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汽轮机低压焊接转子热处理残余应力的数值分析.pdf_第1页
核电汽轮机低压焊接转子热处理残余应力的数值分析.pdf_第2页
核电汽轮机低压焊接转子热处理残余应力的数值分析.pdf_第3页
核电汽轮机低压焊接转子热处理残余应力的数值分析.pdf_第4页
核电汽轮机低压焊接转子热处理残余应力的数值分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 4 卷第l期动力 工 程学报V o 】3 4N o 1 2 0 1 4 年1 月 J o u r n a lo fC h in e s eS o cie t yo fP o w e rE n g in e e r in g J a n 2 0 1 4 文章编号:1 6 7 4 7 6 0 7 ( 2 0 1 4 ) 0 1 0 0 1 9 0 6中图分类号:T K 2 6 3文献标志码:A 学科分类号:4 7 0 3 0 核电汽轮机低压焊接转子热处理残余应力的数值分析 喻 超1 ,王炜哲1 ,陈 钢2 ,蒋浦宁2 ( 1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动力机械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 0 0 2 4 0 ; 2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汽轮机厂,上海2 0 0 2 4 0 ) 摘要:利用A B A Q U S 建立了大型核电低压转子焊接轴对称有限元模型,基于A B A Q U S 子程序 D F L U X 编制了焊接热源模型,实现了焊接过程的数值模拟,并通过计算分析获得焊缝区域的残余 应力分布规律,探讨了热处理对焊接残余应力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焊接残余应力分布局限 于焊缝及其影响区,总体上关于焊缝对称分布,对转子其他部位应力分布未产生影响;热处理后,转 子外表面上焊缝无双向拉伸的应力状态,残余高应力分布于焊缝中部位置;热处理工艺对降低焊缝 残余应力峰值及应力梯度效果显著 关键词:核电汽轮机;焊接转子;热源模型;热处理;残余应力;有限元 I n f lu e n ceo fH e a tT r e a t m e n to nR e s id u a IS t r e s sinL PW e ld e d R o t o ro fN u cle a rS t e a mT u r bin e s Y UC h a 0 1 ,W A N GW e iz h e l,C H E NG a n g2 。J I A N G P u n in g 2 ( 1 K e yL a b o r a t o r yf o rP o w e rM a ch in e r ya n dE n g in e e r in go fM in is t r yo fE d u ca t io n ,S ch o o lo f M e ch a n ica l E n g in e e r in g ,S h a n g h a iJ ia o t o n gU n iv e r s it y ,S h a n g h a i2 0 0 2 4 0 ,C h in a ;2 S h a n g h a i T u r b in eP la n t ,S h a n g h a iE le ct r icP o w e rG e n e r a t io nE q u ip m e n tC o ,L t d ,S h a n g h a i 2 0 0 2 4 0 ,C h in a ) A b s t r a ct :A na x is y m m e t r icf in it ee le m e n tm o d e lf o rI 。Pw e ld e dr o t o ro f1 a r g en u cle a rs t e a mt u r b in ew a se s t a b lis h e du s in gco m m e r cia l p a ck a g eA B A Q U S ,w h ileaw e ld in gb e a t s o u r cem o d e ls e tu pw it hD F L U X s u b r o u t in einA B A Q U S ,b a s e do nw h ichn u m e r ica ls im u la t io n sw e r ep e r f o r m e dt ot h ew e ld in gp r o ce s s , a n ds u b s e q u e n t lyr e le v a n tca lcu la t io na n da n a ly s isw e r eca r r ie do u tt ot h er e s id u a ls t r e s sd is t r ib u t io nint h e w e ldz o n e ,S Oa st oa n a ly z et h ein f lu e n ceo fh e a tt r e a t m e n to nt h er e s id u a ls t r e s sd is t r ib u t io n R e s u lt ss h o w t h a tt h ew e ld in gr e s id u a ls t r e s slie so n lyint h ew e lda n dh e a ta f f e ct e dz o n e ,d is t r ib u t in gs y m m e t r ica llya b o u tt h ew e ld ,w it h o u tin f lu e n cin gt h es t r e s sd is t r ib u t io nino t h e ra r e a so fr o t o r ;a f t e rh e a tt r e a t m e n t ,n o b ia x ia lt e n s iles t r e s sisf o u n do nt h ew e lds u r f a ce ,a n dh ig hr e s id u a l s t r e s sd is t r ib u t e sa lo n gt h ece n t e rlin e o ft h ew e ld ;h e a tt r e a t m e n th a sas ig n if ica n te f f e cto np e a kv a lu ea n dg r a d ie n to ft h er e s id u a l s t r e s s K e yw o r d s :n u cle a rs t e a mt u r b in e ;w e ld e dr o t o r ;h e a ts o u r cem o d e l;h e a tt r e a t m e n t ;r e s id u a ls t r e s s ;f in it e e le m e n t 由于大型核电低压转子直径增大导致自重增加,因此通过焊接工艺焊接较小锻件而成的焊接转 收稿日期:2 0 1 30 2 2 l修订日期:2 0 1 3 - 0 61 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5 0 9 0 6 0 4 9 ) 作者简介:喻超( 1 9 8 9 一) ,男,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温结构的强度评估 王炜哲( 通信作者) ,男,副研究员,博士,电话( T e l) :0 2 13 4 2 0 5 9 8 6 ;E m a il:w a n g w z 0 2 1 4 s j t u e d u cn 动力工程学报 第3 4 卷 子成为核电汽轮机重点发展的转子结构然而,由于 受到焊接过程加热不均及不同材料的限制,热膨胀 过程中会产生不均匀压缩变形;冷却过程中,已塑性 变形的材料受到周围条件的制约而不能自由收缩; 同时,熔池凝固和金属冷却收缩时材料产生不协调 应变,最终导致局部残余应力高,诱发裂纹萌生、疲 劳失效和应力腐蚀开裂因此,研究焊接转子残余热 应力对于核电焊接转子的加工制造具有重要的理论 意义 国内外相关学者对焊接过程残余应力问题进行 过许多研究L in d g r e n 1 1 利用有限元法研究了焊接 过程的热效应及材料力学影响;任维佳等1 2 1 利用有 限元法对电机转子焊接残余应力进行了研究,比较 了不同焊接方法对残余应力的影响;谢永慧等 3 。3 利 用有限元法对三维模型转子焊接残余应力进行了分 析;蔡志鹏等 5 3 利用测量手段得到焊接转子模拟件 热处理前后的残余应力分布;蒋文春等 63 进行了简 单平板对接焊的数值模拟,得到了焊接残余应力在 热处理过程中的演变规律综上所述,对于转子残余 应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简单模型焊接接头的残余应 力分布,而很少涉及大型汽轮机焊接转子焊接热处 理前后残余应力的分布 笔者以某大型核电低压焊接转子为研究对象, 采用有限元法建立焊接转子的轴对称数学模型,通 过编制热源模型,并结合A B A Q U S 子程序,模拟焊 接转子的焊接过程,获得焊接过程中内部结构应力 场,并在此基础上加载热处理载荷,得到热处理后的 残余应力场,重点分析了现有工艺条件下核电汽轮 机焊接转子热处理前后残余应力分布的变化,讨论 了热处理对焊接残余应力场的影响 1 焊接转子残余应力分析模型 焊接残余应力是由焊接过程中温度场分布不 均、变形不协调而造成各部分相互牵制产生的笔者 选用有限元分析功能较强的A B A Q U S 软件作为焊 接残余应力分析模型的基础,通过嵌入焊接热源模 型和热处理的边界约束建立完整的焊接残余应力分 析模型考虑到热变形可能导致转子局部塑性变形, 采用硬化塑性弹塑性本构关系,热应力场采用耦合 分析,获得焊接残余应力场以及热处理后的应力场, 进而分析热处理对降低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 1 1 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 焊接过程是典型的瞬态传热过程,是一个多参 数耦合的时变非线性问题温度场是分析转子热应 力场的基础,计算其温度场时,假设转子材料各向同 性,无内热源根据傅里叶定律及能量守恒定理,其 三维瞬态热传导方程为 7 3 凳一袅( A 塞) + 岳( A 考) + 芝( A 瓦O t ) c, 式中:p 为微元体密度,k g m 3 ;f 为微元体比热容,J ( k g K ) ;t 为温度,;r 为时间,S ;A 为导热系数, W ( m K ) 恒壁温、恒热流及给定对流的第三类边界条件 分别为 f f w f ( z ,y ,z ,f ) J A ( 荔) 。一扯,Y ,研, , 卜( 凳) 。一抛。1 , 式中:t ( x ,Y ,z ,r ) 为边界温度函数;q ( x ,Y ,z ,r ) 为边 界上热流密度函数;行表示沿壁面法线方向;h 为对 流传热系数,W ( m 2 K ) ;t 。和t ,分别为边界壁面 温度和近壁面流体温度, 根据伽辽金法建立温度矩阵方程( 3 ) A B A Q U S 中温度求解采用向后差分方案,热力耦 合方程求解采用包含非对称雅克比矩阵的牛顿 法 4 ,见式( 4 ) 四7 + K T = P( 3 ) 警: + E cr uc0 儿一U t + K 0K K : ; 一 L JL T JL T 。J ( 4 ) 式中:c为比热容矩阵;K 为导热系数矩阵;P 为温 度载荷向量;U 为节点位移向量;U 为节点位移对时 间的导数向量;H ”为节点位移对时间的二阶导数向 量;T 为节点温度向量;T 7 为节点温度对时间的导数 向量;r 为节点温度对时间的二阶导数向量;M 为 单元质量矩阵;c“为单元热弹性阻尼矩阵;K “为单 元热弹性刚度矩阵;c为单元比热容矩阵;K 为单 元扩散导热系数矩阵;F u 为单元节点力向量 1 2 焊接转子有限元离散模型 由于转子结构刚性较大,且焊缝截面积尺度远 小于转子结构尺度,焊接过程对转子结构的影响较 小,因此采用轴对称模型( 图1 ) 进行焊缝残余应力 分析,其中编号1 5 是焊缝所处位置 图1 二维轴对称几何模型 F ig 1T w od im e n s io n a la x is y m m e t r icg e o m e t r ym o d e lo ft h e w e ld e dr o t o r 为保证焊缝处残余应力的计算精度和细分焊缝 一 第1 期喻超,等:核电汽轮机低压焊接转子热处理残余应力的数值分析 及其热影响区网格,根据不同部位的几何形状,混合 采用非均匀四节点双线性热力耦合单元( C A X 4 T ) 和三节点双线性热力耦合单元( C A X 3 T ) ,模型网格 划分见图2 焊缝宽度为A ,热影响区范围为B ,焊 缝长度为C ,A 、B 和C 尺寸由汽轮机厂家提供经 过网格敏感性测试,最终焊缝及其附近单元网格尺 寸设为0 4m m 0 4m m ,热影响区网格为1m m 1m m ,转子靠近轴心处网格为1 0m m 1 0m ill,过 渡处网格分布大小为5m lT l最终确定整根转子计 算单元数为2 8 17 7 4 ,其中2 7 79 9 3 个C A X 4 T 单元, 37 8 1 个C A X 3 T 单元,节点总数为2 8 42 1 4 1 ( 转子外表面 恤旦丝塞 P ,f 焊缝中部 r 径向 一一, 轴向 。切向 L ! ! I 图2 转子网格划分与焊缝区域局部网格 F ig 2 R o t o rm e s h in ga n dlo ca lg r ido fw e ldz o n e 1 3材料性质及边界条件 转子材料为2 5 C r 2 N iM o V 钢假设焊材和母材 材质相同,金属相变潜热为2 3 8k J k g ,采用等效热 容法处理相变潜热,将其合并到比热容中各温度下 转子钢的材料特性见表1 表1各温度下转子钢的材料特性 T a b 1 M a t e r ia l p r o p e r t ie so ft h er o t o rs t e e l a t v a r io u st e m p e r a t u r e s 紫,兰淞比线胀蒯 K G P 8 热导率比热容屈服 ( W m 1 ( k J k g _ 1 强度 K1 )KI )M P a 热边界条件:在焊接温度场中,模型外表面为对 流和辐射边界条件,采用牛顿法则将其统一到对流 复合传热7 83 中 一A l一钉( r 一矾) + h 。( T T 。) 一 d ”Ir h7 ( T T 。) 7 一 ca ( T 2 + 丁j ) ( T + 丁。,) + h 。 ( 5 ) 式中:h7 、h 。分别为复合传热系数和对流传热系数, w ( m 2 K ) ;为发射率;盯为S t e f a n - B o lt z m a n n 常 数,W ( m 2 K 4 ) ;T 为结构瞬态热力学温度,K ;T o 为环境温度,K ,初始温度取2 0 ;r 为物体外表面 力边界条件:转子左端推力轴承部位设置轴向 的位移约束 1 4焊接及热处理残余应力分析模型 焊接残余应力模型:焊接残余应力是焊接过程 中焊弧热源移动造成转子温度和热膨胀相互牵制的 结果笔者采用文献 9 3 的双椭球体热源模型作为焊 接热源模型,热源分布在焊缝底部及其中间直槽焊 缝区,以减小热源中心前面的影响式( 2 ) 中热流密 度q 是在局部坐标z 、Y 、z 和时间坐标r 下建立的, 其中工、Y 、z 分别对应柱坐标系下的径向、切向和轴 向热源从焊缝底部开始沿径向移动直至焊接完成, 热源的移动过程采用子程序D F L U X 进行 q ( x ,Y ,z ,r ) 一 器唧( 一等等等一等) 式中:f 。一4 3 ;Q 为焊接有效输入热量,J m 3 ;u 为 焊接速度,m s ;特征参数cz 、b 和“在实际中由电弧 下熔池前沿的宽度和深度以及后沿的宽度和深度来 确定 焊接工艺参数为:电流J 一4 5 0A ,电压【,一2 8 3 0V ,效率叩一0 8 ,焊接速度u 一6 8m m s 热处理残余应力模型:热处理残余应力模型是 在热交换和无外部载荷条件下轴对称转子的弹塑性 有限元计算模型热处理过程中,转子通过与外界热 交换保持高温状态,模型边界为对流和辐射混合换 热( 式( 1 ) ) 残余应力的降低主要是由于金属材料屈 服极限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并在保温过程中发生 应力松弛所致此次热处理来自实际工艺,具体措施 为:焊接转子从室温下以1 5K h 的速率升温至5 2 0 并保温2 0h ,之后以1 5K h 的速率降至室温 2 讨论与分析 图3 给出了5 条焊缝焊接完成时转子的M is e s 应力场由图3 可知,最大应力处于焊缝中心,转子 母体内应力基本为0 ,且5 条焊缝焊接残余应力场 互相没有影响,故取其中1 条焊缝进行焊接应力场 的详细分析以下分析中出现的焊接残余应力曲线 均取自焊缝1 ( 图1 中的编号1 ) O O 7 9 1 7 : 枷 渤 啪 渤 埘 狮 毖 盟 0 O O O 0 0 8 O O 2 4 5 3 8 3 6 O 4 8 2 3 O 6 6 7 O 2 7 7 7 ; ; 趼 渤 犹 拼 拼 拼 弘 吼 吼 吼 吼 吼 叽 O 0 砒 m m 川 m o 。 0 0 O , O O O O 0 0 O 加 瑚 猢 动力 工 程学报 第3 4 卷 _ _ 五目 1 1 1 11 1 M is e sJ g z f f 3 M P a 01 0 22 0 43 0 74 0 95 1 26 1 4 网3 焊后转j F ig 3 M is e ss t r e s sf I e lcl M is e s 应力场 ft h er o t o ra f t e rw e ld in g 2 1 焊接过程温度场 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焊接结束时的温度场分 布如图4 ( a ) 所示随着焊接的进行,热量向焊缝左 右附近区域扩散,附近点的温度逐渐升高,最早进行 焊接的部位温度已有所下降图4 ( b ) 为焊缝区距离 底部2 0m m 处节点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由图 4 ( b ) 可知,热源中心温度达到17 3 4 ,超过材料熔 点图4 ( c) 为焊接结束时的M is e s 应力分布热影 响区为主要残余应力分布区,总体上关于焊缝呈对 称分布,最大等效应力为6 2 4M P a ,超过此时温度下 的材料屈服应力,主要原因是焊接使焊缝区金属熔 化,而与熔池毗邻材料的热膨胀受到周围材料的限 制,产生不均匀的压缩塑性变形 工口1 N N 2 03 0 65 9 1 8 7 7l】6 3 14 4 8 l7 3 4 ( a ) 焊接结泉寸的温度场分布 b ) 焊缝节点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匪口工口M i一5 V ) Y r , A a 01 0 42 0 8 3 1 24 1 6 5 2 0 6 2 4 ( c) 焊接结束时的M is e s 应力分布 图4 焊接结束时温度场及M is e s 应力场分布 F ig 4T e m p e r a t u r ea n dM is e ss t r e s sd is t r ib u t io n a tt h e e n do fw e ld in g 2 2 热处理前后残余应力分布 图5 为热处理前后三向残余应力分布云图由 图5 可以看出,热处理前焊接残余应力集中在焊缝 区,应力明显对称分布3 个坐标方向的最大焊接残 余应力幅值都很大,尤其是切向应力达到8 0 0M P a 以上,轴向应力和径向应力分别达到5 3 1M P a 和 4 7 7M P a ,应力的变化梯度很大三向最大拉伸应力 都出现在焊缝坡口底部表面附近,表面高应力容易 因转子弯曲而萌生裂纹,对转子强度有不利影响 一S l7 一二j 、! 二S Ib u 、一lO O4 二6 8 N ( a 。) 热处理前切向 ( b 。) 热处理后切向 残余应力分布残余应力分布 图5 热处理前后三向残余应力分布云图 F ig 5 T h r e e d im e n s io n a lr e s id u a ls t r e s sn e p h o g r a mb e f o r ea n d a f t e rh e a tt r e a t m e n t 热处理后转子内部应力重新分配,应力峰值减 小,其中最大轴向拉应力由5 3 1M P a 减小为1 6 2 M P a ,最大切向拉应力由8 1 6M P a 减小为6 8 8 M P a ,高应力位置从坡口表面移至转子内部靠近中 心位置高应力区的面积虽有所增大,但最大应力幅 值均明显减小,发生裂纹的危险性降低热处理降低 焊接残余应力的作用十分明显此外,焊缝底部及转 子外表面出现轴向和切向压应力 2 3 焊缝区残余应力曲线比较 为进一步说明残余应力的分布,截取位于焊缝 内径、外径和平均直径处的3 个路径P 。、P 。和P : ( 见图2 ) ,分别画出这3 个路径的残余应力曲线( 图 罨曼谳曼曼獗曼撼基 第1 期喻超,等:核电汽轮机低压焊接转子热处理残余应力的数值分析 6 ) 由图6 可以看出,热处理前( 图6 ( a 。) 图6 ( a 。) ) ,径向残余应力在P 。、P 。路径焊缝中心均为 压应力,而在P 路径焊缝中心为拉应力3 9 4M P a , 且在其左右偏离1 5m m 位置处迅速变为4 0 0 M P a 的压应力,在5 0m m 处为2 0 0M P a 的拉应力, 形似“w ”形分布,最大应力梯度达5 2 9M P a m m P 。路径上轴向残余应力在较大范围内为压应力,且 变化平缓,而P 。和P 。路径上轴向残余应力为拉应 力且呈现波动P 。路径上拉应力值最大,焊缝中心 处为1 0 2M P a ,P 。路径上应力梯度最大,为1 1 8 M P a m m 而3 个路径上切向残余应力在焊缝中心 处均为压应力母材区域:P 。路径上应力大小为0 ; P :路径上在距焊缝中心5 0m m 处存在7 8 6M P a 的拉应力,在一1 7 6m m 处减小为一7 7 1M P a 的压 应力;P 。路径上在距焊缝中心1 8 8m m 处为1 5 8 M P a 的拉应力,在一5 7m m 处减小为一5 6 7M P a 的压应力,最大应力梯度为5 5 3M P a m m 总体来 说,热处理前三向残余应力在3 个路径上的应力分 布具有高度的不均匀性,在焊缝和热影响区存在剧 烈变化,表现为应力梯度过大 薷嗽 涮2 0 0f 1 0 0I 心三萎 崔hf L:* L“ 一 孙尹汐200一 El! 二l 裁5 0 1 1 0 0 I 弼压黧l F一l,! ll 戮 埘、篓烈- Z - 4 0 驿o V 三;i 藜 蔫鬻鼗 沿各路径分布趋于均匀,无剧烈波动由径向残余应 力曲线可以看出,热处理后的径向残余应力波峰数 减少相比热处理前,P ,路径最大拉应力减小为 2 6 3M P a ,P 。路径最大拉应力增大为4 8 2M P a 。应 力梯度降为3 1 2M P a m m ,P 。路径上径向残余应 力几乎为0 与热处理前相比,轴向残余应力在各路 径上的分布曲线凹凸性发生转变具体表现为:在 P ,和P 。路径上残余应力分布趋势由热处理前的上 凸变为热处理后的下凹;P :路径上残余应力分布趋 势由下凹变为上凸P ,和P :路径上残余应力存在 较小幅值的拉应力,最大值( 1 4 8M P a ) 位于P :路径 焊缝中心处,P 。路径上残余应力为压应力切向残 余应力在P 。和P :路径上由热处理前的“w ”形分 布变为热处理后的抛物型分布( 单峰) ,拉应力最大 值分别为5 0 4M P a ( P 。路径焊缝中心处) 和6 5 3 M P a ( P :路径焊缝中心处) 热处理后P 。路径焊缝 中心为零应力状态,其左右2 0 7m m 处为2 2 4M P a 的拉应力,随后应力迅速减小至低应力状态,最大应 力梯度降为2 3 4M P a m m 综上所述,从焊接结束时的高度不均匀应力场 到热处理后的均匀、波动较缓的应力场,热处理前后 高残余应力始终集中在焊缝区内部且为对称状态 热处理过程释放和再分配了焊缝区域残余应力,降 低了峰值和应力梯度,但高应力向材料内部集中总 体上,P 。路径径向应力几乎为0 ,焊缝区有一2 0 0 一5 0 0M P a 的轴向压应力,而切向应力在距离焊缝 中心2 0m m 处存在拉应力,无双向拉伸应力状态; P 。路径为主要拉应力区,径向和切向最大拉应力分 别为4 9 3M P a 和6 5 3M P a ,最小轴向应力为1 4 8 M P a ;P 。路径径向、轴向和切向最大应力分别为 2 5 0M P a 、4 9M P a 和5 0 4M P a ,即焊缝底部和焊缝 中间部位存在三向拉伸的应力状态 P 。路径处于转子外表面,且焊缝1 位于低压转 子末级,与湿蒸汽接触,转子外表面易形成含有腐蚀 介质的不利环境,诱发应力腐蚀和腐蚀疲劳,因此, 控制该处残余应力十分重要由P 。路径的残余应 力曲线可以看出,热处理后,转子外表面上焊缝没有 出现双向拉伸的应力状态,这一点与文献E s 的试验 测试结果一致,为抑制焊缝接头表面裂纹萌生及扩 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P :路径经热处理后为三向 拉伸的应力状态,当表面裂纹扩展到一定深度或是 深埋裂纹,有一定不利影响,强度考核时应予以充分 考虑根据文献E lO 可知,由于焊接接头中残余应力 分布的不均匀性,其在热处理过程中将表现出更复 杂的行为,而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残余应力的影 动 力 工 程学报 第3 4 卷 响最大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残余应力将减小到加 热温度下的屈服应力值,因此,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 的选择十分重要若条件允许。热处理加热温度越接 近材料临界温度或再结晶温度,消除残余应力的效 果越好,从而使焊缝各部位均有较好的应力状态,提 高焊接接头强度,抑制裂纹的萌生和扩展 2 4 热处理对残余应力的影响 图7 为热处理过程中a 、b 、c和d 点热应力随时 间的变化曲线由图7 可以看出,a 、b 、c和d 各点的 热应力变化不尽相同,但均存在应力波动过程( 图7 ( a ) M is e s 应力变化) 盘点应力波动幅度最大,因为 n 点远离焊缝,无焊接残余应力,热处理过程中随着 温度的升高,材料热应力增大,而b 、r 和d 点由于存 在一定残余应力,升温过程中,材料的屈服强度下降 而达到屈服状态,进而减小了热应力的影响在加热 阶段,应力呈减小趋势;保温阶段,应力基本不变;在 降温阶段应力又增大因此,热处理后的残余应力是 在热处理降温过程中产生的屈服强度随着温度的 升高而降低,材料产生塑性变形而使残余应力减小; 在降温阶段,屈服强度又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导致 燮乏6 0 01 - 6 0 0 避_ 一剽兰怒。黑:! 、一二 鬻厂 、,薰- X2 ) 薯( P - 二= 二= : i删2 0 0F 巴辞= iI 黧 陋S ; 瑟鞋 - - a 刊1 rh 鳃4 0 0 1 蕊 麟妻:雾丛 3结论 ( 1 ) 焊接转子残余应力集中分布于焊缝及其热 影响区,为对称分布其中三向( 径向、轴向和切向) 最大残余应力分别为4 7 7M P a 、5 3 1M P a 和8 1 6 M P a ,对转子远场几乎没有影响 ( 2 ) 热处理过程释放和再分配了焊缝区域残余 应力,降低了峰值和应力梯度,但高应力向材料内部 集中,焊缝底部和焊缝中间部位存在三向拉伸的应 力状态 ( 3 ) 热处理后,转子外表面上焊缝无双向拉伸 的应力状态,为抑制焊缝接头表面裂纹萌生及扩展 提供了有利条件 ( 4 ) 热处理后残余应力主要是在降温过程产生 的在升温阶段,屈服强度降低,材料产生塑性变形 使得残余应力减小,在降温阶段,屈服强度升高又导 致应力增大 ( 5 ) 残余应力数值分析可以为核电汽轮机转子 焊接和热处理选择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 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L I N D G R E NI E N u m e r ica lm o d e llin go fw e ld in g E J 2 C o m p u t e rM e t h o d sinA p p lie dM e ch a n icsa n dE n - g in e e r in g ,2 0 0 6 ,1 9 5 ( 4 8 4 9 ) :6 7 1 0 - 6 7 3 6 2 任维佳,吴爱萍,赵海燕大型电机转子焊接残余应 力的数值分析 J 焊接学报,2 0 0 2 ,2 3 ( 2 ) :9 2 9 6 R E NW e ij ia W UA ip in g ,Z H A ( ) H a iy a n L a r g e m o t o rr o t o rw e ld in gr e s id u a ls t r e s sn u m e r ica la n a ly s is J T r a n s a ct io n so ft h eC h in aW e ld in gI n s t it u t io n , 2 0 0 2 ,2 3 ( 2 ) :9 2 9 6 3 谢永慧,邓实,张荻,等汽轮机转子焊接的三维有限 元数值模型研究 J 热力透平,2 0 1 0 ,3 9 ( 1 ) :1 2 1 8 X I EY o n g h u i,D E N GS h i,Z H A N GD i,e ta 1 S t u d y o nn u m e r ica lm o d e lf o rw e ld in gp r o ce s so fs t e a mt u r b in er o t o rb a s e dont h r e e d im e n s io n a lf in it ee le m e n t m e t h o d J T h e r m a lT u r b in e ,2 0 1 0 ,3 9 ( 1 ) :1 2 1 8 4 邓实谢永慧大型核电汽轮机焊接转子残余应力数 值模型研究E J 汽轮机技术,2 0 0 9 ,5 1 ( 5 ) :3 2 卜3 2 5 D E N GS h i,X I EY o n g h u iN u m e r ica l s t u d yo nr e s id u a ls t r e s so fw e ld e dr o t o rf o rla r g ep o w e rs t e a mt u r b in einn u cle a rp o w e rp la n tE J T u r b in eT e ch n o lo g y , 2 0 0 9 ,5 l( 5 ) :3 2 1 3 2 5 5 蔡志鹏,黄欣泉,潘际銮,等汽轮机焊接转子接头残 余应力研究一:2 5 C r 2 N i2 M o V 钢核电转子模拟件热 处理前后残余应力的对比 J 热力透平,2 0 1 1 ,4 0 ( 3 ) :1 5 9 - 1 6 4 C A IZ h ip e n g ,H U A N GX in q u a n ,P A NJ ilu a n ,e ta 1 S t u d yo nr e s id u a l s t r e s so fj o in t so fw e ld e dt u r b in e r o t o r s ,p a r t1 :r e s id u a l s t r e s sco m p a r is o nb e f o r ea n d a f t e rt e m p e r in go fm o d e lso f2 5 C r 2 N i2 M o Vs t e e ln u cle a rt u r b in er o t o r E J T h e r m a lT u r b in e ,2 0 1 1 ,4 0 ( 3 ) : 1 5 9 1 6 4 ( 下转第3 1 页) 第1 期郑开云,等:A P l0 0 0 设计基准事故试验热冲击过程数值模拟 3 1 均匀且随时间平稳上升,热冲击过程试验仓内温度 分布与蒸汽湍流扩散过程有关,仓内温度阶跃波动 上升,温升主要依靠蒸汽与空气的混合,同时空气绝 热压缩过程对温升也有贡献,在1s 热冲击后期仓 内温度分布趋于均匀 ( 3 ) 储汽罐蒸汽进入管道后达到音速或超音 速,并以超音速射流进入试验仓,在实际设计中,为 进一步确保蒸汽瞬时传输至试验仓,可合理增设蒸 汽管道,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试验仓内升温同步性 参考文献: 1 2 I n s t it u t eo fE le ct r ica la n dE le ct r o n icsE n g in e e r s I E E E S t d3 2 3 - - 2 0 0 3I E E Es t a n d a r df o rq u a lif y in gcla s s1E e q u ip m e n tf o rn u cle a rp o w e rg e n e r a t in gs t a t io n s S N e wY o r k ,U S A :T h eI n s t it u t eo fE le ct r ica la n dE le c t r o n icsE n g in e e r s ,I n c,2 0 0 4 王碌L O C A 试验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J 中国核电, 2 0 0 8 ,1 ( 2 ) :1 4 0 一1 4 5 W A N GI 。u A n a ly s iso ff a ct o r sa f f e ct in gt h eI 。( ) C A t e s tq u a lit y J C h in aN u cle a rP o w e r ,2 0 0 8 ,1 ( 2 ) :1 4 0 14 5 3 4 3 5 2 6 7 1 A s s o cia t io nF r a n ca is ep o u rle sr e g le sd eC o n ce p t io n , d eco n s t r u ct io ne td e s u r v e illa n cee ne x p lo it a t io nd e s m a t 6 r ie lsd e sC h a u d il? r e sE le ct r oN u cl6 a ir e s ( A F C E N ) N FM6 4 0 0 1Q u a lif ica t io no fe le ct r ic e q u ip m e n tin a n u cle a ra ccid e n te n v ir o n m e n t lS1 P a r is ,F r a n ce :A S S O cia t io nF r a n ca is ed eN o r m a lis a t io n ( A F N ( ) R ) ,1 9 9 1 龚国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