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医疗救援_第1页
国外医疗救援_第2页
国外医疗救援_第3页
国外医疗救援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发达国家医疗救援队的人员、装备标准化研究简介一、美国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是美国平时或战时紧急动员、民防、救灾等 活动制定政策与计划的机构,现归属国土安全部,是政府的重要部门之一。美国国防 部于1980年建立军民应急医院系统(CMCHS),由较大的军队医院或退伍军人医院 作为联邦协调中心进行协调指挥,并负责招募民间综合医院加入该系统。CMCHS主 要是作为军队伤员超过本身救治能力时,利用民间医院床位进行救治,对国内发生重 大灾害时所起作用有限。因此,美国国家卫生部公共卫生署和FEMA提出,以CMCHS 为基础,与联邦民防人员相协调,建立独立的全国性医疗反应系统,。称为美国国家 灾害

2、医学系统(NDMS)。美国非常重视救灾医疗队(DMAT)的组建,将救灾医疗队看作灾害应急卫生救 援中的主体力量。组建标准要求救灾医疗队必须事先组建、合理组成、装备齐全、机 动性强、有足够的自我保障能力。经过科学论证,救灾医疗队的标准编制定为29人, 并形成模块组合,由3个救灾医疗队加上适当的指挥与保障人员可以组成伤病员分类 中转救护单元(csu)。另外,根据卫生救援需求,对救灾医疗队进行合理安排, 在全国范围内组建150个CSU.NDMS建立国家级救灾医疗队,用以满足灾害卫生救 援时大批伤病员的救治。目前,美国较大的城市地区设有72个符合条件的收容区, 每个收容区都组建救灾医疗队。组建医疗队的

3、单位包括参加NDMs医院网络的医疗 机构和卫生灾害救援准备计划中的公共与志愿机构。另外,基于10万名重伤员的重 大灾害的需求,全国至少组建150个分类救护与中转医疗单位。NDMS下属的救灾医疗队,可利用军队医疗单位和特种救灾队(主要指放射、生 物、化学灾害)来完成。NDMS行动所需资金由负责启用此系统的联邦政府机构提供。 发生重大灾害事故时,州、地方或联邦政府通过FE姒所属的全国紧急协调中心 (NECC)与NDMS取得联系,由卫生部下属的主管保健的助理卫生部长下达命令, 各参与救灾机构通过国家灾害医学系统行动支援中心(NDMOSC)的救援请求做出 反应。美军的远程医疗队分为可空运诊所、预防医疗

4、、应急护理和野战外科分队4个模 块,所有装备可装在一个托盘上空运,远程机动性强。卫生装备实现了模块化、小型 化、履带化和机动化,展收迅速、转移便捷,具有较强的独立保障和应急机动能力, 卫生装备分组合并性能好,是决定其卫勤保障成败的重要环节。美军在科索沃,其医 疗保障主要使用了能快速机动、独立保障的医疗队。该医疗中队由一个可空运诊所、 一支预防医疗分队、一支应急护理分队和一支野战外科手术分队组成。该中队所有装 备,都便于空运,它承担了驻阿尔巴尼亚的美军和其他北约部队的医疗保障。在紧急 情况下,该中队还将担负一些难民救援任务。二、俄罗斯俄罗斯民防、应急与减灾部,简称紧急状态部,全面负责国内自然灾害

5、救援。紧 急状态部管辖联邦紧急状态行动指挥中心,中心内设民防与灾害管理研究所和救援培 训中心(即“179”部队),并根据疆土、灾害情况,完善了划区救援体制。全国设8 个区域中心及8支专业救援队,分布在莫斯科、圣彼德堡、顿河罗斯托夫、萨马拉、 叶卡塔琳娜堡、诺瓦西比斯克、契塔和卡巴洛夫斯克。地方的紧急救援机构按行政区 域逐级分设。救援队伍建设实现了力量主体专职化、专业化和军事化。如“179”救援 培训中心辖有生化防御、生命保障、医疗救援、扫雷、警卫、警犬等11种专业分队 和3个汽车分队。自1990年前苏联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建立全国应付特殊情况的 紧急医疗救护部门的决定,便组建了全国性特种医学系统

6、。特种医学系统在决策、 指挥及执行三层次上,军队卫勤力量与地方医疗卫生力量统一组织、统一行动,形成 了军民一体化的全国灾害卫生救援网络。通过军队与地方医务人员的紧密合作,将有 限的人力和物力集中起来,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大批伤病员实施有效的医疗救护。军队 卫勤部门在布尔坚科临床总医院成立全军紧急医疗救护研究中心,协调灾害卫生救援 任务。全军建立了 5个救灾专科医疗队,每个医疗趴实质上是一所多学科的野战机动 医院,随时可以开赴灾区开展救援工作。一般驻军医院还可组织初级救护的医护急救 队,中心医院组织临时专科医疗队,加强收治大批伤病员的医疗机构。灾区的救护由 非医生救护组、医护组和急救组负责。另外,卫

7、生飞机、卫生列车和医院船已有效用 于灾害救援工作。俄军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军地卫生系统派出30多个医疗机构、3个特种医疗 队,数十名心理康复治疗专家分散到各作战营、团,总计2 500余名医疗救护人员, 抽组三所野战医院就近配置,统一归属“联勤后勤指挥中心”领导。3所医院对诸军兵 种所有的伤员进行医疗救护,3个特种医疗队不仅救护和后送正规军的伤员,还兼顾 其他参战部门的伤员,所有伤员全部就近治疗,部分伤员视情况后送内务部或边防军 所属的医院接受治疗。伤员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康复。三、日本日本中央防灾会议是推进综合防灾工作的最高决策机关,设立紧急灾害指挥本部 (本部长为总理大臣),主持各厅(部

8、)的灾害对策联络会议,派遣中央政府调查团, 设立灾害警戒本部等。各都、道、府、县也由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挂帅,成立地方防灾 会议(委员会),由地方政府的防灾局等相应的行政机关来推进救灾对策实施。许多 地区,市、町、村(基层)一级也设有防灾委员会,管理所在地的防灾工作。各级政 府防灾管理部门职责任务明确,人员机构健全,工作内容丰富,工作程序清楚。日本 法规对国家、各级地方政府及军队的救灾职责以及全国防灾救灾的对策与措施进行了 明确规定,使全国的防灾救灾工作法制化。日本重视防灾救灾的宣传教育,重视提高 全民的防灾意识,并经常举行不同层次的防灾救灾演习,切实做好防灾救灾训练。日 本自卫队参加灾害卫生救援

9、已由单一型卫勤支援转为综合性后勤保障,由地面一维支 援转为空地立体式支援。紧急医疗救治由空中医疗直升机和地面野战医院同时进行, 大批直升机与地面的救护车、工程保障车、通信指挥车等构成立体保障,形成空地一 体的保障优势,充分显示陆上自卫队的快速反应能力。广泛使用先进技术,包括现场 综合控制系统、医疗状况和伤员状况控制系统、飞行管理系统、运输控制系统等。日 本自卫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进灾害卫生救援工作。日本将参与国际灾害卫生救援作 为参与国际性事务的一种方式。日本对国外的灾害援助始于1979年对柬埔寨难民的 医疗救治,1982年日本设立了国际紧急救护医疗队,并逐步向实践迈进,先后参加 了印度、土尔

10、其、阿尔及利亚、伊朗、巴基斯坦等国地震救援。四、法国法国的灾害卫生救援体制的模式与急救医疗系统的模式一致,在国家发生全国性 重大灾害时,由内务部协调指挥,完成灾害卫生救援管理,以急救医疗系统为主体进 行灾害卫生救援。参加救援的机动救灾医疗队(SMUR)由医院负责组建,一名医生 负责监督,医院行政部门负责管理。SMUR设置的范围应在1D0分钟内可开始救援行 动,否则必须凭借直升机,以满足全国人群更为广泛的救援需求,开展野外救援行动。 sMUR的装备有应付重大紧急灾害事件所需的所有重型设备,包括运送伤病员的轻型 飞机。法国军队在灾害卫生救援行动中按灾害救援需求提供机动性支援。由于国内发 生情况比较

11、重大灾害的概率较小,所以法军的军医快速行动队以投入国外的灾害卫生 救援行动为主。无论平时还是战时,遇有大量伤病员时,法国三军卫生部(ASHD) 都能调动军队卫生资源,提供大规模的救援。ASHD可以派遣机动救援支队、军医快 速行动队、生物危害防疫队以及民间安全救援队。军医快速行动队(FMMIR)是能 够对任何地区任何类型的灾害快速反应的医疗救援队,能在自然或人为灾害时参加各 种类型的救援工作,能承担战伤救护、震后救护、大量难民的卫生保健工作、防疫工 作等等。FMMIR高度机动灵活,适应性强。不管山高路远、气候条件如何恶劣,均 能快速满足任何救援需求。并且具有快速行动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具有灵活机

12、动的 组织结构,可以参加不同类型的救援工作,如卫生保健工作、外科手术工作或复合救 援工作等。五、德国德国各级防灾行政当局负责指挥各种专业技术救援活动,包括卫生救援。各级防 灾行政当局下设救灾指挥部,由4个指挥组及专家顾问组成。4个指挥组是人事组、 情报组、组织组、供给组。同时包括一些有关的专业部门。卫生局作为有关的专业部 门,隶属于“防灾行政当局”,受其领导。卫生局设立救援指挥所负责分配医院床位, 指挥伤病员后送。在救灾指挥部中设一名顾问医生,负责处理有关医学救援事务。灾 害现场的卫勤指挥由救援所所长负责,其任务是评估伤病员救援需求、伤类伤情、救 援工作的困难及缺陷;向指挥部报告;提出现场救护

13、、救护所及后送所需的支援力量。 德国共设立699个民防医疗队,每队50人,志愿救护人员28 500人。全国有35个 覆盖半径为35公里的急救基地,发生事故或出现急救患者时可在12分钟内到达现场。 急救基地位于医院内,由飞行员、医师、急救队员3人组成,随时待命。民防还包括 训练工作,如居民的急救训练、救灾演习、制定法规等等。灾害发生后,邻近灾害地 点的卫生部队、部队门诊部等的卫生人员立即投入抢救和急救工作。陆军卫生营在有 关领导的指示下迅速投入救援工作。伤病员转运由陆军卫生营的救护车实施。为提高 伤病员存活率,直升机转运重伤员较为普遍;如果直升机运力不够,可由陆军飞行团 及空军直升机运输联队的力量给予支援。六、意大利意大利境内的灾害如地震、火灾、水灾、火山爆发等比较多见,所以意大利对灾 害救援工作十分重视,军队担负着主要的救灾任务。意军指定其陆军司令部统一负责 三军协调防灾及采取救援措施,包括灾害救援卫勤保障。当出现灾害时,军区指挥部 自动组织起救灾中心,负责检查和协调为救灾而进行的全部军事活动。军区的卫勤部 门也立即组织起一个救灾保障中心,昼夜值勤,与陆军司令部和军区司令部里的卫勤 部门联系,任务是接受救援保障申请,发出救灾保障专业技术命令。海军承担意大利 境内的海上救援任务,海军卫勤管理部门须紧密配合陆军司令部下设卫勤组织指挥部 门的保障工作。海军掌握的海上伤员集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