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反思总结的诗句_第1页
关于反思总结的诗句_第2页
关于反思总结的诗句_第3页
关于反思总结的诗句_第4页
关于反思总结的诗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1 关于反思总结的诗句 关于古诗教学的经验总结 培根说: “ 读诗使人灵秀。 ” 古代诗歌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小学语文教材中那些语言清新、情趣盎然的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这些诗歌既是我国古代诗人诗作的名篇,又是众多诗篇中朗朗上口的佳作。古诗的特点是短小精 悍,锤炼的语句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一首好诗本身就是一曲美妙的音乐,一幅优美的图画,一段精彩的叙述。古诗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去理解诗中的情,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从而欣赏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学习古诗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到我国古代文学的基本常识和历史,而且也丰富了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提高了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受到美学的熏陶和感染,进而提高其审美塑美能力,不断塑造其人格魅力。但是,如何让古诗走近学生的生活,走进他们的习作呢 ?我进行了实践。 一、营造诗化环境。 2 / 31 课堂是孩子接受知识的主阵地。诗化课堂,让小学生在琅琅书声中走进古诗。在教室黑板上的 “ 每日一诗 ” 处书写浅显易懂的古诗, 如静夜思等,坚持课前 2 分钟吟诵古诗, 让古诗的吟诵声充满校园,成为学校的一道独特风采。在古诗教学上,教师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的原则,将语文双基教学,思想教育同古诗文诵读 教育有机统一起来,和学生一起进入 “ 角色 ” ,一起进入 “ 状态 ” 。如诵读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体验 “ 成功的道路没有尽头 ” 这一哲理 ;读 “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 感受朋友间的情谊 ;读 “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 欣赏音乐的美 ;读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洞察绘画的美 在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的氛围中,增长文化知识,提高审美情趣。 二、在品读中促写。 古人云: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 。诗歌教学在我国古代是教学内容的主要形式,特别是对儿童来说,学习诗歌,掌握理解诗歌对于以后的学习发展意义重大。诗歌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口语化通俗化,适合儿童学习语言初期的要求,诗歌的语言凝练、节奏鲜明、韵律和谐、富有音乐美,又适合儿童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要求。因此,学习好古3 / 31 诗对于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着独特的意义。毛泽东同志提倡: “ 学以致用 ” 。叶老也指出: “ 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加强运用。 ” 掌握 古诗后的实践运用,不是超过古诗教学的范畴,而是古诗教学的延续。如,我在教学清平乐 村居古诗时,在师生共同理解、品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创造性地把诗的意境写一写。 学生李溢明写道: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地环绕着小村庄,向远处流去。小溪两岸长满了碧绿的青草。一阵微风吹来,小草乐得弯下了腰。小溪旁,有一个低小的茅屋,一棵高大的柏树长在茅屋的左边,给茅屋前洒下一片阴凉。屋后长着一片浓密的小竹林。古人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看来茅屋的主人是知道这句话的。围绕茅屋的篱笆旁长着几株南方特有的芭蕉。低矮的屋檐下,一位白胡子 的老爷爷,双手握着拐杖,向前探着身子,用吴侬软语和老奶奶说笑,老奶奶一面缝着衣服,一面和老爷爷聊天。老爷爷笑着说: “ 今年真是风调雨顺,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 ” 老奶奶也笑眯眯地说: “ 秋天,卖些粮食,扯些布给孩子们每人添一套新衣服。 ” 他们有说有笑完全陶醉了,全 然不知周围发生了什么事。小溪的东面 ,他们的大儿子正在黄豆田里锄着杂草,期盼着黄豆快快长大。他头上的草帽也挡不住太阳的热浪,汗水一个劲的向下流。二儿子坐在屋前4 / 31 的地上用竹片编织鸡笼,他正神情专注的为小鸡们编织一个新家。最淘气的小儿子趴在小溪旁的树阴下,一面望着满池盛开的荷花,一面剥剥手中的莲蓬,把莲子放进嘴里。多么美好的童年生活啊 ! 让古诗文走进学生的作文,让学生的作文能焕发出一种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诗性美,让学生在古诗作文的练习中真 正感受到写作的独特乐趣,领略语言的美感,对于整个语文教学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创收。 三、感受古诗妙用 一次,中午就餐时,有位同学把整盆的饭随手扔入垃圾桶里。我知道后,没有在同学面前点名,而是让大家当一次 “ 小老师 ” 。结果,同学们不约而同地背了首锄禾,那位同学也惭愧地低下了头,看到这微 妙的变化,同学们真切地体会到了诗的 “ 妙用 ” 。 学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古诗文之后,在习作中会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写到学习会不由自主地想到: “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写到春雨会情不自禁地想到: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写到白雪会触景生情地想到 “ 忽如一5 / 31 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在诗源中汲取营养。 当学生在古诗学习乘风破浪时,得到的不仅仅是一种享受,一种积淀,更是心灵与诗歌的融合,生命在诗歌的滋养中得以鲜活的成长。 关于古诗句的研究报告教学反思 本次习作内容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新增加的实践活动形式,教学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让学生了解自学诗句的一般方法;二是了解研究报告可以写什么。这样的习作形式对学生对我头一遭,在备课时心里就没有底。 我认真研读了教材中提供的范文谈谈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只有 150 字,觉得写的还是比较浅显的,层次很分明,便于仿作:首先介绍两句诗出自何朝何代哪位诗人的什么作品,再抄 录全诗,接着重点阐释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的诗意,体会诗中表现的精神、说明的道理,最后揭示名句对现在人们的启示和激励作用。 我又仔细琢磨了教材提供给学生作为学习研究内容的五组诗句,感到有点难,有的原文篇幅太长,如苏轼的水调歌头 /中秋;有的6 / 31 是含义太深,三年级孩子品不出其中蕴含的哲理,如苏轼的“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虞世南的 “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 。我决定本次研究对象不局限于课本中例句,课外的也行,这样便于学生选择一些容易理解或感兴趣的诗句进行研究,尊重他们的个性表达。 研究古诗句,是否一 定要拘泥于理解诗意及表达的思想感情呢?能不能再研究点其他方面,让学生觉得不很枯燥,有话可写呢?上指导课时,我做了尝试。在让同学们细致研习教材中的例文,初步掌握写研究报告的一般程序后,我着重组织大家研讨:除了诗意和思想含义,我们还能研究一些什么内容呢?同学们的发言五花八门,畅所欲言,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归纳起来如下: 1、可以研究诗句中关键字的意思,比如 “ 沾衣欲湿杏花雨 ”里的 “ 欲 ” 、 “ 西出阳关无故人 ” 里的 “ 故人 ” 的含义; 2、可以研究哪些字容易读错、写错; 3、可以研究朗诵诗句时的节奏、语气、辅助手势等; 4、可以写一点和作者有关的有趣故事。 7 / 31 我很兴奋,有这么多可供研究的内容,报告会写得干瘪或雷同的担心不复存在。看来,小学生的智慧不容小觑,教师自以为难写的题材或体裁,也许同学们不以为然。 恰好作为配套阅读教材,每人书包里都有我推荐、让家长给孩子购买的中华经典古诗文诵读,我先让大家选择自己打算研究的两句古诗,再按照研究内容一致分组。同学们欢呼 雀跃,结果全班 45人竟然分成了 12组,最少的一人一组,最多十三人一组。同学们拿出课前我布置要求自带的工具书和相关资料,三五成群,煞有介事地凑在一起嘀咕、商议、争辩、诵读起来,教室里热闹而不混乱。小家伙们那种自主探究的较真劲儿和快乐劲儿,让我蓦地生出些许感慨:探究 性学习真的魅力无穷、潜力无 穷啊! 第二节课,我让全班同学继续研究了十分钟左右,然后请了五组代表来汇报交流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代表们侃侃而谈,颇有小小学问家的气质呢。想不到本学期最后一次作文指导课,我会上得如此轻松随意,同学们写得如此流畅自然。 批改完全班习作,近一半人得到了高分。由此可见,阅读课上能研究,习作 课也能研究啊。激发了学生自主求知的欲望,8 / 31 语文教学自然能步入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的美好境地。 高明莉 2016月 5月 古诗教学学习心得体会 安阳市北门西小学 靳云丽 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学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不仅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现代教育如何利用这一宝贵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呢?通过学习,以及我自己的教学实践,我有以下体会: 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先决条件,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主要来自于兴趣。修订大纲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要激发学生学习语文 的兴趣。而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学9 / 31 习注意力易分散,兴趣不稳定。因此,在低年级古诗教学中,不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末,都应把激发学生兴趣当作重中之重,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把他们带入课文的特定情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画后再展示画得好的学生作品。这样的做法,不仅检查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情况,而且激活学生对学古诗的兴趣,让学生感到课虽终趣未完。 二、营造氛围,让学生感受美 运用多媒体课件中精美的界面设计、古朴典雅的音乐,营造出浓郁的中国古代文化氛围,烘托出良好的教学气氛,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的。 三、动态演示,让学生欣赏美 中国古典诗歌文字精炼、意境深远,很多都具 有 “ 诗中有画,画 中有诗 ” 的特点,诗、画相通。但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很难从精炼的词句中领略诗情画意。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于一身,易于表现诗歌的意境。 (转 载于 : 海达 范文 网 :关于反思总结的诗句 ) 10 / 31 四、以情激情,让学生体验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大多是抒情诗,有的寓情于景,有的情景交融,有的直抒胸怀。教学中可以合理运用多媒体,以生动的形象、深邃的意境调动学生的童心、童真、童趣及个性、爱好等心理功能,引导他们深刻体验诗人的情怀,引起情感的共鸣。 五、指导吟诵,让学生表达美 学生喜欢古诗,因为它短小精悍,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的学生上学前就能背诵很多古诗,但背起来往往如小和尚念经 有口无心。在古诗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古诗,是古诗教学的重点。 传统的古诗教学中,老师往往通过自己的范读指导学生朗读,但是,同样的一首古诗,有的教师能读出感情,引起学生共鸣,而有的教师平铺直叙,缺乏感情,再加上方言等因素的影响,范读 教学不尽如人意。运用多媒体教学,播放录制好的由专业人员朗读的古诗朗读录音,效果会更好。由于专业人员能够很好地把握古诗所表达的情感,用标准的普通话,抑扬顿挫的声调,准确、传神地传达出古诗的感情基调,无论是快乐明朗的、缅怀追忆的、慷慨激昂的,都把握得非常到位。 11 / 31 古典诗词典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传统。一个没有传统的民族是可怜的,一个拥有传统却不知道珍惜 的民族是可悲的。让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上献言献策,齐心协力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火炬一代代传下去。 古诗词教学随笔 应该让孩子们多读、多思、多说 安阳市北门西小学 靳云丽 观看王崧舟老师的公开课长相思以及枫桥夜泊,个人觉得是很好的诗歌教学案例。另外再推荐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 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从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王老师语文教学如何不枯燥,如何像海德格尔般所说的“ 诗意地栖居 ” 。 有时候我自己诗歌教学中也会陷入一种误区,如果围绕考点和考题进行课堂教学,整个课堂缺乏情趣,这是我作为教师12 / 31 自身的问题,反思自己之后,我认为关于诗歌阅读指导,应该让 孩子多读、多思、多说,而不是让孩子在回答标准答案或者是推着学生向标准答案靠拢,我们的考试是有标准答案,但是我们的审美没有标准答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王栋生先生看来,教学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他说 “ 如果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敢有个人观点,如果学生连校政都不敢评论,把教师、家长的话奉为金科玉律,如果学生对社会灌输给他的任何东西都坚信不疑,会有什么结果?那样学校只能教出一群精神侏儒,只能培养驯服的、没有思想的努力 ” 。作为青年教师,有时候知道怎么做是对的,但到底怎么去做是个难题。 对于诗歌内容的 理解,有的时候正是因为自己的纠正,才会让学生不敢说、不想说、不爱说。其实初中生年纪还小,应该允许孩子对诗歌的理解有误,或者允许孩子不理解诗歌的一些内容。为什么这么 说也源于我的一次经历。一次坐火车的时候,遇见了一位孩子已经上小学的父亲,他说自己上中学的时候老师讲得什么李白、杜甫的诗歌他就是 不明白,也不爱听,但是如今过了而立之年,他的生活没有了考试,工作还算轻松,于是他慢慢地开始喜欢上了李白的诗歌,他说的诗我已经忘记名字了,但是他在向我解读李白诗歌的那种手舞足蹈的音容笑貌至今仍然让我记忆犹新,也许他解读的未必对,但是那是他13 / 31 的理解,那是他的收获。从这次经历中,我感觉到了一点 当没有学业压力时以一种轻松的心境去读诗,感觉是不一样的,再者对诗歌的内容理解,我觉得年纪是一个问题,一个人在初中对一首诗歌的感悟和等他上了大学或者工作以后的感悟是会加深或者说感悟会改变的。有时候这种改变或者加深不是老师教出 来的,而是自身的修炼达成的,没必要拔苗助长。 社会提倡 “ 以人为本 ” ,课堂也是应该 “ 以生为本 ” ,或许我们的诗歌教学,教什么,怎么教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我们成人可以倾听一下孩子的内心世界,他们想从诗歌中学什么,我想这样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比逐句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记住关键课下注释,明白作品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倾向来的愉快些吧 。 古诗教学反思 篇一:古诗 教学反思 绝句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 “ 两个黄鹂鸣14 / 31 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 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 后两句 “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 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 “ 鸣 ”“ 上 ” ,后两句是 “ 含 ”“ 泊 ” ,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的积雪,是远景。 “ 含 ” 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 “ 千秋 ” 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 “ 泊 ” ,停泊着,静中包含着动; “ 万里 ” 点出路途的遥远。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 、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自己也很喜欢这首诗,本月的明日之星就选择了这首诗,但上下来却发现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整个教学设计的环节欠合理,朗读指导也没到位,互动环节也没互动好。说来惭愧,在上这堂课之前,曾经听了其他老师上这节课,她一边上,我也一边在想:自己这个环节会怎样处理,应该怎样处理。也和师傅讨论过某些环节该如何处理,如何设计,但在实际的上课过程中,发现自己思考的还是远远不够,没有细细地解读文本。 15 / 31 在朗读环节的设计中,没有精心处理好朗读的层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是古诗教学的重点。因此在课堂上要体现朗读的指导过程。在这节课上,我也重视了古诗的朗读,并设计了多处朗读,但在具体的上课过程中却没有好好地指导。到课的尾声,学生本来读得蛮好的,并且熟读成诵了。但我却提出了让学生划一划节奏,根据节奏来朗读,这就又回到了浅层次的朗读上了。课结尾时,学生已经理解了诗的意思了,应该是深层 次的指导朗读,让学生在理解诗的意思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而不应该只根据节奏点来读一读。在 “ 初读 ” 环节上,我的要求太高了,初读便提出了边读边思考诗的意思,问的问题太广了,缺乏针对性。其实, “ 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 ” 如果学生真正理解了诗句的意思,感悟了诗人的感情,断句就不会成为问题。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将在朗读的层次上多下功夫。 在理解诗句的时候,说出来有些脸红,自己都没有彻底弄懂“ 东吴 ” 的意思,结果一遍遍地问学生,对于学生的回答,自己也没给出明确的答案。还有在比较 “ 飞 ” 和 “ 冲 ” 哪个字用的好时,通过手势,指导学生理解 “ 冲 ” , “ 冲 ” 字点出了方向,学生也明白了。但在指导朗读时,我却让学生简16 / 31 单地做着飞的动作读这句诗,这样就误导了学生,还是停留在对 “ 飞 ” 的理解,而不是 “ 冲 ” ,本来是想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的理解,结果却成了这堂课的败笔。在课上,有个互动的好契机,我没能及时抓住。一学生读完诗后 ,说这首诗写得很好,用了对联,我的第一反映是学生说错了,应该是对仗。其实现在想想,当时学生想表达的就是对仗,只是不知道怎么说,当时我只要引导下,学生就马上理解了,并且能够在诗中找出对仗的地方,因为我的愚昧,失去了和学 生互动的机会。在今教学中,要多钻研教材,准确地去解读教材,把握精要,积极 开发相关的课程资源,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时代背景没有应适时出示。我的教学设计将杜甫写绝句时的背景资料放在理解诗句的含义之后,在拓展的时候才讲述了当时写这首诗的背景,目的是了解诗意后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并学习同时期写得另外一首绝句。但效果不佳,学生的反映平平。看来,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有助于理 解语言文字的帮助,要选用最佳时机,才会取得最佳效果。在这节课中,我的板书也没有在最佳时机出示,板书应该是每篇课文的精华,我在写 “ 有动有静 ” 时是在学生朗读的时候写得,没有利用好板书,板书不应该是为了完成而写之,应该要对17 / 31 学生的学习有帮助。这首诗还适合利用副板书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的意思及写法,我在设计时没有合理周详地考虑。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中,除了上面所说的,还有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譬如说,在认真听学生回答,及时作出反应这方便还很欠缺,对学生的 倾听还不够;粉笔字也需要再花时间、精力去苦练;对学生的学情了解的还不够;教学时间还应掌握好,合理分配教学时间;语言的力度不够,渲染的气氛不到位,没有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课文中,削弱了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 培根说: “ 读诗使人灵秀。 ”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的目标是 让学生爱上古诗!在今后的工作中还是要不断磨练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下功夫苦学,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勤学好问,希望自己能够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达到师傅那种应用自若的状态。学无止境,继续加油! 篇二:古诗教学反思 古诗的教学对于我来说总是觉得枯燥无味,备课时无从下手,上课时又觉得没有内容可讲,每次的古诗课上都是老师18 / 31 的一言堂,总是觉得这种文章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内容又单调,自己给学生说说,学生会背会默写就算了。在我读了让学生在语文课上做小主人中 “ 古诗教学 ” 这 一章以后,我对古诗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该文从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理解能力、总结提高三个方面,全面、系统地讲解了古诗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文章中经典的理论、生动的案例、具体的指导,犹如一盏指路灯,使我豁然开朗。重新审视古诗教学我有了新的感受和想法。 一、学习古诗必须改进教学方法 1.提倡不求甚解 古诗用字凝练意境深远。小学生学习古诗重在积累,从积累中感悟,从积累中培养语感。小学生理解能力差,但记忆力特别强。所以在学习中重在读,而不在于 “ 懂 ” ,教师在课堂上重于 指导,而不在于 “ 讲 ” 。学生会背不一定理解得准确,但在脑子里深深刻上烙印,使其终生受益。 2.开展多种活动 古诗具有音美、意美、形美的特点,教学时根据孩子的年龄19 / 31 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如根据诗意,组织学生表演、绘画、改写等,把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头脑中 “ 活 ” 起来。还可以定期开展背诗比赛,通过活动,增进对诗词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3.鼓励学生仿写 这里的 “ 仿写 ” 并不是让学生写古诗,而是让学生跃跃欲试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尝试着写诗。古诗讲究格式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好奇心强,乐意模仿。可以引导学生把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模仿 诗人的样子写下来,对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古诗是语文教学的好教材 通过学习这一章的内容我从新品味诗句深深地体会到古诗经典无一不是作者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的集中体现,因此学生学习这些古诗,无疑是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写作范例。 1.学观察 20 / 31 如题西林墙 =壁中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一句,是诗人观察庐山所获得的直观感受。 “ 横看 ” 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大岭; “ 侧看 ” 庐山又成了高大挺拔的山峰。“ 远 ” 、 “ 近 ” 、 “ 高 ” 、 “ 低 ” ,都是指诗人观察角度的变化, “ 各不同 ” 则是对庐山千姿百态的概括描述。诗人从不同的观察点不仅写出了庐山的突出特征,而且还从哲理的角度提出了一个认识事物的原则:要了解、掌握事物的真相、本质, 必须摆脱限于一时一地的片面性。在以后的学中我可以让学生通过品味这些诗句体会到观察事物不仅应细致,而且要边看边想,在写作中才能更好地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 2.学想象 创新源于想象。学习 古诗中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如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突出了瀑布之高之长,气势磅礴,读后憾人心魄,如临其境。学习这样的古诗,让学生体会古代诗人的立意的新奇、构思的巧妙、想象的丰富、意境的深远,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而且对于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起到积极的作用。 21 / 31 3.学语言 古诗语言精练、含蓄、优美,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范本,如王安石的 “ 春风又绿江南岸 ” 中的 “ 绿 ” 字,历来受到赞叹,把这个字换成 “ 来 ” 、 “ 到 ” 、 “ 入 ” 、 “ 过 ” 、 “ 满 ”等字也通顺合理,但都不如 “ 绿 ” 字有形有色。 “ 绿 ” 写出了春风有色,它染绿了江南,给人一种鲜明的形象感,让人仿佛看到绿茸茸的细草铺满江岸,看到万物争春的生动场面。引导 学生领会诗人对用字的精心选择和设计,对他们作文的遣词造句,无疑有很大帮助和启迪。 三、古诗是品德教育的切入点 1.通过学习古诗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首首精练的古诗,不仅是诗人才华横溢的结晶,也是他志向高远的体现,在我们熟知的唐宋诗人中,有立志为国驰骋沙场的辛弃疾、 王维;有忧国忧民的杜甫、陆游;有藐视权贵的李白、苏轼 ?他们的作品处处体现着高尚的情操和爱国的情怀。生活中的南宋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示儿这首诗: “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22 / 31 日,家祭无望告乃翁。 ” 短短的八个字,道出了诗人对抗战事业的满怀必胜信心,其殷殷的爱国之情怀,读了无不使人动容。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正是现代小学生品德教育中需要加强的。引导学生学习这些诗词,无疑是在学生心目中,植下了爱国之根,注入了民族之魂。 2.通过学习古诗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古诗是一种高品位的精神文化。它对净化学生心灵,提高学生品位,培养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华文化向来崇尚清高雅洁之美, 古诗中也注入了这种尚清意识。 “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诗人托物言志,表现了坚定的志向,歌颂了高尚的品格。引导学生读这样的诗,为他们提供了摆脱低俗文化的不良影响,进一步提高了审美水平。 总之,我要在以后古诗教学中充分借鉴 “ 古诗教学 ” 中的教法与学法,紧扣 语文课标的精神,努力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书声琅琅,学生充分地读,充分地说,充分地写,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到读书、写作的方法,提高学习的能力,使古诗教学生动有趣,异彩纷呈。 23 / 31 篇三:古诗教学反思 一直以来,我就觉得古诗是很难上的,短短的几句诗要深入的挖掘、拓展开来,让学生去体会、感悟,实在是太难了。平时也很少听到古诗这样的公开课,只知道在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更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对古诗诵读的能力和想象力,加深理解和感悟,获得思想的启迪,使学生真正享受到审美的乐趣。新课程下的古诗课堂,不提倡原本的逐字逐句的翻译,要求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去自主感 悟,达到一种无痕的教学效果。说归说,可做起来实在是难。 在一次研讨课上,原本想选篇阅读课文上,可是想既然古诗是我一直很困惑怎么去教学的一种文体,不如就选古诗吧,这样也是一次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好机会。各位老师在听了我的课后,对一些方面做了一定的肯定,让我从理论到了实践,对古诗教学也有了一定的目标。特 别是大家指出了教学中的一些不足,让我从中受益匪浅。 首先,让我知道了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都要为自己的教学服务。在课堂开始导入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我是以图片的形式导入,继而介绍古诗的作者以及写作的背24 / 31 景。这首诗主要就是让学生感悟诗人独自一人在他乡的 孤独、寂寞的心情,从 而体会王维思念自己家乡的亲人的思想感情。在导入时,虽然我介绍了重阳节是个万家团圆的日子,一家人要聚在一起登高、喝菊花酒、赏菊、佩带茱萸等。但在这个方面我是一笔带过,如果我能以图片或其他的形式让学生去了解这样一种场景,那么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为下面的教学做了一个铺垫,也让学生更好的领悟到王维的 “ 每逢佳节倍思亲 ” 的感情。 其次,对诗歌的理解上,学生一直停留在浅层次,而我没有适当的去引导他们向深层次挖掘,从而使学生没有完全的理解诗意,读的效果也就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好。从知背景,知试题,知诗意等,我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是我却没有考虑到孩子们心中的需求并不只是停留在表面。对于诗中“ 独 ” 、 “ 异 ” 、 “ 倍 ” 、 “ 遥 ” 、 “ 少一人 ” 等一些重点字词,孩子们都能够大体的理解。但就如老师们提出的那样,“ 遥 ” 到底是有多 “ 遥 ” ?这时候 ,可以通过地图让学生体会到遥的距离,从而更好的感知王维在离家几年的时间中的那份孤独和寂寞。 “ 少一人 ” 少的到底是谁?如果你是作者的亲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课堂中帮25 / 31 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通过这次研讨课,我也初步知道了在教学古诗时的一些技巧。古诗重在读,特别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他们还没有具备一下子就能分析诗意的能力。所以先要让学生知道古诗的节奏。在多读的基础上再去悟情,而 学生只有在真正悟情了才会读出诗中的情感,古诗的韵味。我想 “ 熟读百遍,其义自见 ” 也就是这个道理吧。还有对于我们这样的青年教师,应该加强自身的学习。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加强自己各方面的修养。路还很长,我们应该在走的过程中有所 收获,不断成长。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与总结 扬州市江都区育才中学高中语文组 许慧 摘要: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通常事倍功半,因为诗歌虽篇幅短小却情感丰富且表达方式复杂多变。为了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确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我们的诗歌鉴赏教学内容必然也要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本文集中对高中诗歌鉴赏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并26 / 31 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力求为我国的素质教育事业做 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高中诗歌 鉴赏 教学 反思 新课程标准指导我们教师应该尽量避免以应试为目的的教学活动,而课堂教学也已得到不同程度的改进,教师和学生都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努力,毕竟,接受教育的目的不仅仅为了考试,而是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树立符合社会及个人要求的价值 观和人生观。而对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指出:教读古典诗词,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一、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 1、功利性的心理 影响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以往评价学生的标准就是分数,因此学生变成了做题目的机器,师生都忽略了彼此情感态度的教育,而对于中国古典诗歌是非常需要投入情感的。回顾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多是教师为主体,满堂讲满堂灌,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只会动笔不会动脑。如,在高中诗歌鉴赏教学过程27 / 31 中,教师往往会将各种诗歌表现手法及鉴赏手法进行罗列,然后给学生进行一定量的示范,之后便是用了再用的题海战术。生搬硬 套,学生不求甚解,只需要知道答案,求得高分,而忽视了情感体验的过程,没有将自己放入到作者的创作情境中,所以写出来的答案千篇一律,漏洞百出,缺乏思考性,鉴赏能力自然不会提高。 2、乏味的教学过程无法吸引学生鉴赏诗歌 在高中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都以 “ 一解题、二释词、三解构、四总结 ” 这样一种模式来组织整个教学活动,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机械乏味。要知道,很多诗歌中都蕴含着诗人强烈的思想情感,如李白的将进酒气势雄伟,有如大河奔流,一泻千里;诗情豪迈,言语狂放,却又沉着抑郁。如果只是以老套的方式来讲解,学生便无法体会当中的情感。那么对于李白其人以及对于诗所传达的思想,便难以得到深刻的体会,而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也就无从谈起。 3、单一的教学形式不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在高中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将剖析开来的诗歌内容板书在黑板上,甚至让学生死记硬背,殊不知这种教学方式28 / 31 不仅表达的内容极其有限,而且还无法激起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激情。所以,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局限 了 1 教师的教学内容,还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使得如今中学生所欠缺的创新能力无法在学习中得到有效的培养,更谈不上情感的体验,所以要丰富我们的教学内容和形式。 二、有效的诗歌鉴赏教 学方法探析 1、改变教学思想,明确教学目的 提高高中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教师教学活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什么样的活动,都在目的的指导下,拥有不同的实现方式。所以,以应付考试为诗歌鉴赏教学的目标,只会让学生成为被动接收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