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机自英语教程(1).ppt_第1页
湖南大学机自英语教程(1).ppt_第2页
湖南大学机自英语教程(1).ppt_第3页
湖南大学机自英语教程(1).ppt_第4页
湖南大学机自英语教程(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elcome to attend this lesson,Welcome to attend this lesson,Welcome to,Welcome to,Welcome,Welcome,Welcome to,Welcome,Welcome,Welcome to,Welcome to,Welcome to attend this lesson,English for Mechanical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英语教程,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 机械学院大楼,Professional English for Mechanical Design,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前 言 全国高等学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于1999年公布的适用于大学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大纲将大学英语教学分为:基础阶段、应用提高阶段(专业英语、高级英语) 大纲对专业英语的要求有:专业英语为必修课 教学时数 应不少于100学时,课外学习时数的比例应不低于12;(我们现在安排为: 32学时 64学时) 词汇 领会式掌握10001500本专业及与本专业有关的常用单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 阅读能力 能顺利阅读有关专业的原版教科书、参考书及其他参考资料,能掌握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阅读速度 达到每分钟100120词。对其中重要的论著和文献等材料能正确理解、抓住要点,并能对内容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和综合概括,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阅读量 250 000词; 译的能力 能借助词典将有关专业的英语文章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 译速 每小时350英语单词。能借助字典将内容熟悉的有关汉语文字材料译成英语,译文达意,无重大语言错误,译速为每小时300500汉字;,专业英语 是在学生经过了英语基础阶段的教学之后,主要是为进一步提高大学高年级学生阅读和翻译有关专业书刊的能力而开设的 目的 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阅读和翻译专业书刊的能力。为此,需要进行大量的阅读和翻译练习。 要求 1 使学生明显提高阅读和翻译专业书刊的能力;大量增加专业词汇量,扩展专业知识面; 2 让学生较全面地掌握科技英语翻译的理论和基本知识,增强学生英译汉以及阅读理解科技英语原文的能力。,第二篇 科技英语翻译技巧 第一章 绪 论 一、翻译的历史 我国的翻译事业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主要是从翻译佛经开始的。据资料介绍,最早有翻译之说的是在西汉哀帝时代,有个名叫伊存的人到中国口传一些简短的佛经经句,但还谈不上佛经的翻译。佛经的翻译是在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开始的,译者是安世高,译有30多部佛经。随后,在各个朝代,以佛经翻译为主,都有不少的翻译活动。,唐朝: 由于我国成功地完成了第一次大规模吸收外来文化,即印度佛学等等原因,中国进入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我国的翻译事业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是:玄奘。玄奘于628年(唐太宗贞观二年)出发去印度求经,17年后才回国。他带回佛经657部,组织了比以往在组织制度方面更为健全的译场,在19年间译出75部佛经,共1335卷。他不但把佛经由梵文译成汉文,而且把老子著作的一部分译成梵文(汉文译成梵文),成为第一个把汉文著作向国外介绍的中国人。,北宋时代:乾德开宝年间,宋太祖曾派人西去求经,印度也派名僧东来传法。以后,宋太祖也曾在开封的太平天国寺内兴修了译经院,从事佛经翻译,但盛况远不如唐初的极盛时期。,南宋时期:记载中没有发现有译经。 元代:翻译了十来部佛经。 明代:翻译了几部佛经。 清代:也只翻译了几部佛经。,从明代万历年间到清代“新学”时期,在佛经翻译呈现一片衰落现象的同时,出现了以徐光启、林纾 (琴南)、严复(又陵)等为代表的介绍西欧各国科学、文学、哲学的翻译家。 明徐光启和意大利人利马窦合作,翻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书。清林纾和他的合作者以口述笔记的方式译了160多部文学作品。 清末,翻译界的主要代表是严复。,“五四”是我国近代翻译史的分水岭。 五四以前最显著的表现是,以严复、林纾等为代表翻译了一系列西方的名著和文学作品。 五四以后,我国的翻译事业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主要是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和进步的文学作品,“共产党宣言”的译文就发表在“五四”时期。这一时期的翻译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起了很大的变化。我国近代翻译史上卓越的先驱,如鲁迅、瞿秋白。,二、科技英语的特点 科技英语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就是在科技文献中使用的英语,也是指包含科技文献中常见语法现象的这部分英语。学习科技英语主要是加速我们阅读和翻译科技英语的能力,起到用较少的时间达到预定目标的效果。 科技英语是英语的一种文体,因此有一定的风格和特点。,风格和特点: 1词汇方面(Lexical Features) 1) 科技英语中专业词汇出现的频率是比较低的,出现频率最高的还是一些常用的功能词,如动词、介词和形容词等; 2) 词义比较专一; 3) 缩写词使用得比较多; 4) 词汇中前缀和后缀出现的频率很高,因此,读者应注意各种前后缀的意义,以利扩大词汇量。,2语法方面(Grammatical Features) 1) 被动语态句的应用多 普遍以形容词短语作后置定语,且动词非谓语形式的使用效率相当高。据统计,在工程类科技书籍中,被动句约占三分之一,被动句在科技书籍中出现的次数比在文艺类书籍中出现的次数多十余倍。这主要是由于科技书籍中人们讨论的中心多集中于事物或过程本身,没有必要指明由谁去完成动作的缘故。,2) 祈使句和it句型的使用也较多 3) 科技英语中关系复杂的长句多 主要是由于科技文献注重事实和逻辑推理,为了达到完整而充分的说明,常采用复杂和扩张的句子结构,所以科技英语中常出现多个分句并列或复合句中从句套从句的现象,尤其是定语从句和带介词的定语从句,从而使得科技英文中有较多的关系复杂的长句。,3修辞方面(Rhetorical Features) 1) 科技英语中所用的时态的种类比较少 其语句的谓语动词一般现在时使用最广。这主要是因为科技方面的描述主要是偏重于观察、试验、总结科学真理,描述事物特征。 2) 修辞手法比较单调 因为科技文章着重事实和逻辑,故常用图表、公式来表明概念和科技内容。 3) 逻辑语法使用多 所谓逻辑语法指的是表示原因、语气转折、限制、假设和逻辑顺序等词,如because、but、only、suppose和therefore等。,三、翻译概述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是一项相当复杂的语言转换活动。 英语和汉语分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它们在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别。要顺利地进行翻译,需要比较熟练地掌握英语和汉语的特点,这样,才能正确理解原文的内容,然后运用汉语的表达方式把原文内容完整地、准确地重新表达出来。,请看下面两个例子: 1、It is now believed that atomic nuclei consist of protons and neutrons.,现在人们相信,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例1的原文是被动句,而译文是主动句。这是根据两种语言不同的规律和特点来处理的。英语中(特别是在科技书刊、文章中),被动句用得比汉语多,所以有些句子在英语中习惯被动句来表达,但汉语则不然,此句若译为汉语的被动句:“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现在已被相信”,显然是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2、Lathe sizes range from very little lathes with the length of the bed in several inches to very large ones turning a work many feet in length.,车床有大有小,小的床身只有几英寸长,大的能车削几英尺长的工件。,例2 的 原文是一个长的简单句,而译文则是三个短句。 这是因为英语习惯用长句来表达复杂的概念,而汉语则很少使用长句,一般都尽量分成几个短句、逐点交待,层次分明,语句简练。,以上两例的译文表达形式虽然与原文有所不同,但所表达的内容是完全一致的。所以,翻译决不是简单地或原封不动地照搬原文的表达形式,而是有意识地选择与原文作用相等的语言手段来表达原意。 因此,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活动,是一种艺术。,(一) 翻译的标准 各个不同的时期,对于翻译的标准有不同的认同: 三国时,支谦写的“句法经序中”,已有了较为直接的谈论翻译的文字,其中所说“名物不同,传实不易当令易晓,勿失厥义今传胡义,实宜径达因循本旨,不加文饰”,解释起来,无非是“直译求信”的意思。 东晋 道安所提“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时改倒句,余尽实录”。说的无非也是力求直译,务求忠实,仍离不开一个“信”字。,南北朝,译界第一流宗匠鸠末摩罗什主张,只要能存本旨,就不妨“依实出华”。他所译的“法华经”达到了“曲从方言,趣不乖本”,这都说明,此时译家,从理论到实践,除求“信”之外,以开始求“达”求“雅”了。,唐玄奘 提出的翻译标准:既须求真,又须喻俗。意即“忠实、通顺”。在理论上提倡以“信”为主,并首创音译和意译,“若玄奘者,则意译直译,圆满调和,斯道之极轨也”。,清严复 提出的翻译标准:信、达、雅。严复说:“译事有三难:信、达、雅。”他主张的“信”是“意义不倍(背)本文”;“达”是不拘泥于原文形式,尽译文语言的能事以求原意明显,为“达”也是为“信”,两者是统一的;“雅”是指脱离原文而追求译文本身的古雅。 (但现在,对“雅”字的看法已经改变)。,鲁迅对翻译标准的主要观点:“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当然力求其易解,一则保留着原作的丰姿”。鲁迅极力反对当时那种“牛头不对马嘴”、“削鼻剜眼”的胡译、乱译,他针对有人所谓 “与其信而不顺,不如顺而不信” 而提出了 “宁信而不顺” 这一原则。当然,鲁迅这条原则有“矫枉必须过正”的意味,但与借此作挡箭牌的“硬译”、“死译”实无共同之处。鲁迅主张直译,是为了照顾输入新表现法和保持原作的风貌,这与借直译作挡箭牌的“死译”也丝毫无共同之处。 “等值翻译”是1950年前后介绍到中国来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支持。结果就自生自灭了。,新观点:有人利用国际上语言学的新成果,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较为客观的翻译批评方法和较为实际的翻译实践方法,认为:“我国传统的信、达、雅理论,只能在定性方面提出标准,却无法作定量分析。而翻译等值理论是建立在近代语言学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的。它综合运用传统语言理论、结构语言理论、交际功能语言理论以及转换生成语言理论,不再单纯按线性序列研究语言,而是把语言按静态和动态层次,纵横切分成十五个平面,立体地研究原作与译作的等值关系。按照这种理论,对译作的价值,可以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比较准确地判定译作的等值量”。,近来,也有人颇有新见,认为:“诸家对信、达、雅标准所持见解不尽相同,分歧颇大,其争论之症结何在?这场争论延续至今90多年,仍无定论,为什么? 上述这些观点说明,对于翻译的标准,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1译文应忠实于原文。即应把原文的内容完整无误地表达出来,不能对原文的内容有所遗漏,更不能随便斩头去尾或加油添醋,任意增删,致使译文的读者对原意产生误解。忠实于原文是要求忠实其内容,而不是要求照搬原文的形式,否则就有可能变成逐字死译,结果反而有损原意。试看下面两个例子。,粗切削通常要被精切削跟随。,2) A roughing cut is usually to be followed by a finishing cut.,在一定场合下摩擦是一种绝对的必需品。,1) In certain cases friction is an absolute necessity.,这两句译文无论词类或句子的成分都与原文完全一致,但是却失去了原文的精神,读起来不仅别扭,而且费解。 例1的毛病在于词类与原文保持一致,把英语名词necessity硬译成汉语的名词“必需品”。显然只有把它转译成汉语的形容词“必要的”, 译文才切合原意。全句应译为:“在一定的场合下摩擦是绝对必要的”。 例2的毛病出在句子成分与原文完全一致上,只有改变句子成分,译成“粗切之后,通常还要精切”,才算忠实于原文。,2译文的语言应通顺,要符合汉语的规范。译文是给看不懂原文的读者看的,必须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做到通俗易懂。但是,翻译不是创作,决不能离开原文内容来讲修辞。 请看下面的例子:,The foundation of the machine should not be constructed at a place of conspicuous temperature change, due to direct sunshine, excessive heat or vibration, or at a place contaminated with soil or dust particles.,机床的地基不应建在由于日晒,过热或受振而引起温度明显变化的地方,或受尘土污染的地方。,分析:译文读起来是通顺的,但仔细推敲,却使人迷惑不解,为什么受振动会引起温度的明显变化呢?问题就出在译文的“不忠实”。译者把原来与temperature change相并列的excessive heat or vibration误认为是与sunshine相并列。正确的译文应当是“机床的地基不应建在受阳光直晒而引起温度明显变化的地方,过热或受振的地方,或受尘土污染的地方”。,下面的例子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掌握翻译标准的重要性。,正:他们正进入一个新的时代。,2) 100-hour reliable engines. 误:100小时可靠的发动机。,正:可连续运转100小时的发动机。,3) It is an open question. 误:它是一个公开的问题。,正:这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1) They are standing on a new threshold. 误:他们正站在一个新的门槛上。,4) All these metals are not good conductors. 误:所有这些金属都不是好的导体。,5) The machine works well. 误:机器工作良好。,正:这些金属并非都是好的导体。,注:译文符合汉语的规范决不是指可以离开原文自由发挥。,正:这台机器运转良好。,(二) 翻译的过程 翻译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理解:即通过原作的语言现象理解原作的内容,这是确切表达的前提,它包括对原作语言现象(如词汇、语法),逻辑关系以及所涉及事物的理解。,下面是由于理解错误而造成误译的例子。 1) Various speeds may be obtained by the use of large and small pulleys. 错译成:利用大小滑轮可以获得不同的转速。,分析:名词pulley虽可作“滑轮”讲,但按此句的专业内容应译为“皮带轮”,因为机器上用来变速的是皮带轮而不是滑轮。错误的原因是对词汇和专业内容理解错了。因为英语是一词多义的。它在不同的上下文搭配,不同专业中可能有不同的意义,所以必须从上下文联系中去理解词义,从专业内容上去判断词义。,应译成:利用大小皮带轮可以获得不同的转速。,2) A stress is therefore set up between the two surfaces which may cause the glass to break. 因而在引起玻璃杯破裂的两个表面之间产生一个应力。,应译成:因而在这两个表面之间产生一个使玻璃杯破裂的应力。,例中的定语从句不是说明名词surface的,而是说明名词stress的,这是定语从句被分隔的现象,因为主语stress的定语从句较长,而谓语较短,为了保持句子平衡,把主语的定语从句放到谓语之后,形成分隔。这一点还可以从专业内容上来判断,因为使玻璃杯破裂的不可能是表面,而只能是应力。因此,译文的错误既来自语法理解的错误,又是错误理解专业内容所造成的。英语有些语法现象,从形式上看,既可以这样分析,又可以那样分析。因此,对某些句子的翻译,就不能光凭语法分析来理解,还必须从逻辑意义上,或从专业内容上来判断。,下面两例更清楚地说明,从词汇、语法、专业内容三者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出发全面地理解原文,对于正确进行翻译的重要性。 1) 在某本专业书中讲到渗碳(carburizing)时,有这样一段话:,The carbon content of the surface varies from 0.7 to 1.2 per cent, depending on the details of the process. Case depth may range from a few hundredths of a millimeter to several hundred millimeters, although cases over 1.5mm (0.060 inch) are not often employed.,分析:第一句可译为“取决于渗碳工艺的细节,表面的含碳量从0.7%到1.2%不等”;,而第二句是讲渗碳层的深度,窄一看是“从百分之几毫米到几百毫米”,从语法上讲很容易这样理解,但是,从专业内容上讲却是完全错误的,渗碳层深度怎么可能到几百毫米呢?反过来再从语法上去理解,若从省略上考虑,认为在several hundred millimeters前省略了a few hundredths of,则这句话的专业含义也就正确了。 因而第二句话可译为“表面层(或直接译渗碳层)的深度可能从百分之几毫米到几毫米,虽然通常不采用超过1.5毫米(0.060英寸)的渗碳层”。,2) 下面这一段描述数字的文字,如果不结合上下文的专业内容来翻译,就可能有多种不同的理解。 the cube root of a hundred and twenty-five divided by three.,显然,可以认为它指的是 或 或 , 从语法上讲都说得通,究竟那一种翻译正确,就要看专业内容了。,因此,理解原作必须从整体出发,不能独立地看待一词一句。应该结合上下文,结合专业内容,通过对词汇和语法的分析,彻底弄清原作的内容和逻辑关系。,2表达: 即把已理解了的原文内容选择恰当的汉语重新表达出来,这是理解的结果。应指出的是,译文好坏不仅取决于理解的深度,而且也取决于汉语的掌握程度,所以,理解正确并不等于表达也一定正确。这就有一个表达手段的选择即翻译技巧的问题,翻译的创造性也就体现在这一点上。在正确理解原作的基础上,同一个句子可能有几种不同的译法,但译文质量并不相同。,试比较下述例句的几种译文: Action is equal to reaction, but it acts in a contrary direction.,译文一:作用与反作用相等,但它向相反的方向起作用。,译文二:作用与反作用相等,但作用的方向相反。,译文三: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译文一由于受原文形式的束缚,所以译文不够简练通顺。 译文二的后一句跳出了原文的框框,所以比译文一简练得多。 译文三则完全摆脱了原文形式的束缚,采用了由四字词组构成的对偶修辞手法“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使译文显得确切、简洁而有力。,再比较一个例句的两种译文: Matter is anything having weight and occupying space.,译文二:凡是物质,都具有重量和占有空间。,译文一:物质是有重量和占据空间的任何东西。,从理解的要求来看,译文一把having weight和occupying space作为anything的修饰语的理解当然是正确的,但从表达的要求来看,译文二要通顺流畅得多,这也说明从正确理解到能正确表达还要花一定的功夫。,注意 由于原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所以在翻译时 首先要粗读原文,熟悉其全貌,掌握大意; 然后分章、分节、分段、逐句地精读和分析原文,弄懂句子和语法关系。翻译时,最好不要看一句译一句,而是看一小段,译一小段,以便从上下文联系中辨别词义,也便于注意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逻辑联系与衔接,使译文前后连贯,通顺流畅。,注意:关于表达,要准确地表达某个意思、除了用合适的词语表达外,还要注意表达的艺术,或有幽默感: 例1: 1) 如损坏本酒店物品,按下列价格赔偿: 2) 如果您想购买酒店的用品作纪念,请与客房服务中心联系,具体价目如下:,例2:(如何满足顾客的需求,又不至于有损企业的形象?) 尊敬的宾客,由于水费、电费涨价,酒店床上用品(床单、被套等)更换的次数减少,如果你需要更换床上用品,请与我们联系。 尊敬的宾客,我酒店从环保的角度考虑不每日更换您床上的用品;如果您需要当日更换,请将此牌放在您的枕头上。,3核校: 这是理解和表达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对原作内容的进一步核实与深化。 初校 在初稿译出后,要对原文进行核校,检查有无漏译 或错误; 复校 脱离原文,看译文是否符合汉语规范,是否通顺; 定稿 再次对照原文进行仔细、认真地核校,待所有问题 都解决后,才能定稿。,试比较下面经过几次核校的译例: Milling machines are found in one form of another in almost every metal-working operation from the machine shop to the high speed production line.,原译:从机加工车间到高速生产线,几乎在每次金属加工中都找得到这样或那样型号的铣床。,初校:从机加工车间到高速生产线,几乎在每次金属切削加工中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铣床。(are found 都有 ),复校:从机加工车间到高速生产线,几乎每次金属切削加工都用得上某种型号的铣床。,定稿:从机加工车间到高速生产线,在金属切削加工过程中,几乎都离不开某种型号的铣床。,分析:本句译文经过三次核校,每次的表达形式都有所不同,区别首先在于谓语的表达上,最后定稿时,把原来肯定式的谓语are found译成否定的“离不开”,这就比原来的“找到”,“有”和“用得上”都更切合原意,更突出了铣床的多用性。 此外,将in almost every metal- working operation译成“每次金属切削加工”也容易使人误解,因为“每次”的含义比较具体,可以理解为每道加工工序,或每加工一次零件,这样,不仅与实际情况不符,而且也没有正确表达原文中要说明的铣床在切削加工用得很广泛的这样一个比较抽象的意思。因此,在定稿时,改成“在金属切削加工过程”这样泛指的用语,就比较全面地表达原文的意思。,综上所述可以把翻译的程序大致归纳如下: 1)首先通读原文,确定其专业内容,如不熟悉,应在翻 译前熟悉一下有关的专业知识。 2)对于生词或不理解的词组,视其是专业用语或普通用 语,分别去查专业词典或生活用语词典。 3)翻译时应始终注意上下文的联系,切忌逐字逐句死 译,这样才能使译文通顺流畅。 4)译文中的用词造句应绝对避免外国腔,使读者在阅读 译文时尤如阅读汉语的文章一 样。,四、科技英语翻译的特点 由上可见,科技文献主要是叙述事理的,其逻辑性强、结构严密,术语繁多,所以译文必须: 概念清楚,条理分明,逻辑正确,数据无误,文字简练,通顺易懂,尤其对术语、定义、定律、公式、算式、图表、结论等更要注意准确、恰当; 对已经通用的专业术语,不能随意改动;创造新译名时要能正确表达出事物的真实涵义; 同一篇文章、同一本书中专业术语前后的译名必须统一。,下面几个误解的例子出自一本公开出版的“简明科技英语语法”书,从中可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 在科技英语翻译中除了从词汇、语法方面理解原文外,对于原文中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和专业内容的正确理解的重要性。,1. Amplification means the transformation of little currents into big ones, without distortion of the shape of current fluctuation.,正:放大意味着把小电流变为大电流而又不使电流波形失真。,2Like most hard materials, diamonds are quite brittle and cannot stand much shock.,正:象大多数硬质材料那样,金刚石相当脆,经受不起 猛烈的冲击。,误:扩音就是意味着把小电流转变为大电流而又不使电流的 起伏形状失真。,误:象多数硬质材料那样,金刚石很脆,不能经受振动。,3We must insert a new fuse every time a fuse has functioned.,4A tool held against a grinding wheel becomes hot.,正:每当保险丝烧(熔)断之后,就得换上新的。,误:紧贴在砂轮上面的刀具会变热。,正:在砂轮上磨刃时,刀具会发热。,误:每当保险丝用过以后,我们就得插进新的。,B要生产这样的家用机器人存在着各种问题,然而这些问 题的解决均已略显端倪。,练 习 一 一、试比较下列各句的译文,指出哪句译得不恰当,将其译得不恰当的地方指出来并分析其原因 1There are no problems in the production of such a domestic robot to whic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