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概述 课件_第1页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概述 课件_第2页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概述 课件_第3页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概述 课件_第4页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概述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第一节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古典管理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美欧,它可分为科学管理理论和组织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关注车间工人的管理(低层次的管理分析),其代表人物为美国的泰罗(FrederickW.Taylor,1856~1915);组织管理理论寻求适用于一般组织的普遍规律,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法约尔(HenriFayol,1841~1925)和德国的韦伯(MaxWeber,1864~1920)。第一节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古典管理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2一、泰罗及其科学管理理论

低层次的管理分析主要关注于找到完成任务的“最好方法”,即通过改进工作以使任务更好地完成。研究者对工作、动作、工具及运用材料等进行了科学地研究,这些导致他们制定了一套协调一致的工场管理制度。泰罗从这些工场管理制度中提炼出了闻名于世的“科学管理理论”,其思想主要体现在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该书的出版也标志着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已经形成,从而使他赢得了“科学管理之父”的尊称。一、泰罗及其科学管理理论低层次的管理分析主要关注于找到完成3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工厂主和工人共同达到富裕的基础。工厂主得到较高的利润,工人得到较高的工资。提高劳动生产率既是科学管理产生的根源,也是科学管理要解决的中心问题。为了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泰罗认为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提高管理效能的关键是建立各种明确的规定、条例、标准,使一切科学化和制度化。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工42、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制定工作定额。实施标准化作业。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实行“职能工长制”。实行例外原则。2、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制定工作定额。53、科学管理的实质——精神革命雇主关心的是低成本,工人关心的是高工资,这就是劳资双方进行“精神革命”、从事协调与合作的基础。只有通过采用科学管理,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劳资双方都能达到各自的目的,并且变互相指责、怀疑和对抗为合作。3、科学管理的实质——精神革命雇主关心的是低成本,工人关心6科学管理的局限①泰勒对工人的看法是错误的。他认为工人的主要动机是经济的,工人最关心的是提高自己的金钱收入,即坚持“经济人”的假设。他还认为工人只有单独劳动才能好好干,集体的鼓励通常是无效的。②“泰勒制”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而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科学管理的局限①泰勒对工人的看法是错误的。他认为工人的主要74、泰罗的追随者在泰罗的影响下,许多学者和实践家从事了科学管理方法的研究,并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其中比较杰出的代表人物有吉尔布雷斯夫妇(FrankandLillianGilbreth)和亨利·甘特(HenryL.Gantt)。4、泰罗的追随者在泰罗的影响下,许多学者和实践家从事了科学8美国工程师弗兰克·吉尔布雷斯及其夫人——心理学博士莉莲·吉尔布雷斯

在动作研究和工作简化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通过动作研究,找出每个基本动作中出现的可以也应该减少的多余动作,并总结出了17种标准的基本动作,以分析完成工作的最有效的方法。例如,他们通过试验得出一套标准的砌砖方法,使砌砖效率提高200%以上。此外,在进行动作研究的过程中,他们还考虑到了工作环境、动作本身、行为变化等对工人的影响。美国工程师弗兰克·吉尔布雷斯及其夫人——心理学博士莉莲·吉尔9美国管理学家、机械工程师甘特创造了“甘特图”。这是一种用线条表示的计划图表,至今也常用来编制进度计划,并使管理人员可以直观地掌握计划任务的进度情况。提出了“计件奖励工资制”,即除了支付日工资外,超额完成定额的,超额部分以计件方式发给奖金;完不成定额的,只支付日工资。这种制度比泰罗的“差别计件工资制”好,可使工人感到收入有保障,劳动积极性因而提高。美国管理学家、机械工程师甘特创造了“甘特图”。这是一种用线10二、法约尔与一般管理理论与泰罗同一时代,在法国也有一位管理学者为管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就是被后人尊称为“经营管理之父”的亨利·法约尔。在漫长而卓有成绩的管理生涯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1916年,他著书《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法约尔长期从事领导工作,他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即从董事会往下研究。法约尔的贡献在于从理论上概括出一般管理的职能、要素和原则,将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法约尔对管理职能的划分,至今影响着管理教科书的逻辑结构框架。二、法约尔与一般管理理论与泰罗同一时代,在法国也有一位管理11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划分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六项基本活动概括了管理的五项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14条管理原则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划分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六项基本12三、韦伯与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理论马克思·韦伯是与泰罗、法约尔同时代的另一位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由于他对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的贡献,从而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韦伯“科学管理”的核心是强调组织管理的高效率,认为组织活动要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地位来管理。他所讲的“理想的”,不是指最合乎需要的,而是指现代社会最有效和最合理的组织形式。三、韦伯与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理论马克思·韦伯是与泰罗、法约尔13韦伯的管理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了理想的行政组织的结构归纳了组织的权力类型分析了官僚制组织的基本特征由于官僚制能有效地克服组织中的个人独裁、裙带关系、不人道的现象以及主观臆断等弊端,所以时至今日,官僚制还是一种在各种类型的组织中普遍存在的组织形式。这与我们现在所指的程序烦琐、办事拖拉、效率低下的贬义的官僚主义是完全不同的。韦伯的管理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了理想的行政组织的结构14第二节行为科学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理论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该理论力图克服科学管理理论的缺点,从社会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的角度,从人的需求、动机、行为、与其所从事的工作及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的关系方面,来进一步探索影响提高工作效率的因素。行为科学理论是管理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早期的行为科学理论被称为人际关系学说,以后发展成为行为科学,也称为组织行为理论。第二节行为科学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理论起源于20世纪30年15梅奥与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说的产生可以说是源于一个偶然的事件,即1924至1932年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霍桑试验梅奥(EltonMayo,1880~1949)是人际关系学说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梅奥教授得出的结论是:行为和情绪是密切相关的;群体对个人的行为有巨大影响;群体工作标准规定了单个工人的产量;在决定产量方面,金钱因素的作用要小于群体标准、群体情绪和安全感的作用。这些结论导致了对人的因素和人际关系的关注。梅奥与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说的产生可以说是源于一个偶然的事件16人际关系学说根据霍桑试验的结果,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类问题》一书,提出了与科学管理理论不同的观点,形成了人际关系学说。其主要观点是:职工是“社会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人际关系学说根据霍桑试验的结果,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工17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关于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研究2、关于“人性”问题的研究3、关于非正式组织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的研究4、关于领导方式问题的研究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8第三节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现代管理时代的学术学派繁多,理论庞杂,本书只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法(也可称之为学派)加以介绍。第三节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现代管理时代的学术学派繁多,理论19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是在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学派又称为经营管理学派或管理职能学派。这个学派主张按照管理职能建立一个作为研究管理问题的概念框架。实际上,到目前为止,一些比较流行的管理学教科书都是按照管理过程研究的方法为基础来编排的。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是在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20社会合作系统学派这个学派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各类组织,其创始人是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巴纳德的组织理论的主要观点为:组织是一个合作的系统组织存在的三个基本条件权威接受论对经理的职能进行了新的概括。社会合作系统学派这个学派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各类组织,其21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是从社会系统学派发展而来的。这个学派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综合运用于管理决策问题,形成了一门有关决策过程、准则、类型及方法的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赫伯特·西蒙(H.A.Simon),其代表作为《管理决策新科学》。西蒙由于在决策理论方面的贡献,曾荣获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西蒙认为,决策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成功的管理取决于科学的决策,因此,管理必须采用一套制定决策的科学方法,以及合理的决策程序。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是从社会系统学派发展而来的。这个学22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也称管理数理学派或管理计量学派。管理科学理论按其思想体系,是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继续和发展。这一学派的主要特点是利用相关的科学分析工具,为管理决策寻求最优的数量解,着重于定量研究。这一理论认为,“管理”就是应用各种数学模型及其符号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出最优的解决方案,以达到企业的目标。管理科学理论把现代科学方法运用到管理领域中,为现代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它使管理理论研究从定性到定量在科学的轨道上前进了一大步,同时,它的应用对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提高也起到了很大作用。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也称管理数理学派或管理计量学派。管23系统管理学派系统管理学派是将系统科学和控制论的理论和一般原理应用于管理领域。其主要观点是: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的。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运用系统观点来考察管理的基本职能,可以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系统管理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到鼎盛时期,对管理理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以至当时有人认为它很有希望成为统一各种理论的基础系统管理学派系统管理学派是将系统科学和控制论的理论和一般原24权变管理学派所谓权变,就是相机而变、随机制宜、随机应变的意思。权变管理理论着重考察有关环境的变数与相应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之间的关系,以使采用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有效地达到目标。权变理论自从出现以来,就受到了西方管理学者的高度评价,它实际上是适应了当代经济活动的国际化、组织的大规模化和组织环境的复杂多变等新形势而提出的对管理方式多样化和灵活性的要求。因此,有人预测它可能是“管理理论走出丛林”之路。权变管理学派所谓权变,就是相机而变、随机制宜、随机应变的意25现代管理理论的特点管理内涵进一步拓展强调系统化重视人的因素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广泛运用各种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加强信息工作把“效率”和“效果”结合起来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强调“预见”能力强调不断创新现代管理理论的特点管理内涵进一步拓展26现代管理理论的新思潮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思潮,主要有公司再造、核心能力理论、学习型组织、标杆管理等。现代管理理论的新思潮20世纪90年代以来,现代管理理论的发27公司(业务流程)再造传统的组织结构建立在职能和等级制的基础上。虽然这种模式过去曾经很好地服务于企业,但面对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要求,它的反应已经显得缓慢和笨拙。公司再造是根据信息社会性要求,彻底改变企业的本质,抛开分工的旧包袱,将硬生生拆开的组织架构,如生产、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信息等部门,按照自然跨部门的业务流程,重新组装回去。流程的改革建立在信息技术得以高度发展的今天,这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效率不一定产生于分工,而有可能产生于整合之中。公司(业务流程)再造传统的组织结构建立在职能和等级制的基础28核心能力理论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梅尔(C.K.Prahalad&Gary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一篇具有广泛影响的论文《公司的核心能力》,一下子把众多学者、实践家的目光吸引过去。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核心能力理论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梅尔(C.K.Pra29学习型组织1990年,彼德·圣吉(PeterM.Senge)的著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经出版就引起了轰动。所谓学习型组织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彼德·圣吉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认为这五项修炼是学习型组织的技能。1、自我超越。2、改善心智模式。3、建立共同愿景。4、团队学习。5、系统思考。学习型组织1990年,彼德·圣吉(PeterM.Seng30标杆管理标杆管理(benchmarking)是指不断寻找和研究同行一流企业的最佳实践,以此为基准开展比较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使本企业进入赶超一流企业的良性循环过程。标杆管理有三种方法:战略性、操作性和国际性。开展标杆管理,通常要经历五个阶段标杆管理标杆管理(benchmarking)是指不断寻找和31演讲完毕,谢谢观看!演讲完毕,谢谢观看!32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33第一节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古典管理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美欧,它可分为科学管理理论和组织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关注车间工人的管理(低层次的管理分析),其代表人物为美国的泰罗(FrederickW.Taylor,1856~1915);组织管理理论寻求适用于一般组织的普遍规律,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法约尔(HenriFayol,1841~1925)和德国的韦伯(MaxWeber,1864~1920)。第一节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古典管理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和20世34一、泰罗及其科学管理理论

低层次的管理分析主要关注于找到完成任务的“最好方法”,即通过改进工作以使任务更好地完成。研究者对工作、动作、工具及运用材料等进行了科学地研究,这些导致他们制定了一套协调一致的工场管理制度。泰罗从这些工场管理制度中提炼出了闻名于世的“科学管理理论”,其思想主要体现在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该书的出版也标志着管理作为一门科学已经形成,从而使他赢得了“科学管理之父”的尊称。一、泰罗及其科学管理理论低层次的管理分析主要关注于找到完成35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工厂主和工人共同达到富裕的基础。工厂主得到较高的利润,工人得到较高的工资。提高劳动生产率既是科学管理产生的根源,也是科学管理要解决的中心问题。为了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泰罗认为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提高管理效能的关键是建立各种明确的规定、条例、标准,使一切科学化和制度化。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工362、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制定工作定额。实施标准化作业。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离实行“职能工长制”。实行例外原则。2、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制定工作定额。373、科学管理的实质——精神革命雇主关心的是低成本,工人关心的是高工资,这就是劳资双方进行“精神革命”、从事协调与合作的基础。只有通过采用科学管理,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劳资双方都能达到各自的目的,并且变互相指责、怀疑和对抗为合作。3、科学管理的实质——精神革命雇主关心的是低成本,工人关心38科学管理的局限①泰勒对工人的看法是错误的。他认为工人的主要动机是经济的,工人最关心的是提高自己的金钱收入,即坚持“经济人”的假设。他还认为工人只有单独劳动才能好好干,集体的鼓励通常是无效的。②“泰勒制”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而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科学管理的局限①泰勒对工人的看法是错误的。他认为工人的主要394、泰罗的追随者在泰罗的影响下,许多学者和实践家从事了科学管理方法的研究,并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其中比较杰出的代表人物有吉尔布雷斯夫妇(FrankandLillianGilbreth)和亨利·甘特(HenryL.Gantt)。4、泰罗的追随者在泰罗的影响下,许多学者和实践家从事了科学40美国工程师弗兰克·吉尔布雷斯及其夫人——心理学博士莉莲·吉尔布雷斯

在动作研究和工作简化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他们通过动作研究,找出每个基本动作中出现的可以也应该减少的多余动作,并总结出了17种标准的基本动作,以分析完成工作的最有效的方法。例如,他们通过试验得出一套标准的砌砖方法,使砌砖效率提高200%以上。此外,在进行动作研究的过程中,他们还考虑到了工作环境、动作本身、行为变化等对工人的影响。美国工程师弗兰克·吉尔布雷斯及其夫人——心理学博士莉莲·吉尔41美国管理学家、机械工程师甘特创造了“甘特图”。这是一种用线条表示的计划图表,至今也常用来编制进度计划,并使管理人员可以直观地掌握计划任务的进度情况。提出了“计件奖励工资制”,即除了支付日工资外,超额完成定额的,超额部分以计件方式发给奖金;完不成定额的,只支付日工资。这种制度比泰罗的“差别计件工资制”好,可使工人感到收入有保障,劳动积极性因而提高。美国管理学家、机械工程师甘特创造了“甘特图”。这是一种用线42二、法约尔与一般管理理论与泰罗同一时代,在法国也有一位管理学者为管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就是被后人尊称为“经营管理之父”的亨利·法约尔。在漫长而卓有成绩的管理生涯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1916年,他著书《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法约尔长期从事领导工作,他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即从董事会往下研究。法约尔的贡献在于从理论上概括出一般管理的职能、要素和原则,将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法约尔对管理职能的划分,至今影响着管理教科书的逻辑结构框架。二、法约尔与一般管理理论与泰罗同一时代,在法国也有一位管理43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划分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六项基本活动概括了管理的五项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14条管理原则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划分了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六项基本44三、韦伯与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理论马克思·韦伯是与泰罗、法约尔同时代的另一位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由于他对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的贡献,从而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韦伯“科学管理”的核心是强调组织管理的高效率,认为组织活动要通过职务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地位来管理。他所讲的“理想的”,不是指最合乎需要的,而是指现代社会最有效和最合理的组织形式。三、韦伯与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理论马克思·韦伯是与泰罗、法约尔45韦伯的管理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了理想的行政组织的结构归纳了组织的权力类型分析了官僚制组织的基本特征由于官僚制能有效地克服组织中的个人独裁、裙带关系、不人道的现象以及主观臆断等弊端,所以时至今日,官僚制还是一种在各种类型的组织中普遍存在的组织形式。这与我们现在所指的程序烦琐、办事拖拉、效率低下的贬义的官僚主义是完全不同的。韦伯的管理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了理想的行政组织的结构46第二节行为科学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理论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该理论力图克服科学管理理论的缺点,从社会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的角度,从人的需求、动机、行为、与其所从事的工作及其所处的环境之间的关系方面,来进一步探索影响提高工作效率的因素。行为科学理论是管理理论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早期的行为科学理论被称为人际关系学说,以后发展成为行为科学,也称为组织行为理论。第二节行为科学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理论起源于20世纪30年47梅奥与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说的产生可以说是源于一个偶然的事件,即1924至1932年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霍桑试验梅奥(EltonMayo,1880~1949)是人际关系学说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梅奥教授得出的结论是:行为和情绪是密切相关的;群体对个人的行为有巨大影响;群体工作标准规定了单个工人的产量;在决定产量方面,金钱因素的作用要小于群体标准、群体情绪和安全感的作用。这些结论导致了对人的因素和人际关系的关注。梅奥与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说的产生可以说是源于一个偶然的事件48人际关系学说根据霍桑试验的结果,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类问题》一书,提出了与科学管理理论不同的观点,形成了人际关系学说。其主要观点是:职工是“社会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人际关系学说根据霍桑试验的结果,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工49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关于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研究2、关于“人性”问题的研究3、关于非正式组织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的研究4、关于领导方式问题的研究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50第三节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现代管理时代的学术学派繁多,理论庞杂,本书只选择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方法(也可称之为学派)加以介绍。第三节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现代管理时代的学术学派繁多,理论51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是在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学派又称为经营管理学派或管理职能学派。这个学派主张按照管理职能建立一个作为研究管理问题的概念框架。实际上,到目前为止,一些比较流行的管理学教科书都是按照管理过程研究的方法为基础来编排的。管理过程学派管理过程学派是在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52社会合作系统学派这个学派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各类组织,其创始人是美国的切斯特·巴纳德。巴纳德的组织理论的主要观点为:组织是一个合作的系统组织存在的三个基本条件权威接受论对经理的职能进行了新的概括。社会合作系统学派这个学派是从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各类组织,其53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是从社会系统学派发展而来的。这个学派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起来的系统理论、运筹学、计算机科学等综合运用于管理决策问题,形成了一门有关决策过程、准则、类型及方法的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赫伯特·西蒙(H.A.Simon),其代表作为《管理决策新科学》。西蒙由于在决策理论方面的贡献,曾荣获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西蒙认为,决策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成功的管理取决于科学的决策,因此,管理必须采用一套制定决策的科学方法,以及合理的决策程序。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是从社会系统学派发展而来的。这个学54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也称管理数理学派或管理计量学派。管理科学理论按其思想体系,是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继续和发展。这一学派的主要特点是利用相关的科学分析工具,为管理决策寻求最优的数量解,着重于定量研究。这一理论认为,“管理”就是应用各种数学模型及其符号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的程序,求出最优的解决方案,以达到企业的目标。管理科学理论把现代科学方法运用到管理领域中,为现代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它使管理理论研究从定性到定量在科学的轨道上前进了一大步,同时,它的应用对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提高也起到了很大作用。管理科学学派管理科学学派也称管理数理学派或管理计量学派。管55系统管理学派系统管理学派是将系统科学和控制论的理论和一般原理应用于管理领域。其主要观点是:组织是一个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要素构成的。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运用系统观点来考察管理的基本职能,可以提高组织的整体效率系统管理理论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到鼎盛时期,对管理理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以至当时有人认为它很有希望成为统一各种理论的基础系统管理学派系统管理学派是将系统科学和控制论的理论和一般原56权变管理学派所谓权变,就是相机而变、随机制宜、随机应变的意思。权变管理理论着重考察有关环境的变数与相应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之间的关系,以使采用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有效地达到目标。权变理论自从出现以来,就受到了西方管理学者的高度评价,它实际上是适应了当代经济活动的国际化、组织的大规模化和组织环境的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