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活旅游文章_第1页
如何做活旅游文章_第2页
如何做活旅游文章_第3页
如何做活旅游文章_第4页
如何做活旅游文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夯实产业基础 做活旅游文章红山镇乌云山茶叶公园旅游工作情况汇报乌云山村位于英山县城北3公里处,版图面积1.8平方公里,全村现有人口890人,256户,25个自然垸;耕地面积440亩,茶园450亩,水面积180亩,这里群山环绕,四野碧翠,是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村内有湖北省人民政府准予对外开放的佛教活动场所“乌云寺”,有大自然鬼斧神工依崖而立的“倒挂仙人”,有耐人寻味、神秘莫测的“乌云朱迹”、“沁心盆”,有新建的“百竹园”、“百草园”、“百果园”和“水上茶楼”、“水上乐园”、“茶轩”、“温室大棚茶叶基地”等景点,依山傍势,浑然天成,优美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融合在一起,相互映衬,有着极高的旅游观赏价值。每年来乌云山茶叶公园旅游的各类游客达到20多万人,创旅游综合收入500多万元,因旅游带动的产品及纪念品销售等附加效益达600多万元,增加的纳税额达60多万元,旅游业已成为乌云山村兴村富民的一大支柱产业。几年来获得了各种荣誉称号:99年被评为全省红旗党组织;20012005年连续两届被评为黄冈市文明单位;2004年被黄冈市旅游局评为旅游工作先进单位;2006年被纳入全省“百镇千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乌云山村的主要作法是:一、狠抓产业结构调整,壮大产业活旅游过去的乌云山村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山区村,人多地少是该村的最大实际。六十年代全村“吃粮靠供应、用钱靠救济”,“吃太湖苕,烧罗田苞茅”是该村贫困面貌的真实写照。种粮无田地,发展无产业,集体经济陷入死胡同。90年代后期,在县委、县政府“农业抓产业、产业抓特色、特色抓茶叶”思路指引下,村两委一班人认真分析形势,结合该村实际,提出了“产业兴村,旅游活村”的工作思路,坚持一手抓产业结构调整,一手抓旅游开发。通过与群众算经济帐,效益帐,确立了茶叶在农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解决了群众“是种粮还是种茶” 的矛盾问题。从此,茶叶产业与旅游开发走上了良性互动的发展轨道,成为支撑该村经济发展的两大支柱产业。为把茶叶产业做大做强,村两委一班人紧紧抓住国家政策向农村倾斜的有利机遇,引导村民狠抓茶叶产业结构调整。十几年来,全村共改造低产劣质茶园120亩,新建高标准、无性系茶叶基地260亩,投资40多万元建起了温室大棚茶园40亩,开发了反季节“冬茶”项目。全村户平茶园1.8亩,人均茶叶收入达到2600元。走对一着子,活了一盘棋,乌云山村茶叶产业的兴起不仅带活了一方经济,同时也促进了旅游开发事业的快速发展。1997年,县委、县政府根据乌云山村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决定把乌云山村建设成为全国第一家以茶叶命名的“茶叶公园”。1998年4月20日,“乌云山茶叶公园”正式挂牌成立,原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洪祥同志欣然为公园题写园名。建设“茶叶公园”思路的确立,给该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的改造升级,提升了该村在社会上的知名度。茶叶公园自挂牌之日起,先后接待了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袁捷、原南京军区政委傅奎清、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省长罗清泉都亲临该村视察、检查指导工作。领导的关心和爱护,为该村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强劲动力。美国、日本等外国友人和商人亦慕名而至,所到之处无不交口称赞,称其为“鄂东绿色明珠”、“世界第一座茶叶公园”。二、狠抓龙头企业建设,拓展市场促旅游乌云山茶厂成立于1968年,由于建厂时间早,厂房狭小,设施陈旧,不适应茶叶产业发展的需要。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来乌云山旅游观光的游客不断增多,简陋、落后的厂房成为旅游发展一大障碍。为改变落后的加工条件,树立该村“茶叶之乡”、“旅游之乡”的良好形象,1998年该村对原茶厂进行了改扩建,新增厂房面积600多平方米,地面全部铺上了地板砖,新添制茶设备35台套,茶叶日加工能力达到300公斤以上。在搞好茶厂硬件建设的同时,软件建设也取得了重大突破。一是加大了科技培训力度,提高了种茶制茶水平。聘请省茶叶专家为茶厂员工讲授种茶、制茶技术,茶厂拥有了一大批茶叶专业科技队伍,茶叶种植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茶叶的无公害化栽培,标准化制作。茶厂生产的“英山云雾茶”多次在各种茶叶评比中摘金夺银。茶场先后被授予英山县“十佳明星茶场”,湖北省“无公害茶叶示范基地”。二是加大了品牌建设的力度。2001年,根据茶叶产业发展的需要,该村认识到没有品牌的产品是不长久的,要使自己的产品被消费者接受和认同,必须拥有自己的产权标识。为此,该村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了“乌山春”牌茶叶商标,拥有了自己的条形码,建立了茶叶的防伪查询系统。有效地规避假冒伪劣商品的侵害,赢得了消费者的尊重,提升了自己的形象。三是加大了市场开拓的力度。茶厂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开通了网上销售项目,实现了“鼠标轻轻点、财源滚滚来”的目标,通过不断改进包装技术,提升包装水平,茶叶包装的质量档次不断提高,促进了茶叶销售。同时,茶厂建立了一批专业营销队伍,长期从事茶叶营销工作,拥有十多个茶叶特约经销点,网站延伸到全国三十多个大中城市,茶叶的销售量、销售额年年递增。2006年茶厂共产干茶3.2万斤,创产值290多万元,完成利税28万多元。带动了全村及周边地区茶叶产业的繁荣。以茶叶为主导,茶叶公园的品牌进一步叫响,“游茶叶公园,品乌云山茶,吃农家饭菜”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随着销售网络的不断扩大,慕名而来的四面八方客商及游客峰拥而至,在联系洽谈茶叶生意的同时,乌云山茶叶公园独特的秀美风光也深深吸引着他们。1999年英山县旅游局在公园建立了“茶之旅”专线,开发茶叶“自采自制”旅游项目,丰富了旅游产品形式,在品茶休闲之余,每位游客都忘不了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带去公园最好的礼物茶叶。游客成客商,客商成游客是该村旅游发展的一大特色。三、狠抓配套设施建设,搞好服务兴旅游一是加快景区景点建设。乌云山茶叶公园既是茶园,又是公园,境内景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一直不被人所知,难以发挥旅游经济效益。为把资源变资本,加快旅游开发步伐,该村根据公园内各个景点的不同情况进行合理规划,不断增加景点,不断翻新花样,先后投资80万元在环公园的月牙湖建起了集娱乐、餐饮、休闲于一体的水上茶楼;投资50万元建起了水上乐园,开发了水上游艇、冲浪等旅游项目;投资80多万元对乌云寺进行了改扩建,在“倒挂仙人”崖重塑了烈女像,新建了“品茗亭”、“望仙亭”、“茶轩”等景点。去年,该村还结合茶叶产业发展,投资50万元建起了极具现代特色的茶艺馆,在品茶休闲之余为广大游客表演茶道,使广大游客在公园饱览秀美山川景色的同时,还能领略到精湛的茶艺表演所带来的种种乐趣。经过几年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公园的景点数量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大小景点从8处发展到16处,奠定了旅游发展的坚实基础。二是加快园内基础设施建设。随着人们对乌云山茶叶公园了解的不断深入,前来旅游观光的游客日益增多,与此同时,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突出问题日益显现出来。为使游客进得来,留得住,玩得好,在搞好景点建设的同时,着重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共完成了“四大工程”建设任务:1、组组通路工程。对公园主要公路干线进行改扩建,硬化了3.1公里的环湖路,修通了公园至乌云寺的村级公路,完成了百步台阶的建设,全村6个组,组组修通了致富路,公路里程达10余公里,投入资金120万元。2、饮水工程。借助“饮水解困”项目,全村新建水井92口,户户吃上了自来水。3、通电工程。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用电需求增多,投资2万多元更换了供电设施,满足了群众用电需求。4、通信网络工程。新建移动通信基站两座,通信信号全村百分之百全覆盖。如今的乌云山村家家通电话,户户有手机,个个骑上摩托车,人人看上有线电视新节目,呈现出新农村建设的一派富庶景象。三是加快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旅游业的兴起,为该村经济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促进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依托旅游开发,村两委鼓励农户开办“农家乐”。到目前为止,全村共发展“农家乐”35户,直接从业人员达到200多人,间接提供劳动就业岗位300多个;为加强对“农家乐”的行业管理,规范其经营行为,提高其服务水平和档次,在管理上:一是成立了旅游业管理机构,制定了旅游业规范经营的行规制度;二是多次聘请知名厨艺专家对农家乐从业人员进行培训,组织他们外出参观,学习,借鉴他人经验,旅游接待的水平和档次不断提高。据统计,2005年,公园“农家乐”共接待各类游客10余万人,经营收入达到400多万元,增加税收40多万元,来茶叶公园“吃农家饭、尝农家菜、品特色茶”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四是加快精神文明建设。广泛开展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旅游开发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组织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成立了思想道德建设协会,发挥他们年纪长,威信高,善于做思想工作的长处,以组织编写快板、顺口溜、打油诗等形式,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说、拉、弹、唱等手段,引导全村群众树新风、弘正气、除陋习,促进了文明新风的形成。在广大党员中开展“设岗创星”活动,根据党员的不同情况,分配党员不同的岗位,党员的岗位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党员的核心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扎实开展生态文明新村创建活动,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引导群众建设小康住宅楼,大力推行改水改厕改圈改灶气工程,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变化。全村95%的农户住上了新楼房,组组开通致富路,家家用上放心电、吃上自来水、蹲上卫生厕,人人看看上新节目,掌握新信息,个个骑上摩托车,充分显示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无限生机和活力。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开发目标几年的建设与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变化和成绩,但与各级领导的要求和国家的质量标准要求相比,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公园建设的速度与日益增长的客流量还很不适应、很不协调。当前急需解决的:一是投资200万元改造公园内的道路,实现硬化目标,使游客进得来,出得去;二是投资100万元新建旅游环保厕所、垃圾箱、垃圾运输车及垃圾处理场、停车场、去乌云寺景点游客步游道等基础配套设施;三是投资100万元购置园内环保环园电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