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岛版三上科学2.《动物的皮肤》教学设计_第1页
新青岛版三上科学2.《动物的皮肤》教学设计_第2页
新青岛版三上科学2.《动物的皮肤》教学设计_第3页
新青岛版三上科学2.《动物的皮肤》教学设计_第4页
新青岛版三上科学2.《动物的皮肤》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物的皮肤》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动物的皮肤》是青岛版三年级上册《动物与环境》单元的二课时。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动物通过眼睛、耳朵、鼻子等感知环境,也熟悉部分动物的皮肤,但对动物通过皮肤接触和感知环境这一概念缺少了解。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明确学生思考的方向并提前准备研究材料,便于课堂探究活动的开展。第二部分活动过程,观察鱼身体表面的特点,了解鱼感知环境的方式;借助涂色实验和摸装水气球两个模拟实验,验证动物皮肤特点对动物感知和适应环境的作用;通过观察其他动物的皮肤,了解动物怎样借助皮肤适应环境。第三部分拓展活动,观察周围动物的皮肤,说一说有哪些新的发现。本课先以鱼这一种动物的皮肤为切入点讲解动物皮肤的特点,及皮肤对动物的作用。之后观察其他动物皮肤的特点,探究其作用,由单个到多个,说明皮肤帮助动物接触和感知环境。【学生分析】三年级学生对动物的皮肤有一定了解,但了解的内容很浅显,没有具体联系皮肤和动物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很感兴趣,探究欲望强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动物通过皮肤接触和感知环境。2.知道动物皮肤表面覆盖着鳞、毛、甲等。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观察并描述动物皮肤的外部形态特征。2.依据动物在各种环境中的表现,运用推理的方法,让学生意识到它们可以借助皮肤感知环境。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动物如何通过皮肤感知环境表现出探究兴趣。2.乐于尝试运用多种材料探究动物如何通过皮肤感知环境。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重难点】知道动物借助皮肤感知环境。【器材准备】学生准备:洗洁精、气球、鱼抄网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PPT1出示]课题:动物的皮肤2.[PPT2出示]猜动物游戏教师出示几种动物的皮肤,让学生猜一猜分别属于哪种动物。提出问题:不同的动物生活的环境不同。动物皮肤的哪些特点能帮助它接触和感知环境?学生讨论交流汇报。二、活动过程活动一:初步了解鱼身体表面的特点[PPT3出示]几种不同的鱼教师指导学生观察鱼身体表面,说说有什么发现。强调要有目的地观察鱼的身体表面,可以把观察到最明显的特征——皮肤表面有鳞片画在纸上。[PPT4出示]鱼鳞的作用师生共同了解鱼鳞的作用:1.在鱼肚部的鳞,能反射和折射亮光,犹如一面镜子,从而使底下凶猛的水生动物眩目,产生天水一色,不辨物体,成为天然的伪装;背部鱼鳞深色,与水底颜色相似,来自水上的天敌不易分辨。2.为鱼的身体提供了一道保护屏障,有效地避免感染和抵抗疾病。3.作为一层外部骨架,鳞片可以使鱼体保持一定的外型。此外,生物学家根据鳞片上环生的年轮(每轮表示过一冬),判知鱼的年龄;亦可较为正确地掌握其生长、死亡率及健康状况。4.鱼鳞可使鱼体减小与水的摩擦,减小阻力,还可以增加天敌捕捉的难度,使天敌捕捉时打滑,得以逃生。[PPT5出示]小组合作观察鱼身体表面的特点活动要求:1.在观察时“仔细看一看同一条鱼身体表面颜色,有什么发现?”“用手摸一摸,鱼的身体表面有什么感觉?”2.摸鱼时不要用力捏鱼的身体,以免鱼受到伤害,不要大声说话,以免鱼受到惊吓。3.在观察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不要争抢,懂得分享。[PPT6出示]思维导航教师指导学生讨论交流:1、鱼身体表面的颜色对鱼的生存有什么帮助?2、鱼身体表面的鳞片和黏液有什么作用?在水上看水下,与在水下看水上图片颜色、明亮度有什么不同?[PPT7出示]从上方和下方观察鱼师生共同了解:鱼的背部颜色深,鱼上方的敌害从上向下看,不容易发现鱼。鱼的腹部颜色浅、成白色,鱼下方的敌害从下向上看,不容易发现鱼。鱼的这种颜色特点保护了自己,适应了水中生活。活动二:给小鱼涂哪种颜色更不容易被发现1.[PPT8出示]探究技能教师指导学生探究给小鱼涂上哪种颜色更不容易被发现。学生活动。教师出示探究技能:通过模拟活动来验证哪种颜色的“小鱼”更不容易被发现,就是在做模拟实验。师生总结:涂的颜色和背景同色或接近背景颜色的小鱼不容易发现。相反小鱼的颜色和背景颜色对比越明显就容易被发现。2.[PPT9出示]海底鱼类师生共同小结:不同环境中的鱼类都是通过皮肤接触、感知环境,让自己的体表颜色与周围环境相适应。[PPT10出示]海底鱼类奇观的视频活动三:鱼身体表面黏液作用[PPT11出示]探究鱼身体表面黏液作用的材料教师指导学生根据材料设计实验。[PPT12出示]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前,检查气球是否完整、不漏气。2.利用漏斗往气球中装水,小组合理搭配,确保不要洒太多水。3.用手抓气球时,要用指腹,不要用指甲,以免扎破气球。4.用手摸完气球后,要及时将手上的洗洁精清洗干净。5.实验完成,用抹布将桌子才干净,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PPT13出示]实验结论教师小结:鱼的身体表面有一层黏液,游动时会减小水的阻力。教师补充侧线的资料。活动四:其他动物的皮肤是怎样感知环境的?1.[PPT14出示]各种动物及其生活环境的图片教师指导学生思考其他动物的皮肤是怎样感知环境的?学生回答。教师补充介绍北极熊体毛的资料。2.[PPT15出示]视频:河马为什么喜欢泡在水里。教师指导学生观看河马相关视频资料。3.[PPT16出示]视频:变色龙为什么会变色视频。教师指导学生观看变色龙相关视频。三、拓展活动1.[PPT17出示]课堂小结教师指导学生说一说本节课有哪些收获。2.[PPT18出示]拓展活动要求,观察周围动物的皮肤有什么特点,说一说有哪些新的发现。3.[PPT19出示]课后继续观察的基本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课后继续观察动物的皮肤,做好观察记录。【板书设计】动物的皮肤鳞片、黏液、颜色鱼的皮肤洗洁精涂色皮肤接触感知环境模拟实验其他动物的皮肤《动物的翅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动物的翅膀》是青岛版三年级上册《动物与环境》单元的第三课时。本节课以动物翅膀为线索,探究动物翅膀的特点和作用,巧妙地把动物翅膀特点和感知环境有机结合,让学生由观察到假设再到求证,感受到动物如何利用翅膀来感知和适应环境。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教材通过用一段文字创设动物翅膀感知环境的情景,材料包呈现羽毛、彩纸等物品,提示学生做好课前准备。第二部分,观察鸟翅膀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鸟是怎样利用翅膀感知环境的,并通过模拟实验引导学生知道翅膀大小对飞行时间长短的影响;引发学生思考其他动物的翅膀有什么特点,它们是怎样利用翅膀感知环境的,让学生意识到动物翅膀对动物生存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引导学生继续观察周围动物的翅膀,说一说有哪些新的发现。本课通过设计对比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动物翅膀的特点和作用,发现动物翅膀大小对飞行的影响,体会动物怎样利用翅膀感知环境。【学生分析】三年级学生对动物已经有基本的认识,能够观察动物翅膀的一些特点,并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如形状、大小、构成等。对于动物翅膀的特点,学生通过书籍、电视或亲身观察,了解一些不系统的零散信息。动物是怎样利用翅膀感知环境的,这是学生不清楚的。【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动物翅膀的特点。2.知道动物通过翅膀接触和感知环境。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观察并描述动物翅膀的外部形态特征。2.依据动物在各种环境中的表现,运用推理的方法,让学生意识到它们可以借助翅膀感知环境。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动物如何通过翅膀感知环境表现出探究兴趣。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器材准备】学生准备:羽毛、彩纸等教师准备:烧杯、胶头滴管、放大镜、课件、评价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PPT1出示]课题《动物的翅膀》2.[PPT2出示]谜语“千里奔驰爱热闹,常在晴空打呼哨,光送信来不送报,见谁都把姑姑叫”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谜语描述的内容猜测是什么动物。教师出示谜底——鸽子。3.[PPT3出示]鸽子飞翔视频。学生欣赏。教师总结:鸽子因为有翅膀,所以能在天空中飞行送信。4.教师板书:动物的翅膀。二、活动过程活动一:观察鸟翅膀的特点,想一想鸟是怎样利用翅膀感知环境的。1.[PPT4、5出示]出示各种各样的动物翅膀。2.教师提问:这些翅膀哪种动物的?学生回答。4.[PPT6出示]信天翁和麻雀的图片。教师提出问题:这些鸟类的翅膀有什么特点?它们是怎样接触和感知环境的?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张开翅膀飞行的信天翁和麻雀图片,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它们的羽毛是怎样排列的。学生观察图片,小组讨论。教师总结:鸟的羽毛排列整齐、部分重叠,这样能让翅膀的面积最大。4.[PPT7出示]三个学生进行探究的场景图。教师指导学生思考从哪些方面探究羽毛的特点。师生共同总结:掂一掂羽毛的重量时,可以思考羽毛与身边哪些物品的重量接近,体验羽毛的轻重;向羽毛上滴水时,注意观察水滴的形状变化,摆动羽毛观察水滴的状态;剖开羽毛时,可以横切,也可以纵切,观察切开后羽轴的特点。5.[PPT8出示]教师出示温馨小提示:保持实验桌面整洁;使用小刀时注意安全;小组同学合作完成实验等。完成实验后要将自己观察到的鸟羽毛的特点写在活动手册中。6.[PPT9出示]记录园地7.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8.实验完成,教师指导学生汇报自己小组的发现。9.教师总结:通过掂一掂我们能发现羽毛非常轻。水滴在羽毛上,没有渗入羽毛中。剖开羽毛发现羽轴是中空的。这些特征有利于鸟在空中飞行。活动二:鸟的翅膀大小对飞行的影响。1.[PPT10出示]信天翁和蜂鸟的图片及对它们翅膀的简介。教师指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思考鸟的翅膀大小对飞行有什么影响。[PPT11、12出示]信天翁和蜂鸟飞行的视频。学生欣赏。学生交流汇报。2.[PPT13出示]纸飞机图片。教师也可以出示一个纸飞机,指导学生思考如何用纸飞机开展实验。学生交流、讨论。2.[PPT14出示]方法指导。教师出示方法指导:(1)选择两张同样大小的纸,折成“翅膀”大小不同的纸飞机;(2)在室内无风的条件下,将两架纸飞机从同一高度同时放飞;(3)观察哪只纸飞机飞行时间长。3.师生共同总结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折飞机的方法要一致,放飞时要让飞机自由下落,放飞的角度要一致等。教师要提醒学生将自己观察的结果及时记录。4.学生活动。5.学生汇报:“翅膀”大的纸飞机,飞行时间长。活动三:其他动物的翅膀有什么特点?它们是怎样利用翅膀感知环境的?1.[PPT15出示]企鹅、鸵鸟、灰雁的图片.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翅膀,说一说有哪些特点。2.学生交流、汇报。3.教师指导学生思考这些动物的翅膀对它们的生存有哪些作用。4.学生交流、汇报。5.教师讲解:企鹅的翅膀成鳍状,羽毛短,以减少摩擦和湍流;羽毛间存留一层空气,用以保温,这些有利于它们生活在寒冷的地区,并能在水中游泳。鸵鸟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鸟,当它们顺风奔跑时,翅膀张开后好似船的风帆,可以提高速度;打斗时,张开翅膀可以壮大声势吓退敌人;沙漠的炎热烈日之下,张开翅膀犹如巨大的遮阳伞,可以给雏鸟带来阴凉;求偶时,雄鸟在雌鸟面前张开大翅,像在跳舞,以引诱对方。灰雁翼展147-182厘米,飞行时双翼拍打有力,振翅频率高,有迁徙的习性,迁飞距离较远,高度很高,飞行时成有序的队列,有一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