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电路-4.4-混频器原理及电路_第1页
高频电子电路-4.4-混频器原理及电路_第2页
高频电子电路-4.4-混频器原理及电路_第3页
高频电子电路-4.4-混频器原理及电路_第4页
高频电子电路-4.4-混频器原理及电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4混频器原理及电路

一、混频概述二、混频电路三、混频器的干扰返回1.混频器的变频作用

混频器是频谱的线性搬移电路,是一个三端口(六端)网络本地振荡信号

一个中频输出信号:两个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

的包络形状相同,频谱结构相同,只是填充频谱不同,即,其中心频率:

其中返回休息1休息2uc(fc)uL(fL)uI(fI)混频器tuc(t)tuI(t)tuL(t)有两个输入信号:

高频调制波

fcfc+Ffc+Ffuc的频谱fcfLfuL的频谱fIfI+FfI+FfuI的频谱tuc(t)tuc(t)tuL(t)tuL(t)tuI(t)tuI(t)一、混频概述

混频器是频谱的线性搬移电路,完成频谱线性搬移功能的关键是获得两个输入信号的乘积项,具有这个乘积项,就可以实现所需的频谱线性搬移功能。

2Ωmax

ωI=ωL-ωc乘法器

带通滤波器混频器的一般结构框图设输入已调波信号:那么两信号的乘积项为:

2.混频器的基本工作原理:ωLuLωL-ωcωL+ωcuI

本振信号:ucωc如果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为

,带宽

则经带通滤波器的输出为:仿真uI返回ucuL休息1休息2可见输出中频信号的包络形状没有变化,只是填充频率由

变化成

uLuc

非线形元件

带通滤波器(1)调幅(DSB为例)

uΩ乘法器带通滤波器uDSBuo2Ωmaxωo(2)检波

uDSB乘法器低通滤波器uouΩΩmax(3)混频

uDSB=uc乘法器uL带通滤波器uIωI=ωL-ωcωLωc3.振幅调制、检波与混频器的相互关系

ωI=ωL-ωC2Ωmax返回仿真2仿真1仿真3休息1休息2因为混频器常作为超外差接收系统的前级,对接收机整机的噪声系数影响大。所以希望混频级的越小越好。(1)变频增益:

变频电压增益:

变频功率增益

:(2)噪声系数:

4.混频器主要性能指标

(3)失真与干扰变频器的失真主要有:频率失真

非线性失真(4)选择性

在混频器中,由于各种原因总会混入很多与中频频率接近的干扰信号,

为了抑制不需要的干扰,要求中频输出回路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矩形系数趋近于1。高质量通信设备中以及工作频率较高时,常使用平衡型混频器环形混频器优点:噪声低,电路简单,组合分量少。例1.二极管平衡混频器

设输入信号本振信号:若

则输出电压:如果输出中频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为:谐振阻抗为,则输出电压

而环形混频器的输出是平衡混频器输出的2倍。且减少了输出信号频谱中组合频率分量,即减少了混频器所特有的组合频率干扰。仿真休息1休息2+uI_+uL

-+uc-VD1VD22CRL2LT1T2+uL

-T3uc+-uc+-1.二极管混频器

二、混频电路

利用第4章所述的时变跨导电路,可构成晶体管混频器。由于时变偏置电压

如果则集电极电流为2.晶体三极管混频器

其中为时变跨导,受的控制,而输入信为:利用付里叶级数可将展开成:如果输出回路的谐振频率为,而

选出的中频电流为:

uc+-+-uLEBECVTCLUB(t)ic其中变频跨导:

变频(混频)增益Au为:中频输出电压uI为:双极型晶体三极管混频器基本电路的交流通道

:共射极混频电路:本振信号由基极串联方式注入本振信号由射极注入

共基极混频电路:

(a)uc+-uL+-LCVT(d)uL+-uc+-LCVT(c)uc+-+-uLLCVT(b)LCuL+-uc+-VT6.8kΩCEC=15V1413.3kΩ1294813313kΩ10kΩ27-EE=-15V+15V561011-15V10kΩ10kΩRwxRwy2kΩ2kΩ8.2kΩ8.2kΩ

BG314(MC1595)LN1N2BG314构成的混频电路,如果本振电压uL、高频信号电压uc分别从4、9脚输入,BG314的输出端2、14脚间接LC谐振回路。设输入已调高频信号:

4.模拟乘法器混频电路

仿真休息1休息2uLucuIuc=Uc(t)cosωct

本振电压:uL=ULcosωLt

LC回路的谐振频率ωI=ωL-ωc,其带宽B≥2Ω,回路谐振阻抗为RP,,变压比为n=N2/N1,输出中频信号电压uI为:

混频增益Au为

:

由于混频器是依靠非线性元件来实现变频,而通过非线性元件的信号将含有许多频率成份

,(p,q=0,1,2,3,….)uc(fc)uL(fL)uI(fI)un(f

n)非线形元件中频滤波器uo(

)如果设输入信号为

,本振频率信号为则通过

非线性元件的信号

,其中

而这

些组合频率的信号中只要和中频频率

相同或接近,

都会和有用信号一起被选出,并送到后级中放,经放大后解调输出而引起串音,啸叫和各种干扰,从而影响有用信号的正常工作。

三、混频器的干扰一般混频器存在下列干扰:

(1)干扰哨声:接收的射频信号

与本振信号

的自身组合干扰,即

B(2)副波道干扰:外来干扰信号

与本振信号

的组合频率产生的干扰

(3)交叉调制干扰:有用信号

与干扰信号混频产生的干扰。(4)互调干扰:指两个或多个信号同时作用在混频器输入端,经混频产生的组合分量而形成的干扰。(5)阻塞干扰(6)倒易混频

fI1.信号与本振信号的自身组合干扰(干扰哨声)如果中频,则除的中频被选出外,还有可能选出其它的组合频率:即

所以有

其中称为变频比。

显然当变频比一定时,并能找到对应的整数p,q时,就会形成自身组合干扰。

例:调幅广播接收机的中频

,某电台发射频率当接收该电台广播时,接收机的本振频率

由于变频比

可推算出:

当,

,可得设输入高频信号的载频为

,本振信号,则

经过混频器后产生的频率为,其中p,q=0,1,2,…由于组合频率与中频差

1KHz,经检波后可产生1KHz的哨声.(三阶干扰).另外,当p=3,q=5时,可得:,也可以通过中频通道而形成干扰。(8阶干扰)。

注意点:(1)自身组合干扰与外来干扰无关,不能靠提高前级电路的选择性来抑制。

(2)减少这种干扰的方法:

正确选择中频,尽量减少阶数较低的干扰

正确选择混频器的工作点,减少组合频率分量

采用合理的电路形式,从电路上抵消一些组合频率,

如平衡电路,环形电路,乘法器。

设串台干扰信号为,它与本振信号的组合频率为:其中

p,q=0,1,2,3….。如果选频器所选择的正常中频信号为:2.外干扰信号与本振的组合频率干扰(副波道干扰)则可能形成的副波道干扰为:可见,凡是能满足上式的串台信号都可能形成干扰,在这类干扰中主要有:中频干扰,镜频干扰,及其它副波道干扰。(1)中频干扰当p=0,q=1时,

即表明当一种接近中频的干扰信号一旦进入混频器,可以直接通过混频器进入中放电路,并被放大、解调后在输出端形成干扰抑制中频干扰的方法:提高混频器前级的选择性在混频器前级增加中频吸收电路

合理选择中频数值,中频选在工作波段之外当p=1,q=1时,则有:f

c

f

L

f

nfI虽然这种干扰信号频率

与输入信号频率

以本振频率

为对称轴形成镜像对称的关系。(2)镜像频率干扰fI抑制镜像干扰的方法:

提高混频前级的选择性

提高中频频率,使镜像干扰频率

远离

例:中央台第一套节目的载波为

,那么收音机在接收此节目时的本振频率,如果有一外来

电台的频率

,在混频级之前没有被抑制,则这个电台进入混频器后,混频可得

的中频将被选出进入后级输出而形成镜像干扰,产生串台及啸叫。当,时形,成组合频率干扰,其中最主要的一类干扰为:f

c

fn1

f

L

fn2可见

对称分布在本振频率

的两边,其中

最近,经混频器前的滤波后进入混频器的可能性最大。

(3)组合频率干扰的情况,则有:

抑制这类干扰的方法:

提高混频器前级的选择性提高中频

选择合适的混频电路,合理选择混频器的工作点f

I继续

交叉调制干扰的形成与本振无关。它是有用信号与干扰信号一起作用于混频器时,由混频器的非线性作用,将干扰的调制信号调制到了中频载波上,即将干扰的调制信号转移到有用信号的载波上而形成的一种干扰。例:由非线性元件:

其中四阶项为,若设而

则展开后其中可分解出项

3.交叉调制干扰(交调干扰)将信号代入此项,并经中频滤波后可得:其中

,可以看出干扰信号中的调制信号转移到中频载波上,与有用信号一同输出而形成干扰。

uc(fc)uL(fL)uI(fI)un(f

n)非线形元件中频滤波器uo(

)交调干扰的特点:

(2)与干扰的载频无关,任何频率的强干扰都可能形成交调干扰,所以交调干扰是危害较大的一种干扰。

只有当

相差很大,受前级电路的抑制很彻底时,形成的干扰较小。(1)交调干扰与有用信号并荐,通过有用信号而作用,一旦有用信号,交调干扰也消失。

(3)混频器中,除了非线性特性的4次方项以外,更

高的偶次方项也可以产生交调干扰,但一般由于幅值较小,可以不考虑。抑制交调干扰的措施:①提高前级电路的选择性②选择合适的器件,合适的工作点,使不需要的非线性项(4次方项)尽可能小,以减少组合分量。

非线形元件

中频滤波器un1(fn1)uL(fo)i

ouI(fI)un2(fn2)

互调干扰是指两个或多个干扰信号同时作用于混频器的输入端,由混频器的非线性作用,两个干扰信号之间产生混频,当混频后,产生的信号接近于有用信号的频率时,将与有用信号一起进入后级电路输出而产生干扰。4.互调干扰互调干扰的特点:设混频器输入的两个干扰为:而本振信号

则三个信号同时作用于非线元件上,则混频输出的电流为:由4次方项

中展开可得项,

即:

其中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