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训练题含答案_第1页
伤仲永训练题含答案_第2页
伤仲永训练题含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伤仲永(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一、注释伤仲

2、永伤:。世隶耕隶:。仲永生五年生:。未尝识书具尝识:。书具:忽啼求之啼求:。之父异焉异:。焉借旁近与之:。旁近,。与:。之.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1以养:。收族:收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是指:。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文:。理:。者邑人奇之奇:。稍稍宾客其父稍稍:。宾客:宾或以钱币乞之或以乞:。利其然:。禾。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扳:。环:。谒:。邑人:从先人还家从:。先人:不能称前时之闻:复到舅家问焉复:焉泯然众人矣:。泯然:。众人,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王子:通:悟:受:天: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贤:于:材: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卒:于:不至:彼其受

3、之天也彼苴:/、得为众人而已耶?已:耶:二、解释加横线的字1、之忽啼求之借旁近与之传一乡秀才观二邑人奇之或以钱币乞芝仲永之通悟其受之天也卒之为众人不受之人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2、其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其受之天也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3、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4、自:并自为其名5、闻:余闻之也久指出下列古今异义词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2、其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其受之天也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3、于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4、自:并自为其名5、闻:余闻之也久指出下列古今异义词意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稍稍宾客其父彼其受之天也,于舅家见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不能

4、称前时之葩父利其然也如此其贤也,贤于材人远矣1养父母2、文理3、或词类活用 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词作动词。 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 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 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三、翻译下面句子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3、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4、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5、泯然众人矣。6、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7、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8、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四、幼年的方仲永可以称为“神童”,“天才”,他的过人之处表现在哪方面?

5、用文中语句回答。五、方仲永的故事给你什么启示?六、分析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邑人,不使学”一句。七、(一)理解几个用法特殊的词1、旦扳仲永环谒于邑人”2、邑人奇之”3、稍稍宾客其父”4、父利其然也”八、阅读理解1、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3、第一段为什么特别交代方仲永世隶耕”?4、写乡人,邑人和父亲的表现的作用是什么?5、不使学”的作用有哪些?九、概括本文主题十、中考题一甲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

6、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节选自伤仲永)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注解孤陋片面、浅陋。资盘缠。审详细。稽探究、考察。庶几差不多。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邑地方,丘孔子。勉勤勉,努力。6.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2分) 卒之为

7、众人卒: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至: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域: 终无济于天下济:7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译文: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译文:&甲文谈“成才”,乙文谈“做学问”,二者强调的重点各有不同。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具体有什么不同。(3分)9甲乙两文都具有较强的议论性,试分别概括两文所论述的主要内容。(4分)甲文:乙文:十一、中考题二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1922题。(17分)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

8、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李贺作诗(李贺)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当时著名文人)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早就构思好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带着小僮仆。奚,x),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牵强符合)程课(固定的格式)者。及暮归,足成之(母)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19从这两则文言文中可以

9、看出仲永与李贺的共同点是。2分)20,而李贺则成了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童年时的相同点和成年后的不同结果,给你的启发是(4分)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1)稍稍宾客其父:(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3)是儿要呕心乃已耳:21 李贺作诗选段中与伤仲永选段中“指物作诗立就”一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2分)十一、中考题二参考答案:19他们小时都很聪明。(意思对即可给分)回答要点:(1)后天努力的重要性;(2)家庭环境及教育的重要性。以上两点,只要答对一点即可得满分,能从其它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20. (1)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或:渐渐地以宾客之礼接待他父亲;或:渐渐地以他父亲

10、为宾客。(2)那诗的文字和道理都有值得一看的地方;(3)这孩子要呕出心才会停止!21. 援笔辄就如素构。十、中考题一2005年临沂市(课改实验区)参考答案:6终于达到地方(答“疆界”“区域”也算对)帮助(2分,每解释对两个得1分)7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人们做学问,如果不每天进步就会每天退步(4分。每句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翻译正确、无语病即可)&甲文强调要想成才,除“受之天”夕卜,更要“受之人”。乙文强调做学问要有研讨的朋友,要认真钻研书中的道理,要出门学习生活(或开阔眼界)3分。答对甲文所强调的重点得1分,答对乙文所强调重点的两个方面即可得2分9甲文:论述了后天教育对成才

11、的重要性乙文:论述了“为学”不进则退的道理(4分,各2分)6终于达到地方(答“疆界”“区域”也算对)帮助(2分,每解释对两个得1分)二1、今:抚养自己的非生身父母古:赡养父母今:文科、理科/文章内容或词句方面的条理古:文采和道理今:或者古:有的人,不定指代词词类活用 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词作动词。 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 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 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四、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五、后天学习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人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后天的教育和学习。青少年应正确认识自己:天资好的,加上勤

12、奋学习,可能成为栋梁之材;反之,即使天资再好,如不学习,同样会碌碌无为。另一方面,即使天资差的人,如勤奋学习,也可以成为有用之才。)六、利”:表现了其父贪求钱财、鼠目寸光的性格特点。环谒”:概括了其父求财的可鄙行为。不使学”:暗示了仲永泯然众人”的必然结果。本句用极其凝炼的笔墨,揭示了仲永才能衰竭,天资尽丧的原因。七、名词活用为状语,每天。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对感到惊奇。名词活用为动词,把当宾客招待。名词活用为动词,认为有利。八理解下列句式、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1、不使学”省略句2、还自扬州”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从扬州回家。八、三个阶段:1、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如五

13、岁时就啼哭求之”。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青年时期。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2、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3、三字交代了方仲永的身份、家庭环境,既衬托了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又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4、从侧面写出了方仲永天资非凡,才思敏捷的神童形象。?埋下方仲永才能衰退的隐患?5、为方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方仲永命运变化的关键。参考答案译文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

14、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那里把那些东西借来给他。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我叫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

15、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王安石说: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优秀得多;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还没有达到要求。他得到的天资是那样的好,没有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本来就不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伤:哀伤,叹息。金溪:地名,今在江西金溪。隶:属于。生:生长到。识:认识。书具:书写的工具(笔、墨、纸、砚等)。求:要。异:对?感到诧异。借旁近:就近借来。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与:给。.养:奉养,赡养。收族:团结宗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意:主旨(中心,或文章大意)。一:全。指:指定。就:完成。文:文采。理:道理。邑人:同(乡)县的人。奇:对?感到惊奇(奇怪)。稍稍:渐渐。宾客:这里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宾,本文的意思是状语。乞:求取。利其然:认为这样是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