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_第1页
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_第2页
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1 综合说明按照中华人民国水土保持法 中华人民国水土保持法实施 条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的规定,为预防和减轻因工程建设活动引起的水土流失,保护生 态环境, 2010 年 6 月 22 日,受某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委托, 我站承担了某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的编制任务。接受委托后,我站组织技术人员,认真查阅文件,多次深入 现场实地勘测,全面收集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根据开设建 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规定的要求,结合主体工程设计和工 程施工特点,于 2010 年 6 月编制完成了某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灰 岩矿水土

2、保持方案报告书 。1.1 主体工程概况某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位于某乡北庄村北 1km 处。矿区 南距某乡北庄村1km,西距林州20 km,东距水冶镇6km,位于安 林公路北侧,经水冶可东到某、西达林州、南至,交通十分便利。 该矿区围由 7 个拐点圈定,开采深度由 465 米至 346 米标高。矿 区面积约 0.0447 平方公里,可采储量约 60.8 万吨,规划生产能 力为8万吨/年,预计服务年限8.5年。工程总投资108.79万元, 其中土建投资 1.2 万元。矿区总面积 1 0 .6hm2 ,其中采石区 2.98 hm2,2 2 2加工区1.51hm,排土场区 0.15 hm,场区道路1

3、.46hm。该区地处中纬度带,属大陆性半干旱型气候,夏季炎热,冬 季寒冷干旱。最高气温 40.6 C( 79年6月13日),最低气温为23.6 C( 76年12月26日),年平均气温13.6 C。年平均降雨 701 毫米,最大 887毫米,最小 339.7 毫米,雨季主要集中在 68 月 份,年平均蒸发量 1948 毫米,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冰冻期在 11 月至次年 2 月间,冻结深度 120 毫米( 1978 年), 420 毫米( 1980 年)。平均相对湿度 65%,年平均绝对湿度 12.4 毫米。冬季以北风 为主,夏季以南风为主。区主要土壤类型以褐土为主。本方案编制深度为初步设计阶段,

4、设计水平年指主体工程完 工后,水土保持措施按方案设计全部实施完毕并初步发挥效益的 时间。对建设生产类项目,设计水平年为投产后的当年或投产后 的第一年,因此设计水平年为 2011 年。1.2 项目所在地的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情况 本项目位于某县西部低山区,水土流失为轻度,属省级人民 政府公告的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1.3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意见主体工程远离村庄和主要交通干道,厂址选择合理,该项目 占地类型主要为林草地,生产中所产排土集中堆放、拦挡,但对拦挡 措施未做出具体设计, 本方案将对其中存在的不足, 将采取优化措施。1.4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围及面积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分为如下分区:采石区

5、、加工区、排土场区、 场区道路防治区。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 总面积为6.31hm2,其中项目建设区6.1hm2,直接影响区0.21hm2。项目建2 2 2设区其中采石区 2.98 hm、加工区1.51hm、排土场区 0.15hm、场区道路 1.46hm2。1.5 水土流失预测结果本工程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生产期, 可能引起水土流失的环节为 矿体表土剥离、矿石开采等。生产期扰动地表、损坏或占压土地、植 被的面积为6.76hm2;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量461.62,新增水土流失量 328.54t 。1.6 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及主要工程量本方案将防治责任围划分为 4个防治分区

6、,具体措施如下: (1)采石区:需修建2条临时截水沟,每条截水沟长 350m挖方350斥,植草面积2.50hm2,植树3000株;(2)厂区:需植树1500株,以乔2木为主,植草面积1.0hm ;( 3)排土场区:建挡渣墙1座,长120m 挡渣墙工程量为552m,土方量132 m,浆砌石420m。在渣场上游及 两侧修建截水沟,其上游截水沟长 80m两侧截水沟各长120m截水 沟横断面底宽度0.5m,沟槽深0.5m,边坡1: 1。经计算,总挖方160m。 需植树 1050 株,其中刺槐 525 株,紫穗槐 525 株;植草面积 0.03hm2 ;( 4)场区道路区:场区道路长100m需在场区道路

7、两侧 设置永久排水沟,排水沟为2条,长度均为120m需开挖土方120m。1.7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水土保持工程总投资 12.07 万元,其中工程措施投资 8.43 万元, 植物措施投资 1.64 万元,施工临时工程投资 0.37 万元,独立费用1.27 万元,预备费 0.35 万元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通过各种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植物措 施,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水土 流失危害将显著减轻,项目区生态环境会得到一定改善。水土保 持工程具有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2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总则2.1 方案编制的目的、意义与依据2.1.1 方案编制的目的、意义为了贯彻落实

8、 中华人民国水土保持法 有关规定, 本着“预 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 的水土保持方针,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 治理”的原则编制了该项目水保方案。其目的就是明确项目建设 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义务和围,提出防治技术措施和具体要求, 避免或减少水土流失和危害的发生,落实法律法规的规定,使法 定义务落到实处,使因工程建设造成的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控制, 保护水土资源,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同时也为下阶段 的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2.1.2 编制依据(1)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国水土保持法 (1991 年 6月 29日); 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

9、法 (国务院 1998 第 253 号令); 中华人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国务院 1993 年第 120 号令); 省实施中华人民国水土保持法办法 (1993 年 8 月16 日);(2)部门规章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1995 年第 5号令, 2005年 7月 8日水利部第 24号令修订);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水利部2002年 第 16 号令);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 (水利部 2002 年第1 2号令)。( 3)规性文件 开发建设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 (水利部、国 家计

10、委、国家环保局 1 994 5 1 3号); 关于印发规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容的补 充规定的通知(水利部保监 200115 号);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监理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水 利部水建管 2003 79 号); 关于颁发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的 通知(水利部水总 200367 号); 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咨询服务费用计列的指导意 见,水利部保监 200522 号; 省水土保持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管理办法 (省财政厅、物价局、水利厅豫财预外字200033 号); 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1999年 7月 1日)(4)技术规与标准 开发建

11、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GB50433-2008) ;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 ( SL277 2002);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SL190-96) ; 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 ;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 ;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总200367 号); 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 (水总 200367 号);( 5)技术资料 某市祥源投资某乡大豹子沟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资源开发 利用方案。2.2 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所处水土流失防治区确定本工程水土流失防 治执行二级标准。2.3 指导思想与编制

12、原则2.3.1 指导思想2.2 水土流失防治标准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 ( 1999) 和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通告图集 ,项目区属省人民政府划分的 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因此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GB50434-2008有关规定,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按建设生产类项目二级标准执行。2.3 指导思想与编制原则2.3.1 指导思想( 1 )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 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针,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 技术规,保护和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 2)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服务项 目建设为宗旨;为工程建设、生产

13、运营、当地经济持续发展条件, 使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得到及时和有效控制,把项目建设成 绿色、生态防护型工程。(3) 贯彻“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的原则, 治理项目区原有和新增水土流失,改善周边农业生产条件相结合。2.3.2 编制原则(1) 按照中华人民国水土保持法规定,对生产过程中造 成的水土流失,采取全面防治措施,防止弃土、排土流失发生。(2) 认真贯彻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使水土保持方 案措施在设计、施工和实施进度安排上与主体工程协调统一,做 到水保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3) 坚持生态优先、先挡后弃、安全经济原则,从实际出发, 作好土石方调

14、配与综合平衡工作。(4) 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布置防治措施。针对项目建 设及其附属工程损坏原地貌、占压植被等情况,合理布设植物防 护措施和拦蓄排导工程,形成相互配套、层层控制的水土保持综 合防护体系,突出水土保持和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的防护功能。(5) 科学分区,突出重点。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和保护生态 环境,提高土地生产力为防治目标,以生态绿化为重点,合理布 局和安排防治措施,点线面综合安排,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科学 配置。控制新增水土流失的发生,建立完善的水土保持防治体系, 搞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为水土保持管理工作提供依据。(6) 统筹安排,与主体相协调。水土保持方案作为主体工程设 计的组

15、成部分,其措施配置必须与主体设计中的已有水土保持措 施相适应、相衔接、相配套,补充完善主体工程中的水土流失防 治措施设计,并对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设计进行合 理性评价,从水保专业角度提出改进建议或补充设计。2.4 设计深度和设计水平年2.4.1 设计深度目前该项目已经生产运行,因此,本方案编制深度为初步设 计阶段。2.4.2 设计水平年设计水平年指主体工程完工后,水土保持措施按方案设计全 面实施完毕并发挥效益的时间。故本方案设计水平年为 2011 年。 3 项目概况3.1 项目简况3.1.1 基本情况某石料厂建筑石料用灰岩矿位于某乡北庄村北 1km 处,隶属 某乡所管辖。该项目是一个

16、以开采石料为主的个体企业,矿区面 积0.0447km2,规划开采规模 8万吨/年,预计服务年限 8.5年。工程总投资 108.79 万元,其中土建投资 1.2 万元。3.1.2 项目组成及布置 本项目包括采石区、加工区、排土场区、场区道路四部分组成。22 采石区占地面积 2.98 hm 2;加工区占地面积 1.51 hm 2,工业设施位 于矿区东南侧, 主要有: 供电、供水和供风设施、 维修间、材料仓库、 爆破器材库等,生活设施主要为办公室、值班室等;排土场占地面积 0.15hm2,位于矿区东南侧的沟谷;矿场区道路位于厂区南侧,长2 1950m 宽7.5m,最大坡度8% 占地1.46hm。供电

17、由铺岭变电站 10kv 高压线路提供,经矿区变压器降至380/220V ,通过配电装置向各用电设备供电。 矿山的用电设备主要有 空压机和潜孔钻,安装1台100KVA变压器,布置在采场东侧安全警 戒线以外的安全地带,缚设供电线路,为采场设备供电。维修间、仓 库布置于矿区东侧安全警戒线以外的安全地带。 生活设施由矿山根据 需要自行布置。3.2 工程占地根据工程资料和现场勘查,该项目占地面积6.1hm2。项目占地类型主要为林地。4 项目区概况4.1 自然环境概况(1)地形地貌本项目区地势北高南低,为低山地带。北部最高海拔 297.9m,南部最低海拔259m相对高差38.9m。(2)地质本区构造位于华

18、北准地台台隆的太行山拱断束南段,即太行 麓低山与丘陵接壤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区域地层有寒武系、奥 系、二迭系、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局部有石炭系出露。以 北北东向断裂构造为主,次为北西向断裂。区域有岩体分布,岩 性主要为闪长岩。( 3)气象水文 该区地处中纬度带,属大陆性半干旱型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干旱。据某气象站气象资料统计:最高气温40.6 C( 79年6月13日),最低气温为23.6 C( 76年12月26日),年平均气 温13.6 C。年平均降雨 701毫米,最大 887毫米(1976),最小339.7 毫米( 1980),雨季主要集中在 68 月份,年平均蒸发量 1948毫米,

19、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冰冻期在 11 月至次年 2月间, 冻结深度 120 毫米( 1978 年), 420 毫米( 1980 年)。平均相对湿 度 65%,年平均绝对湿度 12.4 毫米。冬季以北风为主,夏季以南 风为主。区主要土壤类型以褐土为主。( 4)土壤植被 该区土壤大致分为潮土、褐土、风沙土、棕壤土四个类型,除风 砂土外,其它三种土壤均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植被分区属华北落叶阔叶林区, 该区自然植被稀少, 林草覆盖率 较低。当地主要乔木树种有:泡桐、刺槐、榆、国槐、椿等;灌木有 荆条、酸枣、紫穗槐等。经济树种有:苹果、柿子、枣、核桃、山楂、 桃、梨等十余种。农作物以粮食为主,经济作物次之

20、。一年夏秋二作,复种指数在150170沱间。4.2 社会经济概况项目区位于某乡,全乡总面积 60 平方公里,包括 20 个行政村, 共有人口 36000人(2007年统计),其中:农业人口 33264,非农业 人口 2736人。总耕地面积 32 万 亩。农作物以小麦、棉花、玉米为 主,并种有豆类、薯类,粮食总产量 6973t ,棉花 29t ,企业总产值 3 1 493万元,其中村办工业总产值 20325万元。4.3 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现状( 1 )水土流失特点a) 自然因素 工程项目区受地形、气候、植被等因素的影响,首先降雨在季节 上分配极不均匀, 植被未能及时得到很好的恢复生长, 降低了其

21、截流 雨量及根系固持土体的能力。 且降雨又以暴雨形势降下, 打散了表土 的土壤结构,使土壤随径流结伴而下,造成水土流失,其次地形坡度 较大,一遇暴雨,集汇流时间极短,植被又差,荒山荒坡面积大,覆 盖率大多低于 50%。坡耕地更差,起不到涵养水土作用。b) 人为因素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是加剧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由于人 为不合理生产劳动广种薄收,破坏土壤的地表结构;再者个体、 集体建厂、烧窑、开办矿山企业,管理体制不健全,水保意识淡 薄,致使林草植被及水保工程遭人为破坏,占压耕地,乱开乱倾 废渣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严重新的水土流失;另外,过 度放牧,放火烧荒也是造成水土流失的另一原因。根据省

22、各流域土壤侵蚀模数表,通过类比及现场查勘,确定 项目区水土流失程度为轻度侵蚀,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2750t/km 2.a 。( 2)项目区水土保持现状及经验近年来,在县乡政府及当地水利部门指导下, 加强了水保工作, 积极组织当地群众,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科学配置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及农业措施,加快了水土流失治理速度,有效地控制了 人为新的水土流失的发生。修建淤地坝、谷坊等水保工程。水窑、 旱井、鱼鳞坑等微积水工程;营造水保生态林、防风固沙林、经 济林;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垒砌石岸;完善了排水系统,修建 水平沟、水口、跌水等排水设施。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了生态 环境,建立了水土保持防护体系。

23、与此同时又不断加强预防监督 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水土流失监测网络,以预防新的人为水土流 失发生。( 3)项目建设区与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关系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 1999 年 7 月 1 日),该项目处于水土流失重点监督区,土壤容许流失量为200 t/km 2 a。5 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 该项目远离村庄和主要交通干道,矿区及附近无地表水体, 厂址选择合理。 主体工程设计采取自上而下分层开采方式, 开采后 最终台阶坡面角为 45°- 60°,最终边坡角为 53.68 °,边坡稳定,防止 发生滑坡、崩塌。项目设置了排土场,堆置开采中产

24、生的废石。 这些措施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符合水土保持要求。本项目主体工程设计水保措施不够完善, 不能形成有效防治体 系,可操作性不强。为此,方案将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增加措施,并 对已有措施作具体设计。 新增加措施包括:(1)采石区设永久截水沟, 采石过程中剥离的表土临时堆放,采石完毕迹地覆土终期绿化; (2) 厂区空闲地带绿化。(3)排土场区上游及两侧设截水沟,下游建挡渣 墙;排土场坡面撒草籽、平台覆土植树进行终期治理; (4) 场区道路 设排水沟。经本方案设计,能有效预防水土流失,满足水保要求。 6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围及分区6.1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围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的规定,本着“

25、谁开 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 通过现场勘测调查, 将某县大豹子沟建筑石料用灰岩矿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围划分为项目 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总面积为 6.31hm2。6.1.1 项目建设区 根据项目工程的具体特点,项目建设区可划分采石区、加工区、排土场区和场区道路,总面积6.1hm2,其中采石区2.98hm2、加工区 1.51hm2、排土场区 0.15hm2、场区道路 1.46hm2。6.1.2 直接影响区直接影响区指项目建设区以外, 由于项目建设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及其直接危害的区域。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及类比工程的调查分析,本项目建设对周边产生一定影响,面积0.21hm2。6.2

26、水土流失防治分区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原则(1)按地形地貌划分水土流失防治一级分区;(2)按施工区划分水土流失防治二级分区;(3)根据水土流失程度,确定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防治分区根据方案编制总则确定的防治责任围,该工程属于低山区。根据上述分区原则将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分为如下分区:一级分区为低山 区,二级分区为采石区、加工区、排土场区、场区道路防治区。重点 防治区为采石区和排土场区。7生产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预测7.1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 素,而人为因素是主要因素,项目在采石过程中改变了建设区域的地形地貌,破坏了水土资源和植被,

27、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将导致水土流失的加剧。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见表7-1。表7-1本工程建设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表工程部位易产生水土流失环节影响水土流失因素采石区剥离表土扰动地表、损坏植被、土方松散矿石开采改变地形地貌加工区场地平整改变地形地貌、损坏植被、扰动地表排土场区废石堆放损坏和占压植被、形成咼陡边坡场区道路清基损坏植被路基开挖土料开挖运输、碾压水土流失特点项目区水土流失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水土流失形式主要为溅蚀、面蚀、沟蚀。项目区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雨集中。由于矿石开采,毁坏地表植被,改变原地形地貌,使原土壤抗冲性、抗蚀性迅速降低,因 此造成加速侵蚀,进一步加剧了项目区水土流

28、失。同时,大量地面裸 露后,势必大大增加水土流失的潜在危险性。排土场形成咼陡边坡, 受降雨等天气影响,在产生水力侵蚀的情况下,可能产生滑坡、坍塌 等重力侵蚀的发生。场区道路施工,扰动地表植被,致使土壤抗冲性、抗蚀性迅速降 低,若不注意防护,在降雨等外营力作用下,可能发生严重水土流失。上述工程如果在开采过程中,不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会 使这些区域产生大量新增水土流失, 将给周边环境带来一定危害。所 以,科学地预测生产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影响, 尽可能减少对原 地貌的破坏、合理布设防治措施、有效防治新增水土流失,有助于主 体工程将来的安全运营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7.2水土流失预测时段与围

29、721预测时段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要求,本项目为生产类项 目,结合本项目特点,预测时段主要为基本建设期和生产运行期。基本建设期包括施工期和自然恢复期。由于本项目已建成投产, 故本方案对基本建设期不做预测。生产运行期:采石区和排土场在服务年限一直使用, 生产运行期 为5年。具体划分见表7-2。表7-2水土流失预测时段表序号预测分区预测时段(a)施工期自然恢复期生产运行期合计1采石区552加工区553排土场区55722预测围结合本项目工程各部位的施工及水土流失特点,预测围分为: 采石区、加工区、排土场区、场区道路四个区域。7.3水土流失预测容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要求,本项目

30、水土流失预测容包括: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的面积; 弃土、弃 石、排土量;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和数量;可能造成的水土 流失量;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7.4 水土流失预测方法(1)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预测方法根据主体工程开发利用发案征占地资料、 施工道路布设等相关资 料,利用设计图纸,结合实地分区抽样调查,计算确定扰动原地貌的 面积、占压土地情况、损坏林草植被面积及程度、土地利用现状和各 种设施的背景值,最后进行统计计算与综合分析。(2)弃土、弃石、弃渣量预测方法 以主体工程的土石方平衡为基础, 经实地勘察, 从而达到了解其 开挖量、回填量、生产运行期的弃渣量,并推算出各时段、

31、各区的弃 土、弃石、弃渣量。(3)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和数量预测方法 根据省水土保持补偿费、 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管理办法 规定, 通过对主体可研中的工程占地面积、 类型、性质及占地已有的水土保 持设施情况等, 进行实地调查分析, 预测本项目建设损坏水土保持设 施的面积和数量。( 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方法本项目建设水土流失量的预测方法采用类比法。选择与本项目 (区)地形、地貌、气象、土壤、植被等条件及工程性质相似的建设 项目,通过类比分析,确定本项目建设的土壤侵蚀模数,分别对不同 部位或区域、不同时段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进行预测。( 5)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预测方法结合对本项目工程建

32、设、 运行及水土流失特点的分析, 预测在不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情况下,因项目建设引发的水土流失可能对项目区 生态环境、河道行洪、地表水质以及工程自身安全等方面造成的危害 或不利影响。7.5预测结果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工程对原地貌土地、植被的扰动和损坏主要是工程占压、开挖和 回填引起的。根据对主体工程现场勘查,工程建设扰动地表、损坏或 占压土地、植被的面积为6.1hmL表7-3扰动地表、损坏或占压土地、植被面积表行政区工程项目占地性质2占地类型及数量(hm)梯田林草地小计某县采石区永久2.982.98加工区永久1.511.51排土场区永久0.150.15场区道路永久1.461.46合计6.

33、16.1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和数量本项目位于某乡,处于低山区,属省人民政府公告的重点监督区, 根据省水土保持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征收管理办法规定,本 项目实施损坏和占压林草面积 6.1hmo表7-4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及数量表行政区工程项目占地性质占地类型及数量(hm)梯田林草地小计某县采石区永久2.982.98加工区永久1.511.51排土场区永久0.150.15场区道路永久1.461.46合计6.16.17.5.3 弃土弃渣量预测该矿区主要是采石过程中的弃土弃渣,共开挖土石方约 3540m,无填方,弃方3540m,弃方堆放在排土场。详见表 7-5及 图 1-1。表7-5项目建设土石方平

34、衡表(单位:m)分区挖方填方调出调入弃方采石区35400003540加工区00000场区道路00000排土场000354035894003540图1-1土石方平衡及流向框图(单位:m3)新增水土流失量预测1、土壤流失量预测水土流失量预测采用类比法。首先通过对项目区附近已建工程自 然条件及工程施工情况调查,确定类比工程合理性,选定类比工程, 经查阅该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资料, 并进行现场调查,确认类比项目工 程监测数据合理,本项目的土壤侵蚀模数可以参考类比工程监测数 据。其次根据项目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等特点,设置类似监测小区, 采用天然和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取得不同预测单元的土壤侵蚀模数。将类比工程监

35、测数据与部分实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合专家咨询及 当地水土保持实验场观测数据,结合现场查勘情况,确定本项目各工 程部位的土壤侵蚀模数见表7-5。表7-5某乡大豹子沟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土壤侵蚀模数表工程部位土壤侵蚀模数(t/km 2 -a)施工期植被恢复期运行期采石区4560加工区1050排土场区3600(1)水土流失背景值水土流失背景值由扰动地表面积乘以相应的现状土壤侵蚀模数 及预测时段计算求得。水土流失背景值按不同的工程部位进行计算。 预测时段包括施工期、植被恢复期、生产运行期。水土流失背景值计算采用下列公式:nW=刀 Mi XF >Tii=1式中:W水土流失背景值,t ;M不同侵蚀区域

36、现状土壤侵蚀模数,t/km 2.a ;F不同侵蚀区域面积,km;T不同侵蚀区域预测时段,a。经计算,水土流失背景值为174.01t,见表7-4表7-4水土流失背景值计算表工程部位2面积(km )现状土壤侵蚀模数2 、(t/km .a )预测时段(a)流失量(t)采石区0.02987505111.75加工区0.0151750556.63排土场区0.001575055.63合计0.0464174.01(2)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采用下式计算:nW= E M XF XTi=1式中:F 不同侵蚀区域面积,km;M不同侵蚀区域土壤侵蚀模数,t/km2 a;T 不同侵蚀区域预测时

37、段,a。经计算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为 785.72t,见表7-5工程部位面积(km2)土壤侵蚀模数(t/km 2.a)预测时段(a)流失量(t)施工 期恢复 期运行 期施工 期恢复 期运行 期施工 期恢复 期运行期小计采石区0.029P45605679.44679.44加工区80.0151050579.2879.28排土场区10.001360052727合计50.046785.72785.7243)新增水土流失量预测新增水土流失量采用以下公式计算:W=W W0式中:W新增水土流失量,t ;V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t ;W水土流失背景值,t。经计算,新增水土流失量为611.71t,见表7-6表7

38、-6新增水土流失量计算表工程部位可能水土流失总量(t)水土流失背景值(t)新增水土流失量(t)采石区679.44111.75567.69加工区79.2856.6322.65排土场区275.6321.37合计785.72174.01611.71水土流失危害预测1、诱发不良地质灾害,威胁项目区及下游安全本项目区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原地貌、土地和植被遭受 到破坏,恶化了生态环境,特别是新开挖坡面的形成,其高陡不稳定 的边坡极易发生坍塌、滑坡,若遭遇到暴雨和地震,更有可能发生大 体积的松散岩土崩塌,严重威胁其周边环境的安全。在生产运行期, 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弃渣场以及新开挖坡面。 另外,生产开挖造

39、成的 岩土、石灰粉的流失,将会使下游排水系统遭到淤塞、破坏,项目区 及其周边环境将进一步恶化。2、破坏土地资源,造成项目区生态环境失调 本项目基本建设期开挖扰动地表及浅层地质结构,破坏了原地 貌植被,表土层抗蚀能力减弱,加剧了降雨径流的冲刷,导致水土资 源遭到破坏。3、扰动地貌植被,降低土壤蓄水保土能力 石料厂建设过程中,扰动地貌植被,减少地表植被覆盖率,降 低土壤蓄水保土能力,改变土壤团粒结构,土地肥力下降,破坏了自 然生态环境平衡,使生态环境趋向于恶性循环。7.6 预测结果、综合分析及指导性意见7.6.1 主要预测结论综合上述预测结果,本项目建设期扰动地表、损坏或占压土地、 植被的面积为6

40、.1hm2;可能造成水土流失量785.72t,新增水土流失 量 611.71t 。7.6.2 综合分析及指导性意见(1)采石区和排土场区水土流失量较大,是防治的重点区域。(2)根据上述水土流失特点分析及预测结果,本项目引发的水 土流失存在于生产期全过程,因此对水土流失的防治也应贯穿始终。 但具体到各工程区域, 因施工进度不同或运行状况的变化, 其相应的 防治工作应协调进行、适时到位。(3)即使对于同一工程区域,其建设期或运行期的不同阶段, 水土流失强度也在变化, 需在水土保持措施的技术要求和进度安排等 方面予以考虑。另外,对地表扰动剧烈的施工活动,或不宜在汛期施 工的项目,要尽可能避开 69

41、月的水土流失关键期, 否则要做到能及 时进行防护。(4)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也应是实施水土保持监测的重点地段, 水土流失发生时段也应是水土保持监测的重点时段, 要特别注意做好 监测。此外每年的汛期(特别是大雨时),更是监测的重要时段。这 样将重点区域和重点时段相结合, 重点与一般兼顾, 将有利于该项目 水土保持监测数据的完整和准确。8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及防治措施布设8.1 水土流失防治目标结合项目及项目区实际, 按照有关水土流失防治标准要求, 建立 有效控制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 确定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为: 扰动土地 治理率 90%;水土流失治理程度 80%;土壤流失控制比为 0.6 ;拦渣 率 9

42、5%;植被恢复系数 90%;林草植被覆盖率 20%。8.2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布设原则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布设应结合工程实际和项目区水土流失现 状,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总体设计、全面布局、科学配置;减少对 原地貌和植被的破坏面积, 合理布设排土场, 剥离表土集中堆放于排 土场,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尊重自然 规律。8.3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和总体布局8.3.1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体系 本方案水土流失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进一步优化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提高防护效果,减少占用、 扰动地表面积,尽量减少项目建设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 加强施工管理, 科学规划施工场地,合理安

43、排施工进度,尽量 减少临时工程占地, 缩短临时占地使用时间, 及时恢复土地原有功能;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避开雨天施工;防止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 失;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水保知识的宣传和规施工、 文明施工的教育, 以增强其水土保持意识,将造成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降至最小。 布设永久排水沟体系,施工中的排土按指定地点堆放到排土 场,特别要注意有计划的剥离、保护和利用表土。8.3.2 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 本方案水土保持措施的布设本着“统筹全局, 分区防治, 合理安 排,突出重点”和“因地制宜,生态优先”的原则,使工程、植物、 施工管理等措施有机结合,永久性、临时性、过渡性措施适时布设, 乔木、灌木

44、、草本植物适地立体配置,最终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布 设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体系。 其总体布局如下: 采石区设永久截水 沟,采石过程中剥离的表土临时堆放,采石完毕迹地覆土终期绿化; 厂区空闲地带绿化; 排土场区上游及两侧设截水沟, 下游设挡渣 墙,排土场坡面撒草籽、平台覆土植树进行终期治理; 场区道路设 排水沟。8.4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8.4.1 采石区重点防治区1、截水沟在开采终期为防止降水径流 流入场,在采石区西侧边缘垂直于 等高线修建永久梯形截水沟, 并与场外自然沟道相连通。 截水沟沟长 350m沟底宽度0.5m,沟深0.5m,边坡1: 1,共需挖方175斥,土 方就地平整,无弃方。2、终期

45、治理 在采石迹地底面台地上覆土种草, 覆土利用原地表土, 种植狗芽 根,且充分利用矿山开采表土间植紫穗槐,株距 1.5m,行距2.0m。 植草面积2.21hm2,植树约0.73万株。8.4.2 加工区防治本区植物措施面积约 1.49hm2,以提高植被覆盖率和绿化标 准。本着因地制宜适树的原则, 种植狗芽根,间植紫穗槐,株距 1.5m,行距2.0m。植草面积1.49hm,植树0.49万株。8.4.3 排土场区排土场面积为0.15hm,堆高约4米,采石剥离表土量为0.35 万m,可容纳所弃土方量。1、挡渣墙本项目区共设计渣场 1 处,渣场位于项目区东南侧, 本方案对渣 场的处理措施是在坡脚处修建挡

46、渣墙, 并在渣场上游及两侧修建截水 沟,经踏勘测量拟定渣场挡渣墙高度为 2.0m (段长40m);挡渣墙采用重力式浆砌石挡渣墙型式, 经计算,挡渣墙工程量为333146.02m,土方量 40m,浆砌石 106.02m。2、排土场下游边坡防护设计( 1 )边坡防护工程等级参考堤防工程设计规 (GB5028698) 确定为 5 级,边坡稳定安全系数参照 5 级堤防工程, 防御洪水标准采 用 10 年一遇,边坡按照 1:2.0 的坡比要求,随填随加固,边坡坡面 利用粒径较大的废石进行坡面平整。(2)堆石要求一级坡度形成后再向上弃渣, 以确保废石不产生水土流失; 另一 方面,废石堆置一定高度后(顶部基

47、本呈平面) ,向上倒石时应分层堆置、摊平,必要时应进行适当的碾压,以防堆石体过于松散而危及 边坡稳定。根据场地容量和废石产量,每层堆石厚度不超过5.0m。3、截水沟为防止山坡降水径流冲刷渣场,拟在渣场上游及两侧修建截水 沟,截水沟共长150m,截水沟按10年一遇洪水流量设计 横断面, 采用梯形断面浆砌石护砌,沟深 0.5m,底宽0.5m,边坡1:1,浆砌 石厚0.3m,经计算,需开挖土方192m3,浆砌石117用。4、终期治理本区植物措施主要用于渣山顶部及坡面的植物护坡,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造树的原则,拟在渣山顶部 种植狗芽根,间植紫穗槐、 坡面撒播结缕草,行距2m株距1.5m,坡面撒播草籽。经计

48、算,需植树3733株,植草面积1.21hm2。场区道路防治区需在厂外沿道路设置永久排水沟,并与场外自然沟道相连通。排 水沟长1946m采用土质梯形断面,沟深0.5m,底宽0.5m,边坡1: 1,需开挖土方973m。8.5水土保持方案工程量水土保持工程量见下表:工程量汇总表防治区工程名称植物措施工程措施(吊)灌木 (株)攀缘植物(株)植草2 (hm)土方3(m)浆砌石3(m)采石区截水沟275绿化125004.0加工区绿化6670.2排土场区挡渣墙125331 3截水沟640390绿化37331.21场区道路排水沟475合计169005.411515721.38.6水土保持工程实施进度安排本建设

49、项目水保工程报批后应立即进行防治, 以减少项目生产期 的水土流失量。本项目水保工程的施工期为 2010年1月至2011年1 月,总工期12个月。工程、植物措施须在2010年6月份前完成。终 期治理在开米完毕后完成。表8-3水土保持工程实施进度安排表工程项目2010123456789101112采石区截水沟植物防护加工区植物防护排土场区挡渣墙截水沟植物防护场区道路排水沟9水土保持监测9.1监测目的为及时了解项目区人为水土流失状况和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实施效果,把握水土保持工程的“脉搏”,及时得到诸如滑坡、崩岗等危害的预警信息,拟定在项目工程施工和运行期间采取不同形式,对项目区实施水土流失监测。监测

50、取得的数据成果用于指导工程施工期 和运行期的水土保持工作,便于采取及时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 将人 为水土流失程度降至最低,以保障水保工程生态效益的发挥。9.2 水土流失监测容及重点水土保持监测, 主要通过设立典型观测断面、观测点、观测基准 等,监测该项目在基本建设期的水土流失因子、 水土流失状况以及生 产运行初期的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根据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 , 结合本工程的特点,确定监测项目为:(1) 水土流失因子监测 监测因子包括暴雨特征值、降雨量、风、地面坡度、坡长、地面 组成物质;建设项目占用地面积、扰动地表面积;项目挖方、填方数 量及面积;弃土弃石量及堆放面积;治理前后的侵蚀量;植被类

51、型及 覆盖度;水土保持设施数量和质量变化。(2) 水土流失量监测通过水土流失面积、 水土流失强度的变化, 掌握水土流失量的变 化规律。重点监测工程施工过程中地面加速侵蚀和弃土排土的水土流 失量。(3) 水土流失危害监测通过收集资料结合实地调查, 分析监测项目区水土流失对工程和 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如开挖和堆积产生的边坡的侵蚀程度、 稳 定情况等。( 4)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 水土流失防治效果主要体现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上, 因此其监 测的重点是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后, 水土流失的控制效果。 在本方案中, 对实施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在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等方 面的作用进行监测。 具体包

52、括加工区、 场区道路等区域在施工期及林 草恢复期的水土保持效果监测;加工区、场区道路修建的排水沟、植 物措施控制的水土流失量的监测; 对实施植物措施的林草成活率、 保 存率、生长情况及覆盖度进行监测。(5)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执行情况监测主要监测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情况, 各项防治措施及工程的实施 时间、工程量。水土流失面积、水土流失强度、水土流失量的变化情 况,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围采取防治措施情况等。9.3 监测围及重点监测地段该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围应以其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围为界。 在制定 水土保持监测方案和实施过程中, 根据工程设计与施工实际情况, 对 防治责任围进行动态监测, 灵活掌握监测区域的变化

53、。 根据本工程建 设的实际情况和水土保持监测要求,水土保持监测围总面积 11.35hm2,其中项目建设区11.1hm2,直接影响区0.25hm2。监测单元 划分为:采石区、加工区、排土场区、场区道路等,其中水土流失重 点监测地段为采石区、排土场区。9.4 监测方法 监测方法主要采用定点监测和实地调查并结合施工期间的动态 监测。(1)定点监测:通过设置的监测小区进行定时观测或采样分析;(2)实地调查:对水土保持工程防治措施效果包括蓄水保土效 果、植被恢复情况、工程安全情况、施工临时占地的复垦情况等采用 实地调查;(3)动态监测:对水土流失可能造成的滑坡、崩塌、土体失稳 等水土流失危害进行动态监测,初拟监测地点。9.5监测时段和频次监测时段为施工期至设计水平年,监测时段为 3年。水土流失量监测频率:施工期应定期监测,拟于 9月初和12月 底各测1次;汛期大雨后不定期监测;运行期每年汛后监测1次。水土流失危害监测频率:主要监测施工坡面的崩塌、滑坡,应随时观察,动态监测,汛期更应高度重视。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监测频率:在运行期原则上每年测 2次,春 季和汛后各1次,对施工临时占地,在施工场地使用完毕后检查1次, 复垦前检查1次。9.6监测点布设本项目工程水土流失监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