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导师队伍建设_第1页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导师队伍建设_第2页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导师队伍建设_第3页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导师队伍建设_第4页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导师队伍建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导师队伍建设摘要为适应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教 育部设置了以实践和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根据 教育部的文件阐述了设置双导师制的必要性,指出现有双导师制存在 问题,并对如何解决双导师建设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改革开放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应用型高层次 人才的急剧需求,我国建立了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试点。1990 年试办第一个专业学位(工商管理硕士),至2010年,我国硕士专业 学位类别增加到39种,均是为了使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lo专业硕士研究生作为一种全新的、独立的研究生培

2、养形式,兼具 有职业性、实践性和学术性三大特点。2010年2月教育部对研究生 结构进行调整,2009年的总招生人数保持不变,从2020年开始减少 学术型硕士指标3.8万名,增加专业型硕士 3.8万名。并在今后几年 继续减少学术型硕士,减少的名额用以增加全日制专业型硕士,达到 全H制专业型也全日制学术型二7酣。2010年时专业学位硕士和学术型 硕士研究生招生的比例为血4; 2015年此比例为血2; 2027年全H制 和非全R制专业学位硕士实行并轨招生第一年,受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统一划线影响,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出现缺额,但2018年二者的比例 仍达到血1。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发展下,如何培养、提

3、高专 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是亟须探索和解决的问题2。-双导师制运行的必要性导师负责制最早起源于14世纪的英国,因具有显著的培养成效、 针对性强而受到世界各国高校的推崇和借鉴3。我国也将导师制作为 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一项基本制度。双导师制起源于20世纪的美国职 业学位教育,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使其即具有专 业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经验,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 型专门人才。2009年之前,我国的专业学位硕士主要为非全日制专 业学位,生源主要是在职人员,他们一般具有较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专 业实践经验,但缺乏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这与高校老师的具有丰富理 论知识而缺乏实践经验正好互补4

4、。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生源主 要是应届本科毕业生,这些毕业生既没有社会经验和实践经验,也没 有相关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这对高校导师队伍的素质和结构提出了 新的要求5,6o 2009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 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2号),文件明确指出 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度,并对校内外导师的职责有明确划分,根 据各自的优势,共同承担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2010年,教育 部发布了关于开展研究生专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教 研函(2010)1号),文中进一步提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应实行校内导师和校外企业导师合作指导的双导师制,实现校企联合

5、 培养,提高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 革委、财政部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 (2013)1号),文件对企业导师参与研究生各环节培养过程有明确 规定。建立双导师团队,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2017年1月,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学位与研究生教 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教研(2017)1号),进一步就校内外双导师 提出了完善要求,并对聘任的校外导师设置要求,如学科专家、行业 和企业专家。从政策文件可以看出,双导师制是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 教育培养所倡导的。二双导师制存在的问题1指导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意愿不强近些年,招生指标一直向专业学

6、位研究生倾斜,且教育部和各高 校大力推进全FI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但高校内研究生导师对 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意愿并不强烈。对我校硕士生导师调查发现, 校内导师更倾向指导学术型硕士,即使愿意指导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的导师,也更希望指导在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这是因为在职专业 学位硕士研究生带薪求学,有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指导相对容易。 现在师生的双向选择制度,在学术型硕士选择有名望的导师时更容易 被接受,而年轻导师成了指导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主力,因 经验不足,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一定影响。2校内导师存在的问题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校内导师兼做学术型和 专业学位型研究生

7、导师的现象较为普遍,但其指导专业型研究生的模 式基本来源于指导学术型研究生,很难有针对性地对专业型研究生进 行创新性实践指导,普遍存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年限少且在外实践 时间长,对导师的课题研究没有太大帮助的片面认识7,8o另外,校 内导师对实践的重视不够,这又侧面导致了校内导师对全日制专业学 位研究生的实践指导不够。3校外导师存在数量少、难管理等问题数量少:我校全日制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农业硕士、兽医硕士、艺 术设计硕士、工程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其中招生最多的是农业硕士。 全日制专业学位招生人数从2010年的20人,增加到2018年145人, 而校外导师数量并未随之有大量增加,且分布不均,有的专

8、业学位点 校外导师人数较少,甚至没有。遴选校外导师的条件,因专业不同也 很难有统一标准。难管理:虽然政策文件强调校外导师的地位与重要 性,但校外导师属于兼职性质,人事关系不在高校内,工作重心在本 职工作,且人数众多、来源分散,日常管理困难9。且对校外导师的 补贴和实际有效的考核均不到位,无法切实调动校外导师积极性。以 我校为例,学校每年至少举办4次导师业务培训活动,但校外导师, 尤其是外地导师,基木都不会参加,这都将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的质量。4双导师制形同虚设高校为体现各自的办学特色,明确校内外的“双导师制,但当学 生外出实践时,涉及学生人身安全等问题,执行的却是“第一导师责 任制,即校

9、内导师责任制。且校外导师基木不参与学生在校内任何 环节的指导,对其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一无所知10,llo如何安排实 践及学位论文的题目均是校内导师安排,校外导师仅起侧面辅助作用, 使培养的重要环节形同虚设。5激励、奖励制度缺失现有的激励或奖励制度基本针对校内导师,针对校外导师的奖励 或激励制度大部分高校并未建立120涉及共同指导的专业学位研究 生的获奖、科研论文等成果在署名归属单位时,一般均会署名学校, 因为学生在申请各种奖学金时,对于第一单位非学校的成果,是不予 认定的。评选优秀导师也仅仅针对校内导师,与企业和企业导师无关。 这都使校外导师处于一个无人监管、无须负责、没有动力的状态。三对策与

10、建议1正确定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转向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人们对专业学 位研究生的认可度不断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亦不断随之变革 13o仅以培养年限为例,20102024年开始招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 高校,学制一般为两年制,而2014年之后开始招生的高校,大多设 置培养年限为三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 到2020年力求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因此,高校及 导师应主动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和定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将硕士 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2提升导师自身素质针对导师自身能力和素质提高,通过交叉螺旋培养体系,

11、提升导 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传统的教师培训一般是采用“学习-实践的方式, 交叉螺旋的方式主要是自培、辅培和外培三个阶段14,15o自培阶段 主要以提升学历层次、加强实践教学能力为主。研究生导师的学历学 位一般应达到博士研究生;多进行实践教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习 年限延长至2.53年后,加大实践实训学分比重,学生毕业论文以实 际应用为主;有计划的与国内外一流大学和知名导师开展合作交流, 跟踪学术前沿,拓宽研究视野,以便更有效地指导研究生。辅培阶段 以培训学习、取长补短为主。依托学校的教师发展中心,定期参与学 校举办的各种学术研讨会、教学沙龙、知名专家学者讲座、组建导师 团队、网络培训等方式,实

12、现线上自主学习、线下交流学习。外培阶 段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强化实践和综合素质为导向。青年教师培训上 岗、经验丰富教师传帮带,校企合作基地高效利用。利用广东省经济 强省的优势,高校应鼓励教师下基层、下企业,在实践中获取实际工 作经验。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应积极与企业对接、进修。3建立导师遴选和淘汰机制导师遴选原则:职称方面:校内导师一般有博士学位或讲师以 上职称,并有一定科研经费的教师担任,校外导师一般为学科专家或 具有丰富经验的行业、企业专家;品德方面:高尚的道德品质、 热爱研究生教育事业、健全的人格等。校外导师差别化遴选标准:各 行业、企业的从业人员对于学历和职称的要求不同,成果的体现形式、

13、能力的展示方式相差较大,因此用统一标准遴选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 必将顾此失彼。差别化遴选不以职称、学历为遴选门槛,不以论文和 科研项目数量、经费为必需的遴选条件,针对行业特征,设立相应的 遴选标准。导师考核标准:工作态度、履职情况、指导学生情况 及指导工作的效果。考核不合格者不予以学时补贴或导师指导费, 在下一学年取消其导师资格。若仍有未毕业的学生,在尊重学生意愿 的基础上按同领域、同方向的原则进行导师的变更。4明确校内外导师责权利导师职责:执行国家政策和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定期组织 研究生学术交流,了解其思想动态,关注学习和生活等情况,并及时 给予引导帮助。对学生的教学实践、社会实践等活动予

14、以指导并 根据完成情况考核。校内外导师相互配合,共同指导研究生。导 师权力:校内外导师共同确定研究生的论文题目,并根据培养情 况和学位论文的完成情况共同商议决定研究生是否可开题、答辩、毕 业。对提前毕业、延期毕业、不能毕业或终止学业的研究生提出 相应的学籍处理建议。可根据指导研究生数量和实际工作量获得 相应的劳动报酬,延期毕业的学生不计算指导工作量。校内导师 工作量按学校规定的每生每年的学时数发放。校外导师按研究生实际 参与实践的时间计算津贴。5加强导师间交流、反馈为了避免学生接受校内指导和校外实践各环节的脱节,在校内外 导师间建立起稳定的信息反馈和交流的渠道,使双方及时了解对方的 工作动态和学生的思想、学习情况,可及时反馈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 题,实现理论和实践互相促进,实现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6加大经费投入、确定激励机制导师队伍的建设需要经费的投入,每增加一位校外导师,就需要 相应增加培养经费。没有经费投入,双导师制将会流于形式。而教育 成木的增加,也是双导师制难以全面实施的难题之一。高校应多方积 极筹措导师专项培养经费,多渠道投入,建立长期稳定的产学研研究 生联合培养基地,降低培养成本。国家和学校层而出台相应鼓励的政 策,为双导师制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校外机构和导师不再仅仅 是挂名,而是切实有利于自身发展,必将如对待本职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