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时尚结合 应试与素质兼顾.doc_第1页
历史与时尚结合 应试与素质兼顾.doc_第2页
历史与时尚结合 应试与素质兼顾.doc_第3页
历史与时尚结合 应试与素质兼顾.doc_第4页
历史与时尚结合 应试与素质兼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与时尚结合 应试与素质兼顾 以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1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 为例谈我的教学设计原则自新课改以来,各种各样的新名词层出不穷,各个一线老师也在不断的探索实践,希望历史课堂能够丰富多彩,希望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下都有所收获。可是很多的学生虽然喜欢历史,但却不喜欢历史课,尤其厌恶历史考试。如何让久远的历史鲜活起来,让枯燥的课堂生动起来,更让恼人的考试轻松起来?我也一直在不断的探索。下面,我就以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1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一课为例,谈谈我在教学设计中把握的原则,旨在抛砖引玉。在设计之前,我先仔细的研读课本和课程标准。这一课一共有三目内容:“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有两点:(1)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2)了解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其中“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重点,因为有了“一国两制”的构想,才会有港澳的回归和繁荣,才会推动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而港澳的回归是既成事实,但海峡两岸的关系还在继续发展。所以,我重新整合教材。先说港澳的回归和回归后的繁荣稳定,由此得出“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然后从“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再来说明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课堂的总体思路是如此,但是在设计中,我把握了以下三个原则。一 关注历史,联系时尚。让久远的历史鲜活起来。“时尚”,顾名思义,就是一时的风尚。她是由少数人掀起,后被大多数人所模仿的生活方式。中学生,对时尚的把握不是很强,但是对时尚的追逐却是任何一个年龄段都无法比拟的。提起时尚,好像跟历史没有关联,尤其是历史教学。实则不然。所谓的历史,是曾经的时尚,所谓的时尚,也会成为明天的历史。对历史的理解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现实,对现实的理解是为了客观地认识历史。2这一课很多老师都曾经在公开课或者比赛课上展示过,而且我也看了不少的教案和课件,但是总体感觉并不是我想要的效果。我希望用一种学生能够接受并且感兴趣的方式去导入,于是我想到了歌曲。但是我没有选择国歌或者东方之珠,我选择了始终有你,这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是2007年,香港特区政府为纪念“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十周年”而特意制作的官方主题曲。上课的时候我就用这首歌的MTV来导入新课,果然效果很好,一是因为歌曲本身旋律优美,二是因为这个MTV的画面上既有香港的繁荣场景也有很多学生感兴趣的歌手。课堂的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了。在设计“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这一目内容时,我个人认为可以用各种各样的事例来说明两岸的交往,强调“关系的发展”。所以我选择了一些曾经的新闻报导,比如2005年连战访问大陆时与胡锦涛的握手,2009年央视春晚上周杰伦和宋祖英合唱的本草纲目,等等,这些曾经的时尚话题,在今天已然成为历史,却同样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有助于他们理解两岸关系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这种历史与时尚的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在关注新闻热点的同时,结合历史,更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阅历。二 创设情境,共同参与。让枯燥的课堂生动起来。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有一条醒目的格言:“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所以在自然科学领域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其实人文科学领域也是如此。课堂教学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在课堂上应该充分解放学生的脑、口、手,给学生思考、表述和实践的时间与空间。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历史课堂上因为老师的一根粉笔一本教科书,加上空洞而抽象的讲解,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生没有自身的参与,始终游离于课堂之外,课堂,成了老师展示自己的舞台。如果我们能够把课堂还给学生,或者,在课堂上搭建一个能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效果应该就大不一样了。在这一课上,我设计了三个活动环节,一个是在课堂上完成的,我用多媒体展示香港澳门回归时的图片,请同学们说一说看到香港和澳门回归时的感想,使学生参与课堂,增强民族自豪感;第二个活动也是在课堂上完成,就是请同学朗诵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最后一个活动是在课后完成的,请同学们以台湾统一为背景,续写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也使学生明白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作为历史教育,不能只追求认知目标。从社会意义上看,情感的、意志的、道德的目标可能更为重要和现实。因此,作为历史教育应当树立为提高全民族心理、文化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观念。2之所以设计这三个活动,一是因为香港澳门的回归不是本课的重点内容,而且已经既成事实,学生都有所了解,所以无需教师讲授,不如创设情境,把这段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飘扬在港澳的上空,来表述心中油然而生的自豪感,既能节约时间,又让学生参与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也孕育其中;第二个活动的设计是在课堂上让学生通过对诗歌的朗诵,来体会余光中先生的惆怅,感受海峡两岸人民对祖国统一的渴望;而设计课后活动,主要是想让学生对祖国的统一有一种期待和肯定,课上的自豪感,如果能够延伸到课外,并且能让学生产生一种“国家统一,匹夫有责”的责任感,这应该是我设计课后活动的主要目的,更是历史教学所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三 结合应试,兼顾素质。让恼人的考试轻松起来。在新课改的道路上,我对新课改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课改之初,我积极的探索,排斥旧有的教学方式,热衷课堂活动和学生的参与,追求课堂的热闹气氛,可是后来发现学生上课热情是高了,可是成绩却上不去了,于是我又回归师说生记的旧有教学模式,虽然学生的成绩能提高,可是我害怕看到学生脸上的无奈,以及提到历史课时的痛苦表情,于是,我又开始摸索。直到今天,我认识到,其实应试教育也好,素质教育也罢,两者之间,本就不是完全对立的。一堂历史课,既应该有老师的讲解,进行应试的训练,也应该有学生的参与,体现素质教育带给学生的快乐。不少学生害怕历史考试,尤其是材料解析题,因为材料都不是课本原文,让学生感觉无从下手,甚至处处陷阱。其实,材料解析题也不是那么可怕,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这一课,我就设计了一道材料解析题。我把课堂导入使用的始终有你4这首歌的歌词做为我给学生的材料,然后围绕这个歌词设置了这样几个问题:(1)始终有你的“你”指谁?(2)“东方跟西方的文明邂逅了冲劲”,这里的“西方”指的是哪个国家?香港问题又是怎么来的?(3)“狮子山触得到长城血脉里感应”,这句歌词意指什么?为什么词作者用了“触”?(4) “明艳紫荆风中争胜找对了路径”, “找对了路径”意指什么?每一个问题的设置既跟歌词有关,又是对课本问题的阐述。在请学生思考问题的同时等于既教会他们解答材料解析题的方法,也把课本的基本知识点落实了。而最后一个问题,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自然过渡到“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这一节课做为一节展示课,自我感觉效果不错,当然,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比如时间的安排,因为这一课内容较多,所以在学生的活动安排上比较仓促,学生的参与面不是很广;因为是借班上课,课后活动的落实我无法监督,也许就是流于形式了;因为只是上了一节课,学生对材料解析题的分析能否掌握一定的方法,我也不得而知。但这毕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希望,在我今后的教学道路上,通过我的努力,能够让历史这门古老的人文学科散发青春的活力,能够让学生在乐学的同时,更会学、优学,最终达到既能应付考试,又能对自身今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启迪。也许困难很大,但我会坚持!1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2 历史学科的特征与教学创新,李德藻,载于历史教学2002年7月号3关于建立中学历史教育学的几个理论问题,聂幼犁,载于教育改革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版。4始终有你歌词:点点灯火彷佛流萤 照亮百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