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重点科室感染管理方案.doc_第1页
2021年重点科室感染管理方案.doc_第2页
2021年重点科室感染管理方案.doc_第3页
2021年重点科室感染管理方案.doc_第4页
2021年重点科室感染管理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年重点科室感染管理方案为加强手术室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手术安全,制定本方案。手术室应当严格按照本方案的要求,加强手术室的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安全。1.手术室的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和实施手术的医师,应当具备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及环境卫生学管理方面的知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严格执行有关制度、规范。(范本)2.为传染病患者或者其他需要隔离的患者实施手术时,应当按照_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严格按照标准预防原则并根据致病微生物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加强医务人员的防护和手术后物品、环境的消毒工作。3.洁净手术室的建筑布局、基本装备、

2、净化空调系统和用房分级等应符合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_的标准,辅助用房应按规定分洁净和非洁净辅助用房,并设置在洁净和非洁净手术室的不同区域内。4.洁净手术室的管理应当达到以下基本要求:进入洁净手术室清洁区、无菌区内的人员应当更换手术室专用工作服;洁净手术室各区域的缓冲区应当设有明显标识,各区域的门应当保持关闭状态,不可同时打开出、入门;医务人员应当在气流的上风侧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有对空气产生污染的操作选择在回风口侧进行;洁净手术室温度应在20-25;相对湿度为_%-_%;噪声为_分贝;手术室照明的平均照度为500l_左右;洁净手术室在手术中应保持正压状态,洁净区对非洁净区的

3、静压差为10pa;洁净手术室的净化空调系统应当在手术前_分钟开启,手术结束后_分钟关闭;洁净手术室的净化空调系统应当连续运行,直至清洁、消毒工作完成。级用房的运转时间为清洁、消毒工作完成后_分钟。级用房的运转时间为清洁、消毒工作完成后_分钟;洁净手术室每周定期对设备的新风机组设备进行彻底清洁,每两周对净化机组设备进行彻底清洁,并进行记录;有毒气体、麻醉(范本)废气的控制排放,应当利用单独系统或与送风系统连锁的装置。5.洁净手术室空气净化设备的日常管理应当符合以下基本要求:对洁净区域内回风口格栅应当使用竖向栅条,每天擦拭清洁_次,每周彻底清洁,若有污染应随时清洁,对滤料层应更换;对洁净区域内的非

4、阻漏式孔板、格栅、丝网等送风口,应当每周进行清洁,若有污染应随时清洁;负压手术室每次手术结束后应当进行负压持续运转_分钟后再进行清洁擦拭,达到自净要求方可进行下一个手术。过滤致病气溶胶的排风过滤器应当每半年更换一次热交换器机组散热器应当每周进行高压自来水喷射冲洗,并保持清洁干燥;对空调器内部加湿器和致冷器下的水盘和水塔,应当定期进行清洗去除污垢并保持干燥清洁;对挡水板应当定期进行清洗并保持干燥;对凝结水的排水点应当定期检查,并进行清洁、消毒。6.洁净手术室空气净化系统应当达到以下基本要求:级洁净手术室和级其他洁净用房应当实行空气洁净系统送、回风的动态(范本)控制;级洁净手术室和、级其他洁净用房

5、可以通过末端为高效或者亚高效过滤器的局部空气净化设备实行动态(范本)控制,并设置工程专职人员负责手术进行中的计算机动态(范本)监控;非洁净区可以利用局部净化设备进行自净(空气净化机);严禁使用有化学刺激、致癌因素的局部空气净化设备;空气净化系统的送风末端装置应当保证密闭,不泄露;负压手术室和产生致病性气溶胶的房间应设置独立的空气净化系统,并且排风口_高效过滤器;排放有致病气溶胶的风口应采用密闭装置。7.洁净手术室的环境卫生学监测一般应每月一次,如遇特殊情况应适量增加次数。8.洁净手术室的质量评价及监测工作包括以下内容:洁净手术部投入运行前,应当经有资质的工程质检部门进行综合性能全面评定,并作为

6、手术部基础材料存档;洁净手术部日常实行动态(范本)监测,必测项目为细菌浓度和空气的静压差;静态含尘浓度和沉降菌浓度以综合性能评定的测定数据或年检数据为准。消毒后的染菌密度以每次消毒后的检测数据为准;每天可通过净化自控系统进行机组监控并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每月对各级别洁净手术室至少进行1间静态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并记录;每月对非洁净区域局部净化送、回风口设备进行清洁状况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每半年对洁净手术部的正负压力进行监测并记录。每年对洁净手术部进行一次包括尘埃粒子、高效过滤器的使用状况、测漏、零部件的工作状况等在内的综合性能全面评定,监控并记录;9.不同区域及不同手术用房的清洁、消毒

7、物品应当分开使用。用于清洁、消毒的拖布、抹布应当是不易掉纤维的织物材料;拖布、抹布分室使用并有明显标示。10.手术部应当选用环保型中、高效化学消毒剂,避免长期使用一种消毒剂导致微生物的耐药性。11.医务人员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应当遵循以下基本要求:在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和实施手术的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规定更换手术室专用的工作衣、鞋帽、口罩;在无菌区内只容许使用无菌物品,若对物品的无菌性有怀疑,应当视为污染;医务人员不能在手术者背后传递器械、用物,坠落在手术床边缘以下或者手术器械台面以下的器械、物品应当视为污染;实施手术刷手的人员,刷手后只能触及无菌物品和无

8、菌区域;穿好无菌手术衣的医务人员限制在无菌区域活动;手术室的门在手术过程中应当关闭,尽量减少人员出入;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者其他传染病的工作人员应当限制进入手术部工作;手术结束后,医务人员脱下的手术衣、手套、口罩等物品应当放入指定的位置后,方可离开手术室。12.手术使用的无菌器械、器具应当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以及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要求;(2)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3)接触病人的麻醉(范本)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4)医务人员使用一次性无菌物品和器械时,应当检查外包装的完整性和灭菌有效日期,包装不合格或者超过灭菌有效期限的物品不得使用。13.手术

9、后的废弃物管理应当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_县人民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有关规定进行分类、运送无害化处理。14.进入手术室的新设备或者因手术需要外带的仪器、设备,应当对其进行检查、清洁处理后方可进入和使用。15.进入手术室洁净区域的物品、药品应当拆除其外包装后进行存放、设施、应当进行表面的清洁处理。无菌物品应当存放于无菌物品区域中。16.传染病患者的手术应当在隔离手术间进行手术。手术结束后,应当对手术间环境及物品、仪器等进行终末消毒。17、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高压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灭菌剂浸泡灭菌,备用刀片、剪刀等器具可采用小包装高压蒸汽灭菌。18.使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

10、除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后,再高效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后,再消毒或灭菌。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19.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消毒灭菌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者方选化学方法。(1)耐热、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2)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高压蒸汽灭菌。(3)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4)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等可选用化学灭菌法(如环氧乙烷灭菌等)(5)内镜可选用环氧乙烷灭菌或_%戊二醛浸泡灭菌。20.洗手刷应一用一灭菌或使用一次性的。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外科

11、手消毒规定)刷手,进行手消毒。21.严格限制手术室内人员数量。22.每月对手术室的空气、无菌物品、物体表面、工作人员的手、消毒液等进行监测,并做好登记。23.连台手术之间应加强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的消毒、严格监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台手术,杜绝手术室内交叉感染。24.离开手术室时,应脱去手术专用着装换外衣及外出鞋。25.手术室接送病人所用的车应是室内外对接车,可起到控制交叉感染的作用。26.手术室每日监测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的有效浓度,记录保存,低于有效浓度应立即更换,消毒剂使用时间不得超过产品说明规定的使用期限。icu医院感染管理方案1.重症监护病房布局合理,内设治疗室(区)、监护区

12、、医护人员生活办公区和污物处理区。各区域划分明确,严格管理,必须配备非手触式流动水洗手、速干手消毒剂等设施。2.监护区以设单间病房为宜,或至少配备_个以上单间病房;若为大病房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_平方米,并以床幔相隔。3.每日多次对物体表面、门、窗、桌、椅、床、墙面、地面进行湿式擦拭。拖把、抹布等洁具每天第一次使用前应先清洗消毒,随后一用一消毒。每周进行一次彻底大扫除。每月作空气培养一次,要求空气中细菌总数20cm,距天花板50cm,距墙壁5cm,无菌物品应分类放置,按灭菌先后顺序排列。4、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须拆除外包装后,方可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室。5、一次性灭菌医疗用品须做好质量监督,并做

13、好发放回收登记工作。第三篇: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科室感染管理小组外科组长:智红利成员:白新明孟宪来孟凡军张梅闫冰手术室组长:李俊梅成员:齐志林张莉内科组长:张金娥成员:冯志晟陈业峰儿科组长:郑雪飞成员:贾国华齐呈云五官科组长:邓淑梅成员:郑素珍任贵海检验科组长:张玉洁成员:韩巍伟曹春梅妇产科组长:张娟成员:_敏张志爱急诊科组长:陈永强成员:焦骥杨建东供应室组长:谷芳成员:金冬梅贾贵苹血透室王东琴吕彦郑娜樊冬青刘娜张倩贾海花白春梅刘宝山高春梅_李冬云李玉柱袁海存李国涛第四篇:科室感染管理小组科室感染管理小组职责1、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医院感染的特点,制定管理制度,并_实施。2

14、、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现有医院感染趋势时,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并积极协助调查。3、监督检查本科室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4、_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5、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制度。6、做好对卫生员、陪住、探视者的卫生学管理。感染监控医生职责1、在科主任领导和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的指导下,负责本科室的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落实,开展各项医院感染监测工作。2、督促本科室医生掌握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验及药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如实填表报告;发现漏报病例及时

15、补报。3、定期向科主任报本科医院感染的情况及动态(范本),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除上报科主任外,同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4、督促医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原则,做到合理使用。5、加强工作人员自身防护,做到标准预防。如发生感染时应接受合适的治疗,采取措施防止将自身感染传播给他人,特别是病人,讨论解决方案,提交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感染监控护士职责1、在护士长和医院感染专职人员的指导下,监督指导护理操作工作中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常规的落实情况。2、负责护士在工作中的防护,做到标准预防,如发生护士被针刺伤等感染事件时,将感染情况进行登记并接受合适的治疗,报医院感

16、染管理办公室备案。3、负责医疗废物的管理,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与登记,及时统计上报医疗废物产生数量。4、在护理病人过程中,发现病人出现任何感染的征兆时,应立即报告主治医生,督促医师填写医院感染报告卡,防止漏报。5、负责紫外线消毒及监测诊室、治疗室、换药室的细菌培养,记录监测结果。产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母婴同室的医院管理制度1、每一病区均应成立临床医院感染监测小组,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制定本病区的医院感染监测措施。2、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开展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建立本病区医院感染登记本,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的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3、患者的安置应

17、实施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4、母婴同室应环境保持整洁,空气新鲜无异味,根据季节温度不同,定时开窗通风,净化空气。5、发现特殊感染或传染病患者,要按传染病的有关规定实行隔离,并采取相应消毒措施,同类病人相对集中,必要时转往相关传染病院。6、病床每天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床头柜等物体表面每天擦拭不得少于一次,一桌一抺布,用后消毒,有污染的物体表面随时消毒。7、病人的被服应保持清洁。每周更换不少于一次,污染后应及时更换。8、血压计袖带应每周清洗,特殊污染随时清洁消毒。听诊器保持清洁,接触传染病人后及时消毒。9、呼吸辅助设施、弯盘、治疗碗、药杯、体温计等用后消毒。10、

18、普通病人餐具、痰盂、便器等一人一用一消毒,不得交叉重复使用。11、具有传染性的体液如结核性胸、腹水等须按比例放置消毒药,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后方可倒入下水道。12、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及时对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处理。13、疾病流行季节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探视陪住制度。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间,禁止探视。14、产妇哺乳前应洗手、清洁乳头。哺乳用具一婴一用一消毒,隔离婴儿用具单独使用,双灭菌。15、新生儿洗浴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5左右,拆褓与包袱应严格分台,避免交叉。遇有医院感染流行时,应严格执行分组护理的隔离技术。16、母婴一方患有感染性疾病时,均应及时与其他正常母婴隔离。产妇在传染病性期,应暂停哺乳。感

19、染性较强的疾病,应及时隔离。17、患有皮肤化脓及其它传染性疾病的工作人员,应暂时停止与婴儿接触。二、产房的医院管理制度1、布局与管理1)、产房、母婴室、新生儿室要相邻近,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相对独立,便于管理。2)、布局合理,严格划分分娩区号;待产区;办公生活区;污物处理区,区域标志明确,设有实际屏障。另设更衣室、产妇接收车辆转换处等。人流、物流各行其道,避免交叉。3)、墙壁、天花板、地面应无裂隙而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便于清洁和消毒。4)、产房应注意通风及空气净化,有条件的可配备空气净化装置,环境空气应达到(gb15982_;4.1.1)中的要求。5)、根据要求配制刷手液及消毒液。

20、手刷一用一灭菌,按外科刷手法刷手不得少于一分钟。6)、器械清洗室要有洗涤池和各种器械初步清洗消毒处理设备。7)、凡是进入产房人员必须先洗手,更衣。患呼吸道或其它感染性疾病、皮肤有伤口的工作人员暂时离开产房的工作。8)、根据标准预防的原则和疾病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9)、传染病人的胎盘必须放入黄色塑料袋内,密闭运送,无害化处理;房间应严格进行终末消毒处理。2、接生和预防措施1)、接生前,严格刷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2)、保持无菌单及手术衣干燥,潮湿视为污染应更换。3)、助产器械包内备断脐专用剪刀及无菌纱布、棉签、无菌手套等,禁止断脐器械与其它助产器械混用。4)、可疑宫腔内感

21、染时,立即进行细菌学培养。5)、新生儿吸痰一婴一管一用一灭菌。6)、可重复使用的新生儿复苏设备,每次使用后要进行消毒或灭菌。7)、接产中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活动和进出。8)、吸引器、吸引瓶及吸引管等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或灭菌,干燥保存。9)、使用后的器具应送中心供应室统一清洗、消毒或灭菌处理。灭菌后的持物钳干燥保存,每台一套。3、产房的清洁卫生1)、每日接产前后或连台接产之间应及时清洗手术灯的表面、台面、地面或仪器等。若有血迹、体液污染,必须立即以含氧消毒剂擦拭消毒。2)、待产床及产床使用后用含氧消毒剂擦拭。及时更换床上用物,污物及时处理。产科感染监测措施1、环境卫生学监测(1)对空气、物体表面

22、和医护人员手的监测。(2)产房、隔离产房、待产室、隔离待产室、母婴同室、新生儿洗浴室、治疗室、处置室等重点区域应每月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当有医院感染流行,怀疑与医院环境卫生学因素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3)产房、隔离产房空气200cfu/m3、物体表面5cfu/m3、医护人员手5cfu/m3。(4)待产室、隔离待产室、母婴同室、新生儿洗浴室、治疗室、处置室空气500cfu/m3、物体表面10cfu/m3、医护人员手10cfu/m3。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上,不得检出沙门氏菌。(5)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_分后进行采样。采样时平板暴露时间为_分钟。2、院内感染管理监测(1)

23、加强母婴同室病区环境管理严格规范清洁区、污染区的范围,病区陈设统一,保持室内的清洁和空气新鲜,定期空气消毒,定时开窗通风,减少陪护及探视人员。病床湿式清扫,地面每日用消毒液拖拭1遍,污染的卧具及时更换。(2)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应进行生物和化学监测。第五篇: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手术室一、人员管理1、工作人员进入手术室须更换衣、裤、鞋、帽,不戴戒指、手镯,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不带私人用物进入工作区,工作场所不得进食。语言与行为符合要求。2、进入无菌区须带圆顶帽、口罩,注意头发、鼻孔勿外露,严重上呼吸道及皮肤感染者,不宜参加手术。3

24、、院外参观者,须持介绍信,经医教科同意后方可进手术室参观。参观者须遵守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每台手术参观人数控制在2_人之内,参观者只能参观指定的手术,不得任意出入其它手术间,不得随便走动及串室。4、手术病人入室前必须更换清洁的专用衣、裤、戴帽、换鞋或穿袜套。5、工作人员外出必须更换工作衣、裤、鞋。二、环境管理1、手术室应保持环境整洁、无尘、无蚊蝇。每晨用湿抹布擦拭全部手术间的物体表面及手术灯,并进行空气消毒。2、每日各手术间彻底打扫一次,地面用1。100施康号消毒液拖地,拖把分区专用,标志明显,用后经消毒夜浸泡后晾干备用。3、手术过程中发现地面血迹随时清洁。每台手术前后湿式擦拭室内物表,手术

25、结束应及时整理用物,用1:100施康号消毒液拖地面,并进行空气消毒。每月空气细菌培养一次,有据可查。4、保证新风机组正常运作,每天术前_小时开启层流系统,术后至少运行半小时才能关闭层流系统。5、拖鞋每日用1。200施康号浸泡后清洗晾干备用,鞋柜用消毒液擦拭。6、洗涤间应保持清洁,下水道、洗手间洗手后及时处理干净,水池每天洗净擦干。男女更衣室、值班室保持整洁无味。7、每周日定为卫生日,彻底清洁消毒各手术间。层流系统过滤网每周拆洗一次,出风口每周用1:200施康号擦洗,屋顶机组由设备维修部门每周保养一次。三、消毒隔离制度1、严格划分限制区(无菌区)、半限制区(清洁区)、非限制区(污染区),严格遵守

26、三通道流程,各区间有明显标志,相对隔离,天花板、墙壁、地面无裂隙,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手术间按无菌手术间、一般手术间、隔离手术间分室,隔离手术间应靠近手术室入口处。每一手术间限制一张手术台。连台手术先做无菌手术再做污染手术,第一台手术结束后,整理手术间并用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及地面,净化空气后再接受新的手术病人。2、使用抗菌洗手液,洗手刷、小方巾应一用一灭菌。严格按照洗手消毒方法与步骤进行洗手,每月对手术医生、洗手护士手指细菌培养一次,有据可查。3、手术器具及物品必须一用一灭菌,能压力蒸汽灭菌的应避免使用化学灭菌剂,备用刀片、剪刀等器械可采用小包装压力蒸汽灭菌。4、手术医生和器械护士穿上

27、无菌手术衣、戴上无菌手套后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5、巡回护士术前应做好充分准备,尽量减少外出和走动,手术间门不要随便打开。6、接台手术人员在两台手术之间应进行洗手、消毒手臂及更换无菌手术衣、手套。7、病人准备室、麻醉(范本)复苏室紫外线要求。功率1.5w/m3,灯距地面_m,配有紫外线反光罩,辐射强度70uw/cm2,有使用时间记录,每半年测紫外线强度一次。8、凡需手术病人,术前一律抽血查肝功能、乙肝两对半、艾滋病毒抗体、梅毒抗体。阳性者按传染病隔离技术要求实施。9、接送病人的平车定期消毒,车上物品保持清洁,车轮每次消毒。接送隔离病人,平车应专车专用,用后严格消毒。10、吸引瓶、污物桶每次用

28、后洗刷干净,并用1。100施康号浸泡消毒后方可使用。11、做好各类物品的终末消毒。12、一般感染手术(1)器械、引流瓶等浸泡消毒后按常规处理。敷料、针筒、手套等焚烧处理。(2)保证新风机组正常运作,用消毒液擦拭手术床、推车、物体表面及地面。13、特殊感染手术、隔离手术(1)设专用隔离手术室,门_隔离标志(黄牌黑字),专人负责巡回。工作人员在手术间应穿隔离衣及鞋套,无特殊紧急情况,不可离开手术间。如须添加物品,可请室外人员帮忙。(2)术前备齐手术用品,尽量采用一次性敷料、针筒。(3)术毕医务人员将手套、衣服、鞋或鞋套及帽留在手术间,术中污染的纱布、敷料及其他能燃烧的物品全部焚烧。(4)工作人员离

29、开手术室应用消毒液泡手。(5)未使用过的物品集中打包,外面加清洁包布,贴上经色标志,送高压蒸汽灭菌处理后再按常规处理。(6)污染的金属类器械用1:4施康号浸泡_分钟后清洗,吸引瓶等非金属类器械用1:100施康号浸泡_分钟后清洗,再打包贴上红色标志,送高压蒸汽灭菌处理。(7)保证新风机组正常运作,用消毒液擦拭手术床、推车、物体表面及地面。四、无菌物品管理制度1、无菌物品应放在无菌室集中管理,保持室内干燥、清洁无尘,无杂物,无蚊蝇。2、无菌物品固定基数,定点定位,由专职人员每日检查,按顺序排列,标签醒目,无过期物品。高压蒸汽灭菌物品有效期_天,霉季_天。低温等离子灭菌物品无纺布包装有效期_天,纸塑

30、包装有效期_个月。细菌检测每月一次,有据可查。3、无菌包一经打开或无菌盐水开瓶后超过_小时不能使用。无菌台准备后不得超过_小时,否则重新灭菌。无菌物品过期或可疑污染的应重新灭菌。4、无菌包体积不应超过30cm_30cm_50cm,包布大小适宜,清洁无破损,一用一清洗。无菌包内外均有化学消毒指示剂,以鉴定灭菌效果。5、器械浸泡消毒应打开关节,完全浸没,盒盖上标明可用时间,浸泡用容器每周更换灭菌二次,消毒液按规定更换,使用中消毒液每月一次细菌培养。6、使用干缸持物钳,每_小时更换一次;碘酒、酒精瓶每周更换灭菌二次。开启的无菌溶液在_小时内用完,开瓶时注明启用时间。置于容器中的无菌物品(棉球、纱布、灯柄、螺丝刀等)一经打开,保存时间不超过_小时。7、使用抗菌洗手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