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柏格森的生命哲学_第1页
第三讲柏格森的生命哲学_第2页
第三讲柏格森的生命哲学_第3页
第三讲柏格森的生命哲学_第4页
第三讲柏格森的生命哲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讲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理解生命 “所谓的生命,就在于记忆和延续。”柏格森19和20世纪之交是新旧哲学的交替时期,西方主要国家(英、法、德等)涌现出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的哲学派别和哲学家。他们对传统哲学都持不同程度的批判态度,但又自觉或不自觉地保留着传统哲学的痕迹。本讲主要讲生命哲学,说明新旧哲学交替时期的过度特征。生命哲学是广泛传播于西方各国、并贯穿于20世纪的哲学流派。它的主要代表人物在德国有狄尔泰、奥伊肯、在英国有怀特海,在法国有柏格森。生命哲学这些倡导者的理论没有明显的因袭相承关系,但他们的理论有一些相似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教材3132页)1、生命哲学家赋予生命的本质以本体论的意义,

2、生命的本原不是自然科学研究的物质,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精神,而是一种富有创造力的活力,一种可以自由释放的能量,可称为“活力”或“生物能”。2、生命哲学提供了一种与传统哲学不同的世界观。传统哲学的中心是“存在”,它的意义是本原、本质;生命哲学的中心点是:“生成”,它的意义是过程,是创造。生命本质是活动,活动本质是自由创造。更重要的是,世界不是冷漠、孤寂的,它是有价值的、“人化”的世界。3、生命哲学又是一种新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几乎所有的生命哲学家都涉足伦理和美学领域。他们普遍认为,人的道德生活应当是创造,而不是服从;应该是实践,而不是沉思;应该是进取而不是保守。生命哲学家中有两位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奥

3、伊肯和柏格森,足见这一哲学思潮的影响和贡献之大。柏格森的哲学是一种非理性哲学,就这个特征而言,他的哲学与叔本华、尼采一脉相承。在柏格森看来。当时盛行的崇拜理智以及以理智为工具的科学都是有缺陷的,都不能了解生命与自我、运动与世界等等的真相,而他的哲学就是要改正这些缺陷,建立一门真正科学的形而上学,让人们真正地认识自我、生命、时间、运动与世界。一、 柏格森其人及主要著作柏格森是最具原创性的现代法国哲学家之一,他在世时,俨然是现代法国哲学的代表,名声如日中天,甚至远播西方以外的世界,20世纪一二十年代我们中国人就曾经被他的哲学所吸引,西方世界的柏格森热也在中国发生过。然而,与黑格尔的命运相仿佛,柏格

4、森死后,曾一度几乎被人遗忘,不仅是热衷时尚的法国人,其他各国的哲学研究者,包括我们中国人,都将他只作为一个文化遗迹来看待。柏格森的名字可能有些陌生,这不是他的责任,而是他的学派的责任,因为柏格森所代表的学派生命哲学已经像一件古董一样,被淹没在历史的陈堆里了,于是他也一样。 然而,有两个理由我们现在不能不提柏格森,因为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最显赫的哲学流派乃是生命哲学,而柏格森是生命哲学的主要代表;二是柏格森不但是伟大的哲学家,还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整个现代哲学史,也只有柏格森、萨特、罗素、奥伊肯四位有这样的荣幸。一个这样的人物,自然应当介绍一番了。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1

5、8591941)法国哲学家。生于巴黎。父亲是波兰犹太人后裔,音乐家,母亲是爱尔兰籍犹太人。柏格森自小便接受典型的法国式教育,对哲学、数学、心理学、生物学有深厚兴趣,尤其酷爱文学。在中学学习期间,柏格森表现非常出众。数学和人文学科成绩尤为突出。数学论文被权威的数学年报全文发表,参加全国竞赛获得拉丁文演说、英语、法语、作文第一名。柏格森并没有因自己的成绩出众而傲慢自大,据说,毕业时老师给她的评语是:“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彬彬有礼的中学生”。中学毕业时,柏格森站在了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这时候他可以选择文科,也可以选择理科,如果学理科,他也许可以成为法国的高斯或欧拉;学习文科的话,他也可以成为一个卢梭或

6、者伏尔泰。经过再三权衡,审视自己内心深处的所爱,柏格森最终选择了文科,因为他发现自己的志向所在乃是哲学。于是,187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法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巴黎高等师范学院,1881年获哲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外省和巴黎的许多中学任教。他每次讲课都吸引了大量旁听生,有一个人听完柏格森的讲座后,发表了这样的感慨:“柏格森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治理世界的箴言。”1889年,柏格森抓紧时间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论文论意识的直接材料,并交给巴黎大学,申请博士学位,并顺利通过,获哲学博士学位。后来被译成英文,书名改成时间与自由意志,成为他的第一本著作。1896年,柏格森出版了他的新作物质与记忆引起了很大的轰

7、动。1897年任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讲师,1900年任法兰西学院教授,主持希腊哲学讲座。他在那里讲座吸引了众多的听众,他的演讲本身成了巴黎的一种时尚。当时有人形容这种盛况是:“除了参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之外,没有什么比得上的。”1903年发表了形而上学导言,这是柏格森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被认为是了解柏格森思想的必读作品;1907年发表了更有影响的著作生命进化论。这本书使柏格森树起了生命哲学的大旗,也使生命哲学思想迅速成为传播最广的哲学思潮。柏格森则更上一层楼,成为全世界最具知名度的哲学家之一。1901年他当选为伦理政治科学院的研究员,1914年当选为该科学院主席,并被膺选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第一次世界

8、大战期间,他以学者身份步入政界,历任驻西班牙和美国大使。1919年任法国政府文教最高会议委员,1922年担任国际联盟文化合作委员会第一任主席。赢得了“外交家”的美誉。1925年,他突然患病,全身瘫痪。这无疑是命运之神对柏格森的致命一击,不过命运之神并没有彻底地抛弃柏格森,在另一方面眷顾了他,这就是192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1927年,“为了表彰其丰富而生气勃勃的思想和卓越的技巧”,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瑞典学院高度评价了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在批判传统哲学的理性主义机械论和决定论,解放人类思想方面的巨大意义,认为创造进化论是“一篇震憾人心的雄伟诗篇,一个含蕴不竭之力与驰骋天际之灵感的宇宙论”,“他亲

9、身穿过理性主义的华盖,开辟了一条通路。由此通路,柏格森打开了大门,解放了具有无比效力的创造推进力向理想主义敞开了广阔无边的空间领域。”(颁奖辞)晚年的柏格森目睹了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幕:纳粹迫害犹太人。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后,立即大肆迫害犹太人,1939年9月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0年5月进攻法国,紧紧六个星期后,贝当政府就签署了投降协定。贝当傀儡政府上台后,随即搞起了反犹运动。1940年12月贝当政府通过了反犹法令,要求所有的犹太人进行特别登记,但鉴于柏格森的崇高声誉,特许他免予登记。柏格森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早就下决心与他苦难的同胞同受苦难。1941年1月3日,82岁高龄病在病

10、床上躺了十余年的柏格森,在家人的搀扶下,勉强地站在了巴黎犹太人登记的长长队伍里。这时候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柏格森在寒风中一连站了好几个小时,他可怜的体质如何承受得了,他一下子染上了肺炎,第二天就离开了人世。巴黎人民在巴黎圣母院为他举办了弥撒,既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意,也表达了他们对纳粹的抗议。柏格森的主要著作有时间与自由意志(1889)、物质与记忆:身心关系论(1896)、笑的研究(1900)、形而上学导论(1903)、创造进化论(1907)、生命与意识(1911)、道德与宗教的两个起源(1932)等。二、柏格森的主要思想1、柏格森哲学的出发点柏格森哲学的基本出发点和动力是要改造形而上学,或者说

11、建立新的形而上学。虽然形而上学一词产生于希腊时代,但早在中世纪,它就已经像哲学一词那样,成了最高科学的名称。到了近代,它被正式引进哲学之后,几乎成了哲学的代名词。形而上学的危机,就是哲学的危机;而改造形而上学,就是要改造哲学;要建立新的形而上学,就是要建立新的哲学。生活在世纪之交的柏格森,虽然不像德国哲学家那样对西方文明持严重的悲观态度,但这个文明的内在问题他还是深切地感到了。他指出,过去一个世纪西方的物质文明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精神方面并没有同时跟上,我们今天面临的许多问题,大部分产生于这种灵肉比例失调。按照他的看法,科学处理的是物的问题,而精神的问题属于形而上学的管辖范围。精神不能跟上物

12、质的发展,证明形而上学出了问题。在柏格森看来,旧形而上学的根本问题,是它不能正确地把握生命,这是因为旧形而上学往往纯粹用理智的手段来处理生命的问题,这就使它无法把握生命的本质。为了说明这一点,柏格森从生命的本质现象时间入手。2、生成的存在柏格森对传统形而上学的中心概念“存在”做了新的诠释。在他看来,存在不是实体,既不是精神,又不是物质的实体;存在只是流动和变化。柏格森认为生命冲动或生命之流是世界的本质,万物的根源,生命不是物质,而是一种盲目的永动不息的生命冲动。存在只是流动和变化。他说,在现实中,运动变化比事物更恒久、更根本。(教材34页)3、绵延(连续不断)绵延是柏格森哲学最独特的概念。绵延

13、或者纯粹绵延乃是柏格森哲学之焦点和最有名的概念。时间、运动等其本质都可以归结为绵延。了解了绵延也就了解了柏格森哲学。绵延与柏格森哲学的重要概念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例如,时间、运动、自我、直觉等,这些柏格森哲学的概念如果考究其核心则只有一样绵延。例如,时间是一种绵延,而运动无疑也是绵延。在柏格森这里,绵延几乎就是一切,从时间到运动,到直觉,到自我与实在,等等,都是绵延。第一,时间性。绵延指的就是科学上的时间,使时间的可以空间化的延续,是许多不同的刹那汇在一起,互相贯通,互相渗透,即在它们那里,现在、过去与将来的一切互相渗透、互相贯通,融为一体。第二,运动性。绵延之为绵延,意味着它是永恒变动的,

14、永远不会有静止的一刻静止在任何时间都不是绵延的特性,静止只是由我们的心灵摄取的绵延的一张照片,而绵延自己是永远不会停止运动的。这绵延就像一条河,一条无底无岸的河,它没有任何可以确定的方向,它的属性就是“流动”。第三,它是一种不可分割的质的变化之流。在柏格森看来,可分割性只是空间的特性,作为时间、运动与绵延等都是不可分割的,它们永远是一个整体,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是如此。绵延的这种不可分割性使它不能以任何方式被分割开来,包括现在、过去与未来,它没有现在、过去与未来的分割,而是现在、过去与未来三位一体的连续过程。在这里,过去包容在现在里,同时它们持续于未来。第四,由于绵延只是质的变动之流,是不可分割的

15、,永不静止的,因此,它也是无形无影的。人的肉眼或者任何感官都无法知觉。就像真正的时间一样,请问:我们都知道时间在流逝,但又有哪个人看得见它在流呢?4、两种时间和认识为了解释生命之流与有形事物之间的关系,柏格森由分析时间入手,时间问题也是他的思想的核心问题。时间我们都知道,时间就是生命,时间的持续不断保证了生命的存在,生命的本质就是时间之流,时间常流,生命常新。这些都是诗意的说法,如果更为具体地说,时间对于我们就是钟表上的指针或者太阳的东升西落。现在的问题是,柏格森也认同这样的时间的观念吗?柏格森的答案是:不同意。对于何为时间,柏格森提出了一个独特的解释,就是他将时间分成两类:纯粹时间和物理时间。(教材35页)与纯粹时间和物理时间相对应,有两种认识途径:直觉和理智。(教材36页)5、物质与记忆从生命之流观点出发,去解释身心问题。记忆是精神与物质的融合点。他把记忆分为两种:机械的记忆和纯粹的记忆。(36页37页)6、两种社会和道德从生命之流观点出发,去解释人和人类社会。他把社会区分为两种社会:封闭社会和开放社会。总之,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提倡直觉,贬低理性,认为科学和理性只能把握相对的运动和实在的表皮,不能把握绝对的运动和实在本身,只有通过直觉才能体验和把握到生命存在的“绵廷”,那是唯一真正本体性的存在。在创造的进化中,他还提出和论证了生命的冲动。“生命冲动”即是主观的非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