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省凉山州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四川省凉山州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四川省凉山州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四川省凉山州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四川省凉山州生物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七下生物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1.图显示了食物通过消化道时,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程度,字母表示组成消化道的各器官。图中曲线甲和区域D代表的物质和器官分别是()A.脂肪、小肠B.淀粉、小肠C.淀粉、胃D.脂肪、胃2.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A.小脑 B.脑神经 C.大脑皮层 D.脊神经3.眼球中能感受刺激的结构是()A.巩膜 B.脉络膜 C.视网膜 D.虹膜4.看篮球比赛的过程中,当你喜欢的球队进球时,你会欢呼雀跃,心跳加快,面红耳赤这些现象的变化,参与调节作用的是()A.只有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B.只有神经系统的调节C.只有血液调节 D.既有神经系统的调节,又有内分泌系统的调节5.以下生物都属于鱼类的是()A.甲鱼、鳖鱼 B.娃娃鱼、鲍鱼C.金鱼、海马 D.鲸鱼、鲍鱼6.人体的以下生理过程不属于排泄的是A.排粪B.排尿C.呼气D.排汗7.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是因为

暂时储存了尿液()A.肾脏 B.输尿管 C.膀胱 D.尿道8.我国很多地区出现过沙尘天气,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气候异常B.天旱无雨C.温室效应D.植被被大面积破坏9.为纪念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起,将每年8月8日设置为“全民健身日”。关于体育运动与健康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体育运动使呼吸肌力量增强B.体育运动使肺活量增加C.体育运动可强身健体D.青春期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期,应少运动10.“非典型肺炎”疫苗已研制成功,正对志愿者进行接种实验。这种疫苗和志愿者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类型分别是()A.抗原、非特异性免疫 B.抗原、特异性免疫C.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D.抗体、特异性免疫11.小强同学得了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这是由于他缺乏A.维生素A B.维生素B1 C.维生素C D.维生素D12.能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动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的耳的结构是()A.听小骨B.半规管和前庭C.鼓膜D.咽鼓管13.一个人意外摔伤,他的腰部以下没有了正常的运动、感觉功能,可能损伤的部位是()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14.某同学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记录如下表,该同学记录的实验现象可能错误的是试管加入物质温度/℃时间/分钟加入碘液后的实验现象1淀粉糊+唾液375不变蓝2淀粉糊+胃液375变蓝3淀粉糊+唾液05变蓝4淀粉块+唾液375不变蓝A.1号试管 B.2号试管 C.3号试管 D.4号试管15.如图所示是神经元模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神经元是由③细胞体和突起组成的B.①是轴突,②是树突C.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称为⑤神经末梢D.许多神经纤维集成一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16.贫血与下列哪项有关①红细胞数量过少②白细胞数量过少③血小板数量过少④血红蛋白数量过少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7.下列不属于血细胞的是()A.白细胞B.红细胞C.血小板D.血浆1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成年人体内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10%B.如果健康成年人一次失血800毫升,就一定会发生生命危险C.在没有同型血可输而且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缓缓地输入少量的AB型血D.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19.下列人体器官中除哪项外都具有徘泄作用()A.肾脏 B.肛门C.皮肤 D.肺20.如图为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是由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 B.①病变可能会导致血尿、蛋白尿C.正常人②中的液体不含有葡萄糖 D.③外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便于营养物质的重吸收21.如图的曲线图表示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该曲线不能表示()A.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B.血液流经肺部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C.血液流经肌肉时氧气含量的变化D.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含量的变化22.自2011年1月起,我国内地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完全禁止吸烟。禁烟理由不包括下列哪项A.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B.保持室内公共场所空气新鲜C.降低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D.烟草中的尼古丁能引起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新陈代谢23.远视眼的人眼球的部分结构出现了变化,导致看近方物体时视觉模糊.远视眼的人眼球的结构变化以及成像状况是()①晶状体曲度大

②晶状体曲度小③眼球前后径过长④眼球前后径过短⑤物象落到视网膜前面⑥物象落到视网膜后面A.①③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④⑥24.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要将图甲转换成图乙,载玻片移动方向和视野内的明暗变化是()A.左下方变亮 B.左下方变暗C.右上方变亮 D.右上方变暗25.下列有关献血和输血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B.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C.献血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D.输血时血型不同就会造成血液凝固26.某兴超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关于此实验叙述正确的是()编号加入物质控制条件检验方法①馒头碎屑+2ml唾液充分搅拌,37℃水浴加热10分钟加2滴碘液②馒头碎屑+2ml清水充分搅拌,37℃水浴加热10分钟加2滴碘液A.此实验的变量是有无唾液B.37℃改为50℃后,实验现象为两试管均不变蓝C.实验现象是①号试管变蓝D.实验结论是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27.人在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能导致出现()A.呆小症B.侏儒症C.糖尿病D.地方性甲状腺肿28.正常情况下,肾小球、肾小囊腔、肾盂中的液体分别是()。A.血浆、原尿、尿液B.血液、原尿、尿液C.血浆、尿液、原尿D.血液、尿液、原尿29.下列各项中,能引起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是()A.打退烧针 B.打消炎针 C.打破伤风针 D.打止痛针30.外出旅游登山时,携带的下列食品,不能补充能量的是A.纯净水 B.牛奶C.苹果 D.面包31.从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角度来看,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每天的食物多样,以谷类为主 B.每天多吃蔬菜和肉类,少吃饭C.添加防腐剂的食物安全可靠 D.采摘野生蘑菇放心食用32.吸烟有害身体健康,国家从2015年开始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烟草中的有害物质能杀伤精子,影响性激素的分泌。人体产生精子的器官和分泌雄性激素的器官是()A.睾丸、卵巢 B.输精管、前列腺C.睾丸、睾丸 D.睾丸、精囊腺33.心脏的四个腔,相通的是()①左心房和右心房②左心室和右心室③右心房和左心室④右心房和右心室⑤左心房和左心室A.①② B.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34.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是某同学对图中的各成分作用的描述,你认为不恰当的是()A.④可以止血和加速凝血B.①无细胞核,能防御疾病C.②具有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功能D.③呈双面凹的圆饼状,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35.人体新生命在图中哪个结构完成胚胎发育A.① B.② C.③ D.④36.如图是人体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等一系列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A、B表示人体的系统,a,b,c表示部分器官,数字①~⑦表示部分生理活动。请结合图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食物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其中消化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c]处也可以吸收部分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是______。(2)经过⑦处的气体交换,血液性质的变化是____,经过A系统和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血液____的含量会升高。(3)在A系统内,瓣膜起到阻止血液倒流的作用,如心室与动脉之间有______,图中4、5进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______实现的。(4)能将人体进行生命活动产生的尿素排出的途径有______(用数字表示),此外,图中属于人体废物排泄途径的还包括______(用数字表示)。(5)物质5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中的____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后,在细胞的___内被利用。(6)食物中的淀粉进入消化系统后,在消化道中的______开始初步消化,最终在______被分解为物质___。进入血液首先进入人体心脏的____。人体的呼吸肌处于_____状态,4出肺。(7)形成尿液的过程需要经过两个重要的过程_______和_______。(8)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说明________发生病变了。(9)我们把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称为PM2.5。这些颗粒物进入人体后,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_中。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一种致病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清洁的皮肤上,两小时以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都消失了。材料二: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人群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的早期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治的,目前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疫苗已投入使用。(1)材料一中的__________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这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屏障,它是人生来就有的,属于__________免疫。(2)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它能够刺激人体的_____________细胞产生相应的__________,从而提高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__免疫。(3)甲型H1N1流感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这三个基本环节。捕杀家禽预防禽流感,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__。38.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新华社北京2016年2月9日电:国家卫计委通报,我国确诊1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的病例。寨卡病是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为此我国加强了机场口岸的检疫工作,确保所有的病例在入境后皆被第一时间发现、诊断和隔离。我国卫生部还提示各级单位,及时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做好蚊虫滋生地的清理工作、控制蚊虫数量。在研制出疫苗之前,严防寨卡病在我国大面积流行。资料二:疟疾是由单细胞动物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疟原虫游到按蚊的口器中,在按蚊叮人时进入人体。按蚊身体多呈灰色,刺吸式口器,雌蚊吸取人、畜的血液,会传播疟疾和丝虫病等。为了探究温度是否会影响按蚊的生长发育的问题,某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同批按蚊卵300粒进行研究。50粒为一组盛放在水容器中,分别放在6个不同的温度下观察其孵化情况。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其孵化个数和存活个数,结果如下图所示。(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资料二中疟原虫属于________,蚊子属于________。(2)资料二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实验小组选取同批次按蚊卵的目的是控制_______,避免实验的偶然性。(3)由实验数据可知:在温度达到______℃时,最适宜按蚊卵的孵化和存活。在19℃-28℃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按蚊卵的孵化率和存活率逐渐________。(4)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上看,加强机场口岸的检疫工作、促进输入性病例第一时间发现、诊断和隔离,是为了______;而各级单位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做好蚊虫滋生地的清理工作、控制蚊虫数量是为了_______。(5)如果顺利研制出寨卡病疫苗,对健康人进行接种,可以使得正常人体内产生相应的_______或记忆细胞,从而提高机体对寨卡病的_______(选项: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能力。39.资料分析题目前,中小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食品安全”“公共卫生与健康”等状况令人担忧,这些现象表现在:无机盐摄入量不足,导致贫血现象普遍存在;高糖高脂肪的食物过多摄入使肥胖儿童逐年增多;校园周边常年聚集流动摊点等。为改善青少年营养健康问题,国务院批准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请根据材料分析回答:(1)贫血可能是因为无机盐中的_____摄入不足导致的,它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2)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也叫高能量食物,其中_____是人体主要的储能物质,需要肝脏分泌的_____(不含消化酶)乳化后才能进行化学性消化。(3)学生饮用奶有利于中小学生发育和成长,主要还是因为牛奶中所含的_____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该物质可在_____内初步消化,最终在小肠内彻底消化分解为_____。(4)营养学家还指出,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比应为_____。A.3:4:3B.3:3:4C.4:3:3D.4:3:440.阅读科普短文6月6日是第二十三个全国爱眼日,主题是“科学防控近视,关爱孩子眼健康”。某校初一学生根据历年全国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近视率做出表一,而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报告显示,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其中近视高发年龄段为青少年阶段。中国作为青少年近视率全球第一的国家,视觉健康形势不容乐观。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近视呢?专家介绍,青少年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会导致视神经紧张,眨眼频率降低,从而造成近视的发生。另外现在的孩子课外活动都相对比较少,很多孩子都是在室内,缺少户外运动,缺少阳光对体内的神经递质的刺激,也会导致近视。由于学习压力的增大,睡眠的减少,也会导致近视。运动是否会影响青少年近视患病呢?研究人员通过运动干预实验来验证干预后青少年的视力变化情况。选取体育运动小组学生60名(运动项目:羽毛球或乒乓球),其中近视学生30名、视力正常学生30名。普通对照组学生60名,其中近视学生30名、视力正常学生30名。所有参加实验的学生进行视力检测并记录结果,实验期间对参加实验的所有学生定期进行有关视力保护的健康教育,避免其他因素影响实验结果。实验组学生每周羽毛球或乒乓球运动不少于3次,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对照组学生的其他条件与实验组的条件相同,1年后再次检测4组学生的视力,进行比较,得出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从表一可以看出,近50年我国初中生近视率发生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近视是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膜_____________,图中的_____________(填序号);是矫正近视的方法。(3)在正常情况下,人的眼睛通过6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帮助我们看清不同_____________。A.亮度的物体B.颜色的物体C.距离的物体D.大小的物体(4)近视眼的同学带上眼镜后就能看见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字反射的一部分光线能在眼球的_____________(填序号)形成物像,光刺激能够引起其上的感光细胞产生兴奋,并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__________,形成视觉。(5)研究人员研究运动是否会影响青少年近视患病所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要保证运动小组学生和普通学生性别比、父母视力情况比、用眼时间比基本_____________(相同/不同)。(6)分析表二和表三柱状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维持视力不变和防止视力下降有重要作用。(7)根据资料和实验数据请你就“爱护眼睛、防治近视”给初中生提出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解析】甲的消化开始于口腔,说明甲是淀粉,淀粉在口腔中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麦芽糖,B(咽、食管)、C(胃)不能消化淀粉,然后在小肠内淀粉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因此D为小肠;乙在C(胃)中开始被消化,这种物质是蛋白质,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初步消化成多肽,然后再在小肠内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因此图示中乙曲线表示的是蛋白质的消化过程;口腔和C胃都不能消化脂肪,脂肪的消化在D小肠里进行,小肠里有胆汁、胰液和肠液等多种消化液,胆汁虽然不含有消化酶,但它对脂肪起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增加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脂肪的消化。因此,曲线甲和区域D代表的物质和器官分别是淀粉、小肠。故选B。2、C【解析】大脑皮质上有许多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高级中枢。3、C【解析】试题分析: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角膜、瞳孔(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晶状体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含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的结构是眼球中的视网膜.故选C4、D【解析】

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人体的生命活动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共同影响。【详解】当你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就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促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因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的运输,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因此题干中看篮球比赛的过程中,当你喜欢的球队进球时,你会欢呼雀跃,心跳加快,面红耳赤这些现象的变化,参与调节作用的是有既神经系统的调节,又有内分泌系统的调节,D正确。【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5、C【解析】

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详解】A、甲鱼、鳖鱼,二者均用肺呼吸,属于爬行动物,A错误;B、娃娃鱼属于两栖动物,鲍鱼属于软体动物,B错误;C、金鱼、海马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来游泳,故属于鱼类,C正确;D、鲸鱼胎生哺乳,用肺呼吸,属于哺乳动物,鲍鱼属于软体动物,D错误;所以答案选择C。【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鱼类的特征。6、A【解析】试题分析: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故选A。考点:排泄的概念、途径和意义。7、C【解析】

尿液排出的过程:肾脏形成的尿液,经输尿管流入膀胱暂时储存。当储存到一定量时,人就会产生尿意。排尿时,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肾脏形成的尿液→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详解】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尿的排出是间歇的。【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尿液的排出过程及意义。理解掌握尿液的排出过程及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D【解析】

沙尘暴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一千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其中沙暴系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它细粒物质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详解】沙尘暴发生不仅是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且与人类活动有对应关系。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植被,工矿交通建设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生。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理解掌握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人为因素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D【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体育运动与健康的关系。可以从体育运动对健康的影响方面来切入。【详解】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呼吸肌力量增强,胸廓运动幅度加大,呼吸运动增强,肺活量增加,A、B正确;

体育运动可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C正确;

青春期是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应适量运动,体育运动促进身体生长发育,D错误。【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体育运动对健康的影响。10、B【解析】接种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因此这种疫苗属于抗原而不是抗体;

接种疫苗,体内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具有特异性,因此志愿者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类型是特异性免疫。所以“非典型肺炎”疫苗已研制成功,正对志愿者进行接种实验。这种疫苗和志愿者体内发生的免疫反应类型分别是抗原、特异性免疫。11、A【解析】

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下表:【详解】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可见,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和干眼症是因为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因此应服维生素A或多吃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维生素的缺乏症,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掌握维生素A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12、B【解析】

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如图所示: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耳廓,收集声波;

外耳道,将声波传至鼓膜;

鼓膜,把声波振动转为机械振动;

听小骨,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

咽鼓管,连通鼓室和鼻咽部;

耳蜗,里面有听觉感受器,接受震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听神经,将耳蜗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前庭和半规管内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详解】能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动情况,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的耳的结构是半规管和前庭。【点睛】内耳中的前庭和半规管能感受头部的位置变动,维持身体的平衡。13、D【解析】

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上端与脑相连,脊髓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联系的通道。【详解】脊髓包括灰质和白质两部分,灰质在中央,呈蝶形,在脊髓的灰质里,有许多低级的神经中枢,可以完成一些基本的反射活动,如膝跳反射、排便反射、排尿反射等,脊髓里的神经中枢是受大脑控制的;白质在灰质的周围,白质内的神经纤维在脊髓的各部分之间、以及脊髓与脑之间,起着联系作用。因此,一个人意外摔伤,他的腰部以下没有了正常的运动、感觉功能,可能损伤的部位是脊髓,说明脊髓胸部以下的低级中枢失去了大脑的控制,导致下肢运动功能丧失。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脊髓的功能:反射功能和传导功能。14、D【解析】

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详解】试管1加入唾液,唾液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滴加碘液后麦芽糖遇淀粉不变蓝,A正确;试管2加入胃液,胃液不能分解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淀粉遇碘液变蓝,B正确;3号试管尽管有碘液,但是温度是0℃,唾液淀粉酶不能将淀粉充分分解,滴加碘液后淀粉遇碘液变蓝,C正确;4号试管中的馒头块与唾液的接触面积小,馒头中的淀粉没有被彻底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仍然变蓝色,D错误。【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15、B【解析】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神经元的细胞体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里,神经元的突起主要集中在周围神经系统里。图示中①是树突,②是轴突,③是细胞体,④是细胞核,⑤是神经末梢。【详解】A.神经元是一类特殊的细胞,神经元是由③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的,细胞核在细胞体里,突起包括①是树突和②轴突两种,正确。B.突起包括①是树突和②轴突两种,错误。C.②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⑤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正确。D.许多神经纤维集成一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正确。故选:B【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16、D【解析】试题分析:贫血主要是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下降,红细胞是运输氧的载体,红细胞数量过少时会导致贫血,红细胞运输氧的能力是通过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来实现的,当血红蛋白的数量过少时,血细胞的运输氧的能力也会下降,从而导致贫血,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红细胞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7、D【解析】加入抗凝剂的血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层,上层淡黄色的透明液体是血浆,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18、D【解析】

(1)成年人体内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一般男性多于女性,身体强壮的多于身体衰弱的。体内血量的稳定,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失血对身体的影响如下图所示:(2)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可输而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缓慢地输入少量O型血。异型血的输血原则如下:【详解】A.成年人体内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A错误。B.一个成年人失血量少于400毫升时,一次失血量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可以没有明显的症状,不用输血;当失血量在800−1000毫升时即20%,会出现面色、口唇苍白,皮肤出冷汗,手脚冰冷、无力,呼吸急促,脉搏快而微弱等症状,可以输血;可能会发生生命危险,B错误。C.在没有同型血而情况又十分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C错误。D.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鼓励公民自愿献血,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可以参加献血。每次可献血200~3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期应为6个月。血液的总量占体重的7%~8%,一个健康的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还会刺激人体的造血功能,D正确。故选:D。【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人体的血量和无偿献血的原则、意义和要求。19、B【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排泄的概念和途径的有关知识,分析解答。【详解】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A、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由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不符合题意。B、肛门排出粪便不叫排泄,叫排遗,符合题意。C、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不符合题意。D、呼吸系统通过肺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不符合题意。【点睛】掌握排泄的途径是本题解题关键。20、C【解析】

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图中①是肾小球,②是肾小囊,③是肾小管。【详解】AD、①是肾小球,是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的毛细血管球,其终端汇合成一条出球小动脉,③是肾小管,外有包绕在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AD正确;

B、若某人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可能是①肾小球发生病变,导致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使蛋白质和血细胞滤过到原尿中,而肾小管不能重吸收,因此血细胞、蛋白质随尿排出,导致血尿、蛋白尿。B正确;

C、当血液入球小动脉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②肾小囊形成原尿,即②中液体的形成需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因此②肾小囊液体内含有葡萄糖,C错误;

故选:C【点睛】尿液的形成、肾脏的结构功能等是考查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同学们应详细了解,重点掌握。21、A【解析】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将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在体循环中,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详解】A.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小肠后,小肠绒毛吸收来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包括葡萄糖,因此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应该是增加,A错误。B.当血液通过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会降低,B正确。C.当血液流经肌肉时,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肌肉细胞利用,将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因此血液流经肌肉时氧气含量会降低,C正确。D.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不重吸收尿素,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由输尿管随排出,因此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成分发生明显的变化是尿素减少,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血液循环途径,熟悉血液流经各部分时血液成分的变化。22、D【解析】

据分析,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烟中的烟碱,对气管、支气管有不良的刺激作用,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香烟烟雾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大240-300倍,严重地削弱了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因此,吸烟使血液凝结加快,容易引起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中风、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以及脑缺氧等,进而影响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影响生活和学习。更为严重的是,吸烟者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详解】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禁止吸烟可以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A不符合题意;禁止吸烟可以保持室内公共场所空气新鲜,B不符合题意;吸烟使血液凝结加快,容易引起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塞、中风、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以及脑缺氧等,进而影响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影响生活和学习。禁止吸烟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C不符合题意;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支烟所含的尼古丁就足以杀死一只小白鼠,D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吸烟的危害。23、D【解析】

如果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近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导致看不清近处的物体,形成远视眼。因此远视眼的人眼球的结构变化以及成像状况是②晶状体曲度小④眼球前后径过短⑥物象落到视网膜后面24、D【解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亮度越暗,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亮度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看到的数目细胞数目就越多。显微镜看到的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在观察物像时,物像移动的方向与标本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详解】显微镜中物像的移动方向和实际的相反。甲图视野中被观察的物像在右上方,要移到视野正中央,物像要向左下方移动,玻片应向右上方移动。从乙图中看出物像放大了,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亮度越暗,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越少。因此,要将图甲转换成图乙,载玻片移动方向和视野内的明暗变化分别是右上方、变暗。故选D。【点睛】此题考察的是物像的移动方法,物像的放大,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根据所学知识会解释某些操作的原因目的。25、D【解析】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少量失血会刺激人体的造血功能,因此献血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A、C正确;

输血是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B正确;

输血时血型不同就会造成红细胞凝聚,在没有同型血且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D错误。26、A【解析】A、①和②的差异是①加入了唾液,②没有加入唾液,除此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因此,变量是有无唾液,A正确;B、唾液淀粉酶在50℃下回失去活性,不能分解淀粉,因此,将37℃改为50℃后,两根试管内都有淀粉,加入碘液后,均变蓝色,B错误;C、①号试管内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加入碘液后,不变蓝,②号试管内淀粉存在,加入碘液后变蓝,C错误;D、由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D错误故选A。27、A【解析】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就会患呆小症,患者身材矮小,智力低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就会患侏儒症,患者身材矮小、但智力正常。28、B【解析】【分析】尿的形成主要包括两个连续的生理过程: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详解】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所以,肾小球内的液体是血液,肾小囊腔内的液体是原尿,肾盂内的液体是尿液。【点睛】理解掌握尿液的形成过程。29、C【解析】免疫是人体一种生理功能,通过免疫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称为抗原,抗原一般情况下指的是病原体。卡介苗是疫苗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能引起人体产生免疫反应。打退烧针、止痛针、消炎针都不属于抗原,因而不能引起人体产生免疫反应。30、A【解析】试题分析: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蛋白质、糖类、油脂都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纯净水不能提供能量,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考点: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31、A【解析】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合理膳食是能够满足人体对营养物质和能量需要的膳食,这种膳食所含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比例合适、互相搭配合理。【详解】合理膳食是指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和能量需要的膳食,以谷类为主,食物多样,营养全面均衡,故A正确,B错误;大量的防腐剂属于化学物质,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故C错误;上山随便采来的蘑菇可能会有毒,吃了有毒的蘑菇对人体有害,属于真菌中毒,故D错误。故选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食品安全的原则及合理膳食的概念。32、C【解析】男性产生生殖细胞--精子的器官是睾丸,睾丸位于阴囊内,左右各一,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又属于内分泌器官。33、B【解析】

心脏有四个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只有心房与心室是相通的,心脏的左右是不相通的,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详解】心脏的结构包括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四个腔,心脏的左右各腔是不相通的,上下相通,即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是不相通的,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是相通的;在左心房和左心室及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房室瓣和动脉瓣。故B符合题意。【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心脏结构的特点的掌握情况。34、B【解析】试题分析:图示中①为白细胞,②是血浆,③是红细胞,④是血小板。④为血小板,个体最小,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A正确;①为白细胞个体最大,有细胞核,能够吞噬病菌,能防御疾病,B错误;

②是血浆,其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C正确;③为红细胞,呈双面凹的圆饼状,其内富含含铁的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D正确。35、B【解析】

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分析图可知①是卵巢,能够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②子宫,是胚胎发育的部位;③输卵管,是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部位;④阴道,是胎儿产出的通道。【详解】A、①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A错误。B、②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B正确。C、③输卵管的作用是输送卵细胞,也是受精作用的场所,C错误。D、④阴道是精子进入女性体内和婴儿出生的通道,睾丸是男性的主要性器官,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D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女性的生殖系统。36、b小肠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静脉血变成动脉血二氧化碳动脉瓣呼吸运动②③④血红蛋白线粒体口腔小肠葡萄糖右心房舒张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肾小管左心房【解析】

图示中A是循环系统,B是泌尿系统;a是胃,b是小肠,c是大肠;①是排遗,②是排汗,③是排尿,④是呼气,⑤是吸气,⑦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⑥是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详解】(1)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人体各段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不同,其中b小肠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c大肠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2)⑦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当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故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故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即血液性质的变化是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经过A系统和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会升高。

(3)在A循环系统内,瓣膜起到阻止血液倒流的作用,如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心房与心室间有房室瓣,大静脉内有静脉瓣;图中4(二氧化碳)、5(氧气)进行的气体交换,其实是气体进出肺,依靠呼吸运动实现的。(4)能将人体进行生命活动产生的尿素排出的途径有泌尿系统排除水、无机盐、尿素,呼吸系统排除水、二氧化碳,皮肤的汗腺排除水、无机盐、尿素;由此可知,应该是图中的②③,此外,图中属于人体废物排泄途径的还包括④。(5)血红蛋白易与氧结合,也易与氧分离,物质5氧气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组织细胞后,在细胞的线粒体内参与呼吸作用。(6)食物中的淀粉进入消化系统后,在消化道中的口腔开始初步消化,被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消化成麦芽糖,最终在小肠内被肠液和胰液分解为物质葡萄糖。葡萄糖通过小肠处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随下腔静脉首先进入人体心脏的右心房。人体的呼吸肌处于舒张状态时,胸廓容积减小,肺内压强增大,4二氧化碳出肺。(7)形成尿液的过程需要经过两个重要的过程,肾小球的滤过形成原尿,肾小管的重吸收形成尿液。(8)肾小管重吸收是,吸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无机盐,若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证明肾小管没有全部吸收葡萄糖,可以说明肾小管发生病变了。【点睛】牢固掌握人体几大系统的结构与生理功能,并能够从血液循环系统将其串在一起。37、皮肤非特异性淋巴细胞抗体特异性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解析】

人之所以能够在具有许多病原体的环境中健康的生存,是因为人体具有保卫自身的三道防线;人体通过这三道防线与病原体作斗争,使疾病得到痊愈,并且使人体获得抵抗病原体的免疫力。组成功能类型

第一道皮肤和粘膜阻挡和杀灭病原体,清扫异物

非特异

性免疫第二道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溶解、吞噬和消灭病菌第三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消灭病原体(抗原)特异性

免疫【详解】(1)材料一中的皮肤和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这道防线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天然防御屏障,它是人生来就有的,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2)人体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它能够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该传染病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3)甲型H1N1流感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控制传染源。【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皮肤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具有杀菌的作用。38、病原体传播途径(或传染源)温度单一变量28℃升高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或控制传染源)抗体特异性【解析】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关于探究实验,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实验中要尽可能的避免其他因素的干扰,严格控制实验条件。(2)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