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村商业网络发展路径探索.doc_第1页
重庆市农村商业网络发展路径探索.doc_第2页
重庆市农村商业网络发展路径探索.doc_第3页
重庆市农村商业网络发展路径探索.doc_第4页
重庆市农村商业网络发展路径探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农村商业网络发展路径探索摘 要:农村商贸流通在农村生产生活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先导和服务保障作用,加快农村商业网络体系建设,不仅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需要,也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的内在要求。本文在深入分析重庆市农村商业网络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构建两大体系,实施六大保障完善重庆农村商业网络建设。关键字:农村商业网络 存在问题 发展路径经过30余年的改革和发展,重庆农村商业网络体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农村商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商品流通渠道已由单一型转变为多元化,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类型的流通组织成为市场主体,农村商品经营方式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农村商业网络基础设施改善明显,基本形成了由各种经济组织构成的多类型、多层次、互相促进、互相依存的农村商业网络体系。但是,重庆城乡商业网络发展不平衡现象严重,相对落后的农村商业网络及商贸流通业,某种程度上已经延缓了农村市场化进程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瓶颈。作为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重庆市,加快农村商业网络体系建设,不仅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20093号文件精神,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实现“314”总体部署的内在要求。加快农村商业网络建设,对于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重庆市农村商业网络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商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目前,重庆市共有8967个村庄,而每个村只有1-2个日用商店,无法满足村民生产生活所需。特别是一些偏远落后地区,农村商业流通设施稀缺对农村发展已造成严重梗阻。通过对首次确定为重庆市城乡商贸统筹示范区的梁平、垫江、万州、黔江、荣昌、九龙坡六区县的1000份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发现,绝大多数商户认为成为试点区县后,商业基础设施仍然较为落后,软硬件经营条件改善尚不明显,经营过程中存在“运输难”问题;绝大多数居民认为成为试点区县后购物环境有所改善,但改善不大,缺乏专业购物场所。表1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查统计表商户问卷调查商业设施是否落后经营条件是否改善是否存在“运输难”是否有所改善有改善,但改善不大交通较为便利交通便捷度较低,制约经营发展梁平75%25%25%75%82%18%万州68%32%20%80%87%13%垫江73%27%25%75%76%24%黔江70%30%25%75%80%20%荣昌70%30%20%80%85%15%九龙坡60%40%10%90%90%10% 表2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查统计表居民问卷调查购物是否便捷,商品是否齐全购物环境是否改善是否缺乏专业购物场所乘车购物是否方便网点较多,商品齐全网点较少,商品种类单一有所改善有改善,但改善不大是否是否梁平68%32%76%24%90%10%70%30%万州75%25%87%13%60%40%75%25%垫江65%35%82%18%65%35%65%35%黔江70%30%80%20%75%25%75%25%荣昌73%27%85%15%70%30%80%20%九龙坡85%15%90%10%50%50%87%13%2、乡镇农贸市场建设不规范重庆市除渝中区没有乡镇外,其他39个区县共有乡镇871个。其中,建有农贸市场的乡镇为504个,拥有乡镇农贸市场622个;367个乡镇目前尚无固定摊位式农贸市场,只有以路为市、以街为市的集贸市场。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建设规范,目前,全市乡镇农贸市场规范性较差,基本上是“以路为市”,脏、乱、差严重,安全隐患突出。全市已建的622个乡镇农贸市场均由业主自发建设,其中,450个乡镇农贸市场需要按规范改造建设;尚无农贸市场的367个乡镇需要新建农贸市场。为实现全市乡镇规范化农贸市场全覆盖,仍需新建改造817个乡镇农贸市场。3、现代商贸流通业态发展滞后目前,传统商贸流通业态在农村市场仍占有重要地位,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业态发展相对滞后。根据对梁平、垫江、万州、黔江、荣昌、九龙坡六区县的调查问卷统计,连锁经营所占比重约为25.7%,连锁经营店中物流配送比例约为66.5%,新型流通业态相对落后。农村商贸流通企业市场集中度、组织化程度和信息化程度较低,尚未形成市级规模的农村连锁经营“龙头企业”,农村消费市场尚未真正进入现代流通经营阶段。受青壮年农民外出务工影响,农村商贸人才匮乏,调查统计显示,全市农村经纪人不足1万人,这对于农民进入初级市场、提高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产品销售十分不利。4、农产品流通方式落后重庆市农产品销售方式较为落后,致使农产品价值严重低估。以梁平柚为例,一直是采取分散的、一家一户落后的渠道方式向城镇销售,使其价值被低估70%。也就是说,同样的产品采取有组织的销售方式,通过对产品进行包装进入超市,价值将提高70%。调查统计,重庆市农产品销售中进行流通加工的产品不足8%,大量农产品是低层次无牌裸售,落后的流通方式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收。5、商贸发展政策支持缺失针对试点后商贸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问题,对梁平、垫江、万州、黔江、荣昌、九龙坡六区县的300户商户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发现,促进商贸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尚未明确出台,绝大多数商户对相关优惠政策并不了解。表3 商贸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调查统计表是否了解促进商贸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了解一下听说过,但不了解完全不了解梁平25%75%万州20%75%5%垫江25%65%10%黔江30%60%10%荣昌45%50%5%九龙坡55%40%5%二、重庆市农村商业网络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1、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农村商业网络建设滞后,从本质上看源于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即“城乡分割,一国两策”的社会经济制度安排。这种制度化的城乡分割,导致城乡管理体制、投入机制有别,阻碍要素资源投向农村,进一步分割了城乡市场,导致城乡商贸发展严重失衡。2、政策资金缺口较大目前,针对农村商贸流通建设的政策较为缺乏,政策扶持力度较小,且缺乏长效机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各项扶持政策于2009年截止,没有后续激励机制,农村商贸发展后劲不足。同时,由于农村商业网络建设基础薄弱,发展滞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需要资金扶持,而目前除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专项资金外,没有其他专项资金扶持,存在严重的资金缺口。3、农村基础条件差重庆市农村地区交通设施落后,镇通村级公路多为土路,通而不畅。此外,特殊的地势、分散居住的人口进一步增加了村级商品配送的难度和成本,加大了农村商业网络建设的难度。4、农村消费能力不足2009年,重庆市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为4621元,处于较低水平。较低的收入水平使农村居民倾向于选择价格低廉的商品,较少考虑商品的安全性,使村级连锁店提供的优质安全商品由于价格较高而没有销路,较低的购买力和消费层次制约了农村商业的发展。5、农村商业缺乏规划目前,重庆市商业设施基本是投资者和开发商自发建设,缺乏统一的指导和规划,布局存在不合理性。落后偏远的农村地区由于缺乏投资,商业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造成了城区商业中心商业设施过度开发与农村地区商业设施缺乏并存的现状。6、现代商贸人才短缺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国际贸易、商务会展、网络销售等知识密集型商贸业的快速发展对现代商贸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短缺成为制约农村商贸流通对外开放、流通现代化和流通创新的重要原因,阻碍了农村商业的发展。三、重庆市农村商业网络发展的路径探索(一)构建农村商业网络两大体系1、构建农村商业空间布局结构体系建立以都市区为后盾、以县城(城市)为中心、以乡镇为基础、以村社为切入点的统筹城乡的农村商业网络空间布局结构体系,做到各种商业主体并存、多种流通方式并举。以县城(城市)为中心,根据小城市、中等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特点,分层次实施区县商业网络建设工程,充分发挥县城在农村商品流通及农村商业网络建设中的轴心作用,打造农村商业网络建设县级平台,作为农村商业网络设施建设的第一层次;以乡镇为基础,根据一般乡镇、县级中心镇、市级中心镇特点,分层次推进乡镇商业网络建设工程,作为农村商业网络体系建设的突破口,打造农村商业网络建设镇级平台,作为农村商业网络设施建设的第二层次;以村社为切入点,完善村级商业综合服务网点功能,实现“一网多用”,打造农村商业网络建设村级平台,作为农村商业网络设施建设的第三层次。2、构建农村商业网络体系构建“日用品销售”、“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购销”、“再生资源回收”、“农民生活服务”、“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农村综合文化服务”、“建材下乡销售服务”、“农村药品连锁经营”、“烟花爆竹连锁经营”等十大网络,进一步完善农村商业网络体系。(1)日用品销售网络以大中型日用连锁流通企业为依托,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为手段,按照标准要求改造或新建农村商业网点,形成以区县配送中心为龙头、乡镇连锁经营超市为骨干、村级便民放心商店为基础,两级配送、三级销售、双向流通的连点成线、结线成网、连网成片的农村日用消费品网络体系。通过构建日用品下乡销售网络,保障农村居民日用品消费安全。(2)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网络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形成市级龙头企业、县(区)级骨干企业、乡(镇)及村级连锁门店的农资流通网络体系。依托并充分利用供销社系统传统网络优势,加大整合改造力度,大力培育跨区域、集多功能服务于一体的大型农资龙头企业。通过改造完善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网络,确保农资质量,稳定市场价格,维护农民利益。(3)农产品购销网络创新农产品购销模式,构建农产品进城购销网络,促进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构建“批发商+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基地+农户”、“农超对接”等销售模式,降低流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4)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规范管理”的运作模式,加大再生资源网络整合力度,加快绿色回收网络建设步伐,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建立村社标准回收站,建设片区分拣中心以及废旧物资交易市场和集散中心(或集散交易市场),形成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社区回收站点为基础,以集散市场为核心的新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通过构建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实现节约环保目的。(5)农民生活服务网络以简便快捷为目的,构建区县有龙头企业,乡镇有连锁服务网点,村社有村级商贸综合服务点的农民生活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农村家电维修、餐饮、摄影、美容美发等生活服务,鼓励连锁经营企业将服务网点延伸到乡镇,为农民提供上门服务和集中服务相结合的生活服务模式。通过构建农民生活服务网络,实现农民生活服务的简便快捷。(6)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网络充分利用和整合资源,建设集“信息发布、交易对接、咨询互动”三大功能于一体的新农村商务信息网络,形成市级建信息服务平台,区县设信息服务总站,乡镇设信息服务分站,村和农产品流通主体设信息服务点,以镇(乡)、村信息员为保障,纵向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和行政村,横向连接全市重要农产品流通市场和流通企业的农村商务信息公共服务网络体系。通过构建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网络,实现信息共享、服务“三农”目的。(7)农村综合文化服务网络构建以乡镇综合文化站为龙头,以村民文化活动中心为阵地,以农村文化社团为骨干,以农民文化示范户为延伸,以惠农文化服务窗口为平台的农村综合文化服务网络,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构建农村综合文化服务网络,活跃农村文化娱乐生活,不断满足农村居民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8)“建材下乡”销售服务网络加强“建材下乡”县乡基层销售网点建设,形成市-区县-乡镇三级销售网络,扩大乡镇覆盖面,完善“建材下乡”销售服务网络体系,支持“建材下乡”配送中心项目建设,实行两级配送体制,建立市级配送中心和县(区)分配送中心,形成面向农村市场的完善的分级物流配送体系,降低物流成本。通过构建“建材下乡”服务网络,充分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快速增长的农民建房需求。(9)农村药品连锁经营网络加快建设规范化的药品连锁经营网络,依托药品连锁经营龙头企业,规范和打造市中心药店-区县连锁药店-乡镇连锁药房-村社连锁专柜四级药品连锁经营网络,实现农民小病不出乡,购药不出村的愿望。加强药品配送中心建设和管理,实行市县两级配送体制,在各县(区)设立分配送中心,保证农民群众用药安全、方便。(10)烟花爆竹连锁经营网络实施烟花爆竹集团化连锁经营,以烟花爆竹集团为中心、以资产为纽带,形成以安全经营、安全消费为重点的烟花爆竹连锁经营体系。以连锁企业为龙头,以直营连锁、统一配送、特许加盟为主要形式,对原有经营机构、网点进行改造、重组、联合,在县城、乡镇设立连锁直营店、加盟店或连锁专柜,并利用网络优势向农村市场延伸,构建统一管理、安全高效的新型烟花爆竹连锁经营网络体系。(二)实施农村商业网络建设六大保障1、通过组织化规模化提升,打造农村商业网络主体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农户组织化程度。创造条件让农村经纪人、贩运大户、乡土能人建立以产品为纽带的基于共同购买、共同销售、共享技术服务的“农户联合”专业流通合作社模式;采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模式、“公司+基地+农户”、“超市+供应商+农户”、“批发商+农户”、或“研究机构支部专合组织”模式,通过工商联手、农商对接,提升农户组织化程度。培育龙头企业,增强龙头企业规模化程度。培育农村商贸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农村商业网络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对现有优质龙头企业,以资本品牌为纽带,通过市场机制和政策引导,采用参股、控股、承包、兼并和特许经营等方式,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联合重组,并以连锁化形式,实现规模扩张;对发展前景好的中小型企业,加大扶持力度,使其成长为龙头企业;在没有龙头企业的区县和经营领域,通过招商引资、联合合作等方式组建龙头企业。2、通过新农产品流通渠道创新,打造农村商业网络建设结构从资源优势角度,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农户三个主体作用,特别是龙头企业的核心作用,建立农产品渠道联盟,实现渠道关系创新。从“经营连锁化”、“销售超市化”和“配送集中化”三方面实现流通业态创新。在农产品领域逐渐采用拍卖、仓单、远程合约、期货交易等方式,实现流通方式创新。3、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农村商业网络建设发展政策建立协调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运作高效、服务到位的行政管理体制,发挥政府在农村商业网络体系建设中的组织领导作用,以解决部门自成体系、各自为政的问题。建立促进农村商业网络建设发展的政策支持机制。如:市级商贸等部门通过相关扶持资金,通过补助、贴息、奖励等方式,扶持 “家电下乡”、“建材下乡”、重点市场、大型超市等项目,实现财政扶持;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提下,优先保证农村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等大宗商品物流配送中心、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的用地及乡镇商业设施建设用地,实现政策优惠;个体工商户加盟农村商贸网点建设,三年内不改变交税方式和数额,实现税收减免。探索“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运行长效机制。政府应重视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后期扶持问题研究,尤其是加强后期扶持政策研究,建设龙头企业配送体系,提高商品配送率,强化区县实施责任,确保“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可持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