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线上教学第一次3月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六安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线上教学第一次3月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六安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线上教学第一次3月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六安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线上教学第一次3月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六安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线上教学第一次3月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徽省六安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线上教学第一次(3月)检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 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有一个由核膜包被的大型环状DNA分子B.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的DNA都与遗传和代谢关系密切,这也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C. 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只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D. 绿色植物和蓝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们最主要的区别是有无叶绿体【答案】B【解析】【分析】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类 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只有核糖体,

2、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壁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分裂方式二分裂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详解】A、原核细胞没有核膜,A错误;B、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的DNA都与遗传和代谢关系密切,这也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B正确;C、动植物细胞中存在染色体,酵母菌等真菌细胞中也含有染色体,C错误;D、绿色植物和蓝藻分别属于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两者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D错误。故选B。2. 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B. 在甲中所观察到的

3、细胞,在乙中均可被观察到C. 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会右移而乙的物像左移D. 若甲物像模糊,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物像【答案】A【解析】【详解】A、显微镜使用相同的光圈,甲放大倍数小,可视范围大,也就是有光的面积比乙大,所以比较亮,A正确;B、甲放大倍数小,看到的面积大,乙中看到的只是甲中的一部分,B错误;C、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和乙的物像都会左移,C错误;D、若在低倍镜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高倍镜仍不能看到清晰的物像,D错误;故选A。【点睛】与显微镜使用相关的4个疑难点(1)换用高倍镜后,若视野太暗,应先调节遮光器(换大的光圈)或反光镜(用凹面反光镜)使视野明亮,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4、2)显微镜呈放大倒立的虚像,例如实物为字母“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为“q”。(3)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亮,反之则应适当调暗;若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则可能是反光镜的调节角度不对;若观察花生切片标本材料一半清晰一半模糊不清,则可能是由花生切片厚薄不均匀造成的。(4)若视野中细胞均匀分布在整个视野中,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若视野中细胞成单行排列,计算时只考虑长度,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3.下列关于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B. 土壤和植物根细胞内的化学元素在种类和含量上基本

5、相同C. 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 CD. 微量元素在细胞中含量很少,可有可无【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C、H、O、N,最基本元素是C。在构成细胞的元素中,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是依据在细胞中的含量来分的。在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详解】占细胞鲜重最多的化合物是水,A错误;土壤和植物根细胞内的化学元素在种类上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很大,B错误;在细胞的干重中C的含量最多,说明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C,C正确;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含量的多少可以分成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细胞中含量很少,但也是生命活动所必需

6、的,其作用是不可替代的,D错误;故选C。【点睛】1、组成细胞的元素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生物大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2、非生物界和生物体细胞的组成元素在种类上相似,在含量上差异较大,这体现了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3、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占细胞干重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4.下列有关实验“观察 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实验中用质量分数为 8%的盐酸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仍是活细胞,其膜通透性增强B. 在实验中,需将两滴吡罗红和甲基绿染液先后滴在载玻片上C. 高倍镜下可清晰地看到呈绿色的染色体和呈红色的 RNA 分子D. 实验结论是 DNA 主要

7、分布在细胞核,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详解】“观察 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中用8%的盐酸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其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强,但经过盐酸处理细胞已死亡,A错误;对DNA和RNA染色,需滴两滴吡罗红甲基绿在载玻片上,是混合同时滴加的,B错误;高倍镜下可清晰地看到呈绿色的细胞核和呈红色的细胞质,观察不到DNA和RNA,C错误;甲基

8、绿可以将DNA染成绿色,吡罗红可以将RNA染成红色,实验结果是细胞核呈现绿色,细胞质呈现红色,因此实验结论是 DNA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RNA 主要分布在细胞质;D正确。【点睛】“观察 DNA 和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中:1、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2、在实验中用盐酸处理后,口腔上皮细胞已死亡。3、染色剂吡罗红和甲基绿应混合后同时使用。5.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B. 植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淀粉和纤维素,动物细胞中的多糖主要是乳糖和糖原C. 固醇类物质在细胞的营养

9、、调节和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D. 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脂质中最丰富的是磷脂;植物细胞中的多糖有淀粉、纤维素,动物细胞中的多糖是糖原,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有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固醇类物质主要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详解】A. 所有细胞都含有细胞膜,脂质中的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故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A正确;B. 乳糖是动物细胞特有的二糖,不是多

10、糖,B错误;C. 固醇类物质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在细胞的营养、调节和代谢中具有重要功能,C正确;D. 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单糖,D正确。6.如图是细胞内几种有机物及其功能的关系图,m1、m2、m3、m4分别是有机物M1、M2、M3、M4的组成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SARS病毒体内,将M4彻底水解,得到5种碱基B. M3种类的不同,一定是因为m3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不同C. M3具有物质运输、催化、调节、免疫等多种功能D. 相同质量的M1和M2被彻底氧化分解,则M1的耗氧量多【答案】C【解析】SARS病毒属于RNA病毒,在SARS病毒体内的M4是RNA,

11、其彻底水解后得到4种含氮碱基,A项错误;M3蛋白质种类的不同,可能是因为m3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的不同,也可能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B项错误;M3是蛋白质,具有物质运输、催化、调节、防御、免疫等多种功能,C项正确;M1是糖类,M2是脂肪,与脂肪相比,糖类中的H元素含量少,氧化分解过程中消耗的氧气少,D项错误。【点睛】分析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是对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组成元素、基本单位和功能的考查,从化合物的功能入手,根据化合物的功能判断出相应的化合物,进而推断基本单位和结构特点,然后分析各选项进行解答。7.如图为以某种动物受精卵为材料进行的三组实验,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实验、的结

12、果可说明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依存,缺一不可B. 实验和实验对比,可说明细胞质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C. 实验和实验对比,可说明细胞核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D. 实验的结果可说明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答案】A【解析】【分析】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详解】A、实验、的结果可知,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二者同时存在才能正常存活,A正确;B、实验和实验对比,可说明细胞核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B错误;C、实验和实验对比,可说明细胞质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C错误;D、实验的结果只能说明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的控制

13、中心,不能说明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D错误。故选A。8.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含有DNA的结构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B. 原核细胞既不具有生物膜系统,也不具有生物膜C. 矿工中常见的“硅肺”是由肺泡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引起的D. 细胞内的囊泡可来自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外的膜结构【答案】D【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DNA的分布、细胞器的功能、生物膜系统、细胞器间的协调配合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详解】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其中含有DNA的结构有细胞核和线粒体,A错误;细胞器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

14、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原核细胞没有细胞器膜和核膜,因此不具有生物膜系统,但有属于生物膜范畴的细胞膜,B错误;矿工中常见的“硅肺”是由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引起的,C错误;细胞内的囊泡可来自于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外的膜结构,例如:当细胞以胞吞方式摄取大分子时,首先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表面,这部分细胞膜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D正确。【点睛】易错点辨析:生物膜系统指细胞内的全部膜结构而不是生物体内的。原核生物、病毒类生物无生物膜系统。9.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出某动物细胞三种细胞器,经测定其中三种有机物的含量如图所示。以 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15、A. 细胞器甲是线粒体,是蛔虫有氧呼吸的场所B. 细胞器乙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可能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有关C. 若细胞器丙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不会影响分泌蛋白的合成D. 醋酸杆菌细胞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有甲和丙【答案】B【解析】【分析】1、分析题图:该细胞为动物细胞,甲有膜结构和核酸,可推断甲细胞器为线粒体;乙的脂质含量不为0,说明乙细胞器有膜结构,但无核酸,可推断乙细胞器为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丙的脂质含量为0,说明没有膜结构,但含有核酸,可推测丙细胞器为核糖体。2、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

16、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详解】A、蛔虫进行无氧呼吸,没有线粒体,A错误;B、细胞器乙只含有蛋白质和脂质,可能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加工和分泌有关,B正确;C、细胞器丙是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场所,因此若细胞器丙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将直接影响分泌蛋白的合成,C错误;D、醋酸杆菌属于原核细胞,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D错误。故选B。10.在哺乳动物受精过程中,精子能够与卵细胞相互识别,精子将其头部钻入卵细胞中,与卵细胞发生结合,当一个精子进入后,卵细胞膜发生变化,不再让其他精子进入。这一现象体现出细胞

17、膜能够A. 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B.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 使卵细胞摄入所需要的精子D.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膜的功能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障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详解】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传递信息,相互识别与结合,精子头部进入卵细胞,卵细胞发生变化,阻止多精入卵,从而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D正确;A、B、C错误。【点睛】1、病毒、病菌和一些有害物质也能进入细胞内,体现了细胞膜对物质进出细胞的控制作用具有相对性。2、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能力是活细胞才具有的,死细胞的细胞膜不能控制物

18、质的出入。3、物质能否通过细胞膜,是根据细胞生命活动的需要,并不完全取决于物质分子的大小。11.如今的生产工艺导致新鲜的蔬果表面常有水溶性的有机农药残留。现取某种新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液浓度,结果可绘制成图的曲线(测得整个过程纯水的浓度变化较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B段细胞吸水,显微镜下可见细胞体积明显增大B. B点时,细胞液与外界溶液没有水的交换C. BC段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D. 此曲线说明浸泡时间延长,有机农药溶于水会被植物细胞吸收【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实例,考查对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条件的理解。将新鲜蔬

19、菜浸入纯水中,由于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会发生吸水,图中BC段不会是细胞发生失水所致。【详解】AB段细胞液浓度减小,说明细胞吸水,但受细胞壁限制,细胞体积不会明显增大,A项错误;B点时,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水分子进出达到平衡,B项错误;蔬菜浸入一定量纯水中,不会发生失水现象,不会发生质壁分离,BC段细胞液浓度增大,应是水溶性有机农药被植物细胞吸收,C项错误,D项正确。12.某细胞对氨基酸钠离子、葡萄糖和氧气的吸收方式的比较结果如图所示,四种物质在细胞膜内外的浓度情况未标出。已知细胞膜上的“、”为载体蛋白,氨基酸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该细胞。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A. 同一载体蛋白运输的

20、物质可能不止一种B.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方式与进入该细胞的方式相同C. 氧气进入该细胞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D. 氨基酸可逆浓度进入该细胞且要消耗能量【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图可知,氨基酸和钠离子共用同一载体进入细胞,葡萄糖进入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所以其进入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氧气跨膜运输的方式为自由扩散,所以其进入该细胞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详解】A、由分析内容可知,氨基酸和钠离子共用同一载体进入细胞,A正确; B、葡萄糖进入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和载体,所以其进入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而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为协助扩散,B错误; C、氧气跨膜运输的方式为自由扩散,所以其进入该

21、细胞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C正确; D、氨基酸可逆浓度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该细胞,消耗能量,D正确。 故选B。13.下图是“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活动中观察到的某个细胞,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图示状态的细胞正在发生渗透失水B. 如果B/A值越大,说明所滴加的蔗糖溶液浓度越大C. 图中B/A值越大,说明细胞质壁分离程度越高D. 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B/A值越小,则紫色越深【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和题图:图示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细胞可能正在发生渗透吸水,也可能正在发生渗透失水,也可能水分子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中。A表示细胞壁体积,B表示原生质

22、层体积。B/A值大小可说明细胞质壁分离程度。【详解】A、图示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不能确定是否正在发生渗透失水,A错误;B、如果B/A值越大,说明细胞失水越少,所滴加的蔗糖溶液浓度越小,B错误;C、图中B/A值越大,说明细胞质壁分离程度越低,C错误;D、同一细胞用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B/A值越小,说明细胞失水越多,则紫色越深,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4.下列关于实验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 脂肪鉴定:取材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B. 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取

23、材(藓类小叶)制片染色观察C. 质壁分离现象:取材制片观察滴加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观察D.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取材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答案】B【解析】脂肪鉴定时,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是切取叶片染色洗去浮色制片观察,故A正确;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不需要染色,故B错误;观察质壁分离现象时,撕取鳞片叶表皮细胞制片观察滴加30%的蔗糖溶液观察,故C正确;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取材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故D正确。15.如图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其叙述不正确的是A. 如该图表示动物细胞膜,图中还可以补充胆固醇分子B. 将一个酵母菌细胞中的全部提

24、取出来,在空气水界面铺开,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相当于原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C.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的种类和数量有关D. 可根据在细胞膜上的分布判断细胞膜的内外侧【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为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为蛋白质。【详解】A、如该图表示动物细胞膜,图中还可以补充胆固醇分子,A正确;B、酵母菌细胞含有核膜和细胞器,因此将这种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都大于原细胞膜表面积的两倍,B错误;C、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

25、关,C正确;D、为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膜的外表面,因此具有的一侧是细胞膜的外侧,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结合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图解,考查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要求考生识记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主要内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6. 下列关于“探究温度影响淀粉酶活性”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合理设定实验温度属于控制实验的自变量B. 淀粉与淀粉酶应分別达到设定温度后再混合C. 可选用碘液或斐林试剂对实验结果进行检测D. 淀粉的用量和保温时间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答案】C【解析】【详解】A.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属于实验的自变量,A正确;B.“探究温度影响淀粉

26、酶活性”实验,应先调控温度,再将淀粉与淀粉酶两溶液混合,B正确;C.斐林试剂使用时要加热,会影响酶的活性,故斐林试剂不可用作对实验结果的检测,C错误;D.淀粉的用量和保温时间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D正确。故选C。【定位】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点睛】试验中变量的理解。实验过程中可以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其中人为改变的变量称做自变量,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做因变量。除自变量外,实验过程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可变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这些变量称为无关变量。17.下列有关水稻叶肉细胞中 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叶绿体将光能转移到 ATP 中,NADPH 仅作为还原剂,并不储存能量B. ATP

27、 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C. 黑暗条件下,叶肉细胞不能合成 ATPD. 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 CO2 和 H2O,并释放大量能量【答案】B【解析】【分析】ATP的形成途径是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ATP水解释放出的能量用于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如生物发光、吸能反应。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两方面的用途:一是将H2O分解为氧和H,氧直接以分子(O2)形式释放出去,H与氧化型辅酶(NADP)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NADPH)。NADPH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同时也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二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提

28、供能量促使ADP与Pi反应形成ATP。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其过程是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并释放少量的能量;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与水一起被彻底分解生成CO2和H,释放少量的能量;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的,其过程是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结合生成H2O,并释放大量的能量。【详解】A、叶绿体将光能转移到 ATP 中,NADPH 作还原剂,同时也储存部分能量,A错误;B、ATP 形成途径是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其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ATP水解释放出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化学能,用于吸能反应,B正确;C、黑暗条件下,叶肉

29、细胞可以通过细胞呼吸合成 ATP,C错误;D、线粒体将丙酮酸氧化分解成 CO2 和 H2O,并释放大量能量,D错误。故选B。18.有一瓶酵母菌和葡萄糖的混合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瓶内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氧气浓度abcd产生CO2的量9mol125 mol21 mol30 mol产生C2H5OH的量9mol65 mol3 mol0 mol a氧气浓度接近0;d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b时,经无氧呼吸产生的CO2有65 mol c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的丙酮酸分子之比为3:1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等量CO2时的浓度介于c和d之间A. B. C. D. 【

30、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反应式可知,当只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的氧气量与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当只进行无氧呼吸时,不消耗氧气但产生二氧化碳量=产生酒精量;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时,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消耗的氧气量0。所以a氧气浓度接近0只进行无氧呼吸;d时不产生酒精只进行有氧呼吸,正确;b时经无氧呼吸产生的CO2有65 mol,经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有6 mol,正确; c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的丙酮酸分子之比为(21-3)/6:3/2=2:1,错误;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产生等量CO2时的浓度介于b和c之间,错误;故选A。【点睛】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的氧气

31、量与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当只进行无氧呼吸时,不消耗氧气但产生二氧化碳;当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时,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消耗的氧气量0。19.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动物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 来自于细胞质基质B. 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会抑制厌氧菌的大量繁殖C. 马铃薯块茎在缺氧条件下会产生乳酸D. 长期处于水淹的玉米植株易烂根是因为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答案】A【解析】【分析】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抑制厌氧菌的繁殖,种子储藏时要降低自由水含量,进而使细胞呼吸减弱,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而蔬菜、水果的储存要保持适当水分。松土可以提高土壤中氧气的含量,有利于根细胞

32、的有氧呼吸,从而为根吸收矿质离子提供更多的能量。【详解】A、动物细胞进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没有CO2产生,A错误;B、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抑制厌氧菌的繁殖,B正确;C、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等是进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C正确;D、长期处于水淹的玉米植株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导致烂根,D正确。故选A。20.大棚栽培的植物在环境因素发生改变时,会使叶绿体内C3化合物含量上升和C5化合物下降,导致这种变化的环境变化因素最可能是A. 给植物增施氮肥和镁肥B. 增施农家肥料补充CO2C. 给植物补充适宜程度的人工关照D. 夜间适当降低大棚的环境温度【答案】B【解析】【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

33、(1)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此过程必须有光、色素、化合作用的酶。具体反应步骤: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气和还原氢。ATP生成,ADP与Pi接受光能变成ATP。此过程将光能变为ATP活跃的化学能。(2)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有光或无光均可进行,反应步骤: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三碳化合物接受还原氢、酶、ATP生成有机物。此过程中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H和ATP,H和ATP能够将三碳化合物还原形成有机物【详解】A.增施氮肥和镁肥有利于叶绿素的合成,使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增加,促

34、进C3的还原,C3含量减少,C5含量增加,A错误;B.CO2是合成C3的原料,当CO2增多,C3含量增加,C5含量减少,B正确;C.适当增加光照强度,使H和ATP增加,加速C3的还原,C3含量减少,C5含量增加,C错误;D.夜间适当降低植物的环境温度对光合作用没有影响,C3和C5的含量基本不变,D错误。故选B。21.下列有关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若X代表细胞壁与原生质层间的距离,则Y可代表细胞在质壁分离与复原中液泡色素的浓度B. 若X代表含氧量,则Y可代表苹果细胞呼吸总强度,且保鲜苹果的最佳氧浓度接近乙C. 若X代表实验温度,则Y可代表某种酶的催化活性,且该酶的最适温度接近乙D. 若X代表层

35、析后叶绿体色素与滤液细线间的距离,则Y可代表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X,因变量是Y,随着自变量的增加,因变量先增加后降低,且自变量之间的间隔不均匀,据此答题。【详解】A、若X代表细胞壁与原生质层间的距离, Y代表在质壁分离与复原中液泡色素的浓度,则色素的浓度应该一直增加,最后保持不变,A错误;B、若X代表含氧量,Y代表表苹果细胞呼吸总强度,则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总呼吸强度先减少,后增加,最后保持稳定,B错误;C、若X代表实验温度,Y代表某种酶的催化活性,则该酶的最适温度接近乙,C正确;D、若X代表层析后叶绿体色素与滤液细线间的距离,Y代表色素在层

36、析液中的溶解度,则色素的溶解度应该越来越大,D错误。故选C。22.如图所示为叶肉细胞内氢元素的部分转移路径,表示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H2O HC6H12O6H H2OA. 图中过程均发生在生物膜上,过程均伴随 ATP 的合成B. 图中过程和过程生成的H为同样的物质,均为 NADPHC. 图中过程消耗氧气,释放大量的能量,且有一部分转化成热能D. 图中过程必须在有光条件下进行,过程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答案】CD【解析】【分析】本题结合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图,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熟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发生

37、的场所、条件及产物,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是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表示暗反应阶段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表示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该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详解】A、图中过程均发生在生物膜上,也都伴随ATP的合成,;表示暗反应阶段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消耗H和ATP,A错误;B、是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为NADPH,表示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为NADH,B错误;C、图中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需要消耗氧气,释放较多的能量且有一部分转化成热能,一部分储存到A

38、TP中,C正确;D、图中光反应阶段过程必须在有光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过程必须在有氧条件下进行,D正确。故选CD。23.将大豆幼苗置于密闭透明的玻璃钟罩中,温度等其他外界条件适宜,测定不同时段玻璃罩 内幼苗的O2释放速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提取分离该幼苗叶片中的光合色素时,通常用无水乙醇进行分离B. 充足光照条件下,幼苗释放出的 O2 来源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C. t3时刻幼苗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D. t4时刻补充 CO2,此时叶绿体中H含量会增多【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t4点氧气的释放速率为0,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最低点。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

39、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详解】A、提取分离该幼苗叶片中的光合色素时,通常用层析液进行分离,A错误;B、充足光照条件下,幼苗光合作用释放出的O2来源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水的光解,B正确;C、t3时刻幼苗氧气释放速率大于0,所以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C错误;D、t4时补充CO2,二氧化碳固定增加,C3化合物的还原增加,H含量会减少,D错误。故选B。24.夏季晴朗一天,甲乙两株植物在相同条件下 CO2 吸收 速率的变化如图。下列正确的是( ) A. 甲植株在 a 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 乙植株在 b 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C. 曲线 bc 段和 de 段下降的原因不相同D. 两曲线 bd 段

40、不同的原因可能是光照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据图分析:该题是净光合作用速率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曲线,由于时间变化光照强度发生变化,因此该题是植物在一昼夜中净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6时和18时,净光合速率为0,该点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C点表示光合午休现象,原因是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导致光合作用速率下降。【详解】A、a点净光合作用为0,此时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甲植株在a点之前进行光合作用,只是a点之前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速率,A错误;B、乙植株超过18时,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有机物积累减少,因此18时是有机物积累最多,B错误;C、曲线b-c段原因

41、是温度过高导致叶片气孔关闭,而d-e段下降的原因光照强度减弱,C正确;D、bd段,乙曲线的变化为植物的“午休现象”,是气孔关闭导致叶内CO2浓度降低之故;甲植物可能不存在“午休现象“或气孔关闭程度很小或气孔无法关闭,有更强的利用CO2的能力,D错误。故选C。25.光补偿点是指植物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光照强度;光饱和点是指植物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环境中的最低光照强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两种植物的光补偿点相同时,它们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也相同B. 在光补偿点时,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C. 在光饱和点之前随光照强度增大,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C5的值会降低D. 适

42、宜条件下照光培养,密闭大棚中植物的光饱和点对应的光合速率不变【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其中实际光合速率可用O2的利用量、C02的固定量、有机物的制造量表示;净光合速率可用光照下O2的释放量、C02的吸收量、有机物的积累量表示;呼吸速率可用黑暗中C02的释放量表示。【详解】A.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当两种植物的光补偿点相同时,说明它们的净光合速率相等,但呼吸速率是未知的,因此它们的实际光合作用速率不一定相同,A错误;B.光补偿点是指植物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但高等植物只有部分细胞(如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所有细胞都进行呼吸作用,

43、因此在光补偿点时,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大于其呼吸速率,B错误;C.在光饱和点之前,随光照强度增大,光反应强度增大,产生的H和ATP增多,C3转化为C5的速率加快,因此短时间内C3/C5的值会降低,C正确;D.密闭大棚中光照一段时间后,CO2浓度降低,植物光饱和点对应的光合速率也会降低,D错误。故选C。【点睛】解答此题需要明确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等概念,并能明确相关的表示方法,进而结合选项分析作答。26.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 当光照强度大于a时,甲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B. 甲、乙两种植物中,甲植物的光饱和点较高C

44、. 甲、乙两种植物中,更适合在林下种植的是乙D. 若种植密度过大,乙比甲的净光合速率下降快【答案】D【解析】【分析】1、光合速率的测定:一般采用的指标如单位时间内氧气的释放量、单位时间内CO2的吸收量、单位时间内植物重量(有机物)的变化量。2、提高农作物对光能的利用率的措施有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增加光合作用面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光合作用效率是植物光合作用中,产生有机物中所含能量与光合作用中吸收的光能的比值。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有:给植物提高适宜的光照强度、温度,给植物提供充足的CO2、H2O和矿质元素(无机盐)。【详解】A、当光照强度大于a时,甲的净光合速率大于乙的,甲对光能的利用率较高,

45、A正确;B、由图可知,甲、乙两种植物中,甲植物的光饱和点高于乙的,B正确;C、甲、乙两种植物中,乙植株的光饱和点低,更适合在林下种植的是乙,C正确;D、若种植密度过大,光照不足,乙适应低光照强度,乙的的净光合速率下降慢,D错误;故选D。27.关于“对照实验”,以下设置正确的是( )A.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的实验中,进行无氧呼吸的一组为空白对照B. 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把蝾螈的受精卵横缢成有核和无核两部分相互对照C. 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设置过氧化氢溶液中加Fe3+作为对照D. 鲁宾和卡门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的实验中没有设置对照组【答案】B【解析】【分析】为了保证实验结

46、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实验设置应遵循对照原则,不做处理的作为对照组,具有人为为改变的变量的组为实验组,设计实验时,应该根据实验的目的分析出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根据变量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详解】A、研究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的实验属于对比试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组均为实验组,A错误;B、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把蝾螈的受精卵横缢成有核和无核二部分相互对照,B正确;C、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自变量为pH,不用设置过氧化氢溶液中加Fe3+作为对照,C错误;D、鲁宾和卡门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的实验中设置了对照实验,分别标记二氧化碳和水中的氧,D错误。故选B。28.将一株质

47、量为20g的黄瓜幼苗栽种在光照等适宜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植株达到40g,其增加的质量来自于A. 水、矿质元素和空气B 光、矿质元素和水C. 水、矿质元素和土壤D. 光、矿质元素和空气【答案】A【解析】【分析】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的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有机物和氧气,场所是叶绿体。【详解】黄瓜幼苗可以吸收水,增加鲜重;也可以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元素,合成相关的化合物。也可以利用大气中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增加细胞干重。植物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成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并没有

48、增加黄瓜幼苗的质量,故黄瓜幼苗在光照下增加的质量来自于水、矿质元素、空气。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29.提倡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避免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如图所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段为有氧呼吸,bc段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d段为无氧呼吸B. 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大于O2消耗量C. 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会因为乳酸大量积累而使肌肉酸胀乏力D. 无氧呼吸使有机物中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散失,其余储存在ATP中【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图中可知:ab段,氧气消耗速率

49、逐渐升高,血液中的乳酸含量保持相对稳定,说明该阶段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bc段氧气消耗速率逐渐升高,而血液中的乳酸含量略有升高,说明该段细胞呼吸主要是有氧呼吸,且开始出现无氧呼吸;cd段氧气消耗速率不变,但血液中的乳酸含量逐渐升高,说明该段无氧呼吸加强,但主要进行的还是有氧呼吸;有氧呼吸中吸收的O2和释放的CO2量相等,无氧呼吸既不吸收O2也不释放CO2。【详解】A、ab段乳酸含量没有增加,说明此时细胞进行的是有氧呼吸,bc段和cd段中既有氧气的消耗,也有乳酸的产生,说明这两个阶段既有有氧呼吸也有无氧呼吸,A错误;B、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其中有氧呼吸产生的CO2

50、量等于消耗的O2量,而无氧呼吸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运动强度大于c后,肌肉细胞CO2的产生量将等于O2消耗量,B错误;C、由图可知,运动强度大于c后,血液中的乳酸水平快速上升,因此若运动强度长时间超过c,会因为乳酸大量积累而使肌肉酸胀乏力,C正确;D、无氧呼吸过程是有机物不彻底的氧化分解过程,大部分能量储存在酒精或者乳酸中未被释放出来,D错误。故选C。【点睛】人体剧烈运动时由于供氧量不足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胀乏力,但剧烈运动时主要进行的还是无氧呼吸。30.细胞内的某些代谢过程可以产生水。请判断下列生理过程中能产生水的是 合成抗体 淀粉消化成麦芽糖 人体骨骼肌进行无氧呼吸

51、 ADP与磷酸合成ATP 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 酵母菌有氧呼吸 ( )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抗体合成过程是脱水缩合;ATP的合成过程脱水;有氧呼吸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光合作用过程有水的生成。【详解】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基本单位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正确;淀粉消化成麦芽糖的过程属于水解过程,需要消耗水,错误;人体骨骼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即乳酸+能量,没有水生成,错误;ADP与磷酸合成ATP和水,正确;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能产生水,正确;酵母菌

52、有氧呼吸的反应式为能量,能产生水, 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代谢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二填空题31.小麦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25 和 30 。如图甲为小麦叶肉细胞中的部分代谢示意图;图乙是在 CO2 浓度一定、环境温 度为 25 、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此外的其他条件均适宜)测得的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 强度。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当图甲中细胞有 d 过程发生而没有 e 过程发生时,该细胞处于的生理状态是_。若是 d 过程也不发生,则此时该细胞内进行的生理过程是(用化学反应 式表示)_。(2)

53、在图乙中 B 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 ATP 的场所是_。C 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环境因素是_。(3)当植物缺镁时,B 点将_(填左移或右移) 。(4)某同学以绿色植物叶片为材料,探究环境条件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该实验需要在_条件下进行。【答案】 (1). 光合作用强度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2). (3).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4). CO2 浓度 (5). 右移 (6). 黑暗【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具体过程和物质变化的相关内容。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1)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此过程必须有光、色

54、素、化合作用的酶。具体反应步骤: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气和还原氢。ATP生成,ADP与Pi接受光能变成ATP。此过程将光能变为ATP活跃的化学能。(2)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有光或无光均可进行,反应步骤: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三碳化合物接受还原氢、酶、ATP生成有机物。此过程中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H和ATP,H和ATP能够将三碳化合物还原形成有机物。【详解】(1)当图甲中细胞有d过程发生而没有e过程发生时,说明光合速率小于或等于呼吸速率。d过程也不发生,说明该细胞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不能

55、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反应方程式为。(2)图乙中B点时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叶肉细胞中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有氧呼吸),所以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部位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C点以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速率不再增强,说明光照强度不是限制因素,限制因素可能是CO2浓度。(3)植物缺镁时,影响叶绿素的合成,进而影响光反应,要想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要适当增加光照强度,B点右移。(4)要探究环境条件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则需要排除光合作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该实验需要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点睛】考查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相关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识图能力和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32.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