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案设计_第1页
四年级《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案设计_第2页
四年级《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案设计_第3页
四年级《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案设计_第4页
四年级《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教学目标(一)使学生学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提高计算能力(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的习惯教学重点和难点继续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能比较熟练地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对乘法分配律与乘法结合律的应用容易混淆,特别是反向应用乘法分配律是学习的难点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1口算:7327138100 8912510064 641 (440)25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302=300 2003=2000(3002)43 (20003)14=3002 =2000订正时说明根据什么填数(二)学习新课我们已经学过乘法分配律,今天继续研究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板书:乘法分配律的应用)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出示102( )请同学任意填上一个两位数,老师可以迅速说出它的得数,而不用笔算同学们踊跃举手,如填上48,老师会迅速得出4896,填上72,得出7344老师就是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的2教学例6:用简便方法计算(1)计算10243这是一道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乘法,用笔算比较麻烦想一想,能否把算式改成乘法分配律的形式,然后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经过讨论后,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把原式改写为(1002)43,然后按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一种是把原式改写成102(403)不要简单的否定,可以让学生用两种方法都做一做,对比一下,找出哪种方法简便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这类题目的特点,以及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从而使学生明确:“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一个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与一个数的和,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板书:10243=(1002)43=10043243=430086=4386反馈:(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300184=( )84( )8492203=92(200)=9220092(2)计算10224订正时说明怎样简算的?根据是什么(3)计算937963启发提问:这类题目的结构形式是怎样的?有什么特点?根据乘法分配律,可以把原式改写成什么形式?这样算为什么简便?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师板书:937963=9(3763)=9100=900师生共同总结:这类题目的结构形式的特点是式子的运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也就是两个积的和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也就是两个数的和要乘的那个数另外两个不同的因数,是两个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加数反馈:计算下面各题(808)25 32(2003) 35376537订正时说明是怎样应用运算定律简算的382938讨论:这个题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结构形式吗?从乘法的意义上考虑,你能把它转化成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吗?怎样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小结 我们在运用定律进行简算时,一定要认真审题,观察式子的特点,有的不能直接简算,只要将题型稍加改变,就能进行简算(三)巩固反馈1师生对出题我们运用刚才学过的知识对出题,你出一个乘法算式,我出一个乘法算式但这两个算式合起来要能应用乘法运算定律简算生:出7246师:加上2846板书:72462846生计算:=(7228)46=10046=4600生:我出49180师:加上4920板书:491804920生计算:=49(18020)=49200=9800生:我出6349师:加上3751板书:63493751提问:这题能简算吗?什么地方错了?应怎样改?启发学生明确:题里两个乘式没有相同的因数应该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外两个因数加起来应是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共同修改成:63493749或634963512根据乘法分配律把相等的式子用“=”连接起来23122388 23(1288)(3545)1235454512(1125)4 11425425(440) 2542540讨论:2,3两题为什么不相等?要使等号两边式子相等、符合乘法分配律的形式,应该改哪个地方?在讨论基础上得出:第2题,如果左边算式不变,右边算式应改为35124512,使两个加数分别与同一个数相乘;如果右边算式不变,两个积里有相同的因数45,把相同的因数提到括号外面,两个不同的因数就是两个加数,改为(3512)45第3题右边两个积里相同的因数是4,不同的因数是11和25,应改为(1125)4因此要特别注意:括号里的每一个加数都要同括号外面的数相乘;反过来,必须是两个积里有相同的因数,才能把相同的因数提到括号外面而三个数连乘则是可以改变运算顺序,它是乘法结合律必须要掌握这两个运算定律的区别(四)作业练习十四第510题课堂教学设计说明前一节课学生通过推导,已初步理解和掌握了乘法分配律,但要使学生切实理解乘法分配律,必须经过反复地练习,本节课就是解决如何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在应用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新课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师生对出题,激发学生积极性,为应用乘法分配律做铺垫第二部分是教学例6,用简便方法计算,通过老师的启发,学生经过观察,讨论找出题目的特点,总结出简便运算的方法本节课的练习分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讲中练,边讲边练,并在练习中不断变换题目形式,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运算定律的能力第二个层次是总结性的综合练习通过师生对出题使学生深刻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内涵,抓住关键,进行简算;同时对不符合乘法分配律的题目,经过讨论,修正过来,使学生对运算规律理解得更透彻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302300 (3002)43=3002(20003)14=2000(808)253537653732(2003)=38(291)=3830=1140例6(1)10243=(1002)43=10043243=430086=4386(2)937963=9(3763)=9100=90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