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语文教案_第1页
《日出》语文教案_第2页
《日出》语文教案_第3页
《日出》语文教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日出语文教案刘白羽日出教案日出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作者抓住色彩、形状的变化进行景物描写的特点。2、了解作者通过对日出景象的描绘所表达的独特感受和看法。3、理解日出的象征意义。教学重点:抓住色彩、形状的变化进行景物描写。教学难点:日出的象征意义。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家看过日出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刘白羽眼中的日出是怎么样的。二、简介作者:刘白羽,现代著名作家。1916年生,北京人。解放战争期间曾任新华社随军记者。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两次奔赴朝鲜战场。解放后从事党的文化领导工作,历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作协副主席、作协书记处书记、国务院文化部副部长等职。主要作品有:五台山下、火光在前

2、、政治委员、红玛瑙集、红色的十月、芳草集、刘白羽散文集等。三、学生自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全文共8段,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4)幼时盼望看日出。第二部分(5-7)痛失两次看日出的机会。第三部分(8)不经意在飞机上看到日出。四、再次默读课文,完成读写训练一日出图 观察角度 日出时节 描写景物色彩、形状变化的句子 景物特点海涅描写的 俯视 冬季 那绯红的只有山尖分明突出 云雾缭绕屠格涅夫 平视 秋季 朝阳初升时,那种暗紫色 柔和明丽描写的 露了露面,一轮朝日。日出前:上空游动暗红色长带。刘白羽描写的 平视 冬季 日出时:红带在闪着金光。 雄伟瑰丽日出后:晶光耀眼,照明了。五、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3、:提问:“我”为什么爱登高看日出?明确:日出富有魅力日落虽妙,不免有萧瑟之感看日出-看火、热、生命、光明的诞生提问:作者无缘看日出,就怎么办?明确:只好读日出:1、海涅:冬季、云雾缭绕中的日出。2、屠格涅夫:秋季柔和明丽中的日出。齐读两幅日出图。六、分析第二部分:提问:作者特意到什么地方去看日出?有没有看到?明确:两个看日出的胜地1、在印度的科摩林海角由于云雾遮住了东方,没看成2、在黄山狮子林由于下雨,只得作罢七、分析文章的主体部分:提问:作者的宿愿实现了吗?明确:作者终于“看到了一次最雄伟、最瑰丽的.日出景象”。提问:作者对这次的日出是怎样描写的?明确:分三层来描写:日出前-上空游动微明,如

4、同一条狭窄的暗红色长带,带子的上面露出了一片清冷的淡蓝色的晨曦。日出时-那条红带,却慢慢在扩大,像一片红云了,像一片红海岸了。(突出了景物的动态变化)色彩也由“暗红”变成“发亮”,“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红得透亮”,“闪着金光”,作者连用两个比喻:“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日出后-“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它照亮了一切,照红了一切。齐读有关日出的描写。八、归纳写作特色:1、映衬、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海涅描写的、屠格涅夫描写的日出图的引用,不管是在色彩上还是在动态描绘上,都为刘白羽描写的日出图作了衬托。2、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运用,揭示出日出的象征意义。日出的象征意义,热情地赞美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如朝阳东升,光彩夺目,雄伟瑰丽,正像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