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小四年级语文教研课导学案.doc_第1页
厂小四年级语文教研课导学案.doc_第2页
厂小四年级语文教研课导学案.doc_第3页
厂小四年级语文教研课导学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厂小四年级语文教研课导学案(教师用)课题蝙蝠和雷达课时1课型新授课模联读导学主备魏君协备班级四2审核教学目标1了解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懂得蝙蝠飞行的原理。2学会搜集资料,整理资料。3了解飞机靠雷达在夜间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受到的启示,知道事物之间有着普遍联系,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重点难点难点是弄清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使得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重点是理解科学家做实验的初衷及经过。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读议读探读 练读一、游戏导入新课:同学们,为什么他会撞到桌椅呢?既然眼睛那么重要,那么现在请大家想想,如果我们没有了眼睛,走路的时候怎么才可以避开障碍物呢?好,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蝙蝠与雷达。二、交流资料,揭示课题。1出示“蝙蝠”图,板书:蝙蝠2出示“雷达”图,板书:雷达。3板书,齐读课题。蝙蝠是一种夜间飞行的哺乳动物,雷达却是一种现代化的推测装置,它们是不是同一类事物呢?课题用一个“和”字把蝙蝠和雷达两种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块儿了,为什么会联系在一块呢?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让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来弄清楚这个问题。三、初步感知,整体阅读。1.首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的时候思考:课文中哪几句话直接写出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 2小结并质疑。3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四、学习第三自然段过渡:那么,蝙蝠究竟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学习第三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2师:蝙蝠在夜间飞行,你觉得它飞得怎么样?你是从哪句话中看出来的?划一划。3指导朗读。我们读的时候,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敬佩、佩服)师:读到这里,你心里产生什么疑问了吗?(出示第二句话)谁能用疑问的语气来读读这句话,表达一下我们心中共同的疑问?过渡:是呀,蝙蝠究竟是靠什么来探路的呢?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也来当回科学家,做一做试验。五、深入学习,突破难点。学习第四、五自然段1.你就是意大利的著名科学家,现在请你来介绍一下你的实验过程。2.在这三次不同的试验中证明了什么? 3理解“配合起来”。六学习第7自然段(1)自由读(2)生说蝙蝠的嘴和耳朵是怎样配合探路的?(3)看着示意图讲述蝙蝠是怎样探路的(4)师补充蝙蝠的资料。我们一起用佩服的语气再读第7自然段。过渡:雷达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它与蝙蝠之间又有哪些相似之处呢?七、自学第8自然段1自读第8自然段。2仿照前面把四张卡片“天线、荧光屏、发出无线电波,反射回来”贴在相应的位置上。3.看着示意图讲述雷达是怎样工作的。师: 现在我们知道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也知道了雷达的工作原理,下面来做一个练习。八、编演童话故事1创设情境。一天晚上,蝙蝠飞出来找吃的,突然它,发现了一架飞机在空中飞翔,非常奇怪,仔细观察原来是雷达帮助飞机夜间飞行。他是如何帮助飞机安全飞行的呢?蝙蝠决定去拜访雷达。见面时,他们俩会说些什么呢?(讨论准备)九、总结其实,人类在生物的启示下,发明创造了很多东西。你们还知道些什么?1初了解“仿生学”。2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受到动物的一些特点的启发而发明的?查阅有关资料,然后向同学介绍。一1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来,然后用毛巾蒙住他的眼睛。)2.学生走回座位二1.生介绍自己课前了解的有关蝙蝠资料。1.生介绍自己课前了解的有关雷达资料。三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几句话直接写出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看看哪一句话既写了蝙蝠又写了雷达。2交流后展示并齐读一遍。3学生提出疑问,(自己读书自己解决。)四1学生朗读 提出问题 1、学生分小组学习。2生代表交流学习情况。3报填表情况。 六学生分角色表演七学生练习1、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嘴 )。2、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超声波 )。3、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耳朵 )。八1.生表演。九飞机鸟,潜水艇鱼,降落伞松鼠尾巴,类和舰船;苍蝇和宇宙飞船;水母和风暴预测仪等。)知识梳理 嘴 发出超声波蝙蝠 障碍物 耳朵 反射回来 天线 发出无线电波雷达 障碍物 荧光屏 反射回来 教学反思一、成功之处:1、创设情境,巧设疑问,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我利用电教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一上课,就播放在晴朗夜空里,一只蝙蝠在愉快地飞行,一架飞机穿梭夜空,平稳的飞行,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一起,然后设问:一个是动物,一个是现代交通工具,它们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一下子学生的的学习情绪被调动起来,将学生的学习思维置于一定的情景中,学生乐于参与兴趣浓厚。2、多层次、多回合、大面积的语言训练,积累和运用课文语言。在本课教学中,我让学生大面积的练说,如三次试验的过程,我让学生在默读的基础上,完成表格里的内容,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对照屏幕进行复述,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都能说充分。既注重了面向全体学生,又注意了说的层次性,帮助学生积累课文语言。3、利用板书,突破重难点。蝙蝠探路的方法和雷达的工作原理之间的联系是课文的重点,也是课文的难点所在。为了突破这一重难点,我采用了简单示意图,直观地显现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然后指导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画出雷达的工作示意图,再借助这两份示意图,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化难为易。二、不足之处:1、在学习科学家三次实验的经过,填写表格这一学习环节没有处理好。学生在复述这部分内容时,没有很好地运用到课文中的语言,只是用自己的话来组织语言,没有达到复述课文的真正目的。复述完后,如能带领学生再回到课文中读一读,回味课文语言,感悟课文语言,体会作者写作思路的缜密,我相信效果会更好。2、对课文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尽管学生进行了大量的说的训练,但思考和问题过于浅显,对学生的思维素质没有很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