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毕业论文[精品论文]黄芩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研究_第1页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毕业论文[精品论文]黄芩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研究_第2页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毕业论文[精品论文]黄芩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研究_第3页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毕业论文[精品论文]黄芩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研究_第4页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毕业论文[精品论文]黄芩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毕业论文 精品论文 黄芩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研究关键词:黄芩 保护酶活性 生理指标 适应环境能力摘要: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唇形科多年草本植物,根入药,为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随着我国中药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黄芩药材需求量逐年加大,野生资源锐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目前,栽培黄芩自然已成为我国黄芩药材的主要来源,但是有关黄芩栽培及生理特性研究较少,关于黄芩在逆境条件下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未见报道。因此,开展对黄芩在逆境条件下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对指导黄芩栽培和实现药材原料的安全供应与质量的稳定可控具有

2、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试验材料,研究黄芩保护酶(sod、cat、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阐明水分、光照、土壤等生态因子对中药黄芩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在逆境条件下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变化规律,黄芩适应环境能力的机制,确定黄芩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为黄芩人工栽培种植和优质药材规模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黄芩试验期间定期取样,常规方法测定黄芩保护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等指标。主要结果如下: 在环境条件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试验中,通过对黄芩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的研究,

3、结果表明:在不同生境条件下,黄芩种子千粒重不同,洮南黄芩种子千粒重大,但其对黄芩种子发芽率没有影响,三地黄芩种子发芽率变化趋势一致,发芽率相差微小;种子贮存时间长,发芽率降低,贮存2年以上的种子不宜做生产用种;黄芩浸种时的适宜水温为40-50,浸种时间6h-12h,发芽适宜温度为20-25,在无光环境黄芩发芽率显著提高。 黄芩种子发芽期保护酶活性测定试验表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黄芩种子发芽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黄芩种子发芽过程中,几种保护酶活性均是当年新种子>1年种子>2年种子,保护酶活性与黄芩种子抗逆性关系

4、密切,黄芩种子随贮存年限增加,种子抗逆性降低。 在环境条件对栽培黄芩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中,通过对黄芩叶片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强光照可以增加黄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对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不大;水量与水分频次试验说明适度的干旱可以提高1年生黄芩保护酶活性,增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而2年生黄芩,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而下降;在土壤试验中,洮南土壤处理的sod、cat和pod活性最高,长春土壤处理次之,临江土壤处理最低。 栽培黄芩不同时期生理特

5、性试验表明,1、2年生黄芩可溶性糖含量差异较小, cat合pod活性在生育初期稍高,中间较平缓变化,后期高,mda含量变化与pod活性变化呈负相关。1年生黄芩不同叶位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由上到下依次减少,2年生黄芩可溶性蛋白含量是下部叶片最高,上部次之,中部最低。1、2年生黄芩不同叶位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较一致,下部含量最高,中部次之,上部最低。就整株而言,1年生黄芩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2年生黄芩。 不同生态区黄芩生理特性试验表明,洮南生态区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长春生态区次之,临江生态区最低。正文内容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唇

6、形科多年草本植物,根入药,为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随着我国中药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黄芩药材需求量逐年加大,野生资源锐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目前,栽培黄芩自然已成为我国黄芩药材的主要来源,但是有关黄芩栽培及生理特性研究较少,关于黄芩在逆境条件下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未见报道。因此,开展对黄芩在逆境条件下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对指导黄芩栽培和实现药材原料的安全供应与质量的稳定可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试验材料,研究黄芩保护酶(sod、cat、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

7、指标的变化规律,阐明水分、光照、土壤等生态因子对中药黄芩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在逆境条件下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变化规律,黄芩适应环境能力的机制,确定黄芩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为黄芩人工栽培种植和优质药材规模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黄芩试验期间定期取样,常规方法测定黄芩保护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等指标。主要结果如下: 在环境条件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试验中,通过对黄芩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生境条件下,黄芩种子千粒重不同,洮南黄芩种子千粒重大,但其对黄芩种子发芽率没有影响,三地黄芩种子发芽率变化趋势一致,发芽率相差微小;种子贮存时间长,发芽率降低,贮存2年以上的种子不宜做生产

8、用种;黄芩浸种时的适宜水温为40-50,浸种时间6h-12h,发芽适宜温度为20-25,在无光环境黄芩发芽率显著提高。 黄芩种子发芽期保护酶活性测定试验表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黄芩种子发芽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黄芩种子发芽过程中,几种保护酶活性均是当年新种子>1年种子>2年种子,保护酶活性与黄芩种子抗逆性关系密切,黄芩种子随贮存年限增加,种子抗逆性降低。 在环境条件对栽培黄芩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中,通过对黄芩叶片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强光照可以增加黄芩超氧化物歧化酶(so

9、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对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不大;水量与水分频次试验说明适度的干旱可以提高1年生黄芩保护酶活性,增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而2年生黄芩,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而下降;在土壤试验中,洮南土壤处理的sod、cat和pod活性最高,长春土壤处理次之,临江土壤处理最低。 栽培黄芩不同时期生理特性试验表明,1、2年生黄芩可溶性糖含量差异较小, cat合pod活性在生育初期稍高,中间较平缓变化,后期高,mda含量变化与pod活性变化呈负相关。1年生黄芩不同叶位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由上到下依次减少,2

10、年生黄芩可溶性蛋白含量是下部叶片最高,上部次之,中部最低。1、2年生黄芩不同叶位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较一致,下部含量最高,中部次之,上部最低。就整株而言,1年生黄芩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2年生黄芩。 不同生态区黄芩生理特性试验表明,洮南生态区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长春生态区次之,临江生态区最低。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唇形科多年草本植物,根入药,为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随着我国中药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黄芩药材需求量逐年加大,野生资源锐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目前,栽培黄芩自然已成为我国黄芩药材的主要来源,但是有关黄芩栽培及生理特性

11、研究较少,关于黄芩在逆境条件下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未见报道。因此,开展对黄芩在逆境条件下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对指导黄芩栽培和实现药材原料的安全供应与质量的稳定可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试验材料,研究黄芩保护酶(sod、cat、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阐明水分、光照、土壤等生态因子对中药黄芩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在逆境条件下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变化规律,黄芩适应环境能力的机制,确定黄芩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为黄芩人工栽培种植和优质药材规模化生产提

12、供科学依据。黄芩试验期间定期取样,常规方法测定黄芩保护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等指标。主要结果如下: 在环境条件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试验中,通过对黄芩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生境条件下,黄芩种子千粒重不同,洮南黄芩种子千粒重大,但其对黄芩种子发芽率没有影响,三地黄芩种子发芽率变化趋势一致,发芽率相差微小;种子贮存时间长,发芽率降低,贮存2年以上的种子不宜做生产用种;黄芩浸种时的适宜水温为40-50,浸种时间6h-12h,发芽适宜温度为20-25,在无光环境黄芩发芽率显著提高。 黄芩种子发芽期保护酶活性测定试验表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

13、酶(cat)活性与黄芩种子发芽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黄芩种子发芽过程中,几种保护酶活性均是当年新种子>1年种子>2年种子,保护酶活性与黄芩种子抗逆性关系密切,黄芩种子随贮存年限增加,种子抗逆性降低。 在环境条件对栽培黄芩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中,通过对黄芩叶片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强光照可以增加黄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对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不大;水量与水分频次试验说明适度的干旱可以提高1年生黄芩保护酶活性,增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而2

14、年生黄芩,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而下降;在土壤试验中,洮南土壤处理的sod、cat和pod活性最高,长春土壤处理次之,临江土壤处理最低。 栽培黄芩不同时期生理特性试验表明,1、2年生黄芩可溶性糖含量差异较小, cat合pod活性在生育初期稍高,中间较平缓变化,后期高,mda含量变化与pod活性变化呈负相关。1年生黄芩不同叶位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由上到下依次减少,2年生黄芩可溶性蛋白含量是下部叶片最高,上部次之,中部最低。1、2年生黄芩不同叶位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较一致,下部含量最高,中部次之,上部最低。就整株而言,1年生黄芩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2年生黄芩。 不同

15、生态区黄芩生理特性试验表明,洮南生态区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长春生态区次之,临江生态区最低。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唇形科多年草本植物,根入药,为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随着我国中药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黄芩药材需求量逐年加大,野生资源锐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目前,栽培黄芩自然已成为我国黄芩药材的主要来源,但是有关黄芩栽培及生理特性研究较少,关于黄芩在逆境条件下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未见报道。因此,开展对黄芩在逆境条件下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对指导黄芩栽培和实现药材原料的安全供应与质量的稳定可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黄芩(scu

16、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试验材料,研究黄芩保护酶(sod、cat、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阐明水分、光照、土壤等生态因子对中药黄芩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在逆境条件下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变化规律,黄芩适应环境能力的机制,确定黄芩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为黄芩人工栽培种植和优质药材规模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黄芩试验期间定期取样,常规方法测定黄芩保护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等指标。主要结果如下: 在环境条件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试验中,通过对黄芩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生境条件下,黄芩

17、种子千粒重不同,洮南黄芩种子千粒重大,但其对黄芩种子发芽率没有影响,三地黄芩种子发芽率变化趋势一致,发芽率相差微小;种子贮存时间长,发芽率降低,贮存2年以上的种子不宜做生产用种;黄芩浸种时的适宜水温为40-50,浸种时间6h-12h,发芽适宜温度为20-25,在无光环境黄芩发芽率显著提高。 黄芩种子发芽期保护酶活性测定试验表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黄芩种子发芽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黄芩种子发芽过程中,几种保护酶活性均是当年新种子>1年种子>2年种子,保护酶活性与黄芩种子抗逆性关系密切,黄芩种子随贮存年限增加,种

18、子抗逆性降低。 在环境条件对栽培黄芩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中,通过对黄芩叶片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强光照可以增加黄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对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不大;水量与水分频次试验说明适度的干旱可以提高1年生黄芩保护酶活性,增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而2年生黄芩,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而下降;在土壤试验中,洮南土壤处理的sod、cat和pod活性最高,长春土壤处理次之,临江土壤处理最低。 栽培黄芩不同时期生理特性试验表明,1、2年生黄芩可溶性

19、糖含量差异较小, cat合pod活性在生育初期稍高,中间较平缓变化,后期高,mda含量变化与pod活性变化呈负相关。1年生黄芩不同叶位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由上到下依次减少,2年生黄芩可溶性蛋白含量是下部叶片最高,上部次之,中部最低。1、2年生黄芩不同叶位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较一致,下部含量最高,中部次之,上部最低。就整株而言,1年生黄芩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2年生黄芩。 不同生态区黄芩生理特性试验表明,洮南生态区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长春生态区次之,临江生态区最低。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唇形科多年草本植物,根入药,为我国常用大宗中

20、药材,随着我国中药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黄芩药材需求量逐年加大,野生资源锐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目前,栽培黄芩自然已成为我国黄芩药材的主要来源,但是有关黄芩栽培及生理特性研究较少,关于黄芩在逆境条件下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未见报道。因此,开展对黄芩在逆境条件下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对指导黄芩栽培和实现药材原料的安全供应与质量的稳定可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试验材料,研究黄芩保护酶(sod、cat、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阐明水分、光照、土壤等生态

21、因子对中药黄芩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在逆境条件下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变化规律,黄芩适应环境能力的机制,确定黄芩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为黄芩人工栽培种植和优质药材规模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黄芩试验期间定期取样,常规方法测定黄芩保护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等指标。主要结果如下: 在环境条件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试验中,通过对黄芩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生境条件下,黄芩种子千粒重不同,洮南黄芩种子千粒重大,但其对黄芩种子发芽率没有影响,三地黄芩种子发芽率变化趋势一致,发芽率相差微小;种子贮存时间长,发芽率降低,贮存2年以上的种子不宜做生产用种;黄芩浸种时的适宜水温为40-50,浸

22、种时间6h-12h,发芽适宜温度为20-25,在无光环境黄芩发芽率显著提高。 黄芩种子发芽期保护酶活性测定试验表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黄芩种子发芽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黄芩种子发芽过程中,几种保护酶活性均是当年新种子>1年种子>2年种子,保护酶活性与黄芩种子抗逆性关系密切,黄芩种子随贮存年限增加,种子抗逆性降低。 在环境条件对栽培黄芩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中,通过对黄芩叶片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强光照可以增加黄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蛋白

23、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对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不大;水量与水分频次试验说明适度的干旱可以提高1年生黄芩保护酶活性,增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而2年生黄芩,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而下降;在土壤试验中,洮南土壤处理的sod、cat和pod活性最高,长春土壤处理次之,临江土壤处理最低。 栽培黄芩不同时期生理特性试验表明,1、2年生黄芩可溶性糖含量差异较小, cat合pod活性在生育初期稍高,中间较平缓变化,后期高,mda含量变化与pod活性变化呈负相关。1年生黄芩不同叶位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由上到下依次减少,2年生黄芩可溶性蛋白含量是下部叶片最高,上部

24、次之,中部最低。1、2年生黄芩不同叶位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较一致,下部含量最高,中部次之,上部最低。就整株而言,1年生黄芩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2年生黄芩。 不同生态区黄芩生理特性试验表明,洮南生态区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长春生态区次之,临江生态区最低。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唇形科多年草本植物,根入药,为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随着我国中药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黄芩药材需求量逐年加大,野生资源锐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目前,栽培黄芩自然已成为我国黄芩药材的主要来源,但是有关黄芩栽培及生理特性研究较少,关于黄芩在逆境条件下保护酶活性及

25、其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未见报道。因此,开展对黄芩在逆境条件下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对指导黄芩栽培和实现药材原料的安全供应与质量的稳定可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试验材料,研究黄芩保护酶(sod、cat、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阐明水分、光照、土壤等生态因子对中药黄芩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在逆境条件下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变化规律,黄芩适应环境能力的机制,确定黄芩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为黄芩人工栽培种植和优质药材规模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黄芩试验期间定期取样,常规方法

26、测定黄芩保护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等指标。主要结果如下: 在环境条件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试验中,通过对黄芩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生境条件下,黄芩种子千粒重不同,洮南黄芩种子千粒重大,但其对黄芩种子发芽率没有影响,三地黄芩种子发芽率变化趋势一致,发芽率相差微小;种子贮存时间长,发芽率降低,贮存2年以上的种子不宜做生产用种;黄芩浸种时的适宜水温为40-50,浸种时间6h-12h,发芽适宜温度为20-25,在无光环境黄芩发芽率显著提高。 黄芩种子发芽期保护酶活性测定试验表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黄芩种子发芽率呈显著或极

27、显著正相关。黄芩种子发芽过程中,几种保护酶活性均是当年新种子>1年种子>2年种子,保护酶活性与黄芩种子抗逆性关系密切,黄芩种子随贮存年限增加,种子抗逆性降低。 在环境条件对栽培黄芩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中,通过对黄芩叶片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强光照可以增加黄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对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不大;水量与水分频次试验说明适度的干旱可以提高1年生黄芩保护酶活性,增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而2年生黄芩,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随着干

28、旱程度的增加而下降;在土壤试验中,洮南土壤处理的sod、cat和pod活性最高,长春土壤处理次之,临江土壤处理最低。 栽培黄芩不同时期生理特性试验表明,1、2年生黄芩可溶性糖含量差异较小, cat合pod活性在生育初期稍高,中间较平缓变化,后期高,mda含量变化与pod活性变化呈负相关。1年生黄芩不同叶位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由上到下依次减少,2年生黄芩可溶性蛋白含量是下部叶片最高,上部次之,中部最低。1、2年生黄芩不同叶位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较一致,下部含量最高,中部次之,上部最低。就整株而言,1年生黄芩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2年生黄芩。 不同生态区黄芩生理特性试验表明,洮南生态区可溶

29、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长春生态区次之,临江生态区最低。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唇形科多年草本植物,根入药,为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随着我国中药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黄芩药材需求量逐年加大,野生资源锐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目前,栽培黄芩自然已成为我国黄芩药材的主要来源,但是有关黄芩栽培及生理特性研究较少,关于黄芩在逆境条件下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未见报道。因此,开展对黄芩在逆境条件下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对指导黄芩栽培和实现药材原料的安全供应与质量的稳定可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30、georgi)为试验材料,研究黄芩保护酶(sod、cat、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阐明水分、光照、土壤等生态因子对中药黄芩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在逆境条件下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变化规律,黄芩适应环境能力的机制,确定黄芩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为黄芩人工栽培种植和优质药材规模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黄芩试验期间定期取样,常规方法测定黄芩保护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等指标。主要结果如下: 在环境条件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试验中,通过对黄芩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生境条件下,黄芩种子千粒重不同,洮南黄芩种子千粒重大,但其

31、对黄芩种子发芽率没有影响,三地黄芩种子发芽率变化趋势一致,发芽率相差微小;种子贮存时间长,发芽率降低,贮存2年以上的种子不宜做生产用种;黄芩浸种时的适宜水温为40-50,浸种时间6h-12h,发芽适宜温度为20-25,在无光环境黄芩发芽率显著提高。 黄芩种子发芽期保护酶活性测定试验表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黄芩种子发芽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黄芩种子发芽过程中,几种保护酶活性均是当年新种子>1年种子>2年种子,保护酶活性与黄芩种子抗逆性关系密切,黄芩种子随贮存年限增加,种子抗逆性降低。 在环境条件对栽培黄芩保护酶

32、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中,通过对黄芩叶片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强光照可以增加黄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对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不大;水量与水分频次试验说明适度的干旱可以提高1年生黄芩保护酶活性,增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而2年生黄芩,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而下降;在土壤试验中,洮南土壤处理的sod、cat和pod活性最高,长春土壤处理次之,临江土壤处理最低。 栽培黄芩不同时期生理特性试验表明,1、2年生黄芩可溶性糖含量差异较小, cat合pod活性在生育

33、初期稍高,中间较平缓变化,后期高,mda含量变化与pod活性变化呈负相关。1年生黄芩不同叶位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由上到下依次减少,2年生黄芩可溶性蛋白含量是下部叶片最高,上部次之,中部最低。1、2年生黄芩不同叶位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较一致,下部含量最高,中部次之,上部最低。就整株而言,1年生黄芩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2年生黄芩。 不同生态区黄芩生理特性试验表明,洮南生态区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长春生态区次之,临江生态区最低。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唇形科多年草本植物,根入药,为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随着我国中药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黄

34、芩药材需求量逐年加大,野生资源锐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目前,栽培黄芩自然已成为我国黄芩药材的主要来源,但是有关黄芩栽培及生理特性研究较少,关于黄芩在逆境条件下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未见报道。因此,开展对黄芩在逆境条件下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对指导黄芩栽培和实现药材原料的安全供应与质量的稳定可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试验材料,研究黄芩保护酶(sod、cat、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阐明水分、光照、土壤等生态因子对中药黄芩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在逆境条

35、件下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变化规律,黄芩适应环境能力的机制,确定黄芩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为黄芩人工栽培种植和优质药材规模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黄芩试验期间定期取样,常规方法测定黄芩保护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等指标。主要结果如下: 在环境条件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试验中,通过对黄芩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生境条件下,黄芩种子千粒重不同,洮南黄芩种子千粒重大,但其对黄芩种子发芽率没有影响,三地黄芩种子发芽率变化趋势一致,发芽率相差微小;种子贮存时间长,发芽率降低,贮存2年以上的种子不宜做生产用种;黄芩浸种时的适宜水温为40-50,浸种时间6h-12h,发芽适宜温度为20-2

36、5,在无光环境黄芩发芽率显著提高。 黄芩种子发芽期保护酶活性测定试验表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黄芩种子发芽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黄芩种子发芽过程中,几种保护酶活性均是当年新种子>1年种子>2年种子,保护酶活性与黄芩种子抗逆性关系密切,黄芩种子随贮存年限增加,种子抗逆性降低。 在环境条件对栽培黄芩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中,通过对黄芩叶片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强光照可以增加黄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对可溶性糖

37、含量影响不大;水量与水分频次试验说明适度的干旱可以提高1年生黄芩保护酶活性,增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而2年生黄芩,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而下降;在土壤试验中,洮南土壤处理的sod、cat和pod活性最高,长春土壤处理次之,临江土壤处理最低。 栽培黄芩不同时期生理特性试验表明,1、2年生黄芩可溶性糖含量差异较小, cat合pod活性在生育初期稍高,中间较平缓变化,后期高,mda含量变化与pod活性变化呈负相关。1年生黄芩不同叶位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由上到下依次减少,2年生黄芩可溶性蛋白含量是下部叶片最高,上部次之,中部最低。1、2年生黄芩不同叶位叶片

38、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较一致,下部含量最高,中部次之,上部最低。就整株而言,1年生黄芩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2年生黄芩。 不同生态区黄芩生理特性试验表明,洮南生态区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长春生态区次之,临江生态区最低。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唇形科多年草本植物,根入药,为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随着我国中药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黄芩药材需求量逐年加大,野生资源锐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目前,栽培黄芩自然已成为我国黄芩药材的主要来源,但是有关黄芩栽培及生理特性研究较少,关于黄芩在逆境条件下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未见报道。因此,开

39、展对黄芩在逆境条件下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对指导黄芩栽培和实现药材原料的安全供应与质量的稳定可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试验材料,研究黄芩保护酶(sod、cat、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阐明水分、光照、土壤等生态因子对中药黄芩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在逆境条件下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变化规律,黄芩适应环境能力的机制,确定黄芩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为黄芩人工栽培种植和优质药材规模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黄芩试验期间定期取样,常规方法测定黄芩保护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

40、量等指标。主要结果如下: 在环境条件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试验中,通过对黄芩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生境条件下,黄芩种子千粒重不同,洮南黄芩种子千粒重大,但其对黄芩种子发芽率没有影响,三地黄芩种子发芽率变化趋势一致,发芽率相差微小;种子贮存时间长,发芽率降低,贮存2年以上的种子不宜做生产用种;黄芩浸种时的适宜水温为40-50,浸种时间6h-12h,发芽适宜温度为20-25,在无光环境黄芩发芽率显著提高。 黄芩种子发芽期保护酶活性测定试验表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黄芩种子发芽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黄芩种子发芽过程中,几种保护酶

41、活性均是当年新种子>1年种子>2年种子,保护酶活性与黄芩种子抗逆性关系密切,黄芩种子随贮存年限增加,种子抗逆性降低。 在环境条件对栽培黄芩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中,通过对黄芩叶片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强光照可以增加黄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对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不大;水量与水分频次试验说明适度的干旱可以提高1年生黄芩保护酶活性,增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而2年生黄芩,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而下降;在土壤试验中,洮南土壤

42、处理的sod、cat和pod活性最高,长春土壤处理次之,临江土壤处理最低。 栽培黄芩不同时期生理特性试验表明,1、2年生黄芩可溶性糖含量差异较小, cat合pod活性在生育初期稍高,中间较平缓变化,后期高,mda含量变化与pod活性变化呈负相关。1年生黄芩不同叶位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由上到下依次减少,2年生黄芩可溶性蛋白含量是下部叶片最高,上部次之,中部最低。1、2年生黄芩不同叶位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较一致,下部含量最高,中部次之,上部最低。就整株而言,1年生黄芩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2年生黄芩。 不同生态区黄芩生理特性试验表明,洮南生态区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长春生态区次之,

43、临江生态区最低。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唇形科多年草本植物,根入药,为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随着我国中药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黄芩药材需求量逐年加大,野生资源锐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目前,栽培黄芩自然已成为我国黄芩药材的主要来源,但是有关黄芩栽培及生理特性研究较少,关于黄芩在逆境条件下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未见报道。因此,开展对黄芩在逆境条件下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对指导黄芩栽培和实现药材原料的安全供应与质量的稳定可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试验材料,研究黄芩保护酶(

44、sod、cat、p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阐明水分、光照、土壤等生态因子对中药黄芩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在逆境条件下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变化规律,黄芩适应环境能力的机制,确定黄芩最适宜的生长环境,为黄芩人工栽培种植和优质药材规模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黄芩试验期间定期取样,常规方法测定黄芩保护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等指标。主要结果如下: 在环境条件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试验中,通过对黄芩种子千粒重和发芽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生境条件下,黄芩种子千粒重不同,洮南黄芩种子千粒重大,但其对黄芩种子发芽率没有影响,三地黄芩种子发芽

45、率变化趋势一致,发芽率相差微小;种子贮存时间长,发芽率降低,贮存2年以上的种子不宜做生产用种;黄芩浸种时的适宜水温为40-50,浸种时间6h-12h,发芽适宜温度为20-25,在无光环境黄芩发芽率显著提高。 黄芩种子发芽期保护酶活性测定试验表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黄芩种子发芽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黄芩种子发芽过程中,几种保护酶活性均是当年新种子>1年种子>2年种子,保护酶活性与黄芩种子抗逆性关系密切,黄芩种子随贮存年限增加,种子抗逆性降低。 在环境条件对栽培黄芩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中,通过对黄

46、芩叶片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研究,结果表明:强光照可以增加黄芩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对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不大;水量与水分频次试验说明适度的干旱可以提高1年生黄芩保护酶活性,增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而2年生黄芩,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而下降;在土壤试验中,洮南土壤处理的sod、cat和pod活性最高,长春土壤处理次之,临江土壤处理最低。 栽培黄芩不同时期生理特性试验表明,1、2年生黄芩可溶性糖含量差异较小, cat合pod活性在生育初期稍高,中间较平缓变化,后期高,mda含

47、量变化与pod活性变化呈负相关。1年生黄芩不同叶位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由上到下依次减少,2年生黄芩可溶性蛋白含量是下部叶片最高,上部次之,中部最低。1、2年生黄芩不同叶位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较一致,下部含量最高,中部次之,上部最低。就整株而言,1年生黄芩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2年生黄芩。 不同生态区黄芩生理特性试验表明,洮南生态区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长春生态区次之,临江生态区最低。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唇形科多年草本植物,根入药,为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随着我国中药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黄芩药材需求量逐年加大,野生资源锐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目前,栽培黄芩自然已成为我国黄芩药材的主要来源,但是有关黄芩栽培及生理特性研究较少,关于黄芩在逆境条件下保护酶活性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未见报道。因此,开展对黄芩在逆境条件下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对指导黄芩栽培和实现药材原料的安全供应与质量的稳定可控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为试验材料,研究黄芩保护酶(sod、cat、pod)活性、丙二醛(m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