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热点问题分析_第四章人口问题_第1页
当代社会热点问题分析_第四章人口问题_第2页
当代社会热点问题分析_第四章人口问题_第3页
当代社会热点问题分析_第四章人口问题_第4页
当代社会热点问题分析_第四章人口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人口问题第一节人口及其再生产模式的更替 一、人口问题的实质 1、 什么是人口? 2、什么是人口问题? 人口又叫“人口因素”,是指人口的数量、构成、分布、质量、迁移及其变化规律等。 构成社会生活主题并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所组成的社会群体。一、人口问题的实质1、 什么是人口? 指人口因素的不正常、不合理、不理想状态,这样的状态不利于社会的良性运作与和谐发展,引发和导致了许多社会麻烦和社会矛盾,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解决。 一、人口问题的实质什么是人口问题?人口问题包括: 人口数量问题、人口质量问题、人口结构问题、人口分布等问题,以及人口增长过快或人口停止增长乃至出现负增长而对环境、社会、

2、经济等所产生的影响。人口问题对各方面的影响: 人口增长过快,可造成少年儿童人口比重过高,这就会使总人口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增长。而人口停止增长乃至出现负增长,可造成老年人口比重过高,而少年儿童比重过低,这就会使总人口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减少。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一系列的社会的、经济的和环境、资源、能源等问题,主要有粮食问题、住房问题、交通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医疗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生态问题,以及资源、能源短缺或紧张等问题。 人口停止增长乃至出现负增长则会产生老龄化、劳动力不足等问题。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1、原始阶段2、传统型3、中间过渡阶段4、现代阶段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

3、转变1、原始阶段: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第一阶段,其表现为极高的人口出生率、极高的人口死亡率和极低的人口增长率。这个阶段持续了数百年,包括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两个社会形态。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原始社会的渔猎时代)特征极高的死亡率、很高的出生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高高低)原因没有控制生育,多生子女帮助生产;战乱、灾害频繁,食物匮乏,医疗卫生条件极差举例:欧洲古代尼安德特人的平均寿命28岁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2、传统型:时代农业时代(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特征高死亡率、高出生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高高低)原因节育不普及,多生子女养老且帮助生产;第一次生产力大发展,促使粮食供应和医疗条件等得到改

4、善,寿命延长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3、中间过渡阶段: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第二阶段,高死亡率决定高出生率,然而这一阶段的人口死亡率和出生率比原始阶段略低。主要是西欧整个中世纪。也就是“高低高”类型 时代工业时代(资本主义社会) 特征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高低高) 原因节育逐渐普及,工业和城市人口比重增大,不再需要多生子女从事农业生产;产业革命(工业化)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营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二、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4、现代阶段: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第三阶段,从原始的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以及低增长率转变到现代的“三低”的,即较低的出生率、死亡率和增长率,这就是欧洲

5、爆发产业革命至今的人口再生产的转变。 时代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以来) 特征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有所回升)(低低高) 原因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社会进步和生活观念的变革,人们晚婚晚育;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老龄化趋势三、当前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1、非洲是高出生、高增长的典型2、亚洲控制出生率效果明显3、拉丁美洲人口再生产具有高出生、高增 长的特色4、北美、欧洲和大洋洲处在“三低”阶段5、大洋洲车呈现两种不同类型并存6、独联体内多种人口再生产类型并存四、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世界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1. 发达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现代型,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甚至负增

6、长。(1)旧大陆发达国家(欧)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2)新大陆发达国家(美澳)人口自然增长率稍高。旧大陆发达国家(欧亚)人口受社会竞争与工业文化影响较深;新大陆发达国家(美澳)外来人口较多。2. 发展中国家: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过渡型(1)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非洲落后、生育期早(2)亚洲、拉美提倡已接近现代型,但差别较大:亚洲拉美经济发展较快(3)中国已接近现代型:计划生育第二节全球人口问题按照右侧的数字,算一算在一节课的时间内,要增长多少人?每年 78000000人每天 213699人每小时 8904人每分钟 148人每秒钟 人计算:一、全球人口新变化21世纪人口问题依然严峻,特别是上半世纪

7、,出生率虽会有所下降,但人口数量依然会有较大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依然是人口增长的主体。但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全球的人口与家庭也将会出现新的变化趋势一、全球人口新变化人口增长速度依然较快人口地区分布的变化 人口大国的变化 城镇人口将超过乡村人口 贫困人口增加 人均寿命延长 家庭总数增加 家庭规模缩小 家庭模式多元化 妇女生育率下降 婴儿死亡率下降 女性收入增加 一、全球人口新变化1、人口增长速度依然较快 人口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死亡率下降,特别是公共卫生、营养等条件得到改善;二是出生率居高不下,二者之间的反差越来越大。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有些国家还存在着性别比例失调的问题。当今世界上男

8、性比例最高的5个国家分别为卡塔尔、阿联酋、巴林、沙特及阿曼。而男性比例最低的3个国家分别是拉脱维亚、乌克兰、佛得角。据2004年8月,中国人口信息网报道:美国一家人口研究机构的最新报告显示,到2050年,世界人口五大国将依次是:印度(16亿)、中国(14亿)、美国亿)、印尼亿)、尼日利亚亿)。 目前世界人口五大国是中国亿,印度亿,美国亿,印尼亿,巴西亿。对世界人口增长作用最大的七国是印度,中国,巴基斯坦、尼日利亚、美国、孟加拉国、印尼均为。 从上述数字表明,除美国外。其余均为发展中国家 世界人口目前年增长率为.,其中最不发达国家年增长率最高,达.。发达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人口年增长率分别为.和.。

9、 人口急剧增长给予自然地理环境极大的压力,使人类生存空间显得越来越拥挤。目前,世界人口的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3人。人口增长速度依然较快。2008年10月资料显示:全球人口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85亿。 随着人口增长,自然资源消耗量剧增,以及环境质量严重恶化的事实,正日益危及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一、全球人口新变化2、人口地区分布的变化。到2025年。人口分布格局仍是亚洲居第一位,亚洲人口将达到亿,占世界总人口的57.65%,10大人口国中的6个在亚洲。非洲人口将超过欧洲,拉美人口将超过北美。 3、人口大国的变化到2025年,中国人口仍居世界第一。预计到2050年,

10、印度人口会超过17亿而跃居世界第一位。印度尼西亚人口将超过美国,成为仅次于中、印的第三大人口国。墨西哥、伊朗、越南都会成为上亿人口的大国。 一、全球人口新变化4、城镇人口将超过乡村人口。1995年,全球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有380个,到2025年将增加到650个,占世界70%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致使全球城镇人口大为增加。 世界城市人口的增长一、全球人口新变化5、贫困人口增加。1995年,全球贫困人口为24亿,约占总人口的23%。到2025年,全球贫困人口将增加到33亿,占总人口的33.8%。6、人均寿命延长。1995年全球人均寿命为岁,预计到2025年,全球人均寿命将增加到岁。 7、家庭总数

11、增加。1995年,全球家庭总数为13亿个,到2025年,将增加到亿个,增长1倍多。8、家庭规模缩小。1995年,每个家庭平均人,到2025年将减少到4人,其中发达国家不足3人。 9、家庭模式多元化。除保留少量三代人家庭之外,以两代人家庭为主体,但单身家庭、单亲家庭、丁克家庭、不婚而居和不婚而育家庭均会增加。10、妇女生育率下降。1995年,每个妇女生育个,到2025年降为个,2050年将会不足两个。 一、全球人口新变化11、婴儿死亡率下降。1995年婴儿死亡率为5.9%,2025年降到3.1%,其中美国的婴儿死亡率会降到0.2%。 12、女性收入增加。1995年女性收入占总收入的10%,到20

12、25年将上升为20%,2050年可能达到40%以上。 二、人口增长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1、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短缺2、贫穷是人口膨胀的另一恶果3、人口膨胀对经济的影响(1)人口高增长促进了现代化(2)高人口增长率阻碍了经济增长(3)人口迅速增长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振兴(4)人口低增长并未妨碍经济发展4、城市化发展过快,城乡矛盾尖锐二、人口增长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1、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短缺生态环境的恶化耕地退化、产量减少,乃至挪作他用随着人均粮食面积的缩减,越来越多的国家承受着失去粮食自给自足能力的危险。水资源紧缺国际水资源管理研究所预测,到2050年有些国家共约10亿人口生活将面临绝对

13、缺水的状况。这些国家必将减少农业用水,以满足居民和工业的用水需求,中国和印度被认为是世界两个灌溉农业大国,将要大量减少灌溉供水。森林面积的减少导致了森林功能的衰退,这些包括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碳贮藏量(调节气候的关键),土壤浸蚀控制、跨雨旱季蓄水以及降雨量调节。生物多样性在人类现代生活中,物种以1001000倍的自然速率消失,这是从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恐龙绝迹以来,动植物最大量灭绝的时期。物种灭绝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密度增大导致了动植物生存自然环境的恶化。二、人口增长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1、生态环境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短缺 自然资源的短缺 人口剧增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压力,首先表现为人类对自然资源

14、消耗量的急增,其次是加剧了环境的恶化。20世纪以来,世界能源消费量近乎级数般地上升。仅19611980年这20年间,全世界就开采出煤炭600亿t,占以往100年中开采总量的40。同期,世界共消费石油440亿t,天然气2万亿m3,分别是人类有史以来石油和天燃气消费总量的80和67。类似地,有限的矿产资源也在飞速消耗之中。以美国为例,20世纪前半叶,人口翻了一番,人均矿产品消费随之增加了6倍。1970年和1960年比较,每人平均的金属消费量又增加了1倍。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对这些不可更新的有限资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大,终有一日要完全耗尽。并且,在能源和矿产资源开采和利用过程中,自然地理环境不断地遭受着

15、破坏和污染,造成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二、人口增长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2、贫穷是人口膨胀的另一恶 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全世界约20的人口 绝对贫困,10亿最贫困人口的大多数生活环境日益恶化。人口增长是环境恶化和资源过快耗竭的关键原因。由于恶化的环境和资源的稀缺导致贫困,人口增长同贫困就这样通过环境资源退化联系起来了。 如,菲律宾人口正以每年的速度增长,照这样的发展速度,到2035年,菲律宾的人口将达到亿。人口快速增长不仅成为政府解决贫困问题的不利因素,同时也造成就业、资源、医疗、福利、教育和社会稳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加重了菲律宾的社会负担。 二、人口增长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3、人口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人口

16、高增长促进了现代化 高人口增长率阻碍了经济增长 人口迅速增长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振 兴 人口低增长并未妨碍经济发展二、人口增长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4、城市化发展过快,城乡矛盾尖锐就业困难,失业队伍扩大。房屋紧缺,居住困难。交通拥挤,车祸频繁。社会治安问题严重。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现代城市正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伦敦在过去的130年间居民人口从100万增长到800万,而墨西哥城实现这一跃变只不过用30年。总之,世界城市人口正以每周l00万的速度增长,城市人口增长,包括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农村人口迁移和村镇扩展为城市或被现有城市的扩展所吸收。 城市人口大量猛增,导致就业压力增大,失业人数也同样增加,同时造

17、成住房紧张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了很多的问题,那么是不是一个国家的人口发展越慢越好呢?阅读下面两个资料,讨论人口增长过慢是好是坏?资料一加拿大统计局在2002年3月12日公布的最新人口普查数字显示,加拿大人口在二十世纪最后5年中,一共只增加4,增幅创加国历史新低。到2001年,加拿大人口总数达万人。在新增加的120万人口中,移民人数超过自然出生人口,为二战以来首见。 资料二英国日前公布的最新人口普查数字显示,英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目前英国岁以上的人口已首次超过岁以下人口,其中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万,是年前的倍。普查结果显示,英国目前总人口为多万,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的。三、人口

18、老龄化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的表现:1、劳动力短缺2、劳动力日益老化3、“年老”工人就业竞争力减弱4、退休人员生活困难,形成新的贫困群体5、政府财政压力巨大 美国全球老龄化战略国际研究委员会指出:“全球老龄化是基本的、空前的、潜在影响经济繁荣的因素。必须采取紧急补救措施,以避免今后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当一个国家60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达到或超过总人口的7%时,称为老年型国家,这样的社会称为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本质上是一种进步现象,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人口过度老化会引起一系列问题。三、人口老龄

19、化1、劳动力短缺 劳动力短缺、人口出生率下降对经济造成威胁通常被认为是工业化国家的事,特别是日本和一些欧洲国家。但是韩国的例子表明,亚洲老龄化的步伐比欧洲和北美快得多。2001年韩国65岁以上人口所占的比例已达到7%,到2022年这个数要翻一番。同一时期。泰国老年人口的比例将从现在的6.4%一跃而为13.9%。 三、人口老龄化2、劳动力日益老化 所谓劳动力日益老化,指1564岁劳动力中45岁以上的人口所占比重越来越高。 劳动力“老化”不利于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的提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一定阻碍作用。 人口老化必然导致劳动力老化,不能适应现代化企业和先进科学技术的要求,也不利于进行职业上和地理上

20、的转移。三、人口老龄化3、“年老”工人就业竞争力减弱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年老职工就业机会明显减少。 社会保险网络在绝大多数亚洲国家还未发展起来,而在中国,政府开始解除退休金管理模式,从现在起转向全面实行退休养老金计划。 在韩国,经济合作发展组织预计,公众花在养老金上的钱,到2050年将从现在的24%上升到105。 三、人口老龄化4、退休人员生活困难,形成新的贫困群体 老年人退休后,绝大多数靠退休金和社会救济生活,老年群体的生活很差。 这将导致老年人的生活保障问题、医疗问题、精神孤独问题,都会形成各种社会问题。三、人口老龄化5、政府财政压力巨大 随着退休金和健康方面的投入日渐增长,那些社会保

21、险系统尚未完善的国家,将面临财政和社会政策方面的巨大挑战。 韩国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在最新调查中说:“成功地缓解老龄化带来的财政危机,如退休金和医疗费,对韩国经济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说,如果及时实施正确的政策,日本的退休金压力也是可控的。 而中国政府估计在未来25年内将支付2180亿美元的退休养老金。 第三节中国人口问题1、人口过多导致资源供给紧张2、人口过快增长抵消经济发展的后果3、人口过多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压力大4、人口规模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一、人口数量急剧增长一、人口数量急剧增长1、人口过多导致资源供给紧张 人口迅速增长,使得人口总量急剧增加,为了维持迅速增长的人口的基本生活条

22、件,必然导致对环境资源需求的大幅度上升。 中国环境资源系统的主要生物资源承载能力已接近超负荷的临界状态,一些有限资源已进入了承载力的临界点。如农业资源的日益紧张,已接近资源承载极限。人口增多,耕地减少,淡水资源紧缺,粮食需求迅速扩张,而粮食增产却举步维艰,使中国将长期被严重的粮食紧张所困扰,严重威胁着中国人口的生存和发展。另外,中国还面临荒漠化的威胁。这一形式在中国北部和西部地区尤为严峻。这与过度放牧有密切关系。中国现有的家畜头数相当巨大:美国的牛只存栏数为9700万头,中国则是亿;美国的绵羊与山羊有800万只,中国却是亿。如此浩荡的牲畜大军,足以将大地的保护性植被破坏殆京一、人口数量急剧增长

23、2、人口过快增长抵消经济发展的后果 人口增长过快制约了经济的发展速度和效益的提高,使得国家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经济实力受到影响。 2010年2月23日,全国老龄委员会公布了本世纪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本世纪中国人口老龄化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快速老龄化阶段、加速老龄化阶段、重度老龄化阶段。“从2001年到2020年是我国快速老龄化阶段。这20年里,平均每年我国将增加596万老年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

24、的12.37%。”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本公告诉记者。 从长期和动态角度来考察人口增长、生产结构、消费结构的关系,可以发现存在着人“口过多经济落后”的恶性循环。这种恶性循环造成了三种难以解决的基本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人口增长过快,导致人均收入水平下降,从而加剧消费、产业、就业之间的矛盾,同时使劳动供给人口急剧膨胀,突出了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的矛盾,加重了就业的困难; 第二种情况是,就业困难反过来影响到人均收入水平,使就业者需要供养更多的家庭成员,同时又使生产力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上; 第三种情况是,生产发展水平低下,人均收入难以提高,消费结构长期不变,与非食物性支出有关的行业得不到发展,大

25、大限制了产业结构的不断完善,同时也使文化、教育、科学等事业的发展得不到足够的资金保证,人们受教育的程度有可能仍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人口意识和未来意识低下,又使得人口进一步增长成为可能。一、人口数量急剧增长3、人口过多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压力大 随着中国人口的继续膨胀,文盲半文盲等低素质人口群还在大量增长,仍处于“高生育率低人口文化素质低劳动生产率高生育率”的人口低质量循环模式,这种状况不仅难以发挥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优势,而且已成为中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和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沉重包袱。对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压力。 所以,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是人口素质的核心,对控制人口增长,缓解人口压力,具有举足轻重的

26、作用。特别是劳动力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是实现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是保证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一、人口数量急剧增长4、人口规模超过环境承载能力 人口规模膨胀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消耗,环境的日益恶化,进而导致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不足,严重地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口的增长不能超过环境人口容量的限制,因此,我们对人口增长突破环境人口容量即地球承载能力的后果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充分认识中国人口增长的环境容量限制,促进中国资源环境的人口超负荷承载量向适度人口规模转变。 二、人口素质偏低 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有关数据说明,我

27、国目前的人口素质明显低于某些发达国家无论是身体素质,还是文化素质都不高于欧美国家。单就某地区的人均年龄和身高的关系来看,我国人口的身体素质居世界中下水平,尚属“贫困户”。在某经济发达地区,每十个人中,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不到俩个人,少得可怜。而在台湾省,哪一户没有一两个大学生?应当说我国的高中教育比较普及,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每十个人仅有三个高中生或者高中毕业生(不含职业高中生)。以上资料说明,我国人口素质欠佳,令人担忧。 湖南人口受教育程度 单位:万人 “五普”“四普”“五普”比“四普”增长 (%)合 计5573.784478.1824.47大学(含大专)185.1768.9968.4高中(含

28、中专)707.24486.6145.34初 中2259.381370.4264.87小 学2421.992552.16-5.1 目前,中国已有21个省(区、市)成为人口老年型地区。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04年的22年间,中国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02万,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85%,高于1.17%的总人口增长速度。2004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亿,占总人口的10.97%。老龄化水平超过全国平均值的有上海(18.48%)、天津(13.75%)、江苏(13.75%)、北京(13.66%)、浙江(13.18%)、重庆(12.84%)、辽宁(12.59%)、山东(12.31%)、四

29、川(11.59%)、湖南(11.51%)和安徽(11.18%)等11个省市。 2030到2050年,中国人口总抚养比和老年人口抚养比将分别保持在60-70%和40-50%,是人口老龄化形势最严峻的时期。一方面,这一阶段,老年人口数量和老龄化水平都将迅速增长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并迎来老年人口规模的高峰。另一方面,2030年以后,人口总抚养比将随着老年抚养比的迅速提高而大幅度攀升,并最终超过50%,有利于发展经济的低抚养比的“人口黄金时期”将于2033年结束。 1、中国老龄化社会的特点 第一,老年人口规模巨大第二,老龄化发展迅速 第三,地区发展不平衡 第四,城乡倒置显著第五,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

30、 第七,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2、中国老龄化的冲击三、老龄化浪潮的冲击 “老龄化”,国际通用的最简单的两条评判标准:60岁以上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超过了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超过了7%。 2005年统计,中国60岁以上人口是亿,占全国人口的11%。因此,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虽然这是世界性的问题,但是中国的问题尤为突出。 老龄化的标准很多,最直接、最重要的标准就是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老龄化百年预测:我国处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从年-21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20年的快速老龄化阶段。第

31、二阶段:从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第三阶段:从2051年到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 2004年底开始,中国人口已经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开始显现。三、老龄化浪潮的冲击1、中国老龄化社会的特点第一,老年人口规模巨大 截止2004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亿,预计年将达到亿,年将达到亿,年超过亿,到2051年将达到最大值,之后将维持在3-4亿的规模。根据联合国预测,21世纪上半叶,中国将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15。第一,老年人口规模巨大根据2009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亿,占总人口的12.

32、5%。到本世纪中叶,中国人口的1/3将是老年人。这对养老保障、医疗保险、老年人权益保障等都提出了严峻挑战。根据北京市2008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按15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抚养60岁及以上人口计算,北京市老年抚养系数为。这意味着,每100个劳动力需要赡养24名老人。这个数字在上海更高,据统计,当地的老年抚养系数已经超过了30。 三、老龄化浪潮的冲击1、中国老龄化社会的特点第二,老龄化发展迅速 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7提升到14,发达国家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而中国只用27年就可以完成这个历程,并且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都保持着很高的递增速度,属于老龄化速度最快国家

33、之列。 到本世纪中叶,大概到2045年左右,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占到30%。从2005年的11%到30%,中国用了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而许多国家用了一百年的时间。因此,我们的进程大大快于其他国家。 三、老龄化浪潮的冲击1、中国老龄化社会的特点第三,地区发展不平衡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具有明显的由东向西的区域梯次特征,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明显快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以最早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上海(1979年)和最迟进入人口老年型行列的宁夏(2012)比较,时间跨度长达33年。 三、老龄化浪潮的冲击1、中国老龄化社会的特点第四,城乡倒置显著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表明,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

34、村,中国的情况则不同。 中国农村的老龄化水平却高于城镇1.24%,农村老年人口占全国的75%,(2010/10/16 浙江日报),是中国老年人的主体。与城市相比,农村的养老压力更大。农村相对缺乏高质量的医疗、护理等服务资源和精神生活的贫乏, 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到21世纪后半叶,城镇的老龄化水平才将超过农村,并逐渐拉开差距。这是中国人口老龄化不同于发达国家的重要特征之一。 三、老龄化浪潮的冲击1、中国老龄化社会的特点第五,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 目前,老年人口中女性比男性多出464万人,2049年将达到峰值,多出2645万人。 21世纪下半叶,多出的女性老年人口基本稳定

35、在1700万1900万人。其中5070都是80岁及以上年龄段的高龄女性人口。三、老龄化浪潮的冲击1、中国老龄化社会的特点 第七,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发达国家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条件下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而中国则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未富先老。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都在5千-1万美元以上,而中国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才刚刚超过1千美元,仍属于中等偏低收入国家行列,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三、老龄化浪潮的冲击2、中国老龄化的冲击 人口老龄化必然引起社会人口结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化,日益增多的

36、老年人口的社会抚养和社会照料问题将更加突出,向社会养老保障和社会福利、社会服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三、老龄化浪潮的冲击2、中国老龄化的冲击 人口结构的变化使赡养率骤增。根据联合国的预测,今后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中国老年人口的负担系数是不断上扬的趋势。到下世纪的三四十年代,每4个中国人就有一个老人,中国将迎来老年人口高负担的历史时期。 未来,越来越多的家庭将出现4个老年人、1对夫妇和1个孩子的“四二一”结构。 未来我国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及人口抚养比预测 三、老龄化浪潮的冲击2、中国老龄化的冲击 人口老龄化使社会负担增加。专家估计,2030年中国将面临一个已发展成熟的经济(如同今天的日本)所遇到的问

37、题,而那时中国的人均收入很可能大约是今天工业化国家的1/5。中国将面对高收入国家的老龄危机,却只能用中等收入国家的经济资源来解决危机。三、老龄化浪潮的冲击2、中国老龄化的冲击 经济结构调整加重了老年保障问题。可以预见,就业不充分的现象将会在中国存在很长一段时间。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经济的到来,经济结构调整将会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改造和淘汰传统产业会使一部分人失去工作,恰恰在当家庭收入出现危机时出现养老问题。人口老龄化面临医疗卫生不安全。在我国现在的老龄问题中,这个问题最为突出。老年人对医疗、保健、护理以及生活服务的需求大大超过其他人。老年人的健康是相对的,医疗保健护理系统首当其冲地迎接了挑

38、战。四、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1、养老保障负担日益沉重。2004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支出总额达到3502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655,中央财政对基本养老保险的补贴支出攀升到522亿元。新华网北京2011年月日电(记者卫敏丽)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日介绍,“十二五”时期,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呈现出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三个新特征。 其中,空巢化将进一步加速。城乡空巢家庭超过,部分大中城市达到;农村留守老人约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老年人照料问题日益突出。四、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2、老年人医疗卫生消费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据测算,老年人消费的医疗卫生资源一般是其他人群的35倍

39、。2004年,中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达862亿元,占基金收入的,比上年增长,增长速度比基金收入增长快个百分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之所以高速增长,人口迅速老龄化是重要原因之一。从2005年起,国家连续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2010年统计目前全国月人均基本养老金达到1300多元。 四、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3、为老年人服务的社会需求迅速膨胀。目前,中国老年人口的高龄化、老年人家庭空巢化趋势比较明显。2005年,中国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超过1600万人,纯老年人家庭占有老年人家庭的比例城市约为,农村约为,并在继续增加。 全国老龄办2011年3月日在京发布全国城乡失能老年人状况研究

40、。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恺悌介绍,根据调查预测,2010年末全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3300万,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 四、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4、与城市相比,解决农村老龄问题的压力更大。中国老年人口的近60分布在农村。农村老龄化程度比城镇高124个百分点。同时,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还处在试点阶段,农民的养老、医疗社会保障有待加强。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农村的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压力相对城镇将更加突出,西部和贫困地区尤为严峻。 第四节人口问题解决对策 保罗汉埃利奇在人口资源环境一文中指出:当代人口急剧增长,正在威胁着地球上绝大多数人的

41、生命,并认为人口急剧增长是世界上许多人处于饥饿边缘的原因。 尤其是中国,情况更是比较特殊,人口多,素质低,且老龄化严重,本节重点讲述中国解决人口问题对策一、我国人口数量方面的问题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已达亿,年平均增长率为1.07%。庞大的人口总量和比较高的增长速度对于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都是一个严重的制约因素。 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各种数据的统计结果表明: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又产生了新的人口问题。人口问题实质上就是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将会举步维艰。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将

42、于2010年11月1日零时启动,原则是:“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 一、我国人口数量方面的问题1、人口总量过大、人口增长过快阻碍了人均 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制约了人民生活水 平的迅速提高。2、劳动适龄人口的持续增长限制了劳动生产 率的提高 二、人口结构方面的问题1、人口自然结构方面的问题我国总人口的性别结构属正常状况略偏 高的类型 人口老龄化严重2、人口经济结构方面的问题产业结构问题职业结构问题城乡结构问题 三、人口质量方面的问题1、身体素质方面的问题2、思想素质方面的问题3、科学文化素质方面 四、人口分布方面的问题 我国的人口分布很不平衡,从地理角度讲:第一

43、,黑河-腾冲线东南一侧占全国面积的42.9%,人口却占94.4%,西北侧面积占57.1%,人口仅占5.6%;第二,大部分人口分布在沿海地区,内陆地区人口较少,如山东省人口密度为407人/平方公里,而西藏仅为2人/平方公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使得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也极不平衡,在经济落后地区人口分布少,开发较慢,这样,就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就吸引不住人才,造成一种非良性循环。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也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从1949年到60年代中期前,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基本上是年轻化,即少年儿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呈上升趋势。从60年代中

44、期开始,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逐渐由年轻型向成年型转变,70年代初以来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促进了这种转变。到1990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已完全成为成年型。随着出生率的下降,社会经济发展,人均寿命的延长,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发展,人口年龄结构已逐步向老年型转变。 一般来说,年轻型人口少年儿童比重大,意味着未来进入育龄群的人口多,人口增长潜力比成年型和老年型人口都大。而老年型人口由于老年人口的比重较大,每年死亡的人数就较多,如果其他条件一样,人口的死亡率就较高。 下图是我国1953年、1964年、1982年和1990年的人口年龄金字塔 从上图1990年人口年龄金字塔的下半部分可以看出两个明显的外凸

45、和一个内凹:1524岁年龄组和04岁两个年龄组的扩张,514岁年龄组的收缩。它们分别对应于19661975年和19861990年的两个人口出生高峰期,以及19761985年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时期。五、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 解决人口问题要求我们通过提高人口素质,开发和利用中国最丰富的人力资源。要求我们突出权利保障、能力促进、机会均等以实现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实施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不断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以便我们实现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的历史性转变。 发展社会生产力 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生产的商品化、市场化、

46、社会化和现代化 人口增长快,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广大的农村还是手工劳动,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家庭养老,农民还保持着传统的生育观念。究其原因,还是生产力水平低造成的。人口结构方面的问题,本质上也是生产力的问题。如人口经济结构中,第二、第三产业中的人口比例小,就是因为我国的经济不发达,生产的社会化水平低。而人口质量低,也是由生产力水平低造成的。因为,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既刺激和推动人口质量的提高,又为人口质量的提高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社会条件。在低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不可能产生高人口质量。控制人口增长,实现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群众的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都是旧的传统的生育观念。引起这种

47、生育观念自发转变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还没有从根本上出现。因而要由国家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政策的、技术的各种措施,推动和引导群众减少生育,降低出生率,控制住人口的迅速增长,努力使人口的再生产类型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生产类型,并努力使人口再生产类型达到稳定的零增长。 提高对人口问题的宣传力度 要提高各政府领导对我国人口和人口问题的认识水平,加大工作力度,面向基层,面向家庭,面向群众,把宣传教育与综合服务相结合,进一步促成他们婚育观念、人口观念的转变。要通过各种渠道将人口问题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引导他们把国家、集体和家庭、个人的利益很好地结合起来,自觉地将人口问题列到自己的

48、生活日程中。六、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1、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2、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3、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解决对策1、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基数大、速度快,而又底子薄、负担重,是“未富先老”,被称为“跑步进入老龄化”。 据统计:2001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达到9062万,人口年龄结构进入老年型。从1982年开始,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我国就完成了发达国家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完成的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变。根据预测,以65岁以上老年人口从上升到14所需时间作比较,中国为28年,法国115年,瑞典85年,英国和德国45年。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增长

49、率快于老年人口增长率。至2050年,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重将从现在的10上升到20,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占全球老年人口的15。老年及高龄老年人增加所带来的养老、医疗和照料的负担,会使我们真正感到老龄问题的压力。六、中国人口老龄问题2、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 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老龄问题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重大社会问题。六、中国人口老龄问题2、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劳动年龄人口对老年人的赡养负担加重社会保障问题突出医疗保障面临挑战老龄伦理问题越来越突出老年科学和教育严重不足 2、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劳动年龄人口对老年人的赡养负担加重 老龄化对社会发展影响重大,随

50、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社会负担日趋加重。据测算,2000年我国每100个劳动年龄人口只需负担个老年人,2050年则要负担个老年人。研究认为,在未来50年中,前20年,我国存在一个低抚养比时期,这期间少儿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已经下降,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刚刚上升,总抚养比处在从下降到上升的低谷,呈V字形。 2、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突出 农村老年人口是经济上最弱势群体之一,占人口23的农村老年人保障状况亟待改善。随着集体经济的解体,农村养老主要通过家庭赡养自行解决,农村老年人口缺乏养老、医疗、照料服务等基本社会保障,存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老人赡养纠纷和因赡养引起的自杀事件

51、时有发生。上述现象在我国中西部及贫困地区尤为突出,影响社会安定和发展。2、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医疗保障面临挑战 随着老年人口增加和寿命延长,老年期延长,因疾病、伤残、衰老而失去生活能力的老年人显著增加,给国家、社会和家庭都带来沉重负担。1993年卫生部调查表明,老年人群中6070有慢性病史,人均患有23种疾病。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人口的倍,伤残率是全人口的倍。根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1992年的调查,60岁以上老年人在余寿中有23的时间处于带病生存。老年病多为肿瘤、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老年抑郁症和精神病等慢性病,花费大,消耗卫生资源多。据北京市调查,占公费医疗对象的离退休人员,占用医疗费

52、,为在职人员的3倍。据1993年两周患病率指标的调查,老年人消耗卫生资源是全人口的倍。随着老年人增多,各项费用将进一步上升,将给社会经济带来更大的负担。 2003年,国家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以来,老年人特别是农村医疗保障有所缓解,2005年开始初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2006年试点扩大到全国40%的县(市、区),中央财政安排资金亿元;新农合报销比例也不同,由原来的40%,到今年的50-60%,当然,各地报销比例根据情况各不相同。云南2010年起农村群众住院费用实际报销不低于 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使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60%以上。 2、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老龄伦理问题越来越突出 由于老年人口增加,资源在社会和家庭不同代际之间分配和转移,需要在观念上认同,使各代人都不受到伤害和都能得到公正对待,以实现联合国提出的“不分年龄,人人共享”和“代际和谐”。在观念上没有得到认同的情况下,基本伦理原则便不能得到有效遵循。例如,法律规定老年人有获得支持的权利,这里的“支持”包括赡养。法律并规定了国家和家庭子女的责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