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效应爱因斯坦方程.ppt_第1页
光电效应爱因斯坦方程.ppt_第2页
光电效应爱因斯坦方程.ppt_第3页
光电效应爱因斯坦方程.ppt_第4页
光电效应爱因斯坦方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8-4 光电效应 爱因斯坦方程,2,光电效应,在一定频率光的照射下,金属或其化合物表面发出电子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光电子。,3,赫兹,德国物理学家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1857-1894)1887年在实验中首次发现了光电效应。,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Max Karl Ernst Ludwig Planck,1858-1947)在1900年创立了量子假说,即物质辐射(或吸收)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单位(能量量子)的整数倍。他引进了一个物理普适常数,即普朗克常数,是微观现象量子特性的表征。,普朗克,一 历史背景,4,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在普朗克的量子假设基础上,给出了光电效应方程,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的全部实验规律。(获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16年美国物理学家罗伯特密立根(Robert Andrews Millikan,18681953)历经十年,发表了光电效应实验结果,验证了爱因斯坦的光量子说。(获192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密立根,爱因斯坦,5,二 光电效应,实验规律:,光照射在金属K上,有电子逸出,在电场作用下飞向阳极A,成为光电流iP。,饱和 电流,遏止电压,Ua,入射光强度,6,饱和:从K射出的电子全部飞向 阳极A,形成饱和电流。,设单位时间从K飞出n个电子, 则:,经典物理的解释:电子从金属中逸出要克服阻力作功。光强越大,光振辐E0越大,受强迫的电子振动动能越大,能克服阻力逸出金属表面的电子越多。故与光强成正比。,1 第一定律:单位时间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与入射光强IS成正比。,7,实验表明:当U=0,乃至U0时,即电场阻止电子飞向阳极,但仍有电子飞向阳极,说明光电子有初动能。,当反向电压增至一定值Ua时,光电流,Ua称为遏止电压,2 第二定律:光电子数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线性增大,而与入射光强度无关。,说明初动能最大的电子也不能到达阳极。,Ua,电子的初动能:,8,实验还表明: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遏止电压)随与入射光频率增大而线性增大,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式中: U0 - 决定于金属性质,k - 与金属性质无关 的普适恒量,9,红限频率,入射光频率要大于U0 / k 才能产生光电效应。,注意:,(1)每种金属都有各自对应的红限频率。,逸出功,逸出功:电子逸出物体表面所需要的最小能量A=eU0。,3 第三定律:当光照射到某一给定的金属时,无论光的强度如何,小于红限频率的入射光都不能产生光电效应。,10,4 光电效应的瞬时性。,实验表明:当光照射后,只要光子能量大于逸出功, 几乎不要时间(10-9s)便有光电子从阴极逸出。,这一点也是经典物理不能解释的。按经典物理,电子从光波场中吸取能量要有一定的时间积累,光强愈小,积累的时间越长。,(3)经典物理解释不了此规律。,按经典物理电磁理论,光强愈大,电磁波振辐愈大,电子受强迫力愈大,故光电子初动能应与入射光强度相关,更不应存在红限频率。,(2)红限频率对应于光电子初动能为零时的入射光频率。 小于红限频率的入射光都不能产生光电效应。,11,三 光子假说 爱因斯坦方程,1 光子假说,光是一束以c运动着一粒一粒的粒子流,每一个光子 所带能量=h,不同的频率的光子具有不同的能量。 这些粒子就是光量子,现称光子。,12,光不仅在发射和吸收时表现出量子性,而且在空间传播时也表现出量子性 - 提出了辐射的电磁场也具有量子性。,2 光子理论对光电效应的解释,(1) 解释光电子数与光强成正比,依假设:一能流密度为S的光量子(光子)组成的单色光,单位时间通过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的光子数为N,则:,显然,光强越大(S大),单位时间入射到金属表面的光子数N越大,获得光子的电子数也越多即光电子数与光强成正比。,13,(2) 解释光电子的初动能与入射频率有关, 而与入射光光强无关。,当光照射到金属内部的电子它一次吸收了一个能量为hv的光子,在上升到表面时将失去一部分能量A,依能量守恒定律:,若电子刚好在金属表面,则A有极小值A0,电子可获得最大动能,A0称为“逸出功”或“功函数”,爱因斯坦 光电效应方程,14,A0为“逸出功” 或“功函数”,爱因斯坦光 电效应方程,初动能与频率有关。,红限频率:,对照后可得:,15,(3) 解释光电效应的瞬时性。,电子只吸收一个光子,无需 能量的积累过程。,爱因斯坦理论圆满地解释了光电效应。1921年因此获诺贝尔奖。,1916年,密立根(Milikan)对光电效应进行了精密测量也由此获1923年的诺贝尔奖(另一原因是他用油滴法精确地测定了电子电量)。,16,四 光的波粒二象性,光子不仅具有波动性,同时也具有粒子性,即波粒二象性。,描述光的 粒子性,描述光的 波动性,光子在相对论中能量和动量关系,(2) 粒子性: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等,(1) 波动性:光的干涉和衍射等,17,五 光电效应的应用,光控继电器、自动控制、 自动计数、自动报警等.,光电倍增管,18,社会应用-图像传感器,19,能源,20,例1 波长为450nm的单色光射到纯钠的表面上。钠的逸出功为2.28eV。求:(1)这种光的光子能量和动量;(2)光电子逸出钠表面时的动能;(3)若光子的能量为2.40eV,其波长为多少?,解: (1),(2),(3),21,例2 用波长4000A的光照射铯感光层,求铯所放出的光电子速度 及遏止电压。(红限波长为6600A),解:,22,例3 根据图示确定以下各量 (1)钠的红限频率; (2)普朗克常数; (3)钠的逸出功。,解:由爱因斯坦方程,其中,遏止电压与入射光频关系:,23,从图中得出,红限频率:,从图中得出,24,(2) 普朗克常数,(3) 钠的逸出功,(1) 红限频率:,25,18-5 康普顿效应,经典电磁理论预言,散射辐射具有和入射辐射一样的频率。经典理论无法解释Compton实验中波长变化。,引言:爱因斯坦断言:光是由光子组成,但真正证明光 是由光子组成的还是康普顿实验。,X射线散射的实验,按经典理论是X射线的电场迫使散射物中的电子作强迫振荡,而向周围辐射同频率的电磁波的过程。,26,1920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在观察X射线被物质散射时,发现散射线中含有波长发生变化了的成分。接着他用自制的X射线分光计,测定了X射线经石墨沿不同方向的散射的定量关系,并于1923年发表论文作出了解释.,一 康普顿实验装置及结果,1 康普顿实验装置,27,2 实验结果,(1)散射X射线的波长中有 两个峰值,(3)不同散射物质,在同一散 射角下波长的改变相同。,(4) 波长为的散射光强度随 散射物质原子序数的增加 而减小。,28,二 康普顿散射的解释,康普顿散射是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先要确定:,(1) 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相互作用?,(2) 相互作用的形式是什么?,1 Compton散射是光和自由电子的相互作用,因X射线的频率高,能量在104eV数量级,而石墨中的电子所受的束缚能量仅有几个电子伏特。相当于是没受束缚的自由电子。,2 自由电子不会吸收光子,而只能以碰撞的形式进行相互 作用。,29,自由电子不会吸收光子,而只能以碰撞的形式进行相互作用。,证明:(反证法),若一静止的电子吸收了一频率 为的光子后以速度v运动。,依动量守恒:,一个不能同时遵守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的过程是不能实现 的,故光与自由电子的相互作用只能以弹性碰撞的方式进行,矛 盾,依能量守恒:,30,电子反冲速度很大,需用相对论力学来处理.,综上所述,物理模型应该具有:,入射光子( X 射线或 射线)能量大 .,固体表面电子束缚较弱,可视为近自由电子.,电子热运动能量 ,可近似为静止电子.,范围为:,31,康普顿效应的定量分析,(1)碰撞前,(2)碰撞后,(3)动量守恒,碰撞前,电子平均动能(约百分之几eV),与入射的X射线光子的能量(104105eV)相比可忽略,电子可看作静止的。,32,碰撞前:左,碰撞 后:右,依余弦定理,能量,动量,33,式(3)2-(5)得:,即:,即:,34,(m),只有当入射波长0与c可比拟时,康普顿效应才显著,因此要用X射线才能观察到。,35,讨论:,(1)上式与实验符合得很好,波长偏移与散射物质无关, 仅决定于散射角。散射光子能量减小,(2) 散射光中有原入射波波长是光子和束缚很强的电子 (即整个原子)相互作用的结果。,(3) 原子质量小的物质,原子对电子的束缚也较小,相对 而言,自由电子多,康普顿散射强。,36,这是因为光子还可与石墨中被原子核束缚,为什么康普顿散射中还有原波长0 呢?,光子和整个原子碰撞。,内层电子束缚能103104eV,不能视为自由,,而应视为与原子是一个整体。,所以这相当于,即 散射光子波长不变,散射线中还有与原波, 在弹性碰撞中,入射光子几乎不损失能量,,得很紧的电子发生碰撞。,长相同的射线。,37,1、为什么康普顿效应中的电子不能像光电效应,三、讨论几个问题,违反相对论!,自由电子不能吸收光子,只能散射光子。,那样吸收光子,而是散射光子?,上述过程不能同时满足能量、动量守恒。,假设自由电子能吸收光子,则有,因此:,38,2、为什么在光电效应中不考虑动量守恒?,光子 电子系统仍可认为能量是守恒的。,在光电效应中,入射的是可见光和紫外线,,光子能量低,电子与整个原子的联系不能忽略,,原子也要参与动量交换,光子 电子系统动量,不守恒。,但原子质量较大,能量交换可忽略,,3、为什么可见光观察不到康普顿效应?,可见光光子能量不够大,原子内的电子不,能视为自由,所以可见光不能产生康普顿效应。,39,四、康普顿散射实验的意义,支持了“光量子”概念,进一步证实了,首次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提出的“光量子,证实了在微观领域的单个碰撞事件中, 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仍然是成立的。,康普顿获得192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p = /c = h /c = h /, = h,具有动量”的假设,40,康普顿 (A. H.Compton) 美国人(1892-1962),41,192526年他用银的X射线(0 = 5.62nm),五、吴有训对康普顿效应研究的贡献,吴有训1923年参加了发现康普顿效应的研究,康普顿效应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同一散射角( =120 )测量各种波长的散射,以15种轻重不同的元素为散射物质,,为入射线,,光强度,作了大量 X 射线散射实验。,这对证实,工作,,吴有训的康普顿效应散射实验曲线:,42,1、与散射物质无关,仅与散射角有关。,曲线表明:,散射角,43,证实了康普顿效应的普遍性 证实了两种散射线的产生机制: 外层电子(自由电子)散射 0 内层电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