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KBA04500017[V6]电镀锌品质要求_第1页
DKBA04500017[V6]电镀锌品质要求_第2页
DKBA04500017[V6]电镀锌品质要求_第3页
DKBA04500017[V6]电镀锌品质要求_第4页
DKBA04500017[V6]电镀锌品质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档密级:内部公开confidentiality levelDKBA0.450.0017 REV.6.0DKBA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内部技术规范DKBA0.450.0017 REV.6.0代替 DKBA0.450.0017 REV.5.0電鍍鋅品質要求 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zinc electroplating2007年01月01日发布 2007年01月01日实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All rights reserved修订声明Revision declaration本规范拟制与解释部门:整机工程部结构造型设计部本规范的相关系列规范或文件:无相关国际规范或文件一致性:略替代或作废的其它规范或文件: DKBA0411-2004.12相关规范或文件的相互关系:无本规范版本升级更改主要内容:见下面表中内容本规范主要起草专家:结构造型部:郑 玲15593本规范主要评审专家:结构造型部:范国良60015029结构造型部:周 伟16271物料品质部:陈 军17658采购工程处:马宝兴39736 本规范历次修订情况:发布日期版本号更改说明主要起草专家主要评审专家1999-11-20DKBA0.450.0017 REV.1.0新文件郑玲15593钟鸣、广爱国、张鹏、陈国锋2000-07-20DKBA0.450.0017 REV.2.0镀层厚度从15-20微米改为8-12微米郑玲15593汤建强、黄文源、钟钢2001-04-01DKBA0.450.0017 REV.3.0性能检测方法标准改用国际标准;增加对生产用原材料及水质的要求、以及对生产方质量检测能力的要求;增加对镀层脆性的检查要求;明确要求避免镀前铆;增加对耐蚀性不合格零件的判断处理方法;取消白色钝化膜存在性检验。郑玲15593汤建强、黄文源、严继刚2004-12-01DKBA0411-2004.12更改文档编号及编辑格式;更改标题;更改蓝白锌的质量标准;更改对紧固件的耐蚀性检验方法和指标;增加环保要求。郑玲15593侯树栋10084黄文源 7536张 强 46842005-12-10DKBA0.450.0017 REV.5.0根据环保要求对所有钝化工艺要求不含六介铬,同时更改相应的耐蚀性指标。对盐雾试验样件重新规定郑玲15593侯树栋10084陈 军17658马宝兴397362007-01-01DKBA0.450.0017 REV.6.0增加锌压铸件的钝化要求;根据归一化要求取消蓝白锌、黑锌内容郑玲15593陈 军17658马宝兴39736周 伟16271范国良60015029目 录Table of Contents1工艺鉴定要求61.1总则61.2对生产设备及原材料的要求61.2.1生产线用水水质要求61.2.2化工原材料要求。61.2.3质量检验手段61.3工艺鉴定程序61.4工艺鉴定试验及试样要求71.4.1试样要求71.4.2试验项目及试样数量71.5试验方法及质量指标81.5.1外观81.5.2镀层厚度81.5.3结合强度81.5.4耐蚀性81.5.5镀层脆性81.5.6导电性81.5.7六价铬含量91.6鉴定状态的保持92批生产过程中零件质量检验要求92.1镀前表面质量要求92.2镀层外观92.3镀层厚度102.4结合强度112.5耐蚀性112.6镀层脆性112.7六价铬含量123参考文献Reference Document12 2007-01-19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第13页,共13页Page 13 , Total13 電鍍鋅品質要求 Quality requirements for zinc electroplating范 围Scope:本规范规定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产品中电镀锌彩色钝化的工艺要求及其质量要求。本规范适用于电镀锌的工艺鉴定、首样鉴定和电镀批生产质量检验。可用于指导产品设计、采购和生产,以及用于生产者在零件电镀处理过程中的质量检验。本规范所要求的电镀层只适用于一般环境。简 介Brief introduction:电镀锌工艺中包括有多种后处理方式,华为产品要求的电镀锌工艺中,其后处理只能采用不含六价铬的彩色钝化,同时对于锌基合金压铸件允许只进行“钝化”处理。本文规定了钝化膜层的质量指标,包括镀层厚度、钝化膜的耐蚀性、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镀层脆性以及六价铬含量等等,同时明确了在工艺鉴定时和批生产情况下各种零件类型的检验方法。 关键词Key words:镀锌,钝化,质量,六价铬。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序号No.文件编号Doc No.文件名称 Doc Title等效标准 equivalent1ASTM B117盐(喷)雾装置的标准试验方法2ISO 1463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 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3ISO 2178磁性金属基体上非磁性覆盖层厚度测量 磁性方法4ISO 2409涂料和清漆 _ 交叉切割试验5GB 5267螺纹紧固件电镀层6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7GB/T 2058锌阳极板8GB/T 9791锌、镉、铝-锌合金和锌-铝合金的铬酸盐转化膜 试验方法ISO 36139GB/T 12609电沉积金属覆盖层和有关精饰计数抽样检查程序 ISO 451910DKBA0.400.0021产品表面外观缺陷的限定标准术语和定义Term&Definition: 缩略语Abbreviations 英文全名 Full spelling中文解释 Chinese explanation平均厚度Average thickness在同一平面内、选择平均分布的十个点进行厚度测量,所测厚度的算术平均值即为平均厚度。主视表面Primary 零件在装配成完整产品后处于正常视觉范围内的可见表面。生产批Batch指同一天在相同条件下处理的、材料和形状相似的零件的总和。标准胶带adhesive tape指符合ISO2409的、专门用于检测表面镀涂层附着力的粘胶带产品,其在金属表面或有机涂层表面的粘附力是每25 mm宽不低于 (10 1) N。1 工艺鉴定要求1.1 总则电镀锌工艺应采用环保的无氰电镀工艺;钝化不能采用含六价铬的工艺。电镀后处理工艺中不能有任何“封闭”类处理操作。生产者的工艺设备、工艺流程、质量保证措施应在其主要的工艺文件中加以说明。生产者的工艺质量必须满足第 1.2 至 1.6 节的要求。1.2 对生产设备及原材料的要求1.2.1 生产线用水水质要求1) 所有工艺槽的配制用水必须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2) 钝化前、后的清洗用水必须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其它清洗用水必须达到GB5749饮用水要求;3) 清洗槽中水流方式应采用逆流,或者定时更换。(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的水质要求达到 pH5.0-7.5,电导率不大于 10 S/cm)1.2.2 化工原材料要求。1) 镀锌前各工艺槽所用化工原材料必须不低于相应工业级材料的国家标准要求;2) 镀锌液所用化工原材料必须不低于相应化学纯级材料的国家标准要求;3) 镀锌用锌阳极不低于 GB/T 2058 的要求。4) 镀锌光剂或钝化剂的供应商必须具备良好的品质保证能力,一般需得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认可。1.2.3 质量检验手段生产方除了应具备化学分析实验室外,还必须具有以下检测仪器:测厚仪、盐雾试验箱、附着力检测用刀具和标准胶带(符合 ISO 2409),并能进行合格的试验操作。所有检测仪器设备都必须具有有效的校验合格证。1.3 工艺鉴定程序被鉴定的工厂必须完成以下全部试验工作,这些试验必须在零件批生产所用的条件下完成:1) 试样加工 (注1)2) 表面处理 (注2)3) 试样检查及测试4) 提供试验报告(注3)及试片给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质检部门以便复验注:1、鉴定用试样也可由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完成并提供给被鉴定工厂。2、所有试样必须同时进行处理。3、试验报告的发出者必须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质量鉴定部门认可的试验室或单位。1.4 工艺鉴定试验及试样要求1.4.1 试样要求1) 挂镀工艺材料: 冷轧钢板或锌合金压铸件尺寸: 801251 4 (mm) 或与实际加工零件相同或相似的样件表面粗糙度:Ra 1 mm表面处理: 根据工艺鉴定要求选择冷轧板电镀锌彩色钝化或锌基合金直接钝化处理。2) 滚镀工艺材料: 冷轧钢尺寸: 选择与实际加工零件相同或相似的样件 表面粗糙度:Ra 1 mm表面处理: 电镀锌彩色钝化1.4.2 试验项目及试样数量表1给出了工艺鉴定所需的试验项目和试样数量要求:表1 鉴定试验项目及试样数量试验项目试样数量(件)备注外观所有试样镀层厚度所有试样锌基合金钝化工艺不要求结合强度3锌基合金钝化工艺不要求镀层脆性3+3 锌基合金钝化工艺不要求耐蚀性3+3 导电性3六价铬含量2注: 其中三件为提供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复验用。1.5 试验方法及质量指标1.5.1 外观 1) 所有试样均应进行外观检查。2) 镀层结晶均匀、细致、连续。3) 允许有轻微夹具印。4) 不允许:镀层粗糙、麻点、黑点、起泡、剥落和严重条纹;钝化膜疏松、起粉、及严重的钝化液痕迹;局部无镀层。5) 钝化膜颜色如下:镀锌后的彩色钝化膜应是带有绿色、黄色和紫色色彩的光亮彩虹色;锌基合金钝化处理膜可以是灰色至略显彩色的暗灰色。1.5.2 镀层厚度1) 所有试样均应进行厚度检测。2) 按 ISO 2178 进行非破坏性测试(或采用其它等效的方法)。每一试样上测取 10 个点(滚镀试样可只取35个点),其值均应在 812m 范围以内。1.5.3 结合强度1) 在三件试样上进行结合强度试验;试验应在电镀完成 24H 后、三天之内进行。2) 按 ISO 2409 的试验方法,在试样上划出 1mm 见方的 100 个小格,然后用标准胶带拉扯,应没有钝化膜或镀层脱落现象。1.5.4 耐蚀性1) 在三件试样上进行耐蚀性试验;试验应在电镀或钝化完成 24H 后、三天之内开始进行。2) 对镀锌彩色钝化膜:按 ASTM B117 进行 72H 的中性盐雾试验;试验后,在每一试样的试验表面不能出现任何白色或黑色腐蚀点。3) 对锌基合金钝化处理膜:按 ASTM B117 进行 48H 的中性盐雾试验;试验后,在每一试样距边缘 5mm 以上的表面不能出现任何白色或黑色腐蚀点。1.5.5 镀层脆性1) 在三件试样上进行镀层脆性试验。2) 将试样放入 180200的恒温烘箱中保持 0.51 H后,取出自然冷却,检查镀层应没有起泡、脱落的现象。1.5.6 导电性1) 在三件试样上进行导电性测试。2) 利用微欧计,两个电极与被测表面接触,电极面积为 1cm2、电极压强为 1.4MPa(即压力 14kgf),在试样表面上任取两点进行测量,共测五次,其值应不大于 50 m。1.5.7 六价铬含量1) 按 GB/T 9791中的六价铬存在试验方法检测钝化膜中是否存在六价铬。2) 如果发现存在六价铬,则应利用GB/T 9791中的比色法定量检测六价铬含量(检测机构必须得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认可)。要求转化膜中的六价铬含量不能高于900ppm。1.6 鉴定状态的保持经过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鉴定的工艺,在未得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同意之前,不能改变任何可影响性能质量的工艺参数,否则将重新进行鉴定.。2 批生产过程中零件质量检验要求2.1 镀前表面质量要求1) 应无严重油污、金属屑、漆层以及锈蚀和氧化皮等;不能夹带有任何塑料膜碎屑。2) 零件表面应无毛刺、裂纹、压坑等因操作不良而导致的人为损伤;表面划伤等外观缺陷要符合 DKBA0.400.0021 要求;3) 焊接件应无焊料剩余物和溶渣、钍孔等缺陷;焊缝处的严重氧化皮应已被打磨消除;4) 应无铆接螺母(或者“压死边”)等易造成截留溶液的缝隙,除非是特殊结构使镀后铆接不可能实现;5) 铸件不得有未除尽的砂粒和涂料烧结物,不能有肉眼可见的针孔、起皮、夹层等缺陷;6) 铸件、焊接件、冲压件及原材料,如果带有其相应的技术标准允许范围内的缺陷,可以接受。2.2 镀层外观1) 所有零件都应进行外观检查。2) 镀层结晶均匀、细致、连续。3) 颜色:镀锌后的彩色钝化膜应是带有绿色、黄色和紫色色彩的光亮彩虹色;锌基合金压铸件钝化后的外观颜色不作控制要求。4) 在零件表面允许有以下缺陷:a) 不影响装配后外观效果的轻微水印(主视表面不允许有水印);b) 非主视表面上小而少的夹具印(夹具印小于 11 mm2);c) 由于零件表面状态不同而导致的同一零件上有不均匀的颜色或光泽;d) 在复杂件、大型件或过长的零件棱边及端部有轻微的粗糙(不影响装配);e) 焊缝、搭接交界处不明显的稍暗或发白,或者符合外观要求(参见DKBA0.400.0021)的局部修补。f) 在大型零件(某一方向尺寸超过 600mm)的隐蔽部位允许有少于三处、每处面积小于 4mm2 的钝化膜脱落(表现为白色)和黑点现象。5) 不允许:a) 镀层粗糙、起泡、烧焦、孔隙、疙瘩、脱落、裂纹;b) 树枝状、海绵状和条纹状镀层; c) 钝化膜疏松、起粉;d) 局部无镀层;e) 手印;f) 彩色钝化膜中夹有深黄色、棕色或褐色;g) 在上面第4)点中未包括的其它缺陷。2.3 镀层厚度1) 厚度检查在零件上进行;每件零件都需检测(滚镀零件可以抽检,抽检比例符合GB/T 12609的规定)。2) 按 ISO 2178 进行检测。在零件表面,凡能被直径为 20 mm 的球接触到的区域,其平均厚度应为 812m ,最低电位区域(如槽内)允许最小平均厚度在 5m 以上。 凡直径为 20 mm 的球不能接触到的区域,其厚度不作要求。3) 对带螺纹的工件:其镀层厚度以保证螺纹质量为准,即必须符合图纸或 GB 5267 中的要求,如表2 所示;其厚度检测方法按 GB5267 的相关内容进行。4) 当对检测结果有争议时,按 ISO 1463 进行仲裁试验。表2 螺纹上镀层厚度要求螺纹公称直径(mm)2.53810121422螺纹上镀层厚度(m)358102.4 结合强度1) 试验应在电镀完成 24H 以后、三天之内进行;每生产批至少检查一件试片(试片要求见 1.4.1 节)或样件。2) 按 ISO 2409 的试验方法,在试样或样件上划出 1mm 见方的 100 个小格,然后用标准胶带拉扯,应没有钝化膜或镀层脱落现象。否则该生产批零件不合格。3) 对螺纹紧固件、锌基合金钝化处理不要求此项内容。2.5 耐蚀性1) 耐蚀性检测在零件上进行。2) 试验应在电镀完成 24H 以后、三天之内进行;每生产批至少检查一件零件。3) 对彩色钝化膜:按 ASTM B117 进行 72H 的中性盐雾试验;试验后,在试样距边缘5mm以外的表面不能出现任何白色或黑色或棕红色腐蚀点。否则,该批零件不合格。4) 对锌基合金钝化处理膜:按 ASTM B117 进行 48H 的中性盐雾试验;试验后,在每一试样除边缘5mm以外的表面不能出现任何白色或黑色腐蚀点。否则,该批零件不合格。5) 对于紧固件之类滚镀的小零件,每生产批试验零件至少取 5 件。在按上述3)的要求试验后,允许不超过 1/2 的试样在表面出现个别黑点、但不允许出现白色腐蚀。否则,该批零件不合格。紧固件不考查螺纹及装配后的压合部位。6) 当生产的零件尺寸太大(不能放入试验箱)时,可以用该零件上的典型结构部分作替代试样。2.6 镀层脆性1) 每生产批零件中抽取至少三件进行本试验。2) 将试样放入 180200 的恒温烘箱中保持 0.51H 后,取出自然冷却,检查每件上的镀层都应没有起泡、脱落的现象。否则该生产批零件不合格。3) 对锌基合金钝化处理不要求此项内容。2.7 六价铬含量1) 每周试验一次,有新调整电镀或钝化溶液后也必须试验一次。试验样件必须从批生产零件中抽取至少一件。2) 按 GB/T 9791 中的六价铬存在试验方法检测钝化膜中是否存在六价铬。3) 如果发现存在六价铬,则应利用GB/T 9791 中的比色法定量检测六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