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5.21《“地质之光”李四光》课件.ppt_第1页
历史:5.21《“地质之光”李四光》课件.ppt_第2页
历史:5.21《“地质之光”李四光》课件.ppt_第3页
历史:5.21《“地质之光”李四光》课件.ppt_第4页
历史:5.21《“地质之光”李四光》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杰出的科学家,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课标要求:了解李四光的主要事迹,认识其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依靠科学技术,依靠一批具有崇高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的科学家打下的基础。李四光就是这些科学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为新中国开发出石油资源的科学巨星李四光。,一求学生涯,二第四纪冰川,三甩掉贫油的帽子,本课目录,一求学生涯,在李四光的一生中,面临无数次的选择,你能从本课的学习过程中领会到这种选择的艰难吗?,请阅读教材,思考以下问题:,一求学生涯,一、早年经历颇具传奇色彩的李四光,晚清时期:1889-1911年1、出身贫寒家庭,幼年就读私塾2、少年独闯武汉,考入武昌学堂3、学习成绩优异,派往日本留学4、接受革命思想,成同盟会会员5、学习造船归国,赐与工科进士民国时期:1911年之后6、在湖北军政府,任实业部部长7、后袁世凯上台,辞官留学英国8、学习采矿地质,获得硕士学位9、回国受聘北大,担任地质教授10、南京地质所长,中国地质会长,一求学生涯,面临选择一:出国学什么?,留学日本:选择学习造船,1905年,年仅16岁的李四光在日本宣誓加入同盟会,成为同盟会中年龄最小的会员。孙中山赞赏李四光的志向,勉励他:“努力向学,蔚为国用。”,一求学生涯,面临选择二:留在国外还是回国?,1920年,李四光在英国伯明翰大学收到一封电报和一封信。电报是印度友人发来的,表示想聘请他去当工程师,待遇优厚;他又打开了那封信,它是蔡元培从国内寄来的,当时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正在四处招揽人才,当他得知李四光在英国学成毕业时,便来信聘请他为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李四光毅然选择回国,在北京大学从事科学研究和为国培养地质人才。,一求学生涯,二第四纪冰川,第四纪冰川、微体古生物、地质力学,(一)第四纪冰川,1、含义:,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二第四纪冰川,北极冰川,北极科学家拍摄到的海上冰川,第四纪冰川遗迹,唐古拉山冰川,第四纪冰川,第四纪冰川,二、李四光的科学贡献,(一)第四纪冰川,冰川是发生在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冰体,可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两大类。冰川的分布是研究地质构造的重要依据,它的出现对全球气候和生物发展的影响很大,特别是第四纪冰川,直接作用于人类的生存环境,研究和确认第四纪冰川既有特殊的理论意义也有普遍的现时意义,因此一直吸引着人们为此付出不懈的努力。在我国,有些外国人进行考察后断言:“中国没有第四纪冰川”,这种结论被世界地质权威所公认。对此,李四光却提出“让事实说话”。结果,李四光在1921年即已在山西大同及河北太行山东麓发现了冰川漂砾,识别出冰川流动形成的擦痕,首次发现了第四纪冰川的遗迹。30年代,他又在江西庐山等地发现冰川遗迹,撰写了经典名著冰期之庐山,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对发展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李四光的科学贡献,(一)第四纪冰川,2、确立的地位及意义:,1)是我国第四纪地质学和气候学研究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对掌握地下的水文和构造、寻找地下水资源,对发展建设事业起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兴修水利、发展灌溉、防止水旱灾害、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发展山区经济、改良土壤、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二、李四光的科学贡献,(二)地质力学,1、含义:,“它的一条腿站在地质学方面,另一条腿站在力学方面。反映地壳运动的一切现象是地质力学考察和研究的对象”。,即用力学原理研究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及其起因的科学,二、李四光的科学贡献,(二)地质力学,2、创立过程(补充),1)萌芽:,1926年,发表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地质力学萌芽时期的代表作),2)正式提出:,1945年,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正式提出“地质力学”名词),3)载入史册:,1948年,在伦敦国际地质科学大会上作新华夏海的起源的报告,(地质力学正式载入史册),4)系统总结:,60年代初,地质力学概论,(地质力学的代表作和里程碑),二、李四光的科学贡献,(二)地质力学,3、作用:,1)对矿产的分布规律、工程地质、地震地质等方面问题的解决都有重要意义。,2)为新中国建立后在中国大陆寻找大型油田打下了理论基础。,二、李四光的科学贡献,(二)地质力学,4、成功运用:,1)寻找石油资源,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能源保障;2)寻找铀矿,发展核能事业;3)预测地震。,(二)地质力学,5、地质力学的成功运用之甩掉贫油的帽子,1)1950年回国后组建僵的地质机构,规划地质科学研究、勘探与教育事业,担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主任;,2)1952年,地质部成立后担任部长;,3)1953年底提出建议,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油普查;,4)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相继找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等大油田,二、李四光的科学贡献,二、李四光的科学贡献,(二)地质力学,5、地质力学的成功运用之甩掉贫油的帽子,5)发现石油的意义,A.政治上:,打破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能源封锁;,B.经济上:,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C.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也使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得到了有力的证明。,三甩掉贫油的帽子,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李四光,面临选择三:轻信权威还是挑战权威?,一战期间,为寻找石油,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在中国西北打了7口井,花了几百万美元,因收获不大走掉了。1922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断言:“中国东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不大;西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更是遥远;西北部不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油田;东北地区不会有大量的石油。”,“中国贫油论”,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李四光,面临选择三:轻信权威还是挑战权威?,对李四光的评价,从小立志,为科学献身重视实践,不迷信权威“让事实说话”的科学精神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建者,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开拓者、奠基人。,以杰出的成就为中国科学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他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献给祖国和人民。他早年立下报国之志,以国家强大、开发祖国地下宝藏为己任,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对李四光的评价,1、人格特征:,2、学术地位:,3、总体评价:,周恩来高度评价李四光“是一面旗帜,是辛亥革命的老同志,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作业布置:(1)阅读与思考(2)自我测评,阅读与思考参考答案:体现了他为社会主义建设忘我工作的精神,也是爱国主义精神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