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治学治国有感_第1页
读论语治学治国有感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读论语治学治国有感论语作为国学经典,以语录体和对话体的方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生动再现孔子对学生因材施教、谆谆教诲的教育实践过程,集中展示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历朝历代政治家和文人都必读论语,宋代宰相赵普曾曰“半部论语治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深深烙印在中国读书人的脑海中,并奉以君子之道而知行之。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可不读论语,自然也不得不主动或者被动的受到论语的影响。 关于论语的经典解读,自古以来堪称汗牛充栋,相关著作已经多到不可细数。余曾有幸上过几堂论语阅读课,但是恐怕只能说是窥其门而未得入内,以自身粗陋的国学知识

2、,若能领悟其内在精华恐怕还需花上数十年反复研读则可。除此之外,借助方家的解读,不啻是一条学习的捷径。有鉴于此,我挑选了台大哲学系毕业的许仁图先生所著子曰论语一书拜读。许先生作品分为上下二册,全书内容以解读论语为主,语言平实客观,思考真实透达,力图还原孔子真正想要表达的“论语”。让读者能从全新的一个视角,品味到千年孔圣并非传统所塑造的那种不苟言笑、刻板迂腐的形象,而是更具有人的趣味,可爱有人情味的活着 关于治学,书中有不少的解释令人耳目一新,颇为受益。例如,我们通常理解学而篇中的“学”,指的是读书之意。但是先进篇中却明确说“何必读书,然后为学”,由此可推断“学”和“读书”在古时,语义是有区别的,

3、读书不等于学习。又如学而篇中提到:“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是为好学也已。”雍也篇中说学是“不迁怒,不贰过”,这些都与读书无关。可见,“学”就其本意而言,是“觉、效”之意。学,就是自觉不如而仿效,于是有了学。本书序篇中,作者提及曾经跟前清礼亲王代善裔孙爱新觉罗毓鋆老师读经书。老师上论语课的第一天,就问学生:“孔子重学,你是学生,什么叫学生?”随后老师正襟自答曰:“学生就是要学如何抚慰苍生,为苍生谋。”此间,关于“学”字的解读中,注入了老师的殷殷期望和极具民本思想的内涵,想必孔子听到了,应该也会点头称许。 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两句,自古就算贩夫走卒亦耳

4、熟能详,能脱口而出,深刻体现了孔夫子的“悦乐精神”。这种精神不在多财、高位、得意中浮显,而是在困穷、逆境、失意时展现出的豁达、自信与坚持。悦乐精神存在的先决条件是“有”,此乃儒家所秉持。儒释道三学,儒家重有,道家重无,佛家重空。“有虞”、“有唐”、“万有”、“有道之人”、“有情众生”、“有识之士”不胜枚举。孔子主张安贫乐道,同时也鼓励积极入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孔子所倡导的处世之道。 论语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孔子对于治国从政理念的讲述。在为政篇里,孔子的治国思想浓缩成“为政以德”的精要概括。可以说,儒家思想自汉以来,在整个中国统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正是由于它的仁政思想可以被高层理解和

5、被底层所接受,由此为基础构建一个和谐社会。儒家所期望的理想社会是“老有所终,幼有所依,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简言之,就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就是理想国。 另一方面,儒家认为治国的根本在于“人伦纲常”。齐景公向孔子请教怎样治国,孔子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要治理好国家,君主必须像个君主,臣子必须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孔子身处乱世,政治上不甚得志,提出以人伦纲常治国。何解?孔子回答子路的问题时作了说明,子路问孔子:“卫国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在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孔子的宗法伦理观念及其倡

6、导的伦理纲常,宣扬忠君效国思想具有安民的现实意义,有助于国家治理和宗族传承,这就是中华文化延续至今的密码之一。 论及治国的基本方法,就是要“选才、富国、育人,立法”。孔子认为君主管理国家大事,要处处从大局着眼,重视选拔优秀人才。孔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那么,当国家富强之后,最要紧的是何事?作为教育家的孔子认为最重要的是教化民众。“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此论与总书记所说的“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由是一脉相承,不谋而合。 机缘之下,能在子曰论语的指导下重温经典,再次有了一点点新的感悟,深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