刘熙载认为,苏轼80%的作品受到庄子的影响,包括思想和文体两方面,《前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超凡脱俗,神奇瑰丽,用庄子的语言真实地描述了庄子的闲适状态。从形式到内容,都能引导读者进入精神与心灵的绝对自由状态,使人的心灵放下包袱,走出尘世,进入美的境界。苏轼喜欢用“狂”“疏狂”等词来形容自己。在他的诗歌中,这个称谓出现了100多次,主要是为了表达他追求自然和自我的豪放和自豪的态度,在这里苏轼描述了他醉酒的感觉,太阳和月亮,以及无限的自由,这都是受庄子思想的影响。(三)对陶渊明淡泊之美的吸收李泽厚曾认为,在古今诗人中,只有陶潜最符合苏轼的标准,才是苏轼的崇拜对象。陶渊明是苏轼最崇拜的人,他们的性格和气质也最相似。苏轼本人曾不止一次地证明自己喜欢陶渊明,认为自己是陶渊明的“后生”:“渊明吾所师,夫子乃其后。”“我欲作九原,独与渊明归。”“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陶渊明一生坎坷,第五次受命为官时,由于不习惯丑恶难受的官场生活,最终选择了弃官归隐,这就叫“为五斗饭我不能屈从恶人,不做折腰之辱”展现了陶渊明之独立的人格与气节,归隐田园的闲适情怀,写出了大量清醒淡然的诗歌,苏轼对此大为赞赏,苏轼山水性好,自然率直,跟陶渊明一拍即合,对于苏轼来说,陶渊明的人格精神支撑着他的一生。苏轼早年虽对陶渊明有着特殊的爱,但他的咏陶诗却始于扬州时期,在他生命中最艰难、最后的阶段,贬谪丹州时期的贺陶诗歌占了他和陶诗总量的三分之二。“早晚渊明赋归去,浩歌长啸老斜川。”“渊明坠诗酒,遂与功名疏。”贬谪后在自然山水中怡然自得。四、苏轼生活观的具体表现(一)诗词创作苏轼的生活观主要表现在他的诗词创作中,他一生写过无数豁然大气的诗词,需要着重分析。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淡然旷达在苏轼众多的咏月词中,最为世人所熟知的莫过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彼时苏轼在朝堂上进退失据,外放至密州为官两年,逢中秋因感与苏辙分别六年未得团聚,遂写下此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词的开篇直接以“明月”这一意象引出对于宇宙、人生的思考,而“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则是苏轼矛盾心理的真实写照,他既对“天上宫阙”即“明月”充满了向往,同时又对天上未知的世界充满了担忧,尽管观望明月令人心驰神往,但“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多为打发苏轼对现实生活的感慨与迷茫,仕途上的进退失据使其萌发出“不如归去”的归隐思想。“我欲乘风归去”正是他想要摆脱红尘俗世,实现自我超脱的真实写照。然而“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又为他在俗世的滞留提供了理由,羽化登仙固然诱人,但世俗的生活也令人迷恋,所以他才发出“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的感慨。苏轼毕竟是一个生长、熏陶于儒家文化中的士人,在词中关于月宫去留这一问题的踌躇,无疑是他对“出世”与“入世”这一人生矛盾所做出的简明考量,儒家有着“达则兼济天卜,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原则,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广大士子指明了一条可仕可隐的道路,所以苏轼虽然在仕途上处于劣势,看待前途的晦暗也萌生过“归去”的隐退想法,但最终入世的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下片主要打发苏轼对人生的感想,他将中秋月亮的阴晴圆缺同人问的悲欢离合联系起来,在感念人生离合无常的同时,又将这一不可避免的矛盾上升到宇宙哲理的高度,发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感慨,表现出词人淡然旷达的心绪,也颇有道家超脱之风。而最后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则是苏轼乐观精神的体现,对于明月的爱能跨越时间、空间的阻隔,将分离两地的亲人朋友联结在一起,同时也传达了苏轼对普天下饱受离别凄苦之人的美好祝愿。2.《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人生如梦川流不息的水从源头流向汪洋无际的大海,它也象征了无限的时空交错,见证了历朝历代的人世浮沉与风流逸事。自从春秋时期开始,孔子喊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历代文人士大夫就以水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感慨与疑问。感性与理性相互融合于一体的无限生命,通过已经流逝的水的具象化形态来表示出来,正如孔子所言:“逝者如斯夫”。这里的逝者不一定特指生命,但让人最先想到的便是生命的流逝,同时也是万物生灵融汇出来的对生命的感悟。逝去的流水又会有新生的水一直在流出、在经历该有的历程,也是存在与消亡的矛盾统一体。杜甫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李煜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由此可以看出水代表的都是沉重深刻、难以排解的愁思,而苏轼的词中的水却与以往诗人所用表达的基调不同,主要是缅怀与追寻历史与人生之思,来看这首家喻户晓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首词意境悠远且意蕴壮阔,开篇便一改缠绵春水的闺怨之风,用雄伟浩大的气势在时间上铺叙开了一个无边无际的宏大场景,随后又陡然收缩,取了三国赤壁这一背景作为这气势宏伟的时间洪流上的特写镜头。大江波涛汹涌亘古不变,正是点明了水的川流不息,而“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则指出了在这如画的历代江山里,曾有无数英雄人物辉煌一时,但最终免不了沙砾一样的命运,淘汰在时光的洪流之中。词的下片着力展现了对周瑜这个人物形象的刻画:写他的少年才俊,写他的风华正气与美好姻缘,尤其是赤壁之战中,用“羽扇纶巾”表示了其优雅的风度与外貌,他的谈笑则彰显出其文采出众颇负韬略,“樯橹灰飞烟灭”仅仅六个字便囊括出了赤壁之战的凶险与惨烈,点出了这场战争的浩大与胜利之姿。“故国神游”以下转笔抒发自己的感慨,和周瑜相比,自己年逾半白却仍旧蹉跎而过,空有报国之志却白发已生。但是人生又如同一场梦,哪怕如同周瑜此类英雄,终究难免被奔流不息的江水淹没其中,结束了短暂的一生,所以又何必因碌碌无为而伤心呢?凭吊古迹感同身受,虽不在战场却胜似战场,实在是一种可笑的多情。而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中,词人认为江水、明月才是永恒的存在,于是举杯邀请明月,共赏这寂静夜晚的无边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带来的美景雅色。从春秋时期孔子开始便感叹时光的飞逝,这份继承下来的逝川之慨也给予了诗人们无穷的启示,苏轼便从其中体会到了属于他自身独特的对生命的感悟。他用“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写下了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河流通常都是由西向东滚滚奔流,从而触景生情,就像那首脍炙人口的东汉古诗劝谕年轻人一样:“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水向东流,永不西归,也是指出时光容易消逝,而消逝的时间是永远无法回头再来的。站在清泉寺前,面对自东向西逝去的流水,苏轼突发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人生感悟,也体现了诗人乐观积极的精神。3.《定风波》的风雨无阻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与朋友出游遇到下雨,词人泰然处之,一时兴起写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的一生跌宕起伏,但心胸宽广;虽历经艰辛,却心安理得;风雨无阻;可以说他是真的在笑看人生,面对突然下起的雨所有的朋友都很尴尬,苏轼却不同,豁然处之,面对风风雨雨,苏轼心安理得,在雨中歌唱,“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无论是面对大自然的风雨还是人生的风雨,苏轼在逆境中都可以很自然地像往常一样,不是因为外界的干扰。他心平气和,拄着竹竿和竹鞋从容地走在风雨中,“细雨”过后,春风和斜阳迎面而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无论是下雨还是晴天,这些都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情,不要因为突如其来的风雨而悲伤,也不要因为阳光而快乐。风吹雨打只是暂时的,太阳会跟着风吹雨打之后出现,要乐观而坚定地向前走去。苏轼的生活已进入诗意化阶段,他的“风雨无阻”是一种平凡、自由、超越的人生境界。苏轼能在生活的小事上写出这样一部内涵深刻、意境高尚的经典之作,这与他的超然豁达是分不开的,即所谓有壶就有天地也。(二)洒脱自在的人生苏轼被降职时,穷困潦倒,当他在官场受挫、处境艰难时,总是“游走于物外”,“无处不乐”。他以一种平静舒适的态度来应对外界的干扰,表现出一种与物体分离、与环境融洽的宽广而自由的思想。”“风雨”或“暮色”,毕竟“没有风雨也没有晴朗”,这是一种顿悟,一种超然,一种醉醒。表面上,苏轼是一个软弱的人,是一个失败者,但在精神层面,从人的尊严的角度看,苏轼从来没有失败过,也不是一个软弱的人,而是一个高高在上、俯视世俗的人。黄州、徽州、儋州是他被降职的三个地方,一个比一个差。然而,正是这种苦难教育使苏轼的思想走向成熟,他能以超然的方式看待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立起一种高尚完美的人格,使自己永远超然、控制自己。如元丰被贬为黄州时,诗《初到黄州》写道:“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赞美黄州的“鱼之美”、“竹笋之香”,似乎忘记了五台诗案的灾难,后来被贬到惠州,惠州不如黄州。因为被降职大多数地方官员不敢接近他,政敌们希望看到他下台,但他的精神世界并没有下台,相反过得很洒脱,留下了一首名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后来,他被降职到儋州,儋州的情况更糟。”没有肉,没有药,没有房间,没有朋友,冬天没有木炭,夏天没有寒冷的春天。”而且他的政敌故意看他的绝望处境,告诉当地官员他不允许住在官邸里,所以苏轼甚至没有住处,但他仍然是幸福自满:“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苏轼不逃避世界、不与世界对抗、不与世界妥协的人生信念支撑着他,使他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获得永恒的自尊,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看世界的是非,成败,荣辱,贫穷都在我的心外,这都不值得我的心;无论你的地位有多高,你怎样逼迫我,我都不在乎,因为这些都在我的心外,不值得我的心,在精神上获得了自由和自由,伴随着对自己的肯定。五、苏轼生活观对后世的启发(一)要节制世俗欲望苏轼年轻时,对好的书画有占有欲,所以他总是忧心忡忡,思来想去不能永远欣赏,后来他控制了自己的欲望,不再重视形式上的占有,而只关心精神上的欣赏。这样的事情并没有给自己带来任何伤害,反而让他松了一口气,于是他获得了长乐,如果没有人类无法控制的欲望,人们就会得到最终的解放,人生最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幸福,只有“物中有德”,欣赏万物,而不是“物中有志”,才没有功利的占有感,清心寡欲、自得其乐,才能获得永恒的幸福。(二)做人要自尊自信苏轼的人格是独立自主的,这与苏轼生活观是相适应的。例如在《定风波》一文中:“莫听穿林打叶声……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又如:“但应此心无所住,造物虽驶如吾何”?”“造物”能奈我何呢?反应了苏轼的自信,苏轼无所待于外的人格形象,不是尖锐的,而是蕴其如玉的,外在无欲恬淡,内在不卑不亢的形象,独立的人格给人无限的自尊和自信。苏轼不迎合世俗,不向达贵官人低头哈腰,他独立自信人生观,有利于引导人们获得自尊和自信,进一步增强幸福感。(三)要坦然面对失败苏轼从朝堂中的大学士,一再被贬,从黄州到徽州到儋州,位置越来越偏僻,条件越来越糟糕,但苏轼没有抱怨,没有一蹶不振,相反在山水田园间逍遥自在,外向、开放、情绪稳定、乐观自在,这对我们当代有很大的启发。新时期我国的主要社会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也变得多样化,他们希望在更多方面得到满足。然而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到不知所措,来自大学、毕业、就业、婚姻、购房等方面的压力使一些人生活在焦虑中,在生活中经常碰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