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的设计_第1页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的设计_第2页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的设计_第3页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的设计_第4页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的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的设计【摘要】:开关电源并联供电系统主要由DC-DC开关电源模块,控制模块,按键模块和显示等模块组成。以GS6300为功率输出核心的DC-DC模块,能够实现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控制。控制模块由STM32F103微控制器检测开关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电流发出控制命令,控制DC/DC模块完成并联供电系统均流与分流工作,从而达到设计的要求。微控制器不但可以通过按键模块实现用户命令的输入,实时的在显示屏上显示所需数据,而且根据不同情况,通过调节按键和旋钮,可以实现功能参数的微调完成电源并联电流调节功能,从而达到自动和手动两种模式。这样就可以方便快速的完成设计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很好的选择了芯片和材料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并带来许多好处,最终使得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关键词】:开关电源;并联模块;DC/DC;-i-Abstract:ParallelswitchingpowersupplysystemconsistsofDC-DCswitchingpowersupplymodule,controlmodule,thekeymoduleanddisplaymodule.GS6300isthepoweroutputtothecoreoftheDC-DCmoduleenablescontrolofoutputvoltageandoutputcurrent.ThecontrolmoduleissuedbytheSTM32F103microcontrollerdetectsswitchingpowersupplyoutputvoltageandcurrentcontrolcommand,controlDC/DCmodulepowersupplysystemswerecompletedinparallelwiththeshuntcurrentworktoachievethedesignrequirements.Themicrocontrollercanbeachievedonlythroughthekeyinputusercommandmodule,real-timedisplayoftherequireddataonthescreen,butunderdifferentcircumstances,byadjustingthebuttonsandknobs,fine-tuningparameterscanbecompletedinparallelwiththepowersupplycurrentregulation,whichachieveautomaticandmanualmodes.Soyoucaneasilyandquicklycompletethedesignrequirements.Inthedesignprocess,agoodchoiceofchipsandmaterialscanreduceunnecessarytrouble,andbringmanybenefits,andultimatelymakestheresultsmeetthedesignrequirements.Keywords:SwitchingPowerSupply;Parallelmodules;DC/DC-ii-目录前言.2第1章系统总体设计.3第1.1节设计任务.3第1.2节设计要求.3第1.3节设计总结构.3第2章系统硬件设计.4第2.1节控制模块的方案.4第2.2节开关电源DC-DC的方案.5第2.3节其他模块.6第2.4节总硬件设计.7第3章系统软件设计.8第3.1节程序功能描述.8第3.2节程序设计思路.8第3.3节程序的算法.9第4章系统测试.11第4.1节测试条件和方法.11第4.2节实验数据.11结论.12参考文献.13致谢.14附录.15附录1:实物照片说明.15附录2:实物PCB板.15附录3:原理图.16附录4:部分源程序.18第0页前言电源是向电子设备提供功率的装置,也称电源供应器。它在电力电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流和电压的是否稳定,决定了电子电气设备的工作性能和效率,而且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对电源的可靠性,效率,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在电源实际应用中,由于种种原因,例如功率不够大,稳定性不好等,传统的单个电源供电系统已经不能满足设备要求了,这就需要引进新的技术了。而电源并联供电技术的出现,很好的解决了这类问题。它可以提供更多的能量给设备,还可以减少电源的耗损,提高电源的寿命,还可以更好更有效的提供设备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和电源的浪费,例如同样是供给设备电能,开关电源并联系统可以有选择的供电,其中设备电源要求高就几个电源供一台设备,要求低,就提供一个电源,或者还可以多个电源提供少量电能就可以满足设备要求。这样一来,电源供电就变的多种多样,可以满足各种不同设备的不同需求,所以说,开关电源并联供电技术很好的解决了电源供电问题。开关电源并联模块供电在将来的前景是非常远大的但是多个电源采用模块式的方法供电不是简单的进行并联就可以了,而是还要考虑各供电系统的电流,电压分配问题,是均流,还是均压,防止单个电源提供过大功率而损坏电源设备,这对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很大的影响。对于上述问题,社会上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其中代表性的有单片机,ARM,FPGA控制等,通过控制系统的计算,发布命令,人为操作,来控制并联系统的分压,分流,从而达到想要的目的。本文就是利用这一方法,以GS6300为功率输出核心,该dc-dc模块能实现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控制,由STM32F10X微控制器检测开关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发出控制命令,控制DC/DC模块完成并联供电系统均流与分流工作。微控制器通过按键实现用户命令的输入,实时的在显示屏上显示数据,根据不同情况,调节按键和旋钮,可以实现功能参数的微调完成电源并联电流调节功能,具体可以分为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这里基本上解决了设计的要求,实现了设计想要的结果。本文对开关电源并联供电系统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分别就控制模块的选择,DC-DC模块的选择和软硬件的分析上进行了介绍,展示给大家整个设计过程。第1页第1章系统总体设计第1.1节设计任务设计并制作一个由两个额定输出功率均为16W的8VDC/DC模块构成的并联供电系统,并且以此借助制作了一个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第1.2节设计要求(1)调整负载电阻及按键,使并联供电系统至额定输出功率工作状态,并且使供电系统的直流输出电压U0=8.0V(2)在额定输出功率工作状态下,使得供电系统的效率不低于60%。(3)通过调整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以及相应按键,使得并联供电系统在保持输出电压UO=8.0V的前提下,使两个模块输出电流之和IO=1.0A并且按照I1:I2=1:1模式进行自动分配电流,并且每个模块的输出电流的相对误差绝对值不大于5%。(4)通过调整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以及相应按键,使得并联供电系统在保持输出电压UO=8.0V的前提下,使两个模块输出电流之和IO=1.5A并且按照I1:I2=1:2模式进行自动分配电流,每个模块输出电流的相对误差绝对值不大于5%第1.3节设计总结构电路的设计是基于BUCK结构的开关稳压电源DC-DC模块,以GS6300为功率输出核心,该DC-DC模块能实现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控制,由STM32F10X微控制器检测开关稳压电源的输出电压,发出控制命令,控制DC/DC模块完成并联供电系统均流与分流工作。微控制器通过按键实现用户命令的输入,实时的在显示屏上显示数据,根据不同情况,调节按键和旋钮,可以实现功能参数的微调完成电源并联电流调节功能。如图1-1所示。控制模块按键模块显示模块开关电源开关电源键盘控制DADAADIADIDC-DC16W8V图1-1电路的总设计第2页第2章系统硬件设计第2.1节控制模块的方案方案一:采用AT89S52单片机控制。由于51单片机虽然价格低,功耗低,且技术成熟,但是资源有限,控制输入输出,需要外接AD、DA等,适用于常规编程,广泛运用于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实现本题功能较为复杂,而且其运算速度低,功耗高。如图2-1所示。图2-1AT89S52引脚图图2-2MSP430F169引脚图方案二:采用MSP430F169单片机进行控制。MSP430F169单片机具有低功耗,价格便宜,有足够的I/O引脚,内部集成8路12位ADC和2通道12位DA,可以直接用于电流测量时的数据采集,以及数字控制输出,控制简单,易于实现。如图2-2所示方案三:、采用STM32F10XSTM32F系列属于中低端的64位ARM微控制器,内部有非常丰富的资源,运算速度快,具有强大的PWM输出功能,低电压供电,超低损耗,可以实现更高的性价比要求,可以满足PWM的控制要求,并且如果设计上加上彩屏的话,与MSP430F169相比更加易于采集,运算更快。如图2-3所示图2-3STM32F10X引脚图所以,综上所述,经过比较在这里我选择方案三作为系统的控制模块。第3页第2.2节开关电源DC-DC的方案2.2.1.结构选择方案一:升压电路在实际中应用广泛,但专用升压芯片有很多限制,而BOOST结构的开关电源,就是一种升压型电路。如图2-4。图2-4电路的BOOST结构图2-5电路的buck结构方案二:以BUCK结构的开关电源,是一种降压型电路,且在小功率非隔离开关电源上应用得到广泛的应用。其降压结构外接开关管有很多选择性,可以选择很多合适的控制芯片,并且buck结构的开关电源简单且控制效果好,因而在开关电源领域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如图2-5。相比较而言,BUCK的功率容量更大,基本的BUCK电路简单,控制容易,且性能稳定,降压方式更好2.2.2.芯片选择方案一采用PWM控制芯片采用TI公司的脉宽调制控制器LM331作为BUCK型拓扑扩流的PWM控制芯片。LM33的最高工作频率300KHz,内有两个误差信号比较器,能同时实现电压模式和电流模式控制,方便做过流保护;但由于BUCK型拓扑的MOS管驱动需外加上管驱动芯片LM324,而LM324会有0.2W左右的功耗,对于仅5W输出的电源来说,会消耗掉4个百分点的效率。方案二采用GS6300芯片中广芯源推出3A恒压恒流芯片大电流恒流恒压电源芯片GS6300,4.540V输入,12v转5v转3.3V3A大功率LED驱动芯片GS6300,中广芯源新推出的一款高效率、恒流,恒压充电芯片GS6300。输入电压范围可由最低4.5伏特到最高40伏特,输出电压1.3-37V可调整,输出电流高达3A。非常适合于车载小尺寸液晶电视,数码相框、便携DVD、MP4、PMP等便携数码产品锂电池供电设备充电。GS6300应用电路非常简单,外围器件极少。并具有enablepin用于开关功能,(恒压CV,恒流CC,过压保护OVP),可靠性高,工作频率低(52KHz)。精度高,耐压高等优点!第4页方案三采用LM2596LM2596是一款降压型的PWM调节方式的开关稳压电源芯片,内部振荡频率为150KHZ,最大输出电流为3A,最大输出电压为40V,可以使用通用的标准电感,所以极大简化了电源的设计,通常被用做恒压电源。经过上述方案的比较很容易的选择方案二作为我们设计的系统芯片。第2.3节其他模块2.3.1.均流电路的方案开关电源并联供电系统的使用,可以实现电源模块化和标准化,可以提高供电系统的可靠性,电源系统中的均流方案可以使电路中电流均匀分配,从而达到高效率的供电,在这里我们选择由芯片GS6300来实现分流功能的,因为该芯片内部自带的恒流功能,可以减少电路的复杂度,不需要另外的电路来完成这项任务。2.3.2.电流电压的检测为了更好更准确的运行系统程序,检测外部信号的电流电压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这样通过外部数据的具体显示,可以使我们更好的了解系统的运行,然后可以简单方便,快速的调整按键模块的部件,从而达到我们想要的目的。AD:检测DC-DC模块输出电压,检测探针的电流值,可以通过调节按键模块的部件,测得不同数据,并且和在显示屏上显示不同数据作比较,观察系统运行是否正常,并且准确快速,如图2-6所示,图2-6电路的AD检测DA:送出控制信号(控制DC/DC电源输出电流),并可以检测出实际输出电流,图中的设计很好的使电路中功率放大,其他数据不变,更好的放大,清楚使各种数据的表现出来,详细原理,如下图2-7所示。第5页图2-7电路的DA输出2.3.3.过流保护方案很多电子电气设备都会有一个额定电流,不允许电路器件超过额定电压电流,所以都需要设计一个电流保护电路,当系统超过部件的额定电流时,自动断开连接,保护设备。所以这设计电路时,一定要考虑到过流保护的问题。这个实际中,我选择了由芯片GS6300来实现过流保护功能,因为该芯片自带的过流保护的功能,可以减轻硬件电路的负担,不像其他的设计,还需要专门设计过流保护电路。第2.4节总硬件设计图2-8电路的硬件部分设计详细清晰图片请见,附录三原理图(1)图2-8中S1,S2表示的是按键控制,控制自动模式还是手动模式。(2)图2-8中Y1这部分表示的是晶振电路,又称为时钟电路,为电路提供运行工作的能量。(3)图2-8中左下角是电源部分,结构和电路都像很多电路一样,实现5V-3.3V的转换,很好的解决电路中电源问题。(4)图2-8中最下边是电路的滤波网络第6页第3章系统软件设计第3.1节程序功能描述主要实现电路参数的键盘设置和显示。1)键盘实现功能键盘分两个按键和一个旋钮,而按键A的作用是来确定运行手动模式还是自动模式;按键B的功能是在按键A选择自动模式下,接着确定是电路按1:1还是1:2的比例进行工作的;最后是当按键A选择手动模式下,则就是旋钮起作用了,旋钮的功能当然是通过旋转来,改变电路中电阻的阻值,从而改变电路电压电流,并确定显示屏上的数据,最终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2)显示部分:显示电源,输出电压,输出电流,输出功率等参数。随着通过按键模块的按键和滑动变阻器的调整变化,可以快速的变化,实现想要的结果,并且可以直接观察和读出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的变化和读数,使设计更加方便和实用。如图3-1所示。图3-1电路的显示部分第3.2节程序设计思路程序的总体设计思路见下图3-2,大体是把想要的设计结果清晰明了的表现在显示屏上,具体是通过显示模块,按键模块来表现,首先是在显示屏上显示初始化的数据,然后依据用户的需求,通过测试外置测试端,然后看是否符合要求,假如不符合,则返回,反之假如符合,则进行下一步,然后是按键模块,通过按键调节,从而改变子程序的运行如图3-3所示。而软件编程的主要由一个和屏幕显示库,按键功能库,汉字库等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主函数Main函数,它是整个系统的总体结构,包括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有初始化程序,数据运算程序,与按键子程序构成。整个程序通过不断调用各种子程序,完成了软件上的运行,再加上硬件的调节,两第7页者相结合,才组成并展现了一个关于开关电源并联供电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其中子程序的运行过程,首先是初始化屏幕显示数据,然后测试外部专门的探头,测得数据然后根据所得数据,通过控制模块的计算得到所需要的数据,显示在屏幕上,在与所测得数据进行比较,最终得到所需结果。开始初始化运行彩屏程序显示人机界面电压电流信号采集NO提示错误关闭输出送电流控制信号YES检测按键运行按键子程序无动作有动作返回结束图3-2程序流程图开始初始化检测按键自动模式运行自动程序运行手动程序手动模式运行屏幕程序结束电压电流检测正确错误图3-3按键子程序流程图第3.3节程序的算法第8页本设计基于arm核心设计的开关电源并联系统,实现电流的自动分配采用丰富的片上资源进行模拟量采集和控制。Stm32f103vct6芯片是基于arm7内核生产的一款高性能MCU,该芯片自带12位ad检测。系统中电流的分配管理由两个电流控制模块构成,模块内设有低阻值,高精度的电阻,当有电流流过时,会在电阻R1上将产生压降,因为主控电路和控制模块采用的是共地设计,在低端检测的电流检测电阻上的电压值将直观反映出电流模块的通过电流。该电流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处理直接送进微控制器ad端口,由微控制器对电压信号进行转化,I=Vup/R1(I为通过电流,V为电流检测电阻高端电压,R1为电流检测电阻阻值。)微控制器得到模块电流后和设定初始值比较,大于设定初始值时,输出控制电流信号电位降低。小于设定初始值时,输出控制电流信号电位增大。这样形成一个负反馈调节。同时加入PID算法,调整比例,积分,微分常数使得输出电流控制稳定。具体看下列算法。voidIncPIDInit(void)sPID.SumError=0;/sPID-SumError=0;sPID.LastError=0;/Error-1sPID.PrevError=0;/Error-2sPID.Proportion=0.005;/比例常数ProportionalConst,0.01sPID.Integral=0;/积分常数IntegralConst0.01sPID.Derivative=0;/微分常数DerivativeConst0.04/sPID.SetPoint=0;第9页第4章系统测试第4.1节测试条件和方法4.1.1.测试条件(1)实物硬件电路板(2)一台笔记本电脑(3)一部万用表(4)若干连接线4.1.2.测试方法(1)将电路板通过USB线连接到笔记本电脑上,完成通电状态。(2)选择按键,通过观察显示屏,得出是哪一按键。(3)若为按键A,则继续步骤(4);若按键不是A,则返回(2)(4)选择自动模式,接着选择另一按键,通过多次测量,记录显示屏数据;再次按键选择手动模式,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多次测量,观察显示屏,记录数据。(5)整理数据,整理仪器。第4.2节实验数据微控制器通过按键实现用户命令的输入,实时的在显示屏上显示数据,根据不同情况,调节按键和旋钮,可以实现功能参数的微调完成电源并联电流调节功能。通过按键的选择最终可以得到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最后得到多组数据,通过数据的记录,观察和研究多组数据,总结规律,打出相应的答案,看是否为所需结果。下面就是对应不同情况,我进行的测试,我已经记录在下面的表格内。这是通过确定按键A是在自动模式的情况下,对应按键B的不同情况,分别是自动模式下,电流按照1:1和1:2的两种情况。如表4-1,自动模式(1:1)表4-1自动模式(1:1)电源电源1电源2输出电压(V)88输出电流(mA)05001000屏幕显示实时功率(mW)40008000实际测量测试电流(mA)05050996如表4-2,自动模式(1:2)表4-1自动模式(1:2)电源电源1电源2第10页输出电压(V)88输出电流(mA)05001000屏幕显示实时功率(mW)40008000实际测量测试电流(mA)05050996下面是在按键A在手动模式的情况下,通过调节按键模块中滑动变阻器得到的数据,我们分别选择了四组数据,进行测试,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如表4-3,手动模式表4-3手动模式电源电源1电源2输出电压(V)88888888输出电流(mA)06800589048802970320041105120703屏幕显示实时功率(mW)54404712392023762560328840805624实际测量测试电流(mA)06750577048002910305040170740695从上述表格中,已经可以很好的看出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但在经过显示屏和实际测试的比较后,得到的结果更加令人满意,在设计出这个系统,即两个额定输出功率均为16W的8VDC/DC模块构成的并联供电系统,也实现了通过调整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以及相应按键,使得并联供电系统在保持输出电压UO=8.0V的前提下,使两个模块输出电流之和IO=1.0A并且按照I1:I2=1:1模式进行自动分配电流,经过试验与测试,可以得到实验所要求的结果,并且每个模块的输出电流的相对误差绝对值不大于5%,另外实验还通过调整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以及相应按键,使得并联供电系统在保持输出电压UO=8.0V的前提下,使两个模块输出电流之和IO=1.5A并且按照I1:I2=1:2模式进行自动分配电流,经过实验与测试,也能达到所要求的现象与结果,每个模块输出电流的相对误差绝对值也不大于5%,总体来讲,所设计的系统,很好的完成了设计要求。结论本设计中,完成了论文的基本要求,能够很好的使设计并制作一个由两个额定输出功率均为16W的8VDC/DC模块构成的并联供电系统界面,也能够保持界面输出电压不变,使两个模块输出电流之比显示为I1:I2=1:1和I1:I2=1:2,并且能够用测量仪器测量出输出数据,来进一步证明设计的准确性。由于本次设计的重点是在软件部分,所以很不容易表现出来,所以只能通过设计一个系统界面来表达,通过努力发现,还是比较好的完成了这个设计,在设计和测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在指导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最终都可以解决,但也使我懂得了很多,有关于开关电源的,有关于硬件的,还有其他的,总之,我的收获非常丰富。第11页参考文献1.余炽业,何志辉,宋跃DC-DC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J电源技术研究与设计,2012,36(6):851-8542.赵英俊,徐朝玉,吕惠宁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J电气化设计,2012,2:60-613.石健将,王惠贞,严仰光DC/DC模块电源并联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2002,36(3):43-464.甘德成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N宜宾学院学报,2011,11(12):40-435.秦庆磊一种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的设计J金色年华,2012,9:182-1836.吴雪峰,一种新型的开关电源并联供电系统技术的研究电气自动化,2013,35(4):6-8.7.周永汉,陈统,祝帅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设计的J数字技术与应用设计开发,2012,2:121-123.8.周明明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设计J华章,2011,36:3839.李彬彬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J刊名工程研究,2012,D:140-14310.张少如太阳能发电中DC/DC变换器控制N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2,39(2):41-43第12页致谢经过了几个月的时间终于将这篇论文写完,在整个过程中充满了各种艰辛与劳累,但我在其中的收获也是非常丰富的。整个过程不仅将四年大学生活学习中得到的知识温习和巩固了以便,而且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是我更好的掌握了这些技术。在这里,要感谢的是我的同学和朋友,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不会这么容易轻松解决这个毕业设计。也许在他们心里这没什么,但是就是那么多同学朋友的小帮助,对我来说是重大的,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有什么不懂的,不熟悉的我们会互相讨论,学习,每时每刻,我们都在这样做,使得我们不断进步。在这篇论文的某些知识上,我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单单靠我查资料很难解决,就是他们给我很大的帮助,帮我分析,查找,和我讨论,讲解给我听,让我弄懂这些知识。然后,感谢我们学院里的老师们,虽然他们知识稍微提点和讲解了一些知识,但是这些都是他们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帮助我的,让我不是懵懵懂懂,帮我把知识理通,用他们多年的教导水平,让我更容易懂的问题和原理,其中最感谢的是丁健强老师,在我做毕业报告的这段时间里,作为其他电子班的班主任的他,在难得空闲的时候,多次组织,帮助我们,平时我们去找他,他也会抽空帮我们解决问题,在他的帮助下,同学们才能解决困难和障碍,他对我们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不断的帮助我们对论文进行修改和改进,其中当然也有我。在此向与我讨论,帮助我的同学朋友,以及对我指导和帮助的各位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第13页附录:中英文文献翻译名称供电可靠性提高第14页附录1:实物照片说明电路的实物图附录2:实物PCB板电路的PCB板附录3:原理图第15页ARM连接图第16页电路彩屏显示电路的AD检测电路DA输出第17页附录4:部分源程序/*Includes-*/#includeLCD_Driver.h#includestm32f10x_lib.h#includeplatform_config.h#includeLCD_Driver.h#defineu8vu8#definePowerVol5.0#defineADDAVol3.28vu8Sys_Mode=0;vu8DAC_Mode=0;doubleADCVol=0.0;externvoidRCC_Configuration(void);externvoidNVIC_Configuration(void);externvoidInit_ADC(void);externdoubleGetBATVol(doublefa);externdoubleDac1_Init(void);externvoidDac2_Init(void);externvoidDAC_Out(vu8ChannelNum,vu16Val);voidSysInit(void)GPIO_InitTypeDefGPIO_InitStructure;/时钟初始化RCC_Configuration();/中断初始化NVIC_Configuration();/下载口不能被拉低和拉高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C,ENABLE);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GPIO_Pin_6|GPIO_Pin_7|GPIO_Pin_8|GPIO_Pin_9|GPIO_Pin_10|GPIO_Pin_11|GPIO_Pin_12|GPIO_Pin_13;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GPIO_Mode_Out_PP;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GPIO_Speed_50MHz;GPIO_Init(GPIOC,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B,ENABLE);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GPIO_Pin_0|GPIO_Pin_1|GPIO_Pin_2|GPIO_Pin_5|GPIO_Pin_6|GPIO_Pin_7|GPIO_Pin_8|GPIO_Pin_9|GPIO_Pin_10|GPIO_Pin_11|GPIO_Pin_12|GPIO_Pin_13|GPIO_Pin_15;第18页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GPIO_Mode_Out_PP;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GPIO_Speed_50MHz;GPIO_Init(GPIOB,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A,ENABLE);GPIO_InitStructure.GPIO_Pin=GPIO_Pin_0|GPIO_Pin_1;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GPIO_Mode_IPU;GPIO_InitStructure.GPIO_Speed=GPIO_Speed_50MHz;GPIO_Init(GPIOA,Init_ADC();Dac1_Init();Dac2_Init();Lcd_Init();/TFT初始化LCD_Clear(ColorYellow);LCD_PutString(0,0,模式:手动,5,ColorBlue,ColorYellow);LCD_DrawLine(0,23+15,130,2,ColorBlack);LCD_DrawLine(129,23+15,2,60,ColorBlack);LCD_DrawLine(0,23+58+15,130,2,ColorBlack);LCD_PutString(0,16+15,电源1,4,ColorBlack,ColorYellow);LCD_PutString(8,32+15,输出电压:8V,7,ColorBlue,ColorYellow);LCD_PutString(8,48+15,输出电流:0212mA,11,ColorBlue,ColorYellow);LCD_PutString(8,64+15,实时功率:1231mW,11,ColorBlue,ColorYellow);LCD_DrawLine(0,80+20+7+15,130,2,ColorBlack);LCD_DrawLine(129,80+20+7+15,2,60,ColorBlack);LCD_DrawLine(0,80+20+7+58+15,130,2,ColorBlack);LCD_PutString(0,80+20+15,电源2,4,ColorBlack,ColorYellow);LCD_PutString(8,96+20+15,输出电压:8V,7,ColorBlue,ColorYellow);LCD_PutString(8,112+20+15,输出电流:0212mA,11,ColorBlue,ColorYellow);LCD_PutString(8,128+20+15,实时功率:1231mW,11,ColorBlue,ColorYellow);/DAC1,2默认0.5VDAC_Out(1,(0.5/ADDAVol)*4096.0);DAC_Out(2,(0.5/ADDAVol)*4096.0);第19页voidLCD_Dis(void)vu8DisDat4;vu16GetADCDat,PW;ADCVol=GetBATVol(ADDAVol);/显示电流(#1)GetADCDat=ADCVol*10000/10-1500;if(GetADCDat1000)GetADCDat=1000;DisDat0=GetADCDat/1000+48;DisDat1=(GetADCDat/100%10)+48;DisDat2=(GetADCDat/10%10)+48;DisDat3=(GetADCDat%10)+48;LCD_PutString(8+72,48+15,DisDat,4,ColorBlue,ColorYellow);/显示功率(#1)PW=GetADCDat*8;DisDat0=PW/1000+48;DisDat1=(PW/100%10)+48;DisDat2=(PW/10%10)+48;DisDat3=(PW%10)+48;LCD_PutString(8+72,64+15,DisDat,4,ColorBlue,ColorYellow);/显示电流(#2)GetADCDat=1000-GetADCDat;DisDat0=GetADCDat/1000+48;DisDat1=(GetADCDat/100%10)+48;DisDat2=(GetADCDat/10%10)+48;DisDat3=(GetADCDat%10)+48;LCD_PutString(8+72,112+35,DisDat,4,ColorBlue,ColorYellow);/显示功率(#2)PW=GetADCDat*8;DisDat0=PW/1000+48;DisDat1=(PW/100%10)+48;DisDat2=(PW/10%10)+48;DisDat3=(PW%10)+48;LCD_PutString(8+72,128+35,DisDat,4,ColorBlue,ColorYellow);voidDebug(v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