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综合管廊工程.doc_第1页
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综合管廊工程.doc_第2页
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综合管廊工程.doc_第3页
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综合管廊工程.doc_第4页
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综合管廊工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综合管廊工程变更环 境影响报 告 太原理工大学国环评证乙字1313号1 总论1.1 项目背景2015年国务院以国办发201561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地下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统筹各类市政管线规划、建设和管理,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有利于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观、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发展,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有利于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拉动社会资本投入、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山西省也出文“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实施意见”(晋政办发2015108号)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山西科技创新城地处太原市区南部和晋中经济开发区(含该区)西部,规划范围北起太原市南环高速和太旧高速公路,南至潇河两岸,西接汾河,东至龙城高速公路,规划范围覆盖太原市小店区小店镇、经开区、综保区、高新新扩区、汾东商务区和晋中经济开发区、省高校新区、武宿机场等功能区,面积约510km2,人口约110万人。科技创新城主体区包括核心区和产业区两部分。核心区位于武宿机场以南,北至武洛街、南至迎宾西路,西至太原马练营路,东至太中银和大西铁路,建设用地20km2,产业区位于太原都市区规划确定的潇河新城,太原和晋中交界处,建设用地80km2。山西科创城核心区总体规划提出类了“低碳、绿色、生态、智慧”的发展理念,总体目标是建设成为“三大高地”,即战略性支柱产业及其产品的研发创新基地、战略性支柱产业研发创新精英的人才集聚高地;资源经济区域转型发展的产业示范高地。根据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综合管廊工程专项规划,本项目综合管廊沿核心区科技环廊地下敷设,综合管廊包括主线及支线,主线位于规划2号有轨电车外侧,沿科技环廊成环状布设,综合管廊支线(BG段)在科技环廊内沿规划有轨电车2号线支线东侧敷设,与综合管廊主线连接,整个综合管廊布局呈“日”字形,总长度15.05km,其中综合管廊主线12.67km、支线2.38km;综合管廊内纳入管线包括给水管线、再生水管线、高压电力电缆、中压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垃圾气力输送管道及供热管道。2015年委托太原理工大学编制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15年9月28日取得了山西省环境保护厅批复(晋环函2015955号文)。科创城核心区西片区占地基本农田约占一半,基本农田难以在2020年前全部置换,进驻企业多沿现有已建道路两侧规划,综合管廊规划位置也相应变更。2016年7月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综合管廊工程专项规划调整,调整后规划综合管廊近期建设区域重点考虑核心区启动建设区域,综合管廊系统布局在化章街、综合通道、机场东路和西温庄西路上,其中一期工程建设化章街和综合通道综合管廊,入廊管线包括给水管道、再生水管道、污水管道、热力管道、燃气管道、电力电缆、通信线缆。本次评价内容为一期管廊工程及监控中心,沿正在建设的核心区主干道化章街及综合通道绿化带下建设,更有利于为核心区启动建设区域服务。1.2 评价任务的由来根据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文件 环办201552号的规定: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生产工艺和环境保护措施五个因素中的一项或一项以上发生重大变动,且可能导致环境影响显著变化(特别是不利环境影响加重)的,界定为重大变动。根据上述原则,结合不同行业的环境影响特点,本项目管廊位置及纳入管线发生变动,目前原有工程还未开工建设,本项目需编制变更环境影响报告。于是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管理局(原山西省政府工程建设事务管理局更名)委托太原理工大学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校相关评价人员对工程变化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并赴现场进行踏勘,在此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综合管廊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送审稿)。2016年8月15日山西省环境保护技术评估中心在太原组织召开了项目技术审查会,会后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了认真修改,完成了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综合管廊工程变更环境影响报告(报批稿),现交由建设单位报环保部门审批。2 核心区综合管廊专项规划2.1科技创新城核心区总体规划及综合管廊专项规划2.1.1 科创城核心区总体规划山西科技创新城主体区总体规划2014 年11月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山西省人民政府以晋政函2014100号文批复了山西科技创新城主体区总体规划,山西省环保厅以晋环函【2015】323号文“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批复核心区总体规划环评。本节内容是按照已批复的山西科技创新城主体区总体规划编写,具体如下。山西科技创新城地处太原市区南部和晋中经济开发区(含)西部,科技创新城主体区包括核心区和产业区两部分。核心区位于武宿机场以南,北至武洛街,南至迎宾西路,西至太原马练营路,东至太中银和大西铁路,建设用地规模20平方公里。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用地规划图见图2-1。2.1.1.1规划空间结构核心区构建“一心两轴、一环六元”的空间结构。一心:是指在核心区的中部形成中心区,中心区由科技创新、智慧管理、知识交流、健康生活四大核心服务功能板块环绕科技绿芯构成。两轴:是指南北向的科技创新轴(太榆科技创新轴)和东西向的智慧生活轴(太榆文化轴)。一环:是指串联科技生活组团的科技环廊。六元:是指建设六大科技生活组团。采取组团式建设模式,每个组团成为一个功能完整和低碳智能、生态优先的科技生活组团。2.1.1.2用地布局核心区用地主要包括科研用地、居住用地、绿地广场和道路交通用地等,均占到规划用地的20%左右。科研用地核心区规划科研用地面积为417.0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20.76,人均科研用地面积为20.85平方米。建设6个科研功能集聚的科技生活组团,打造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科研基地。组团内的科研用地与居住用地混合布局,促进职住平衡。科技组团以科研邻里为单元进行统一规划设计与管理。规划科研用地在控规阶段可以按照土地出让方式调整为其他服务设施用地。居住用地核心区居住用地分布于各科技生活组团内,与科研用地适度混合布局,实现科研与居住的职住平衡。核心区共形成6处相对集中的居住片区,规划居住用地面积为419.18hm2,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20.87,人均居住用地面积为20.96 m2。科技生活组团内的居住用地采用邻里单元的开发建设模式,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根据太原市和晋中市关于城中村安置的办法,位于太原市的西温庄、东温庄、田庄等三个村采取以原村址为基础的安置方式;位于晋中市的南六堡、北六堡、杨盘、西荣等村采取集中安置的方式,安置区选址位于核心区东南部的科技生活组团。城中村安置用地规模和范围按照太原和晋中相关规定执行,用地布局遵照核心区规划执行。保留现状港丽城、翰林华府、横河小区三处已建成的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用服务设施用地a行政办公用地核心区规划行政办公用地面积为8.96hm2,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0.45,人均行政办公用地面积为0.45 m2。行政办公用地主要布置在中心区的智慧管理服务功能板块,包括建设管委会、省市派出机构等公共管理设施用地。b文化设施用地核心区规划文化设施用地面积为8.43 hm2,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0.42,人均文化设施用地面积为0.42 m2。文化设施用地分布于中心区科技绿芯北部的知识交流核心服务功能板块和科技创新核心服务功能板块。c中小学用地核心区规划中小学用地面积为27.90 hm2,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1.39,人均中小学用地面积为1.4 m2。初级中学按照35生/千人标准配置,服务半径为1000m左右。规划两处,每处面积为2-3 hm2左右。高级中学按照30生/千人标准配置,服务半径为1000m左右。规划高中两处,每处面积为4-5 hm2左右。小学按照70生/千人标准配置,服务半径为500m左右。规划小学8处,每处面积为1-2 hm2左右。在保障规模的前提下可以结合居住用地布局情况适当调整中小学位置。d体育用地核心区规划体育用地面积为12.69 hm2,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0.63,人均体育用地面积为0.63 m2。科技创新城构建城市级组团级邻里单元级三级体育休闲设施。核心区规划两处体育设施用地,建设市级体育休闲设施。一处位于中心区健康生活服务功能板块,另一处位于科技创新轴北部科技环廊两侧。在科技生活组团和邻里单元中心设置不同级别的体育活动场地,方便居民和科技人员的休闲交流。e医疗卫生用地核心区规划医疗卫生用地面积为12.99 hm2,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0.65,人均医疗卫生用地面积为0.65 m2。科技创新城构建综合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城市级)健康服务中心(组团级)自助健康服务站(邻里单元级)三级体系。核心区规划两处医疗卫生用地。一处为科技创新城健康管理中心,位于中心区健康生活服务功能板块。科技创新轴北部建设一处大型区域性综合医院。在科技生活组团中心设置健康服务中心,在邻里单元中心设置自助健康服务站。商业服务设施用地a商业、商务用地商业、商务设施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功能适度混合的布局模式。核心区规划商业设施用地面积为139.73 hm2,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6.96%,人均商业设施用地面积为6.99 m2。规划商务设施用地面积为98.56 hm2,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4.91%,人均商务设施用地面积为4.93 m2。中心区东部结合科技绿芯建设一处区域性商业休闲中心,服务太原南部区域和晋中榆次区。在科技创新和智慧生活两条发展轴线交汇处集中布局商务设施用地,科技绿芯北侧利用电机厂用地,结合既有建筑的改造利用,建设科技资源服务、科技创业孵化和科技金融服务等三大服务平台。科研和居住邻里单元建设社区级商业商务设施,为居民和科技人员提供就近便利的商业服务。位于中心区的商业商务用地,宜混合布局商业、商务、公寓等多种功能,用地兼容性具体在控规阶段落实。b康体娱乐用地规划康体娱乐用地面积为2.76hm2,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0.14%,人均康体娱乐用地面积为0.14m2。中心区的健康生活服务板块建设各类康体娱乐设施,与科技绿芯相融合,形成大型开敞式的生态主题休闲娱乐区,与体育中心共同打造区域性的健康娱乐中心。绿化广场用地核心区的绿地系统形成“一心多园、一廊两轴”的空间结构。一心:是指科技绿芯,是科技创新城的生态核心和景观核心。多园:是指各科技生活组团中心公园和结合东干一支渠建设的湿地景观公园。一廊:是指科技环廊,是融交通、市政、生态、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廊道。两轴:是指东西向的智慧生活绿轴和南北向科技创新绿轴两条绿化景观轴线。a公园绿地核心区规划公园绿地面积为252.76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12.5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2.64平方米。核心区构建城市级、组团级和邻里单元级三级公园绿地系统。城市级公园绿地是为区域服务的大型综合性公园,包括科技绿芯和两条绿轴形成的带状公园。科技绿芯面积为78.61 hm2,智慧生活带状公园面积为30.08 hm2,科技创新带状公园面积为39.09 hm2。组团级公园由科技环廊、组团中心公园和湿地公园构成,每处占地面积为5-6 hm2左右,科技环廊宽度为80m。邻里单元级公园绿地包括单元中心公园和单元内部的慢行绿道,通过连通绿道形成慢行绿网。B防护绿地核心区规划防护绿地面积为170.39 hm2,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为8.48,人均防护绿地面积为8.52 m2。防护绿地分布于主要交通廊道、市政廊道两侧。铁路西侧控制防护绿带宽度为30m。综合通道西侧控制防护绿带宽度为30m,东侧宽度为100m。化章街龙湖大街两侧控制防护绿带宽度为30m。马练营路两侧控制防护绿带宽度为10m(结合燃气管线走向,东侧局部控制为45m)。迎宾西街北侧控制防护绿带宽度为45m,南侧宽度为100m。武洛街南高压燃气防护用地需50m,其中5m位于道路绿地内,防护绿地为45m。机场东路两侧防护绿地各10m。次干路两侧防护绿地应结合管线综合规划,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进一步研究划定。2.1.1.3综合交通系统规划(1)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城市快速路:规划远期建设“一横一纵”的城市快速路系统:一横为化章街,一纵为综合通道。红线宽度5060米。近期按照主干路建设,按照快速路预留。快速路总长9.3公里,路网密度0. 47公里/平方公里。主干线采用“高架主路地面辅路”设计形式。城市主干路:主干路总体规划布局为“三横三纵”(快速路高架后,形成地面主干路), 三横为:武洛街、化章街、迎宾西街;三纵为:马练营路、机场东路、综合通道。武洛街、马练营路及迎宾西街规划红线60米,机场东路规划红线40米。主干路总长27.1公里,路网密度1.36公里/平方公里。城市次干路:次干路形成“五横六纵” 的布局结构,红线宽度3040米。次干路总长46.9公里,路网密度2.34公里/平方公里。(2)公共交通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快速公交与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与电动汽车租赁为补充的公共交通体系,核心区公交出行站机动化出行比例达75%以上。核心区内形成“区域轨道线路+区内轨道线路”的轨道交通布局结构,包括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三种制式。其中区域轨道线路包括地铁9号线、轻轨8号线和有轨电车1号线,区内轨道线路包括有轨电车2号线和2号线支线。有轨电车1号线近期规划作为汾东商务区、核心区与大学城之间的轨道交通联系通道,核心区内设计长度5.4km;有轨电车2号线为环形线路,设计长度12.1km。2.1.1.4市政工程规划(1)给水工程规划生活、科研用水水源来自太原市自来水管网,水源从武洛街自来水管道接入。居民冲厕及道路绿化用水采用再生水,水源来自核心区西南角的地下式再生水厂。(2)污水工程规划核心区规划以综合通道为界,将以东片区的污水汇入综合通道现状的污水干管并最终进入晋中市第二污水厂,污水量约为1万吨/日;以西片区的污水通过污水管网收集最终汇入新建的核心区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内。规划新建污水厂1座,采用地下式建设,合并再生水厂一同建设。污水主干管沿马练营路、迎宾西街和综合通道布置,一般布置在道路西侧或北侧的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污水管道采用重力流形式。核心区内不设置污水提升泵站,区内污水收集干管的布局依据道路坡度坡向,并以减少对综合管廊的穿越为宗旨进行合理布置;流水方向由北向南,由东向西。(3)雨水工程规划核心区雨水规划沿马练营路向南以重力流排放,排放至太榆退水渠旁的雨水泵站,再通过泵站提升排至太榆退水渠。核心区划分为四个排水分区:一区:北起武洛街,南至迎宾西街,西起马练营路,东至综合通道-正阳街-西温庄西路一线,服务本区汇水面积为4.73平方公里,转输上游雨水汇水面积为7.26平方公里。根据竖向规划,将本区雨水由东向西排入马练营路雨水主干管中。二区:北起正阳街,南至迎宾西街,西起西温庄路,东至东环西路-河东街-机场东路一线,服务汇水面积为7.36平方公里。根据竖向规划,将本区雨水由东向西排入西温庄西路的雨水干管,后汇入迎宾西街的雨水主干管中。三区:北起正阳街,南至迎宾西街,西至东环西路-河东街-机场东路一线,东至综合通道,服务汇水面积为2.17平方公里。根据竖向规划,将本区雨水由东向西排入东环西路雨水主干管后,再由北向南排入迎宾西街雨水主干管中。四区:北起武洛街,南至迎宾西街,西起综合通道,东至太中银铁路,服务汇水面积为5.83平方公里。根据竖向规划,将本区雨水由东向西排入综合通道雨水主干管中。雨水主干管和雨水干管按照3年重现期进行设计,雨水支管按照2年重现期进行设计。(4)再生水工程规划核心区与产业区的再生水供给采用就近回用的供水方式。规划核心区和产业区新建污水处理厂厂内建设再生水处理设施,水质达标后供给本片区。再生水管网为环支结合,干管尽量靠近大户。管道沿线布设取水口,供环卫车辆取水,再生水管网最不利点水压控制在20m。2.1.1.5燃气规划规划核心区气源由天然气(煤层气)供给,核心区内不设置天然气门站。核心区燃气气源以我省煤层气为主,过境天然气为辅。核心区中压燃气主管网主要沿着规划绿廊形成一个环状布置,2.1.1.6供热工程规划核心区近期由分散燃气锅炉房+地源热泵系统供热;瑞光热电厂二期与华能2X350MW 热电联产项目建成后,二者作为主要热源联合为核心区供热。同时,利用分散燃气锅炉房作为调峰热源备用,地源热泵等新型能源辅助供热。科技创新城采用二级热力网系统,即由热电厂/集中供热锅炉房供应高温热水,通过热交换站,换成低温热水,为各类建筑供热。规划一次热网采用环状形式沿科技环廊敷设,最小覆土深度1.01.2米。2.1.1.7地下空间利用规划核心区地下空间主要用于地下轨道交通、地下停车场库、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地下人防工程、以及商业娱乐等功能。地下交通系统设施科技创新城核心区内沿科技创新绿轴线建设地铁一号线和九号线,将之作为核心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骨架和防空、防灾的重要设施,开发建设中应严格控制地铁廊道周边建设,确保地下空间不受侵占;地下道路与地下停车场结合人防工程、各类建筑和广场绿地的地下空间进行建设。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核心区道路下统筹安排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管网及设施。沿科技环廊布置综合管廊及其他市政管线,科技环廊市政用地应采用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建设的方式。在确保地下综合管廊和市政管线用地和埋深需求基础上,地面空间应与科技环廊绿化景观融为一体。规划在科技创新城西南部湿地公园内设立一座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地下安全及防灾设施地下空间是城市防灾综合体系的重要和必要组成部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应主动适应防灾的功能要求,进行主动防灾。地下公共服务设施结合城市主次商务、商业、公共服务中心和地铁换乘枢纽建设地下多功能活动综合体,并在地下人行交通流密集地区建设地下步行商业街,战时作为人民掩蔽部等。山西省环保厅以晋环函【2015】323号文审查通过了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心区用地规划见图2-1。2.1.2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综合管廊专项规划山西省人民政府以晋政函201515号文批复了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19项专项规划,山西科创城核心区综合管廊工程属于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19项专项规划中的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综合管廊工程专项规划。根据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综合管廊工程专项规划(2015),本项目综合管廊沿核心区科技环廊地下敷设,综合管廊包括主线及支线,主线位于规划2号有轨电车外侧,沿科技环廊成环状布设,综合管廊支线(BG段)在科技环廊内沿规划有轨电车2号线支线东侧敷设,与综合管廊主线连接,整个综合管廊布局呈“日”字形,总长度15.5km,其中综合管廊主线12.67km、支线2.38km;综合管廊内纳入管线包括给水管线、再生水管线、高压电力电缆、中压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垃圾气力输送管道及供热管道。2016年7月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综合工程专项规划调整,调整后规划综合管廊建设区域为核心区整体片区,其中近期建设区域重点考虑核心区启动建设区域。综合管廊系统布局在化章街、综合通道、机场东路和西温庄西路上,给水管道、再生水管、电力电缆、通信光(电)缆、热力管道、天然气管道、新建污水管道纳入综合管廊,雨水管不纳入综合管廊。山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以晋建规函20161073号文“关于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综合管廊等九项专项规划调整有关问题的函”同意项目规划变更。以下内容引自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污水工程专项规划(调整)(2016年6月)。第二章 综合管廊系统规划第七条 规划综合管廊建设区域为核心区整体片区,其中近期综合管廊建设区域重点考虑核心区启动建设区域。第八条 综合管廊系统布局在化章街、 综合通道、 机场路和西温庄路道路上。 第九条 给水管道、再生水管、电力电缆、通信光(电)缆、热力管道、天然气管道、新建污水管道纳入综合管廊;雨水管不纳入综合管廊。在综合管廊内预留各管线备用空间,应对城市发展需求。第十条 规划综合管廊充分考虑给水管道、中水管道、电力线缆、通信线缆、供热管道、燃气管道的入廊空间需求,其中供热管道、燃气管道近期没有入廊条件和需求的情况下, 规划综合管廊断面仍按照预留其管位的形式加以考虑,待其条件成熟后进入综合管廊。第十一条 化章街、综合通道、机场东路和西温庄西路四条路综合管廊均采用三仓断面,其中根据规范要求燃气管道单独布置一仓。第三章 三维控制线规划第十二条 综合管廊标准断面的覆土厚度不小于 3.0 m, 在特殊断面不得小于1.0 m。第十三条 化章街(综合通道以西段) 综合管廊标准段最大断面外径尺寸控制在 11.85m(宽)5.15m(高)左右,化章街(综合通道以东段)综合管廊标准段最大断面外径尺寸控制在 11.85m(宽)4.8m(高)左右。综合通道综合管廊标准段最大断面外径尺寸控制在 11.25m(宽)4.3m(高)左右。机场东路综合管廊标准段最大断面外径控制在 10.35m(宽)4.50m(高)左右。西温庄西路综合管廊标准段最大断面外径控制在 13.40m(宽)4.30m(高)左右。第十四条 规划化章街综合管廊位于化章街南侧 30m 绿化带内,规划综合通道综合管廊位于综合通道东侧 100m 绿化带内,规划机场东路综合管廊位于机场东路西侧 15m 绿化带内, 西温庄西路综合管廊位于道路中央绿化带和机动车道下。第十五条 综合管廊与建筑物及相关管线等之间的间距应符合如下规定, 同时应满足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等相关规范要求:1.综合管廊与其他管线相交,压力管道和电力电信管道避让综合管廊;2.综合管廊与重力流管道交叉,综合管廊避让重力流管道;3.综合管廊与地下管线交叉时垂直净距最小宜为 1.0 m;4.与有轨电车间距:水平净距 2.0 m,垂直净距 1.0 m;5.与地铁间距:综合管廊位于地铁上方,竖向间距不小于 1.0 m;建议尽量与规划地铁一起施工,如无法同步,则应采取相应可靠措施;6.与其它地下构筑物间距:明挖施工时,与其它地下构筑物(不包括地铁)水平及竖向间距最小为 1.0 m;7.与地面建筑物间距:水平净距最小为 3.0 m;8.与乔木间距:水平净距最小为 1.5 m。垂直净距为 2.5 m。第四章 综合管廊配套及附属设施规划第十六条 在供热、供水、再生水、燃气、110KV 及以上的高压电缆等管线过路处,建设过路支管廊,10KV 以下电缆及通信缆线过路处预埋套管,污水管道过路处预埋过路管。 第十七条 综合管廊配套建设通风口、进料口、人员出入口、逃生口,配套设施宜设在道路绿化带、分隔带等不影响道路交通功能的地方。 第十八条 综合管廊建设必须根据各管线专业、 防灾减灾需求同步建设附属设施。 第十九条 科技城核心区设置一座综合管廊监控运维中心, 对综合管廊进行统一集中监控和运行。监控运维中心位于核心区三大平台内,预留建筑面积 1000 平方米。 第六章 近期规划建设第二十五条 根据科技城核心区市政工程专项规划,结合科技城近期建设项目,规划近期建设化章街和综合通道综合管廊。表2-1 近期新建综合管廊一览表序号位置长度(m)参考管廊控制外径尺寸(m)1化章街540011.85*(4.8-5.15)2综合通道355011.25*4.33总计8950核心区综合管廊规划见图2-2。2.2本工程与科技创新城核心区总体规划及专项规划的符合性本项目为综合管廊建设工程,属于核心区总体规划地下空间利用规划中的综合管廊工程规划部分。 本次一期工程综合管廊系统布局在化章街、综合通道下,纳入管线包括给水管道、再生水管、电力电缆、通信光(电)缆、热力管道、天然气管道、新建污水管道,本工程建设内容与规模与山西科技创新城主体区总体规划及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污水工程专项规划(调整)(2016年7月)相符。3 工程变化情况分析3.1 项目地理位置太原市位于山西省中部,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太原盆地北端,地处东经1123011309,北纬3727 3825之间,东西北三面环山,中南部为汾河冲积平原,汾河自北而南纵贯其中,平均海拔高度800米。晋中市位于山西省中部偏东,地理坐标为东经 11225 11405,北纬 3640 3806之间。东靠河北省,西濒吕梁市,北接太原、阳泉市,南邻临汾、长治市。南北长约220公里,东西宽约120公里,总面积16404平方公里,约占山西省总面积的10.5%。原环评:综合管廊沿核心区科技环廊地下敷设,综合管廊包括主线及支线,主线位于规划2号有轨电车外侧,沿科技环廊成环状布设,综合管廊支线(BG段)在科技环廊内沿规划有轨电车2号线支线东侧敷设,与综合管廊主线连接,整个综合管廊布局呈“日”字形,总长度15.05km,其中综合管廊主线12.67km、支线2.38km。监控中心位于综合管廊东北角,杨盘村东南660m处。变更后:综合管廊一期工程位于化章街、综合通道路下,总长度8.95km,其中化章街综合管廊位于化章街南侧 30m 绿化带内、长5.40km,综合通道综合管廊位于综合通道东侧 100m 绿化带内、长3.55km。监控中心位于化章街与机场东路交叉口东南角核心区三大平台内。变更后项目管廊位置见图2-2。3.2纳入管线原环评:综合管廊内纳入管线包括给水管线、再生水管线、高压电力电缆、中压电力电缆、通信电缆、垃圾气力输送管道及供热管道。变更后:根据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综合管廊工程专项规划(2016调整)(2014-2030年),本次变更后综合管廊纳入管线包括给水管道、再生水管、电力电缆、通信光(电)缆、热力管道、天然气管道、新建污水管道,其中由于目前综合通道下已布设有污水管网,本次综合通道下不布设污水管网,污水管网仅位于化章街综合管廊。其中110kv、220kv电缆为高压电缆,会产生电磁辐射污染,项目建成后输电线路项目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应另行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评价。纳入管线类型及规格见表3-1。表3-1 变更前后综合管廊纳入管线类型及规格序号管线种类原环评本次变更后化章街综合通道1给水管线DN300-400mmDN250DN500DN250DN5002再生水管DN300-400mmDN150DN300DN150DN3003电力电缆2.5*30沿科技环廊;1.8*20沿东环西路旁;10kv电力电缆暂按36回预留220kV电缆13回110kV电缆2回10kV电缆2436回220kV电缆02回110kV电缆25回10kV电缆24回4通信电缆18孔24孔24孔5垃圾真空管DN500mm,局部位于科技环廊南段(机场东路-综合通道以西)本次变更后不再纳入6热力管道DN500-1200mmDN800DN1000DN700DN9007燃气管道-DN300DN3008污水管道-DN400DN8003.3 周边环境敏感目标由于管线走向变化,周围村庄等敏感点也发生变化。规划化章街红线宽60m,南北两侧各30m绿化带,综合通道红线56m、西侧30m绿化地、东侧100m绿化带。项目周边敏感目标如下。变更后环境敏感目标分布见表3-2和图3-1。表3-2 变更后环境敏感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保护对象备 注名 称方位距 离(m)环境空气施工期后所营NW27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类区田庄S460东温庄N220杨盘E80南六堡E140服务期西温庄N/S90/10东温庄N90北六堡N/S90/10E80南六堡E80地表水汾河西6500类区地下水项目区域地下水类区西温庄集中供水水源地本项目距2#水源井保护区边界0.22km、距1#水源井保护区边界3.6km,不在保护范围内声环境监控中心厂区四周1类区,公路一侧为4a类功能区生态环境监控中心及管廊经过区的耕地、绿化带3.4 主要设计基础资料原环评:综合管廊总长度15.05km,其中综合管廊主线12.67km、支线2.38km,沿核心区科技环廊地下敷设,综合管廊包括主线及支线,主线位于规划2号有轨电车外侧,沿科技环廊成环状布设,综合管廊支线(BG段)在科技环廊内沿规划有轨电车2号线支线东侧敷设,与综合管廊主线连接,整个综合管廊布局呈“日”字形。监控中心位于综合管廊东北角,杨盘村东南660m处,占地面积1800m2。变更后:本次变更后规划综合管廊总长度8.95km,其中化章街综合管廊厂5.40km、位于化章街南侧 30m 绿化带内,综合通道综合管廊长3.55km,位于综合通道东侧 100m 绿化带内。监控中心位于化章街和机场东路交叉口东南角核心区三大平台内,占地面积1106.6m2。变更后具体情况如下。3.4.1 综合管廊平面设计综合管廊在道路上的位置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综合管廊布置在道路两侧地块对公用管线的需求量大的一侧;2)尽可能满足综合管廊与其它管线的交叉要求;3)综合管廊接出管线的长度较短;4)综合管廊对道路及两侧建筑物的影响较小;5)充分满足道路规划对综合管廊管位的要求;6)综合管廊投料口、通风口、出入口等设施与道路景观及功能的结合;7)道路两侧有市政管廊(线)带或绿化带时,管廊布置在绿化带内或非机动车道下。由于管廊有通风设施需要伸出地面,因此一般设置在道路的中央绿化带或两侧绿化带下。设置在道路中央绿化带下在管廊检修或维护时,其检修用车辆、设备需要占用机动车道,会对交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根据道路专项规划,本工程道路两侧的绿化带较宽,其下方足以布置综合管廊,故设计将综合管廊布置在道路两侧的绿化带下。3.4.1.1化章街管廊平面设计化章街沿线有现状燃气管道和成品油管道。其中燃气管道2条,一条管径DN500,设计压力2.5MPa;另一条管径DN300,设计压力4.0MPa;成品油管道管径DN300,设计压力6.3MPa。三条管道均沿西南-东北方向敷设,与华章街选址以小角度交叉,并分别在西温庄西路西侧和综合通道西侧有转折点。三趟管线均为过境燃气及成品油输送管道,不负担沿途配送任务。根据规划,上述高压燃气管线将改线至武洛街,但在管廊建设期间不具备改线条件,因此管廊平面布置需考虑其影响。总体来看,将管廊布置在道路南侧其实施过程受上述三条管道的影响较布置在北侧小,因此项目可研确定化章街综合管廊布置在道路南侧绿化带下方。且化章街南侧商业设施、商务设施等用地也较北侧密集,将综合管廊布置在南侧方便其分支管线的出口布置,可尽量减少分支管线过路。规划化章街道路总宽60m,南北两侧分别有宽30m的绿化带,设计综合管廊布置在道路南侧绿化带下,考虑管廊燃气舱室排风口与地面建构筑物的间距控制要求和管廊施工工作面及放坡需求,确定管廊南侧外边缘距道路绿线净尺寸8.15m,北侧外边缘距路基北边缘净尺寸10m。3.4.1.2综合通道管廊平面设计综合通道沿线也有三条高压油气管线。其中,一条燃气管道管径DN500DN600,设计压力4.0MPa;另一条燃气管道管径DN300,设计压力1.6MPa;成品油管道管径DN300,设计压力为6.3MPa。三趟管线沿综合通道南北向敷设,基本位于规划道路的西侧。按照规划,上述油气管线应搬迁出核心区外,但在综合管廊建设期间还不具备改线条件。为避免与上述管线的交叉,综合管廊布置在综合通道东侧绿化带下。规划综合通道道路总宽56m,东西两侧分别有宽100m和30m的绿化带,设计综合管廊布置在道路东侧绿化带下,考虑管廊施工工作面及放坡需求,确定管廊西侧外边缘距路基东边缘净尺寸10.0m。3.4.1.3监控中心平面设计本次变更后监控中心位于化章街与机场东路交叉口东南角核心区三大平台内,占地面积1106.6m2。综合管廊管位标准断面图见图3-2图3-3,监控中心平面布置见图3-4。3.4.2综合管廊竖向设计当排水管线与综合管廊在竖向标高上发生冲突时,考虑下调综合管廊的标高,使管廊从排水管线的下方通过。该方案使排水管网与综合管廊互不干扰,特别是排水管网位于管廊上方,对日后的管线维护制造了便利条件。3.4.2.1化章街综合管廊竖向设计1)化章街综合通道以东段根据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雨水工程专项规划(调整)(2014-2030),本段道路设有一条雨水干管,布置在道路北侧,沿途有雨水支管从南侧接入,与布置在道路南侧的综合管廊发生交叉。雨水支管埋深较浅,可从综合管廊上方通过。此外,综合通道西侧有一条现状污水主干管,自北向南与化章街综合管廊相交。为保证雨水管道的重力流和下游埋深不至过大,同时考虑与综合通道管廊的交叉需求,此处采取化章街管廊局部下调,一并穿越雨水主干管和综合通道综合管廊的方式,而其他断面处则可采取最小覆土,满足管廊本身的功能需求。根据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污水工程专项规划,本段道路设有一趟污水干管,布置在道路北侧,收集道路北侧污水,没有从道路南侧接入的污水支管,不存在与综合管廊交叉问题。因此,确定化章街综合通道以东段综合管廊的覆土厚度为3.0m,穿越综合通道处局部下穿雨水管道和综合通道管廊。2)化章街综合通道以西段根据雨水专项规划,本段道路有西温庄西路雨水干管与布置在道路南侧的综合管廊交叉。雨水管渠净高1.5m,顶板和底板结构尺寸0.7m,顶板埋深0.5m时,底板埋深1.7m,小于管廊最小埋深,管廊埋深不必调整。根据污水专项规划,本段道路有一条污水干管,设置于综合管廊内,沿途有道路北侧污水支管接入,此外无其他污水管道与综合管廊交叉。因此从与污水管道的关系考虑,本段综合管廊埋深应满足污水管道重力流要求和沿途支管接入要求,无交叉问题。综合上述对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的分析,确定本段综合管廊竖向以污水管道坡度自东向西敷设,在东环西路、机场东路、西温庄西路三个路口为保证雨水管道埋深要求可适当向下调整,总体覆土厚度介于3.328m3.788m之间。3.4.2.2综合通道管廊竖向设计根据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雨水工程专项规划(调整)(2014-2030,综合通道管廊东侧设有晋中市排水总渠,主要收集东侧区域雨水,没有与管廊交叉的雨水管道。化章街在综合通道东侧有现状晋中市污水干管,由东向西穿接入综合通道西侧的现状污水主干管,与综合通道管廊交叉。根据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污水工程专项规划(调整)(2014-20360,综合通道西侧有一条现状污水主干管,主要用于转输污水至晋中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沿途交叉的污水管道较少,仅在化章北街、化章街、迎宾西街北侧有污水管道接入。从规避污水管道角度考虑,综合通道综合管廊可采取较小覆土,交叉路口采取局部下穿方式躲避污水干管。综合上述对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的分析,结合管廊本身的功能需求,确定综合通道综合管廊的覆土厚度为3.0m,在化章南街路口及迎宾西街北侧污水管道处以局部下穿方式躲避重力流管道,在化章街路口直行通过(化章街局部下穿)。3.4.3管廊断面布局本项目为新城的建设工程,无现状河流、铁路等设施,具备开挖施工条件,因此选用矩形断面作为设计管廊断面形式。根据各专业专项规划,本工程入廊管线包括给水管道、再生水管道、热力管道、燃气管道、电力电缆和电信缆线、新建污水管道,管线规格见表3-1。根据管线相容性分析,燃气管道单独设舱,热力管道与电力电缆不同舱,则本工程综合管廊断面形式设为三舱室。1)化章街管廊分舱方式化章街马连营路综合通道段综合管廊内入廊管线包括污水管道,管径DN400DN800。该段管廊仍分为三舱:其中燃气舱和电力、电信舱与综合通道管廊断面形式相同,热力舱内增加污水管道,断面尺寸B*H=11.85*5.15m。化章街综合通道大西高铁段综合管廊内无污水管道纳入,管廊断面为三舱布置:燃气舱,热力、给水、再生水舱,电力、电信舱,断面尺寸B*H=11.85*4.8m。2)综合通道管廊分舱方式综合通道管廊分三舱,分别为燃气舱,热力、给水、再生水舱,电力、电信舱,断面尺寸B*H=11.25*4.3m。管廊断面布置见图3-5、图3-6。3.4.4综合管廊节点设计1)吊装及人员出入口吊装口与人员出入口合建,统一考虑,设置间距控制在400m以内,结合防火分区的划分,确定为每2个防火分区设吊装口及人员出入口1座。本工程综合管廊为三舱式,每舱设独立的吊装口。吊装口长度应不小于管节长度6m+1.0m,宽度不小于管外径+0.2m并且不小于1m。据此,燃气舱吊装口平面尺寸为LB=7.0m1.0m,另加1.0m长度的人员出入口,合计平面尺寸为LB=8.0m1.0m;热力舱吊装及人员出入口平面尺寸为LB=8.0m1.9m;电力舱吊装及人员出入口平面尺寸为LB=1.0m1.0m;吊装口深度:化章街4.9m、综合通道7.1m。吊装及人员出入口顶部伸出地面约0.5m,上覆活动盖板,盖板上放置花盆美化。工程共设吊装口75个。监控中心设两个出入口,分别通往化章街及机场东路综合管廊。2)逃生口为保证事故时的人员紧急疏散,在每个舱室每隔一定距离设逃生口1座。其中燃气舱和电力舱逃生口的设置间距不大于200m,热力舱间距不大于400m。逃生口以钢制爬梯作为从管廊到地面的连接通道,口部为1000mm的人孔,上设液压式专用井盖。逃生口的设置可结合设备间的设计进行。工程共设逃生口125个。3)通风口综合管廊利用廊体本身作为通风管。燃气舱和电力舱采用机械进、排风的通风方式,通风系统以不跨越防火分区为原则,每个防火分区为一个通风分区,长度不大于200m。每个通风分区两端分别设置进风口和排风口。热力舱采用自然进风和机械排风结合的通风方式,考虑风机参数的统一性,通风分区的划分参照电力舱,以长度不大于200m为界。本工程综合管廊三个舱室的进、排风口净尺寸均为1300mmx1000mm,相邻两个防火分隔墙为相对应的两个风道隔墙,在其余三面外露部分设置防雨百叶和防虫网,防雨百叶及防虫网的尺寸为800mmx500mm、1000mmx500mm,其材质应耐腐蚀。通风口外突部分的装饰应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工程共设进风口、排风口各150座。4)热力分支口根据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供热工程专项规划,化章街管廊内热力管道共有8处与南北向供热管道相交,其中西温庄西路南侧、机场东路南北侧、综合通道南北侧道路下设综合管廊,管道在管廊内交叉衔接。综合通道内热力管道共有5处与东西向供热管道相交,其中化章街道路下设综合管廊,管道在管廊内交叉衔接。化章街综合管廊布置在道路南侧绿化带,故南侧出线管道不需穿越道路,采用直埋方式出线,共计5个直埋分支口;北侧出线管道需穿越道路,采用支沟方式出线,共计3个分支口(包括西温庄西路北侧出线口),设于主管廊下部,向北延伸80m,修筑出道路修筑范围。设热力支沟的路口,与热力管道同舱的给水、再生水管道与热力管道共用支沟出线。综合通道综合管廊位于道路东侧绿化带,故西侧出线管道需穿越道路,采用支沟方式出线,共计2个分支口,设于主管廊下部,西向延伸75m,修筑出综合通道道路修筑范围;东侧出线管道不需穿越道路,但需穿越综合通道的排水渠,故仍采用支沟出线,共计4个分支口,设于主管廊下部,西东延伸48m,修筑出综合通道道路修筑范围。5)燃气分支口燃气管道采用直埋方式出线,支管穿越管廊侧壁时采用柔性防水套管,分支处设立式阀门井与廊外管道衔接,并设置标示桩标示管线出口位置。6)给水分支口根据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给水工程专项规划中给水管道的布置情况,在有热力支管廊的路口,利用热力支管廊做为给水分支口,一同出线;在无热力支管廊的路口预埋给水管道套管,作为综合管廊内管道与外部管道衔接的分支口,满足其功能需求。此外,沿程布置市政消火栓的预留套管,道路两侧均布置消火栓,消火栓布置间距不大于120m。预留套管采用钢筋混凝土管,给水支管的套管管径DN1000,消火栓支管的套管管径DN500,敷设至道路红线以外。分支口处设立式阀门井与廊外缆线衔接,并设置标示桩标示管线出口位置。7)再生水分支口再生水分支口的布置及做法同给水支管分支口。8)电力电信分支口根据电力电信专项规划,化章街综合管廊内的高压电力电缆在西温庄西路和综合通道与南北向电缆交叉,而这两条道路下均建设综合管廊,故高压电缆在管廊内实现交叉衔接,不需出线;综合通道综合管廊内的高压电力电缆在化章街与东西向电缆交叉,也不需出线。因此,本工程有出线需求的电力电缆均为低压电缆。根据专项规划中电力电信缆线的布置情况,在与综合管廊十字交叉的路口预埋电力电信套管,作为综合管廊内缆线与外部缆线的衔接的分支口,满足其功能需求。预留套管采用玻璃钢夹砂电缆导管,敷设至道路红线以外。分支口处设电力中号直通型人孔和通讯直通型人孔,并设置标示桩标示管线出口位置。9)污水管道分支口污水支管接入管廊内干管时,在管廊上方做污水检查井,接入管廊的污水支管采用直埋方式。3.4.5综合管廊附属设施设计3.4.5.1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1)管廊内废气的沉积、人员和微生物的活动都会造成管廊内空气中氧气含量下降。一方面为了保障管廊内工作人员的安全,另一方面为了减少通风次数,节约能源,需要对管廊内氧气含量进行监控;为了排出管廊内电力电缆产生的热量,需要对管廊内温度进行监控;管廊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