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质量安全管理手册_第1页
生产质量安全管理手册_第2页
生产质量安全管理手册_第3页
生产质量安全管理手册_第4页
生产质量安全管理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限公司质量安全管理手册2017年6月6日发布2017年7月1日实施有限公司发布目录手册颁布令任命书2质量安全管理手册说明3质量安全管理手册修改控制4企业概况5质量安全方针和质量安全目标6企业组织机构图7质量管理职责8质量事故管理制度12QCC品管圈活动管理规范错误未定义书签。卫生管理制度错误未定义书签。工艺管理制度19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21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制度24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制度26员工质量安全培训管理制度27原辅材料采购及检查检验记录制度28产品防护控制程序29仓库管理制度32检测设备管理制度35顾客投诉处理及服务管理程序37不合格品管理办法38生产设备管理制度40采购管理制度42过程质量管理制度44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控制程序46质量安全举报制度48手册颁布令任命书有限公司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版本/修改状态A0第1页共1页质量安全管理手册颁布令有限公司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编号LXQS01,经审定,现予批准颁布,自2017年7月1日起实施。质量安全管理手册是贯彻公司质量方针,实现公司质量目标,确保公司产品及服务满足法律法规和顾客要求的纲领性文件,公司全体员工务必认真学习,严格执行,为确保产品质量和提高公司信誉而共同努力。有限公司总经理2017年6月6日任命书为了加强对质量管理的领导,确保公司产品及服务满足法律法规和顾客需求,特任命为我公司的质量部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的职责是1在总经理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公司质量管理的日常领导工作。负责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完善。2向总经理报告质量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3组织内部检查和考核,确保形成自我完善机制,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4组织质量管理文件、制度的制定和审核。5负责与质量管理有关事宜的外部沟通与联络。6组织评审重要的不合格包括不合格工作及不合格品。有限公司总经理2017年6月6日质量安全管理手册说明有限公司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版本/修改状态A0第1页共1页1手册编制依据本手册依据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和食品生产加工公司必备条件现场审查表的要求,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遵循质量管理的八项基本原则,阐述了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并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顺序和相互作用进行了描述。是切实有效、系统地实施质量管理的基本行为准则,也是公司对所有顾客的承诺。2手册主要内容质量管理职责;生产资源提供;工艺管理制度;采购质量控制;过程质量管理;产品清洁卫生管理制度;产品质量检验制度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制度客户处异常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品管圈活动文件3本手册由总经理批准颁布执行。手册管理的所有相关事宜均由办公室统一负责,未经质量负责人批准,任何人不得将手册提供给本公司以外的人员。手册持有者调离工作岗位时,应将手册交还办公室,办理核收登记。4手册持有者应妥善保管,不得损坏、丢失、随意涂抹。5在手册使用期间,如有修改建议,各部门负责人应汇总意见,及时反馈办公室,办公室应对手册的适用性、有效性进行审查,必要时应对手册予以修改。质量安全管理手册修改控制有限公司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版本/修改状态A0第1页共1页章节号修改条款修改日期修改人审核批准企业概况有限公司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版本/修改状态A0第1页共1页有限公司是以加工农副土特产、中药材、代用茶的民营企业,地处甘肃省陇南市徽县江洛镇,拥有注册资金360万元人民币,资产总额600万元,占地10余亩,公司房面积4000平方米,机器设备30余台(套),专业技术人员5人。公司坚持“创新、求精、务实、守信”的经营方针。依靠精湛的工艺技术、自动化的生产设备、优良的品质、周到的服务赢得了广阔的市场。董事长电话00000000200传真000000000000000地址邮编QQ邮箱质量安全方针和质量安全目标有限公司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版本/修改状态A0第1页共1页1、质量安全方针为实现以顾客满意为目标,确保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得到确定,并转化为公司产品和服务要求,公司的质量安全方针为“质量安全为核心,创新发展为根本,规范管理为手段,客户满意为目标”。公司愿以最好的质量和最高的效率保持公司生命力,以顾客为中心实现我们对顾客的承诺。对质量安全方针的批准、发布、评审、修改都应实行控制,执行文件控制程序。2、质量安全目标为实现公司质量方针,公司质量目标为A出厂产品质量合格率100B生产计划完成率90C)顾客意见处理率100D)设备完好率90E员工培训计划实施率96F重大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事故0件3质量目标分解与质量相关的各部门应根据本公司目标进行分解,转化为本部门具体的工作目标,为保证目标的顺利完成,应制定质量目标分解考核细则。4质量目标宣贯公司对质量目标进行贯彻,使得员工理解质量目标,并做好记录。5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考评结合年终总结,对质量方针的适宜性进行评审、对质量目标进行考核,制定新的质量目标,并做好记录。企业组织机构图有限公司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版本/修改状态A0第1页共1页董事会总经办营销部营销办生产办动力设备部产品开发部部行政人事部采购部生产技术部财务部质管部外包车间干燥车间净选车间内包车间切制车间洗润车间质量管理职责有限公司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版本/修改状态A0第1页共4页1、公司质量安全管理体系11公司质量安全管理小组是公司质量安全组织领导机构,由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公司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研究制订质量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和保障计划,实施质量安全检查和监督,调查处理质量事故等工作。12公司下属生产部门/车间,负责对本部门/车间的职工进行质量安全教育,制订质量安全实施细则和操作规程。实施质量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贯彻执行质量安全管理小组的各项指令,确保质量安全。13质量安全主要责任人的划分部门/车间行政第一把手是本部门/车间质量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分管生产的领导是本部门/车间质量生产的主要责任人。14各级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审核、批准技术计划、方案、图纸及其他各种技术文件时,必须保证质量安全的准确性。15质量安全管理小组成员151组长总经理152副组长生产副总、销售副总153组员质管部部长、各车间主管2、质量安全小组职责21组长质量安全职责211企业质量安全的直接组织领导者,负责具体的领导工作。212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有关质量安全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结合本公司制定具体的贯彻意见,下达部门执行。213确保公司按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214定期听取质量安全的工作汇报,布置督促质量安全工作,并参加质量安全检查,对重大事故隐患积极采取措施,尽快解决。215组织有关人员对重大质量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处理和报告,检查督促执行“三不放过”的原则的落实情况。216积极领导和检查生产、技术、各部门做好各自范围内的质量安全业务工作,支持质量安全的正确意见,搞好协调,推动质量安全工作顺利展开。217负责质量管理文件、制度的签审。22副组长质量安全职责221在组长领导下,具体负责公司质量管理的日常领导工作和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和完善。222健全质量安全管理机构,抓好各级质量安全管理,经定期组织好专业的质量安全检查,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及时清除,确保质量安全。223加强对分管部门各级干部和职工的质量安全思想教育,总结推广质量安全经验,表彰先进,对失职者、事故责任者给予惩处。质量管理职责有限公司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版本/修改状态A0第2页共4页224向组长报告质量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225组织质量管理文件、制度的制定和审核,上报组长审批后付诸实施。226组织内部检查和考核,确保形成自我完善机制,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227负责与质量管理有关事宜的外部沟通与联络。228组织评审重要的不合格包括不合格工作及不合格品229发生重大事故和重大未遂事故,亲临现场组织调查分析,按“三不放过”的原则严肃处理。2210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报告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听取意见建议,执行大会决议。23组员质量安全职责23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公司里有关质量安全方针、政策及有关制度,对保证本部门/车间质量安全负有领导责任。232参加公司组织的质量安全检查、参与重大质量事故分析调查,提出鉴定意见和改进措施。233组织职工的质量安全教育和专业质量安全知识培训,新工人、更换工种人员,在上岗前必须进行质量安全教育及换岗教育。234定期编制、上报本部门/车间的质量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经批准后,负责组织实施。235生产中要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严禁违章指挥生产,严禁违章作业。236要把质量安全工作列为生产调度会的重要内容,经常研究分析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并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237制定和修改工艺规程时,应考虑改善劳动条件,防止污染公害。保证工人安全和保暖,防尘、防毒、消声的劳动保护措施。238鉴定、检验产品零部件、外购件及工具、仪器、仪表等都必须符合安全生产的要求,发现问题及时会同有关部门联系,采取措施。239对使用的仪器、仪表必须定期进行质量安全检查。3各车间/部门安全职责31生产技术部质量安全职责311负责新产品的配方设计、生产工艺流程设计和产品生产工艺的制定,以及生产员工“作业指导书”的编写等,对产品的生产工艺要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312负责公司科技工作计划和任务在车间内部的组织实施和公司技术管理有关制度和技术工艺标准在车间内部的贯彻落实;313负责生产技术和产品研发工作,坚持学习新技术,不断研发新产品,促进产品更新换代;314在车间内部指导实施有关技术、工艺、安全操作等方面的规程和文件;315根据销售市场反馈的产品质量信息,组织技术人员不断改进提高产品质量,满足顾客需求;316合理利用生产能源,开源节流,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提高劳动效率;317配合企业搞好员工技术、安全等培训工作,坚持质量至上,安全生产的原则;318确定工艺方案,进行工艺方案评审。319具体指导、处理、协调和解决车间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为车间各项工作提供技术支持;3110负责完成公司领导安排的其它有关工作。质量管理职责有限公司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版本/修改状态A0第3页共4页32PMC部质量安全职责321按照生产计划,编制采购计划和用款计划,在实际购进时依实际生产作出调整,做到货比三家、质优价廉、及时供应、合理储备、不误生产;322负责组织对供方的选择和评定,建立合格供方档案和名录,负责采购文件的编制和与供方的协调。323遵循先审后购的原则,对生产使用的各种原材料,要及时掌握技术信息和价格变动;324配合进料检验员做好各种原材料的入库、检验或验收工作,随时掌握库存情况,减少积压;325负责公司原辅材料保管,严格执行原材料保管规定标准,确保原材料在保管过程中不发生质量和数量上的变化。对采购回的原材物料,按类别和要求分类存放,并标明标识。326所有外购、外协物资的管理均需建立保管帐、卡、物相符。327所用原辅材料、库存产品均应按照先进先出,后进后出的原则使用和发放。328负责完成公司领导安排的其它有关工作。33生产车间质量安全职责331认真学习研究党和国家的科技质量方针政策,向企业领导提出方针、目标、决策等方面的建议。332编制生产技术准备计划,检查生产过程中的各项生产准备工作的落实,做好产前准备,合理组织生产,保证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332掌握产品的重要质量特性,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特性的主导因素,制定控制办法。333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工作质量出现异常状态时立即查找原因,采取措施,保证工序质量。334做好不符合品的回收工作,出现质量问题,坚持进行质量分析,分析质量问题的危害性,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和应采取的措施,并进行质量反馈,防止质量问题的再发生。335主动配合质管员对车间产品进行监督抽检,组织好生产车间生产的在制品、成品的自检、互检工作,严把质量关,并对所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36严格遵守公司制定的工艺管理标准,作业指导书及食品卫生制度等要求,加强工艺管理。337建立健全各种生产统计台帐,原始材料齐全,及时准确地报送各种统计报表,定期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为各级领导了解生产情况、经营决策提供依据。338按生产计划的要求,组织指挥协调生产,保质保量全面完成生产任务,满足市场需要。339对特殊工种和关键工序的操作人员进行培训。3310负责完成公司领导安排的其它有关工作。34营销中心质量安全职责341根据企业年度销售目标,编制每月的销售计划,责任落实到每个业务员,并分解到对应的客户;342制定企业销售政策和业务管理办法,实行绩效考核,奖勤罚懒,充分调动业务人员的积极性;质量管理职责有限公司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版本/修改状态A0第4页共4页343负责对销售市场进行分析预测,了解竞争对手的动态,有计划地开展促销活动,适时调整销售策略,巩固和发展销售网络;344收集产品质量信息和市场动态信息,收集顾客意见,与顾客沟通,做好顾客满意度测量,及时反馈到公司领导及相关部门;345搞好销售服务,处理质量投诉,合理使用销售费用;346管理销售合同,组织人员追缴呆死帐款,催要应收帐款;347负责完成公司领导安排的其它有关工作。35品管部质量安全职责351负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和完善;352实施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各项管理制度的编制、实施;353负责对采购的原材料、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检验,并做出判断;354负责不合格品的管理工作,严格控制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工序产品不转序,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及时对不合格品进行审报处理;355负责相关国家、行业标准的收集工作,负责本企业企业标准、检验规范、验收规则的编写、更改工作,确保所有标准的现行有效;356负责检验员业务技术培训和考核、建档工作,提高业务水平;357负责企业质量信息的综合管理,组织,收集,分析,传递各类质量信息。归口管理质量管理数据的统计工作,掌握质量动态,上报质量分析报告,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准确依据;358如实做好质量检验记录和记录归档管理工作;359负责企业检验设备、计量设备的归口管理。负责检验设备的控制、标识和维护。3510认真执行采样、留样管理制度。3511负责完成公司领导安排的其它有关工作。质量事故管理制度有限公司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版本/修改状态A0第1页共4页1目的11建立质量事故事件报告程序,规范公司质量事故处理流程有效控制质量风险,最大限度减少事故发生率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12加强产品质量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明确质量责任,维护企业和职工利益。13鼓励员工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岗位技能,对在质量方面做出成绩的部门或个人给予奖励。14公司员工依照本规定承担产品工作质量责任。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质量事故报告、处理全过程。3职责与权限31总经理负责文件的审批,负责奖惩决定的最后裁决。32各部门管理人员负责本规定的监督与执行。33品管部负责确认质量问题的责任归属及处理质量问题。34责任部门协助品管部处理质量事故,并承担责任,接受本规定的相关条款。35行政部负责依据本规定开具奖惩决定给责任部门或责任人。4定义质量事故凡设计、技术、生产制造(运输、储存)、检验和原材料采购等过程中,造成成品批量报废、成批返修或降价处理、退货、索赔,对用户造成不好影响或影响生产计划和质量指标完成的称为质量事故。5、质量事故的分类、报告和处理51质量分类质量事故按造成损失的大小和对本公司声誉影响的不同程度划分为重大质量事故;严重质量事故;一般质量事故。52重大质量事故的判定A、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0元的;B、因质量问题造成顾客索赔,并有可能终止合作关系的;C、严重影响本公司形象的。53严重质量事故的判定A、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元且不足3000元的;B、因质量问题造成顾客退货或拒收的;C、对本公司整体形象造成不良影响的。54一般质量事故的判定A、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元的B、产品连续一个班次质量不合格。C、未经检验或检验误判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未发运出厂。质量事故管理制度有限公司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版本/修改状态A0第2页共4页D、包装不清洁,造成产品污染。E、因计量、计算差错造成产品数量与实际不符,导致工厂一定经济损失。55质量事故的报告551原辅材料在进厂检验时发现不合格或存在质量隐患时,进料检验员在对物资进行有效隔离后,立即填制不合格品处置申请单并随单附上不良样品,报部门主管审批。552在生产过程发生质量事故后,事故第一发现人立即通报部门主管及品管部相关人员,填制制程不良纠正措施及验证,并协同进行现场调查确认。553在产品入库、出库时发生质量事故,故第一发现人立即通报部门主管及品管部相关人员。554营销中心在收到客户质量投诉后,应立即填写销售产品质量异常信息反馈单报公司品管部进行处置,在4H内完成签审。555公司实行质量事故报告制度,任何部门和个人对已发生的质量事故,不得隐瞒不报、虚报或故意拖延报告,违者给予记大过处分。556凡发生造成人员或是财产损失等涉及安全的质量事故时,应按照安全事故的管理程序上报。同时应将事故中涉及有关质量事故的问题上报公司品管部和公司主管领导。56质量事故调查及处置561一般质量事故及质量问题,由发生事故的部门进行初步调查,填写制程不良纠正措施及验证,报公司品管部。562严重质量事故,由公司成立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及处理意见报公司主管领导。563重大质量事故,由公司成立联合调查机构负责全权处理并按照有关规定对事故进行调查,报公司总经理。564事故调查机构对质量事故应做好调查、取证工作,调查内容品名、规格、批号、事故发生时间、第一发现者姓名、事故类型、性质、采取的补救措施、事故原因、损失评估、现场检查情况等,提出事故纠正和预防措施建议,按规定要求写出事故调查报告。565品管部会同有关部门对事故的性质、类型进行技术鉴定,做出结论。原始调查资料由品管部归档,如现场记录、声像带、技术鉴定、化验记录、和报告书、旁证资料等。566对质量事故的发生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制订相应的补救措施和防范措施并立即落实,事故责任人员(部门)应受到教育,由品管部负责追踪检查认真记录。567调查人员向发生质量事故的部门及有关人员了解与事故有关的情况,索取有关材料,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阻挠,违者给予记大过处分。568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时,公司领导及主管部门负责人应亲临现场处理。569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时必须及时通报总经理知悉,必要时报告当地质监部门。品管部经过调查确认后填写质量事故调查处理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内容事故发生原因、性质、经过、处理情况及结果、损失额和数量、改进措施等),并定期把质量事故汇整成质量事故统计表进行检讨改进追踪。质量事故管理制度有限公司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版本/修改状态A0第3页共4页57质量事故的处罚571处罚类型A、行政处分包括口头警告、通报批评、申诫、记小过、记大过、特大过失、辞退、开除。B、经济处罚;572对出现重大质量事故者,直接责任人行政上给予记小过以上处分,罚款3001000元,部门领导处以罚款100500元或给予行政处分。573对出现严重质量事故者,直接责任人给予通报批评以上处分,罚款50300元,部门领导处以罚款30200元或给予行政处分。574对出现一般质量事故,直接责任人承担20责任,如相关直接领导监督不力,承担5责任。说明对于质量事故的责任者,将根据造成事故的归类和在事故中所承担的责任比例给予不同程度的处罚,其处罚的办法为以上全部或其中之一。6质量责任61由于计划排产人员排产错误造成的质量事故;责任计划排产人员承担20,审核人员承担5。62技术出现差错造成的质量事故其质量责任由技术人员承担20,审核者承担5。63操作者造成的质量事故631操作者不执行制度或工作不负责所造成的事故操作者本人承担20;632受命于领导或管理人员下达的与本人技术不相称的操作指令进行作业的,造成的质量事故,指令者承担20;633操作者在生产中发现工艺问题,避免了损失,应有奖励,列入合理化建议申请奖励。64检验人员造成的质量事故641检验员首检错误造成质量事故,由检验员负15责任、直接上级承担5;642完工检后发现质量不合格或下工序发现上工序不合格而造成事故,对质检员进行处分643检验中未巡检或巡检错误造成质量事故,对检验员进行行政处分644出厂后发现质量问题致用户退货、索赔、返修等造成的质量事故,检验人员负15责任,品质主管承担5责任,主管经理承担5责任。645产品完工未检验盖合格章,就入库供货造成用户退货、索赔等质量事故。由生产部门主管和品管部门主管以及其直接领导各承担10。65因设备故障造成的质量事故651因设备维修人员工作不负责任,未维修好就交付使用造成的质量事故,由维修人员承担15,主管承担5。652因操作员对设备使用保管不当造成设备故障而出的质量事故,由操作员承担20。653明知设备有故障停用,如操作员擅自动用造成的质量事故,由操作员全部负责;如管理员错误指挥造成的质量事故,指挥者负20责任,如操作员事先提出异议未被接受,由指挥者负全部责任;654设备到大修期,由于种种原因未大修又未事先申报申请许可的而继续使用发生的质量和安全事故,由生产经理、车间主管、设备主管共同承担20责任。质量事故管理制度有限公司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版本/修改状态A0第4页共4页7、质量奖励的定性范围71下列行为/现象均属于质量奖励范畴711发现并制止他人违反工艺和操作规程的行为,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者;712发现图纸、模板等错误,避免产生严重后果者;713发现专检失误,避免或减少质量损失者;714积极推进质量改进,使本部门/工序产品质量、工作效率、设备有效利用率提高,材料消耗下降,工作环境改善者;715积极向公司提合理化建议,经过采纳,在产品质量提高和材料消耗降低方面有成效的;716在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方面做出贡献的;717积级搞好本岗位/部门工作,全年工作成绩突出,产品质量优良,未出现质量事故者。72奖励的类别质量奖励分为口头表扬、书面表扬、嘉奖、记小功、记大功、特别贡献奖。73质量奖励办法质量等级按其重要性及取得的经济效益分为四级A级重要的、创新性的,有科学依据,可行性强,经济效益高。每项合理化建议发给5001000元奖金。B级较重要的、改良性的,目的明确,有可行性,投入少,见效快。每项合理化建议发给200500元奖金。C级一般性的,针对解决个别问题,内容清楚,可操作性强。每项合理化建议发给100200元奖金。D级对现有正常管理或经营有所改善,作用和效益较小。每项合理化建议奖金20100元8、质量奖惩的实施81行政部根据有关部门提供制程不良纠正措施及验证进行调查、核实,提出处理意见,一般事故或奖励报请总经理批准后执行;严重事故或重大奖励,须经总经理签署意见批准后执行。82对质量事故责任者进行的罚款,以总经理批准的意见为依据,由行政部向财务部门出具罚款通知,从责任人当月工资中扣除。83对受到行政处分/书面表扬的员工,由人事部记入个人档案,并在公司公开场合公布。9、补充说明91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正式生效,所有与之不相符合的制度文件自动废止。92本规定未定事宜或特殊情况的处理由总经理决定。10、相关记录121奖惩单122制程不良纠正措施及验证版本/修改状态A0第4页共4页5版本/修改状态A0第2页共3页4210车间内要随时保持整洁,不准有垃圾、积水,地面、门窗、天花板不准有灰尘和霉斑;4211在使用器具盛装产品前,先用干净的抹布将器具擦拭干净,如果器具有油污,用一般的抹布无法清理干净时,可用用布条沾上少许酒精,对有油污的地方进行清理、擦拭,之后再用干净的抹布清理。43仓库卫生431地面清洁,无原物料散落现象,若有及时清理,墙壁无污染,无死角。432原料、物料、成品必须按类别品项码放,不得混放,并明确标注品项名称。433根据原物料储存条件和季节温、湿度情况调整原物料储存环境。434保持无鼠虫、无蚊蝇、无发霉,库门在不出入货时关闭。435管制品、待处理品、废品应分别码放,并及时处理。45人员卫生451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持有健康证,工厂每年一次组织对所有车间员工进行一次体检,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性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从事该行业。452所有作业人员要讲究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澡,勤换衣服,勤剪指甲,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除规定的吸烟区外工厂内严禁吸烟。453不得将饮食带入工厂内饮用。454作业人员不得蓄留长指甲、不得涂指甲油、佩戴首饰、领带等饰物;男职工不得蓄长头发,女职工长发必须盘进放入工作帽内。455作业人员时常保持手部清洁,工作前用清洁剂洗净,工作中入厕后,清洗,必要时采用1200的医康牌消毒液消毒。或手部受污染,应及时清洗,必要时采用300MG/L消毒液消毒。456讲究卫生职业道德,做到便后冲洗干净,洗手消毒。457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和工艺鞋,以防头发、头屑及外来杂物污染产品,必要时戴口罩;工作衣、工作鞋和帽要勤洗勤换。458工作时不得进行饮食及其它可能污染产品的行为。459个人衣物储存在更衣室内,不得带入产品生产或设备、工具区域;工作衣必须挂在规定区域,并及时更换清洗。4510公司员工进入车间必须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和工作鞋;在净化区域岗位上班的员工必须穿统一的着装,并严禁长时间呆在非洁净区域,其他经同意进入生产净化区域的人员必须穿白大褂、鞋套和工作帽。4511所有进入净化区域的人员必须经过消毒池,严禁跨越。4512参观人员进入车间必须事先得到有关部门批准,在专人陪同下穿戴好套鞋和头套可不得接触任何物品、设备等。46病媒管制461仓库放置鼠饵箱,防止鼠类、蚊蝇及昆虫等聚集。462车间内必要位置安装灭蚊灯。卫生管理制度有限公司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版本/修改状态A0第3页共3页463车间内每月进行一次环境消杀。464使用药剂前做好预防措施,确定适当的药剂浓度和使用量;使用后将设备、工具彻底清洗,消除污染;不得在车间内存放可能污染产品的任何种类药剂。47杀菌消毒471用于清洗及杀菌消毒药剂在使用过程中要保证安全适用。472杀菌剂需标明其毒性和使用方法,并由专人负责保管。473使用杀菌消毒药剂时,要戴好塑胶手套及口罩,防止人员受到意外伤害,用毕彻底清洗干净,防止产品污染。48监督检查为保持环境的持续的清洁、明亮,防止因清洁卫生差造成产品不合格,每周六,由各经理,副总经理组织检查小组,对现场及仓库进行检查,结果记录在5S检查实况及整改表,限期责任部门进行整改。工艺管理制度有限公司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版本/修改状态A0第1页共2页1目的11根据企业生产车间的实际情况,为了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确保生产的顺利实施及质量安全,特制定本考核方法。12确保有效组织生产、指导生产、保证生产进程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以期各部门各工序能及时获得现行有效的文件。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现行生产过程中工艺路线的形成,工艺文件的实施以及工艺纪律的考核过程。3职责31生产技术部负责制订生产工艺路线,负责组织生产现场工艺纪律的检查考核,负责工艺文件、技术标准的编制、实施和更改的归口管理。32品管部负责对产品标准及检验规范进行管理,33生产车间负责督促员工按工艺文件的要求组织生产。33生产员工负责实施工艺文件的要求及按标准要求生产。4工作程序41文件和资料的编写、发布411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由品管部组织编制,总经理批准、发布。412各种生产工艺文件由生产技术部负责编制,由总经理批准后组织实施。413各种技术标准由生产技术部负责收集和管理,检验规范由品管部组织编写。414各种规章制度由行政部负责编制,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42文件和资料的发放441文件和资料由办公室负责发放,发放时领用人应在文件发放单上签字442文件损坏需调换时,领用人到发放部门以旧换新。45文件和资料的更改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的更改由质量负责人提出,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其它文件更改由文件使用部门提出,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实施。46文件和资料的收回、保留和销毁作废的文件或已更改的文件需统一收回,对需保留的的作废文件行政部保留,不需保留的由行政部进行销毁。47外来文件和资料对适当范围的外来文件和资料,如国家、行业、地方标准、顾客提供的图样等也要加以控制。48文件和资料的管理481各部门做好文件收发、归档和管理。文件发放后文件的原稿由行政部负责保管。482持有者对文件和资料要妥善保管,文件不得外借和复制,如有遗失应及时向发放部门登记。工艺管理制度有限公司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版本/修改状态A0第2页共2页483工艺文件和资料均不对外提供或外借。顾客或来访者需查阅、借阅或提供资料时,须经公司领导批准。49质量记录491质量记录是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证据的文件,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492必须的质量记录有质量工作会议记录。培训记录。设备定期清理维护保养的记录。采购文件采购验证记录。工艺流转单包括关键质量控制点的监控记录半成品、成品检验记录不合格处置记录。技术文件发放清单。卫生体检记录健康证。493质量记录由各质量活动归口负责部门设计,部门主管批准,品管部编号管理。494质量记录由各使用部门使用和贮存。质量记录应定期每年初将上年度归档;超过保存年限,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销毁。410考核要求4101生产人员必须严格按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实施操作,对文件中规定的各过程参数实施监控,并保持记录。4102生产人员必须严格按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实施操作,对过程产品进行自检,杜绝不合格品转入下一道工序。4103做好上班前的更衣、消毒、清洗工作。4104上班时正确穿戴工作衣帽。4105坚守工作岗位,不脱岗、串岗。4106按要求做好设备、容器的清洗消毒工作4107注意安全生产,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4108注意文明生产,保持生产现场的整洁卫生。411考核办法4111事实记录法主要用于记录考核的事实依据;4112量表法按考核要求中的各项规定进行考核,每违反一次扣一分。412考核频次每月考核一次4121车间应严格按此制度对执行情况及本部门员工的业绩进行考核,保持考核产生的记录及结果。4122生产技术部每月组织企业职能部门对工艺执行情况进行考核。4123考核结果95分以下作违规一次处理,罚款50元;5记录51技术文件发放清单52质量工作会议记录53质量记录清单54文件更改评审记录55文件销毁记录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有限公司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版本/修改状态A0第1页共3页1目的11加强公司产品质量保证工作,明确质量检验工作任务、范围、职责。12规范原辅材料、外协加工件、半成品及成品检验管理,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保证产品质量满足顾客的要求。2范围适用于外购外协物资进厂检验、生产过程检验、成品入库检验、成品出厂检验。3职责31PMC部311负责组织对供方的选择和评定,建立合格供方档案和名录,按标准要求实施采购。312配合进料检验员做好各种原材料的入库、检验或验收工作。313严格执行保管规定标准,按照先进先出、后进后出的原则使用和发放原辅材料和产品32生产技术部321负责公司技术管理有关制度和技术工艺标准在车间内部的贯彻落实;322车间内部指导实施有关技术、工艺、安全操作等方面的规程和文件;323具体指导、处理、协调和解决车间生产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为车间各项工作提供技术支持。33生产车间331严格按工艺管理标准、作业指导书操作,工作质量出现异常状态时,立即查找原因,采取措施,保证工序质量。332做好不符合品的回收工作,出现质量问题,坚持进行质量分析、反馈、整改,防止再发生。333做好在制品和成品自检、互检工作,严把质量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4品管部341制定外购外协物资、生产过程、成品检验标准;342负责按检标准对产品特性实施监视和测量,独立行使检验职权,对产品逐批逐次进行检验,对原材料进厂,产品生产的过程检验以及产品入库、出厂全过程的质量检验负责。343执行不合格产品不出厂的原则,签发产品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保证出厂产品符合要求。4工作程序41外购、外协物资进厂检验411外购、外协物资检验A、仓库负责对外购、外协物资验收,确认品名,数量、包装无误后,置于待检区,通知检验员检验。B、进料检验员接到通知后,对每批进厂的A、B、C类外购外协物资进行进厂检验。C、凡进厂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须附有合格证或质保书。D、进料检验员按进料检验作业流程到现场进行抽样。E、进料检验员根据进料检验作业流程对所抽取得样品及时进行检验,并对检验结果作出判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有限公司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版本/修改状态A0第2页共3页断,填写记录。F、经检验合格的外购、外协物资,仓库保管员按检验结果进行状态标识。G、不能及时检验的外购、外协物资,由仓库保管员挂待检验牌子。412采购产品验证方式可包括检验、测量、观察、工艺验证、试产验证、供方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等方式。413不合格的外购、外协物资的处理A经检验不合格的外购、外协物资必须严格隔离,单独存放,并挂不合格品标牌,由进料检验填写不合格物品处置申请单,根据最终签审处置意见进行实施。B仓库发货或生产线生产时发现有不正常情况,应及时与品管部联系解决。42半成品的测量和监控421产品的过程检验由各工序的巡检员负责,按照工艺标准对其检验和监控将检验合格的半成品交付下道工序,不合格品另行堆放。422过程检验对设置检测点的工序,在做好自检自分后将产品放在待检区,检验员依据检验规范进行检验,对合格品,在检验记录上盖检验员签字后方可转入下一道工序;对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423各生产环节的检验,均须强调“首检”,加强“巡检”,严格“互检”。A、首检首件检查应由操作者自检合格后交首检,首检合格,方准批量加工生产。B、巡检在生产过程中反复进行、巡检员每班至少巡检两次,做好巡检记录。C、互检下道工序操作者应对上道工序转来的产品进行互检,确认合格后方能继续生产,对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43成品测量与监控431操作者对完工后的成品进行自查,并整齐堆放在待检区,作好标记,附挂上待检标识。432产品的成品检验、出厂检验,由专职质管员负责,质管员按产品检验标准规定的要求进行检验,内容记录在相应的检验记录中,并做好相应的状态标识。433检验员将最终检验结果填写检验报告单,及时将检验结果通知仓库保管员检验合格。435成品进行包装后经抽检合格后,由仓库保管员按质管员出具合格签章办理入库手续,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435每批成品入库时,仓库保管员应将产品批与批之间严格分开,并标识。44质量检验工作必须严格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企业标准及产品特征进行检验,生产过程各阶段的检验须客观严肃,让加工人员对本工序的产品标准熟练掌握,保证本工序产品符合要求。45检验记录451品管部应认真建立并保存好产品的检验记录,包括各种检测报告,这些记录应表明是否通过测量和控制,达到标准和规范的要求,所有记录应有授权检验人员的签字确认。产品质量检验管理制度有限公司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版本/修改状态A0第3页共3页452检验结果记录填写内容完整,字迹清晰,数据正确,不得随便涂改。453检验结果记录应由检验员签字。5相关文件5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52品质管控作业指导书6质量记录61外购(外协)物资入厂检验记录62过程巡检记录63成品表观检验记录64成品卫生检验记录65成品功能检验记录66出厂检验记录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制度有限公司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版本/修改状态A0第1页共2页1目的为加强本公司产品召回事项的管理,确保公司存在可能发生不安全的产品及所有受影响的产品能够被识别和追溯,消除不合格产品对使用者及公众的潜在危害。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自检发现、客户和政府有关部门检查中发现的缺陷产品。3术语缺陷产品本制度中所称的缺陷产品指由于原材料、加工及包装等方面的原因而在某一批次产品中普遍存在的同一性的缺陷,可能造成人身危害,以及不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标准的情形。4职责41公司总经理为本程序的最高决策者,负责提供资源支持包括人员、资金、器材等,负责配合客户或执法部门一起进行不合格产品的召回工作。42营销中心421在日常销售工作中,每个业务员都要做好自己的销售记录,要形成一个销售网络,一旦发现问题保证所有相关方逐级、逐个都能及时迅速被通知到。422负责提供销售信息,确定问题产品的回收方案处于公司的控制之下。43品管部负责发现问题,分析该问题的影响力,提供解决问题的建议。44生产车间负责在最短时间内,对问题产品进行逆向追溯。5产品召回步骤51一般是在以下几种情况下才进行产品召回A、由于发货员工作工作失误,造成的发错产品或品种;B、因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会出现突发性瞬间不稳定现象,产品质量会受到影响,但品管员按正常抽检正好错过,在出厂检验中又未发现不符合品,一旦售出后发现质量问题;C、原材料进厂把关不严,使用了有害物质等。52厂区内部发现的问题,处理步骤按照不合格品处理程序时行再加工或销毁等处理。53销售商或用户发现的问题,由营销中心负责了解并记录问题发现的地点、时间和批号等,及时向公司汇报,并保持与销售商或用户的持续联系。54已出厂销售产品应根据记录立即查找各个销售渠道,与客户沟通,让客户停止销售,说明情况,进行产品回收,回收产品应放置在单独区域存放,并做好标识。6投诉评估投诉汇总报告由发现问题的归口部门如实整理成书面材料并交品管部会签,如果发现产品有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则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61技术人员调查研究以确定存在危害因素,必要时请外界的研究机构来协助;62立即通报公司;63营销中心负责追溯及产品的所有标签。必须在24小时内查到问题产品的销售点;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有限公司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版本/修改状态A0第2页共2页64品管部、生产车间联合收集并反复研究有关质疑产品、生产前后所生产的产品与质量记录。7回收程序71问题发现报告公司集体调研决定回收产品标识生产记录顾客回收评估处理。72发现缺陷产品后,第一时间通知公司各部门,各部门要及时做好相关工作,库存该批次产品即封存,并做好相关记录,确定范围,如生产时间、批次、设备、责任人等,并做出风险评估报告确定危害程度。73确定回收后,及时利用报纸或书面通知或电话向客户及消费者传递信息,并无条件予以退货或调换,并根据产品危害程度,做好善后工作。74召回产品处理A、一般不符合品,返工处理后经检验合格方可销售;B、严重不符合品,必须销毁,相关人员参加(企业领导、质量监督科室、实施人员等)。75缺陷产品召回的时间根据危害程度为13天。76回收结束后,填写产品回收报告,三日内归档,严重不符合品需在10日内向质监部门提交总结报告,接受监督。77本企业要指定专人必须认真做好产品召回的全过程记录。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有限公司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版本/修改状态A0第1页共1页1目的为健全质量安全保障制度,明确质量安全责任,加强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本公司所属区域内食品包装物生产、销售及其监督管理,均适用本制度。3内容31本单位法定代表人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公司区域内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负总责,统一领导、协调本公司区域内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协调机制和监督管理责任制。32公司依法领取营业执照并按国家法规要求办理生产许可证等加工销售的相关证件,其经营范围与环境符合国家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33生产销售应当具备保障质量安全的设施设备和条件,远离污染源,并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安全标准。34生产所用的原材料从合格供应厂商名录中挑选厂商采购,其质量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禁止使用无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批号、规格、配方、保质期等标识的原辅材料。禁止使用不合格原辅材料生产产品。35建立健全的采购索证和台帐制度。建立检验制度,设立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检验室,按照该产品的审查细则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实施出厂检验。检验合格后才准予出厂销售。36公司在采购、生产、销售的全过程实施从原辅材料进厂检验、产品出厂检验到售后服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37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卫生要求进行操作,注重、保持加工场所内外环境清洁,防止交叉污染。38按规定做好产品留样工作。健全产品追溯制度,确保质量安全。39严格做好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卫生知识培训工作,每年一次送员工到卫生防疫站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后才能从事本公司的生产操作,凡患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以及其他有碍质量安全疾病者不得从事生产。310明确内部卫生管理职责,组织开展质量安全自查自纠。311生产人员必须做到工作前洗手消毒,勤剪指甲、勤洗澡、洗衣服。312公司定期(一年一次)抽取样品送往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质量安全检验,确保质量安全。员工质量安全培训管理制度有限公司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版本/修改状态A0第1页共1页1目的为保证企业与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人员的岗位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以及全企业人员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制定本制度。2范围本企业内所有在职员工。3职责31行政部制定公司年度培训计划,总经理批准后,由行政部负责组织实施。32培训工作应按计划进行,必要时可根据生产、工作情况进行适当调整。33新员工入企业基础培训在一周内由行政部牵头组织,内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食品标识管理规定、食品召回管理规定等相关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员工行为规范、企业文化理念等知识。34岗位、转岗及新员工上岗技术培训由各相关部门/车间负责,内容根据岗位技能要求确定,并包括食品安全卫生知识等培训。35国家规定的特殊工种,须持劳动部门签发的有效岗位操作证上岗操作。36员工外派培训或接受相关培训须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结束培训后将相关培训报告、资料和证书交于行政部存档。37培训后,所有参加培训的人员应进行培训考核,方式包括笔试、口头提问、实际操作等。38培训必须进行效果评估,评估方式包括考试、问卷、总结报告、交谈,现场观察,对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培训,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39培训资料及相关证书、员工培训记录由行政部保存至员工离职后3个月。4记录41质量安全培训计划42教育培训记录原辅材料采购及检查检验记录制度有限公司质量安全管理手册版本/修改状态A0第1页共1页1目的使采购工作在受控状态下有计划地进行,确保采购物资符合规定要求,实现产品质量的稳定。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原辅材料采购及进厂检验记录管理。3职责31PMC部负责本公司的原辅材料的采购。32生产技术部负责采购文件中标准等技术要求的确定33品管部负责对原辅材料进行进料检验。4程序41原辅材料供货商的评价411PMC部提出待选供货商,并对待选供货商满足供货合同要求的能力进行调查。412根据供货商提供的产品对本厂产品质量影响程度,由PMC部确定本公司对供货商的控制方式和控制程度413品管部建立并保存合格供货商的资质证明和检验报告等有关材料。42采购资料和采购文件421生产车间根据生产计划及原辅材料搭配比例,编制原辅材料采购计划交PMC部。422物资采购一般采用执行国家、行业标准的原辅材料,没有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