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县马头山羊保种方案_第1页
石门县马头山羊保种方案_第2页
石门县马头山羊保种方案_第3页
石门县马头山羊保种方案_第4页
石门县马头山羊保种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门县马头山羊保种方案第一章石门马头山羊保种的必要性和意义一、石门马头山羊具有特殊基因库石门马头山羊是我国山羊品种中独具特色的品种,以其肉质细嫩、无膻味、味美以及生长速度快、繁殖率高、板皮质量好等特点而闻名,是优良的地方肉用山羊品种,经过千年培育而成,有一个特殊的基因库存在,如果受到破坏,将会永远不复。加强石门马头山羊品种保护,对于满足城乡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改善膳食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二、保护品种多样性品种的保存和利用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许多发达国家长期追求高产专业化品种,致使品种单一基因贫乏,难以适应复杂的自然条件。我国自然条件复杂,难以推选一个品种。我国22个山羊品种都是在特殊的自然条件下培育成功的。保护品种的多样性,就是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对于促进人类的文明具有重要意义。三、提供杂交母本石门马头山羊与其他山羊品种杂交,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而杂交优势的获得与保护相辅相成,如果放弃石门马头山羊的保种,经济杂交波及产区全境。石门马头山羊基因库就会因杂交而解体,经济杂交也因此而不复存在。四、市场需求旺盛石门马头山羊曾引种19个省市,远到内蒙、珠海、广西,其适应性能反映良好,马头山羊肉曾经天津口岸出口中东伊斯兰国家,深受欢迎。随着肉羊业的发展,优秀母本资源相对缺乏,石门马头山羊作为肉羊生产的优良母本得到社会的公识,说明了石门马头山羊适应中国山区的农村经济,对发展节粮型畜牧业有着重要意义。五、石门马头山羊肉用性能好,繁殖率高,板皮质量好石门马头山羊能利用其它草食家畜不能利用的悬崖石山和灌木草场,饲养成本低,当年春羔年底可出栏,体重达到成年体重的70,繁殖性能高,年繁殖率达到390440,是我国其它山羊品种所不及的。板皮质量好,在较好条件下可分割四层。石门在上个世纪80年代因马头山羊板皮好被外经贸部评为优质板皮基地县。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讲究产肉量和母仔产肉量,以及综合经济价值的情况下,建立石门马头山羊品种保护区和种羊场,进行石门马头山羊的品种保护和本品种的选育提高,主要面向中南地区,提供优良母本资源,可促进南方地区的草山草坡开发和利用,是南方草山草坡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的有效途径。六、保种与开发利用相结合保种是保护优良基因不流失,但单纯的保种,不能使品种随经济的发展而进化。在保种的同时,发掘品种的遗传潜力,使保种与利用相结合,推动品种的进化。如果一个品种不保存和利用,长期的杂交和低劣的饲养管理,也会造成基因的流失。本来是一个优良品种就会自然退化和淘汰,所以保种不单是保存原有的基因库,而且是发掘品种遗传潜力,推动品种的进化,“不进则退”是自然的规律,品种也是如此。第二章石门马头山羊的经济生态条件一、社会经济条件石门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总面积39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53万亩,其中水田4006万亩,旱地2247万亩,草山草坡面积187万亩,可利用草场170万亩,万亩以上的连片草场14片,连片草场面积81万亩,自2000年开始,石门县委、县政府将马头山羊发展列入全县农业经济支柱产业来抓,连续5年每年列入财政预算专项资金80万元扶持马头山羊产业化建设。2000年列入国家秸秆养羊示范县,2003年通过国家验收。石门是马头山羊的中心产区,农民具有悠久的养羊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养羊经验,石门县志明朝天顺年间就有记载,特别是近几年来,马头山羊产业化建设推动,马头山羊生产配套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新的养羊技术已深入到千家万户,选种技术已深入人心,特别是80年代到90年代马头山羊的选育覆盖区域,农民对品种质量认识很深,加上石门人工种草、退耕还草项目实施,100只以上养羊大户达到1000多户,科学养羊已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如石门所街乡大峪村王君伟饲养的马头山羊达400多只,平均重量80多斤,300余只肉羊广东客户出价13万元不卖。二、气候条件石门县地处湘西北,武陵山脉东端,东径11029041113230,北纬29160630849,成海拔300、500、800、1000、1200M五级迭次展布,最高海拔20987M。最低海拔425M,比降234,有沱、渫、澧、道四条水域形成9处河谷平原。石门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内,总的气候特征为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水丰沛,年平均气温167,变幅在160175之间,年平均降雨800MM的保证率100,超过1000MM的为96,年平均霜日216天,日照时数较多,光能资源丰富,平均日照为15876小时,7月份最多,平均2228小时,风向随季节变化,9月份次年4月份东北风最多,67月偏西北风,5、8月西风与东北风频率相等。总的特点是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光、温、水的地域差异明显。三、草场资源石门县草场面积1871万亩,为耕地面积的23倍,可利用面积为1705万亩,占草场面积的911,其中连片草场817万亩,占草场面积437,分成225块,其中1001000亩36块、100010000亩175块、1000050000亩14块,牧草种类能利用共43科、125种,其中禾本科21种、豆科16种、菊科19种,草场单位面积年产量2014公斤,另外有农作物秸秆30万吨,为石门马头山羊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饲草资源。第三章石门马头山羊保种模式及理论依据一、石门马头山羊的保种模式石门马头山羊采用动态保种模式。即保护与利用相结合,保种是保存基因库的基因不丢失,其验测指标以近交系数衡量,在20代内近交系数上升为01,而利用则是挖掘其遗传潜力,加强选择强度,使主要性状达到较高水平,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要提高近交系数,这是矛盾但就品种进化而言,又是相辅相成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因素。如果一个品种的近交上升较快,必然导致基因流失,但如果一个品种永远保持其原始的生产水平,基因库保住了,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低产品必然会自然淘汰,因此采用动态保种。通过育种结构的调整,即保持基因库不流失,又使主要经济性状得到以较大的提高,才能推动品种进化。因此,石门马头山羊必须采用动态保种的模式。二、群体有效含量的调控基因库是指一个特定繁殖群内基因的总和,一个优良基因库的有利基因,不是存在于12个优良个体中,而在存在于一个群体中,群体越大,优良基因越不容易丢失,但是群体过大,保种的成本太高。因此,通过有效群众含量的控制,则可以控制这一过程,通过计算机模拟,一个保种群留50头母羊,它们由不同的母羊所生,10头公羊由不同公羊所生,经过20个世代,其近交系数约01,则这个群体的基因库可以基本保住了。在此基础上,可以加强对公、母羊的选择。如果建立20个保种群,总体基因流失几乎为零,使达到了保种的目标。三、系统选育系统选育则是挖掘品种遗传潜力,培育创新品种的工作,是动态保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品种进化的动力。因此,建立5个核心保种群,在品种内建立若干品系,例如体大品系、早熟品系、高产品系、抗逆品系,然后品系间杂交,便可加速石门马头山羊品种进化。系统选育方法群体世代闭锁,群内随机交配,使品种待以选育提高。四、保种效果的动态监测为了监测保种的效果,确定下一步保种措施,采用遗传监测方法,如电泳监测,DNA指数、PCR和小卫星技术监测基因位置的百分率、杂交率、纯合度,每个世代监测一次。如果变异迅速下降,则下一步采取调整措施,扩大群体规模,阻止变异速度下降。主要用于一般保种群的遗传监测。第四章石门马头山羊保种目标一、石门马头山羊现状石门县是马头山羊的中心产区,近几年来,实施产业化建设,推广种草养羊、退耕还草、秸秆养羊以及羔羊育肥,普及科学养羊新技术,石门马头山羊数量发展很快,2003年全县养羊突破100万只。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种羊已销往南到珠海,北到内蒙的十几个省市,是“九五”期间农业部推广的山羊品种,已成为推广面积较大的优秀地方品种。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重视数量发展,而忽视了质量的提高,虽然制定马头山羊品种的地方标准,但缺乏造优淘劣的详细依据,品种参差不齐,变异较大。二是近交现象严重,父女、兄妹等嫡亲交配现象十分普遍,部分乡村和地区羊品品质退化,体格偏小,抵抗力下降。三是杂交影响纯种繁殖,目前已引入波尔山羊、萨能奶山羊,其杂交后代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因而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直接影响本品种的繁育。鉴于上述情况,开展石门马头山羊保种和利用势在必行。二、石门马头山羊保种目标1、有效保护石门马头山羊品种基因库,控制近亲交配,在20世代内近交系数保持01。2、建立300只核心群,承担创新品系的培育,培育体大、高产、早熟、抗逆和综合五个品系。品系的平均水平达到本品种的顶尖水平。3、建立二级保种群基地乡5个,10个保种村,保种羊达到2000只,体长与胸围提高58,日增重100G提高到150G,屠宰率达58。保持高繁殖率和高品味的肉质。建立三级保种群20万只,开展一般性的选优淘劣工作。4、建立品种鉴定标准,使品种的选优淘劣有据可循,使石门马头山羊品种的繁殖走上标准化、等级化,达到优质优价。第五章石门马头山羊种质测定种质测定是保种最基础的研究,通过种质测定才能清楚了解石门马头山羊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才能制订符合石门马头山羊种质特征的鉴定标准。虽然在20世纪8090年代进行一些种质方面的测试,但不够系统和全面,不适合保种工作的开展。下述工作必须保种初期进行。一、品种特征包括毛色、头型、体躯结构、睾丸与乳房、四肢以及整体结构的分布情况。二、产肉性能2、7、12月龄以及成年的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肉脂比、胴体产肉率以及眼肌面积的测定,研究产肉性能生长规律。三、板皮品质包括生皮的面积、重量、厚度、质地以及质量的公布状况、成品革的抗强强度、抗断强度、分割层次、容重。四、繁殖性能包括发情周期、发情持续期、初情期、妊娠期、产后第一发情期、初产母羊产羔率、经产母羊产羔率、初生体重、60日龄断奶体重。五、生长发育二月龄、七月龄、十二月龄、十八月龄的体长、胸围、体重六、成年母羊的泌乳性能测定包括泌乳长短、泌乳量、乳的主要成分七、青年羊的生理常值和血液生化指标八、放牧习性测定包括放牧距离、采食时间、游走、休息、反刍时间分配、采食量、采食植物种类九、肉质分析包括肉的营养成分、保鲜能力、系水度、导电率、PH值的变化。第六章石门马头山羊鉴定标准根据目前掌握的石门马头山羊的种质特点,制定石门马头山羊鉴定标准,作为保种和鉴定分级的依据,随着种质特性的深入研究和鉴定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修订。一、石门马头山羊地方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马头山羊商品羊的术语和定义、特征特性、活羊分级、羊肉质量、检验方法及验收规则等。本标准适用于马头山羊种羊、商品羊鉴别、等级鉴定和产品质量检测。2、品种特征特性21外貌特征。马头山羊均无角而有髯,头形似马,鼻梁较平直,耳大稍向前倾斜,眼大有神。部分羊的颌下左、右各有一肉赘。体躯呈长方形,骨骼坚实,结构匀称,背腰平直。肋骨开张良好,臂部宽大,尻稍倾斜。尾短而上翘。乳房发育较好,有效乳头二个。四肢粗健端正,蹄质坚实。行走步态如马,尤其是成年羯羊,行走时频频点头。皮厚而松软,毛色光润。在群体中,纯白毛羊约占877,杂毛羊约占60,黑毛羊占40,麻色毛羊约占23。有部分羊的背脊很宽俗称“双脊羊”,其屠宰率和净肉率高于“单脊羊”。公羊4月龄后,头部长出长毛雄性特征,并逐步伸长,可遮至眼眶上缘,长久不脱,去势一月后就会全产脱光,不再复生。22主要体尺指标主要体尺指标见表1表1主要体尺指标年龄性别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公羊4584453949567528207母羊4444350751545537407六月龄羯羊4524652251557558005公羊5334759351636588407母羊5165056246618557606周岁羯羊5225258157629428108公羊6325469159842748706成年母羊587486635272666770723主要生产性能指标主要生产性能指标见表2。表2主要生产性能指标年龄性别体重KG屠宰率净肉率公羊222254343335536母羊218224323735738六月龄羯羊220244414436235公羊271294734237237母羊275264754537135周岁羯羊312325275141443公羊424445134641138成年母羊3783848448380413、活羊分级31外观分级一级具有典型的本品种特征特性。健壮,膘情好。毛色油光发亮,无脱毛斑块,体表无污物。表皮无疤痕、脓包和创伤。二级符合本品种特征特性。健康,膘情较好。被毛有光泽,脱毛斑块未伤及表皮不超过3处,每处面积不超过3CM2或脱毛斑块未伤及表此不超过2处,每处面积不超过4CM2。表皮无明显疤痕、脓包和创伤。三级基本符合本品种特征特性。健康,膘情较好。被毛顺,脱毛斑块未伤及表皮不超过5处,每处面积不超过3CM2或脱毛斑块未伤及表此不超过3处,每处面积不超过4CM2。表皮无明显疤痕、脓包和创伤。等外级达不到三级要求的。32月龄分级一级69月龄二级(1012)月龄三级(1318)月龄等外级超过18月龄的。33体重分级一级69月龄25KG以上;(1012)月龄30KG以上;(1318)月龄35KG以上。二级69月龄20KG以上;(1012)月龄25KG以上;(1318)月龄30KG以上。三级69月龄15KG以上;(1012)月龄20KG以上;(1318)月龄25KG以上。等外级达不到三级要求的。34综合分级A级外观、月龄、体重三个单项均达一级者。B级外观、月龄、体重三个单项中有二项达一级者、另一项为二级者。C级外观、月龄、体重三个单项中有一项达一级者、另二项为二级者。D级外观、月龄、体重三个单项均为二级者。E级外观、月龄、体重三个单项的一项为三级者。等外级外观、月龄、体重三个单项有两项以上含两项为三级者。二、石门马头山羊鉴定及评级方法1、鉴定评级组织鉴定评级工作由领导小组组织专业技术小组进行,专业技术小组必须具有五名以上中级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组成。2、鉴定评级时间在公母羊两月龄、七月龄、周岁、成年时各鉴定评级一次,以后可根据后裔情况,调整其等级。3、外貌等级评定不符合品种特征,不予鉴定评级,基本符合,尚有一定距离者,可根据其表现程度,在外貌等级评定中适当扣分。具有狭胸、尻部过度倾斜,凹背、垂腹、前后肢X状等缺陷表现严重者,则应降为三级。凡单睾、隐睾、乳房发育不良者,均不能作种用。4、体尺体重等级鉴定在体长、胸围、体重三项指标中,按最低一项评定等级。5、繁殖性能等级鉴定繁殖性能等级,根据母羊每胎产羔数量进行评定,经产母羔的繁殖性能等级评定,可根据产羔最多的胎次定级。6、后代品质等级评定后代品质等级,根据初生重、断奶重进行评定,两项指标中,按最低一项评定其等级,后代鉴定数量应在50只以上。一级公羊的后代,必须75在二级以上,不得出现等外级。二级公羊的后代,60在二级以上,小部分为三级。三级公羊的后代,85在三级以上,个别为等外级。7、综合评定综合评定时,必须参考父母血统等级,若父母双方总评等级高于本身评定等级二级者,可将其总评等级升高一级,反之,将其本身等级降低一级,母羊繁殖性能、公羊后代品质、体重与体尺、性状特别突出者,可以考虑升一级。三、石门马头山羊鉴定评级中指标的测定和计算1、体尺测量体长肩端前缘至坐骨结节后缘的直接距离。胸围肩胛骨后角处,胸部的垂直周径。2、体重早晨空腹时称重羊的体重3、屠宰率计算屠宰率胴体重/屠宰前活重1004、净肉率计算净肉率净肉剔骨后的胴体重/屠宰前体重1005、产羔率产羔率正常分娩羔羊数/分娩母羊数1006、板皮面积长板皮颈部中心点至尾根之直线距离。宽板皮两边中心点之直线距离。面积长宽7、板皮厚度测算在板皮肩、体侧、背、臀剪毛后,均折叠成双层,用游标卡尺测量其双层厚度,再计算其单层厚度,四部位平均即板皮厚度。8、优质皮按国家规定的山羊板皮收购等级规格,对板皮进行评级,其特级和一级者称优质皮。第七章核心保种群一、核心保种群作用核心保种群处于保种群顶尖位置,承担石门马头山羊创新品系的培育,在这一个核心群中,要加强选择强度,严格淘汰,不可避免地要增加近交系数,采用近交提纯,从保种的角度讲,会造成部分基因流失,但是掊育了几个高产品系,保存了这个品种中最有利基因,避免了有利基因的消失,因此,核心保种群是整个保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其数量仅占保种数的10左右,因而也不会造成大量基因的流失。二、核心保种群的育种方式核心保种群采用品系培育的方法,根据石门马头山羊的种质状况,拟建5个核心造育群,每群10公50母,培育5个品系,一个是体大品系,体重选择X3。第二是早熟品系,要求七月龄达到成年体重7080,即达到上市体重。第三是高产品系,要求年产二胎,胎产三羔。第四是抗逆品系,抗病力强,放牧习性好。第五为综合品系。三、石门马头山羊品系培育方法1、基础群的建立,从石门马头山羊主产区按5个品系的要求,组建5个品系的基础群。5个基础群是石门马头山羊最优秀个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变量。品系培育要实行群体世代闭锁,品系培育开始后,不再从基础群以外群体引入公母羊,所以基础群的遗传结构一定要丰富,生产性能一定要高,才有选择的余地和巩固优良性状的基础。2、系祖的建立,系祖从三方面考虑,系祖是石门马头山羊中最优秀个体,系祖后裔性能要高于同龄后代,系祖后裔之间的变异要小,系祖不要求完美,但一定要有特色,例如体大系一定体大,高产系一定要繁殖率高,而其它的缺点可以通过选配加以改进,使系祖由不完美到完美。3、系祖的传递。品系培育的实质,是将系祖的个体品质变为群体所有,因此,系祖继承者采用半同胞传递方式,通过重复选配和窝选逐渐扩大系祖遗传物质在品系中含量。4、品系间杂交阶段,一旦品系培育成功,便进行品系杂交,这样,品系分化、品系杂交,便可以不断推进品种的发展。5、开展人工授精,一方面人为控制交配过程,突出优良公羊的作用,另一方面便于系谱记录和血统考查,这是核心选育群必须开展的工作。第八章二级保种群一、二级保种群作用二级保种群在保种群中起保护基因库作用,二级保种群中严格控制近交,减轻选择强度,只按鉴定标准进行鉴定和选优淘劣的工作,它是保种的主体,因此其育种方法是采用等级选配方法,留种方式采用各家等量留种,二级保种群和核心保种群相辅相成,核心群承担品种的创新,二级保种群担负保留基因库作用,二者构成一个完整的保种体系。二、留种方式保种的实质是公母羊都有等量的传代机会,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些个体多生,一些个体少生,使近交系数提高而造成一些基因流失。所以一般保种群采用等量留种方式,即10公50母组成,在一个家系的繁殖寿命中,每个公羊只留一个儿子,每只母羊只留一个女儿,再组成下个世代,而小公羊必须与其它家系的小母羊组成新家系。这样,每个家系传代的机会相等,对后代的遗传贡献也相等,基因便可以世世代代保存下去。对传代的公羊和母羊则按鉴定标准选择,进行等级选配。三、同步发情处理对母羊进行同步发情处理,同期配种、同期产羔、同期鉴定,同步发情为保种、繁殖、鉴定、记录带来极大的方便。山羊同步发情可采用阴道栓法,将海绵切成1515厘米方块,60MG/羊甲孕酮配成乳悬液浸泡海绵,在空气中干燥后,放入母羊阴道,16天后取阴道栓,注射PMSG1000单位,可使95母羊发情,这样便于组织家系配种和鉴定。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一、实施时间本项目以保种和利用为主要建设内容,考虑到动物世代间隔的时间较长,遗传性状比较稳定,提高难度大的特点,计划用5年时间,选育4个世代。项目从2006年开始实施,2010年全面完成。二、实施进度计划2006年完善基本建设和核心保种群的组建,组建二级保种群,建立核心群档案,修订种羊等级标准。2007年核心保种群建系,二级保种群鉴定与繁殖建立扩繁群档案,保种站发挥职能作用。2008年建立扩繁核心群和二级保种繁殖群,种羊场开始向基地乡和向外供应祖代种羊,基地乡保种站开始向社会供应父母代种羊。2009年核心保种群、二级保种群的选育和扩繁继续进行,聘请专家和行业主管部门评价育种工作,对各项指标进行严格测试,拿出测试数据。2010年达到项目设计的供种数量与质量,全面总结,迎接验收。第十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一、资金筹措本项目5年内需经费预计220万元,其中向上级部门申请专项基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