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实施案例(一)_第1页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实施案例(一)_第2页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实施案例(一)_第3页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实施案例(一)_第4页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实施案例(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实施案例(一)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参考春联文化的研究(一)活动主题的确定在 2004 年底, 朋友托我写几副对联, 我苦于没有新颖的春联词句, 所以在课下我问同学们你们家过年时贴的什么资料的春联?真没想到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说了不少, 有的说自我家过年贴春联的词句,并且还说出了其中的深刻含义, 有的学生还说出了贴春联的注意事项,有的学生则说出了许许多多春联中的故事更多的学生则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过年为什么贴春联?最早的春联是谁创作的?有哪些有关春联的故事于是我和同学们商定以 “春联文化” 为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让同学们根据自我的爱好、兴趣、性格特点,选择各自感兴趣的问题作为子课题进行研

2、究,帮他们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在开题会上,我把我的想法提了出来。许多同学分高兴的呼喊起来我同意!我同意我微笑着看着他们,这时我发现有几个同学脸上却露出一些不愉快。 我说对教师的提议, 谁有不一样的意见?王昆同学说教师,我们家住的单元房,许多人家根本不贴春联,大不了贴一个大大的“福”字,有什么可研究的?我笑而不答,眼睛看了看其他同学。 只见赵晨曦同学站起来反驳不对, 许多住楼房的人家也贴春联; 并且福字的贴法也有许多的学问; 怎样能说没什么可研究的呢?肖毅然同学说过年我还得走亲戚呢, 哪有时间研究春联?闫晓同学笑着说你光顾着走亲戚要压岁钱了, 其实走亲戚时, 正是我们研究春联文化的大好时机,大

3、家想想亲戚家里贴的春联的资料、样式我们 都能够记录下来,走亲戚时我们见得人多,“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能够向他们请教春联的知识经过大家的争论、交流,那几个不乐意研究春联文化的同学也纷纷表示同意。我之后问关于春联文化,你们想研究什么呢?大家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为什么过年要贴春联?春联中有什么故事?贴春联应注意哪些问题?春联的创作要贴合哪些格式?最早的春联是谁写的?资料是什么?福字为什么要倒着贴?贴福字时应注意什么?各行各业春联资料有哪些不一样?春联的资料在近几年有什么变化?(二)活动小组的构成问题产生了,我们的同学立即根据自我的喜好、特长,自愿组合成研究小组。因为这次的分组完全

4、按照自我的意愿, 打破了原先 小组的界限,他们都表现得异常的兴奋。(三)活动实施过程第一阶段制定活动方案“凡事预则立”。研究小组建立后,我“趁热打铁”,让学生经过充分的讨论、交流,构成优势互补,制定出了详细的活动方案.春联的来历研究小组春联的来历小组的李小雅同学给我来了一封信教师您好我向您汇报一下我们春联溯源小组的研究进展情景。放假以后,我们小组的六位同学首先在我家里召开了一次小的会议, 首先对我们的研究任务进行了研究。 我们觉得春联溯源研究是分有意义的活动, 这次活动能极大的锻炼我们的本事, 培养我们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本事。爷爷说“你们学校的这个活动搞得很好,你们的这种活动的研究形式, 我

5、在上学时根本没有接触过, 直到参加工作后才明白搞研究还需要调查,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爸爸妈妈也同意爷爷的观点。我们小组的同学一听,都分的高兴,研究热情更加高涨。之后,我们对研究任务进行了分工。分工时,我们的分工只是调查方法的分工我家里有微机, 并且能上网, 所以我负责上网调查春节的来历,爸爸说将全力支持我的“网络工作” ;赵海琪负责查阅图书,因为她的姨妈在图书馆工作,她能够经常去的,闫晓、刘楠也和她一个小组教师, 向你报告一个新情景我在北京上大学的哥哥也回来了,我们想“拉他入伙” ,此刻我们正在做工作,不知你同不一样意?此致敬礼祝您全家健康,新年欢乐!您的学生李小雅2005 年 2 月 9 日

6、读过信后,我心里分激动。是呀,看到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研究能够受到家长这么高的评价, 学生的研究热情这么高, 以前我对小课题的一些牢骚、埋怨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春联中的故事研究小组我在家接到电话最多的是春联中的故事小组的,他们的研究成果很多。组长王琨打电话说“教师,还是我们小组的眼光好,选了一个最好最好的子课题,网上、书上、电视节目上都有春联的故事,我奶奶还给我讲了好几个春联故事呢”李东林平时就好笑,一次他给我打电话,我刚刚接起来,就听到哈哈的大笑,我一猜就明白是他, 我说 “东林, 你准是又找到什么搞笑的故事了。 ” 李东林说 “对,教师,你听了准会笑破肚皮的,哈哈”我说“东林,你们小

7、组的研究成果最多了, 值得表扬, 此刻你们应当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类, 然后你们选择几个有意义的故事, 表演给同学们看, 好不好?”经过我的提示,他们小组又经常组合在一齐排练,之后我听说,李东林根据搜集的资料编的节目还在他们小区公开进行了演出, 受到了居民的好评。.春联的格式小组这个小组同学的电话比较少,我主动给组长邹家祥打了个电话。 了解到原因一个是因为个别同学的家长对他们的研究不是很支持,加上又要经过电话进行联系, 家长有点不一样意使用电话; 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小组的材料比较少。 我经过电话对他们进行鼓励, 期望他们在调查到的资料基础上, 制作一块展板, 把贴对联的格式展示出来,比

8、如福子的贴法,哪里用倒福,哪里用正福第三阶段汇报交流开学了,在汇报交流课上,同学们迫不及待地交流起了自我小组的研究成果。春联溯源小组同学介绍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就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头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龟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 据历史记载, 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 964 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 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 元日 诗中写的 “千门万户瞳瞳日,

9、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 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之后又有同学展示了“对联为何叫春联”的资料春联也叫“门对”、 “春贴”、 “对联” 、 “对子” ,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完美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春联中的故事小组表演了小品。小品的故事情节是苏东被贬黄州后,一居数年。一天傍晚,他和好友佛印和尚泛舟长江,苏轼忽 然用手往左岸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黄狗正在啃 骨头,顿有所悟,随将自我手中题有苏东坡诗句的蒲

10、扇抛入水中。两 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原先,这是一副哑联。苏轼上联的意思 是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下联的意思水流东坡尸(东坡诗)。他们的表演滑稽可笑,令人捧腹。春联格式小组的王夫志同学介绍对联的形式对联有联语和对 句之分。联语必须写出来张贴或悬挂,有些还必须配上横额,联语能 够用任何书体来书写。上联第一句,叫出句,也叫出联,如门第春常 在,下联第二句,叫对(应)句或应联,如人家庆有余;横额也叫横 批或横披,如福星高照。其贴法有三甲式(传统式)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文字顺序为从右至 左。乙式(常用)上联在左下联在右,横额顺序也是从左至右。丙式(不常见式)上联在右下联在左,横额顺序却是从左至

11、 右。对联的要求是既要有“对又要有“联丁形式上成对成双, 彼此相“对”;上下文的资料互相照应,紧密联系。一幅对联的上联 和下联,必须结构完整统一,语言鲜明简练。丁小文介绍了对联的要求上下联字数要相等;上下联词组要 相同即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 别是几个字。上下联词性要相同所谓词性,是指词的类别性质,如名 词、动词、形容词等等。上联的词性和下联的词性,按照词的先后位 置,既要相同,又要相对。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 更好地表现思想资料。上下联句法要一致句法,就是语句构成的方法。一幅对联中,上联是由几个字组成的一共有几个音节的顿读法, 下联 也必须相同

12、。上下联平仄要相调对联上下联的表现方法, 要注意声律 相对,也就是平仄相调。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 听,铿锵有力。如云带钟声穿树去平仄平平平仄仄月移塔影过江来仄平仄仄仄平平刘姿旋还同学介绍了最长的一副对联,她有感情的朗诵了出来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巾责,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 驶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缩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趁蟹屿螺州,梳襄就风鬟雾鬓。更频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 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何在。想汉 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 尽珠帘画

13、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 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她的朗诵博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欢迎。福字的研究小组的王朋同学介绍“福”字此刻的解释是“幸 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此刻 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完美未来的祝愿。 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 表示“幸福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 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 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 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

14、了 “福”字。其中有户人 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 家家都贴了 “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 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 元漳说那家人明白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 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最终消除了。从 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 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四,家家写大字”的说 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此刻市场、商店中均有出售。第四阶段创作阶段综合实践活

15、动的实施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 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进取参加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的活动中 去发现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培养实践精神和创新本事。春联的研究小组在经历了调查访问、汇报交流阶段以后、我们又及时提出我们小学生能不能也创作一些有新意的春联, 并把它们书写出来?小组同学的进取性立即被调动起来有的同学结合学校生活进行创作;有的同学是书法爱好者,立即拿起毛笔写了起来;以新年为题的小组作品是高矮胖瘦儿童齐聚学习,德智体美各科全面发展第五阶段调查研究春联文化研究小组的学生资料汇报、创作完成后,我又提示学生贴春联是中华民族春节的传统习俗, 此刻的人们对这种习俗有些什么认识?小组的同学

16、立刻找到了深入研究的方向, 立刻进行了再次调查学生对不贴春联的家庭( 24 户)的调查7 户因为没有贴春联的习惯,所以没贴。8 户因为是新建的大门,他们怕贴春联污染了大门的整洁,所以没贴。3 户觉得贴不贴春联无所谓。5 户因为家里做生意太忙,没功夫去买,也没有贴。1 户因为家里前几年有丧事,按习俗不能贴。学生对贴春联的家庭( 76 户)的调查52 户觉得过年贴春联分喜庆,很有必要。11 户因为家里有喜事,所以贴春联表示喜庆。13户因为家里每年都贴春联,不贴觉得不习惯。学生对不贴春联的家庭( 81 户)的调查城市里住的是单元房, 家家户户安的是防盗门, 春联没处贴,只是在家里贴福字。人们觉得贴不贴春联不影响过节的喜庆气氛。学生对贴春联的家庭( 19 户)的调查有的人爱好书法,所以过年自我写副春联,与人同乐;有的是商店赠送的春联,印刷分精美,春联资料新颖,所以就贴了出来;有的是一向有贴春联的习惯。经过这次调查,我们认识到.过年贴春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的民族习惯,这种习俗是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