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中图版教学资料_第1页
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中图版教学资料_第2页
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中图版教学资料_第3页
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中图版教学资料_第4页
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中图版教学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3必修1必修2基础基础基础侧重自然地理侧重区域地理侧重人文地理第一页,共46页。《地理2必修(bìxiū)》的内容结构人口(rénkǒu)人的生活空间人的生产(shēngchǎn)活动人口的变化城市与城市化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页,共46页。第一节人口增长的模式(móshì)及地区分布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qiānyí)与合理容量第三页,共46页。潇洒(xiāosǎ)的印度第四页,共46页。开学(kāixué)啦!!!第五页,共46页。看过这几幅图片后,你有什么(shénme)想法?!第六页,共46页。世界各国人口中国13.817亿(大陆:13.50695亿香港:7154600澳门:556783台湾:23316000)印度12.37亿(2012年)美国3.139亿(2012年)印度尼西亚2.469亿(2012年)巴基斯坦1.792亿(2012年)巴西1.987亿(2012年)尼日利亚1.68亿(2011年)孟加拉国(mènɡjiālāɡuó)约1.6亿俄罗斯1.431亿(截至2012年4月1日)日本1.275亿(2012年11月)墨西哥1.12亿(2010年)菲律宾1亿(2014年7月27日0时6分)第七页,共46页。我国历史(lìshǐ)人口数量的变动年代(公元)人口(万)西汉元始二年(2年)6000东汉永和五年(140年)6000魏黄初元年(220年)2300西晋永康元年(300年)3500隋大业五年(609年)6000唐天宝十四年(755年)7000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3540元至顺元年(1330年)8500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7160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31150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38310清宣统二年(1910年)43600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41701953年590201964年739001982年1031902000年129500第八页,共46页。

世界人口(rénkǒu)增长的总趋势是什么?世界人口(rénkǒu)增长的“拐点”出现在什么时间?为什么?观察折线图,分析世界人口(rénkǒu)增长的特点。ABC人口增长(zēngzhǎng)特点时间(shíjiān)工业革命前增长缓慢工业革命后持续增长20世纪后半叶快速增长人类历史总趋势不断增长阅读教科书第4页内容参考世界人口增长图回答世界人口增长一、世界人口增长1.人口增长特点缓慢增长持续增长急剧增长:持续性、阶段性第九页,共46页。1830年,世界人口为10亿人;100年后的1930年,增长为20亿人;30年后的1960年,增长为30亿人;15年后的1975年,增长为40亿人;12年后的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达到50亿人;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达到60亿2012年10月31日这一天,世界人口已经突破70亿大关,这距世界“60亿人口日”短短不过12年。对于不同的国家(guójiā),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其人口有的增长有的减少。有的限制生育,有的鼓励生育,有的放任自流。到底世界各国的最新人口总数有多少?第十页,共46页。世界人口每增加(zēngjiā)10亿大约经历的时间第十一页,共46页。1、自然(zìrán)增长(1)自然(zìrán)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自然(zìrán)增长人口数=出生人口数-死亡人口数=人口基数×自然(zìrán)增长率出生人口-死亡人口人口基数﹥0人口增加=0人口持平﹤0人口减少二、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增长快慢直接取决自然增长率第十二页,共46页。2、机械(jīxiè)增长(1)迁移率=迁入率-迁出率(2)迁移(qiānyí)人口数=迁入人口数-迁出人口数人口(rénkǒu)增长率=自然增长率+迁移率第十三页,共46页。国家总人口(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2000年新增人口数(万)埃及60002.50.7中国1300001.40.6下面是2000年三个国家的人口统计资料,计算(jìsuàn)并填写下表。1.80.81081040第十四页,共46页。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gòuchéng)。因而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可以用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来表示。第十五页,共46页。下图是四个国家(guójiā)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图巩固(gǒnggù)练习题:1、四国(sìɡuó)中,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A、①B、②C、③D、④2、和德国人口死亡率、出生率相似的国家应该是:

A、①B、②C、③D、④CA第十六页,共46页。③④②

①四国(sìɡuó)人口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①②④③第十七页,共46页。人口增长具有(jùyǒu)阶段性特点高出生(chūshēng)高死亡低增长高出生、低死亡(sǐwáng)、高增长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过渡模式三低模式高高低模式3.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第十八页,共46页。高高低(gāodī)诺特斯特“人口(rénkǒu)过渡”论:高低(gāodī)高三低ABCD增长下降b.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

下降开始的。c.转变根本原因:

。死亡率生产力的发展a.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属于哪种人口增长模式取决于: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第十九页,共46页。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大、增长(zēngzhǎng)快,对经济发展、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压力。第二十页,共46页。01020304050ABCDE‰高高低(gāodī)模式过渡(guòdù)模式三低模式(móshì)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A、B、C、D、E分别属于什么人口增长模式?判读:第二十一页,共46页。思考:1、这种人口增长模式有什么特点?分析死亡率较高的成因。2、主要分布(fēnbù)在哪些国家和地区?

只有少数仍处于落后生产方式(shēngchǎnfāngshì)的原始群体处于这个阶段自然灾害、战争和疾病的影响;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营养不足(bùzú)和医疗卫生条件落后☺.“高高低”模式第二十二页,共46页。(1)高增长(zēngzhǎng)阶段:1.这种人口增长模式有什么特点?2.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guójiā)和地区?3.有哪些有利与不利之处?☺.过渡(guòdù)模式:第二十三页,共46页。☺.过渡(guòdù)模式:1.这种人口增长模式有什么特点?2.主要(zhǔyào)分布在哪些国家和地区?3.有哪些有利与不利之处?(2)增长(zēngzhǎng)下降阶段:第二十四页,共46页。思考:1、这种人口增长(zēngzhǎng)模式有什么特点?分析成因2、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和地区?

除了增长下降阶段的社会原因外,还与社会文化生活日益丰富,青年人推迟(tuīchí)结婚有关发达国家基本上已进入(jìnrù)这个阶段☺.“三低”模式:第二十五页,共46页。知识点2人口(rénkǒu)增长模式人口增长模式“高高低”模式“三低”模式过渡模式高增长阶段增长下降阶段特征出生率高以较快速度下降死亡率

下降缓慢下降自然增长率上升原因自然灾害、战争和疾病的影响;

水平低下、人口营养不足和

条件落后除了

阶段的社会原因外,还与社会文化生活日益丰富,青年人推迟结婚、减少

有关工业生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食品供应与营养水平,同时医疗卫生条件有所改善,使出生率大体不变,死亡率急剧下降,人口平均寿命也随之上升出生率下降较快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原因,如家庭愿意抚养较少的儿童;各种社会保险和福利事业的发展分布只有少数仍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原始群体处于这个阶段

国家基本上已进入这个阶段出现在工业化开始后,发达国家大都在18世纪末或19世纪初就开始进入这个阶段,广大

国家目前还处在这个阶段

许多国家一般在20世纪前半叶开始进入这个阶段,有些发展中国家目前也已进入此阶段高低高低急剧(jíjù)较低低下降(xiàjiàng)生产力增长下降生育医疗卫生发达发展中欧洲北美第二十六页,共46页。课程标准、中图版(túbǎn)教材人教版教材(jiàocái)高高低模式(móshì)——原始型过渡模式(móshì)——传统型三低模式(móshì)——现代型(高低高与增长下降)人口增长模式比较:第二十七页,共46页。应用:①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不仅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也取决于人口基数的大小。欧洲开发历史悠久,人口基数大,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虽然自然增长率低,但每年仍净增较多的人口。而拉丁美洲(lādīnɡměizhōu)开发时间晚,1950年人口数仅是欧洲的1/3,虽然保持较高的自然增长率,但到2000年时总人口仍比欧洲少2亿多人。②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在死亡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出生率高,相应的人口数量增长就快,反之则慢。③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取决于出生率,因此出生率高,人口增长速度并不一定快。第二十八页,共46页。三、人口增长的地区(dìqū)差异1.20世纪50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大大超过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目前世界人口的增长,95%来源于国家和地区。2.从各大洲情况来看,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也具有明显(míngxiǎn)的地域差异。发展(fāzhǎn)中第二十九页,共46页。第三十页,共46页。讨论世界(shìjiè)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哪个(nǎge)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哪个(nǎge)最低?非洲(fēizhōu)、欧洲第三十一页,共46页。2)非洲、亚洲、拉美的广大(guǎngdà)发展中国家属于模式,人口增长。1)欧洲(ōuzhōu)、北美、大洋洲的发达国家属于模式,人口增长3)目前世界(shìjiè)整体属于模式。4)德国、俄罗斯、日本人口增长。5)中国属于模式2.三种模式的特点、地区分布过渡负三低三低缓慢过渡较快第三十二页,共46页。大洲名称人口密度(人/km2)人口2011(亿)亚洲86.741.4非洲32.79.945欧洲707.385北美洲22.95.287南美洲21.43.857大洋洲4.250.361各大洲人口数量排序(páixù):亚洲(yàzhōu)、非洲、欧洲、拉美、北美、大洋洲第三十三页,共46页。_______模式(móshì)—人口迅速增长(年轻化):分布:_________国家发展(fāzhǎn)中高低(gāodī)高发达三低问题:

人口增长快,青少年人口多,社会负担重,粮食不足,资源、环境、教育、就业压力大,不利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经济_____模式—人口老龄化:(60岁10%或65岁7%以上)分布:_____国家,个别发展中国家问题:

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严重,社会负担重,劳动力、兵源不足。措施:鼓励生育、接纳移民;完善社保第三十四页,共46页。10.探究:我国人口转变(zhuǎnbiàn)六个阶段的影响因素加速(jiāsù)增长负增长高速(ɡāosù)增长减速增长波动增长低速增长1.生产力2.自然灾害、国家政策3.生产力、文化观念、社会保障4.国家政策5.人口增长惯性6.国家政策第三十五页,共46页。影响人口增长(zēngzhǎng)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社会保障文化观念宗教信仰自然环境第三十六页,共46页。我国的人口(rénkǒu)问题1.增长(zēngzhǎng)率低,但增长(zēngzhǎng)数量大2.老龄化(未富先老)3.素质低4.出生性别比失衡政策(zhèngcè)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第三十七页,共46页。2000年从三角(sānjiǎo)座标中读取数据0-14岁:65及以上(yǐshàng):15-64岁:23%70%7%沿三边(sānbiān)递增方向作三边(sānbiān)的平行线难点突破—三角坐标系第三十八页,共46页。难点(nádiǎn)突破—人口金字塔图的识读1.读构成:年龄、性别构成2.定类型:年轻型(qīnɡxínɡ)(增长型)、成年型(静止型)、年老型(缩减型),或如上图。3.析变化:某年龄段人口突然变小、突然变大、男女比例失调第三十九页,共46页。快增长型人口结构(jiégòu)其特点:金字塔基底宽阔,15岁以下年龄组占人口比重大而塔顶尖细,65岁以上人口组所占比例小,表明具有人口迅速增长的强大动力慢增长型人口结构其特点:金字塔塔基不宽,向上逐渐变窄,表明(biǎomíng)老龄人口所占比例增长难点突破(tūpò)—人口金字塔图的识读第四十页,共46页。人口(rénkǒu)金字塔模型零增长型人口结构其特点:塔基与塔身几乎等宽,塔顶逐渐(zhújiàn)变窄。劳动力充足负增长型人口(rénkǒu)结构其特点:塔基最窄,塔顶较宽,人口(rénkǒu)增长动力不足,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第四十一页,共46页。3.析变化:某年龄段人口突然变小:计划生育、重大灾害、人口外迁突然变大:就业(jiùyè)、升学等导致人口大致迁入男女比例失调:战争导致男性死亡,钢铁、纺织等工业对职工性别的要求。第四十二页,共46页。易错点:1、计算人口自然增长(zēngzhǎng)率:被除的基数应为初始的人口数2、人口增长(zēngzhǎng)率:人口自然增长(zēngzhǎng)率+机械增长(zēngzhǎng)率3、人口增长(zēngzhǎng)率的变化与总人口的关系:人口增长(zēngzhǎ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