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灾害调查规范第2部分:海岸带地质灾害调查征求意见稿.doc_第1页
海洋灾害调查规范第2部分:海岸带地质灾害调查征求意见稿.doc_第2页
海洋灾害调查规范第2部分:海岸带地质灾害调查征求意见稿.doc_第3页
海洋灾害调查规范第2部分:海岸带地质灾害调查征求意见稿.doc_第4页
海洋灾害调查规范第2部分:海岸带地质灾害调查征求意见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海洋局 发布200-实施200-发布海洋灾害调查规范 第2部分:海岸带地质灾害调查 Specifications for marine disaster investigation Part 2:geological disaster investigation in coastal zone(征求意见稿) HY/T 200HY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ICS A备案号目 次前言I1 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 基本规定54.1 目的54.2 调查任务54.3 调查内容64.4 工作区范围64.5 调查方法64.6 调查程序74.7 调查仪器74.8 成果74.9 一般要求75 设计书编制86 地质灾害普查86.1 资料收集与分析86.2 遥感调查96.3 现场调访与验证106.4 图件编绘116.5 报告书编制116.6 成果127 海水入侵专题调查127.1 资料收集与分析127.2 现场勘察137.3 观测网布设的一般要求137.4 监测井布设的一般规定137.5 水位观测技术要求137.6 地下水取样、分析技术要求147.7 水质自动观测147.8 资料整编157.9 图件编制157.10 辅助调查157.11 报告编写158 海岸侵蚀专题调查168.1 资料收集与分析168.2 现场重复测量168.3 遥感、航空或定点摄影测量188.4 海岸侵蚀速率计算188.5 海岸侵蚀损失调访188.6 图件编制188.7 报告编写199 资料检查与汇交199.1 检查199.2 汇交20附录A 地质灾害规模等级划分标准21附录B 设计书编写提纲22附录C 地质灾害普查的调查内容23附录D 地质灾害调访记录表25附录E 地质灾害调访资料卡26附录F 地质灾害野外调查表27附录G 灾害地质图编制要求44附录H 海岸带地质灾害普查报告提纲45附录I 海水入侵监测井记录卡46附录J 海水入侵水位观测记录表47附录K 海水入侵水质分析记录表48附录L 海水入侵强度划分49附录M 海水入侵强度图图式50附录N 海水入侵调查的地球物理方法51附录O 海水入侵专题调查报告编写提纲52附录P 监测标志点之记53附录Q 海岸侵蚀速率计算方法54附录R 海岸侵蚀损失统计表55附录S 海岸侵蚀专题调查报告编写主要内容56前 言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I、附录L、附录M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附录J、附录K、附录N、附录O、附录P、附录Q、附录R、附录S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908专项办公室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83)归口。本标准由国家海洋局908专项办公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海洋灾害调查规范 第2部分:海岸带地质灾害调查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海岸带地质灾害普查、海水入侵专题调查和海岸侵蚀专题调查的基本规定、调查内容、调查方法、成果和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我国海岸带地质灾害调查工作,主要包括但不限于:海水入侵、海岸侵蚀(淤积)、崩塌、滑坡(含海底滑坡)、泥石流、砂土液化、土地盐渍化、海底活动沙丘(波)、海底潮流砂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震、和海平面变化等。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J 138-1990 水位观测标准GB 5791 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 1500,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11896-1989 水质 氯化物的测定 硝酸银滴定法GB 12319-1990 中国海图图式GB /T 12763.8-2007 海洋调查规范 第8部分: 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GB 12898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979-2008 近景摄影测量规范GB/T 15968-2008 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GB/T 17157-1997 1:25 000 1:50 000 1:100 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GB 17501-1998 海洋工程地形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工程测量规范CH/T 1006-2000 1:5 000 1:1 0000 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DZ/T 0190-1997 区域环境地质勘查遥感技术规程1:50000DZ/T0151-1995 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SL 79-1994 矿化度的测定(重量法)SL 183-2005 地下水监测规范SL 187 水质采样技术规程SL 219-1998 水环境监测规范SL/T 243 水位计通用技术条例 SL/Z 349-2006 水资源实时监控系统建设技术导则SL 360-2006 地下水监测站建设技术规范DD2000 地质灾害调查技术要求DD 2001 地质灾害调查技术要求DD 200402 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总则(试行)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实施细则,2000 年省(自治区)环境地质调查基本要求(比例尺150 万)(试行),1996 年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地质灾害 (geological hazard)由于自然产生或人为诱发的对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生活环境和国家建设事业造成危害或使人类生存与发展环境遭受破坏的地质现象。3.2 海岸带地质灾害(coastal geohazard)在海岸带(包括海岛)及其近邻区域由自然地质过程或人为作用造成的灾害性地质事件。本标准主要指海岸侵蚀(淤积)、海水入侵、崩塌、滑坡(含海底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震、砂土液化、土地盐渍化、浅层气、海底活动沙丘(波)、海底潮流砂脊和海平面变化等。3.3灾害地质(hazard geology)对人类生命财产能够造成危害的地质因素,即有可能成灾的各种地质条件,包括某些地质体和地质作用。3.4灾害地质图(map of hazardous geology)表示地质灾害的孕灾条件(致灾地质体与地质现象)和诱灾因素强度、规模及其时空分布规律的专业图件。3.5 海岸带(coastal zone )海陆相互作用的地带,其上限起自海水能够作用到陆地的最远点,下限为波浪作用影响海底的最深点。3.6 海岸线 (coastline)海陆分界线,在我国系指多年大潮平均高潮位时的海陆分界线。3.7 潮间带 (intertidal zone)平均大高潮位到平均大潮低潮位之间的地带,;一般指海岸线与海图零米等深线之间的区域,又称海滩(沙砾质海岸)、岩滩(基岩海岸)、潮滩(粉砂淤泥质海岸)。3.8 水下岸坡(subaqueous slope of coast)低潮线至波浪作用基面之间的地带。本标准规定,水下岸坡下界不超过海图20m水深。3.9 氯度 (chlorinity)沉淀海水样品中含有的卤化物所需纯标准银(原子量)的质量与海水质量之比值的0.3285234倍,以符号“Cl-”表示。3.10 矿化度 (mineralizing degree)单位体积中所含离子、分子与化合物的总量称为矿化度。以符号“M”表示。3.11 盐度(salinity)即1千克水中所含固体物质的总克数。以符号“S”表示。3.12卤水(brine)矿化度大于50g/l的地下咸水。3.13 海水入侵 (saltwater intrusion)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海滨地区水动力条件发生变化,使海滨地区含水层中的淡水与海水之间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导致海水或与海水有水力联系的高矿化地下咸水沿含水层向陆地方向扩侵的现象。3.14 咸潮入侵(seawater Intrusion,seawater encroachment)在潮汐作用下,高盐度海水沿河口上溯过程中,造成上游河水盐度升高的现象。河口咸潮入侵,因河流两侧地下水接受河水渗入补给,也会造成河口地区的地下水变咸。3.15 海岸侵蚀 (coastal Erosion)由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或者两种因素迭加而引起的海岸线位置的后退、潮间带下蚀、变窄、变陡以及水下岸坡下蚀。3.16崩塌 (avalanche)陡坡或悬崖上的不稳定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下坠滚落的现象。3.17 滑坡 (landslide)斜坡上的部分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沿某一明显的界面发生剪切坡滑向坡下运动的现象。3.18泥石流 (debris flow)携带大量泥沙、石块的间歇性洪流。3.19 地裂缝 (ground fracture)由于干旱、地下水位下降、地面下沉、地震构造运动或斜坡失稳等原因造成的地面沿一个或几个方向产生宽大裂缝的现象。3.20 地面沉降 (land subsidence)由于大范围过量抽汲地下水(或油、气)引起水位(或油、气压)下降,土层进一步固结压密而造成的地面向下沉落。3.21 震陷 (earthquake subsidence)由于地震引起高压缩性土软化而产生地基基础或地面沉陷的现象。3.22 砂土液化 (liquefaction of sand)饱和砂土的抗剪强度趋于零,由固体状态转化为液体状态的过程和现象。3.23 土地盐渍化(salinization of soil)由于人为活动不当,主要是采取的水利工程技术措施不当,导致地下水位升高,盐分表聚加强,使原来非盐渍土演变成盐渍土或使原土壤盐渍化加重的过程和现象。4 基本规定4.1 目的海岸带地质灾害调查的目的是:a)为制定海岸带、海岛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建设、重大工程建设等提供区域性地质灾害基础数据。为海岸带、海岛开发与保护及防灾减灾服务;b)为进一步开展较大比例尺的海岸带、海岛地质灾害调(勘)查及监测等工作部署提供依据。4.2 调查任务4.2.1 地质灾害普查地质灾害普查的任务是: a)收集和调访与海岸带灾害地质有关的区域地质环境条件的资料,调查主要灾害地质或地质灾害的类型、数量、规模、分布规律、发育特征、成因、危害及发展趋势;b)初步对地质灾害易发程度进行分区,对主要地质灾害的危害性作出概略评价与预测; c)结合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下一步重点调查和应急防治的建议。 4.2.2 海水入侵专题调查调查工作区海水入侵的现状,并初步分析其环境背景、影响因素、形成机理和发展趋势,提出防治意见和建议。4.2.3 海岸侵蚀专题调查调查工作区海岸侵蚀的现状和损失,并初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防治意见与建议。4.3 调查内容4.3.1 地质灾害普查地质灾害普查的内容包括:a) 灾害地质环境调查: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和海洋条件、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区域构造和活动构造等;b)地质灾害调查:本标准规定的各种地质灾害类型、数量、规模、分布、发育特征、成因、(潜在)危害、灾害造成的损失及其发展趋势;c)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调查。4.3.2 海水入侵专题调查海水入侵专题调查的内容:a) 海水入侵的环境背景、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等;b) 海水入侵现状及造成的损失;c)海水入侵的发展趋势。4.3.3 海岸侵蚀专题调查海岸侵蚀专题调查的内容:a)海岸侵蚀现状和规律;b) 表层沉积物粒度特征;c) 初步了解区域海岸侵蚀造成的损失。4.4 工作区范围根据调查工作实际需要确定。可按国际标准分幅、自然单元、地质灾害多发区或行政区划进行。4.5 调查方法4.5.1 地质灾害普查以资料收集和现场调访为主,辅以遥感调查和现场验证。4.5.2 海水入侵专题调查海水入侵专题的调查方法:a)资料收集与分析。收集工作区各种相关研究资料,了解地质地貌发育背景、水文地质条件、海水入侵成因、影响因素和损失等;b)水质化验分析和动态监测:在典型剖面或区域,利用监测井,开展地下水位、地下水Cl-浓度和矿化度等调查分析;c)地球物理辅助方法:利用电阻率和高密度电法等地球物理方法开展辅助调查。利用监测井,开展地下水位、地下水Cl-浓度和矿化度等调查。4.5.3 海岸侵蚀专题调查海岸侵蚀专题的调查方法:a) 对海岸线位置、潮间带和水下岸坡地形进行重复测量;b) 利用遥感、航空或定点摄影对海岸线位置和潮间带地形进行重复测量;c) 实地调访,了解海岸侵蚀的损失。4.6 调查程序调查程序包括:a)调查设计书编制;b)调查实施;c)资料处理与分析研究;d)成果资料检查与汇交。4.7 调查仪器进行海岸带地质灾害调查的各种仪器,都应定期送法定检定单位检定,只有在检定合格时,才允许使用。4.8 成果海岸带地质灾害调查成果包括但不限于:a)原始资料汇编;b)成果图表;c)报告。4.9 一般要求4.9.1 调查一般要求a)广泛搜集工作区内各类有关的地质资料、地质灾害资料以及相关环境资料和文献,根据其工作程度,确定调访和验证的内容和工作方法,并相应确定重点工作区和一般工作区;b)根据已有主要地质灾害的灾情、危害程度及规模等级(划分标准见附录A),确定重点调查的地质灾害和一般调查的地质灾害及相应的工作程度;c)要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质量,要加强资料的综合分析与研究;要严格实施质量监控与验收制度。4.9.2 图件编制一般要求a)图面内容数据准确,资料齐全,表述规范;b)图面应做到重点突出、图面清晰、层次分明、避让得当、实用易读;c)所有图件应采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字化编图。5 设计书编制5.1 根据项目任务书,明确调查工作的目的、任务与要求,按工作区地质环境特点,系统搜集灾害地质环境、地质灾害现状和防治情况、社会经济、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环境地质、灾害地质和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的资料,并有针对性地开展设计前的调查研究或必要的野外踏勘工作。5.2 对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合理部署工作。5.3 设计书必须做到依据充分,任务明确,各项工作部署合理、技术方法先进可行、措施有力,文字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所附图表清晰齐全。设计书编写提纲详见附录B。5.4 调查实施前设计书应通过审查,未经主管部门批准不得开展调查。设计书一经审查批准不得随意更改,并应按照设计要求精心组织和施工。若工作中出现与设计不尽符合情况时,项目承担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并将调整意见报原审批单位批准。6 地质灾害普查6.1资料收集与分析6.1.1系统收集出版的、未出版的工作区各种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环境地质、第四纪地质、遥感地质和专门性地质灾害调查,以及水文气象、植被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调查报告、图件、研究报告、专著和论文等;6.1.2查阅相关的历史典籍和沿海各地的地方志,提取出关于各类地质灾害现象的记录,分门别类的进行整理综合;6.1.3收集各省(市、自治区)沿海市县的海洋局、民政局、规划局、地震局、气象局和环保局等部门的地质灾害的统计年表和通报;6.1.4 系统收集工作区内陆上和近岸带的地形图、海图、航片和卫片资料;6.1.5 在系统收集前人资料时,对前人工作成果的质量及其资料可供利用的程度进行评价,最大限度地提取前人资料中有用部分;6.1.6 资料收集到之后,详细填制资料调访记录表(附录D),并分类汇总(附录E),建立收集资料的数据库,编制地质灾害分类汇总数据集。6.1.7 综合分析整理收集资料,提取出地质灾害普查所需区域地质灾害环境、灾害地质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等相关的数据信息。具体调查内容的要求参照附录C执行。6.2 遥感调查6.2.1 遥感工作的基本任务:a)识别和适量野外验证各类地质灾害体的分布位置、范围,估算其规模;b)分析研究地质灾害形成的地质环境背景;c)通过不同时相遥感图像的分析对比,研究地质灾害动态变化情况及发展趋势。 6.2.2 遥感工作基本要求a)通过遥感图像(或数据)解译,提取和分析反映工作区内灾害地质环境特征的各种信息,测量各种灾害地质和地质环境参数、填绘灾害地质图件,编制相应的遥感解译图件,提供遥感解译资料。b)遥感工作以航天遥感资料为主,研究灾害地质的历史变迁和动态变化研究,宜使用多分辨、多时相的遥感资料进行对比分析。c)遥感解译的范围应根据需要,依查明环境地质的具体问题确定,一般略大于常规地面调查范围,以便于从区域上对工作区充分了解和分析研究。d)航天遥感图像分辨率应符合成果图件要求。e)遥感解译工作一般按工作准备、建立解译标志、编制遥感影像图、室内解译及野外验证五个阶段进行,具体工作程序与工作方法可参照DZ/T0190-1997和DZ/T0151-1995有关规定执行。f)遥感图像解译的内容,应根据调查对象选用不同种类、不同比例尺的遥感图像,结合工作区地质环境条件和灾种及前人工作程度而定。g)遥感解译应针对与地质灾害形成密切相关的地形地貌、不同岩土体的分布、构造形迹及新构造活动迹象及类型,以及植被特征和人类工程活动情况等地质环境条件,提出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分布规律,分析预测各种地质灾害的易发地段。具体解译内容可参照地质灾害调查技术要求(DD 2001)和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技术总则(DD2004-2)中相应规定。h)遥感解释贯穿调查工作的全过程,使其成为设计编制、野外调查、资料整理及报告编写等工作中的一个组成部份。i)当工作区已有与地质灾害调查比例尺相同的地质图或水文地质图、工程地质图时,可视情况适当减少地质环境的解译内容。6.3 现场调访与验证6.3.1 现场调查与验证的任务:a)通过调访补充收集工作区区域环境、地质灾害和人为社会经济调查状况的资料;b)开展现场验证,建立遥感解译的校准点,并验证收集资料的准确性;6.3.2 现场调访部门和内容a)到民政局、土地管理与规划部门、地震局等管理部门调查访问地质灾害和人为灾害的统计年表、防灾减灾公报等资料;b)到地质资料(档案)馆、有关海洋科研单位、专业工程地质地质灾害调查或勘察单位、港口航道生产管理单位和海洋石油生产管理单位等进行调访,收集有关工作区区域地质、地质灾害环境的报告、图件、数据;c)到各级水文、地震、环境地质等监测或观测站点,收集长序列水文泥沙、地震、地质灾害监测的特征值数据或报表、报告;d)走访灾害发生区的居民群众详细询问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过程、背景、前兆特征、形成原因、危害成灾状况,处理措施等;e)对己进行勘查与治理的地质灾害,搜集勘查程度、治理措施、治理效果及效益状况的资料。6.3.3 现场调访和验证的一般规定a)根据工作区灾害地质条件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特点,确定重点调查地区、灾害地质类型和地质灾害;b)对调查和研究程度较高的地区,进行一般性踏勘和调访。对具有典型意义的灾害现象和灾害地质类型多、密度大的地区进行重点踏勘和调访。对以往调查程度较低或空白区,参照遥感图像进行调研;c)对现时发生的地质灾害现象进行现场定位、照相、摄像、填图、访问和记录;d)现场调查中,应充分利用已有资料和遥感解译成果,通过野外调查和遥感图像解译成果的野外验证,加强地面调查工作的针对性,提高成果质量;e)观测点密度工作区地质地貌条件的复杂程度以及已有可供利用资料状况,以能控制工作区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分布现状为原则。陆域工作区一般可参照地质灾害调查技术要求(DD2000)的表 7-1;f)观测点用专门卡片记录(见附录F),记录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同时还要注意观测点之间的沿途观察记录,用剖面图反映其间的变化情况。对典型和重要的地质现象,应实测剖面或绘制素描图,并进行拍照或录像;g)应采取边调查、边录入数据库、边整理资料、边综合研究,及时提交原始成果的方法,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指导下一步工作;h)野外调查结束后,在进行全面系统的资料整理和初步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提交野外调查总结,并包括野外调查手图、灾害地质因素与地质灾害分布草图,各类观测点记录卡片,照片册、录像带和数据库; i)观测点应采用GPS定位或半仪器法定位。定位方法和技术要求应按照GB/T 18314-2001有关规定执行;j)地面调查用图采用的比例尺应比实际调查精度大一倍以上。6.3.4 精度要求a)实测地质体或地质灾害体在相应比例尺图上的直径大于2mm(面状)或长度大于2mm(线状),一般均应表示。灾害地质因素分布范围与地质灾害体,凡能在图上表示出其面积和形状者,应实地勾绘在图上或根据遥感解译检验结果核定在图上,不能表示实际面积、形状者,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图示符号参照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实施细则的附件2执行;b)不得漏测重要的灾害地质因素和规模中型以上、灾情(或危害)达到较大级以上的地质灾害。上述灾害地质因素与地质灾害,至少有 1 条实测剖面圈定其位置和范围;6.4 图件编绘6.4.1 图件组成应编制以下成果图:a)实际材料图:标注调访测线、测线号、测点号、测量站位等;b)地貌图:标明地貌分区、基本地貌类型等;c)地质灾害分布图:标明各种地质灾害及其分布。6.4.2 图件基本要求具体要求见附录G。6.5 报告书编制6.5.1 基本要求a)综合利用、充分反映调查所取得的成果;b)阐述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发育特征及危害,作出初步的评价与预测;c)提出合理、有效的防治对策建议,体现调查工作的防灾减灾效益;d)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论据充分,结论明确,附图附件齐全。6.5.2 报告书内容要求 地质灾害普查报告内容参照附录H。6.6 成果普查成果包括:a) 调查报告;b) 地质灾害分布图;c) 照片集、录像资料;d) 原始成果资料:1)野外调查记录表、记录本、卡片;2)野外测绘手图、实际材料图;3)各类地质灾害统计表。7 海水入侵专题调查7.1 资料收集与分析a) 区域地质地貌资料,包括地质钻孔资料、海平面变化历史资料、地质地形图、海图、航片、卫片等;了解区域地质构造、地层、第四系岩性特征、沉积物类型、分析工作区地质环境演化特点和海水入侵的地质地貌背景。b) 水文地质环境资料,包括地下水含水层的岩性、结构、厚度,含水层透水性及渗透系数,隔水层岩性、结构与厚度,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转化关系等;了解工作区地下水类型,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地下水位和水质特征等。c) 社会经济资料,包括工作区人口、经济开发活动及其他人类活动等资料,了解工作区人口密度、地下水开采情况及盐场、海水养殖场、水利工程建设的时间、规模、作用用水量等。d) 水质污染资料,包括工作区水质污染历史和现状、污染源等资料,了解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污染情况、污染源分布情况、主要污染成份及排放量等。e) 卤水富集工作区还应了解地下卤水分布特征、浓度和成因类型等。f) 咸潮入侵工作区还应了解潮汐、潮差、风暴潮等资料,如风暴潮入侵陆地范围,最高高潮位,持续时间等。g) 海水入侵资料,了解工作区海水入侵历史、范围、规模、方式、类型、成因等。h) 了解工作区农作物减产、耕地退化情况,了解农用井、工业和生活供水井报废数量,了解集中供水水源地受到的影响等;初步分析海水入侵对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7.2 现场勘察对工作区开展现场勘察,了解工作区农用井、工业供水井、饮水用井和泉水等的分布情况,布设工作区海水入侵调查观测网。7.3 观测网布设的一般要求观测网的布设应兼顾科学性、经济性、可操作性,具体布设应考虑:a) 主剖面原则上应垂直海岸线或咸淡水界线布置,辅助剖面应考虑查明边界条件的需要及入侵趋势进行布设;b) 在卤(咸)水入侵区,应大致垂直于卤(咸)水带和淡水区,根据实际情况横跨地下水漏斗区(或地下水负值区);c) 在咸潮入侵区,应垂直河流布设观测剖面,河水水位和水质应作为监测项目进行点位布设;d) 应控制观测不同类型和深度的含水层(组),特别是与海水入侵直接关联的含水层。观测重点是主要供水目的层以及已经发生海水入侵的含水层;e) 应控制观测滨海地区地下水水位下降漏斗区和负值区;f) 应控制观测不同的水文地质单元。7.4 监测井布设的一般规定a) 监测井的间距在界面两侧的过渡带内,应按从界面起由密到疏的原则布置;b) 过渡带内监测井的数量和布置应考虑监测工作扩充的需要。淡水区还要考虑界面移动速率,以保证在调查期间至少一组孔始终在淡水区内。c) 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单井或井组,其基本水文地质资料齐全,并可以保持观测时间的连续性。观测井宜选择常年使用的生产或生活用井;d) 每个观测井必须建立卡片,作为永久档案资料(附录I);e) 监测井的安装、测量、清淤等按有关规定处理;f) 观测网的密度1)每个剖面监测井不少于5个;2)第四系冲洪积平原区观测井密度不小于10井/100km2,其他类型工作区观测井密度不小于6井/100km2 ;g) 监测井的建设参照SL 360-2006执行。7.5 水位观测技术要求7.5.1 地下水位观测是测量静水位与井口固定位置的高差并换算成海拨高程,观测频率每两周定时观测1次。7.5.2 监测井井口固定位置高程控制精度不低于四等水准测量精度,接测方法按GB 12898执行。7.5.3 人工监测水位,应测量2次,间隔时间应少于2min,取2次水位的平均值,两次测量的允许偏差为2cm。当偏差超过2cm时,应重新测量。如用自动水位计监测,连续观测允许误差为1cm。 7.5.4 观测记录时,同时记录相关情况,如抽水、降雨或灌溉等。7.5.5 自动监测仪每季度检查、校测一次,当校测的水位监测误差的绝对值大于0.01m时,应对自动监测仪器进行校正,校正方法按照GBJ 138-1990执行;布卷尺、钢卷尺、测绳、导线等测具的精度必须符合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允许的误差规定,每半年检定一次。7.5.6 应用水位计观测水位按照SL/T 243执行。7.6 地下水取样、分析技术要求7.6.1 在监测井采取水质样品时,每次取样要在水面下相同距离处取样,建议水面下2m处取样; 水质采样频率每两周一次。7.6.2 水质样品瓶需事先清洗三遍,取完样后立即把样品瓶密封,并贴上标签,取样点位置,取样时间和水样编号要在现场登记在取样本上,记录取样时的环境条件,如抽水或降雨等;水质样品密封等其他技术要求按SL 187执行。7.6.3 每批次应取5%的平行样进行平等测试对比。 7.6.4 地下水分析项目包括Cl-浓度、矿化度等,Cl-浓度和矿化度每季度测定一次;Cl-浓度、矿化度测定按照SL 79-1994和GB/T 11896-1989或其他标准相关要求执行。7.6.4 水质样品应定期进行化学组分分析,分析项目应包括Na、K、Ca2、Mg2、Cl、SO42、HCO3、CO32等离子,化学组分分析半年1次,海水入侵发展缓慢地区可每年1次;水质化学分析按照SL 219-1998或其他相关标准执行。7.7 水质自动观测7.7.1观测指标地下水自动观测仪应满足电导率(Cl-浓度、盐度等)监测的需要;7.7.2采样频率地下水自动监测仪的监测频次应按不同监测目的和要求来确定,但最低采样频率应不低于1次/小时。7.7.3 精度要求地下水自动观测仪电导率(Cl-浓度、盐度等)精度应达到1%。7.7.4 仪器校准采用自动观测仪前要校准观测仪电导率(氯度、或盐度等)等相关参数与实测数值,如果自动观测仪Cl-浓度采用地下水电导率代替,要在实验室实测水质样品电导率与Cl-浓度,计算每个监测井电导率与Cl-浓度的相关系数,并作适时校正。7.7.5 自动观测仪的安装按照SL/Z 349-2006执行。7.8 资料整编7.8.1 地下水位数据整理a)将观测水位填入水位观测记录表(见附录J);b)绘制各监测井水位动态变化曲线图;c)结合地下水普查工作,编制工作区丰水期,枯水期的等水位线图;7.8.2 地下水化学成份数据整理a)将水质测试结果,列入水质分析记录表(见附录K) 。b)各监测井Cl-浓度动态变化曲线;7.8.3 监测资料其他整理要求参照SL 183-2005执行。7.9 图件编制 7.9.1 图件一般技术要求a) 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6带投影,也可采用其他需要的投影;b) 分幅采用国际统一分幅或自由分幅;c) 陆域地理要素除水系、地名、行政区域界线外,其余要素可适当简化。7.9.2 成果图件a) 海水入侵现状图海水入侵程度等级划分灾害分级见附录L,海水入侵强度图图式见附录M。b) 每年枯、丰水期调查区海水侵染带分布图以Cl-浓度250mg/L或其他规定数值为界。7.10 辅助调查根据海水入侵调查中需解决的主要地质问题和各种地球物理方法的适应性、应用条件及经济、技术特点,建议应用相应方法进行辅助调查(见附录N)。7.11 报告编写海水入侵专题调查报告内容参照附录O。8 海岸侵蚀专题调查8.1资料收集与分析应收集如下资料:a) 地质、地貌、沉积资料(区域调查报告、图件、研究报告和论文、岸滩实测剖面、钻孔资料以及地震记录等);b) 水文资料(潮汐、海流、波浪、海平面、温度、盐度、河流入海径流量和含沙量及其扩散范围、冰情等);c) 气象资料(风速、风向、降水量的季节性变化和年变化统计资料及灾害性天气等);d) 历史地理资料(沿海地方志、城镇、村庄和地物变化、农垦及海塘兴建历史等);e) 与岸滩发育和综合利用有关的土壤、植被、生物资源等资料;f) 影响海岸变化的自然因素(波浪、潮汐、海流、海平面、河流迳流与输沙、海岸地貌、海岸轮廓、构造、岩性、底质粒径组成和分布、地面升降、风向、风力、风暴潮、降雨变化等);g) 影响海岸变化的人为因素(建水库、采砂、海岸构筑物、地下水开采、河流人工改道、炸礁、围海及填海造田、修建盐田及养殖池塘等);h) 海岸开发利用现状及社会经济条件(工矿企业和生活居住区的分布,人口密度,海域及海岸利用现状,交通运输及其它社会经济活动状况);i) 大地测量成果资料(水准点、三角点等);j) 岸上和近岸带的地形图、海图、航片和卫片资料。对收集的资料,对其可靠性和精度进行分析,并对资料能否采用作出结论。8.2 现场重复测量8.2.1 现场重复测量一般要求现场重复测量应满足如下要求:a)一般应使用世界大地坐标系WGS2000坐标系统;根据任务需要可采用其他坐标系统;b)高程和深度基准一般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或因条件限制也可采用假定高程和深度基准系或其他基准。8.2.2 海岸线监测标志和剖面监测标志设立的要求a) 标志点选取应根据调查所需精度及密度的要求,并考虑其它方法扩展的需要,首先于地形图或海图上设计点位,然后在实地踏勘核实地形、交通、气象等情况,以最终确定所选点位并加以标定;b) 标志点位的一般应在陆地上,距离最高高潮位有一定距离;地基应稳定、易于长期保存,有利于安全作业、目标明显;c)标志点可选取已有的地物如岩石、固定码头、混凝土面、石壁上凿标志,并做好油漆标记。不具备上述条件时,亦可自行埋设牢固的标志;d)标志点名可选取就近的地名、山名等,在同一个工作区中不应有重名。点位选定后,应记录其对应的剖面终点位置、方位角或对应的海岸线点方位角,方位角记录要求精确到秒,记录保留一位小数;并填写点之记。点之记格式参照附录P;e)标志点和监测剖面间距应不超过实地距离1.5km。8.2.3 利用监测标志进行重复测量的技术要求a) 每次重复测量前,应对标志点是否移动进行评估,并重复测量标志点位置,当标志点位置与点之记中位置相差1m以上,不得使用。若利用监测标志高程作为工作水准点高程,每次测量前,应重复测量其高程,若高程变动超过3cm,不得使用;b) 每次重复测量时,应以标志的监测剖面为中心线,向两侧各扩50m,形成三条主剖面,垂直于三条主剖面布设不少于2条联络测线,开展地形测量。8.2.4 现场重复测量技术要求a) 海岸线测量时,最大点位误差最大不超过1m;b) 验潮站的工作水准点、水尺零点和潮间带地形测量的高程控制精度不低于四等水准测量精度;c) 深度测量中,定位中误差为图上0.5 mm。对断面测量,其定位中误差应不超过5m;d) 在深度测量中,深度测量中误差小于等于0.2m;e)监测剖面长度一般要大于潮间带宽度;若测量长度小于潮间带宽度的10%,应重新测量。f) 若有成图比例尺要求,表层沉积物取样间隔按照图上1cm1.5cm设置;对断面测量,根据需要自行确定取样个数,但每个断面取样个数不得少于5个。每次重复取样位置定位中误差为图上0.5 mm。对断面测量,其定位中误差应不超过5m。8.2.5 海岸线位置、潮间带地形、水下岸坡地形的其他现场施测应执行GB 17501-1998中的规定。8.2.6 表层沉积物的取样、测试分析应符合GB /T 12763.8-2007的要求。8.2.7 重复测量频率a)若要求说明年际海岸侵蚀现状,应跨年度至少进行2次重复测量,且重复测量周期不得大于一年;b)尽量在极端天气事件(如风暴潮)前后7天内进行加测;c)若要求说明季节性海岸侵蚀现状,应跨季节至少进行2次重复测量,且重复测量周期不得大于90天。8.3 遥感、航空或定点摄影测量8.3.1 采用航空测量应执行GB/T 15968-2008、CH/T 1006-2000和GB/T 17157-1997的要求。8.3.2 采用定点摄影测量,其地形和海岸线精度应符合GB/T 12979-2008的要求。8.3.3 航空或定点摄影重复测量周期执行8.2.7的规定。8.4 海岸侵蚀速率计算8.4.1 计算海岸线或等深线后退速率时,宜垂直于海岸线或等深线作剖面线,分别读取该垂直剖面线与不同时期海岸线或等深线交点位置,或直接根据测量所得海岸线与监测标志之间的距离,然后计算海岸侵蚀速率。8.4.2 计算潮间带或水下岸坡下蚀速率时,应向下作垂线,分别读取该垂线与不同时期地形剖面线的交点位置,然后计算海岸侵蚀速率。8.4.3 当不同时期海岸线或地形数据少于6期时,宜采用端点法计算海岸侵蚀速率;当海岸线或地形数据大于或等于6期时,宜采用线性回归法计算海岸侵蚀速率。利用端点法和线性回归法计算海岸侵蚀速率的方法参照附录Q。8.4.4 若水深和高程数据满足生成DEM(数字高程模型)的要求,宜利用不同时期DEM进行相减运算,确定区域海岸冲淤变化情况。a) DEM的技术要求执行GB 50026-2007中5.5的规定;b) 利用不同时期的DEM,垂直于海岸线方向,可以提取不同时期潮间带和水下岸坡地形剖面图,利用8.4.2和8.4.3中的方法计算潮间带和水下岸坡下蚀速率。8.5 海岸侵蚀损失调访8.5.1 海岸侵蚀损失包括如下部分:a)因海岸侵蚀损失的土地或滩涂;b)因海岸侵蚀导致的房屋、公路、防潮堤、码头等构筑物的损失;c)海岸侵蚀防护费用,包括为侵蚀防护发生的工程勘察、科学研究、购买施工物料、施工费用等在内的所有费用。8.5.2 损失调防到相关部门收集已有的统计资料和数据,也可根据历史资料对比得到。8.5.3 将损失调防结果填入损失情况统计表中。损失统计表见附录R。8.6 图件编制8.6.1 当有成图比例尺要求的现场测量或遥感、航空测量,应编绘区域海岸侵蚀现状图。a)制图精度1)图廓边长度误差小于等于图上0.1mm;对角线、方里网格线长度误差小于等于图上0.3mm;格网交点的直角坐标位移小于等于图上0.6mm;2)控制点展点精度,以控制点间的距离来检查,每一控制点检查边数不得少于二条,且检查边交角应在30-150之间,边长度误差小于等于图上0.3mm。b)投影、分幅1)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6带或3带投影,也可采用其他需要的投影;当测图比例尺小于等于1/20 00时,可采用高斯克吕格1.5带投影;2)分幅采用国际统一分幅或自由分幅。c)图式符号1)海域采用GB 12319-1990;2)陆域采用GB/T 7929和GB5791。d)图面内容一般要求1)陆域地理要素除水系、地名、行政区域界线外,其余要素可适当简化;2)海域地理要素应包含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及其他等高线或等深线位置,且线型与颜色应区分明显,图例区分明显;3)当利用不同时期DEM相减制作侵蚀现状图时,侵蚀、淤积区应层次和颜色区分明显,图例区分明显;4)区域表层沉积物粒度变化图,可参照a)、b)、c)规定的方法只编绘制作中值粒径变化图。8.6.2 当无成图比例尺要求的现场测量或定点摄影测量,应编绘区域海岸侵蚀剖面图。a)地形剖面图横坐标为横向距离,纵坐标为高程,横、纵坐标单位应为米;不同时期地形剖面线应层次分明,区分明显;b)应对每一个表层取样站位,制作不同时期中值粒径变化图。横坐标为取样时间,纵坐标为中值粒径,同时期地形剖面线应层次分明,区分明显。8.7 报告编写报告内容参照附录S。9 资料检查与汇交9.1 检查调查项目组应对所用仪器、资料精度、资料整理和图件的编绘等进行全面检查,各项计算成果进行百分之百的校核,发现不符合本标准要求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项目组技术负责人应对全部调查成果负责,并对调查质量做出结论。9.2 汇交最终成果形式以数字(光盘或磁盘)和纸介质(文字报告、附图、附件等)两种形式提交。其归档、汇交与发布按有关规定执行。 附录A(规范性附录)地质灾害规模等级划分标准地质灾害规模等级划分标准表灾害等级指 标灾 种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崩塌体积(104m3)100101001101滑坡体积(104m3)100010010001010010泥石流体积(104m3)50505511流域面积(km2)200200202022岩溶塌陷及 采空塌陷影响范围(km2)2020101011地裂缝影响范围(km2)10105511地面沉降沉降面积(km2)100010010005010050累计沉降量(m)2.02.01.01.00.50.5海水入侵入侵范围(km2)5005001001001010海岸侵蚀岸线变化速率(m.a-1)砂质海岸=32312=151015510=1510155105潮流沙脊长度(km)20520151高度(m)10510252水下沙波(沙丘)波长(m)100101005100.65波高(m)50.7550.40.750.0750.4水下滑坡体积(104m3)20005002000100500100注1:泥石流规模等级指标中:体积,指固体物质一次冲出量;流域面积,主要在1:250000调查时采用;注2:泥石流和地面沉降规模等级的两个指标不在同一级次时, 按从高原则确定。附录B(资料性附录)设计书编写提纲1 前言:任务来源、目的任务,工作区地理位置、坐标范围或图幅,经济社会概况,以往工作程度等。附插图:工作区交通位置略图。2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 地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人类工程经济活动等。附插图:工作区地质构造略图。3 工作部署:总体工作思路、技术路线、工作部署原则、总体工作部署及时间安排。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