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A)_第1页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A)_第2页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A)_第3页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A)_第4页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A)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卷(A)1、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1、 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灯元谋人在A、 云南省B、 四川省C、 贵州省D、 北京市2、 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是:A、 炎帝B、 黄帝C、 尧D、 舜3、 民以食为天。由我国先民最先种植的粮食作物是:A、 粟、小麦B、 水稻、玉米C、 水稻、粟D、 水稻、小麦4、 约公元前2070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是:A、 尧B、 舜C、 禹D、 启5、 夏朝和商朝灭亡相似之处都是:A、 少数民族进攻B、 用人不当C、 迁都D、 暴君统治6、 下面不属于周朝制度的是:A、 礼让制

2、B、 奴隶制C、 世袭制D、 分封制7、 以下内容和管仲改革无关的是:A、 改革币制B、 改革内政C、 发展生产D、 改革军事8、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A、 夏B、 商C、 周D、 秦9、 商鞅变法获得成功的原因是:(1) 、变法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2) 变法的内容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利益(3) 商鞅有改革的魄力,得到秦孝公的支持(4) 变法符合奴隶主贵族的心愿A、123 B134 C124 D23410、 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的“仁”的思想来自于:A、 道家B、 儒家C、 法家D、 墨家11、 下列主张中,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的是:A

3、、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B、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C、 仁者爱人,为政以德D、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12、 电影英雄中刺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种写法,互不相同”,秦王说“统一以后这些杂七杂八的文字一律废掉,只留下一种写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1、 秦始皇完成国家统一后,只是在局部地区统一了文字2、 秦统一以后,把小篆作为通行全国的标准字体3、 文字的统一促进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4、 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A、1234 B134 C124 D23413、 右图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李白称赞他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称赞他的功绩是:A、 结

4、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完成统一B、 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C、 推行郡县制,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D、 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14、 象棋棋盘上两军之间有楚河汉界,楚河汉界与下列哪一历史有关:A、 秦统一六国B、 楚汉之争C、 赤壁之战D、 淝水之战15、 关于“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 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B、 儒家治国思想占据主导地位C、 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取得成效D、 秦末家民战争促使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16、 你如果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丞相,可能会遇到下列哪些事件的发生:1、 焚书坑儒2、 书同文,车同轨3、 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4、 张骞出使西域

5、5、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A、123 B124 C345 D123417、 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采取攻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汉武帝态度比汉初皇帝强硬B、 汉武帝时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C、 汉武帝进,“和亲”政策不起作用D、 汉武帝时匈奴势力衰弱18、 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它以“纪”、“传”等体例进行编写,史料翔实,文笔生动,是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部史书是:A、 尚书B、 春秋C、 史记D、 道德经19、 公无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

6、操“志”在何处:A、 统一天下B、 消灭袁绍C、 废汉称帝D、 建立魏国20、 三国终鼎立局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A、 赤壁之战曹操败北B、 曹丕定都洛阳C、 刘备在成都称帝D、 孙权称王建立吴国21、 公元4世纪时,统一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及其建立政权的是:A、 匈奴、汉B、 鲜卑、燕C、 氐、前秦D、 羯、前秦22、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 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B、 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C、 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D、 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23、 下列改革中,促进民族融合,加速少数民族进程的是:A、 管仲改革B、 商鞅变法C、 北魏孝文帝改革D、 汉武帝改革24

7、、 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错误的一组是:A、 祖冲之-神灭论B、 贾思勰-齐民要术C、 郦道元-水经注D、 陶渊明-归园田居25、 下列几位历史人物,对人类文化传播贡献最大的是:A、 张衡B、 张骞C、 蔡伦D、 祖冲之2、 材料分析题(26题8分,27题10分,28题16分)26、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以上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分)2、 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2分)3、 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官职?它的设置标志着什么?(4分)27、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

8、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西汉史记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而帛之饶覆衣天下。-南朝宋书1、 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变化?(2分)2、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4分)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深远影响?(2分)3、 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2分)28、 材料一: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材料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9、”材料三:东汉画像砖:1 汉代讲学图请回答:1、 材料一中“致命打击”指的是哪一事件?(2分)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2分)2、 材料一中的“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又是指什么历史现象?(2分)当时为什么能出现这种现象?(2分)3、 材料二反映的这一政策的目的又是什么呢?(2分)推行这一政策的手段和材料一所指事件有何不同?(4 分)4、 材料三反映手历史现象和材料二又有什么联系?(2分)3、 探究题(16分)29、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步骤一、走进历史上的民族关系(1) 举例说明秦汉时期,中原王朝与匈奴存在的

10、关系。(各举一例)(4分)(2) 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大融合?(4分)步骤二、体验历史上的民族关系(3) 穿时空隧道,你来到了北魏时期,亲历了北魏孝文帝民族改革的前后情况,试举例说明孝文帝改革前后北魏的变化。(4分)步骤三、感悟历史上的民族关系(4)历史上各民族之间关系的主流是什么?(2分)由史及今,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2分)参考答案:第一题:单项选择题:1-5:ABCCD6-10:AADAB11-15:BDABB16-20:CBCAD21-25:CACAC第二题:材料分题26、(1) 张骞出使西域(2) 沟通了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打通了“丝绸之路”有利于东西文化交流

11、)(3) 西域都护、西域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7(1) 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2) 一、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二、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三、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安定。四、劳动人民辛勤劳动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基础、(3) 保持安定环境,引进人才,引进技术28(1) 、秦始皇焚书坑儒,为了加强思想控制,进而加强中央集权(2) 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急待解决,各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争论(3) 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加强思想控制,实现思想大一统材料二:事件强调教化和灌输,体现儒家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