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课件:第2专题第4课送考.ppt_第1页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课件:第2专题第4课送考.ppt_第2页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课件:第2专题第4课送考.ppt_第3页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课件:第2专题第4课送考.ppt_第4页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课件:第2专题第4课送考.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二专 题,第 4 课,识记知识必备,理解文本研读,探究片段赏析,应用体验之旅,整体感知,重点揣摩,写法借鉴,一、字音辨读 1不胜欣羡( ) 2.吐露( ) 3侥幸( ) 4.门槛( ) 5霹雳( ) 6.咿呀学语( ),xin,jio,p l,l,kn,y,侥,晓,挠,饶,吵,抄,妙,秒,.,.,.,.,.,.,.,踱,渡,镀,度,懒,獭,籁,癞,吐露,袒露,墙角,墙脚,四、熟语释义 1抱佛脚:谚语,“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原来比喻平时没有联系,临时慌忙恳求。后来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2老羞成怒:因羞愧到了极点而发怒。 3沸反盈天: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 4不胜欣羡:十分羡慕。 5心灰意懒:灰心丧气,意志消沉。也说心灰意冷。 6触目惊心: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 7手足无措:形容举动慌乱或没有办法应付。,一、走近作者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丰仁。浙江桐乡人。1914年入杭州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和绘画。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对他的思想影响甚大。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1921年东渡日本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1922年回国到浙江上虞春辉中学教授图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1924年,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4月号首次发表了他的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其后,他的画在文学周报上陆续发表,并,冠以“漫画”的题头。自此中国才开始有“漫画”这一名称。1924年在上海创办立达中学。1929年被开明书店聘为编辑。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七七事变后,率全家逃难。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 二、相关背景 送考中作者通过四个场景的描写,从孩子们的表现中可以看出考试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让他们失去了这个年龄该有的童真;孩子们被残酷的考试摧残得已经失去了许多童年该有的欢笑和纯真,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也深深地埋下了,考得一个好学校就是今后有好的生活的开始的观念;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而作者对此虽有不满,但也只能无奈地付之一笑。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西湖招贤寺。 三、主旨把握 文章记述了作者本人送一群小学生到杭州考初中的经历,展示了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生活,以及纯真、丰富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儿童的关爱、对儿童世界的向往之情,也流露出了对当时考试制度的反感。,四、结构图示,1文章一共出现了几个场景?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 个场景的内容。 明确:文中一共出现了四个场景,分别是:(1)村民 与自然奋斗,学生们只顾埋头读书;(2)考试之前气氛紧 张;(3)等候消息焦虑不安,放榜如同晴天霹雳!(4)连夜 启程来杭入学。 2出现的人物最多的是第一个场景,出现的人物是 “我”、村民和一群学生。村民和学生所关心的事有什么 不同?“我”是如何看这一现象的呢?,明确:村民:“运河两岸,水车同体操队伍一般排列着,咿呀之声不绝于耳。村中农夫全体出席踏水有的车上,连妇人、老太婆和十二三岁的孩子也都出席。这不是平常的灌溉,这是人与自然奋斗!”村民关心的是和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事。 学生们:“但那班投考的孩子们对此如同不闻不见,只管埋头在升学指导、初中入学试题汇观等书中。但他们的眼向两岸看了一看,就回到书上,依旧埋头在书中。后来却提出种种问题来考我:穿山甲喜欢吃什么东西?” “我”:“老羞并不成怒,笑着,倚在船窗上吸烟。”“笑”表明了作者对学生们不关心生活,只知读些无用的书的无奈。,3“不久,所有的学生都捞得了一个学校。”这句话中的“捞”字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考试本来应该是很严肃的事情,而“捞”却是很随便的,说明无论考得如何,每一个学生都有学校可去,但学生还是对考试很紧张,这是由他们看待考试的性质决定的,这也表露出了作者对考试制度的不满。 4丰子恺的散文,率直、朴素、富有人生哲理,状物写人,意趣横生。课文对这些投考的小学生进行了大量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你认为哪些描写最为生动、形象?并说说你的理由。,明确:(1)人们全力抗旱的壮观场面令作者感动不已,但是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小孩子却如同不闻不见,这说明了他们幼小年龄就承受着异常沉重的精神压力。(2)考试内容都是无聊的,毫无价值可言的,可是孩子却独衷于这一点,而对人和自然的奋斗无动于衷。(3)考后短暂的兴奋,体现了孩子的天真活泼和内心的期盼。(4)通过对孩子等待发榜的焦急心情的描述,表明这种考试制度给孩子带来的压力。(5)发榜后对孩子不同的神态和心情描写,流露出作者对这种考试制度的反感和对孩子的同情。 本文运用的是人物群体描写的方法。对众多考生在考试前后不同的神态、心态,作了带有分析性的叙述,通过细致而形象地刻画,既表现了少男少女们的纯真、活泼和机灵,又表现了他们在考试重压下的焦虑和期盼,表达了作者对孩子的同情,揭露了这种考试制度的弊端。,1叙述、抒情、议论三者水乳交融 “有几个十二三岁的女孩,愁容满面地上车,好像被押赴刑场似的,看了真有些可怜。”“这数秒间的空气的紧张,是我这枝自来水笔所不能描写的啊!”“孩子们的心,原来是这么脆弱的啊!叫他们吃这种霹雳,真是残酷!”作者将这些抒情、议论性的句子很巧妙地融合在事情的叙写之中,画龙点睛,揭示旨趣,营造了感人的艺术力量,深化了文章的主题。,2心理、细节描写生动传神 作者善于观察孩子们的一言一行,将感知的触角深入到他们的内心深处,通过心理和细节描写,将这一群孩子写得血肉丰满。学生考老师时用手“伸出一根手指点着我”,考完之后的“议论纷纷,沸反盈天”,等到发榜时的“寝食不安,茶饭无心”,发榜之时神态各异的张望,以及久等不来之后的咒骂等,极其生动传神。 3语言自然随意,朴实无华 文章采用拉家常式的自然话语,在不经意中透视出生活的本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本真的心灵闪动。,阅读送考选段,完成14题。 我除了早晚听他们纷纷议论之外,白天统在外面跑,或者访友,或者觅画。省立学校录取案发表的一天,奇巧轮到我同去看榜。我觉得看榜这一刻工夫心情太紧张了,不叫他们亲自去看,同时我也不愿意代他们去看,便想出一个调剂紧张的方法来:我和一班学生坐在学校附近一所茶店里了,叫他们的先生一个人去看,看了回到茶店里来报告。然而这方法缓和得有限。在先生去了约一刻钟之后,大家眼巴巴地望他回来。有的人伸长了脖子向他的去处张望,有的人跨出门槛死,终于拖了一件夏布长衫的人尤加触目惊心,几乎可,使他们立起身来。久待不来,那位先生竟无辜地成了他们的冤家对头。有的女学生背地里骂他“死掉了”,有的男学生料他“被公共汽车碾死”。但他到底没有死,终于拖了一件夏布长衫,从那去处慢慢地踱回来了。“回来了,回来了!”一声叫后,全体肃静,许多眼睛集中在他的嘴唇上,听候发落。这数秒间的空气的紧张,是我这枝自来水笔所不能描写的啊! “谁取的”,“谁不取”,一一从先生的嘴唇上判决下来。他的每一句话好像一个霹雳,我几乎想包耳朵。受到这种霹雳的人有的脸色惨白了,有的脸色通红了,有的茫然若失了,有的手足无措了,有的哭了,但没有笑的人。结果是不取,的一半,取的一半。我抽了一口大气,开始想法子来安慰哭的人。我胡乱造出些话来把学校骂了一顿,说它办得怎样不好,所以不取并不可惜。不期说过之后,哭的人果然笑了,而满足的人似乎有些怀疑了。我在心中暗笑,孩子们的心,原来是这么脆弱的啊!叫他们吃这种霹雳,真是残酷! 1作者既然是去送考的,为何学生考试时自己却“白天统在外 面跑,或者访友,或者觅画”?联系全文,说说这是什么原 因。 答:,2“我觉得看榜这一刻工夫心情太紧张了,不叫他们亲自去 看,同时我也不愿意代他们去看,便想出一个调剂紧张 的方法来”作者仅仅是因为紧张就不让学生去看, 自己也不愿代学生去看吗?作者是如何写出这种学生紧 张的表现的? 答:,答案:文章开头说到,送考的还有好几个人,因此自己也 就没有什么重要责任,颇有闲散心情,可以旁观学生们投 考。,答案:作者不让学生去看,自己也不愿代学生去看的原 因,固然有紧张的一面,但并不仅仅因为这个原因。考试 是残酷的,作者不想让学生经受考试失败的折磨。写学生 的紧张一是从他们的神情上去写:先生去了没多久,大家 眼巴巴地望他回来,有的伸长了脖子张望,有的跨出门槛 去等,凡有行人经过都会成为注目的焦点。二是从语言上 去写学生紧张急切的心情,久等不来,就把先生当成了他 们的冤家对头,言语多有不敬。 3如何看待学生骂看榜老师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