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0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科学)专题: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常见的化学反应A卷.doc_第1页
浙教版2020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科学)专题: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常见的化学反应A卷.doc_第2页
浙教版2020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科学)专题: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常见的化学反应A卷.doc_第3页
浙教版2020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科学)专题: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常见的化学反应A卷.doc_第4页
浙教版2020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科学)专题: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常见的化学反应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2020年中考试题分类汇编(科学)专题: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常见的化学反应A卷一、 单选题 (共6题;共20分)1. (2分)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对应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AH2OH2+O2分解反应BCaO+H2OCa(OH)2化合反应C2Fe+6HCl2FeCl3+3H2置换反应DSO3+2NaOHNa2SO4+H2O复分解反应A . AB . BC . CD . D2. (10分)向含CuCl2和HCl的100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据图回答:(1)写出PM段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2)P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3)试通过计算确定m1的值。(4)M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0.1%)3. (2分)下列反应中,既不是化合反应,又不是分解反应的是( ) A .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B . 铝+氧气 氧化铝C . 过氧化氢 水+氧气D . 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4. (2分)科学知识中有很多的“相等”,请你判别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某KNO3饱和溶液(无未溶解的KNO3晶体)升温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升温前相等B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总个数相等C .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个数也相等D . 硫酸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5. (2分)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 . 2KMnO4 K2MnO4+MnO2+O2B . 4P+5O2 2P2O5C . Zn+H2SO4ZnSO4+H2D . CuSO4+2NaOHCu(OH)2+Na2SO46. (2分)(2013金华)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 ”、“ ”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模型理解正确的是( )A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 .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C .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D .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二、 填空题 (共6题;共14分)7. (2分)我国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制取乙二醇的产业化发展已列入我国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由煤制取乙二醇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煤属于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资源;(2)合成气可用作气体燃料,写出合成气中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3)合成气(CO和H2)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从物质组成的角度考虑,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_(填序号)a乙醇(C2H5OH) b甲醇(CH30H) c尿素CO(NH2)28. (3分)据报道,我国已在南海某海域试采可燃冰获得成功。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主要是由甲烷(CH4)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可燃烧,所以被称为“可燃冰”。(1)已知家用液化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C4H10),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CH4)在相同条件下,1米3 C4H10和1米3CH4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C4H10、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4H10+13O2 8CO2+10H2O,CH4+2O2 CO2+2H2O。据此分析,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燃烧1米3的C4H10与CH4, 消耗氧气较多的是_。(2)燃气灶由灶体、进燃气管、进空气管、电子开关等部件组成目前的管道煤气用户由丁烷(C4H10)改用天然气,必须对燃气灶加以改造如果进燃气管的直径不变,改造后的燃气灶与原来的相比,进空气管的直径应(填“增大”或“减小”)_9. (2分)如图所示,课堂上物理老师把一个轻的空纸盒竖立在讲台上,让电吹风的风从它左边侧面吹过(不吹到盒子),可以看到盒子将向_边倒(填“左”或“右”),这是因为_。10. (2分)“酒精检测仪”可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5OH +4CrO3+6H2SO42Cr2(SO4)3 +2X+ 9H2O,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Cr2(SO4)3。(1)X的化学式为_;(2)请从微观上分析,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_。11. (3分)将24.5g氯酸钾和8g二氧化锰共热,完全反应后得残渣22.9g,残渣中含二氧化锰_g,它在反应中起_作用 12. (2分)燃烧是一种_ 、_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三、 探究题 (共3题;共9分)13. (3分)甲、乙、丙、丁4种常见物质,由氢、碳、氧、钠、钙5种元素中的23种组成(1)甲俗称纯碱,其化学式为_(2)乙是一种氧化物,遇水放出大量的热,乙的名称是_ (3)丙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1,请在方框中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_(4)如图2所示(夹持仪器略去,K1、K2均关闭),打开K1 , 待液体全部流下,立即关闭K1 , 观察到产生大量气泡,且烧杯中丁的溶液变浑浊充分反应后,打开K1和K2 , 使液体全部流入锥形瓶,瓶中无明显现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烧杯中溶液变浑浊的原因_取反应后锥形瓶中的溶液,测得pH=3,则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除HCl外,还有_14. (3分)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将足量镁条加入以氯化铁溶液中,观察到镁条表面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有黑色固体粉末生成。 【提出问题】产生气体是什么物质?【作出猜想】猜想一:可能是氧气;猜想二:可能是氢气;猜想三:可能是二氧化碳(1)【交流讨论】大家思考后,一致认为猜想三不合理,其理由是_。 (2)【实验与结论】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先用试管收集该气体,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_猜想一不成立用尖嘴导管将气体导出并引燃,同时在上方放一块干冷的玻璃片该气体能燃烧,且玻璃片上有水雾出现猜想二成立(3)【继续探究】用pH试纸测得氯化铁溶液pH约为2,说明氯化铁溶液中含有较多的_离子。 15. (3分)为了证明动物也像人一样会呼吸,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设计B起_作用。 (2)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而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极少,因为通过实验现象:A试管中红色液滴向左移了一段距离,而B试管中红色液滴几乎没有移动,从而证明该动物消耗了一定量的空气中某种成分同时放出_气体。(3)小明同学认为该实验还需证明A装置被消耗了的成分是氧气,那么小明还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 (4)小王同学受到小明的启示后认为该实验若把装置改变成如图所示,还能用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分数。你认为合理吗?请说明理由:_。四、 解答题 (共9题;共67分)16. (9分)过氧化氢溶液保存时,因缓慢分解导致质量分数变小(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为探究酸碱性对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影响,小明利用图甲装置,每次实验往锥形瓶中加10克30%过氧化氢溶液,再滴加调节剂,使其pH分别从3依次调至13,在60反应温度下进行实验,获得数据如图乙。(1)氧气能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_。 (2)根据本实验结果,对实验室常温保存过氧化氢溶液提出合理的建议:_。 (3)某次实验中,当1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产生0.32克氧气时,剩余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滴加的试剂对溶液质量的影响忽略不计,计算结果精确到1%) 17. (5分)为测出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小乐称取已洗净、晾干、研成粉末的鸡蛋壳10克置于烧杯中,将烧杯放在电子天平上,往烧杯中加入稀盐酸100克(足量),每0.5分钟记录一次电子天平的示数,据此计算出产生气体的质量,具体数据如表: 时间(分钟)0051015202530电子天平示数(克)16015821571564156041560415604(1)若产生的气体全部是鸡蛋壳中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CO2 , 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假定鸡蛋壳中其它成分不含钙元素,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2)下列哪些情况会导致实验中钙元素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大? (选填字母)。 A . 盐酸溶质质量分数过大B . 鸡蛋壳未晾干C . 鸡蛋壳未充分研碎18. (3分)(2017温州)某校举行科学实验操作考查,由学生抽签确定考查的实验内容,要求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完成相关实验。(1)A组实验有:过滤含泥沙的食盐水;蒸发氯化钠溶液获得晶体;用实验室方法制取一瓶二氧化碳。甲同学抽到的是A组中的一个实验,需要如下器材:则他抽到的实验是_(选填序号)。(2)乙同学抽到的是B组中的一个实验:配制50克10%的氯化钠溶液。为完成该实验,他应称取固体氯化钠_克。(3)丙同学抽到的是B组中另一个实验:验证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性。用到的试剂有: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实验结束后,他将实验后的溶液全部倒入废液缸,混合溶液呈蓝色,则混合溶液中除石蕊外还含有的溶质为_(写化学式)。19. (7分)铁常用的是合金生铁和钢,通常通过金属冶炼制的。 (1)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可用于炼铁。某地出产一种赤铁矿,其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 64%,90 吨该赤铁矿经过充分冶炼,最多可生产含铁 96%的生铁多少吨? (2)实验室常用还原剂还原氧化铁。某学生小组对过量碳粉与氧化铁反应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提出假设:该反应的气体产物全部是二氧化碳。设计方案:将一定量的氧化铁在隔绝氧气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如图),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查阅资料:氮气不与碳、氧化铁发生反应,可用来隔绝氧气。实验操作:称取 3.2g 氧化铁与 2g 碳粉均匀混合,放入 48.48g 的玻璃管中,按如图装置连接;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其目的是_;夹紧 T 处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称得玻璃管和固体的总质量为 52.24g。数据处理:经计算,参加反应的碳元素质量为 0.48g,氧元素质量为 0.96g。得到结论: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得出原假设不成立,理由是_。20. (9分)已知NaHCO3在270时完全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而Na2CO3受热不分解。现有某工厂生产出的一批NaHCO3产品中混有少量的Na2CO3 , 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测定该产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两种实验方案。方案一:样品 测定生成CO2的质量。方案二: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一只洁净的坩埚,称得质量为21.2克,再向其中加入样品,称得总质量为41.2克;加热盛有样品的坩埚;将坩埚充分冷却,称量坩埚和剩余固体的质量;多次重复步骤和至恒重,称得坩埚和剩余固体的总质量为35.0克。(1)本实验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C中盛放的物质是_。(2)若把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改为稀盐酸,在其他操作正确的情况下,_(填“能”或“不能”)准确测定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3)实验时需要重复“加热、冷却、称量”操作多次,其目的是_。 (4)根据题意,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已知:2NaHCO3 Na2CO3+H2O+CO2) 21. (3分)黄铁矿矿石的主要成分为二硫化亚铁(FeS2)。取一块质量为30 g的黄铁矿矿石样品在氧气中完全灼烧后,得到10 g氧化铁(其中的铁全来自二硫化亚铁),同时生成二氧化硫。 (1)二硫化亚铁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 (2)写出二硫化亚铁在氧气中完全灼烧的化学方程式_(3)计算黄铁矿矿石样品中二硫化亚铁的质量分数。 22. (14分)工业制取碳酸钠常会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实验探究小组欲测定碳酸钠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取该样品11g加入64.6g水形成不饱和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求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2)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加稀盐酸的质量。23. (8分)实验室有一瓶纯碱(Na2CO3)固体中混有少量烧碱(NaOH),现在需要测出这瓶药品中烧碱的含量,便取固体药品12g置于含水100g烧杯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并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再滴加稀盐酸,当用去稀盐酸100g时,溶液恰好变成无色 反应前后质量关系如表:反应前反应后固体样品水稀盐酸剩余液体12g100g100g207.6g请回答:(1)整个反应生成气体_g (2)原固体样品中含纯碱 (Na2CO3)_g (3)计算出使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24. (9分)有关资料介绍,制取氧气有多种方法,其中氧化铜与氯酸钾混合加热,也能很快产生氧气先将2.5g氧化铜与24.5g氯酸钾的混合物充分加热,残余固体经冷却、称量,质量为17.4g然后将固体溶于65.1g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得到滤液和黑色的滤渣滤渣又经洗涤、烘干、称量,质量为2.5g(不考虑过程中物质的损失,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1)该反应中氧化铜起_作用(2)生成的O2质量为_克(3)所得滤液中溶质是_ , 其质量分数为_(4)向所得滤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6%的AgN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需AgNO3溶液的质量为多少克?(列出必要的计算过程)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6题;共20分)1-1、2-1、2-2、2-3、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