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爵士鼓中小军鼓基本演奏技巧_第1页
论爵士鼓中小军鼓基本演奏技巧_第2页
论爵士鼓中小军鼓基本演奏技巧_第3页
论爵士鼓中小军鼓基本演奏技巧_第4页
论爵士鼓中小军鼓基本演奏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爵士鼓中小军鼓基本演奏技巧摘要:爵士鼓又名架子鼓,作为一种独特的打击乐器,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小军鼓,具有穿透力强、表现力丰富、 力度变化大等特点。 文章主要探讨小军鼓中基本演奏技巧复合跳练习。关键词:小军鼓演奏技巧 复合跳小军鼓又名“小鼓”, 在各种乐队演奏中和大鼓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常常和大鼓一起使用。大鼓的主要作用是加强节拍,而小鼓的主要作用是在音乐的弱节拍上敲击细小的节奏, 调和音色以增强乐曲的节奏感。 通过在小鼓鼓面上盖绒布, 使用不同硬度的鼓棒可以随时调节音色,增强乐曲的结构感。演奏方式主要有单奏、双奏以及滚奏三种, 其中最能突出小军鼓的特色的滚奏法, 采用双锤

2、快速地不停地交替敲击, 奏出清晰饱满的音响, 从而表达出弹奏者多种多样的音乐情绪。一、小军鼓中鼓棒的握法目前, 小军鼓的鼓棒握法主要有三种: 对称式握法、 传统式握法、现代式握法。首先介绍对称式握法。1. 对称式握法当我们拿到鼓棒时, 先找到棒的支点, 如何找呢?如果可以把鼓棒分成三等份, 那么支点就在接近鼓棒尾端1/3 处位置, 那么为什么说这个位置就是支点呢?因为当你尝试着抓住鼓棒的其它位置当作支点时, 你就会发现, 其它位置的敲打效果远远没有1/3 处的位置感觉好,只有在1/3 位置,敲打者敲起来才更有平衡感和弹性。然后用食指和拇指抓住支点, 在食指的第一个关节位置握紧鼓棒。 在拇指的上

3、半关节位置对称握住鼓棒, 使鼓棒在两个手指中间可以自由轻松地移动,并保证鼓棒不会滑落。最后用其他三个手指头轻轻叩击鼓棒,掌心向下, 使鼓棒和手臂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以便身体更多部位能够控制鼓棒。右手和左手的握棒方法一样。在敲击时,敲击者需要挺直腰杆、手臂自然举起,身体彻底放松,当感觉到身体某个部位的肌肉僵硬时,说明敲击姿势不正确,需要调整姿势。由于该种握法,左手和右手动作一致,所以称为对称式握法。2. 传统式握法该种握法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的虎口加注鼓棒后端, 把拇指放在食指的第二个关节处, 把余下的三根手指自然放在鼓棒的下方。 在演奏时, 采用直上直下的方式, 保持小军鼓的两根鼓棒在鼓面上保

4、持直角。这种演奏方法在西方交响乐、军队音乐中经常用到。3. 现代式握法小军鼓的现时代握法和对称式握法基本相似。在现代式握法中,演奏者掌心向下, 使两个鼓棒在小军鼓的鼓面上面呈现八字形, 且和鼓面保持 75 度左右的角度。 这种握法普遍用在爵士鼓的演奏表演中。二、小军鼓的打击方式及位置在小军鼓打击表演中, 需要让表演者保持手臂不动, 用手腕敲击。在打击过程中, 无论音节高低、 节奏缓急都要保持手腕顺畅自然的动作。保证两根鼓棒头的打击点无限趋近。因为如果两点距离太远,就会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音色,影响演奏效果。因此,初学者在开始练习时,必须养成敲击的好习惯,一般情况下,不敲击小军鼓的正中心位置,因为

5、敲击此处,会产生太爆裂的声音。简单来说,打击的方式和拍皮球时弹动的感觉很接近。打击起点约在演奏者耳旁边的高度,向下打击以后在距离鼓面约 1 寸的高度暂停。 然后保持 1 寸的高度向下打击, 快速回到起点。 起点距离鼓面约 1 寸位置慢慢向下敲击以后,再次返回原来起来。在打击过程中,注意保持较缓慢的速度,在熟练掌握好每一个动作以后再换手练习, 随后双手一同练习。 由最初的慢速练起,不断提高技能,从而可以稳定控制音色、速度。然后再去练习复合跳,当然, 前面的几个基本动作的练习是非常枯燥乏味的,但是对以后的练习非常有帮助,所以需要演奏者耐心的练习。三、小军鼓的单、双击练习1. 小军鼓的单击练习首先,

6、在单击练习开始之前,必须做适度的暖身运动,保证筋骨活络,从而有效避免运动中的伤害,促使弹奏中达到最佳效果。保证练习过程中左、右手的平衡、稳定和速度。练习过程中注意保持拍子的稳定性, 常用的练习手法是从A-B-A-B 的不断交替循环方法, 左右手的抬高高度不可差异太大, 保持合适的打击位置, 尽量接近音色的要求,不要使用重音。2. 小军鼓的双击练习复合跳练习2.1 复合跳练习要点所谓的复合跳就是在演奏者进行打击敲击的基础上, 使每只鼓棒敲 打鼓 皮的 次数从 1 次一 击打变为 两次 一敲 打。基 本复 合跳( Paradiddle ) 由单跳和双跳结合而成。 单跳和双跳是复合跳的重要基础, 练

7、习时要在连贯流畅的基础上体会指法变化的感觉。 在刚开始练习复合跳时,不能快速, 需要缓缓敲打,一下一下地有节奏地去敲打,确保力度到位,音色准确。练习者要静下心,耐着性子用节拍器慢慢练习,正常情况下,都是从40 拍/ 分的速度开始练习的。此外,在练习过程中,练习者必须掌握复合跳练习的动作要点。例如:在40拍/分的速度条件下,能够保持在10min 内不出任何差错,并且音色到位。然后在敲打节奏稳定的条件下,适当提高练习速度。可以采用 40、 72、 102 等不同级别的速率逐渐增加练习的速度,当找到适合自己敲打的速度后,在此基础上,再次提高速度。随着速度的提高,在敲击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平稳、固定的速度

8、,敲击点均匀,因为这直接影响着练习者手部在鼓面移动时是否能够保持平稳, 是否能够保证音色的准确。 在开始练习时, 可以选用一套权威性较强的音乐教材认真学习。在国内, 一般选用中国音乐学院提供的出版教材。下面是一个练习小军鼓复合跳的方法,其中: R 代表右手, L 代表左手,如下所示: RLRL RRLL LRLR LLRR RRLL LLRR LLRR RRLL RLRR LRLL LRLL RLRR RLLR LRRL LRRL RLLR这是不同指法的训练,每条要单独长时间练习,背指法。不要打重音,顺着自然的感觉和自然律动演奏。在心中计算小节并打拍子。在能够准确无误地演奏以上所有练习之后,

9、就要开始为所有练习加上用双脚打出的拍子。 用脚打拍子可以培养正确的小节感觉和律动感觉。要求双脚应放松自如,像走路一样轻松。注意,脚和手同时击打时,要有统一的振动感。脚鼓与踩镲要有肯定、清楚的声音。也可以在此前的练习中加上双脚的配合动作,体会四肢协调配合的感觉。2.2 复合跳练习如何产生理想的音色效果在练习过程中, 有些鼓手会觉得复合跳只是一条普通的基本功练习, 虽然心里清楚这项练习很有用, 但是很多时候不明白该如何运用。导致只会在一个鼓上打的很快, 但是却不知道综合协调敲击。 其实想要运用符合跳非常简单,例如:RLRR LRL这个敲击动作的练习可以分开。左手打军鼓右手也敲打,这个动作说起来非常

10、简单,但是你自己去亲自动手去敲打的时候, 你就会感到好像无论自己如何打, 出来是声色效果总是不理想。 这时, 你可以试试把你左手所打的拍子点打的很轻, 尽量用右手突出音重, 但是该方法是建立在一定的速度基础之上的。然后当你能做到把左手放轻,右手突出重音的时候,就可以再加深一些,进入第 2 个练习,可以把左、右手所有音都打轻,突出右手在第一个音的重音, 随后不停地反复练习等到完全掌握后, 再把右手的重音换到第二个打击点加重音, 这样反复交替练习, 最后在自由组合重音转换,这时再把左手的重音加上来,自由交替,按照这个节奏把所有的练习动作加些花样,就会产生理想的音色效果。2.3 滚奏即复合跳与压奏的

11、区别及练习方法首先什么是滚奏?所谓滚奏是通过控制鼓追均匀密集的击奏形成一定的速度。 (滚奏的概念在国外一些教材上对滚奏的解释是单击和复击的总称,但要求单击和复击速度不同,归根结底还是速度问题。 )加强单击和复击练习是滚奏得以实现的基础。 而且滚奏并不是完全使用的手腕,有时也会频繁地使用手指,手指在练习复合跳过程,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其次什么是压奏?所谓的压奏及通过控制手腕和鼓面的反弹相结合的敲击方法。这种方面是表面上看很简单其实是很难练习的, 开始时, 需要用你的鼓锤在鼓面上反复弹跳,弹跳过程中,保持速度均匀,且在不同的演奏过程中还要学习很多连音的方法。 在刚开始练习时, 练习方法要正确,速度

12、要慢,要求每敲击以下,就能使鼓棒充分的在鼓面上弹击并控制好鼓棒的弹跳高度直至停止, 再换另一只手进行相同的练习。找准鼓棒在鼓面弹击的感觉。 练习多次以后, 再进行连续敲击时需要和手腕密切配合。 在这个练习阶段, 最好请一位音乐教师进行现场演示,一定要达到力度均匀和节奏平稳。最后要按照先练习复合跳后练习压奏的步骤进行练习。 当演奏者具备有一定的滚奏基础后再练习压奏。 压奏是一连串的两手交替的滚奏。 开始练习时, 让每根鼓棒在鼓面上多弹跳几下, 但不要绷紧手腕。直到每只手都能均匀无误地进行多次弹跳之后, 试着加速, 待弹跳变成连续的滚动时,轻轻的开始敲打压奏。手要动作快,才能把多次的弹跳连成滚奏。不能对鼓棒施加太大的压力。当练习者能够均匀、平滑、 温和地滚奏时, 才可以向鼓棒施加压力。 用扣腕法握槌, 加压时,注意要用双手大姆指和食指夹紧鼓棒 (用标准腕握棒时, 右手食指和大姆指夹紧鼓棒,左手只用大姆指用力) 。同时,在给鼓棒加压时,在鼓面上也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