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标准与法规-详解_第1页
食品标准与法规-详解_第2页
食品标准与法规-详解_第3页
食品标准与法规-详解_第4页
食品标准与法规-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PT文档系列文档系列 (PPT可可编辑版编辑版)第二章第二章 标准化与食品标准制定标准化与食品标准制定 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第二节第二节 标准化方法原理与标准分类标准化方法原理与标准分类 第三节第三节 食品标准的制定食品标准的制定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 二、国外和国际标准化管理及机构概况二、国外和国际标准化管理及机构概况 三、中国标准化基本情况三、中国标准化基本情况 四、标准化法的主要内容四、标准化法的主要内容 标准标准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的秩序,经协商一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的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的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致制定并由公认的机

2、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标准化标准化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的秩序,对实际的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的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活动。注注1 1:上述活动主要包括编制、发布和实施标准的过程。:上述活动主要包括编制、发布和实施标准的过程。 注注2 2: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预期

3、目的改进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程或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 (二) 标准化国际机构 。 1999年中国标准研究中心成立 2001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与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并组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成立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管理局)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标准化的管理实行的是:“政府主导、计划控制、强制实行”。标准均为强制性的。 1989年4月1日开始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把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 提出了“人才、专利、技术标准”三大战略,以适应入世要求进行一系列改革。 提出了提高、

4、加快、接轨的标准化工作任务目标。(一)制定标准的范围(一)制定标准的范围 (二)标准化的主要任务(二)标准化的主要任务 标准化法第三条规定我国标准化的主要任务是: (三)制定标准的原则要求(三)制定标准的原则要求第二节第二节 标准化方法原理与标准分类标准化方法原理与标准分类 1、简化原理(、简化原理(predigesting principles) 具有同种功能的标准化对象,当多样性的发展规模超出了必要的范围时,即消除其中多余的、可替换的、低功能的环节,保证其构成的精炼、合理,并使整体功能最佳。对客观事物进行简化时,既要对不必要的多样性加以压缩,又要防止过分压缩。对简化方案的论证应以确定的时间

5、、空间范围为前提。简化的结果必须保证在既定的时间内满足一般需要,不能因简化而损害用户和消费者的利益。对产品的简化要形成系列,其参数组合应尽量符合标准数值分级规定。 2、统一原理(、统一原理(unifying principles) 等效是统一的前提条件,只有统一后的标准与被统一的对象具有功能上的等效性,才能替代。 统一要先进、科学、合理,也就是说要有度。 统一要适时进行。过早统一,有可能将尚不完善、不稳定、不成熟的类型以标准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更优秀的类型出现;过迟统一,当低效能类型大量出现并形成定局时,要统一就比较困难,而且要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统一又分为绝对统一和相对统

6、一。 绝对统一不允许有灵活性,如编码、代号、标志、名称、单位等。相对统一是出发点和总趋势统一,这种统一具有灵活性,可以根据情况区别对待。 3、协调原理(、协调原理(harmony principles) (1)标准内部系统之间的协调。 (2)相关标准之间的协调。 (3)标准之间的协调。4优化原理(优化原理(optimizing principles) 优化原理是指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对标准系统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选择、设计或调整,使之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优化原理包括以下具体内容: 标准化对象应在能获得效益的问题(或项目)中确定,没有标准化效益问题(或项目),就没有必要实行

7、标准化。 在能获得标准化效益的问题中,首先应考虑能获得最大效益的问题。在考虑标准化效益时,不只是考虑对象的局部标准化效益,而应该考虑对象所在依存主体系统即全局的最佳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制定标准的机构制定标准的机构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国务院有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国家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法人代表或其授权人企业标准企业标准2、按性质分类、按性质分类我国强制性标准属于技术法规的范畴,其范围有五个方面,即:3、按内容分类、按内容分类 4、按形式来分类 在决策层工作标准中可以分成 最高决策层者工作标准 决策层人员工作标

8、准 在管理层工作标准中可以分成 中层管理人员工作标准 一般管理人员工作标准在操作人员工作标准中可以分成 特殊过程操作人员工作标准 一般人员(岗位)工作标准(二)国际食品标准分类(二)国际食品标准分类1、国际标准(ISO) ISO的任务: 标准编写的依据 学习、理解GB/T 1.12000要掌握的基本思想 在GB/T 1.1-2000中,突出强调要区分“规范性”和“资料性”的不同。顺序顺序名称名称内容内容第第0 0阶段阶段预阶段预阶段提出新工作项目建议。提出新工作项目建议。第第1 1阶段阶段立项阶段立项阶段提出新工作项目,搜集资料,确定指标。提出新工作项目,搜集资料,确定指标。第第2 2阶段阶段

9、起草阶段起草阶段提出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编制草案,征求意见提出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编制草案,征求意见第第3 3阶段阶段征求意见阶段征求意见阶段提出标准草案送审稿提出标准草案送审稿 第第4 4阶段阶段审查阶段审查阶段提出标准草案报批稿,预审和终审。提出标准草案报批稿,预审和终审。 第第5 5阶段阶段批准阶段批准阶段提供标准出版稿,编号、发布、实施。提供标准出版稿,编号、发布、实施。 第第6 6阶段阶段出版阶段出版阶段提供标准出版物。提供标准出版物。 (三)制定标准的快速程序(三)制定标准的快速程序正常程序(正常程序(A A程序)程序)完整七个阶段完整七个阶段B B程序程序省略起草阶段省略起草阶段

10、同等采用国际标准同等采用国际标准时启用时启用C C程序程序省略起草和征求省略起草和征求意见阶段意见阶段现行标准修订,现现行标准修订,现行行业标准转化为行行业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时启用国家标准时启用(四)企业标准的制定范围和原则以及程序(四)企业标准的制定范围和原则以及程序3、制定企业标准的一般程序 (1)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2)起草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 (3)征求意见,形成标准送审稿 (4)审查标准,形成标准报批稿 (5)标准的批准、发布与实施 企业标准由企业法人代表或授权的主管领导批准,由企业标准化管理部门编号、发布和实施。 (1)概述要素 介绍内容、背景、制定情况以及该标准与其他标准的关

11、系的要素,即标准的封面、目次、前言和引言等。(2)补充要素 提供附加信息,以帮助理解或使用标准的要素,即标准的资料性附录、参考文献和索引等。 3、必备要素 在标准中必须存在的要素。 4、可选要素 在标准中不是必须存在的要素,其存在与否视标准条款的具体需求而定。标标准的准的要素要素资资料性料性要素要素资资料性料性概概述要素述要素封面封面目次目次前言前言规规范性范性要素要素资资料性料性补补充要素充要素参参考文考文献献索引索引资资料性附料性附录录规规范性一般要素范性一般要素规规范性技范性技术术要素要素名名称称范范围围规规范性引用文件范性引用文件术语术语和定和定义义要求要求规规范性附范性附录录1、要求

12、、要求 标准所规定的条款应明确而无歧义,并应满足以下5个要求。 (1)在标准的范围一章所规定的界限内按需要力求完整 (2)清楚、准确、相互协调 (3)充分考虑最新技术水平 (4)为未来技术发展提供框架 (5)能被未参加标准编制的人员所理解2、统一性、统一性 5、适应性、适应性 标准的适应性强调两方面的内容: (1)标准内容应便于实施 (2)标准内容应易于被其他文件所引用 6、计划性、计划性 7、采用国际标准、采用国际标准三、标准的结构三、标准的结构(一)标准内容的划分(一)标准内容的划分 1、单独标准、单独标准 在一般情况下,针对每个标准化对象应编制一项单独的标准,并作为整体出版。 按要素的规

13、范性和资料性的性质以及它们在标准中的位置来划分,可以分为: 教材p37图2-1 3 3、GB/T1.1-2000GB/T1.1-2000对层次的规定要求对层次的规定要求(3)条)条 凡是章以下有编号的层次均称为“条”。 条的设置是多层次的,但最多可分成第五层次。 条的设立应考虑以下两条: 有被引用的可能时; 同一层次中有两个以上(含两个)的条。(5)列项)列项 (二)标准中要素典型编排(二)标准中要素典型编排 书P40P41表2-3四、标准编写的具体要求四、标准编写的具体要求(一)资料性概述要素的编写(一)资料性概述要素的编写1、封面的编写:、封面的编写: 标准封面的主要内容: 标准的类型,标

14、准的标志,标准的编号,代替标准编号,国际标准分类号(ICS号),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备案号,标准的中文名称,中文名称对应的英文名称,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示,标准的发布及实施日期,标准的发布部门或单位。(1)标准的类型: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2)标准的编号 在标准封面中标准类型的右下方是标准的编号。标准编号由标准代号、顺序号和年号三部分组成。 例如:国家标准: GB/T XXXXX XXXX年号年号标准顺序号标准顺序号推荐性国家标准代号推荐性国家标准代号行业标准:NY/T XXXX XXXX年号年号标准顺序号标准顺序号推荐性行业标准代号(农业)推荐性行业标准代号(农业)

15、地方标准:DBXX/ XXX XXXX年号年号标准顺序号标准顺序号强制性行业标准代号强制性行业标准代号企业标准:Q/ XXX XXXX XXXX年号年号标准顺序号标准顺序号企业代号企业代号企业标准代号企业标准代号XX企业标准代号企业标准代号 行业标准中具体行业的代号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有关规定执行。 如农业NY;水产SC;水利SL;林业LY;化工HG;纺织FZ;医药YY;民政MZ;环境保护HJ;建材JC等。 国际标准分类号和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可以查有关资料获得。 备案号的组成: 顺序编号年号。(3)标准的名称 标准名称应仔细斟酌所用名称的措辞。所起草的名称要尽可能简练,并应表明准确的主题,使

16、该标准与其他标准的主题能够容易区分。 标准名称的一般构成要素 : B、标准的英文名称 C、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在引用标准的名称最后给以标识,一般有三种情况: 等同:代号IDT; 修改:代号MOD; 非等效:代号NEQ2、目次的编写、目次的编写 3、前言的编写、前言的编写 说明标准的结构(对系列标准很重要);说明采用国际标准的有关情况;说明标准代替或废除的全部或部分其它文件;说明与标准前一版的重大技术变化;说明标准附录的性质(规范性附录和资料性附录)。(2)基本部分的内容(不可以省略) 前言编写中不能写入的部分阐述标准的重要意义以及产品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介绍标准的立项情况或编制过程等

17、。在前言中无意识的给出了技术要求。4、引言的编写、引言的编写 (二)规范性一般要素的编写(二)规范性一般要素的编写1、范围、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规范性引用文件 (1)标题)标题 “规范性引用文件”(2)引用文件的方式)引用文件的方式 明确区分出“注日期引用”和“不注日期引用” 在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才可以有意不注日期引用文件。(3)引用一项标准的所有部分)引用一项标准的所有部分 引导语的包含有以下含义: (6)引用文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引用文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三)规范性技术要素的编写(三)规范性技术要素的编写1、术语和定义、术语和定义 是可选要素。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引导语: 下列

18、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GB/T XXXXXXXX的本部分。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GB/T XXXXXXXX的本部分。2、符号和缩略语、符号和缩略语 是可选要素符号标准的起草与编写应符合GB/T20001.23、要求、要求 要求要素是规范性技术要素中核心内容之一。 (1)要求要素的内容 (2)选择技术内容的原则 4.抽样 在标准抽样要素中,应考虑: 根据需要应规定抽样的条件,如时效条件、干燥条件、过筛条件等; 根据需要应规定抽样方法,如四分法、随机数法等; 对易挥发或易变质的样品,还应规定样品贮存容器、保管条件或保存期

19、限等。 5.试验方法:试验方法:试验方法是测定产品特性值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方法,并对测试条件、设备、方法、步骤以及抽样和对测试结果进行数据统计处理等做出统一规定。(1)试验方法的基本内容:方法原理概要;试剂材料的要求;试验仪器设备及其具体要求;试验装置;试样及其制备方法;试验程序;试验结果的计算和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或允许误差等。 检验规则的内容包括 检验分类 判定规则 检验分类: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类。 判定规则 对每一类检验均应判定产品合格、不合格需复检、报废的原则,以及由于检验工作或试样本身原因需进行重检的规则等。 6.分类和标记分类和标记 7.标志、标签和包装、运输与贮存标志、标签和包装、运输与贮存 对于食品来说,必须执行GB77182004 食品通用标签标准的规定。 (2)包装 (3)运输 (4)贮存 贮存条件、场所、堆放方式等。8.规范性附录规范性附录 (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