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艾滋病音乐_第1页
预防艾滋病音乐_第2页
预防艾滋病音乐_第3页
预防艾滋病音乐_第4页
预防艾滋病音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防艾滋病,让我们和AIDS说“NO”,Who is DIDS?起源发展临床表现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的危害艾滋病的预防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的社会歧视,Who is AIDS ?,艾滋病, 是种人畜共患的疾病,由感染“HIV”病毒引起的。HIV是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组织作为攻击目标,大量破坏T4淋巴组织,产生高致命性德内衰竭。这种病毒在地域内终生传染,破坏人的免疫平衡,使人体成为各种疾病的载体。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由于抵抗能力过低,丧失复制免疫细胞的机会,并感染其它的疾病导致各种疾病复合感染而死亡。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9年至10年,再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病人外表看上去正常,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起源发展,科学研究发现,艾滋病最初是在西非传播的,是某慈善组织做了一批针对某流行病疫苗捐给非洲某国,但他们不知道做疫苗用的黑猩猩携带有艾滋病毒。由美国、欧洲和喀麦隆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说,他们通过野外调查和基因分析证实,人类艾滋病病毒HIV-1起源于野生黑猩猩,病毒很可能是从猿类免疫缺陷病毒SIV进化而来。其实,艾滋病的起源应该是在非洲。1959年的刚果,还是法属殖民地。一个自森林中走出的土人,被邀请参与一项和血液传染病有关的研究。他的血液样本经化验后,便被予以冷藏,就此尘封数十年。万没想到的是,数十年后,这血液样本竟然成为解开艾滋病来源的重要线索。 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1年6月5日,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在发病率与死亡率周刊上简要介绍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史,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艾滋病的正式记载。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青年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艾滋病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已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越来越迅猛,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第四大杀手。,艾滋病病毒亚显微图片,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6年5月30日宣布自1981年6月首次确认艾滋病以来,25年间全球累计有6500万人感染艾滋病毒,其中250万人死亡。到2005年底,全球共有386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当年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10万人,另有280万人死于艾滋病。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8艾滋病流行状况报告指出,2007年,全球防治艾滋病的努力取得了显著进展,艾滋病流行首次呈现缓和局势,新增艾滋病毒感染者的数量以及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都出现下降。2007年全球新增艾滋病毒感染者270万,比2001年下降了30万;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为200万,比2001年下降20万据介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从感染初期算起,要经过数年、甚至长达10年或更长的潜伏期后才会发展成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病人因抵抗能力极度下降会出现多种感染,如带状疱疹、口腔霉菌感染、肺结核,特殊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炎、肺炎、脑炎,念珠菌,肺囊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等,后期常常发生恶性肿瘤,直至因长期消耗,全身衰竭而死亡。 虽然全世界众多医学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药物,也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目前,这种病死率几乎高达100%的“超级癌症”已被我国列入乙类法定传染病,并被列为国境卫生监测传染病之一。故此我们把其称为“超级绝症。,临床表现,艾滋病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一般初期的开始症状像伤风、流感、全身疲劳无力、食欲减退、发热、体重减少、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日见增多,如皮肤、黏膜出现白色念球菌感染,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紫斑、血肿、血疱、滞血斑、皮肤容易损伤,伤后出血不止等;以后渐渐侵犯内脏器官,不断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还可出现咳嗽、气短、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呼吸困难等。由于症状复杂多变,每个患者并非上述所有症状全都出现。一般常见一、二种以上的症状。按受损器官来说,侵犯肺部时常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如侵犯胃肠可引起持续性腹泻、腹痛、消瘦无力等;如侵犯血管而引起血管性血栓性心内膜炎,血小板减少性脑出血等。,1.一般症状,持续发烧、虚弱、盗汗、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体重下降在三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2.呼吸道困难,长期咳嗽、胸痛、呼吸困难、严重时痰中带血。,3.消化道症状,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腹泻、严重时可便血。通常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的药物对这种腹泻无效。,4.神经系统症状,头晕、头痛、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异常、抽风、偏瘫、痴呆等。,5.皮肤和粘膜损害,弥漫性丘疹、带状疱疹、口腔和咽部粘膜炎症及溃烂。,6.肿瘤,可出现多种恶性肿瘤,位于体表的卡波西氏肉瘤可见红色或紫红色的斑疹、丘疹和浸润性肿块。,临床症状的特点,1发病以青壮年较多,发病年龄80%在18-45岁,即性生活较活跃的年龄段。 2在感染艾滋病后往往患有一些罕见的疾病如肺孢子虫肺炎、弓形体病、非典型性分枝杆菌与真菌感染等。 3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疼痛。 4并发恶性肿瘤。卡波西氏肉瘤、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等。 5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约30%艾滋病例出现此症状,出现头痛、意识障碍、痴呆、抽搐等,常导致严重后果。,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传染主要是通过性行为,体液的交流而传播。体液主要有:精液,血液,阴道分泌物,乳汁、脑脊液和有神经症状者的脑组织中。其他体液中,如眼泪、唾液和汗液,存在的数量很少,一般不会导致艾滋病的传播。唾液传播艾滋病病毒的可能性非常小 。,(1)性交传播 (2)血液传播 (3)共用针具的传播 (4)母婴传播,(5)发现新途径,据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专家最新研究,泪腺或泪液可能成为艾滋病病毒的新“据点”。这意味着,艾滋病病毒可能通过泪液传播。据悉,该研究相关论文近日已发表在国际著名的艾滋病杂志上,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协和医院感染内科李太生等经过长达六年的研究,在国际上率先报道,研究结果提示,泪腺或泪液相关的组织、器官很可能为HIV病毒的新“据点”而可能通过泪液发生传染。 据了解,协和医院这一研究始于2005年,是国际上首个针对艾滋病患者泪液中HIV病毒载量进行的定量分析。研究以16例长期接受鸡尾酒治疗、外周血HIV病毒阴性的AIDS患者为对象,2例新诊断但未经治疗、3例治疗后产生耐药的患者为对照组展开的。研究人员取到每位患者1毫升以上的眼泪,用国际通用的病毒载量检测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等多种方法,选取四个不同的基因点位同时开展检测,结果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泪液中的HIV病毒载量无差异,为200拷贝/毫升20000拷贝/毫升,远高于正常值(50拷贝/毫升以下 )。,艾滋病的危害,对个人的危害,生理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发展成艾滋病人,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患者身体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 心理、社会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另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很难得到亲友的关心和照顾。,对家庭的危害,社会上对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的种种歧视态度会殃及其家庭,他们的家庭成员和他们一样,也要背负其沉重的心理负担。由此容易产生家庭不和,甚至导致家庭破裂。 因为多数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处于养家糊口的年龄,往往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当他们本身不能再工作,又需要支付高额的医药费时,其家庭经济状况就会很快恶化。有艾滋病病人的家庭,其结局一般都是留下孤儿无人抚养,或留下父母无人养老送终。,对社会的危害,艾滋病主要侵害那些年富力强的20-45岁的成年人,而这些成年人是社会的生产者、家庭的抚养者、国家的保卫者。艾滋病削弱了社会生产力,减缓了经济增长,人均出生期望寿命降低,民族素质下降,国力减弱。社会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将许多艾滋病人及感染者推向社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使犯罪率升高,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遭到破坏。,对儿童的影响,艾滋病使千千万万的儿童沦为孤儿,使千万无辜儿童被迫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经常忍受人们的歧视、失学、营养不良以及过重的劳动负担。,艾滋病的预防,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因此最重要的是采取预防措施,坚持洁身自爱,不卖淫、嫖娼,避免婚前、婚外性行为。 严禁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不要擅自输血和使用血制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不要借用或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受艾滋病感染的妇女避免怀孕、哺乳。 使用避孕套是性生活中最有效的预防性病和艾滋病的措施之一。 要避免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尿液接触,切断其传播途径。 预防艾滋病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每次性交的时候,为了避免有体液的交流,一定用避孕套。所以在西方一些国家,有些学校和组织都发放免费的避孕套。但是没有必要同时使用二个避孕套,反而容易造成破裂。吸毒者,绝对不可以和别人共用针具。艾滋病病毒不会通过空气、食物、水等一般日常生活接触传播。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关,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断,是能够预防的。,将根苗扼杀在摇篮中,重在预防,世界艾滋病日,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2009和2010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为:“普遍可及和人权”。,2011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为:“正视艾滋,重视权益,点亮反歧视之光”(Keep the light on HIV and human rights)。,2011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已经公布,就是“Getting to Zero”,中文可以翻译为“朝零努力”。在解释“Getting to Zero”的含义时,Brunei Darussalam AIDS Council用了以下结果词语:“Zero New HIV Infections”(零新增感染),“Zero Discrimination”(零歧视)和“Zero AIDS Related Deaths”(零死亡)。,艾滋病的社会歧视,一、艾滋病的社会歧视现状: 艾滋病的歧视是很敏感的话题,在艾滋病的防治工作领域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因为从1981年美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以来,在80年代的中期甚至末期,由于宣传的误导作用,造成了对艾滋病的一直至今的社会歧视。目前全世界艾滋病流行现状十分严峻,特别是在非洲和亚洲地区。中国自1985年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的流行呈快速上升趋势。,近年来,中国艾滋病的感染与发病人数也增长较快。据联合国驻华机构公布的数据,目前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84万人,加上已经染病死亡的24万人,总数应该在100万人左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占总人口的比例虽然很低,但感染人数在亚洲位居第2位,在全球居第14位。据卫生部统计显示,近年来中国艾滋病传播呈快速增长趋势,传播途径主要以经注射吸毒感染为主,占总数的68%,经采血、血浆途径感染人数占9.7%,经血液制品感染人数占1.5%,此外,经性接触感染人数占7.2%,母婴传播为0.2%,其余13.4%传播途径不详。去年年底,我们国家卫生部高强副部长在参加世界卫生大会的时候,代表中国政府正式宣布,要对广大的农村地区、城市低收入的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要实行免费治疗;同时,温家宝总理更明确的指出,对艾滋病病人我们要实行“四免一关怀”,对他们进行免费检查,免费治疗;他们的子女上学,免费接受教育;同时,要关心他们。随着形势宣传的深入,我相信对于艾滋病病人的歧视,应该会逐渐减弱,但是,如果说彻底的消失,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还需要我们做出更大的一些努力才能够达到我们的目标。,这种带有道德成分的歧视,极大地迟滞了艾滋病的防治。由于歧视,许多高危性行为者不愿接受病毒检测,致使约60%的患者未被发现,这无疑增加了艾滋病病毒传播的风险;由于歧视,许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生活困难,而一旦失去生活来源,部分人极易从事传播艾滋病病毒的职业;由于歧视,同性恋群体不愿公开身份,许多人迫于社会和家庭的压力,与异性恋人群结婚,增加了他们感染和传播性病艾滋病的可能性和危险性。,艾滋病的社会歧视产生的影响:,(一)人们接受艾滋病预防服务和检测咨询的比率较低在全球范围内, 羞辱和歧视往往与较低的接受艾滋病预防服务的比率联系在一起。人们很少或完全不参与艾滋病信息会议和咨询活动,参加母婴阻断项目的人数也渐趋减少。否认风险、较少采取预防措施也与羞辱观念相关。对污名的恐惧和羞辱观念的存在,导致艾滋病与己无关的观点根深蒂固,因此在多数情况下人们不会接受艾滋病检测。,(二)人们很少或延迟主动告知感染状况告知艾滋病血清状况是安全套使用和寻求服务取得效果的关键。研究表明,羞辱和歧视会阻碍感染者向伴侣、卫生工作者和家庭成员主动告知自己的感染情况。(三)人们延缓或放弃治疗、关怀与支持服务羞辱和歧视会让感染者延缓或放弃治疗,或是因害怕暴露自己的感染状况而远走异地寻求治疗,或者无法保持对药品的依从性。羞辱还可能迫使人们隐瞒自己的服药情况,导致剂量不稳定。而羞辱与歧视对妇女和儿童以及一些社会弱势群体的影响更为严重,消除艾滋病社会歧视的办法,(一)有效的宣传、劝说从而消除偏见 劝说是社会心理学态度改变的一个主要策略。社会偏见本质上说是一种根据片面、甚至错误的信息而形成的认知偏差。而通过宣传、劝说这种动之以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