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电大法学专科刑法一_第1页
2016年电大法学专科刑法一_第2页
2016年电大法学专科刑法一_第3页
2016年电大法学专科刑法一_第4页
2016年电大法学专科刑法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年 电大法学专科刑法一 不作为 是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应该做也能够做而未做的情况。 避险过当 是指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行为。 剥夺政治权利 是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与政治活动的刑罚方法。 保护原则 亦称自卫原则,即以保护本国利益为标准,凡侵害本国国家或者公民利益的,不伦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犯罪地在本国领域内还是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刑法。 从犯 ,, 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 从旧原则 即按照行为时的旧法处理,新 法没有溯及力。 从新原则 即按照新法处理,新法有溯及力。 从新兼从轻原则 即新法原则上有溯及力,但旧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警较轻的,则按照旧法处理。 从旧兼从轻原则 即新法原则上没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警较轻的,则按照新法处理。 单位犯罪 是相对于自然人犯罪而言的一个范畴。 附加刑 也称从刑,是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 罚金 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或者犯罪单位向国家缴纳一定金钱的刑罚方法。 法定情节 是指刑法明文规定的在量刑时应当予以考虑的情节。 犯罪主观方面 就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危 害社会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 犯罪的故意 就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态度。 犯罪的过 失 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 犯罪主体 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犯罪特殊主体 是指刑法所规定的影响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行为人人身方面特定的资格、地位或状态。 犯罪既遂 是指行为人所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犯罪对象 是指犯罪 行为所直接作用的具体人或者具体物。 犯罪客观方面 是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 犯罪预备 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 犯罪未遂 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犯罪中止 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犯罪目的 是指行为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度,也就是犯罪结果在犯 罪人主观上的表现。 犯罪动机 是指剌激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心冲动或者内心起因。 犯罪构成 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犯罪 就是一切危害社会,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是作为对各种犯罪现象的本质特征和法律特征的科学抽象与概括。 犯罪客体 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防卫过当 是指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违反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给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因而 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 过于自信的过失 是指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 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生,发展和完成犯罪的过程及阶段中,因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状态。 共同犯罪 是指二人以上的共同故意犯罪。 管制 是指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机关予以执行的刑罚方法。 减刑 是指对于被判处管制,拘禁,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在刑罚执行期间的悔改或者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原判刑罚的制度。 假释 是指 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以后,由于其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因而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一项刑罚制度。 假想防卫 如果不法侵害实际上不存在,行为人却误以为存在,进而错误地实行了自以为是正当防卫的行为而给无辜者造成一定的损害,此即为刑法理论上的所谓假想防卫。 紧急避险 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个较小的合法权益的行为 间接故意 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 度。 教唆犯 是指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犯罪分子。 拘役 就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自由,就近执行并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继续犯 亦称持续犯,是指犯罪行为自着手实行之时直至其构成既遂,且通常在既遂之后至犯罪行为终了的一定时间内,该犯罪行为及其所引起的不法状态同时处于持续过程中的犯罪形态。 结果加重犯 亦称加重结果犯,是指实施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由于发生了刑法规定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重结果,刑法对其规定加重法定刑的犯罪形态。 缓刑 属于刑罚暂缓执行,是对原判刑罚附条件不予执行的一种刑罚制度。 扩张解释 是 根据立法原意,对刑法条文作超过字面意思的解释。 连续犯 是指行为人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多次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 立法解释 就是由立法机关对刑法的含义所作出的解释。 论理解释 就是按照立法精神,联系有关情况,从逻辑上所作的解释。 累犯 是指因犯罪而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于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罪犯。 普遍原则 亦称世界原则,即以保护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为标准,凡发生国际条约所规定的侵害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犯罪,不论犯罪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犯罪 地在本国领域内还是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刑法。 驱逐出境 是指强迫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国境的刑罚方法。 牵连犯 是指行为人实施某种犯罪,而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犯罪形态。 死刑 也称生命刑,即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 司法解释 :就是由司法机关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 属地原则 亦称领土原则,即以地域为标准,凡是在本国领域内犯罪,无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适用本国刑法,反之,在本国领域外犯罪,都不适用本国刑法。 属人原则 亦称国籍原则,即以人的国籍为标准,凡是本国人犯罪,不伦是在本国领域内还 是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刑法。 数罪并罚 是对一行为人所犯数罪合并处罚的制度。 疏忽大意的过失 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首要分子 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 时效 是指经过一定的期限,对刑事犯罪不得再追诉或者对所判刑罚不得再执行的一项法律制度。 时效中断 是指在追诉期限内,因犯罪分子又犯新罪而使前罪所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的制度。 时效延长 “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空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 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预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这种因在追诉期限内发生法定事由而使追诉时效处于保持状态的制度,刑法理论上称之为时效延长。 赦免 答:是国家对于犯罪分子宣告免予追诉或者免除执行其刑罚的全部或者部分的法律制度。 特别防卫权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这一规定在刑法理论上称为特别 防卫权,亦称无限防卫权。 特殊预防 就是通过刑罚适用预防犯罪分子重新犯罪。 没收财产 ; 指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全部强制无偿收归国有的刑罚方法。 同类客体 是指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危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 危害行为 是指表现人的意志或意识并且对社会有害的行为。 危害结果 即犯罪结果,是指犯罪行为已经造成的实际损害,也包括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刑法意义上的危害结果还可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危害结果是指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通常也是对直接客体所造成的损害。 无期徒刑 是剥夺 犯罪分子的终身自由,强制其参加劳动并接受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 文理解释 就是对法律条文的字义,包括单词、概念、术语,从文理上所作的解释。 刑罚消灭 是指由于一定的法定原因致使国家针对特定犯罪人的刑罚权归于消灭。 刑事责任能力 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须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刑法溯及力 是指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就是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是没有溯及力。 刑事责任年龄 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 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需达到的年龄。 刑法学 是法学的一个重要部门,是以刑法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 刑罚执行 是指法定的司法机关将生效的刑事裁判所确定的刑罚付诸实施的刑事司法活动。 刑法空间效力 是指刑法对地域和对人的效力。 刑法 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刑法体系 是指刑法的组成和结构。 刑法解释 是指对刑法规范含义的阐明。 刑事责任 是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犯罪人应当承受而国家司法机关也强制犯罪人接受的否定评价和制裁标准。 刑罚 是刑法中明文规定 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所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式。 刑罚目 的 是指国家制定刑罚,适用刑罚和执行刑罚所预期达到的效果。 刑罚裁量 又称量刑,是指人民法院依据刑事法律,在认定行为人构成犯罪的基础上,确定对犯罪人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以及判处多重的刑罚,并决定所判刑罚是否立即执行的刑事司法活动。 刑罚裁量情节 又称量刑情节,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裁量刑罚时应当考虑,据以决定量刑轻重或者免除刑罚处罚的种情况。 限制加重原则 是指以一人所犯数罪中法定或已判处的最重刑罚为基础,再在一定 限度内对其予以加重作为执行刑罚的合并处罚规则。 限制解释 是根据立法原意,对刑法条文作狭于字面意思的解释。 学理解释 :就是由国家宣传机构、社会组织、教学科研单位或者专家学者从学理上对刑法含义所作的解释。 胁从犯 是指被胁迫参加共同犯罪的犯罪分子。 吸收犯 所谓吸收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数个犯罪行为,因其所符合的犯罪构成之间具有特定的依附与被依附关系,从而导致其中一个不具有独立性的犯罪,被另一个具有独立性的犯罪所吸收,对行为人仅以吸收之罪论处,而对被吸收之罪置之不论的犯罪形态。 想象竟全犯 亦称想象数罪,是指行为人 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实施一个危害行为,而触犯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犯罪形态。 有期徒刑 是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并强制其进行劳动并接受教育改造的刑罚方法。 一般预防 就是通过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警戒社会上不稳定分子,防止他们起上犯罪道路。 一般客体 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关系的整体。 意外事件 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行为人的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认为是犯罪,这种情况就是刑法理论中所说的无罪过的意外事件。 罪刑法定原则 是 指贯穿全部刑法规范、体现我国刑事法治的基本性质与基本精神、具有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意义的准则。“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是对罪刑法定含义的高度概括。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亦可称为罪刑相适应、罪刑相当、罪刑相称、罪刑均衡,其含义是:犯多大的罪,就应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法院亦应判其相应轻重的刑罚,做到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罚当其罪,罪刑相称。罪轻罪重,应当考虑行为人本身和其他各种影响刑事责任大小的因素。 追诉时效 就是指对犯罪分子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 自首 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 动投案,如实供出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主刑 就是对犯罪分子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 直接客体 是指某一犯罪行为所直接危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某种具体的社会关系。 作为 是指犯罪人用积极的行为所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即刑法禁止做而去做的情况。 酌定情节 是指人民法院从审判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在刑罚裁量过程中灵活掌握,酌情适用的情节。 主犯 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 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正当防卫 就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 直接故意 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问答题: 1、如何理解刑法学及其研究对象? 答:刑法学是法学的一个重要部门,是以刑法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而刑法是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因此,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 刑法学以特定的研究对象把 刑法学与其他法学学科特别是犯罪学、犯罪心理学、刑事诉讼法学等其他刑事法学学科区分开来。因为尽管这些学科研究的内容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也有密切关系,但是它们都不是专门研究刑法规定的,即它们都不是从刑事实体法的角度来研究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犯罪学是研究犯罪现象、犯罪原因和犯罪预防的科学;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等等。这些学科在研究对象上与刑法学是不相同,从而它们与刑法学之间的界限也是分明的。在了解刑法学特定的研究对象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到:中国的刑法学不同于外国刑法学或比较刑法学,它属于 国别刑法学,所以它只能以研究中国的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为主,适当借鉴外国或历史上刑法的有关经验与内容。中国刑法学的研究,要以我国现行刑法和司法实践为基本依托,以社会主义法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以外国和中国历史上有关刑法的有益经验为比较和借鉴,研究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原理、原则与共性制度,研究具体犯罪的罪责刑规范,从而形成具有本国特色和部门特点的我国刑法学。 2、如何理解刑法的性质? 答:刑法的性质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刑法的阶级性质;二是刑法的法律性质。所谓刑法的阶级性质就是指刑法的阶级属 性。刑法和其他法律一样,是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出现而作为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应运而生的。刑法是统治阶级阶级意志和利益人体现。刑法的阶级本质由国家的阶级本质决定。所谓刑法的法律性质是指刑法作为法律体系中之一部分所具有的特征。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1、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更为广泛。任何一种社会关系,只要受到犯罪行为的侵犯,刑法就就规定对这种行为予以一定的刑罚处罚,从而使这种社会关系进入刑法调整范围,刑法可以说是其他部门法的保护法。 2、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任何法律都具有强制性,所有这些强制性都不及刑法对犯罪 分子进行刑事制裁。刑罚不仅可以剥夺犯罪分子的财产、限制或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剥夺犯罪分子的政治权利,而且在最严重的情况下还可以剥夺犯罪分子的生命。 3、怎样理解我国刑法制定的实践根据? 答: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是我国刑法制定的实践根据。调查研究,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国刑事立法的根本指导原则。按照这一原则,我们制定刑法,既不能凭主观想象,也不能照抄照搬前人或外国现成的东西,而应当系统地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地总结我国长期同犯罪作斗争的经验,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刑法的制定正是贯彻 了这一原则。在立法过程中,我们借鉴吸取了中国历史上和外国在刑事立法方面对人民有益的和科学的经验,并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发,使得我国的刑法成为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刑法。从刑法规定的内容来看,我国多年来同犯罪作斗争行之有效的、成熟的经验以及我国独创的制度,刑法都作了规定。我国的刑事立法是从实际出发的不是主观臆想出发的,刑法不仅立足于现实,而且应当预见未来,应当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4、什么是刑法的解释?种类有哪些? 答:刑法的解释是指对刑法规范含义的阐明 刑法的解释,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1、按照解释的效力划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2、按照解释方法划分为:文理解释和论理解释。 5、什么是刑法的基本原则?其主要特征即界定标准是什么? 答: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全部刑法规范、体现我国刑事法制的基本性质与基本精神、具有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意义的的准则。 特征(界定标准):刑法基本原则必须是贯穿全部刑法规范的原则;必须体现我国刑事法制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精神;具有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的意义。 6、什么是罪刑法定原则?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罪刑法定原则是指行为之定罪处刑(行为之处罚),以行为时法律有明文规定者为限。“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基本要求: 1、法定化:即犯罪和刑罚必须事先由法律作出明文规定,不允许法官自由擅断。 2、实定化:即对于什么行为是犯罪和犯罪所产生的具体法律后果,都必须作出实体性的规定。 3、明确化:即刑法条文必须文字清晰,意思确切,不得含糊其词或模棱两可。 7、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适用人人平等的原则是指“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基本要求是:就犯罪人而 言,任何人犯罪,不论其社会地位、家庭出身、民族、宗教、信仰、职业状况、财产状况、政治面貌、才能、业绩如何,都应当一律平等地适用刑法,在定罪量刑时一视同仁,依法惩处,而不应有所区别;就被害人而言,任何人受到犯罪侵害,都应当受到刑法同样的保护,不得因为被害人身份、地位、民族、宗教、信仰、财产状况、政治面貌、等情况的不同而对犯罪和犯罪人予以不同的刑法适用。 8、怎样理解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 答: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指“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即犯多大的罪,就应承担多大 的刑事责任,法院亦判处其相应轻重的刑罚,做到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罚当其罪,罪刑相称。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要求包括了立法和司法两个方面。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立法要求是:刑事立法要依据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设置体现区别对待的刑罚制度和轻重有别的具体犯罪的法定刑幅度。 1、刑法确立科学严密的刑罚体系; 2、刑法规定区别对待的处罚原则与刑罚制度; 3、刑法分别设立轻重不同的不同具体犯罪的法定刑幅度。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司法要求是: 1、纠正重定罪轻量刑的错误倾向,把量刑与定罪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2、纠正重刑主义的错误思 想,强化量刑公正的执法观念。 3、纠正不同法院量刑轻重悬殊的现象,实现执法中的平衡和协调统一。 9、如何理解我国刑法关于空间效力的规定? 答:刑法的空间效力,是指刑法对地域和对人的效力。它所要解决的是国家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我国刑法关于空间效力的规定,采用的是以属地原则为基础,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的刑事管辖体制。 具体表现为: 1、属地管辖原则: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所谓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指我国国境以内的全部空间区域,包括领陆、领水、领空。我国的船 舶或航空器及我国的驻外使、领馆,均视为我国的领域。所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是指犯罪的行为或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法律特别规定”是指: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作出的例外规定自治区或省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特点和刑法典的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补充的规定等等。 2、属人原则管辖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 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3、保护管辖原则: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4、普遍管辖原则: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 10、如何理解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 答:刑法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 ,就是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就是没有溯及力。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问题采取的是从旧兼从轻原则;所谓从旧兼从轻的原则,是指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 1997年 10 月 1日新刑法典生效前这段时间内发生的行为,应按以下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1、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新刑法典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即新刑法典没有溯及力; 2、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但新刑法典不认为是犯罪的,只要这种行为未经审判或判决尚未确定,就适用新刑法典,即新刑法典具有溯及力。 3、当时的法律和新刑法典都认为是犯罪,并且按照新刑法典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 应当追诉的,原则上按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即新刑法典不具有溯及力。但是,如果新刑法典比当时的法律处刑较轻的,则适用新刑法典,即新刑法典具有溯及力。 4、如果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了生效判决,该判决继续 有效。 11、怎样认识犯罪的基本特征? 答: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是指严重危害我国社会,触犯刑法并且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犯罪的基本特征是: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相当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12、怎样理解犯罪概念的意义? 答:犯 罪概念的意义表现在它是统一认定犯罪和划分罪与非罪界限的总标准;一个行为究竟是犯罪或不是犯罪,是犯罪还是其他违法行为,是犯罪不是错误,从总体上说,就看这个行为是不是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并且是否达到触犯刑律应受刑罚处罚的程度。如果一个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那么这个行为就是犯罪,反之则不属于犯罪。 13、什么是犯罪构成?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关系怎样?答 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 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关系表现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的基础,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区别在于:它们的功能有所不同,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14、怎样把握犯罪构成的特征? 答:犯罪构成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1、犯罪构成是一系列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任何一个犯罪都有许多要件,包括主观和客观要件。 2、犯罪构成是行为的社会危害的法律标志。任何一个犯罪,都可以用很多事实特征来表明,但并非每一个事实特征都可以成为犯罪构成的要件,而只有对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 具有决定意义而为该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需的那些事实特征才是犯罪构成的要件。 3、犯罪构成由刑法加以规定。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需的犯罪构成要件,必须由刑法加以规定。也就是说,诸多事实特征必须经过法律的选择,才能成为犯罪构成的要件。 15、犯罪构成有哪些共同要件?答: 犯罪构成的要件是指成立(或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1、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2 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所规定的说明行为对某种客体造成侵害的客观事实特征。 3、犯罪主体,是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且依法应承担刑事责任的人。 4、 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结果所抱的心理态度。 16、什么是犯罪客体?犯罪客体是怎样分类的?其分类的意义是什么?答: 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关系。 犯罪客体可以划分为三类或三层次:犯罪的一般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下社会关系的整体;犯罪的同类客体,是指某一类犯罪行为所共同危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犯罪的直接客体,是指某一犯罪行为所直接危害的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某种具体的社会关系。犯罪的直接 客体又可以划分为单一客体和复杂客体。单一客体是指一种犯罪行为只直接侵犯到一种具体社会关系。复杂客体是指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客体包括两种以上的具体社会关系。 分类的意义: 1、通过分类可以进一步揭示各类犯罪客体的属性,正确认识犯罪客体在刑事司法中的作用,解决刑事司法中诸如定罪量刑中的各种难题。 2、通过分类可以揭示犯罪的共性和个性特征从更深的层次上认识犯罪,总结其规律性,制定正确的刑事政策。 17、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答 :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关系,而犯罪对象是 指犯罪行为所直接作用的具体人或具体物。 联系在于:作为犯罪对象的具体物是具体社会关系的物质表现;作为犯罪对象的具体人是具体社会关系的主体或参加者;犯罪分子的行为作用于犯罪对象,就是通过犯罪对象即具体物或具体人来侵害一定的社会关系的。 区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则未必。 2、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犯罪对象则不是任何犯罪都不可缺少的,它仅仅是某些犯罪的必要要件。 3、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危害,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损害。 4、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基础,犯 罪对象则不是。 18、什么是刑法中危害社会的行为?它有哪些基本表现形式?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立犯罪的不作为?答: 刑法中的危害社会行为是指表现人的意志或意识并且对社会有害的行为。刑法中的危害社会行为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1、客观上是人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2、主观上是表现人的意志或意识的行为。刑法理论上危害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为作为和不作为。作为:是指犯罪人用积极的行为所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即刑法禁止做而去做的情况。不作为:是指犯罪人有义务实施并且能够实施某种积极的行为而未实施的行为,即应该做也能够做而未做的 情况。 构成犯罪不作为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这是构成犯罪的不作为的前提。特定义务一般有三个来源: 1)、法律明文规定的特定义务。 2)、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 3、由行为人先行的行为而使法律所保护的某种利益处于危险状态所产生的义务。 2、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而未履行。 3、行为人未履行特定义务的不作为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而不是一般的危害性。 19、怎样理解我国刑法中的危害结果?答: 刑法意义上的危害结果,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所谓广义的危害结果是指由行为人 我危害行为所引起的一切对社会的损害。所谓狭义的危害结果是指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通常也就是对直接客体所造成的损害,狭义的危害结果是定罪的主要根据之一。在狭义的危害结果中,有形的、可以具体测量确定的危害结果与无形的、不能具体测量确定的危害结果有所区别:对于无形的、不能具体测量确定的结果,人们一般不能凭直观感知,因此,对这种犯罪案件,只要查明行为人已经实施了犯罪行为,就可以认定犯罪既遂,而不存在未遂问题,也无须去查明行为与结果间的因果关系,刑法理论上称之为“举动犯”。对于可能给直接客体造成有形的,可以测量确定 的犯罪结果的案件要认定是犯罪既遂还是未遂也就要在查明行为人实施了刑法分则规定的某种犯罪行为的同时,再查明是否发生了作为构成要件的犯罪结果。没有产生这种结果的,一般应以未遂论处,这类有形的、可以具体测量确定的犯罪结果,是所有过失犯罪的客观方面必备的要件,是区分过失犯罪与非犯罪的客观标志;这类结果也是相当数量的故意犯罪构成既遂所必备的要件。是区分这些犯罪的既遂与未遂、中止形态的重要客观标志。 20、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具有哪些基本特征?解决了因果关系是否即意味着行为人要负刑事责任?(什么是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如何认定 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答: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联系。基本特征: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因果关系的相对性;因果关系的时间序列性;因果关系的条件性;因果关系的复杂性;因果关系的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问题;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问题;刑法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的联系和区别。 解决了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只是确立了行为人对特定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但不等于解决了其刑事责任问题。要使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行为人还必须具备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 21、自然人犯罪主体的共同要件有哪些? 答:自然人犯罪主体是指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且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共同要件有以下两个: 1、犯罪主体必须是自然人。 2、作为自然人的犯罪主体必须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22、什么是刑事责任能力?辩认能力与控制能力是什么关系?答: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简言之,刑事责任能力就是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1、辨认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基础。 2控 制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关键。 23 什么是刑事责任年龄?我国刑法对于刑事责任年龄是如何规定的? 答:刑事责任年龄(简称责任年龄)是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 我国刑法把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不满 14 周岁,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也称相对无刑事责任阶段。 3、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 16 周岁的人进入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我国刑 法在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上还有以下两条重要而特殊的处理原则: 1、从宽处罚的原则。即对已满 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2、不适用的原则。犯罪的时候不满 18 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不适用死刑”就是指不允许判处死刑。 24、怎样理解和掌握精神障碍人的刑事责任能力问题? 答; 1、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的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2、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障碍人。“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3、限制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障碍人“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5 聋哑人、盲人、生理醉酒的刑事责任能力如何?答 :聋哑人、盲人实施刑法禁止的危害行为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生理醉酒不是精神病,是一种常见的急性酒精中毒。因此,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6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对量刑有什么意义?答 : 1、在我国刑法中,对行为类似的特殊主体的犯罪一般都较一般主体的犯罪规定的刑罚相对重一些。 2、在我国刑法总则规范 中,设有一些因犯罪主体的身份而影响刑罚轻重的规定。 3、在我国刑法分则规范中,规定某些犯罪若行为人具有特殊身份的就要从重处罚。 27如何理解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答: 所谓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危害社会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它包括罪过(犯罪的故意或者犯罪的过失)以及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几种因素。 行为人罪过即其犯罪的故意或者过失,是一切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犯罪的目的只是某些犯罪构成所必备的主观要件,所以也称之为选择性主观要件;犯罪动机不是犯罪构成必备的主观要件,它一般不影响定罪,而只是影响 量刑。 28什么是犯罪故意?答: 所谓犯罪的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全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态度。刑法理论上把犯罪故意区分为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两种类型。 犯罪的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各有什么特征?答:直接故意 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特征:在认识特征上,表现为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这样两种心理态度。 间接故意 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 发生的心理态度。特征:在认识特征上表现为行为人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度。在意志特征上,表现为行为人放任行为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在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特定危害的情况下,仍然决意实施这种行为,对阻碍危害结果发生的障碍不去排除,也不设法支阻止危害结果的发生,听之任之,自觉听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在司法实践中,犯罪的间接故意有三种情况: 1、行为人追求某一个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的发生。行为人追求一个非犯罪的目的而放任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突发性的犯罪,不计后果, 放任严重结果的发生。 二者(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别是什么?答: 1、从认识因素上看,二者对行为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的认识程度上有所不同。犯罪的直接故意既可以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危害结果,也可以是明知其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而犯罪的间接故意只能是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 2、从意志因素上看,二者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显然不同。直接故意是希望即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则不是持希望的心理态度,而是放任的心理态度。 3、特定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对这种故意及其支配下的行为 定罪的意义也不相同。对直接故意来说,危害结果发生与否不影响定罪,而只是那些以结果为既遂要件的犯罪里区分既遂与未遂形态的标志,对间接故意而言,特定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决定了间接故意犯罪的成立与否。 29什么是犯罪的过失?答 :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与疏忽大意的过失各有什么特征?答 :刑法理论上把犯罪的过失区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与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类型; 疏忽大意的过失 :是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 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特征(或构成要素): 1、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2、行为人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过于自信的过失: 是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 特征: 1、在认识因素上,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2、在意志因素上,行为人之所以实施行为是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 区别 :在认识因素上,对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过于自信的过失已经 有所预见,而疏忽大意的过失则是根本没有预见。在意志因素上,对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二者虽然都持排斥态度,但过于自信的过失是轻信能够避免,而疏忽大意的过失则是疏忽。 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有哪些区别?答: 认识因素上有所不同。二者虽然都是预见到行为发生危害结果的可能性,但它们对这种可能性是否会转化为现实性,即实际上发生危害结果的主观估计是不同。意志因素上有重要区别: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虽然都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但二者对危害结果的态度是不同的。 疏忽大意的过失与意外事件的区别何在?答: 根据行为人的实际认识能 力和当时的情况,意外事件是行为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不可能预见、不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疏忽大意的过失则是行为人对行为发生危害结果的可能性能够预见、应当预见,只是由于其疏 忽大意的心理而导致了未能实际预见。 30行为人在法律上和事实上认识的错误有哪几种情况?这些情况对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解决有何影响? 答:法律认识错误:( 1)假想的犯罪。( 2)假想的不犯罪。( 3)行为人对自已行为的罪名和罪刑轻重的误解。行为人对法律的这种错误认识,并不影响其犯罪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应当按照他实际构成的犯罪及其危害程度定罪量刑。事实认识错误 :( 1)客体的错误。( 2)对象的错误。( 3)行为实际性质的错误。( 4)工具的错误。( 5)因果关系的错误。如果属于对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情况的错误认识,就要影响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如果属于对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事实情况的错误认识,则不影响行为人的刑事责任。 31什么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的成立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 答:正当防卫就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正当防卫的成立,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条件:( 1)正当防卫的 起因条件。即不法侵害的产生与存在。( 2)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即不法侵害正处于已经开始并且尚未结束的进行状态。( 3)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即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而不能对没有实施侵害的第三人实行。( 4)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即必须出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防卫意图。( 5)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即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32什么是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如何划清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 答:所谓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就是指防卫人的防卫行为足以制止法侵害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没有对其造成不应有的危害 。划分它们的界限应当以行为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给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为标准:只要防卫行为的强度为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防卫行为的强度没有明显超过侵害行为的强度,防卫行为对侵害者所造成的损害不是过分大于侵害行为人可能造成的危害,就应当认为没有超过必要限度。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违反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给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因而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就属于防卫过当。 33什么是紧急避险?成立紧急避险应当具备哪些条件?如何划清紧急避险的必要限 度? 答:紧急避险 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 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个较小的合法权益的行为。紧急避险的成立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紧急避险的起因条件。即有危险的现实存在。( 2)紧急避险的时间条件。即危险正在发生。( 3)紧急避险的对象条件。即只能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 4)紧急避险的限制条件。即只有在迫不得已的危急情况下,才能实现紧急避险。( 5)紧急避险的主观条件。即必须是为了避免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害。( 6)紧急避险的限度条件。即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紧急避险所损 害的利益必须小于所保护的利益,而不能等于或大于所保护的利益有,这是衡量紧急避险是否超过必要限度的界限。 3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有何异同?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既有相同点又有区别:( 1)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相同点:第一,目的相同。第二,前提相同。第三,责任相同。( 2)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第一,危险的来源不同。第二,损害的对象不同。第三,行为的限制不同。第四,行为的限度不同。第五,主体要求不完全相同。 35犯罪既遂形态有什么特征?既遂犯有哪些类型? 答: 是指行为人所故意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根据我国刑法分则对各种直接故意犯罪构成要件的不同规定,犯罪既遂主要有以下四种不同的类型:( 1)结果犯。( 2)行为犯。( 3)危险犯。( 4)举动犯。 36犯罪预备形态有什么特征?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有什么区别 ? 答:犯罪预备具有以下特征:( 1)犯罪预备的客观特征表现为:第一,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第二,行为人尚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 2)犯罪预备形态的主观特征表现为:第一,行为人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是为了顺利地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第二,犯罪在实行行为尚未着手时停止下来,从主观上看是违背行为 人的意志的,即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的区别在于:犯意表示尚未开始实施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因而属于犯罪思想的范畴。只有犯意表示而尚未实施犯罪行为的,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因而不能认定为犯罪和处以刑罚。 37怎样理解犯罪未遂形态的特征?犯罪未遂形态与犯罪预备形态、中止形态、既遂形态有什么区别? 答:所谓犯罪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具体犯罪构成的实行行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未遂具有如下三个特征:( 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这是犯罪未遂 形态必须具备的特征之一,也是犯罪未遂形态与犯罪预备形态相区别的主要标志。( 2)犯罪未完成而停止下来。这是犯罪未遂形态又一重要的特征,是犯罪未遂形态区别于犯罪既遂形态的主要标志。( 3)犯罪停止在未完成形态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这是犯罪未遂形态又一重要的特征,是犯罪未遂形态与着手实行犯罪后的犯罪中止区别的关键。 犯罪未遂形态与犯罪预备形态、中止形态、既遂形态的区别也就是这个特征。 3 怎样理解犯罪中止形态的特征 ? 所谓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 种犯罪停止形态。 犯罪中止形态有两种类型,即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这两种类型的犯罪中止的特征略有不同。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具备有三个特征:( 1)时空性。( 2)自动性。( 3)彻底性。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的特征:这种特殊类型的犯罪中止除要具备上述普通类型的犯罪中止所必须具备的时空性、自动性、彻底性三个特征外,还要求具备“有效性的特征。 39试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 答:共同犯罪 是指二人以上的共同故意犯罪。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1)主体要件 :必须是二人以上。( 2)客观要件: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3)主观要件: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40试述犯罪集团成立的条件 ? 答:所谓犯罪集团,又称特殊共同犯罪,有组织的共同犯罪,是指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犯罪集团的成立必须具有四个方面的条件:( 1)犯罪主体必须是三人以上。( 2)犯罪组织成立的目的在于实施犯罪。( 3)犯罪人所共同建立的组织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4)犯罪分子之间相互纠合体现出一定的组织性。 41试述主犯的概念、种类和刑事责任? 答:主犯 是指组织、领 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根据刑法有关规定,主犯分三种:( 1)在犯罪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