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中国民航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_第1页
中国法制史(中国民航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_第2页
中国法制史(中国民航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_第3页
中国法制史(中国民航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_第4页
中国法制史(中国民航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绪论单元测试B:对B:错第一章测试A:夏台第二章测试6.以下属于西周继承制度标的(实质)的有A:公元前516B:公元前513C:公元前515D:公元前5146.秦朝规定的作刑(徒刑)有第五章测试5.汉朝的人头税包括6.财产税是汉朝新出现的税目,以下属于汉朝财产税的名称是A:算缗D:算赋8.两汉的立法活动始于汉朝建立前的A:约法三章9.在汉朝,如为农民起义通风报信、提供饮食,则构成10.汉代的买卖契约叫做A:红契第六章测试1.魏晋时期,为了体现恤刑及加强皇帝对司法审判的控制,确立了D:死刑复奏制度B:北朝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制度较秦汉时期有了较大发展,其中确立于这一时期A:准五服以制罪6.有关《魏律》的正确说法是B:由汉律的9篇增加为12篇7.在中国封建法律发展史上,最早确立法典12篇结构的是第七章测试6.《开皇律》规定的笞刑分()等A:三D:四A:不同国籍的外国人在中国境内犯罪,适用唐朝法律B:不同国籍的外国人在中国境外犯罪,适用唐朝法律C:同一国籍的外国人在中国境内犯罪,适用该国法律D: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对中国人实施的犯罪,适用唐朝法律第八章测试1.关于明代法律制度,下列选项错误的是()B:清D:唐5.明朝的一切死罪案件必须上报中央刑部,再经()复核,报皇帝批准。6.明宪宗、武宗时期,为方便宦官专权,先后建立了()8.与唐律相比较而言,明律具有的特点是()9.下列关于《明大诰》的说法正确的是()D:在整个明代都有效力,很多条款为清代所继承10.明代诉讼制度的特征是()A:厂卫等特务机构严重干扰了正式司法机构行使司法职能1.关于清代会审制度,以下陈述正确的是()A:清代会审制主要有三司会审、九卿会审、秋审、朝审、热审B:清代会审制主要有三司推事、八王合议、秋审、圆审、朝C:清代主要会审制度有三公会审、六部会审、大审、九卿会审D:清代主要会审制度有会审公廨、领事观审、军民约会词讼等种结果,以下解释错误的是()人有严重疾病,允许其留下来先养好病,相当于今天的保外就医于当年处死或香火无法传承之情形时,则允许其留养父母或存留承嗣审再决A:热审是由大理寺下属左右二寺官员会同各道监察御史及刑部承办司官员联C:热审的结果,或决放,或免释,或减等,或保释,目的是要赶快减少狱中4.清代对蒙古、藏、回、苗等少数民族暨边疆地区,形成了一整套有特色的民族管理法制。关于清代因俗而治的多民族法制,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对于青海蒙藏族聚居区,适用《西宁番子治罪条例》;对于回疆地区,适用回疆则例》B:这些法律规范均由各民族酋长制定,报中央备案C:对于蒙古地区,适用《蒙古律例》:对于西藏地区,适用《西藏通制》D:对于西南地区的苗、瑶、、疲、侗等少数民族,适用《苗犯处分例》、《苗疆事宜》等特别法5.关于清代中央“三法司”的主要职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通政司作为中央综合办公衙门,主要执行死罪的复奏B:判部为中央审判机关,主掌中央审判,兼理司法行政C:都察院为中央监察机关,对死刑案件进行审核,还参与秋审D:大理寺为中央慎刑机关,主掌重罪案件的复审6.《大清律》以《大明律》为蓝本,于顺治三年(1646年)初次成,在康雍时期略有修订,至乾隆五(1742年)再次修订,此后直至清再未修订关于《大清律》,以下陈述正确的是()A:《大清律》是古代中国最后一部国家基本法典,其地位相当于今日宪法B:大清律》是清代国家综合性法典,其内容以刑事规范为主C:《大清律》由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等六篇组成D:《大清律》由名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等七篇组成立罪名。关于“光棍例”的打击对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并非指所有恶棍敲诈滋事行为,仅指未婚男子当众猥亵妇女的恶行B:生事行凶扰害无辜良民、乘地方欠收伙众抢夺等恶行C:设计诈索官民、语骗应试生童财物等恶行D:喧闹公堂纠众辱官、占据关津勒索客商等恶行8.清代的中央司法,主要由三大法务机构共同执掌,号称“三法司”。关于“法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清代的“三法司”,包括审判兼司法行政机关、复审慎刑机关、监察纠劾机关,并非仅指近现代意义上的司法(审判)机关C:清朝承袭明代体制,设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号称“三法司”D:清代承袭明代体制,设法部、大理院、御史台,号称“三法司”9.关于《大清律例》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律条正文在乾隆朝以后再也没有修改过B:问刑条例的增删一般由刑部批准,报皇帝备案C:乾隆朝以后《大清律例》修订主要是对律后问刑条例的修改补充D:问刑条例是刑事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