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经方中的药证药征小结(初稿)_第1页
古经方中的药证药征小结(初稿)_第2页
古经方中的药证药征小结(初稿)_第3页
古经方中的药证药征小结(初稿)_第4页
古经方中的药证药征小结(初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乐小

O

一小

二结

年猪

月喷

稿

卷一表部药

麻黄

开郁散结,解表发汗(也能利尿)。主治因津血、水分瘀滞

郁结于体表、肌表所致的身疼痛、无汗(包括汗极少、粘稠

之类的情况)、身体水肿浮肿(以全身性和腰以上的水肿为

主)、鼻塞不通(若鼻涕自流、通利则不宜使用,或宜与固

表药如黄黄、防风之类一起使用。这里的鼻塞不通类似于无

汗,鼻涕自流、通利则类似于自汗出)之类的情形,常有脉

浮紧、脉紧(脉有力、拒按)之类的表现。性疏散,适用于

实证而不适用于虚证;一般认为其性温,但也有认为其性寒

的(陈士铎),其实无论寒热,只要有表实证、麻黄证,均

可对证选用。

生麻黄常用量3〜10克,大剂量可用到15克;炙麻黄常用

量5〜15克,大剂量可用到20〜30克(但随着用量的增大,

其毒副作用也会相应地增加,使用药的安全性大幅降低,所

以还是应该以常规的用量为主,尽量避免大剂量甚至超大剂

量用药)。

实际应用中的一些个人体会:

1、麻黄煎煮时,古经方常有先煎、去上沫的说法,但我在

药店买到的麻黄,没有一次是能煎出“沫”来的。对此,我

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不“先煎、去上沫”,直接煎煮;或

在方中加味生甘草(用量应与麻黄用量相等或略多)以消除

麻黄的毒副作用(诸如心悸心慌、兴奋失眠、头痛眼痛、尿

精(在尿尽的时候常会有清水样的精液渗出)之类的表现)。

二是先煎3(3克麻黄)〜15(15克麻黄)分钟(按1克麻

黄煎一分钟去累计),然后倒掉药汁不用,以药渣入药,这

样既不会影响麻黄的药效,也能有效降低麻黄的毒副作用;

还可以再加味生甘草(这时生甘草的用量可以少些,一般与

麻黄等量就可以了,还可以用炙甘草而不用生甘草)。

2、用炙(蜜炙)麻黄,直接入煎就行,不用再另作处理,

麻黄作用既能得到保存,毒副作用也比较少;也可以同时加

味甘草(生、炙均可),用量一般以小于(最多是等于而不

宜大于)炙麻黄的用量为好。但必须注意的是,炙麻黄的作

用与生麻黄是一样的,而并不是现在一些药书上所说的变成

了只是平喘止咳而不能发汗解表的那种说法的。我现在在临

床应用麻黄时,就是以用炙麻黄为主的,只有在没有炙麻黄

的情况下才去使用生麻黄。

3、现在普遍认为麻黄有升高血压的作用。但据实践证明,

麻黄无论生用或炙用,都有降血压的效果;另外,对于桂枝,

也有相同的错误的“定论”;因此,这类普遍的“定论”、认

识是不可从、不可信的。但需要注意的是,用麻黄降压,常

会出现在服药期间血压下降不明显甚至居高不下(但血压高

引致的不适症状却是在明显减轻甚至是消退的),而在停药

后血压反而能明显、迅速地下降的情形,这也可能是人们将

麻黄误认为是升压药的原因(另一原因则与麻黄的误用、过

量使用之类有关,属麻黄的中毒反应)。

4、关于服用麻黄后出汗的问题,历来均认为麻黄是个发汗

的猛药、服后会出大汗,但实践证明,麻黄的发汗作用并不

强烈,其发汗的效果往往与天气(热天容易出汗、冷天则不

容易出汗)、体质、人体对药物的耐受程度之类的因素有关,

有不少人在服用麻黄后,是没有很明显的汗出的表现的,反

而是利尿的作用往往会更为明显。不少人在服用麻黄后,仅

是会有拉两泡大尿、头皮有点发凉或有虫爬的感觉然后会导

致打儿个寒颤之类的反应,完了病情就得到了缓解和好转,

而没有明显的汗出的过程,即使是出汗也往往只是一过性的

细汗微汗或家浆微似有汗,甚至是完全无汗,而不是大汗淋

漓、大汗不止之类的情形。有实验证明,大剂量的麻黄同样

是会收缩皮肤和粘膜血管,造成充血或水肿的(导致头痛、

眼痛等的副作用产生,也能导致不汗出);而且大量地使用

麻黄,会引起心动过速、胸闷心悸气促、烦躁不安、头痛眼

痛、亢奋失眠、血压升高、大汗出、发热(发烧)之类的中

毒反应,长期大量地使用麻黄,还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引

起病态嗜好,等同于吸服毒品;可见大量或长期大量地服用

麻黄,其害处远远大于好处。所以现在一些说法认为服用麻

黄后不汗出,应该不断加大麻黄的用药量,直到汗出甚至是

大汗出为止,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服用麻黄后是否起效,应

该以病情有没有得到预期的、有效的缓解为准则,而不应该

以有无汗出、汗出多少去做衡量。况且综观仲景所有的发汗

的方剂,其发汗的要求都是“集浆微似有汗,不可令如水流

漓”的,可见大汗出、出大汗之类也是并不符合仲景发汗的

要求的。

5、另外,麻黄配合生姜、桂枝之类的能加速血液循环的药

物一起使用,能够有效地提高麻黄发汗的效果,所以,如果

想在服用麻黄后汗出的表现更为明显,可以配合桂枝、生姜

之类的药物一起使用,或适当加大桂枝、生姜之类药物的用

药量,而不是一味单纯地去加大麻黄的用量。所以现在一些

人对麻黄汤的解释认为桂枝是用以监制麻黄的发汗力量,使

其不致发汗太过的说法,实践证明纯粹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是无稽、幼稚、可笑的,不可从、不可信;麻黄汤中用桂枝,

不仅不是为了使麻黄发汗的作用受到控制、有所减弱,反而

是要利用桂枝能加速血液循环的作用来加强麻黄的发汗、解

表的作用,麻黄汤中用桂枝,与麻黄醇酒汤(由麻黄和酒组

成)中用酒的作用和目的是一样的。

6、麻黄与薄荷同用,是现在从实践中所发现的诸多减少麻

黄的毒副作用的方法中最好的一种,详细情况可参考薄荷的

解说。

桂枝

治气上冲(或外突)的感觉以及由此所致的心动悸、胸满气

喘、头颈痛、身体酸痛疼痛,小便不利、头晕、月完腹动悸、

脐腹动悸(此时常须与茯苓、白术或苍术、泽泻之类的药物

同用)之类的表现。常有脉浮、脉促(寸比关浮显、关又再

比尺浮显)、脉聚寸(寸部最浮显、关尺部偏于沉隐)、尺部

独隐(寸与关浮显,尺部不浮显)之类的脉象表现。

还有一定的温通经络血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此点类似

于酒,而作用则比酒更为平和,因此用量上可以略大一些。

如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这类治疗风湿痹痛的方剂,就主

要是利用了桂枝的这一作用,而且还配以有起沉衰致兴奋、

温通袪寒作用的附子来加强其温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的作

用,而且用量都是四两,比一般的三两的用量要略多一些(由

此可见,风湿痹痛如非寒证沉衰者,是不宜用附子的,单用

桂枝就已经足够了,而且桂枝的用量也可以少些,比如治瘀

血瘀热证的桃核承气汤,就只用桂枝、不用附子,而且桂枝

的用量也只是用二两,比通常的用量三两、四两都要少。另

外,术附汤(即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方虽日去桂,但方

后亦有“法当加桂四两”的说法,而实际应用时,即使“其

人大便硬,小便自利”,不去桂,也没有什么不良的反应,

可见该方去桂枝也不是必须的,该方用桂枝,同样是取其温

通经络的作用,去桂的说法,主要是针对没有气上冲证反而

有气下行证说的,这里的主要指标是小便自利,说明气没上

冲、没有导致水气上逆而不下行,但这里用桂枝的主要目的

是温通经络而不是治气上冲,所以这里去桂并不是必须的、

甚至还是多余的)。根据桂枝的这一作用,用于活血化瘀,

还可以与桃仁、红花(以上主要用于活血祛瘀,主要针对大

的血管)、王不留行子(来自对当归四逆汤方的运用体会。

主要用于疏通经络,主要针对毛细血管)这些药物配伍使用,

以加强活血、通经络的作用。根据这种用法,我将红蓝花酒

方以桂枝代酒,并对证加味王不留行子、桃仁之类的药物以

治疗各种因血瘀、经络不通之类所致的痛证(如风湿痹痛,

心脏病、高血压之类所引致的疼痛证之类),都收到了令人

满意的效果。这一功用也可能正是现在常将其误认为是发汗

解表药的原因之一,因为机体血液循环加快加速,常会导致

汗出(另一主要原因应该是因为仲景的桂枝汤方作为一个治

太阳病的主要方剂,方后的说明显示其有发汗的作用所致。

但细观桂枝汤方证中“自汗出”的说明及方后服药后需“啜

热稀粥以助药力”、“若不汗”、“又不汗”之类的说法,可见

服药后反有汗出不如服药前畅利的表现,可见桂枝汤方的发

汗作用不如说是止汗作用更贴切些,详细的分析可参考《〈辅

行诀〉中的方药研究》中对小阳旦汤方的解说),但实际上,

桂枝并不是一个发汗解表药,其发汗作用甚至不及姜、葱,

只是其有温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如果加上温覆取

暖、啜热稀粥以助药力,在血液加速循环、新陈代谢旺盛的

情况下,也会有一定的能够导致汗出的效果而已,但根本的、

本质的作用却绝对不是发汗解表的那种用法的,就好象吃热

食喝热饮、穿衣覆被、跑步运动都能使人汗出,但这些都不

是主要冲着发汗解表去的的道理是一样的。

桂枝药性温通,一般认为不适宜用于热证,但实际上无论寒

证、热证,只要有桂枝证均可据证选用,药性相当平和,治

寒、治热的不同结果关键还要看与什么药物配合使用,并不

是由桂枝单方面去决定的。

常用量10〜15克,大剂量可用到30克。

必须注意的是,古经方中所用的桂是指桂枝而不是现在一些

解释所说的肉桂,所以通常都会有桂枝、去皮、桂心(去皮

后的木心)之类的说明或说法,摆明就是说不是用桂皮(肉

桂)的了。

黄黄

治表部(肌表)津血虚衰、营养不足所致的恶寒怕冷怕风、

肌肉萎缩痿软无力、肌体麻木麻痹不仁之类的证情,并常有

肌表疮痈塌陷色淡不发、肌表溃疡面创面久不收口、自汗多

蝙恶寒、身体(肌表)水肿浮肿(此时常须与发汗药(如

麻黄之类)或袪湿利尿药(如苍术、茯苓、防己之类)同用)、

特别容易感冒打喷嚏且不停地流清鼻涕(类似于汗出)而且

经久不愈反复发作之类的表现。

药性温闭,只适用于虚寒证而不适用于实证、热证,且只适

用于表部的虚寒证而不适用于半表半里部、里部的虚寒证。

常用量10〜15克,大剂量可用到30克。

黄黄与炙麻黄同用(黄黄用量须大于或等于炙麻黄的用量),

对治疗流鼻涕而喷嚏不止的病证有良效。

黄黄的药证机理是:由于表部汗出多、耗损严重,导致肌表

营养不良、缺养失养,因而产生出恶寒怕冷怕风严重一肌体、

肌肤、肌表麻木麻痹不仁一肌肉萎缩痿软无力之类的一系列

的衰退、虚弱的表现;表部的虚衰不足,也容易导致病邪停

滞于表部不祛而出现水肿、疮疡久不收口、疮痈发不起来也

消退不掉之类的表现;因此,自汗、多汗与肌表的虚衰不足

的表现是属于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链当中的,如果病人根本不

出汗、没有汗出,即使有表部虚衰不足的表现,也是不一定

适合用黄黄的,此点必须注意。而不是现在习惯上所认为的

“补气”那么简单和肤浅的,所以也不能象现在不少医家的

习惯那样,一说气虚要补气就用黄黄,甚至大剂量地去用黄

黄,既不顾有没有黄黄证,更不顾虚寒证所处的部位,甚至

连胃虚寒的消化不良、下利之类也说用黄茜去补气(还说有

什么“升提”的作用),这种做法是不对的,绝非仲景对证

用药、药证对应的辨证用药的路数,只能说是对黄黄的滥用、

乱用,切不可盲目跟风。

防风

作用与黄黄相似而力量极轻微,故黄黄更适用于表虚寒证的

重证而防风更适用于表虚寒证的极轻证。

常用量10〜15克。与炙麻黄同用时,用量常须是炙麻黄用

量的两倍。

另外,防风还对碑中毒(砒霜类中毒)有一定的排毒解毒的

作用。

葛根

有缓解表部肌肉紧张、痉挛抽搐的作用,常有肌肉紧张、强

直、僵硬以致头痛、头晕眼花、面部肌肉失控抽搐之类的表

现,以头颈、肩颈、项背、腰背的强直、僵硬(即所谓的“强

儿儿(几,音‘酥强酥酥既有强直、僵硬的意思,也有

疼痛、麻痹、酥麻之类的意思)”)的表现为主要的使用指征,

无论是落枕、闪腰、颈椎病、腰椎病,只要有上述的强直、

僵硬的肌肉紧张、抽搐的表现的,都可以对证使川而获效。

而并非现在一般所认为的是解表药、清胃热药之类的那些作

用。

本品药性平和,无论寒热,只要符合落枕、闪腰之类的僵硬

而疼痛的状态的,即可对证选用。

常用量15克,大剂量可用到30克。

葱白

有杀菌、发汗、开郁散结(通利官窍、血脉经络甚至大小二

便,但作用甚微)的作用。常有面热如醉而又恶寒而不发热

(或恶寒较重但发热却极少)的表现。葱白的开郁散结、发

汗解表的作用和原理与麻黄相似,但力量之微,则与麻黄不

可同日而语,是望尘莫及的。因此麻黄更适用于实证的治疗,

葱白则更适用于虚证的治疗。

常用量10〜15克。不宜煎煮过熟,否则有效成分将消失,

因此宜取汁服或取汁兑药服。煎汤时可将葱白捣烂,待药成

时后下,搅匀即可取服。

羌活、独活

羌活发散风寒、胜湿止痛,用于风寒风湿表证(少阴病、表

阴证)兼有头身疼痛者和风寒湿痹疼痛者,尤适于风寒夹湿

的感冒(少阴病、表阴证)和风寒湿痹见于上半身的疼痛。

现代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青光眼、破伤风、尊麻疹、皮肤

瘙痒等,尚用于洁肤美颜、祛斑,但必须为寒证方宜使用。

独活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之腰膝疼痛,风寒而经络不通

之头痛、牙痛,对风寒湿邪着于肌肉、关节之痹痛无论新久,

皆可应用,对腰痛及腰腿痛尤宜。现代常用于风湿性关节炎、

肥大性腰椎炎、肥大性脊椎炎、腰肌劳损、颈椎炎、坐骨神

经痛,尚可用治慢性支气管炎以及白瘢风、银屑病等皮肤病,

但必须为寒证方宜使用。

常用量5〜15克。

独活、羌活作用相似,均为袪除凝寒痼冷的药物,药性与细

辛相似,但更偏重于袪除肌表的凝寒痼冷以疏通经络、气血

的瘀滞以止疼痛,属于表部药、温表药,而细辛则属于温里

药、半表半里部药。一般习惯认为羌活偏向于治疗上半身的

头、身、肩、臂、手部冷痛,而独活则更偏向于治疗下半身

的腰、腿、足部冷痛。

卷二祛痰瘀药

苏子(苏叶)

祛痰瘀、利咽喉,对咽部有痰涎堵塞的感觉而总想咯痰的表

现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对此证的疗效寒证会更好些,热证

则差些或须与清热的药物配合一起使用)。一般认为,苏叶

有解表发汗的作用,但根据我个人的经验体会,苏叶作用与

苏子基本相同,并无发汗解表的作用,因此我在使用这类药

物时,基本上都是只用苏子、不用苏叶的。《别录》论述这

类药物的功用时,也只说苏而不分子、叶,只在最后加了个

“其子尤良”的说法,说明苏无论是叶、梗、子,其作用是

基本相同的,其中又以苏子的效果最好。

本品药性平和,无论寒热,均可据证选用,但对治疗寒证的

效果会更好些。

常用量10〜15克。

另外,苏子、苏叶之类还有一定的解鱼蟹毒(过敏反应)的

作用。

射干

祛痰、热的瘀滞、郁结,常有咽痛、痰多、烦闷烦躁、咳喘

痰黄之类的表现。适用于热证而不适用于寒证。

常用量10〜15克。

半夏

祛痰瘀,常有痰多、头晕作呕(类似于晕车、晕船之类的情

形)之类的表现。

本品药性平和,无论寒热,均可据证选用。但本品有毒,宜

经过炮制后使用,不宜生用,否则容易中毒,常见的轻度中

毒的表现是咽喉部的灼烧样的红肿疼痛。

常用量10〜15克,大剂量可用到30克。

仲景用半夏,主要是以生半夏清洗(洗去其滑腻的感觉)后

直接入煎剂使用。有学者经临床实践证明,生半夏入煎剂(煎

煮20〜30分钟),并无丝毫麻舌戟咽之感和其他不适反应,

说明生半夏入汤剂常规煎服是安全无毒的。生半夏的毒性主

要出现在作丸、散服用之时。因此入煎剂生半夏、制半夏均

可(但还是应该以用制半夏更为安全),而作丸、散服用则

宜用制半夏。现在常用的制半夏有姜半夏(以姜水、白矶共

制)、清半夏(以白矶制)、法半夏(以甘草水、石灰液共制)

三种。半夏中毒,常有咽喉肿痛、失音之类的表现,可以生

姜煎汤或生姜汁解毒,还可以与生甘草、蜂蜜之类一起使用;

我的经验是单用生甘草亦有良好的解毒效果。另外,我认为

如果以生半夏入煎剂,更安全的方法应该是仿照我煎制生麻

黄的方法,先将生半夏煎煮一定的时间(具体时间按1克生

半夏1分钟地累加,如15克半夏就要煎煮15分钟、9克半

夏就要煎煮9分钟之类),然后弃汁不用,取半夏的药渣入

煎剂。

必须注意的是,无论是用生半夏还是制半夏,都应该以旱半

夏(圆球形或扁圆形,类似于柿子、西红柿(番茄)的那种

圆形,中央(上端)有个凹陷的茎痕)为正品,而不是用水

半夏(圆锥形或椭圆形,类似于鸡蛋、橙核、橘核之类的那

种圆形,上端有凸起的茎痕)。水半夏是半夏的主要的混乱

品、伪品,但现在很多地区反而是将水半夏当成了正宗的半

夏来广泛应用着。

另外,古经方中所说的“半夏半升”的用量,实际上是古经

方中二两半的用量,则一升=五两,此点可以通过小柴胡汤

与柴胡加芒硝汤方中半夏用量的比较去分析出来。

皂荚

祛痰瘀,常有胸满疼痛、咳嗽气喘、但坐而不能卧、痰涎浑

浊胶粘难以吐出之类的表现。

本品药性温燥、祛痰作用较为暴烈,所以只适用于治疗寒实

证的痰瘀,热证、虚证均不宜用。

宜炙焦用。作丸散用量1克;入汤剂3〜5克。外用吹鼻取

嚏还可以救治昏迷不醒以及鱼骨、鸡骨、猪骨鳗喉之类的病

症。

括篓实

主要是用瓜篓皮。祛痰瘀以开郁散结通痹,常有胸脱痞痛、

痹痛甚至心痛彻背的表现,常与藏白同用以加强开郁散结、

通利止痛的作用,或与半夏之类同用以加强荡涤痰涎的作

用。

药性偏寒,较适用于偏热偏实的证情的治疗而不适用于偏寒

偏虚的证情的治疗。

常用量15〜30克。

竹茹

常用淡竹茹,也称竹皮。祛痰瘀、清虚热,常有心烦烦躁、

咳嗽痰多而偏黄、胸闷作呕之类的表现。与半夏均能治疗痰

瘀所致的呕吐证,但半夏常有头晕、痰清白之类的表现,而

竹茹常有心烦烦躁、痰黄之类的表现。竹茹清退虚热的作用

与竹叶相似,但作用更弱。

常用量5〜15克。

白前

祛痰瘀以治咳喘,常有胸满肺胀、咳嗽痰多、喘急之类的表

现。

常用量10克。

款冬花

止咳平喘。常有痰涎壅盛、痰鸣咳喘之类的表现。

常用量10克。

紫荒

祛痰瘀以治咳喘,常有痰涎壅盛、痰鸣咳喘之类的表现。

常用量10克。

款冬花和紫苑常配伍使用,款冬花平喘止咳作用明显而化痰

作用不明显,而紫荒则正好相反,有明显的祛痰作用,平喘

止咳作用则较小。两者配合使用,可互补长短,既能化痰,

又能镇咳平喘。

草茄子

祛痰瘀,常有咳嗽气喘而但坐不能卧、胸满胀痛、痰多涕多、

面目浮肿之类的表现。

药性偏寒,更适用于热证的治疗,其功用类似于枯篓皮。与

括篓皮相比,拿茄子祛痰瘀的力量更强,而括篓皮则宽胸利

气以止痹痛、痞闷的作用更胜。

常用量10〜15克。

椒目

为芸香科植物花椒或青椒的种子。祛痰、水的瘀滞郁结以治

疗胸满肺胀、喘逆不得卧甚至小便不利、水肿之类的证情,

还有杀虫以治疗蛔虫病的作用。其作用与拿劳子、杏仁之类

药物相似。对哮喘病有较为确切的疗效。

常用量5〜10克。

文蛤

文蛤,一般是指海蛤壳粉,有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制酸止

痛、收敛疮口、止渴的作用,主要是一味袪除痰热瘀结的药

物,其止渴作用中的渴证可能与痰热瘀结不能化生津液有

关,使用指征当有胸闷喘咳、咳痰黄稠的表现。作用类似于

括篓皮。常用量15〜30克。

另外,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文蛤是指五倍子,有收敛止血、收

敛止汗、清热止渴的作用,主要是一味治疗血热瘀结的药物,

其止渴作用中的渴证可能与血热瘀结、机体失润有关,使用

指征有出血、溃疡之类的表现。作用类似于天花粉。常用量

10〜15克。

一般来说,如果证属痰热咳喘、胃酸、胃溃疡的口渴,以用

海蛤壳粉为好。如果是出血证、疮痈溃疡溃烂的口渴,则以

使用五倍子为好;一般的糖尿病,常有如肌肉感染、化脓、

溃疡溃烂、出血、疮口久不收口的表现,此时以加味五倍子

治疗最为适合,所以在治疗糖尿病时,仲景文蛤散方的文蛤

以用五倍子为好。

海藻

化痰散结,有祛除痰水的瘀结凝滞的作用,为解凝(祛痰水

瘀结)性的利尿药。常有瘦瘤、痈肿、颈下核之类的表现,

故通常也认为其有软坚散结的作用。

常用量10克。

海藻,后世医家多取其软坚破结之功,用治壕病结核、瘦瘤

及疝肿。近年来,中西医结合,发现其有抗凝物质,因此用

于血栓形成之证。扩大了海藻的应用范围(《仲景方药古今

应用》)。由此可见,本品主要用于实证的治疗。

蜀漆、常山

蜀漆即常山的嫩枝叶(一说为常山的幼苗),现在主要以常

山代替。排痰(化痰)散结,有祛除痰水瘀结凝滞以治疗因

痰瘀郁结所致的惊狂、惊痫、疟疾之类的作用,还兼有杀虫

杀菌的作用,常有痰瘀痰多、胸满胸痛、胶痰瘀结壅塞不易

咯出、惊悸、烦惊、心律不齐之类的表现。

常用量3〜10克。

蜀漆的毒副作用是对胃部有刺激性,服后常有恶心、呕吐的

表现,也可伴有腹泻(桔梗也有与上述情况类似的副作用)、

胃痛,甚至便血、精神困倦、四肢冰凉、血压下降等,故使

用时不宜用量过大;常山的毒副作用较蜀漆则相对会少些。

本品只适用于瘀热(实热)证。

常山中毒可用半夏、生姜煎水服,也可用黄连、苏叶煎水服,

前者解毒作用强于后者。但不宜用甘草解毒,反可加剧呕吐。

(《中药处方手册》)

瓜蒂

瓜蒂有极强的夺取水分(袪湿、排痰)的作用,而且对黏膜

的刺激并不大,以其刺激黏膜之力弱而夺取水分之性强,为

催吐药之上乘,催吐时以胃肠有上逆性的蠕动或有这种机转

为应用的指征,还有祛湿热瘀结以治疗黄疸的功效。作用主

要是袪除痰、水、食在胃、食道、胸部区域的瘀滞郁结,常

有胸膈满闷痞硬、愠愠欲吐、脉实硬有力之类的使用指征,

可用于谷疸、酒疸之类瘀热(实热)、湿热证(实证)的黄

疸发黄症的治疗。本品属于苦寒的催吐、祛痰瘀药,只适用

于郁结有热的实证、热证、湿证的治疗而不适用于寒证、虚

证、干燥证的治疗。

常用量3〜10克(煎汤)。

瓜蒂有毒,用之量大或不当容易导致毒性及不良反应,甚至

死亡(据报道,口服瓜蒂30克以上,可引起中毒和死亡。

实验表明,醋酸钠、葡萄糖、维生素C对瓜蒂中毒有一定的

解救作用),因此,临床对瓜蒂要慎用并要掌握、控制好使

用的分量,不宜大剂量使用,以防中毒。

藜芦

有涌吐痰涎以袪痰瘀的作用,是一味寒性的袪痰瘀药,只适

用于对实热证、瘀热证的治疗,其作用与蜀漆(常山)、瓜

蒂之类的药物相似,但毒性更强烈。《中药处方手册》说其

“涌吐风(指热证、实证)痰、杀虫毒。用于痰热壅塞所致

的中风(指现在的脑卒中、突然昏迷昏厥之类不省人事的病

证)、喉痹不通、癫痫(也包括惊风、昏痴健忘之类的病症)、

黄疸、久疟、泻痢、头痛(以上主要是内服),牙痛、鼻息

肉、疥癣、恶疮及毒蛇咬伤(以上主要是外用)等;临床偶

作应急之用;有报道治疗躁狂症、精神分裂症、原发性高血

压、骨折及丝虫、钩虫和血吸虫病”。

常用量1〜3克(入汤剂),研粉内服0.3〜0.6克。

本品有剧毒,其治疗量与中毒量距离很小,故使用不当或过

量易发生中毒,严重者可致死亡。因此临床上建议以蜀漆(常

山)、瓜蒂之类的药物代替会更为安全,而且治疗的效果也

相似。

卷三清热药

菊花

以用胎菊为好。清退虚热,常有口舌干燥、眼干涩痛之类的

表现。菊花对虚热证的高血压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改善

其头晕头眩、眼花眼蒙之类的症状。

常用量5〜10克。大剂量应用常会导致食欲减退、腹痛泄泻

等不良反应。

石膏

有清热作用,对实热、瘀热、结热郁热都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常有烦热烦躁、发热恶热、口舌干燥燥渴、红肿热痛、心跳

脉数而有力之类的表现。

常用量30〜50克,小剂量可用10〜15克;打碎使用,研成

粉末则更佳。

古人所说的“如鸡子(鸡蛋)大”的用量,即古人所说的一

斤,对照《辅行诀》中的小白虎汤、大白虎汤与《伤寒杂病

论》中的白虎汤、竹叶石膏汤中石膏的用量即知。

寒水石

作用与石膏相似。现代多用于夏季急性热性传染病见有高

热、烦渴、苔黄等症状者,外用可治口疮、烫火伤。

常用量15克。打碎使用,研成粉末则更佳。

另外,据考证,《本经》所载之寒水石,应为芒硝的天然晶

体,则即芒硝之类。

知母

清热补津液,既能清泻实热又能清退虚热。常有口舌干燥发

热、舌苔干燥粗糙、烦热烦躁心烦、口燥渴、恶热汗多之类

的表现。

常用量10〜15克,大剂量可用到30克。

拈篓根(天花粉)

即天花粉。清热以生津止渴,通利经络以消除痈肿、解痉、

袪瘀排脓、利尿,常有口干少津、烦渴喜饮之类的表现,主

要用于虚热证及由虚热证所致的瘀热证的治疗。其中清退虚

热的作用优于补津润燥的作用,这是其与生地黄、麦冬、天

冬之类药物的区别;其消痈排脓的作用主要与清热消炎有

关,而与牡丹皮之类的以活血祛瘀为主不同,也与生意核仁

之类的通过祛湿来排脓的方式不同。

常用量10〜15克。

竹叶(淡竹叶)

清泻虚热,常有心烦、恶热、自汗出之类的表现。

常用量5〜10克。

古来竹叶主要有芹竹叶、淡竹叶、苦竹叶三种,作用大体相

似,今多以淡竹叶入药。

桅子

清泻湿热;常有胃脱、食道、胸咽部火痛(反酸烧心、灼烧

样疼痛)以致烦躁不安,黄疸、小便不利、小便黄赤灼热疼

痛涩痛之类的表现;外用可治疗汤(烫)、火灼伤、烧伤。

常用量10-15克。

本品可用于羊跳躅中毒的救治(桅子40〜60克,煎汤顿服)。

地黄

主要是指生地黄。补津液、润燥涸以清泻虚热、祛除瘀血。

常有烦热烦躁、情绪失控、精神失常(偏于躁狂、易怒、带

攻击性之类)、口舌干燥少津、舌瘦质红、脉细数而偏于缓

软之类的表现。

仲景用地黄,主要是用生地黄,取其清虚热、润燥涸的作用,

并以此起到止血、祛瘀血的作用。现在常用的熟地黄,作用

主要以补养津血、润燥止血为主,已经完全没有了清退虚热

的作用,作用更接近于阿胶。另外,现在还有地黄炭(生地

炭和熟地炭)的用法,作用主要在于止血,而没有了补养津

血之类的作用。临证时宜根据证情的需要去选用,但应用古

经方的原方时,则应该用生地黄为是。

常用量15〜30克。

黄苓

清泻上焦的郁热、实热、瘀热,常有眼睛红肿涩痛热痛、耳

肿热痛、腮肿热痛(以上常与石膏同用)、鼻中干热燥热疼

痛(常与麦冬同用)、口苦、咽部干涩疼痛(常与生甘草同

用)肿痛(常与桔梗汤同用)、心烦易怒、面红耳赤之类的

表现。

常用量10〜15克。

黄连

清泻中焦的郁热、实热、瘀热,常有心悸不安(心动过速,

心中跳动不安、心中怔忡不安而且胸膺痞满疼痛(常与枯萎

皮、半夏、杏仁这类药物同用))且心烦易怒、胃中(包括

胸中)痞塞疼痛发热甚至背热恶热、牙龈红肿热痛而烦躁不

安(常与芒硝同用)、胃部烦热反酸、脉数而有力(如浮滑、

浮紧(以上主要表现为脉实硬有力、按之难绝,但不一定会

数)、滑数、紧数之类)之类的表现。

常用量5〜10克。用量往往不需要太大反而见效快速、明显,

而用量太大反而容易苦寒伤胃、使药效大打折扣,这是黄连

在使用上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我对黄连的使用经验是,单

纯大量地去用黄连,效果反而不如小量地用黄连而且与黄苓

同用为好,常用的组合是“黄苔10克+黄连5克”,其作用

相当于、甚至是优于单纯使用黄连10克或15克的效果。

大黄

清泻下焦(主要是胃肠消化道)的郁热、瘀热、实热,常有

大便不通而腹中满痛实痛的表现,也有一定的祛瘀血的作

用,但使用指征应该以“大便不通而腹中满痛实痛”为主,

若大便澹泻下利者,即使是祛瘀血剂亦宜慎用大黄,至少用

量不能大甚至是不宜使用。

常用量10〜15克;少量可用3〜5克;大剂量可用到20克

甚至是30克。

一般认为,生大黄泻下作用较强而熟大黄泻下作用较弱,所

以现在用于泻下,常将大黄后下或泡服。但我自己的亲身体

会是,大黄泻下作用的强弱,主要与用药是否对证、用药量

是否对证、药物的配伍使用之类的因素有关,即使是将大黄

久煎,如果是误用、配伍得宜、病轻药重之类,也能有较强

的泻下作用,如果是病重药轻、配伍不得宜之类,即使是后

下或浸泡服用甚至是作丸散服用(生吞大黄),其泻下作用

也不会理想。而且相对来说,大黄久煎后服用,其泻下作用

更为沉稳,闹肚子的情况更少,用药对证、配伍得宜,往往

有一急就能拉的表现而没有只闹肚子不拉屎的表现。而且从

仲景泡服大黄的方剂的方证来看,也有病情较轻、不欲攻下

太急的用意而不是欲其泻下更剧的用意,很显然,仲景(古

人)对大黄的用法与我们现在的习惯所理解、认为的用法是

不相同的。建议还是以古法为主,不宜盲从现在的生用泻下、

熟用不泻下的说法。

另外,还有习惯认为大黄经酒洗后活血祛瘀的作用会更强、

泻下的作用则减弱。但实践证明,大黄用于祛瘀血剂中,只

要方药对证,大黄不经酒洗,同样能一剂见效;如果药不对

证(如上述,大便澹利、不该用大黄而用了大黄的),即使

大黄经过酒洗甚至用酒浸泡过,疗效也不会好、副作用(闹

肚子疼和拉肚子)也照样厉害。可见大黄并无用酒洗的必然

性,这种酒洗的说法主要是古人使用上的一种习惯或不确切

的认识而已,不必盲从。

黄柏

清泻下焦(主要是泌尿系统)的郁热、瘀热、实热、湿热,

常有小便黄赤发热涩痛而不利、黄疸(以上类似于桅子证)、

妇人白带黄臭、热痢下重且肛口伴有难以忍受的灼烧样疼痛

(此点桅子证也会有)的感觉之类的表现。

黄柏的作用与桅子极为相似,但黄柏能治疗湿热证的下利不

止,而桅子则不能,桅子反而能致下利泄泻,这是两者最大

的区别之处。

常用量10-15克。

苦参

有清泻郁热、瘀热、实热,杀菌消炎、杀虫、利尿、通便的

作用,无论是湿热还是燥热,都有对证选用的机会。常有心

悸、烦躁、失眠、神昏嗜睡、咳喘、皮肤病(包括性病、疮

痈溃疡、皮疹瘙痒之类)之类的表现,一物而兼有黄苓、黄

连、黄柏、大黄之类的多种功能(各取其一部分的功效),

还有自己独有的广谱杀菌抗菌(包括清热消炎、性病、皮肤

病之类)、杀虫(包括寄生虫病)的作用。

常用量10〜15克。

秦皮

清热燥湿以治菌痢(热利、湿热下利),对湿热带下(白带

黄臭)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作用与黄柏相似而更偏于治下

利。

常用量10-15克。

白头翁

清热、袪瘀(凉血)以治热痢,对赤痢(下利便脓血)功效

尤著。

常用量10〜15克。

芒硝

清退瘀热、实热、郁热,有润燥泻下、软坚散结的作用,对

结石症还有化石、排石的作用,外用可治疗牙痛(患处噫化

服;或以玄明粉直接点敷患处)、□疮(开水冲化,漱口或

含服;或以玄明粉直接点敷患处)、咽喉肿痛(含化服)、耳

疮、鼻疮、眼部红肿热痛(以上用开水冲化或煮化后外洗(滴

眼、滴耳、滴鼻之类))之类的实热证的证情,常有烦热烦

躁、澹语发狂之类的表现。

常用量5〜15克。味咸如盐(主要成分是含水硫酸钠

(Na2So4-10H2O))o

临床上常用的朴硝、芒硝、玄明粉三者来源相同、功效基本

相同,主要是加工的精度不同、纯度不同而已,其中朴硝为

粗制品,含杂质较多;芒硝质地较纯,可内服;玄明粉最纯

净且已脱水,除内服外,更便于制成丸、散剂使用,常作为

咽喉病、□疮的外用药。

硝石

为天然硝酸(矿物硝石)经过加工炼制而成的结晶体。有攻

毒消肿、利水泻下、破坚散积的作用,现代常用于肝炎、肝

硬化所致的黄疸、腹水以及疮肉肿毒、癌肿等病症,有报道

用治食管癌、皮肤癌及泌尿系结石等。

常用量3〜5克,多入丸、散用。

硝石(主含硝酸钾、硝酸钠)与芒硝(主含含水硫酸钠、硫

酸钠),其外观及功效大体相似,唐宋以前多不能分别,所

以《纲目》云“古方有相代之说”。仲景方中使用硝石者,

亦混有芒硝。关于硝石的性味功效,多数医家认为与朴硝(即

芒硝)相近,功能破坚散结泻火(《仲景方药古今应用》)。

但二者使用起来,还是有一些区别的,硝石以攻毒消肿、破

坚散结为主,而芒硝则以清热、润燥、泻下为主,所以在应

用时还是有必要加以区分清楚的。

戎盐

即青盐,又名大青盐、石盐,为卤化物类矿物石盐族石盐的

结晶。石盐与海盐(食盐)来源虽不同,但主要的成分都是

氯化钠,故其主治其实相去不远。都有清热杀菌消炎的作用,

还有催吐、泻下的功用(吃盐后须大量地饮水)。

常用量3〜5克。

实践证明,用于上述的清热、杀菌消炎、催吐、泻下等的目

的时,用芒硝的效果比用盐要确切、有效、可靠得多,甚至

还有利尿的作用。芒硝与盐一样,同样是味咸、溶于水的。

因此,除非是用于补充盐分的流失时以用盐为好外,用于治

病时,建议还是考虑以芒硝(用量与盐相同,不需要用很大

的剂量)取代盐为好。

另外,现在还有一些人认为盐吃多了会上火(所谓的肾火,

因为传统的五行脏腑理论认为咸味是归肾的),因为盐是咸

的,吃多了会口干口渴,还会长口疮、疮痈溃疡之类。其实

这只是个误解。盐味咸,吃多了会口干口渴,这其实是咸味

浓度太高对人体的刺激和影响过大,人体的一种自我防卫、

保护的反映,希望通过多喝水,把过高的浓度稀释掉,同时

也有促使钠的排出的作用,纯粹是一种自然的反应而已,根

本不是什么上火的表现;其实不只是过咸,吃的东西过甜,

也同样是会想喝水的;还比如你吃块大蛋糕、吃个大饼,吃

多了、吃急了,口水不足、噎着了,也要喝水,诸如此类,

能因为想喝水、要喝水就叫上火吗?这显然是不科学的。另

外,盐吃多了,能导致体内尿钠的潴留,影响小便的排泄,

也就会影响到体内的代谢废物的正常排出而导致这些废物

沉积、瘀积体内,阻碍经络血脉的运行,久而久之,就会导

致机体出现长口疮、疮痈溃疡之类的病症;这种情况,其实

跟木头长期浸泡在水里会腐烂、长期水肿的病人皮肤会溃烂

之类是同一个道理,与其说是热证、上火了,还不如称之为

水瘀、痰瘀、血瘀之类会更贴切些,根本就不是什么上火的

问题(如果硬要把它说成是肾的问题倒还可以,因为它确实

影响了尿的正常排泄),治疗这类病症,也是不一定能用清

热药去治疗的,还必须要具体辨证、对证用药才行。所以这

种把现象当成本质,一看见长口疮、溃疡就认为是热证、上

火了的认识是错误的,是对病症缺乏正确的认识、缺乏正确

的辨证的表现,不可从、不可信。

滑石

清热利尿,常有小便不利、黄赤、涩痛,小便灼热之类的表

现。

常用量10〜15克。

冬葵子

有利水通淋、下乳(可见有一定的袪瘀血、排脓之类的作用)、

润肠通便的作用;现代常用于泌尿系感染、结石之类的治疗,

是一味寒凉清热的利尿药。

常用量10克。

土瓜根

即王瓜根,古时王瓜用其根,通名土瓜根,后世其子与果实

皆入药。王瓜具有清热生津止渴、活血化瘀通利经络(消瘀

通乳)之功,“用于热盛津亏之消渴、噎嗝反胃,以及瘀阻

经络之闭经、乳汁滞少。现代常用于糖尿病、产后乳汁不通

等”(《中药处方手册》),由此观之,其功用类似于天花粉,

可以用天花粉代替。另外,据胡希恕的说法,鲜土瓜根富含

胶粘、滑腻的汁液,故仲景亦用之灌肠、导大便。

常用量10-15克。

龙胆

即龙胆草、胆草。清泻郁热实火、泻下湿热。现代常用于湿

热郁火之目赤、头晕头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湿热黄疸、

惊痫抽搐、湿热疮毒,以及湿热下注所致的湿热带下、阴肿

阴痒、下部湿疹湿疮、肠痈下血等;还常用于急性肝炎、胆

囊炎、中耳炎、流脑、乙脑、泌尿系感染、急性眼结膜炎等

病症。(《中药处方手册》)

其药证既有似于黄苓证的头面部和五官部的热痛、心烦易怒

之类上热的证情,也有似于黄连证的胃中痞满胀热、烦闷烦

热之类的证情,但以胃院部的热痛、急痛刺痛为主要的使用

指征,还有似于黄柏证的小便不利、黄赤涩痛、湿热黄疸之

类的表现,一物而如同三黄(黄苓、黄连、黄柏)并用。其

胁痛证类似于柴胡药证的胸胁苦满,但与柴胡证的偏在于两

胁部、两侧的满痛而牵引中央不同,龙胆的满痛更主要是集

中在胃部、中央部而牵引至两侧;而且柴胡证更多的是一种

胀满痞闷的感觉,而龙胆证更多的是一种热痛、急痛、刺痛

的感觉。

常用量10克。

苇茎

即芦根,又称苇根,清热生津、消炎除烦止呕、清肺排脓,

尤其以清除胸肺部的郁热、燥热为主,以此而收止咳、除烦

躁不安、排脓的作用,常有胸肺部热痛而致燥热咳嗽、气喘、

干咳无痰之类的表现。现代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

管炎、肺炎、肺脓肿、肺热咳嗽、肺痈等。

常用量10〜30克,据热痛的程度而定。

卷四温里药

细辛

祛除机体内的凝寒痼冷积冷,常在胸咽部、脱胸部、脱腹部

甚至是腹部、下腹部以及肌体、骨骼等部有种胶冻停积样的

冷冻、怕冷的感觉(注意:上述的表部一肌体、骨骼等部一

的冷凝感往往选用羌活、独活之类去治疗会比用细辛的效果

更好)。

常用量3〜15克。

现在一般有“细辛不过钱(用量不能超过3克)”的说法,

认为过量使用会导致中毒而致命。但这种说法主要是针对单

味细辛作为丸、散剂服用的情况说的,其原话是“若单用末,

不可过一钱,多则气闭塞不通者死”,如果是入汤剂煎煮(经

煎煮30分钟后)服用的,则其有毒成分(黄樟雄)将在煎

煮过程中被大量地挥发掉,已不足以引起毒害,所以煎出的

药汁基本上是安全的,用量不必受“不过钱”的限制。

生姜

主治胃寒所致的口淡作呕、呕吐啰逆、恶寒怕冷之类的证情,

有一定的扩张毛孔和血管(包括促使毛细血管的充血膨胀)

以活血(促进血液循环)、袪寒、发汗解表、杀菌消炎之类

的作用。对胆囊炎所致的胸胁隐痛、时痛也有良好的治疗效

果。

仲景主要以之治疗呕吐证,无论寒热(实际应该是寒热错杂

证)的呕吐,都有用生姜去治疗的,并且常与半夏同用。实

践证明,生姜服后(辣味消失后),常常会出现口偏淡或偏

不干渴的表现,可见其性虽温,但绝非燥热之品,难怪仲景

对热证(实际应该是寒热错杂证)的呕吐也常有用生姜去治

疗的,如大柴胡汤,用生姜就达五两之多,比小柴胡汤三两

的用量更大。不过,如果是较严重的热证(真正的、纯粹的

热证)如实热瘀热证(如大黄甘草汤证、调胃承气汤证之类)、

干涸燥热证(包括虚热证)之类所致的呕吐,则是不能一概

而论地就去用生姜止呕吐的,还是应该根据病人的脉、证表

现,综合分析其寒热虚实的情况而后再对证用药为宜。

常用量10〜15克,大剂量可用到30克,也可以取汁使用。

现在还常单用或与蜂蜜、甘草之类同用以救治半夏、天南星

之类药物的中毒。

干姜

作用与生姜大致相同,但以温里袪寒的作用为主而发汗解表

的作用较轻,尤其适用于里虚寒(胃肠虚寒)所致的恶寒怕

冷、手足逆冷、肠鸣腹痛(冷痛)下利、小便清长清冷之类

证情的治疗,有扩张血管(包括促使毛细血管的充血膨胀)

以活血(促进血液循环)、袪寒、袪瘀止血(但只适用于寒

证而不适用于热证)的作用。

常用量10〜15克。

炮姜炭

即炮姜。有温里止血的作用,主要用于上消化道(包括食道、

胃部)出血的治疗。

常用量10〜15克。

干姜与炮姜均有温里、祛寒以止血的作用,但干姜不适用于

胃部出血的治疗,对于胃部的出血,以用炮姜为好;而对于

除胃部出血以外的其他部位的里寒出血证(包括肠道出血下

血、妇人崩漏、肺病咳血咯血之类),用干姜的效果却往往

要比用炮姜好得多。

附子

起沉衰致兴奋、温里袪寒,治机体的冷痛冷痹(往往因寒冷、

怕冷而发作或加剧,或在疼痛的同时伴有寒冷、怕冷、机体

不温(包括肤冷、不发烧、体温不足之类)、四肢逆冷厥逆

之类的表现)、机能沉衰不振,还有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

环(类似于酒)、强心起搏的作用。常有烦躁不安、躁扰不

宁(以上主要是一种茫然失措、六神无主、魂不守舍、怕冷、

畏缩、无可奈何之类的沉衰不振的表现,而不是烦热恶热、

烦躁易怒、澹语发狂、带攻击性的那类暴躁、狂躁的表现)、

下利不止甚至下利囿谷、四肢逆冷厥逆、机体不温而怕冷、

小便频数且清冷清长、脉细微虚软无力之类的表现。

主要用制附子,常用量3〜15克。

注意事项:

1、古经方中用附子,有生用、制用两种情况,但生附子的

毒性较强,使用起来危险系数较高,而熟附子的毒性较弱,

使用起来安全系数较高,所以建议主要用制附子而不用生附

子,如果古经方中用生附子的,改用制附子后担心药力不够

的话,可以据证适当加大制附子的使用剂量即可,没必要冒

风险去用生附子。

2、附子有毒,即使经过炮制后也不是绝对就没有中毒的风

险的,但一般制附子在常规用量范围内出现中毒的风险并不

高,主要的中毒来源于不对证地滥用药物和超常规、超大剂

量的用药当中,所以除必须对证用药外,用量还是应该适当

控制的。据证地选用适当的用药剂量也是对证用药的一个重

要环节,且更难把握;因此我们既不能过分保守地只敢应用

小剂量,也不能盲目无知地乱用大剂量,一切当据证情而定;

用大剂量也不宜一下子就用到一个很大的量,宜先从常规用

量用起,渐次递加为好。

3、现在一般认为附子要先煎(先煎一小时以上)以祛除其

毒性;有的甚至认为附子剂在煎煮过程中不能加水,尤其不

能加冷水,否则必须把药全部放凉后才能重新开始煎煮,否

则就容易中毒;以上说法,实践证明都是不可信的。仲景煎

煮附子,就从来没有先煎的,甚至是用大量生附子的通脉四

逆汤、四逆汤之类,也不先煎附子,而且总的煎煮时间还很

短(三升煮取一升二合,用的是煎干一升八合水的时间),

比煎煮桂枝汤(七升煮取三升,用的是煎干四升水的时间)、

麻黄汤(九升水,先煎麻黄减二升(余七升),去上沫(余

六升半以上),内诸药,煮取二升半,用的是大约煎干四升

至四升半水的时间)的用时还要少;另外,我在实践中还亲

身尝试过中途加冷水(稍放多些,让重新煮沸后约有5〜10

分钟的煎煮时间),也不会有中毒的反应。总的来说,中毒

反应主要来源于药不对证(包括量不对证、病轻药重),而

不在于煎煮的过程,尤其是在用制附子的情况下,根本没有

先煎的必要性。

4、现在有些医家根据仲景原文提到的服用附子出现“其人

身如痹”、“其人如冒状”可以“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

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174及二・23条“去桂加

白术汤”的方后说明),以及《尚书》“药弗瞑眩,厥疾(指

沉痛痼疾,既有病久体虚的含义,也有体弱不胜药力的含义)

弗廖”的说法,认为用附子必须用到有了瞑眩反应时才会有

真正的效果;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不可盲从迷信。所谓

的瞑眩反应,其实质是病人体质虚弱不胜药力的表现,仲景

虽说“勿怪”,然亦有“未得除”的说法,也反映出这种异

常反应是袪邪不畅顺、有阻滞的表现,假若人体机能强健、

袪邪顺畅,是不会有这种瞑眩的反应的,可见这种反应已经

有弱不胜病、弱不胜药的趋势,已经有中毒的风险。仲景说

“勿怪”也不代表仲景就赞成要去“追求”这种反应,所以

仲景在该条后面才有“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的补充说

明,正正是怕人们因为“勿怪”而去盲目追求这种瞑眩的反

应。因此我们今天在应用附子时,用量的多少更主要的是应

该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情况,即服药后病情是否得到控制、

是否有所好转、是否有正面或负面的反应、病人对药物的耐

受程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后再据这些证据来作决定,而不

应该因为没有出现瞑眩反应就盲目加大用量,或见到瞑眩反

应还盲目以为是好事而不考虑中毒、不耐受的可能性而不据

证减少用药量,这些做法都是不对的。

5、现在一般都认为附子与半夏不能并用,否则会中毒,但

在附子粳米汤方中,仲景正正是附子与半夏同用的,可见后

世的这类十八反、十九畏之类的所谓经验并不可信,其真正

出现中毒的不良反应的原因应该是药不对证(包括量不对

证)所造成的,而不是什么相反相畏的问题。

乌头

作用与附子大致相同,且毒性更大,作用更偏向于祛除凝寒

痼冷以治疗沉寒凝冷所致的冷痛冷痹,作用、药证药征类似

于“附子+细辛(包括羌活、独活)”的组合。

常用量3〜10克。

现在的乌头主要有草乌、川乌两种,作用基本相同,但草乌

头的毒性更大,临床一般以用川乌为主、为好。乌头须经炮

制后才能使用,不能生用。古人炮制乌头的方法一是用火炮;

二是水煎取汁弃滓,再往药汁中加入蜂蜜后再煎煮,煎干水

气后服用;三是直接以蜂蜜煎煮乌头,然后去滓取汁服用。

现在我们在正规的大药房中所买到的乌头都是经过炮制后

的饮片,直接煎汤服用就可以了,当然,在煎汤时也可以再

加入适量的蜂蜜一起煎煮(当然了,不加也行,没问题的)。

与附子一样,仲景并不是通过久煎、先煎的方法来减少乌头

的毒性的,此点必须注意。

天雄

作用与附子大致相同,且毒性更大,作用更偏向于温里袪寒,

类似于“干姜+附子”的组合。

常用量3〜5克。

无论古今,对天雄的应用都较少,可能与其毒性过大、使用

风险过高有关,目前已无天雄专品出售。

附子、乌头、天雄之类药物中毒的救治:

一、中毒表现:慢性中毒仅见口唇及舌部发麻,手足微麻,

胃部有烧灼感,伴头晕、乏力、小便不利等;急性中毒多发

生在服药后1〜2小时(通常是30分钟〜1小时30分钟这个

时间段内),最快者10分钟即发作(发作越快、越早,则危

险性越高),表现为全身麻木、畏寒、体温下降、眼睛昏花、

视物不清、恶心呕吐、流涎、口眼嘀斜、胸闷心慌心悸,继

而瞳孔放大、呼吸困难、手足抽搐、烦躁不安、大小便失禁、

昏迷不省人事、血压下降,心电图表现为房性、室性期外收

缩,心动过速,乃至心房颤动。

二、解救方法:

1、传统的中药疗法:

⑴、生白蜜(蜂蜜)200克即刻服。

⑵、用生姜、甘草各30克,绿豆120克,水煎服。

用以上的一种或两种均可,且以第一种最为便捷,也可以为

第二种方法争取煎药的时间。

2、西医疗法:

⑴、催吐、洗胃(用1〜2%糅酸液;或1:5000之高镒酸钾;

或浓茶水),这主要是对服药时间不长者,常有明显的治疗

作用;

⑵、补液,主要对象是呕吐,病情较重者;

⑶、皮下或静脉注射阿托品,根据中毒轻重采用不同的注射

用量及次数,以病情缓解为度。

此外,还应针对呼吸、循环(血压)、神经等系统的危重病

情对症抢救。

(吕志杰《61》1995;4:35)

3、李可的方法:

1965年余曾参与川乌中毒濒危2例的抢救,以生大黄、防风、

黑小豆、甘草各30克,蜂蜜150克,煎汤送服生绿豆粉30

克,均在40分钟内救活。

吴茱萸

温胃袪寒,常有胃部寒冷而口淡作呕、吐涎沫、头部眩晕冷

痛的感觉。

常用量5〜15克。

蜀椒

即花椒,为芸香科植物青椒或花椒的成熟果皮。温胃袪寒以

除湿、杀虫以治虫积虫动的腹痛、杀菌(从仲景的升麻鳖甲

汤方来看,花椒、雄黄这类药物似乎有杀灭鼠疫、黑死病之

类的病菌的作用,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解毒防止伤口感染

及止痛之类的作用。

常用量3〜5克。

卷五开解郁结药

柴胡

开郁散结,治疗因津血、正邪纠结、郁滞所致的胸胁满、痛

证,其表现主要是两胁部胀闷疼痛并牵引得胸院部、脱腹部

甚至是脖颈、两腮、太阳穴、眼部、耳部等处也有疼痛、牵

引跳痛(神经痛)的感觉(这一系列部位往往在互相牵引、

影响当中,故柴胡、柴胡汤也常用于腮腺炎(粤语称“生瘁

腮")、甲状腺肿、咽痛、牙痛之类的治疗;当然,这些病症

也有用桔梗汤、桔梗汤+黄苓之类治疗的机会,不一定都适

用柴胡或柴胡汤治疗),这才是柴胡的主要的使用指征。而

并不是现在一般所认为的往来寒热、心烦喜呕(常为小半夏

汤证)、口苦咽干目眩(常为黄苓证。目眩也有半夏证的可

能)、默默不欲饮食(常为人参证)之类的证情。常有脉聚

关(关部浮显而寸尺二部不浮显)的表现。

常用量10〜15克,大剂量可用到20〜30克,主要根据胸胁

满痛的轻重程度来确定用药的分量。如兼有发烧的,还须根

据发热的轻重来定,临床常用量以15〜30克(一般需要用

到20克或20克以上)较为合适,用量过少,退热效果差,

或者没有退热作用,而胸胁满痛是使用柴胡的前提指标、先

决条件,是不能在没有胸胁满痛证这个柴胡证的情况下乱用

柴胡去退热的,此点必须注意。

现在的柴胡主要有北柴胡(又名硬柴胡,为植物北柴胡的根,

较粗大且多含疙瘩扭曲,灰褐色或灰棕色,质坚韧粗糙、质

较重,气微香)、南柴胡(又名软柴胡、香柴胡,为植物狭

叶柴胡的根,外形虽类似北柴胡,但根较细而光滑、无疙瘩

扭曲,红棕色,质脆易折断、稍轻,具败油味一粤语为“臭

油益味”)、竹叶柴胡(带灰绿至淡绿茎叶的南柴胡)、春柴

胡(南柴胡的细嫩全株,又称芽胡,形如劈开的草管,质极

轻、极脆、极易折断)几种,虽然均开入药、作用相似,但

以北柴胡功效最好但价钱最贵,南柴胡次之,春柴胡最差但

价钱最便宜,价钱常常相差好几倍。

升麻

开郁散结解毒。

一般认为升麻有发表的作用,但其实其作用在于开解郁结,

而没有解表的作用;一般认为升麻有升阳举陷的作用,但我

在实践中常将升麻加入白虎汤、泻心汤中治疗实热证的高血

压,能收到降压并稳定血压的作用,比不用升麻的效果要更

好些,而这类证情本身的“阳”已经是过升的了,如果升麻

真是什么升阳举陷药,那么加升麻其效果应该是不会好、只

会差才对,因此,很显然,升阳举陷一说是值得怀疑的,开

解郁结的作用才是真的。另外,从仲景用升麻的方剂(升麻

汤一原为麻黄升麻汤、升麻鳖甲汤及其减味方)都不约而同

地有“喉咽不利,唾脓血”、“咽喉痛,唾脓血”、“咽喉痛”

的证情表现来看,升麻对咽喉、食道、气管之类的损伤、疼

痛、溃疡、出血之类应该是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的,这应该就

是其解毒作用的真正含意。仲景用升麻的地方不多,因此对

于古人用升麻的依据还不是十分好研究,但可以肯定的是,

绝对不是现在的“一般认为”所说的那样的。

常用量10〜15克,大剂量可用到30克。

淡豆豉

开郁散结除烦,现代常用于胃炎、急性胆囊炎等的治疗。古

人常以之与桅子配合治疗反酸烧心、呕吐酸苦水的湿热证的

胃病的治疗,这点可以从《辅行诀》的小泻心汤证中体会出

来,也因此而可以将桅子豉汤证的“心中懊憾”证理解为胃

反酸烧心时的那种烦闷难受、坐卧不安的感觉。古人通常认

为本药有涌吐的作用,但在实际使用中,淡豆豉并没有涌吐

的效果,或为古人认识上的错误、或为医书传写中的错讹,

不宜盲从迷信。但现实生活中,有部分人闻到淡豆豉煎煮时

的药味,是有“味道难闻、作呕”的感觉的,这也可能是古

人认为淡豆豉可催吐的原因,但这些人服药后也没有呕吐的

表现,可见催吐的实际作用是值得怀疑的。

常用量10〜15克。

旋覆花

开郁散结,主治因痰郁气(津液、水分)结所致的呃逆噫气、

胸腔痞痛的证情。

常用量10克。

枳实

祛痰、水、积食的瘀滞郁结,常有胃院部、腹部实硬(内中

有物)疼痛的表现。

常用量10-15克。

现在的枳实有枳实、枳壳之分。枳实其实是枳实的小者、偏

生者,习惯上认为祛瘀滞郁结的力量更强,常用于祛除积食,

以腹部的实硬满痛证为主;枳壳其实是枳实的大者、偏成熟

者,习惯上认为祛瘀滞郁结的力量稍弱而健胃理气的作用更

强,常用于祛除痰、水的瘀结,以胃腕部、胸腔部的实硬满

痛证为主;但实际上二物是同一种东西,临床实践表明,在

作用上并无特别明显的或特别大的区别,因此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