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哮喘简ppt课件(PPT 100页)_第1页
中国儿童哮喘简ppt课件(PPT 100页)_第2页
中国儿童哮喘简ppt课件(PPT 100页)_第3页
中国儿童哮喘简ppt课件(PPT 100页)_第4页
中国儿童哮喘简ppt课件(PPT 100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16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 简介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王永清第1页,共100页。52.8%50.6%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第三次中国城市儿童哮喘流行病学调查,中华儿科杂志 2013;51(10):729-735我国城区儿童哮喘患病率较10年前显著增加第2页,共100页。哮喘定义可变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的病史可变的气流受限异质性疾病慢性气道炎症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常伴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异质性疾病慢性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 症状反复发作 常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剧中国儿童2016版GINA2016版第

2、3页,共100页。2016版中国指南儿童哮喘:临床特点非特异性症状典型症状的特征喘息、咳嗽、气促、胸闷 (可见于哮喘和非哮喘性疾病)诱因多样性:上呼吸道感染、变应原暴露等反复发作性:遇到诱因时突然发作或呈发作性加重;时间节律性: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季节性:常在秋冬季节或换季时发作或加重;可逆性:平喘药物通常能缓解症状,可有明显缓解期症状第4页,共100页。2016版中国指南儿童哮喘:临床特点哮喘患儿最常见异常体征为呼气相哮鸣音,但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患儿可能没有异常体征。重症哮喘急性发作时,可出现“沉默肺”,此时通常存在呼吸衰竭的其他相关体征,甚至危及生命。体征第5页,共100页。20

3、16版中国指南儿童哮喘:临床特点肺功能两大显著特征:可变性呼气气流受限和气道反应性增加。如患儿肺功能检查出现以上特点,结合病史,可协助明确诊断(但对哮喘的诊断并非必须,GINA2016)。湿疹、变应性鼻炎等其他过敏性疾病病史,或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增加哮喘诊断的可能性。特应质第6页,共100页。哮喘诊断:年龄段划分1.2016新版指南将儿童哮喘的年龄段划分为6岁和6岁。分类理由:1.6岁儿童,气道管径及结构与成人接近,肺泡数量增多接近成人水平并功能基本完善 2.6岁儿童可配合及胜任肺功能检查 3.6岁儿童的反复喘息多与atopy有关,早期一过性喘息者基本自愈 4. 厘清基层医师哮喘儿童年龄

4、分类概念。2.重点阐述6岁儿童喘息的临床特点及与哮喘关联性,该年龄组儿童哮喘诊断的线索,强调并非所有喘息都是哮喘。对于4周,常在运动、夜间和(或)凌晨发作或加重,以干咳为主,不伴有喘息2.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3.抗哮喘药物诊断性治疗有效4.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5.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和(或)PEF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2 周)136.个人或一、二级亲属特应性疾病史,或变应原检测阳性CVA是中国儿童慢咳最常见原因之一,以咳嗽为唯一或主要表现08版指南:监测时间为1-2周,变异率20%新增第14页,共100页。50 ppb提示ICS短期治疗反应良好。由于目前缺乏低 FeN

5、O 水平的患儿停用 ICS 治疗后长期转归的研究,因此,不推荐单纯以 FeNO 水平高低作为决定哮喘患儿是否使用 ICS 治疗,或 ICS 升/降级治疗的依据。第24页,共100页。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时,根据诱导痰,可分为三种细胞类型儿童急性哮喘中无“寡粒细胞”这一细胞类型。非Eos型22%Eos型43%Eos/N混合型35%非Eos型22%Eos型43%非Eos型22%Eos型43%定义:非Eos型:2.5%EosEos/N混合型: 2.5%Eos同时N54%Gibson PG, et al. Pattern of airway inflammation and its determinant

6、s in children with acute severe asthma. Pediatr Pulmonol, 1999;28:261-70 第25页,共100页。FeNO 与EOS性气道炎症相关性高Berry MA et al. Clin Exp Allergy. 2005;35(9):1175-1179.Sensitivity100Sputum eosinophil count (%)MaleFemale0.10.3131030Exhaled NO concentration (ppb)1003010310.30.1P12岁FeNO值50 ppb12岁FeNO值35 ppb炎症类型非嗜

7、酸性气道炎症谨慎解读嗜酸性气道炎症药物选择ICS治疗效果不佳不建议用ICS可试用ICS治疗建议使用ICS其它可考虑因素焦虑/过度换气心脏病COPDGERD非嗜酸性粒细胞哮喘鼻窦炎声带功能障碍囊性纤维化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 (FeNO 200 吸/月)是哮喘相关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第38页,共100页。哮喘控制水平分级以往对比2008版指南16版指南不再使用第39页,共100页。哮喘严重程度分级(16版,新阐述) 轻度持续性哮喘第1级或第2级阶梯治疗方案治疗能达到良好控制的哮喘中度持续哮喘使用第3级阶梯治疗方案治疗能达到良好控制的哮喘重度度持续哮喘需要第4级或第5级阶梯治疗方案治疗的哮喘2016版

8、指南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应依据达到哮喘控制所需的治疗级别进行回顾性评价分级。哮喘的严重程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治疗时间而变化。第40页,共100页。临床哮喘严重程度的评级SINA,2016,Ann Thorac Med 2016;11(1):3-42回顾性评估概述级别与特征建立在经数月最低水平的药物应用达到控制者数年-数月内程度会有变化轻度哮喘中度哮喘重度哮喘step1/2可控制(缓解药物prn,LD-ICS/LTRA单一治疗) step3可控制(ICS+LABA或其他治疗)step4/5可控制(HD-ICS+LABA,有/无其他治疗)第41页,共100页。GINA2016:6岁儿童哮喘严重程

9、度分级更新理由对哮喘严重度的评估应该包括当前疾病的严重度及其对治疗的反应先前有关哮喘严重度分级方法的主要缺陷是:对于预计病人需要何种治疗和对治疗的反应如何,其应用价值不大应以达到哮喘良好控制所需的治疗程度进行分级。 轻度哮喘是在低级别治疗下达到良好控制 重度哮喘是需要高级别治疗维持良好控制甚至仍然不能达到良好 控制,例如第4级治疗。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2016.第42页,共100页。日本2014版儿童哮喘分度第43页,共100页。已接受抗哮喘药物患者哮

10、喘严重度的判定(日本,2014)不考虑目前治疗层级,仅根据患者症状判定的严重度 目前的治疗层级 Step 1 Step 2 Step 3 Step 4间歇性哮喘间歇性轻度持续中度持续重度持续轻度持续性哮喘轻度持续中度持续重度持续重度持续中度持续性哮喘中度持续重度持续重度持续极重度持续重度持续性哮喘重度持续重度持续重度持续极重度持续第44页,共100页。2016版指南哮喘急性发作严重程度分级 新增16版指南不再将“气短、体位、呼吸频率、辅助呼吸肌活动及三凹征、奇脉、PEF占正常预测值或本人最佳值的百分数、PaO2、PaCO2”列入6岁儿童的分级标准第45页,共100页。2016版指南哮喘急性发作

11、严重程度分级16版指南不再将“呼吸频率、奇脉、PaO2、PaCO2”列入6岁儿童的分级标准第46页,共100页。2008版指南哮喘急性发作严重程度分级16版指南不再使用第47页,共100页。2016版指南新增:难治性哮喘难治性哮喘是指采用包括吸入中高剂量糖皮质激素和长效 2 激动剂两种或更多种的控制药物规范治疗至少 36 个月仍不能达到良好控制的哮喘。定义第48页,共100页。难治性哮喘诊断和评估的基本程序1.判断是否存在可逆性气流受限及其严重程度。2.判断药物治疗是否充分,用药的依从性和吸入技术的掌握情况。3.判断是否存在相关或使哮喘加重的危险因素。4.与其他具有咳嗽、呼吸困难和喘息等症状的

12、疾病鉴别诊断。5.反复评估患儿的控制水平和对治疗的反应。 相对于成人,儿童激素抵抗型哮喘的比例更低。因此对于儿童难治性哮喘的诊断要慎重,要根据上述情况仔细评估。第49页,共100页。难治性哮喘的发病机制胃食管反流变应原或其它因子持续存在鼻窦炎引起的哮喘潜在的肺部感染对平喘药物的“耐药”患者依从性差特应性哮喘第50页,共100页。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治疗第51页,共100页。儿童哮喘的防治原则哮喘控制治疗应尽早开始长期坚持、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原则注重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 (16版新增)第52页,共100页。哮喘治疗的目标1.达到并维持症状的控制2.维持正常活动,包括运动能力3.维持肺功能水

13、平尽量接近正常4.预防哮喘急性发作5.避免因哮喘药物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6.预防哮喘导致的死亡16版指南和08版指南对于哮喘治疗目标的说明一致。第53页,共100页。儿童哮喘的治疗方案快速缓解症状(如平喘、抗炎治疗)急性发作期 防止症状加重和预防复发(如避免触发因素、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防止气道重塑) 做好自我管理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强调基于症状控制的哮喘管理模式(图1),避免治疗不足和治疗过度,治疗过程中遵循评估调整治疗监测的管理循环(图2),直至停药观察第54页,共100页。基于症状控制的哮喘管理模式间歇用药持续治疗适时评估调整方案第55页,共100页。学龄前儿童哮喘维持期阶梯式分级治

14、疗2016 GINA cycle of asthma care 图2第56页,共100页。 6岁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08版指南:1.中高剂量ICS加LABA2.中高剂量ICS加LTRA或缓释茶碱3.中高剂量ICS/LABA加LTRA或缓释茶碱16版新增16版新增第57页,共100页。 6岁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ICS/LABA 联合治疗是该年龄儿童哮喘控制不佳时的优选升级方案。 非药物干预-哮喘防治教育-环境控制(图3)缓解药物 (依据症状按需使用) 代表:2受体激动剂抗炎药物 (持续使用,适时调整剂量) 代表:ICS 及白三烯调节剂药物干预第58页,共100页。哮喘的非药物干预措施避免使哮

15、喘恶化的药物免疫接种支气管热成形术避免室内过敏原过敏原的免疫治疗避免室外过敏原避免食物过敏原身体锻炼呼吸锻炼合理膳食减重处理情绪压力戒烟避免职业暴露避免室内空气污染避免室外空气污染避免空气污染环境维护身体健康状况其他避免接触过敏原 图3第59页,共100页。6岁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08版指南:中高剂量ICS/LABA加LTRA或缓释茶碱对于6 岁儿童哮喘的长期治疗,强调最有效的治疗药物依然是 ICS16版新增第60页,共100页。单用中高剂量ICS者,尝试在3个月剂量减少2550%单用低剂量ICS能达到控制,可改用每天1次给药联合使用ICS和LABA者,先减少ICS约50%,直至达到低剂量才

16、考虑停用LABA如使用最低剂量病人的哮喘维持控制,并且1年内无症状反复,可考虑停药6岁儿童控制治疗方案每年至少要进行两次评估以决定是否需要持续治疗疗程和剂量调整建议第61页,共100页。长期控制方案的选择注意:升级前必须检查患儿吸药技术、遵循用药方案的情况、变应原回避和其他触发因素,以及诊断的准确性等以往未经治疗的初诊哮喘患儿参考哮喘控制水平,选择第2、3或4级治疗方案每13月审核治疗方案,根据病情控制情况适当调整接受规范治疗的患儿哮喘控制不良升级或强化升级(越级)治疗直至达到控制哮喘控制,维持至少3个月治疗方案可考虑降级,直至确定维持哮喘控制的最小剂量第62页,共100页。5岁儿童哮喘维持期

17、治疗方案推荐第一级(Step1)第二级(Step2)第三级(Step3)第四级(Step4)首选控制治疗方案 每日低剂量ICS低剂量ICS剂量加倍继续使用 控制药物&由专家评估次选控制治疗方案LTRA间歇性ICS低剂量ICS+LTRA联用LTRA增加ICS使用频率联用间歇性ICS缓解治疗方案按需使用SABA(所有儿童)2016 GINA.第63页,共100页。GINA2016:哮喘降阶及停药方案D第64页,共100页。出现哮喘发作征象及时使用吸入型速效2受体激动剂症状未能有效缓解或症状缓解维持时间0.94雾化(或pMDI+储雾罐)吸入速效2受体激动剂,1h内每20分钟一次*3次(可联合使用抗胆

18、碱能药物/高剂量ICS)。无即刻反应,或患儿近期口服糖皮质激素、或为严重发作,则给与全身性糖皮质激素禁用镇静剂重新评估体检、血氧饱和度、PEF或FEV1、其他必要检查08版指南:0.95;GINA:94%-98%16版中国指南: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医院处理第66页,共100页。轻度和中度 PEF预计值或个人最佳值的60% 体格检查:中度症状、辅助呼吸肌 活动和三凹征治疗 氧疗 每1-4小时联合雾化吸入速效2 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 重复使用ICS 如有改善,继续治疗1-3小时重度和危重度 病史:高危患儿 体格检查:在休息时出现重度症状 三凹征明显 PEF预计值或个人最佳值的60% 初始治疗后

19、无改善治疗 氧疗 联合雾化吸入2受体激动剂和 抗胆碱能药物 静脉硫酸镁 静脉茶碱类药物重新评估观察评估疗效观察评估疗效16版新增08版指南:60-80%08版指南:考虑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08版指南此处为“”较08版指南,删除了:1.“全身性糖皮质激素”2.“考虑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GINA将重新评估的结果分为“轻中度”、“重度”、“致命性”哮喘。GINA轻中度哮喘评估指标说话成句 喜欢坐或躺无情绪激动 呼吸频率增加无辅助呼吸参与脉率在100-120bpm之间氧合在90-95%之间PEF50%预计值GINA重度哮喘评估指标:说话不成句拱形坐姿情绪激动呼吸频率30c次/分辅助呼吸肌参与心率120

20、次/分氧饱和度30c次/分辅助呼吸肌参与心率120次/分氧饱和度30c次/分辅助呼吸肌参与心率120次/分氧饱和度90%(吸空气时)PEF50%预计值或个人最佳值第67页,共100页。疗效良好 末次治疗后症状缓解 持续60min以上 体格检查:正常 PEF70% 无呼吸窘迫 血氧饱和度0.94回家处理 减少按需吸入2受体 激动剂的使用频度 吸入糖皮质激素 部分病例可短期给予 口服糖皮质激素教育患儿 正确用药 认真执行诊疗计划 定期随访治疗1-2小时内疗效不完全 病史:高危患儿 体格检查:轻至中度症状 PEF70% 血氧饱和度改善不明显收住院 氧疗 吸入2受体激动剂+ 抗胆碱能药物 静脉硫酸镁

21、静脉茶碱类药物 检测PEF血氧饱和度、 脉搏及茶碱血药浓度病情进行性加重 病史:高危患儿 体格检查:重度症状、嗜睡、 烦躁、意识模糊 PEF6kPa PaO260%-80%最佳预计值呼吸空气时氧饱和度94%家庭治疗资源充足第68页,共100页。哮喘急性发作的初始评估对比病史、体格与辅助检查(听诊、辅助呼吸肌活动或三凹征、心率、血氧饱和度、PEF或FEV1、重症患儿测动脉血气以及其他必要的检查)症状轻度重度意识改变无焦虑,神志不清,昏昏欲睡血氧饱和度95%92%讲话方式能成句说单字脉搏200次/分(0-3岁)180次/分(4-5岁)中心型紫绀无近似出现喘息强度可变胸廓可不活动16版中国指南GIN

22、A 2016血氧饱和度测定需在氧疗或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前第69页,共100页。儿童哮喘治疗的常用药物第70页,共100页。治疗儿童哮喘的常用药物控制药物糖皮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长效2受体激动剂(LABA)茶碱缓解药物速效吸入2受体激动剂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短效茶碱短效口服2受体激动剂有效治疗哮喘有效治疗哮喘第71页,共100页。控制药物:抗过敏药物相较于2008版指南,2016年版中控制药物已经没有抗过敏药物的体现其他哮喘常用药物还包括:抗菌药物、免疫调节剂、中药。 (16版及08版指南均有提及)。第72页,共100页。儿童哮喘治疗的缓解药物第73页,共100页。SABA作用机制兴奋支气管平滑肌和肥

23、大细胞表面的2受体,舒张气道平滑肌,减少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阻止炎症介质释放,降低微血管通透性,增加上皮细胞纤毛功能,缓解喘息症状。常用制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给药途径吸入给药:缓解哮喘急性症状的首选药物,适用于所有儿童哮喘。也可作为运动性哮喘的预防药物口服给药:一般用于轻、中度持续发作的患儿,尤其是无法吸入的年幼儿童静脉给药:持续雾化吸入无效或无法雾化吸入的严重哮喘发作者第74页,共100页。吸入SABA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一线药物给药条件剂量及频次不良反应首选雾化吸入,也可使用pMDI经储雾罐吸药。注意事项雾化吸入沙丁胺醇或特布他林,体重20kg,每次2.5mg;体重20kg,每次5

24、mg;第1小时可每20分钟一次,以后根据治疗反应调整给药间隔。(静脉应用)易出现心律失常,低血钾等严重不良反应。使用时严格掌握指征及剂量,并作必要的心电图、血气及电解质等监护。首选雾化吸入,也可使用pMDI经储雾罐吸药。16版指南删除了“如无条件使用吸入型LABA,可使用肾上腺素皮下注射。”第75页,共100页。全身性糖皮质激素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儿童哮喘重度发作的一线药物。给药途径用法用量(急性发作期)注意事项口服泼尼松或泼尼松龙,1-2mg/kg/d,疗程3-5天效果良好,但不适用于依从性差或危重患儿。静脉甲泼尼龙1-2mg/kg/d,或琥珀酸氢化可的松5-10mg/kg/次,根据病情

25、可间隔4-8小时重复使用疗程不超过10天时,可无需减量直接停药。适用于依从性差、不能口服或危重患儿吸入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悬液1mg/次,或丙酸倍氯米松混悬液0.8mg/次,每6-8小时一次。早期应用大剂量ICS吸入可能有助于哮喘急性发作的控制,但病情严重时无法替代全身性ICS。全身激素3-4h起效。不推荐在哮喘治疗中使用激素冲击疗法16版新增长期口服糖皮质激素仅适用于重症未控制的哮喘患儿尤其是糖皮质激素依赖型哮喘。否则应避免长期使用。(16版指南对于用药注意事项的说明更具体)第76页,共100页。日本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GCS全身给药方案即使患儿为中度发作,凡下列之一者即应尽早静脉激素 -长期治疗

26、中处于Step 3及以上 -过去1年中有因哮喘急发住院者 -有因哮喘急发致意识降低而气插治疗者Hamasaki Y, Allergology Intern , 2014;63:335-356第77页,共100页。吸入抗胆碱能药物SAMA是儿童哮喘急性发作联合治疗的组成部分。药理作用增加支气管舒张效应适应症尤其适用于夜间哮喘及痰多患儿。对2受体激动剂治疗反应不佳的中重度患儿应及早联合使用。给药条件雾化,也可给予SAMA气雾剂吸入。体重20kg,异丙托溴铵250g/次;体重20kg,异丙托溴铵500g/次,加入2受体激动剂溶液作雾化吸入,间隔时间同吸入2受体激动剂。 药物剂量(急性发作期) 08版

27、指南此处仅述:“异丙托溴铵250-500g/次”,16版对于药物剂量的说明更具体。 新旧指南的给药方式相同。第78页,共100页。硫酸镁药物及剂量硫酸镁25-40mg/kg/d(2g/d),分1-2次,加入葡萄糖溶液20ml缓慢静脉滴注(20ml以上),酌情使用1-3d。不良反应及处理不良反应包括一过性面色潮红、恶心等。处理方式:静注10%葡萄糖酸钙拮抗。适应症(16版)初始治疗无反应伴持续低氧血症或治疗1h后肺功能FEV1仍低于60%者可考虑使用静脉用硫酸镁。新旧指南对于“硫酸镁在哮喘急性发作时的应用”的阐述相同08中国指南:有助于危重哮喘的缓解,安全性好第79页,共100页。茶碱注意事项治

28、疗时需密切观察,监测心电图、血药浓度哮喘急性发作时不推荐静脉使用茶碱。当哮喘发作经上述药物治疗不能有效控制时,可考虑酌情使用。药理作用平喘效应弱于SABA,治疗窗窄已口服氨茶碱者,可直接使用维持剂量持续静脉滴注或采用间歇给药法,每6-8小时缓慢静脉滴注4-6mg/kg.药物及剂量一般用法:氨茶碱负荷量4-6mg/kg(250mg),缓慢静脉滴注20-30min,继之根据年龄持续滴注维持剂量0.7-1mg/kg/h,24h20mg/kg.同GINA16版新增同GINA第80页,共100页。茶碱药代学:药物清除的影响因素Barnes PJ, AJRCCM, 2013;188(8):901-906

29、增加清除 减少清除P450酶诱导药物(利福平、苯巴比妥、卡马西平、乙醇)P450酶抑制药物(西咪替丁、EM(用量减半)、氟喹诺酮、别嘌呤醇、齐留通、氟伏沙明、苯妥英、氟康唑、酮康唑、阿昔洛韦、利托那韦、地尔硫卓、维拉帕米、雌激素、己酮可可碱、IFN-)吸食(烟草、大麻)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肝病 用量减半烤肉肺炎儿童 (1-16岁)病毒感染疫苗(流感疫苗)高碳水化合物饮食老年人第81页,共100页。儿童哮喘治疗的长期控制药物第82页,共100页。ICS哮喘长期控制的首选药物临床应用控制哮喘症状、改善生命质量、改善肺功能、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减少哮喘发作、降低哮喘死亡率。

30、局部不良反应包括声音嘶哑、咽部不适和口腔念珠菌感染。通过吸药后清水漱口、加用储雾罐或选用干粉吸入剂等方法减少其发生率。不良反应第83页,共100页。ICS哮喘长期控制的首选药物长期、规范使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控制作用,一般在用药1 2周后症状和肺功能有所改善,气道高反应性的改善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更长时间。每日规律使用ICS治疗学龄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优于间歇或按需使用者。长期规律使用ICS对间歇性、病毒诱发性喘息可能部分有效。有研究显示,在哮喘患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早期给予高剂量ICS可减少口服激素的需要,API阳性、反复喘息的学龄前儿童在呼吸道疾病早期给予短期高剂量(预干预)ICS可取得与长期低剂量

31、ICS吸入相似的效果,但必须注意反复高剂量ICS吸入的潜在不良反应。16版新增第84页,共100页。6岁儿童常用ICS的每日剂量换算 (中国16版)布地奈德,中国16版和08版剂量无差别,与GINA2016版相同,是ICON的一 倍。第85页,共100页。16版:6岁在按压气雾剂前或同时缓慢地深吸气(30L/min),随后屏气510s吸ICS后必须漱口pMDI加储雾罐各年龄缓慢地深吸气或缓慢潮气量呼吸同上,尽量选用抗静电的储物罐,5岁快速深吸气(理想流速为60L/min)吸ICS后必须漱口雾化器各年龄缓慢潮气量呼吸伴间隙深吸气选用合适的口器(面罩);如用氧气驱动,流量6L/min;普通超声雾化

32、器不适用于哮喘治疗08年:7岁08版:缓慢地深吸气(30L/min或3-5s)随后屏气10s08版:“同上,需重复多次吸药”第89页,共100页。白三烯调节剂分类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LTRA):孟鲁司特、扎鲁司特白三烯合成酶(5脂氧化酶)药理作用非激素类抗炎药,抑制气道平滑肌中的白三烯活性,预防和抑制白三烯导致的血管通透性增加、气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和支气管痉挛。LTRA临床应用单独应用于轻度持续哮喘的治疗,尤其适用于无法应用或不愿使用ICS、或伴过敏性鼻炎的患儿;可部分用预防运动诱发性支气管痉挛,对6岁儿童持续性喘息、反复病毒诱发性喘息及间歇性喘息部分有效。常用制剂 孟鲁司特片(15岁,10m

33、g,每日一次 ;6-14 岁,5mg,每日一次;2-5岁,4mg,每日一次) 孟鲁司特颗粒剂(4mg)可用于1岁以上儿童分类 08版:LTRA可减少2-5岁间歇性哮喘患儿的病毒诱发性喘息发作。第90页,共100页。吸入型LABA(16版中国指南)常用制剂 沙美特罗,福莫特罗适应征主要用于经中等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仍无法完全控制的6岁儿童哮喘的联合控制治疗,福莫特罗起效迅速,也可以按需用于急性哮喘发作的治疗注意事项不应单独使用LABA。ICS+LABA具有协同抗炎和平喘作用,临床多联合使用主要用于经中等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仍无法完全控制的6岁儿童哮喘的联合控制治疗,福莫特罗起效迅速,也可以按需用于急

34、性哮喘发作的治疗不应单独使用LABA。ICS+LABA具有协同抗炎和平喘作用,临床多联合使用目前有限的资料显示了6岁以下儿童使用LABA的安全性与有效性。08版:5岁08版:5岁GINA2016:快速起效的LABA(福莫特罗)和小剂量ICS联合吸入,可作为有效提升哮喘控制情况的控制性用药和缓解性用药。其机制为在哮喘恶化早期有干预作用。 有证据表明此组药物在4-11岁儿童中有效,但疗效尚未被广泛证实。第91页,共100页。口服LABA常用制剂沙丁胺醇控释片、特布他林控释片、盐酸丙卡特罗、班布特罗等药理作用可明显减轻哮喘的夜间症状对运动诱发性支气管痉挛几乎无预防作用注意事项具有潜在的心血管刺激、焦

35、虑、骨骼肌震颤等不良反应,一般不主张长期使用新旧指南中“哮喘长期维持用口服LABA的剂量”基本一致。第92页,共100页。茶碱考虑到茶碱的有效性和毒副作用,目前一般不推荐用于儿童哮喘的长期控制治疗临床应用茶碱与糖皮质激素联合用于中重度哮喘的长期控制不良反应副作用较多(厌食、恶心、头痛等)过量使用可致抽搐、昏迷、死亡注意事项清除率个体差异大,如每日用药剂量超过10 mg/(kgd),建议测定血药浓度,有效的控制治疗血药浓度为55110mol/L(510g/ml)应尽量避免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甲氰米胍、喹诺酮及酮替芬同时使用较08版删除了“尤其适用于预防夜间哮喘发作和夜间咳嗽”08版:28-55mol/L(510mg/L)第93页,共100页。茶碱在哮喘的长期维持治疗的使用08版指南茶碱可与糖皮质激素联合用于中重度哮喘的长期控制,有助于哮喘控制、减少激素剂量,尤其适用于预防夜间哮喘发作和夜间咳嗽,但茶碱的疗效不如低剂量ICS。16版指南茶碱与糖皮质激素联合用于中重度哮喘的长期控制,可有助于哮喘控制、减少激素剂量。但茶碱疗效不如低剂量ICS,且副作用较多,目前一般不推荐用于儿童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