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说课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说课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2页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说课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3页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说课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4页
第13课《湖心亭看雪》说课课件-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湖心亭看雪说课稿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湖心亭看雪,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一、说教材 湖心亭看雪是新教材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这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散文。课文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体现了作者的故国之思,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并寄托了人生渺茫的慨叹。全文语言精练传神,结

2、构精巧典雅,笔墨写意自然,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湖、山、游人,共同构成了一种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二、说学情 初三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知识,掌握了一定的文言学习方法。他们已经能够借助工具书完成初步学习,能够朦胧体会到古人寄托于山水名胜中的思想感情。但对文言文的深层次分析,特别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怀的文言文,在学法上还要加强指导。三、说教学目标1. 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对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2. 品味雪后西湖奇景,学习本文对比、白描手法的运用。3. 欣赏雪后西湖之美,感悟作者超凡脱俗、孤高自赏的文人雅趣。4. 领悟作者的志趣,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四、说教

3、学重难点 1、感受雪后西湖凝静清绝的意境之美。 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教学重点1、感受雪后西湖凝静清绝的意境之美。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教学难点五、说教法学法 语文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应该是学生的自由行为,学生在阅读中通过自我的努力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本课教学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本文篇幅较短又是浅显的文言文的特点,课前预习和自学是必须的,自学指导的要求是利用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在课堂上,通过诵读和讨论去推动学生思考,感受文章的内容,让学生自主进入文本,读出感受,发现问题,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解决问题,发挥学生的自主

4、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新课出示古诗:“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杨万里的) .这些都是描写西湖的诗词,道出了西湖的冷调美。前人笔下西湖的阴晴风雨已经被描绘得变幻多端,摇曳生姿了,那么,寒冬大雪后的西湖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欣赏湖心亭看雪。(揭示课题)设计意图: 展示相关“西湖”诗作,借助多媒体展示“西湖”优美的画面,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给学生带来审美的愉悦。这样导入新课,将现实与诗句紧密联系在一起,能够调动学生探索“西湖 雪景的热情。板块二、知识加油站1、作

5、者简介: 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他的散文以清淡率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于景,意趣深远,成就较高。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陶庵梦忆: 这部散文集,是明末清初风霜雨雪的产物,是中国梦文化的艺术结晶,是国破家亡后的一曲曲悲哀挽歌。没有希望,没有奢求,没有期待,唯有哀怨,唯有梦忆。以梦忆为解脱,将家国之叹、故园之思、人生之悲寄予梦忆之中,这就是陶庵梦忆的艺术真谛。2、创作背景: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张岱在明亡之后,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避居

6、深山,专心从事著述。他的著作多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设计意图】认识作者,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对于了解文章主题是非常必要的。知人论世,才能读懂读透文章,所以在这个板块,对张岱的“亡国之身”进行介绍,便于后面让学生理解“是金陵人,客此”的复杂情感。板块三、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教师示范朗读,然后学生齐读。2、学生自主学习,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大意,并就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问。3朗读文章,划分文章节奏,标出节奏划分有疑难的语句。节奏划分示例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

7、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节奏划分思考“拥/毳衣/炉火”为什么不能划分成“拥毳衣/炉火”?明确:在本句中,“拥”字引起后面两个名词,若不在“拥”字后面停顿,“炉火”一词便失去了“动语”。“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能否划分为“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明确:可以,将“舟中人”看作一个定中结构,即可如此划分节奏。【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划分朗读节奏,在划分节奏的过程中感知文意。对于部分结构复杂的句子,教师可做适当的讲解引导。板块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叙事是本文的线索,请在文中找出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时间

8、崇祯五年十二月,大雪三日之后的更定时分地点西湖湖心亭人物作者、两个金陵人(舟子、小童)事件看雪2.文中写雪的句子是什么?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板块五、品读课文1读课文,在文中找出一个最恰当的字评价张岱。明确:痴!2阅读第一段,说说你发现张岱有哪些“痴”的表现。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明确:“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独往湖心亭看雪”。天寒地冻,人和鸟的声音都消失了,冬寒之态可见一斑,但是作者仍要独往看雪,可见他的痴。且一般而言,即便冬日出游也不会选在晚上,作者却在“更定”出发,更见了他的痴。3有人说,作者也不是独往,因为还有舟子陪同,你怎么看待“独往”这个问题?明确:作者出游是为“看雪”,

9、从人数上看,作者确实不是独往,但从目的上看,舟子未有作者那般的思想与审美情趣。这特立独行的孤傲,也便可说是“独往”了!4指名学生读第一段第13句,读出张岱的“绝”的心情,“独”的心境。5阅读第一段第4、5句,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雪景的。明确:作者先总写一句,摄取了一个“上下一白”的全景,十分符合第一眼的总感觉、总印象。接着变换视角,特写一个个诗意盎然的镜头,写长堤,“长堤一痕”;写湖心亭,“湖心亭一点”;写小舟,“余舟一芥”;写人,“舟中人两三粒”。6作者写雪景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什么?明确:作者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

10、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物我合一。【教学提示】白描手法:指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寥寥几笔勾勒出事物形神的一种写作手法。7写景句中,“天与云与山与水”一句三个“与”字,是否显得重复拖沓?明确:三个“与”字写出天、云、山、水万物融为一体,难以分辨的浩大景象。去掉的话,仿佛物与物之间有了界线似的,分开了,没有那种天地苍茫的意境。【教学提示】可去掉三个“与”字,再请同学朗读,感受和不去掉“与”字时的异同。板块六、拓展延伸1.本文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还出

11、现了舟子,显然不止一人,这与“独”是不是相矛盾?作者去赏雪,带着闲情雅致去了,在作者心里,这里只有他自己,他忘乎所以,忘记一切俗念,只想着赏雪,这是一种脱俗的想法,所以“独”字表现了他的超凡脱俗。他认为舟子不可能跟他志趣相投,也进不了他的内心,舟子对“相公”的行为和心中所想是不理解的,也是不可能理解的,“独”字表现他的孤傲清高。2.如何理解文中“莫说相公痴”中的“痴”?他的“痴”表现在何处?(1)“痴”于行:不寻常的天气,不寻常的时间,不寻常的行踪。是日更定矣,独往湖心亭看雪与众不同、不随流俗。(2)“痴”于景: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

12、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人生天地间如“沧海一粟”,既痴迷,又倍感孤寂落寞。(3)“痴”于情: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他乡遇知己,天涯遇知音。板块七、课后巩固,完成作业1背诵课文2搜集描写西湖的名家作品【设计意图】古文背诵,积累文言字词,有助于提升学生自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搜集名家作品,提升文学素养,更能加深学生对于此篇文章的理解和印象。七、说板书设计根据学生本阶段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根据课前确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板书围绕文章的内容组织进行,分清层次,对各部分的内容进行概括、提取板书。最后总结结论,引起重视。整个板书内容紧紧围绕中心,突出结构层次,逐层概括推进,明确主旨。八、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递进式的朗读,来不断加深学生对文章语言的品味,来深化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在读中质疑,在读中解疑,在读中体悟。“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同是,为了避免一味朗读带来的枯燥乏味,我设计了不同的朗读方式,并且将朗读穿插在文章的讨论理解之间。 在本次教学中,以朗读穿插全文,既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同时通过朗读把握文意,有利于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探究性问题比较详尽,有利于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整个教学过程由言到文,层层推进,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