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事故处理案1_第1页
火灾事故处理案1_第2页
火灾事故处理案1_第3页
火灾事故处理案1_第4页
火灾事故处理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火灾事故处理案例案例一某矿带式输送机巷高冒区自然发火的处理(一)概况1999年12月23日5时,某矿东翼带式输送机大巷-540-530m上山段C13煤层高冒区严重自然发火。经过紧张的抢救,于12月25日早班稳定了火情,中班恢复了生产。该矿设计生产能力为300万t/a,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14.7,煤的自然发火期36个月,为中央并列单翼混合式通风。事故发生在东翼带式输送机大巷-540-530上段的C13煤层高冒区。该采区煤层平均厚度4.8m,煤层倾角6-8,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在煤层大巷施工过程中发生煤层冒顶,冒顶高度达5m,长度约10m,采用木垛接顶,金属网、水泥背板背帮背顶,U形

2、支架支护,并进行喷浆处理。但受1152(3)回采工作面矿压影响,过煤段附近浆皮脱落,产生裂缝,同时过煤段高冒区与采空区裂隙沟通,有漏风通道形成的可能,造成适合自燃的连续供氧条件。发火区域如图3-1所示。(二)灭火经过1.灭火方案的提出凌晨5:45,救护队闻警后迅速到达现场进行侦察。侦察结果:煤层联络巷以上带式输送机道浓烟弥漫,能见度小于1m巷。联络巷口向上70m巷道顶部观察到木垛已经被引燃。巷内的co浓度为2200ppm;CH4浓度为0.3%;CO2浓度为0.1%。首先出动救护小队用水管直接灭火,试图减小火势,效果不理想。由于火区存在范围广、烟雾大、能见度低、co浓度高等困难因素,但也具备上山

3、巷道运输、通风、通水、通电条件好及CH4浓度小等有利条件。灭火指挥部经研究后,作出以下综合灭火方案:(1)喷浆堵漏,初步隔绝供氧,控制烟雾。(2)寻找高温点,采用直接打钻注水法,密集钻孔,吸热降温。(3)火势得到控制后,利用双液注浆泵向高冒区注入凝胶进行彻底隔离灭火。(4)在综合灭火的同时,矿方准备封闭材料,以备灭火无效时,实施封闭。2、灭火方案的实施(1)喷浆。由于火区煤壁温度高,喷浆难度大,且救护队无此专业人员,经救灾指挥部研究决定,由矿方抽出喷浆技术较高的专业人员;在对人员进行短时间氧气呼吸器培训后,指派专职人员监护他们佩带呼吸器进入灾区进行喷浆设备安装和准备材料,23日20日开始喷浆。

4、由于环境恶劣,喷浆反弹率较大,工作十分困难,需补喷23遍。至24日8时50分CO由喷浆前的2200PPm降至800PPm。10时40分又降至500PPm,烟雾也逐渐降低。15时过煤层段巷道喷浆完毕。(2)打眼注水。24日上午,在喷浆的同时,用红外测温仪探明3处高冒点(喷浆表面最高温度达155),用煤电钻向高冒处高温点打了第一个钻孔(孔深7.0米)17时利用快速密闭对冒烟严重处和支架边缝进行堵漏,效果比较理想。因考虑到注水后可能发生水煤气爆炸,将人员撤至联络巷下口东一副石门。18时开始注水。18时15分救护队进入侦查,发现从支架边缝窜出蓝火,顶板未见淋水出来,分析这是注水后产生的水煤气发生燃烧。

5、10min后再进行侦察,蓝火不见,顶板开始淋水。出水温度达到80,18时50分CO降至300PPm,烟雾减小。夜班又在着火区域打了16个钻孔,因水量不够,临时把风管改成水管,加强注水。至25日6时,CO降至20ppm,钻孔水温度为35,巷道温度22,CH4:0.25%、CO2:0.05%,无烟雾和水气。火情基本得到控制。(3)注凝胶。为了对事故区域进行彻底处理,灭火指挥组提出了进一步处理意见:继续对高温区打钻注水;对整个过煤段巷道继续补浆堵漏;从25日早班开始安装双液注浆泵注凝胶,彻底隔离火点。至25日11时,测得CO已无,CH4:0.1%.CO2:0.05%,钻孔出水温度30,巷道空气温度2

6、2。18时带式输送机清理工作完毕后,恢复生产。(三)经验和体会(1)本次事故整体处理方案制定正确,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经济损失。带式输送机担负该矿东一、东二采区的出煤任务,现在平均日产煤量3000t,如对该巷实施封闭,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通过救护队现场侦查,指挥组快速果断采取喷浆注水后,再注凝胶的综合灭火方案,这一方法近年来在处理高冒区着火事故时多次应用,均取得较好效果,技术也日趋成熟。此次灭火方案仅用2d时间就控制了火情。(2)灭火期间,因抢险人员始终处于烟流回风侧,烟雾大,影响抢险作业,有人提议打开缓冲仓门,调风减少烟雾。但指挥组认为增风后虽能减少烟雾,但同时将造成火情扩大,始终保持原通风状

7、况,对火情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3)在指挥组统一指挥下,采用救护队和矿方联合作战,在救护队实施保护下,非救护人员佩戴氧气呼吸器进入灾区施工作业,提高了事故处理的速度和有效性。但这一做法是有前提的:作业人员距新鲜风流不能过远;CO浓度不能过高;无爆炸危险。(4)救护队在事故处理中,采取了正压呼吸器与井下救灾通讯系统配套联系功能,解决了绞车通讯问题;快速喷浆密闭封堵缝隙效果明显;用红外线测温仪寻找高温点,较好的提供了打钻注水方位。这些新材料、新装备的投入运用,大大提高了队伍的整体作战能力。(5)由于救护队员对煤矿专业特殊工种操作技术掌握较少,在抢险中开绞车、喷浆等工作无法独立操作,完全由矿方

8、人员佩带仪器作业,又是安全上的一个隐患。因此。救护队应增加对专业工种的技术操作学习,努力向一专多能方向转化。案例二某矿掘金工作面火灾及瓦斯爆炸事故的处理2002年2月6日凌晨3时,某矿掘进101队工作面(采煤1队S1采区11228工作面降压风巷)爆破着火,引起芭片及煤燃烧。在处理过程中,又相继发生3次瓦斯爆炸,给矿井安全生产和抢险救灾工作造成严重威胁。救护队闻警出动,经过中队联合作战,历时12天,共出动36队次,至2月28日完成对灾区的永久密闭,顺利完成事故处理。矿井采用竖井、集中石门、运输大巷开拓全井田,共有可采煤层10层。采煤方法为走向长臂冒落法,炮采。矿井通风方式为混合式,矿井瓦斯等级为

9、高瓦斯突出矿井,煤层自燃发火期3-6个月。各可采煤层均有煤尘爆炸危险性,煤尘爆炸指数为33%-42%.S1采区是该矿的主要采区,有两个工作面。11228工作面位于该采区二阶段B8槽东翼,走向长260m,倾斜长110m,煤层厚度2.2m。倾角21.在回采过程中工作面上段遇走向断层,遂由掘进101队施工降压风巷,掘进约60m处,2002年2月5日夜班爆破后产生火灾及瓦斯爆炸事故。(二)事故的发生及处理经过1.事故的发生经调查分析,火灾的发生是由于该掘进工作面处于断层附近,掘进进度快,瓦斯涌出量较大,2月5日夜班打眼后装药不合格,泡泥封孔长度不够,爆破火焰引燃瓦斯,继而引起芭片及浮煤等可燃物燃烧。现

10、场人员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导致火势越来越大,无法控制。救护大队于2月6日3时20分接到集团公司调度室通知,大队立即命令四中队出动,2个小队赶赴事故现场,并将事故情况向大队领导汇报。2.事故处理经过四中队接到命令后,两个值班小队迅速赶到矿井对灾区进行侦查。大队和集团公司有关领导相继赶赴事故现场,并成立了抢险指挥部,统一指挥事故处理工作。根据事故情况初步拟定3个方案:(1)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保持局部通风机正常通风,直接灭火。(2)如无法直接灭火,则尽可能在降压风巷口快速建立临时密闭,封闭着火巷道。(3)如火势发展很快,近距离作业有安全危险,则退至11228工作面下顺槽适当位置建立临时封闭墙

11、,对工作面实施封闭。某矿掘进工作面火灾事故,如图3-2所示。由于灾区人员已全部撤离,四中队2个小队都从进风巷进入对灾区进行侦查,在侦查中测得工作面降压风巷以下1m处CH4;0.8%、CO:2000ppm,温度t:50,烟雾较大,能见度只有0.5m;降压风巷口CH4:1.2%、CO:3000PPm、温度t:60,浓烟滚滚,无法继续前进,经用水管洒水降温、灭火,毫无效果,领队指挥员立即将现场情况向指挥部进行了汇报。由于火势发展很快,瓦斯涌出量大,第一和第二方案已不具备实施条件,且危险性大。指挥部决定在下顺槽巷道建立临时密闭,隔断风流,控制灾情发展。2个小队选定位置,于5:30停止局部通风机供风,7

12、时完成木板密闭,并用快速密闭对墙面和周边进行喷涂,增加严密性。密闭完成后,救护队人员撤出,矿方留3人在距事故地点约600m处的机电硐室警戒观察。上午9时40分灾区发生瓦斯爆炸,临时密闭遭到破坏,在机电硐室警戒的人员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大队领导得知变故后,立即率三中队一个小队,并通知一中队出动一个小队赶赴事故矿井。由于灾情发生了变化,情况变得复杂起来,指挥部决定将事故定性为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炸事故处理。先观察48小时,待灾区情况稍稳定后再采取措施处理。下午由一中队一小队在s1bc运输石门联络巷交叉口观察监视灾区情况(此点距事故约1200m),并每隔30分钟向指挥部汇报一次,当班无异常。夜班由四中队

13、1个小队监视,约23时40分,灾区发生第二次爆炸,监视人员听到爆炸声,感觉到风流的颤动;7日全天未发现灾区有异常情况。通过48小时观察,灾区情况比较稳定,指挥部决定封闭灾区。为了保证救灾人员的安全,封闭的位置选择在距事故点较远、不易受爆炸波冲击的地方;同时由于通风系统复杂,回风侧巷道较多,决定先封闭进封测,待灾区进一步稳定后在封闭回风侧。进风侧分别在S1B运输石门和带式输送机机头联络巷建立砖石墙,并对煤仓出口用快速密闭法进行喷涂封堵。2月8日早班由四中队1个小队在带式输送机机头联络巷掏槽,监护矿方运料;二中队1个小队在运输石门掏槽监护矿运料和打防爆墙。中队调一中队2个小队、四中队1个小队、六中

14、队2个小队,计5个小队完成二道砖石墙封闭任务。四中队1个小队、六中队2个小队负责运输石门封闭,一中队2个小队负责带式输送机机头联络巷封闭。下井前统一进行战前检查和布置任务,讲解安全注意事项,下达作战任务书。运输石门断面达16m2,风量达3500m3/min左右,由于准备工作不太到位,进行必要的处理后才开始工作,砖石墙建到1.5m高,对防爆墙的3米孔进行缩口,试图减少通风量,在防爆墙口缩至1.5 m2左右时灾区发生第三次爆炸,此时为8日下午16时30分。现场人员突然感到风流停止,领队指挥命令卧倒,但大部分队员慌乱地跑啦,仪器也未带。暴风时间约5s后恢复正常,未听到爆炸声,也为感到冲击波。通风正常

15、后继续打墙,19时20分左右完成密闭工作,人员全部撤出升井。但由于负压大、风速快,接顶和封堵门孔工作困难,所以墙体质量较差,漏风量大。密闭墙建成后矿方采取减风措施,降低负压,以减少漏风。9日上午四中队1个小队下井查看密闭墙情况,并进行简单堵漏,10日上午四中队2个小队又对两道墙进行修复、堵漏,进风墙密闭墙顺利完成。进风侧封闭后,灾区情况进一步稳定,回风侧一氧化碳和烟雾减小,温度下降。为了彻底消灭灾情,尽快恢复采区生产,2月14日指挥部研究制定了回风侧封闭方案。决定在S1B回风巷、S1B到C回风联络巷和S1C回风石门3个地点首先建立临时板墙对回风侧封闭。当天四中队2个小队下井侦查确定位置,并进行

16、必要的准备。在侦查过程中曾发生一名队员未打招呼,擅自离队解手,后来找不到队伍,严重违反矿山救护规程的现象。2月16日上午一中队1个小队、四中队2个小队在大队领导的直接指挥下,分别构筑了3道板墙,并用快速密闭对墙面和周边进行喷涂,11时左右全部施工完毕,完成对灾区的完全封闭。灾区封闭后,回风侧CO逐渐减少,情况稳定,至18日在S1B回风侧已测不出CO。矿方积极准备条件,材料备齐后,2月28日组织一中队2个小队、四中队2个小队、六中队1个小队对回风侧3道永久墙同时施工,上午8时30分下井,下午14时全部完成。历时12天顺利完成了事故处理任务。(三)经验教训1.救援处理方案切实可行,把保证救灾人员安

17、全放在首位掘进头火灾处理难度较大,特别是在高瓦斯突出矿井,如果错过第一次灭火时间,未将火源扑灭,则随着火灾的蔓延和火源以里瓦斯的积聚,瓦斯爆炸的危险性会迅速增强。根据现场情况,放弃直接灭火,确定在下顺槽巷建好板闭后立即撤出人员,是及时果断的正确决策、避免了爆炸伤人。第一次爆炸发生后,即将事故性质定性为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炸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正确判断,为保证救灾作业人员安全、事故顺利处理确定了基础。2.密闭建筑顺序和范围确定合理根据回风系统复杂,巷道多的具体情况,采取先封闭进风侧,隔断风流,减少对火区的供氧量,控制和稳定灾情是安全有效的。密闭墙位置的选择即考虑到安全,又不至过分扩大封闭范围,救灾作业人员有一定的安全感。3.任务明确,指挥靠前各级指挥员以身作则,亲临一线,极大地鼓舞了队员的士气。集中统一思想进行战前检查布置任务,讲解安全注意事项,使指挥员心中有数、目的明确。4.遵章守纪,团结协作绝大数参战人员组织纪律性较强,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多中队、小队联合作战,做到了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协调一致。5.侦察探查,检查事故现场准确性要进一步提高侦察探险犹如诊断病情,侦察探险小队要明确分工,迅速仔细地查清灾害情况和各种气体及变化趋势,并及时向指挥部全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