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环境中公共图书馆核心职能的经济学研究_准公共物品_配置效_第1页
市场环境中公共图书馆核心职能的经济学研究_准公共物品_配置效_第2页
市场环境中公共图书馆核心职能的经济学研究_准公共物品_配置效_第3页
市场环境中公共图书馆核心职能的经济学研究_准公共物品_配置效_第4页
市场环境中公共图书馆核心职能的经济学研究_准公共物品_配置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理论探索市场环境中公共图书馆核心职能的经济学研究准公共物品、配置效率与信息公平林泽(350013文摘:, 二是认为准公共物品属性必然决定了公共图书馆职能由政府提供的配置效率。本文将从公共图书馆的公共物品属性、信息市场交易费用以及信息产业分工等方面入手, 通过分职能透视, 认为公共图书馆在信息市场环境下的信息公平保障职能已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微观经济学准公共物品信息平等The Equa l Publi c Goods, A lloca ti on Eff i c i ency and I nfor ma ti on Equa lity :Econom i c Studyon

2、the Core Functi on of Publi c L i brary i n the Env i ronm en t of I nfor ma ti on M arketL i n Zefe i (College of Society &H ist ory , Fujian Nor mal University , 350013Abstract:Currently, the m icr o -econom ic analysis f or public libraries exist t w o p r oble m s which should be deliberated

3、:First, the public library is considered as an entity of si m p le functi ons . The second is that the attribute of equal public goods of public libraries will decide the efficiency of all ocati on functi ons p r ovided by the government . Thr 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sub -functi ons of the public l

4、ibrary, the author believe that the functi on of ensuring inf or mati on equality of public libraries has been upgraded t o an unp recedented height in the envir onment of infor mati on market .Key words:Public library, M icr o -econom ics , Equal public goods , I nfor mati on equality 1公共图书馆的经济属性及应

5、用缺陷公共图书馆建立之初的直接目的就在于以较经济的投入实现社会的知识共享, 即政府根据社会福利原则来提供公共物品, 从而对信息服务的外在性成本加以矫正。自外部经济概念提出以来, 公共物品和外部性问题也一直是微观经济学关注的热点问题, 是经济学分析社会成本收益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作为一门研究如何将有限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 经济学与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理论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交叉。1. 1公共图书馆的准公共物品属性传统微观经济学将产品区分为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根据萨缪尔森(Paul Sa muels on 的定义, 私人物品指只能有一人消费的物品与劳务, 具有竞争性与排他性的特点。而公共物品是指每

6、一个人使用的某物品与服务, 都不能排除其他任何人使用的物品与服务, 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此外部分产品的属性介于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 这部分产品或服务随着消费者的增多, 承受容量会超负荷而导致拥挤的出现, 消费者的效用将出现递减。如公路虽然一般而言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但当发生交通堵塞时就产生了竞争性, 这类物品被认为是准公共物品。尽管公共图书馆的规模多样, 但通过对公共图书馆普遍业务形态分析, 我们同样可以发现其共通的经济特性。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 尽管其部分服务范围仅限于持有借书证的读者, 但从公共图书馆的本质上32007年第12期(Vol . 26. No . 12 图书馆杂志

7、(L ibrary Journal 说, 其并不存在办理借书证的限制条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4年所发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修订版 中认为“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 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1随着近年来公共图书馆公共本质的彰显, 我国相当多公共图书馆都已经对办理借书证的读者没有户籍等方面的限制, 仅需凭有效证件即可办理借阅卡。借书证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更多代表的是借阅记录的工具, , , 。因此, 我们可以认为公共图书馆在本质上不可阻止任何读者共享图书馆资源, 即具有非排他性。在公共图书馆中, 读者可以自由入馆阅览、外借文献。在这个消费者的人数规模

8、内, 每增加一个读者数量, 图书馆的边际成本接近于零, 即图书馆的边际成本不会因为进入图书馆消费人数的增加而增加。因此, 公共图书馆服务在一定消费规模之内具有非竞争性。但由于图书馆的空间、馆藏资源总是有限的, 在一定空间和信息资源的约束下, 图书馆的读者容量也是有限的, 当进入图书馆进行消费的读者数量超过一定的临界点后, 读者平均可共享的文献资源大大降低, 其边际效用将出现递减, 可见公共图书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竞争性。由上述分析可知, 公共图书馆在很大程度上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仅在发生拥挤消费时才表现出竞争性, 我们可以认为公共图书馆是与公路的经济学属性类似的准公共物品。1. 2公共图

9、书馆经济属性应用中的现实悖论近年来我国图书馆学界不乏突破图书馆学边界引入西方经济学工具以分析公共图书馆经济属性的研究者。如蒋永福在政府与公共图书馆关于图书馆制度的一种规范分析、王子舟在图书馆的公共性质与公共目标、罗剑丽在图书馆的经济学分析中均对公共图书馆经济学属性进行了探讨。公共物品属性是以往研究的关注焦点, 研究者往往认为准公共产品在供给和消费上必然产生巨大的外部性, 而市场无力克服外部性的缺陷, 由此得出公共图书馆服务必然由政府提供的结论。蒋永福认为:“公共图书馆是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它的高度正外部性特征, 决定了市场提供的非效率性”; “正因为公共图书馆具有高度正外部性和德优产品性质,

10、决定了它市场供给的非效率性、非公平性和不可能性, 决定了它的投资主体只能是政府,而不可能是市场。”2罗剑丽亦提出“图书馆是一种准公共产品也存在外部经济和搭便车的问题。这给图书馆的供给提出了一个问题:尽管图书馆是一个能增加社会收益的装置, ,3, 市, 而且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内容提供商、技术提供商、高校在内的庞大产业链。早在1997年12月, 北京超星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即创建了国内首家以图像存储为主的数字图书馆超星数字图书馆。2000年底, 又一家民营企业北京书生科技有限公司也开始了数字图书馆的业务运营。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 以及C NKI 、维普等学术文献信息服务商均采取市场化的方式运作

11、数字图书馆。又如, 目前国内大型书店往往提供书吧服务, 即读者仅提供少量费用即可在书店中阅读各类书籍, 部分书店直接提出了“将书店开成图书馆”的口号, 而职能单纯的小型书吧也在市场上大量涌现。与此同时, 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形势却不容乐观, 国家图书馆全年接待读者人数继2002年达到最高峰后, 连续4年呈下降趋势, 2006年较之前年锐减55万人次,是近年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书吧、企业化数字图书馆及其他信息服务的兴起和公众图书馆的接待人数下降几乎发生在同一时段, 其中的联系不能不引起人们思考。从某种意义上说, 市场所提供的信息服务的作用无异于目前公共图书馆所提供的部分功能, 这种功能可以由市场方

12、式替代。显然, 传统的理论应用无法解释市场对公共图书馆部分职能的替代作用, 我们需要以信息市场环境发展的视野重新诠释公共图书馆作为准公共产品的特性。2公共图书馆部分职能由私人供给的可能性公共物品属性影响供给。社会需要公共物品, 但由于搭便车问题的存在, 企业往往因无利可图而不愿提供此类产品和服务, 这将导致公共物品的供给往往小于需求。古典经济学认为政府是公共物品自然提供者, 代表性理论为萨缪尔森(Sa muls on 于1954年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中指出的: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比市场方式即通过私人提供具有更高的效4图书馆杂志(L ibrary Journal 2007年第12期(Vol . 26.

13、 No . 12 率。20世纪后期, 一批主张经济自由的经济学家开始怀疑政府作为公共产品唯一供给者的合理性。如布鲁贝克尔(B rubaker 从理论上证明了公共产品私人供给的可能性, 而科斯(Coase 在经济学中的灯塔中证明在英国历史上, 普遍被认为是公共产品的灯塔实际上长期由私人供给。上述研究表明, 以往被认为必须由政府提供的一部分公共产品, 尤其是准公共物品可以由私人提供和经营。目前世界各国, 私人的完全供给, , 政府完全供给。微观经济学中常常将国防和灯塔作为纯粹公共物品的典型国防体系一旦建立, 就无法将任何一个人排除在保护体系之外; 修建灯塔是为了方便过往船只避开有暗礁的水域, 这种

14、为船家提高收益的物品既无排他性, 也无竞争性, 所有过往船只都可以使用。学界认为公共图书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 但并不能简单的与国防、灯塔或作为准公共物品的公路等进行类比, 其原因在于公共图书馆职能的多元化。国防、灯塔与公路均只具有单一的职能即提供安全保障、照明和交通, 而公共图书馆的职能则复杂多样。公共图书馆宣言(第三版 中, 认为“信息、扫盲、教育及文化方面的关键使命, 应该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核心”4, 同时提出了12条具体的公共图书馆职能。上世纪90年代后, 我国公共图书馆界经历了从有偿信息服务到信息公平保障的价值回归, 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平等保障职能被重新纳入图书馆

15、学的宏观视野下, 获得更加深入的诠释和价值定义, 如蒋永福先生认为“近现代作为制度意义上的图书馆的产生则是源于推进民主政治、传布文明和增进人民福祉的公共需要, 即信息公平的需要”5; 图书馆合作与信息资源共享武汉宣言亦提出:“图书馆是国家和政府为保障公民自由、平等地获取信息和知识而进行的制度安排”6。由此可见, 现代公共图书馆的保障社会信息平等获取职能已日益被我国图书馆学界所认可。为便于研究, 我们可将公共图书馆的职能总体概况为两大范畴, 即信息服务职能与信息平等保障职能。前者涵盖了文献借阅、知识传播、文化教育的传统职能, 后者涵盖维护信息公平、保障公民权利、弥补数字鸿沟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职

16、能。由于不同属性的准公共物品适用于不同的配置规则来实现供给的效率最大化, 在实际情况中, 应根据一定的判断标准权衡政府是否供给该产品。公共图书馆的职能的两大范畴在经济属性上存在着较大差异, 有必要对其分别探讨。3公共图书馆的供给与配置效率分析3. 1, , 但, 关键在于根据一定的资源配, 选择效率较高的生产方式。通过对经济学中公共产品理论资源的归纳,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种判断标准:(1 外部性标准。外部性是指一项经济活动给交易以外的第三者带来的影响, 产生负外部性时社会成本大于社会收益(外部不经济 , 产生正外部性时社会收益大于社会成本(外部经济 。如一个人购买汽车后在驾车时会排放出有害气体

17、, 即对城市中的其他人产生了负外部性; 养蜂场养殖蜜蜂, 蜜蜂飞到别人的果园从果树采回了蜜, 间接为果树传播了花粉, 果园的主人也因此受益, 这就产生了正外部性。由于私人供给高外部性产品缺乏足够的激励, 将导致具有正外部性产品的供给往往少于应有的水平, 反之亦反之。因此, 为了实现帕累托改进, 应当有一种机制能够将供应量增加或减少到最优, 以纠正这种个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不一致。(2 技术标准。公共产品的配置效率与技术特征相关, 尤其是投入产出转换过程中的成本测量和收费方式。如果公共产品的成本难以测量, 或难以确定消费量, 则无法通过市场配置。(3 道德标准。市场的资源配置存在着金钱本位的缺陷,

18、 对于与自由、生命、健康、公平相关的金钱难以衡量的产品或服务, 往往需要政府进行资源配置。(4 供给需求标准。包括准公共物品需求的拥挤程度以及需求差异两方面。准公共产品的特点在于当消费者达到一定数目后会产生拥挤, 如果产生拥挤就可以将该产品部分或完全交给社会, 由私人市场组织生产。此外, 公共产品的效率损失取决于“偏好参数的方差”, 如果广大消费者对某种产品消费偏好差异比较大, 则不应该由政府集中统一生产。以上标准是衡量公共产品由如何生产的重要依据, 下面我们将对公共图书馆的两大职能范畴即信息服务和信息公平保障的生产方式进行效率比较。5林泽斐:市场环境中公共图书馆核心职能的经济学研究准公共物品

19、、配置效率与信息公平 3. 2供给与配置效率的分析3. 2. 1外部性分析许多物品都具有外部性, 信息市场同样存在外部性问题。信息的正外部性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信息的教育职能, 其二是信息本身具有规模效应。个体在购买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同时, 由于信息往往具备教育功能, 个体在通过购买具有产权的信息后不仅会以高收入和更多文化享受的形式给自身带来利益, 来好处。的质量, 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图1在图1中, 横轴代表信息产品的产出, 纵轴代表生产信息产品所需的成本。MC 为信息生产的边际成本曲线(供给曲线 , M P B 为私人边际需求曲线,MS B 为社会边际需求曲线。私人边际需求曲线反

20、映了私人自己支付信息服务费用时在每个价格水平上的信息需求量, 当边际成本等于私人边际利益时即实现了个人的配置效率, 在上图中实现私人配置效率的价格为P0, 此时信息的产出为Q0。由于信息具有正外部性, 即没有直接购买该信息服务的人也可以得到利益, 这就使得信息的边际社会利益曲线为MS B 。当边际成本等于边际社会利益时可实现全社会的配置效率, 即当产出为Q1时才可实现社会的配置效率。在市场自发状态下, 私人商品生产的收益低于它应当得到的收益(社会收益 , 私人没有足够的激励提供Q1-Q0数量的信息产品。为了实现社会配置效率, 必须将边际成本曲线转化为MC, 这意味着信息生产边际成本下降, 实现

21、Q1的成本由P1下降为P3, 一般而言, P1-P3的差额是由政府通过对信息生产的补贴扶持实现的。以往的文献中, 往往将信息的外部性理论直接套用于公共图书馆。由于外部性理论反映的是产品产出-收益之间的关系, 如将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职能也套用该理论则隐含了一个基本假设, 即公共图书馆是信息的生产者之一。然而实际上公共图书馆本身往往并未直接产出信息, 更多的是实现社会信息的转移支付功能, (R ight 制度, 即, 政府定期补偿图书馆中版权作品的作者经济报酬, 因此在实行P LR 制度的国家, 政府承担的成本较高。在未实现P LR 制度的国家, 由于公共图书馆不可避免的将造成市场中信息产品消费

22、量的小幅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信息转移支付的成本大部分由众多信息生产者共同承担。因此在未实行P LR 制度的国家, 公共图书馆的存在不但未能降低信息生产成本, 相反提高了其成本, 在图1中反映为MC 的斜率增加为MC, 导致社会信息的供给总量由Q0下降为Q2。因此, 虽然作为信息的传播者, 公共图书馆具有一定的正外部性, 但与对信息生产的负激励发生了抵消。那么是否可以理解为公共图书馆不具备正外部性呢,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上文提到公共图书馆具有信息的转移支付功能就具有正外部性的特征。公共图书馆通过信息的转移支付, 实现了公民的信息公平保障。在现代信息社会中, 信息本身作为一种资源的价值大大提升,

23、维护信息平等同时也意味着个体所拥有的资源的平等化。由于转移支付的对象多属于信息弱势群体, 本身不具备消费足够信息产品的能力。公共图书馆将信息无偿共享给信息弱势群体, 不仅提升了该群体自身的知识修养和教育水平, 同时也保障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促进了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 提升了弱势群体的公民权利意识的提升, 对社会的良性发展起到了深远的作用, 具有高度的外部性。3. 2. 2技术标准分析准公共产品配置效率的技术标准表现为成本核算和收费问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K . J. 阿罗指出信息产品的成本具有4个特点, 一是个人本身也是一种信息投入; 二是信息成本部分地表现为资本, 典型地表现为一种不可逆的投

24、资成本; 三是信息成本在不同领域和过程中各不相同; 四是信息成本与使用规模无关信息服务的成本核算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尽管如6图书馆杂志(L ibrary Journal 2007年第12期(Vol . 26. No . 12 此, 阿罗认为, 把信息作为一种经济物品来加以分析既是可能的, 也是必要的7。信息服务向人类提供的是知识和智慧, 因而信息成本的最主要部分是活化劳动费用, 在成本核算过程中, 关键在于处理好人力资源成本的核算, 在当代信息企业中该问题已经得到很好的解决。对于准公共物品, 如果从技术上很难判断消费者的消费量, 从而无法向消费者收费, 就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提供这一产品或服务。至今

25、。尽管现代信息传播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但面对信息传播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 版权制度始终都会对其做出恰当的反应8。如因特网诞生之初人们一度认为很难控制版权作品在网络空间中的传播, 但实际上早在1993年9月美国就已着手制定网络版权的保护方案。时至今日, 版权保护问题已有比较成熟的解决框架, 版权所有人可以通过法律和技术手段要求版权消费者支付相应的版权费用。相比而言, 信息公平保障虽然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 但其投入成本和相应的报酬往往却难以通过金钱衡量, 原因有二, 其一是其社会效益属于长期效益, 往往要经过数年甚至数十年时间才能观察到明显效果; 其二是信息公平保障涉及的规模和范围一般较

26、大, 布鲁贝克尔(E . r . B rubaker 认为, 如果公共物品涉及的消费群体较小, 容易使消费者根据一致性同意原则, 订立契约, 自主地通过市场方式来提供。但信息公平保障的受益者众多, 达成契约的交易成本极大, 如果采用市场方式难以实现公共产品的供给。3. 2. 3道德标准分析市场配置资源这种方式追求的目标是效率, 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并不是唯一的, 自由、生命、健康、公平等都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其中公平是人们经常提到的伦理判断标准。公共产品的重要特征在于其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因此, 提供公共产品可以看成解决公平分配的一种手段。是否为了解决公平问题成为界定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重要

27、伦理判断标准。公共图书馆的信息公平保障职能的目的就在于弥补信息鸿沟、维护信息平等。首先, 信息公平保障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可以使低收入的家庭享受到信息服务, 有利于信息分配的公平。其次, 信息公平保障是由政府公共部门提供的, 由于公共产品的资金来源是通过强制缴纳的税收得到的, 消费方式却是免费的、均等的, 因此, 信息公平保障起到转移支付的功能。3. 2. 4供给需求分析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 且社会对信, 我国10年前的209倍, 信息化指数63%9。仅仅就传统的文献资源而言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2004年我国出版产业的产品的总印制码洋已超过了1000亿元10。如此高的信息需求, 显然远远

28、超出了公共图书馆所能承受的信息提供总量, 如果完全由政府提供此类信息服务, 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消费拥挤现象。信息服务在获取与利用信息资源上还具有个性化特征。商品差异化程度越高, 商品市场和消费者群体的细分程度便越高, 因而商品的种类便越多。这一点在信息服务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尽管信息消费者的范围因文化因素的要求而受到限制, 但文化变量的引进极大地扩大了消费者的偏好类型。以目前的图书市场为例, 图书种类包罗万象, 涵盖政治、经济、文学、宗教、哲学、语言、艺术、科学、教育等几乎所有学科领域, 针对不同年龄、知识层次读者的图书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基于此, 我们认为社会对信息服务的需求超出了政府所能提供的承

29、受范围, 同时信息服务是一种具有高度需求差异的产品, 并不适合由公共生产。尽管从宏观上看当前的社会存在信息爆炸, 但信息传播的不平衡性却十分突出。由于信息资源分配的不合理, 尽管信息弱势群体的信息意识有所提高, 但却难以利用现有的信息成果, 处在严重的信息贫困状态, 这表现在:(1 从硬件设施上看, 信息基础设施落后。由于落后地区购买力偏低, 市场对信息弱势群体的供给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推向落后地区的信息产品数量少, 质量差。(2 从软件设施上看, 信息弱势群体的信息素质偏低, 缺乏基本的信息技能和必要的指导, 造成信息吸收的困难。在信息需求的种类方面, 信息弱势群体迫切需要能够快速改善其生活

30、品质的信息, 以农村落后地区为例, 农民一般急需市场供需信息和农业基础科技信息, 而学术信息和艺术信息往往对其没有吸引力。因此, 市场对信息贫瘠地区的供给不足, 且信息7林泽斐:市场环境中公共图书馆核心职能的经济学研究准公共物品、配置效率与信息公平8 图书馆杂志 (L ibrary Journal 2007 年第 12 期 (Vol 26. No. 12 . 弱势群体的需求偏好不大 , 信息公平保障的职能可 以且应该由政府来承担 。 将公共图书馆的供给和配置效率分析结果列表 如下 : 4 结论 公共图书馆职能范畴 信息服务职能 信息公平保障职能 外部性程度 低 高 技术标准 成本核算 收费技术

31、 易 难 易 难 参考文献 1,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公共图书馆宣言 (第三版 . 肖 道德伦理相关性 无关 相关 供给需求标准 拥挤程度 需求偏好 拥挤 不拥挤 差异大 差异小 新制度经济学奠基人科斯认为 , 不同的制度来 实现相同的功能会产生不同的交易费用 。公共物品 的提供也是如此 ,在公共产品供给上不存在市场和 政府的完全分离 , 实际上 , 二者的作用是互补性的 。 我们需要权衡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生产公共物品的 技术和能力 ,当政府没有能力高效率的提供公共物 品的时候就应该由市场和私人提供 , 政府更多的起 到扶持市场的作用 。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 , 信息服务虽然具有一定 的准公共物品属性 , 但随着信息产业专业化的发展 和版权制度的完善 ,更加适合由市场供给 ,而政府在 信息公平保障职能上表现出更大的效率 。这并非意 味着公共图书馆传统职能的消亡 , 在信息时代的新 背景下 ,其信息服务功能更多的将作为社会信息公 平保障的衍生职能 。 阮甘纳赞在图书馆学五定律中曾提出 : 图书馆 是生长着的有机体 。图书馆并非一成不变的实体 , 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 公共图书馆的核心职能 也将发生转换 。作为政府信息管理职能的延伸 , 公 共图书馆有必要将信息公平保障职能作为其核心职 能 ,形成其在信息市场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