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卷_第1页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卷_第2页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卷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卷(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2013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通过10周年。为纪念《公约》通过10周年,6月14日至23日,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举行。本届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主题是“人人都是文化传承人”,这启示我们对待文化遗产(

)A.要重视对文化遗产的继承、发展和保护B.要对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C.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D.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2.土耳其与中国都有着灿烂的文化和历史,丝绸之路象征着两国之间的传统友谊和文化交流。2013年3月21日,中国“土耳其文化年”开幕式在北京举行。活动将走进中国的12座城市,届时来自土耳其的艺术家将为中国民众展现土耳其灿烂的古代文明和优秀现代艺术作品。加强中土文化交流(

)①是促进两国文化趋同,消除误解的举措②是文化上互相学习借鉴,增进理解的体现③是中华文化长盛不衰的根本动力④有助于发展两国经济政治关系,增进友谊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3.作为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的不二代表,飞天已经成了我们的骄傲。但是,这美丽的形象并非中国的“土特产”,而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产物。这说明(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②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④文化创新就是各种文化的相互融合A.①③

B.③④C.①②

D.②④4.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飞船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飞船内,为地面的中国中小学生上了一堂有趣的太空实验课。悬空打坐、大力神功、圆周运动的单摆、不变轴向的陀螺、晶莹剔透的水膜、红扑扑的水球……王亚平的太空授课在趣味与惊奇中完美展现,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对太空授课活动进行了全程直播。这说明(

)①大众传媒已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②大众传媒完全代替了旧的传媒

③大众传媒显示了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④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5.2013年10月13日,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又到了一年的重阳节。每到这一天,人们会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是对传统文艺的继承②传统文化具有自己的民族色彩③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④传统习俗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③④6.中国文学史上的多次文体、文风的革新,悉举“复古”旗帜。如陈子昂、李白“复古”以推动唐诗发展,中唐迄北宋韩、柳、欧诸家发起和推动“古文运动”以促进散文变革。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①文学创作中的“复古”并不是对古代文学传统的简单回归②对古代文学传统的批判继承是实现文学创新的重要途径③在古代文学创作中“复古”与“革新”是直接同一的④通过“复古”以正本淸源是实现文体、文风革新的根本途径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7.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微博打假、微博寻人、微博求职、微博营销、微博论政……技术发展带来了新变化,这说明(

)A.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B.传媒的变化推动了文化的共享C.文化发展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D.文化创新要立足于实践的要求8.漫步在集美学村,一栋栋“穿西装,戴斗笠”式的教学和生活楼房,让人流连忘返——传统闽南风味的燕尾脊、红砖墙与西洋风格的高石柱、花窗套融为一体,韵味无穷。欣赏着这些优美的建筑,让人感悟到(

)A.文化创新离不开文化的继承和借鉴B.传统建筑是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C.优秀文化是不同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果D.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稳定性9.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于2013年10月11日在山东济南举办,这为发挥山东文化资源富集优势、继承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十艺节”之所以强调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传统文化(

)①是民族精神的结晶②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生发展③因时而进能够促进社会进步④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10.中国的文化资源浩瀚无边,非常丰富,但要将其转变成文化消费品,使之为人们所广泛接受并显示其文化力量,却需要经过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和创新。当前,做好文化资源的转化和创新要(

)①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②保持传统文化的民族性③立足于社会实践④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11.央视公益广告《有爱就有责任》很简短,却内涵深厚。作品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挖掘外来词Family的内涵:Family=FatherandmatherIloveyou!将外来词字母幻化成人物角色,演绎了一个孩子在家庭中成长的故事。这启示我们文化创新(

)①要注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②要立足于传统文化这一根基③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时代精神④要反对文化渗透,捍卫文化主权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①③12.歌剧《木兰诗篇》是我国艺术家创作的一部优秀作品。该剧吸纳欧洲歌剧艺术的表现手段,融入中国戏曲的表演形式,讴歌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国内外获得高度评价。这表明(

)A.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促进了文化融合B.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助于文化发展C.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关键D.东西方艺术都应当保持各自的民族特色二、非选择题(共40分)13.(20分)信息一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和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由于经济日益全球化,当今世界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越来越频繁。特别是面对国际经济政治格局的深刻变化、美欧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阿拉伯之春”的不断发酵,世界主要国家围绕国际竞争新优势、增强国际话语权的较量更加激烈,中国也成为一些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重点。因此,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是我国现阶段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信息二瑞典的克里斯蒂安斯塔德社区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它在不失自我风格的前提下走上现代化之路,那些代表本地历史文化特色的建筑,备受当地人的珍视。历史遗留下来的砖质建筑和木质建筑都要重新利用,在改造的过程中既要保证不失传统风格,又要与城镇现代化建设的整体结构协调一致。(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说明如何看待越来越频繁的世界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现象。(8分)(2)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有关知识,分析克里斯蒂安斯塔德社区城镇化建设的经验。(12分)14.(20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指引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向前的旗帜,是凝聚亿万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正能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某校高三学生积极开展了“弘扬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梦”的主题系列活动,有主题班会、歌咏比赛、办板报、发微博,对外国友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社区做志愿者服务等,表达爱国热情,用实际行动推动梦想的实现。从文化影响与文化传承角度,分析该校学生开展主题系列活动的文化生活依据。答

案1.选A材料强调传承文化人人有责,这是强调文化的传承,B、C、D项不符合题意。2.选C①错误,中土文化交流不会导致两国文化趋同。③错误,社会实践是中华文化长盛不衰的根本动力。3.选C③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④错误,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4.选C本题考查的是大众传媒。大众传媒完全代替了旧的传媒的说法明显是错误的,②不选,所以选择C。5.选B本题考查的是传统文化。不能讲传统文化是对传统文艺的继承,①错误;文艺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④的说法是错误的,所以选择B。6.选A③错误,文学创作中“复古”与“革新”是有区别的,不能等同起来。④错误,实践是实现文体、文风革新的根本途径。7.选C“打假”“寻人”“求职”“营销”“论政”都是一种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通过“微博”来实现,因此体现了C。材料并没有涉及文化是如何传播的,也没有涉及文化创新,因此A、D与题意不符合。材料侧重于文化对人的实践活动的影响,B与题意不符合。8.选A传统闽南风味的燕尾脊、红砖墙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西洋风格的高石柱、花窗套是对外来文化的借鉴,故答案应为A。9.选B①错误,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结晶。②错误,优秀文化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生发展。10.选C①错误,文化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而不是物质需要。11.选A③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文化的创新和文化的交流。④不符合题意。12.选B歌剧《木兰诗篇》吸纳了多种表现手段和表演形式,这说明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有助于文化发展,B项符合题意。A、C两项说法错误,一是材料没有体现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二是文化形式具有多样性,形式的融合并不代表文化的融合。D项与题意无关,材料强调的是文化交流与借鉴,而不是保持民族特色。故选B。13.(1)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越来越深入,文化的交锋也越来越激烈。我国必须适应世界文化发展的这一趋势。②一方面,要积极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交融,促进中华文化的创新和世界文化的繁荣。另一方面,在文化交流交融中,要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③要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反对文化霸权,抵制西化与分化的图谋。(8分)(2)①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过程要注重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传承传统文化。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民族性,城镇化过程注重保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