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专业论文)司法伦理研究.pdf_第1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司法伦理研究.pdf_第2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司法伦理研究.pdf_第3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司法伦理研究.pdf_第4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司法伦理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司法伦理是社会对司法工作者在法律适用过程中行为具有应然意义的规定, 在法制国家实现的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司法伦理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 国家的进程中显得尤为必要:法律适用的现状呼唤着司法伦理;司法伦理是良法 实现的重要环节;是社会公正的最后屏障;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保障。当前, 司法伦理具体表现为:远离司法腐败;追求司法公正;唯法律是从。因此,要实 现司法伦理我们就必须培育司法工作者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构建司法伦理实现 的制度体系,优化司法伦理实现之外在环境。 关键词:司法伦理司法公正法律信仰法官伦理 a b s t r a c t j u d i c i a le t h i c si st h en e c e s s a r yp r o v i s i o n sf o rt h ej u d i c i a lw o r k e r si n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o ft h el a w , w h i c hi so fv i t a li m p o r t a n c ei nt h ep r o c e s so ft h ec o u n t r y s l e g a lr u l e i nc o n t e m p o r a r yc h i n aj u d i c i a le t h i c si sm o r en e c e s s a r yi nt h ep r o c e s so f b u i l d i n gas o c i a l i s tc o u n t r yr u l e db yl a w 1 1 圮c u r r e n ts i t u a t i o no fl a w sa p p l i c a t i o n c a l l sf o r j u s t i c e ;j u d i c i a le t h i c si sa l li m p o r t a n tp a r to f a c h i e v i n gg o o dl a wa n dt h el a s t d e f e n s eo ft h es o c i a lj u s t i c e f u r t h e r m o r e ,i ti st h ee f f e c t i v ep r o t e c t i o nt ob u i l da h a r m o n i o u ss o c i e t y a tp r e s e n t ,t h es p e c i f i cp e r f o r m a n 华o fj u d i c i a le t h i c s :f r o m c o r r u p t i o ni nt h ej u d i c i a r y ;s e e kj u s t i c e ;o n l yt h el e g a li sb a s i s t h u s ,i no r d e rt o a c h i e v ej u d i c i a le t h i c s ,w em u s tn u r t u r eag o o dp r o f e s s i o n a le t h i c s ,c o n s t r u c tt h e s y s t e mo f j u d i c i a le t h i c sa c h i e v e ,a n do p t i m i z et h ee x t e r n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o f j u d i c i a l e t h i c s k e yw o r d s :j u d i c i a le t h i c s ;j u s t i c e ;l a wb e l i e f ;j u d g ee t h i c s i i 刖舌 目前,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为法律与伦理学的交叉研究提供了学理依据。 作为法律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司法伦理是社会对司法工作者在法律适用过程中行 为具有应然意义的规定。司法伦理在我国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中国古代司法道 德最初形成于西周,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确立于汉,完成于唐。于宋以后衰落, 瓦解于近代。在中国古代,情、理、法相互融合是古代法律的一大特征。 从国内来看,我国法学界关注司法与伦理问题最初是围绕法官的审判责任和 司法公正与否进行广泛研究,法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能否作为影响司法公正的重 要考量因素,已是研究的中心闯题。随着研究的发展,进雨扩展到法官同社会环 境,包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方面的伦理问题研究。法官个体与当事人、司法机 构与当事人、法官群体与个体之间的伦理关系受到了关注。同时,在制度建设上 也已有许多学者展开了研究。但大多数学者是侧重壬从司法公正和司法正义这种 角度而言的,或者取其一部分内容展开研究。如,有的学者对法官的司法伦理有 所研究,有的学者对司法工作者的道德素质提出了明确要求,更有学者对司法公 正、法律的信仰择其一进行阐述,尚没有形成系统的、完整的理论研究。对司法 工作者如何处理倩与法的冲突,如何培育内在的司法品格乃至从伦理的角度塑造 对法律的信仰等问题也很少涉猎。 在国外,学者们多从法律与道德这个角度进行探讨,对于司法伦理的研究, 基本是涉及公平、公正的问题,以及司法程序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思想史上, 亚里士多德曾对矫正正义作过研究。在尼可马科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说: “其余一类是规范,它生成在交往之中,或者是自愿的,或者是非自愿的”。西方 学者罗杰科特威尔、帕森斯和涂尔干等人,主张法律从属于道德,社会应通过 法律来强化道德规范体系,司法本身内在地具有伦理性质。著名法学家波斯纳、 博登海默等人都非常关注司法机关及其人员的伦理道德对司法行为的影响,认为 司法伦理对于行使着解释和执行法律权力的司法人员来说,对其运用法律的过程 起着重要的作用。博登海默认为,法官的情绪、直觉的预感、偏见、脾气以及其 他非理性因素决定着司法判决。 两波斯纳认为:“如果将法官总是努力追求惟一 正确的答案,而不是在个人的价值和偏好的影响下运用裁量权这样种所描述当 。【美】博登海默( 邓正来译) :法理学法律哲学和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 9 9 9 年版,第1 5 3 1 5 4 页。 i 真,那将是一个错误。”回无论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他们的研究均表现出异 曲同工的趋t 酗即由法学领域向伦理学领域的迈进。这对法学和伦理学两门学科 的渗透研究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司法伦理在法制国家实现的过程中有其重要意义。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 义法制国家的过程中司法伦理是实现法治目标的重要保障。司法主体的行为需要 司法伦理进行评判和规定,我国司法伦理建设还需要做出进一步努力。为此,本 文拟从以下几个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论述: 一、司法伦理之必要性:司法活动的价值目标体现了社会对司法活动热切的 价值期待。司法伦理是良法实现的重要环节,是社会公正的最后屏障,可以保障 和谐社会的构建。我国法律适用的现状呼唤着司法伦理。 二、司法伦理之具体表征:司法腐败在我国司法领域乃至其他领域都造成不 同程度的危害,对司法的权威乃至法律的权威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我们要远 离司法腐败,遏制司法腐败以树立司法权威。公正是实现法律价值目标的一种路 径,在法治国家,我们需要追求司法公正来保障法律适用过程的正当性,司法人 员要服从法律的权威,确定法律信仰,以保证公正司法。 三、司法伦理实现之路径:鉴于我国司法领域出现的种种问题,我们应当致 力于培育司法工作者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关注法官的角色伦理建设;要构建司 法伦理实现的制度保障体系,保证司法机关内部和外部的独立;优化司法伦理实 现之外在环境,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司法文化,加强舆论监督,力求把 司法伦理建设提高到一种高度上来。 文章主要采取文献法、逻辑分析法、理论分析法、系统分析法、理论联系实 际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本人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搜集了不少法律和伦理学两 个学科的资料,曾对西方法律思想家阿奎那的法律伦理思想作过研究,认真研读 原著,力求对论文的写作提供理论基础。已有法:自由意志的定在读黑格 尔的( 法哲学原理) ,发表于江苏社会科学( 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 0 0 6 年第l 期。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提出了前人很少涉及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的 论证,将学理与实际相结合,从一个全新的视角进行阐述,从伦理的角度对司法 活动进行评判:言及了司法环保意识的论题,为法律伦理学的发展,尤其司法伦 理制度的建设以及司法实践等都将产生重要意义。 。【美l 波斯纳( 苏力译) :法理学问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 9 9 4 年版,第2 4 0 页。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 、坚持以“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从事研究工作。 2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 成果。 3 、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 4 、本论文中除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夕 ,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 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5 ,其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 了谢意。 作者签名:黜当 日期:勘龋2 璺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南京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 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 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 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a 垫建耋 日 期:递冱豆2 盟 第一章司法伦理之必要性分析 在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公民对司法活动寄予了热切的价值期待,司法活 动的价值目标也在于满足公民对司法活动的伦理要求。良法的创制只是实现了应 然之层面上的法,要将其转化为实然之层面上的法律则需通过司法活动来完成。 司法伦理则是社会对司法工作者在法律适用过程中行为具有应然意义的规定。目 前,我国法律适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缺憾,如司法人员的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刑讯逼供事件还时有发生,司法腐败现象尚有蔓延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通 过司法伦理的构建来弥补。作为社会公正的最后屏障,司法伦理是构建和谐社会 的有效保障。为此,我们有必要进行司法伦理建设。 第一节社会对司法活动热切的价值期待 司法活动作为法律价值实现的必经环节,在法制国家的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公正是法律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这种目标的实现唯有通过司法活动才能完成。 因此,公民对社会公正的要求便寄托于司法活动之价值期待上。 1 司法活动的价值目标 作为法律运行的最终环节,司法是为了实现法律的终极目标,变纸上的法为 现实中的法,将应然的法转化为实然的法,从而为公民所遵守,以保障法律运行 过程的完善。司法活动被认为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作为伦理主义的价值, 公正价值是司法活动的理想和追求,是一种先验性的价值,更是法律价值实现的 路径选择。从价值的功能特性上看,公正是司法的目的性价值,公正表明司法自 治的性格,要求其不受外来干预。 法治的价值最终通过司法程序的公正和完善来实现。司法程序的公平、公正 是实现司法价值的有机载体。没有司法公正,就无从谈起法律正义的实现。而司 法公正的实现需要司法伦理的保障才能完成,失去了司法伦理的有效保障,难以 实现司法的价值追求,法治的价值也将受到威胁。因此,司法伦理的必要性还在 于其对司法价值的贡献。 2 公民对司法活动的伦理要求 法治构成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的终极目标,市民社会则是法制现代化的重要 基础。市民社会“就其一般意义而言是指社会中各个个人、私人利益关系的总和, 它是国家政治生活之外的所有社会秩序和社会过程,它通常只有在把政治国家当 作自己的参照体系时才有意义。市民社会代表私的领域,而政治国家则代表 公的领域。” 恩格斯说;“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 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 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 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 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 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在黑格尔那里,“市民 社会,这是各个成员作为独立的单个人的联合,因而也就是在形式普遍性中的联 合,这种联合是通过成员的需要,通过保障人身和财产的法律制度,和通过维护 他们特殊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外部秩序而建立起来的。 法治并非仅仅是依靠法律 来治理社会所形成的一种社会秩序,而是包含自由、平等、公正等价值内核,且 对个体的独立价值的尊重。个体的自由是法治追求的最终价值目标。个体自由的 实现通过政府的行为来完成。在法制现代化进程中,个体对自由的诉求则体现为 对法治目标的实现,对法律适用过程的伦理追问。 扬善惩恶是道德和法律的两种不同的价值追求,但最终都是为了营造良好的 社会秩序,为了维护民众的公共利益,也才能维护好个人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的 最后一道防线就是法院。老百姓把法官当成法律的化身,对司法人员的期望值非 常高。他们将实现公平正义的全部信念,都寄托在司法人员身上,将法律情感融 合于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之中。一旦司法程序上出现了漏洞,将直接导致司法公 信力的下降,有损司法的权威性乃至法律的至高无上性。“一种行之有效的法律 。俞可平:社会主义市民社会: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增量民主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 0 0 3 年 版,第1 9 6 页。 o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1 9 7 2 年版,第1 7 0 页。 o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 9 9 5 年版,第1 7 3 页 2 制度必须以广泛的接受为基础,而相当数量的不满与反对现象的存在则标志着法 律的病态而非常态。”。因此,司法伦理需要对司法活动的应然意义作出规定,司 法伦理的构建能够且必须满足公民对司法活动的价值期待。 第二节司法伦理与良法之实现 良法的创制,是法律运行的首要环节,为法律的正义提供了理论前提。良法 的实现,则需要通过司法活动这一法律适用过程来完成。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一部再好的法律也难免有其不足之处,需要司法阶段的伦理诉求来弥补和完善这 种不足。司法伦理成为良法实现之路径的重要选择。 1 良法实现之重要环节 我国依法治国的实践过程也就是良法体系的运行过程,这一过程以立法为逻 辑起点,因此,我们所创制的法律应当是良法,是善法。法的价值应包含三个方 面的内容,即法的应然价值、法定价值和法的现实价值,但良法的创制只是将法 律通过法定程序确立下来,是表示人们行为之应该的“纸”上的法,法的应然价 值通过立法活动转化为法的法定价值,通过司法活动和公民的守法活动转化为现 实价值。要将这种纸上的应然之法转变为现实生活中的实然之法从而为人们所遵 守,需要通过司法活动来实现。而司法活动能否实现这种转化,司法工作者的素 质就成为了必要条件。 2 良法实现与司法伦理 道德价值对于法律界的价值来说,具有价值上的优先性,而司法伦理则是社 会对司法工作者在法律适用过程中行为具有应然意义的规定,是对司法运行过程 中的一种伦理审视、价值导向。在法律思想史上,思想家们围绕法的善与恶进行 了长足的辩论,但对司法者来说,不管是良法还是恶法,都应当无条件地执行。 因为,法的创制和废除在立法阶段就已完成,司法阶段要解决的是如何更好地贯 彻和执行所立之法,这是司法伦理的一种要求,也是实现法律价值目标的应然所 。【美】博登海默:法理学_ j 去哲学及其方法华夏出版社r1 9 8 7 年版,第3 4 1 页 3 趋。 一部法律的制定,必定是与当时的时代要求相符合的,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 政治体制的改革,法律难免有滞后性的特点,甚至有违常理。因而许多地方大刀 阔斧的司法改革也向人们展示了这种司法领域“与时俱进”的要求,更为突出的 表现是有些改革已突破了原有的法条。从司法伦理角度来看,这无疑需要从深层 次来理解司法改革之当为与不当为。司法工作者作为法律的执行者,有义务维护 法律的权威。诚然,有些法律条文不在情理之中,但司法者除了法律以外就没有 别的上司,他需要恪守工作职责,忠于法律精神,在其权限范围内行事,而不能 超越法律的范围。否则,就难以实现法律的价值追求,难以体现司法的正义性。 司法公正也就无从谈起。如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司法厅副厅长杨翔所言,法律 不是灵丹妙药,道德情理不可忽略,但法官考虑“情”和“理”必须以不违法为 基础,对于法律有了“死规定”的,法官必须严格依法办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 还考虑“情理”,就没有合法性可言了。不公正的司法可以损害公正的立法。因 此,司法人员在情、理的冲突之间作出权衡时,应当考虑到法律的权威性,不能 突破法律原有的框架。 第三节社会公正的最后屏障 公正作为一种价值形态,自古以来就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理想的法的价值目标。 现实生活中不公正的现象容易扰乱社会秩序,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不利影响。不同 的利益主体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和纠纷,人们往往借助于法律的途径来解决现实生 活中的不公正。法律的适用过程便成为公民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司法伦 理是社会公正的最后屏障,需要被不断地完善以保证法律程序的正常运行。 i 公正与法律价值之追求 法律价值是道德价值的一种转型,就如法律规范是道德规范的一种转型一 样。法律是社会公正之术,是正义、公平、公正的体现。公正是千百年来有识之 士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模式,是法律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这种追求在立法过程 中已经得到了体现,但需要通过法律的适用活动来保证实施。作为一种理想模式, 4 不公正是社会常态,因此人们对公正的追求是永远的和长期的,面对不公正,人 们唯有寻求法律救济,通过司法活动来实现对公正的追求。罗尔斯认为,正义有 两种原则,第一个原则:每个人对与其他人所拥有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 的,类似的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第二个原则: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 等这样安排,使它们( 1 ) 被合理地期望适合于每一个人的利益;并且( 2 ) 依系 于地位和职务向所有人开放。国在康德那里,正义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中所产生 的一种美德。正义又可以分为“普遍的正义”和“个别的正义”两种。个别的正 义又分为分配的正义( 求得比例的相称) 和平均的正义( 人们之间的平等关系) o 。博登海默认为,民主制的国家中,分配正义通常是由人民选举的立法机关来 执行的。当分配正义的规范被一个社会成员违反时,平均正义便开始起作用。即 通常由法院或其他被赋予司法或准司法权力的机关执行的。为此,正义的实现便 顺理成章地由司法公正来完成。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司法上就表现为司法公平,即司法机关及司法人员依 据国家法律规定的程序,将国家规定的实体法按照公平原则和合情合理原则运用 于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的时候,或在法律没有规定时,按照社会公认的理念来处 理司法活动中的人和事的时候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公平的价值观念和一种公平的 司法实际效果和社会效果。 司法公平是走向司法公正的必经阶段,也是追求司 法正义的路径选择。 2 社会公正的最后屏障 法律是因为道德对调整人们关系已无能为力时而产生,是统治阶级为实现统 治目标的一种手段。列宁曾指出,宪法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法律对自由的 确认和保障是通过把应有的自由提升为法律权利而实现的。司法伦理意指与司法 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并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准则和规范;是建立在对于司法 官的职业特色清楚的意识基础之上的一套行为准则。作为司法伦理的价值基础,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舨社,1 9 8 8 年版,第5 6 页。 o 张宏生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8 3 年版,第4 i 页。 o 刘作翔等著:法与公平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 9 9 5 年版,第1 0 5 页。 5 公正是法律的基本出发点,是司法实践追求的最重要价值目标,也是司法伦理问 题的精髓所在。司法伦理的基本原则是惩治罪恶,扶持正义。司法公正是这一基 本原则在法治实践中的贯彻和实施。司法公正涵盖于整个司法行为和司法过程, 其含义有三:适用法律的平等,诉讼程序上的规范,判决结果上的公平。从理论 上讲,司法公正的内在要求是:在法律活动中,处于法律关系中的主体无须通过 任何非正当的手段便能依法受到司法机关及其人员的公正对待。司法公正要靠司 法机关及其人员来实现,因而司法伦理规范是实现公正的重要保障。要实现司法 伦理的基础价值,司法机关及其人员必须做到行为上的廉洁,刚正不阿而且中立 超然。 从理论上看,自由裁量权以及法治自身难以克服的瑕疵,要求司法人员有较 高的伦理道德水平。自由裁量的存在,法律条文中的一些模糊的表达,有赖于执 法者个人的把握。法治活动的运作离不开入的因素,好的法律也不会自动产生效 能,需要高素质、廉洁公正及理性的司法人员来操作。司法人员自由裁量行为合 理与否影响着司法公正的实现,而司法人员自由裁量行为合理性的主要依据是司 法人员的价值观以及伦理道德水平,因而司法人员的伦理道德是实现司法公正的 必然内容。研究司法伦理,构建司法伦理规范,建立司法伦理机制,重视司法伦 理教育,加强司法人员的道德自律,这对于提高司法队伍整体水平和培育当代合 格的司法人员,增强他们的伦理信念,提高司法实践水平、实现司法公正具有重 要意义,并有利于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和司法人员道德人格的自我完善。 第四节和谐社会之有效保障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必须 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 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社会。要实现民主法治、保证公平、正义,就需要司法伦理这一外在机制得以保 障。和谐社会是司法伦理追求的价值目标,司法伦理是和谐社会的有效保障,二 者相得益彰。 6 i 法治与和谐社会 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式,它强调法律在实现社会治理和国家管理中的地位、 作用及其权威性。法律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旨在调整不同群体的利益关 系。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今后相当长时期内追求的理想模式,其实现需要通过 一系列的内在和外在的保障来实现。如政治体制的改革、人文精神的发展、道德 手段的调节等。而法律手段必不可少,因为法律具备刚性的特点,依靠军队、警 察来保证实施。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法律的外在保障。 良好的社会秩序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 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法律是实现正义的手段,正义也是法律所追求的 价值目标。因此,法律是和谐社会的保障,通过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和实现社会 正义来实现。将民主法治置于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首位,是对民主法治价值与功 能的科学认识,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谐社会的涵义,正确处理法治与和谐社会的 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法治是和谐社会的保障,和谐社会 是法治的价值追求。正确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维护法律的权威乃至国家 的权威具有重要意义。法律的正义以公共利益最为必要的,其真正原因在于法律 的目的就是( 国家或政府的) 公共利益。作为和谐社会的核心要求,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也是法治的终极价值目标。而这种目标的实现,只有通过法治的保障才 能得以完成。 2 和谐社会之司法保障 国家的目的应该是为了社会的和谐、共存而奋斗。傅立叶曾指出,“和谐制 度”是比资本主义更合理、更高级的制度。回康德曾把法律定义为有个人的自由 能同所有其他人的自由相和谐、共存的总和。 西塞罗也说,“法律是正义与非正 义事物之间的界限,是自然与一切原始事物之问达成的一种契约;法律和自然的 标准相符合,构成了对邪恶予以惩罚,对善良予以保卫,才是真正的法律。” o 谷春德,吕世伦: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 9 8 1 年版,第3 2 1 页。 o 博登海默:法理学一法哲学及其方法,华夏出版社,1 9 8 7 年版,第1 7 2 页。 7 。制度的建立,就需要有外在的机制来保证其正常运行。为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为了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共生,司法需要进行必要的社会秩序的调整,将社会中的 激烈矛盾和利益冲突转化为具体的诉讼问题,通过法定的程序得以解决。一部法 律的制定,不管立法者在创制时的考虑如何周密,其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 总难以避免和社会生活的脱节甚至与社会主导道德价值的背离。因此,法律的滞 后性就决定了需要通过道德的审判来进行“补偿”,需要通过司法人员合理地适 用法律来弥补立法阶段的种种不足,这不仅是维护法律权威的需要,也是和谐社 会实现的必要条件。2 0 0 6 年1 0 月1 1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 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 调,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 法保障。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设公正、 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挥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 为此,我们必须推进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积极稳妥推进司法 体制改革,着力解决司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难题,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 务公开、执行信息公开等司法公开,加强司法工作监督。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探 索农村公益法律服务的办法,加大司法救助投入。 执法者作为法律的维护者与代表,往往有着不可抹去的威严。但在构建和谐 社会的今天,执法人员不再僵化法律的精神,而是用人性化司法去关怀民众的心 理,用伦理的精神去指导实践活动。如重庆检察官在侦查过程中,如发现犯罪嫌 疑人家中的老人、小孩及病人在场的,可暂不进行搜查和抓捕。这是重庆今年探 索的一种体现人性化的办案措施。除此,对于小额受贿又主动自首退赃的,可不 起诉。孩子的心灵天真而难以容忍罪恶,老人因心理脆弱而无法目睹承受不了的 分离。所以,在执法的过程中,能够考虑到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以及老人病人的 心理状态,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稳定,是向人性化法制化社会迈进的一大步。 同样,司法改革步伐的加大,也证明了我国司法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的紧密联系。 。西方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8 5 年版,第5 9 页。 8 2 0 0 7 年1 月1 日起,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死刑案件核准权,这充分体现了中 央是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 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在司法领域内实施的重大改革,体现了司法审判 制度中的生命关怀,是从司法制度上落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宪法原则 的重要措施,是履行国际人权公约的重要方面。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死刑案件 核准权后,也必将严格执行法律,促进社会和谐。 第五节法律适用现状之缺憾呼唤司法伦理 目前,我国司法过程中,还存在着种种缺憾。司法主体的司法不公,司法人 员的构成状况不够理想,部分司法者素质的低下以及司法独立的不完善等,这些 问题的存在对我国的司法实践以及司法的权威性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此,我 们有必要进行司法伦理建设,以应对此种难题,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1 法律适用现状之缺憾 中国司法工作在推进改革开放,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调节各种社会 关系,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2 0 0 2 年7 月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 事实证明法官队伍整体是好的,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但不可否认法官队 伍现状离党和人民的要求仍有相当的差距,法官队伍整体素质尚不适应形势和发 展的需要,违法违纪现象还时有发生。判案中以权谋私,人情大于法的现象也不 鲜见。“有的检察人员违法违纪办案,甚至以案谋私、贪赃枉法。” 总之,当前司 法伦理还有不少问题: 首先,司法独立受损。所谓司法独立是指司法人员在进行司法活动时拥有独 立性和自主性,除服从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之外,不受外界任何组织或个人的法外 干预:司法权由司法机关专门行使,司法组织和司法人员依法独立行使司法权。 司法独立又称审判独立,是现代法治国家普遍承认的一项基本法律准则。司法独 。韩杼滨: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法制日报,2 0 0 3 年3 月2 3 日。 9 立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外部独立,即司法机关相对于行政机关、社会团体的独立; 二是内部独立,是指司法人员的独立。就外部独立而言,要解决国家权力关系 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最主要的问题是行政机关的权力干预。 在我国司法独立原则有着宪法和法律的基础。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已经肯定 了司法独立原则,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以及人民法院组织法等 多种法律分别对司法独立原则进行了规定。因此,司法独立原则在法律体系中发 挥着其特有的功能。但目前,我国司法独立的现状尚还不尽人意。比如,人大对 司法的监督机制不够健全:传统的行政、司法体制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行政 权与司法权不分离的古代司法文化,一定范围内影响着我国司法独立的实践;受 行政本位思想的影响,司法机关的建设不够健全等。因此,我们应该致力于司法 独立制度的完善,从制度上保障司法的独立性,从程序上保证司法的公正性,从 行为上规范司法人员的公正执法、司法。 其次,司法腐败现象尚还严重。据载,2 0 0 4 年5 月,时任湖南省高级人民 法院院长的吴振汉和l o 多名法院庭局负责人、法官因严重违法违纪先后东窗事 发;2 0 0 5 年至2 0 0 6 年,安徽省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爆发“腐败窝案”后,又 相继爆发了三任院长“前腐后继”的惊人案例。同期,武汉中院两任院长腐败落 马、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1 名副院长和4 名法官因涉嫌受贿被逮捕、甘肃酒泉“拿 下”9 名法官的新闻又接踵而至,让人大跌眼镜。2 0 0 6 年1 1 月,甘肃酒泉市肃 州区人民法院传出消息,该院9 名法官、法警因在办案过程中营私舞弊,为他人 谋取非法利益而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其中6 人被取保候审,该院院长也因此被 停职。回司法程序作为在和平时期社会公正的最后屏障如果放任不公、司法腐败 继续蔓延,社会公正则无从谈起,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便没有保障。 再次,刑讯逼供事件时有发生。刑讯逼供是我国法律所严厉禁止的行为,但 在司法实践中,这一犯罪行为却频频发生。余祥林案之所以能够出现“喜剧”性 的转机,其背后则暴露出了刑事司法过程中的刑讯逼供问题。若不是余祥林妻子 。高福生:法院。腐败群发”凸显体制病灶,h t c p :伽粕c h 乳g r n w c n ,s h o 砒雒p x ? j d = 2 0 9 6 1 0 的突然出现,改变了事实的判定,余祥林也只能就此定板,而其间的刑讯逼供问 题也只能随着案件的结束而不见天日。 最后,司法人员道德素质参差不齐。司法人员的道德素质直接关系着司法的 公正与否,直接影响着司法价值目标的实现,更是对司法权威的一种考验。司法 人员的道德素质,应该说总体上是好的,但是还有许多差强人意的地方,侵蚀着 司法领域的公信力。在我国现阶段,司法人员道德素质的参差不齐,不能达到公 民对司法活动所诉诸的伦理要求,法官的整体职业道德水平仍强差人意。正如最 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杨指出的,人民法院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有的问题还相当严 重。有法官办关系案、人情案,甚至贪赃枉法,特别严重的是个别地方发生了高 级法院院长严重违法违纪行为,玷污了法官声誉,损害了法院形象;有法官缺乏 职业道德,审判作风差,对当事人摆架子、抖威风,相互推诿,偏听偏信,草率 定论。 2 法律适用现状之感观与司法伦理 法律适用现状的种种不良表现,不仅违反了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更是破 坏了人们对法律的信仰,法律的公信力下降,冤假错案由此产生,往往成了屡禁 不止的一大顽疾。司法人员的道德素质直接影响着司法机构的办事效率,影响着 司法程序的合理性,关系着人民的切身利益。司法人员道德素质的参差不齐,昭 示着司法伦理建设的势在必行。要改变法律适用中种种缺憾的现象,需要进行全 面的思考和努力。可以通过国家政治体制的改革,健全制度的保障,但也需要司 法伦理的建设,强化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因此,不可或缺的是司法工作者自身的 道德素养。需要完善司法独立制度、避免刑讯逼供、规范司法主体的行为,提高 司法人员的道德修养等。 第二章司法伦理之具体表征 道德是社会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具有社会效用( 亦即利害人己) 的行为应 该而非必须如何的非权力规范;道德所规范的是一切具有社会效用的行为,便决 定了道德只具有最弱的强制性:舆论强制。道德与法律自古就有着不可分割的 密切联系。司法是享有司法权的专门机构运用国家司法权进行裁判监督国家法律 实施的一种特殊执法活动,其主要职能在于依法解决争端。因为善法、良法如果 不能得到公正并且有效率地执行,法的正义价值也就不能得到体现。从实施手段 上来看,法律依靠外在强制力量来完成运行的过程,而道德则主要靠内在的自律 来实现。司法伦理的要义就在于用伦理理念去规制司法实践活动。所以,司法活 动也应受到伦理规范的约束,以保证法律执行之正义。 第一节远离司法腐败 司法就是一种以特有的方式强化权利义务观念、保障权利实现的制度和秩 序。国司法腐败是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背离了公正、公平、秉公执法的原则, 为谋得私利而去滥用职权的行为。司法腐败是一种权力腐败,是司法实践中出现 的司法权力政治特权化和私有化现象。它是产生于特权运用中的法律不公,是司 法界内法律运作过程中的一种交易,是司法人员的腐化变质,是权力腐败的重要 表现之一,其本质是权力的异化,执法者变成了违法者,它是国家赖以存在的重 要职能部门的腐化变质。国应当指出,司法腐败是司法人员的个人行为,属于司 法机构的外部环境,发生在司法权力的运作行为过程之中,它代表了权力腐败的 一种类型。在司法领域内,部分司法人员往往借助于司法自由裁量权,与当事入 进行权钱交易;而在司法自由裁量权之外则以直接违法的方式与当事人进行权钱 交易。另外,还需说明的是,司法腐败的主体可能是法官,也可能是法庭或法院。 o 王海明: 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 0 0 2 年版,第1 1 2 页。 o 高洪宾:谈法官伦理之构建,人民司法,2 0 0 2 年第3 期。 o 刘玮:有关司法腐败的深层思考,理论界,2 0 0 4 年第2 期。 1 2 对于法官而言,他可以通过收受贿赂而达到追求个体利益的目的。法庭或法院作 为司法机构则以司法权力作为交易的筹码以追求其团体利益。 1 司法腐败:法治运行的障碍 司法腐败问题自古以来就有着形色各异的表现,为每一个时代的人们所痛心 疾首,危及到法律的尊严,损害社会利益,助长其他形式腐败的产生,导致社会 不稳定。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历史事实证明,官吏的腐败,司法的腐败,是最 大的腐败,是滋生和助长其它腐败的重要原因。由此,从古至今,从上到下,人 们对司法腐败问题可谓痛心疾首。 司法腐败现象的出现并非一日之事,而是有着深刻的根源的。马克思韦伯 曾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中指出:“任何一项事业背后,必须存在着一种无 形的精神力量”。由于中国缺乏独特的司法伦理,或者说司法伦理的构建尚不健 全,为司法腐败提供了可乘之机。传统中国司法伦理与行政伦理合二为一,行政 长官兼理司法权的习惯构成了当代司法必须面对的一种文化背景。司法权与其他 权力之间只有分工的不同,而对权力的属性没有严格的区分。同时,司法权的运 作技术没有实现真正的专业化,这就容易导致司法腐败现象的产生。司法腐败生 存的土壤在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腐败现象e t 益猖獗,腐败领域渐趋广泛;司法 人员抵挡不住权钱交易的诱惑,高官们为逃避法律的惩罚,行贿受贿,腐败领域 也由商品流通、资源配置、生产要素市场,向政治司法领域发展。中国传统的贪 腐文化容易产生负面影响,礼尚往来原本是一种传统礼节,却容易演变为人情之 间措手不及的恶性循环。仅清王朝的2 6 8 年中,一、二品官员因为贪污被判刑的 就有1 5 7 人,其中判死刑的6 8 人。 司法是对法律价值实现的一种实践过程,如果在这一实践过程产生了不公的 现象,将是对法律价值的一种扭曲,对正义的一种亵渎。1 9 4 7 年1 1 月1 0 日, 即全国司法行政检讨会议开幕后的5 天,大公报发表的张毓鹏当前司法的 瘫痪现象一文中就指出:现在一般人民对于法院裁判,每认为失入失出的情形 很多,特别是第一审,除了法官学识的水平低落是一个原因外,外间对于法官的 风纪都啧有烦言。一个民主的国家,贪污的情形连司法界不能幸免,那是法治根 本破产,自然一切都无从谈起了。原沈阳市中级法院贾永祥院长曾忏悔道:思 想道德防线一破,邪恶就如洪水般冲来。一句忏悔之言足以道破司法腐败的潜在 危害性,司法腐败是邪恶的代言。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连司法 机构都出现严重的腐败现象,其他机构的“效仿力”就可以想象了。如果连司法 人员都无法约束自己的行为,都不能惩治内心的“小恶”,那么他还如何能够治 理社会的“大恶”昵? 可见,司法的清政廉洁在社会中的地位非同一般,在维护法律尊严的作用上 不容忽视。司法腐败冲破了维护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使人民群众寄予保护 合法权益的最后一线希望破灭,导致民众质疑司法机关,失去对国家法律的信任 和尊重,法律不能被普遍遵守,法律的尊严与威力下降。司法腐败直接动摇着法 律权威,法律权威是国家权威的基石,若法律权威被破坏,国家权威就受到威胁, 社会将处于不稳定状态。司法腐败阻碍依法治国的进程,恶化司法环境,侵蚀了 司法人员的道德心理,危及着司法的权威性。 2 遏制司法腐败树立司法权威 司法权是一种国家权力,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失去约束 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专横和腐败。最高法院肖扬院长曾指出,不能牺牲公平和 正义来求得短暂的和谐,司法腐败践踏法律尊严,损害司法权威。腐败的最终结 果是使社会处于不公正的无序状态。我们必须遏制司法腐败,树立司法权威。 司法是通过适用法律来调整和恢复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过程和机 制,所展示的权威具有一般社会现象的属性。法治的核心在于树立法律的权威。 一种法律要具有权威性,这个法律必须有一种合乎理性的基础,只有在这个时候, 法律才是有权威的。o 良法的创制,已经赋予了法律以形式上之应然的权威性, 而将这种应然秩序转化为实然之应该,则需通过法院的法律适用过程得以实现。 司法权威即是指司法机关和司法裁判应当享有的公信力,它是建立在法院和法官 。张仁善:司法腐败与社会控科一以南京国民政府后期为个案的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 0 0 3 年第3 期。 。吕世伦:现代西方法律学流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杜,2 0 0 0 年版第2 3 3 页。 1 4 的理性裁判的基础上,是司法程序能够有效运作并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前提和基 础,它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但更重要的支撑是理性的程序架构与规范保障的裁 决机制。司法权威关注的是社会主体对司法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和认同程度,是 司法本身发展规律的内在反映和要求。司法的权威性意味着司法裁判具有的内在 说服力和外在强制力得到当事人和其他社会主体的支持和服从,源于法律的权威 性而又服务于法律权威。司法权威不仅仅要求观念制度建设的权威性,更要求司 法程序运行的权威性和不可侵犯性。制度的制定只是表明了目标的指向性,是一 种将来时态,而制度的实现和程序的正当才是实现了目标的完整性,是一种进行 时态。只有确保进行时态的公正、公平,才能保证结果的正义性。 因此,我们必须遏制司法腐败,根除司法腐败的基础,树立司法权威。首先, 我们需要树立新的法治观念,强化民众的权利意识。法律在本质上是对专制权力 行使的一种限制,它试图通过将秩序与规则性引入私人交往以及政府机构运转之 中的方法而在无政府状态以及专制政治之间维持一种折衷或平衡。权威是外在 的强制与心理认同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服从者对被服从者的内心确信和被服从者 所具有的反抗者外在强制能力的有机统一。我国古代社会主要以“德主刑辅”、 “礼法并用”等为立法指导思想,现代意义上的民法在中国古代社会从来就没有 出现过,现代民法中的基本理念如主体平等、契约自治、权利与义务对等等都是 在近代中国才从西方国家逐步渗入,需要一个长期的培植过程方能深入民心,“一 种观念的树立,一种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而缺少民法传统在 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缺失真正意义的法治和平等观念。在古代社会,法律的作用 并不是用以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而是作为统治和压制民众的工具,这种法律工 具主义的文化传统不可能孕育出法治的精神,却为特权者法外行事、法外牟利预 留了空间。 其次,强化司法主体的道德自律。司法腐败的主体表现为司法机关、司法人 。【美1 博登海默:法理学一法哲学及其方法t 邓正来、姬敬武译,华夏出版社,1 9 8 7 年版,第2 2 4 页。 o 季金华:司法权威论( 序) ,山东人民出版社,2 0 0 4 年版,第4 页。 o 江泽民: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人民日报1 9 9 6 年2 月9 日。 1 5 员以及其他执法人员。固然,司法腐败有着不可忽视的客观原因,但从辨证唯物 主义的观点出发,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司法机构的外部环境对司法腐败 的产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关键是司法主体的自律意识不强。有学者指出,腐 败行为的根本动因不在于一个人的权力大小,关键在于权力主体的道德意识、道 德良知,自我的约束力以及整个权力的运行环境如何。肖扬在2 0 0 7 年1 月5 日 召开的全国高级法院院长会议上指出,法官最大的耻辱就是枉法裁判。一个对法 律不忠的人、一个法律的背叛者,是没有资格担当法官重任的。在一定时间内, 法律是一成不变的,而法律关系则千变万化,法律本身也存在不尽完善的地方。 法官不应该满足于做法律条文的复印机,法官不仅要模范地遵守法律,而且要善 于运用法律意识和法律思维创造性地执行法律,法官不仅要服从现有的法律,更 要服从法律的基本价值正义和良知。 第三,完善司法体制建设,让司法腐败无机可乘。2 0 0 6 年1 0 月1 1 日中国 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完善 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推进司法 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挥司法维 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